首页 > 2023 > 10月 ( 第 224 页)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2018N0.4 设计与施工 某医院建筑屈曲约束支撑消能减震方案分析 Damping Scheme Analysis on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of a Hospital Building 肖宁1,杜津津2,张堃3,柳冰1,杜永山3 (1.中铁城际规划建设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00; 2.石家庄市中南房管所,石家庄050000; 3.北京堡瑞思减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摘要:通过比对采用屈曲约束支撑减震方案在小震工况下结构的周期、位移角、基底剪力,结果表明:罕遇地震 时程工况下,屈曲约束支撑进人屈服耗能,表现出良好的耗能性能.支撑的最大变形也小于支撑的极限变形,满足支撑 的性能要求,达到大震不倒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屈曲约束支撑;消能;减震;周期;位移 中图分类号:TU3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49(2018)04-0091-04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地上建筑面积28712.32m2 地下建筑 面积6193.32m2 地上17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 67.60m.结构形式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结 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室顶,即0.000标高嵌固.上 部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按8度(0.2g)计算,设计地震 分组为第二组,Ⅱ类场地,特征周期0.40s.工程设 计使用年限为50年. 考虑该建筑为乙类建筑,采用屈曲约束支撑消 (a)结构整体计算模型 能减震设计来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屈曲约束支撑工作方案为:多遇地震作用工况下,屈 曲约束支撑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支撑为结构提供附 加刚度;设防和罕遇地震作用工况下,屈曲约束支 撑内芯处于塑性耗能状态,为结构提供刚度和参与 结构耗散地震能量[1-31. 2主楼弹性计算及结果分析 结构嵌固端位于地下室顶,取上部结构进行对 比分析,结构整体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 (b)标准层BRB布置模型 图1计算模型 收稿日期:2018-03-06 2.1周期和振型 91 万方数据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8N0.4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设计与施工 表1列出了结构模态周期与振型方向因子(仅 的要求,剪力系数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 列出前3振型作以对比).数据表明,结构前两阶振 规程》第4.3.12的最小要求. 型均为平动,第三阶振型为扭转振型,第一扭转周 表1模态周期与振型方向因子 期与第一平动周期的比值为1.4479/1.8186=0.80,小 振型 周期 X向平动系数Y向平动系数 扭转系数 于规范周期比限值0.90. 1.8186 0.11 0.88 0.01 结构基底剪力、剪重比及振型质量参与系数见表 2 1.7923 0.87 0.12 0.01 2.计算的振型质量参与系数均大于规范规定的90% 3 1.4479 0.00 0.01 0.99 表2基底剪力、剪重比及振型质量参与系数 X方向 Y方向 振型数 基底剪力kN 剪重比 振型参与质量系数/% 基底剪力/kN 剪重比 振型参与质量系数/% 12 22506 0.0422 91.60 23707 0.0444 90.41 2.2位移 最大层间位移角对比见表3.结果表明,位移结 2000 400 果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100.0 3.7.3条限值要求. 50.0 表3最大层间位移角对比 00 地震作用 层间位移角 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2017 NO.1 试验与应用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The Mix Proportion Optimization Design of Machine-made Sand Concrete 管宇晨,张雄 (同济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 摘要:近年来天然砂资源紧缺,机制砂的应用成为趋势.为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结合当地实际材料情况, 提出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理论,重点对理论中各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各参数的优化方法及参考数据.以此 理论为依据,设计出C20-C40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验证,优化后的混凝土性能均满足了设计需求. 关键词:机制砂,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中图分类号:TU5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49(2017)01-0039-06 随着建筑工程的日益增多,建筑用砂量呈现逐 年递增趋势.天然砂,作为建筑用砂中比例最大的 1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 砂材,却具有短时间内不可再生资源的属性,很多 机制砂主要来源于碎石生产,是石块经数次破 地区如今已经面临天然砂匮乏的问题,砂荒现象时 碎、分筛、冲洗,分离出各粒径的成品碎石后的下 有发生.在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天然砂急剧匮乏 脚料.机制砂由机械加工而来,相比而言,天然河砂 的情况下,机制砂在许多地域开始大量推广.然而, 由于常年的摩擦腐蚀使得它的表面十分光滑棱角少, 当机制砂代替天然砂成为常用细骨料材料后,混凝 而机制砂则由于机械外力作用使得它的表面粗糙棱 土出现了有许多天然砂混凝土不曾有过的性能特性, 角较多,其粗糙的表面有利于机制砂相互之间的咬 按照天然砂的使用方法应用机制砂,会使混凝土出 合,但是由于机制砂棱角较多也会大大的增加机制 现诸多不良现象,从而使得混凝土在生产施工过程中 砂之间空隙,降低了机制砂的密实程度,这些性能 饱受批评,由此引发的各种工程事故,也让大多数 会直接影响到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 混凝土供应商对机制砂产生了抵触心理.根据调查, 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石粉,这 在一些天然砂资源目前尚可的地方,混凝土商们完 便是机制砂与天然砂的不同点之一,石粉含量的 全拒绝使用机制砂.而对于天然砂匮乏的地方,混 高低,可以影响机制砂的物理性能,例如机制砂的细 凝土商们也努力向周边还有天然砂的地区采购,即 度模数、堆积密度、比表面积.适量的石粉对机制 使运输价格昂贵,也在所不惜. 砂混凝土是有益的,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通 由此可见,机制砂的推广仍然受到严重阻碍. 过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 究其根源,还是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受影响的问题没 但石粉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石粉过量会使得混凝 有得到解决.因此,如何设计出合理的配合比,从而 土需水量增加,整体工作性能变差,进而会使得机 获得性能理想的机制砂混凝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制砂混凝土整体强度的降低,耐久性能变差(2-31. 根据笔者调查,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实际生 第一作者:管宇晨,男,(1985年~),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 产中,纯机制砂混凝土往往因为性能不理想而很少 工程学院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商品混凝土及混凝土外加剂方面的 使用.又因为机制砂生产厂家生产工艺、设备、技 工作. 术水平等的参差不齐,使得机制砂在材料进场检测 收稿日期:2016-11-16 中,常出现石粉含量、细度模数等指标的较大波动, 39 万方数据 粉煤灰综合利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2016N0.3 综述 机制砂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Application of Machine-made sand 潘菲 (同济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 摘要:近年来混凝土的使用量日益增加,导致天然砂出现严重短缺的现象,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机制砂等新生骨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制砂由于其自身特性,如含大量石粉、级配不合理、母岩 种类多等,导致其应用会显著影响拌合物的品质,与传统天然砂的差异性应用规律,也限制了机制砂的应用推广. 关键词:机制砂石粉;级配 中图分类号:TU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249(2016)03-0061-04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建筑行业的兴起,混凝 自身质量的评价不统一、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 土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天然砂的迅速短缺.天然砂的短 独特性以及混凝土产品性能的特殊性.首先,由于生 缺带来了大量的问题,由于天然砂多为河砂,天然砂的 产方式的不统一,机制砂的颗粒级配往往千差万别,不 过分开采,会使得所在河床逐年降低,导致水位降低等 同的厂家生产的机制砂质量差距很大,由于很多机制 一系列问题,从而对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 砂是机械一次破碎而成,其颗粒形貌差,针片状等颗粒 坏,因此多地政府部门已经采取了限采的措施.此 含量较多,棱角分明,导致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差, 外,天然砂的短缺还导致了其价格的逐年增加,使混凝 不易于施工,这就造成了误解机制砂的品质差.其次, 土产品的成本随之大幅增加.因而,需要新的细集料 机制砂中还含有大量的石粉,国标中界定石粉为机制 来改善这一情况,机制砂就是一种可替代天然砂使用 砂中粒径小于75um的颗粒,石粉含量适中时,可以产 的细集料.机制砂是用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 生微集料效应,增强混凝土的性能;机制砂中石粉含量 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 过高时,由于石粉的吸水率较高,不仅会导致新拌混凝 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机制砂的出现缓解了天然砂 土的和易性差,还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泥无法完全水 短缺的压力,级配良好的机制砂配制出的混凝土性能 化,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后期耐久性能3,GB/T 相近于甚至可以超过天然砂混凝土[. 14684-2011《建设用砂》中规定石粉的限值为5%,从 1机制砂概述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机制砂的大规模使用. 另外,由于机制砂自身的特点,造成机制砂混凝土 机制砂具有颗粒粒型粗糙尖锐、多棱角,颗粒内部 与天然河砂混凝土相比有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工程界 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大,以及石粉含量高等特点,相比 普遍对采用机制砂混凝土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心 于天然砂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大差别.由于现阶段国 存疑虑,因此机制砂在一些重要结构部位的应用受阻, 内对于机制砂从生产到应用方面一些关键问题仍没有 如高速铁路的预制箱梁构件目前还是主要使用河砂混 充分认识,导致了机制砂在应用推广过程中存在阻力. 凝土.如今机制砂在一些大型土木建筑工程中也得到 例如:生产工艺不统一造成的机制砂性能波动、机制砂 了应用,并且也得到了相关专家的好评,然而,由于国 作者简介:潘菲,男,同济大学硕士在读主要研究建筑功能材料和 内多数土木建筑单位对机制砂特点还不是十分了解, 胶凝材料 因此在应用上十分谨慎;相对大的有能力生产机制砂 收稿日期:2015-11-0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教字技米 与应用 设计开发 智能建筑的物联感知系统设计 张杰 (西安思源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本陕西西安710038) 摘要: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人文的发展,生活小区和建筑群的智能感知越来越引起重视因此对现今智能建筑的需求也提上日程.本文引入物 联网思想,对智能建筑的物联感知系统进行设计,并进行分层子系统设计,着力完成对智能建筑的物联感知系统的设计,最终完成智能建筑设施的智能 感知和有效控制. 关键词:智能建筑物联感知感知结构 中图分类号:TP2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147-01 科技、经济和社会人文的发展,对建筑设施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制终端提供强有力的决策建议. 人们也在为此努力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建筑设施中要实现建筑设施 2智能建筑的物联感知系统设计 的智能物联感知,则必然要用到物联网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相 关的子系统.本文以建筑设施与物联网有机组合,最终完成物联感 智能建筑的物联感知系统必然不是一个模块能够完成的,其涉 知系统的设计. 及众多的子模块系统,本设计采用分解思想完成各个子模块,即最 终完成智能建筑的物联感知系统. 1智能建筑以及物联感知 智能建筑的物联感知系统涉及安全子系统、智能建筑人侵子系 1.1智能建筑系统架构 统和视频动态监控子系统,各个子系统根据建筑群体本身特色,可 普通建筑本身缺少智能化的控制,物联网给其带来了启迪,而 采用无线数据通信.同时智能建筑还要为未来政府部门的管理提供 智能建筑也可在普通建筑群体中建立新的系统结构,以满足未来社 有效接口和危险预警功能,智能建筑的物联感知系统如图2所示. 会发展的需要.建筑是智能建筑的核心基础,智能建筑本身蕴含对 (1)安全子系统.安全子系统是着力服务于物业管理中心,当电 智能建筑系统、智能建筑的智能系统、智能建筑的办公系统和智能 梯出现危险故障时,能够智能识别故障和定位故障,被困人员能够 建筑的通信控制系统.智能建筑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被告知处理进展,减少被困人员的恐惧心理,迅速向物业管理中心 1.2物联网感知 发送危险警示和向管理层发送情况说明;消防安全子系统服务于安 智能建筑中的各个节点要进行物物相连,不仅要物理上进行有 全子系统,当出现火灾、天然气泄漏和监测到危险物品,消防安全子 效连接,同时需要各个节点能够形成庞大的网络连接,最终服务于 系统将实时数据给安全子系统,由安全子系统决策是否报知物 物联网技术.智能建筑要完成其节点物理有效相连,还需综合布线 业管理中心,视频动态监控子系统对小区各个死角和动态情况进行 和种类不同的传感器,以完成对智能建筑周围的环境监测和控制管监测,发现危险,则进行实时跟踪,为安全子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理. (2)智能建筑入侵子系统.用户入口非法人侵时,在用户没有报 物联网感知问题,不仅是要有效物联连接,而且要能够完成将 警的前提下,智能建筑入侵子系统能够挖掘其隐患,并进行实时监 周围的模拟信号最终转换成物与物相连的有效数字信号,最终为控 控.智能建筑入侵子系统不仅能够有效识别非法人侵,而且能够为 实际用户本身提供进出入的方便. 智能建筑的 (3)视频动态监控子系统.视频动态监控子系统,不仅服务于安 智能系统 全子系统,而且也为物业管理中心提供视频数据支撑视频动态监 控子系统服务于安全子系统,主要是由安全子系统完成对动态监控 视频进行数据分析,且将危险信息和异常信息给物业管理中 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系统 智能建筑的 心. 办公系统 通信控制系统 3结语 本文主要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应用研究 与皮用 智能建筑的信息平台及综合布线设计 张亦逸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40) 摘要:要实现信息共享,必须要有公共信息平台作为支撑.本文论述了智能建筑的信息平台,介绍了信息平台包括的楼宇自控系统、EM系统、火 灾自动报警系统和OA系统,并介绍了应如何通过综合布线方案使智化集成系统中对信息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 关键词:智能建筑信息平台综合布线 中图分类号:TU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1)06-0066-01 1、智能建筑的特点 能家庭设备开创了-一个新的网络时代.基于Web的Intranet网络技术正 智能建筑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结合的产物.智能建筑最重成为建筑物或企业内部的信息主干网的主流形式.智能建筑要求网络 要的是要有公共信息平台作为支撑.要实现信息共享,必须要实 具有足够大的带宽和一定的服务质量保证,使得多媒体信息能够在 现各智能化系统之间的互连性、互操作性与信息交换,建立能面 用户浏览器平滑显示,Internet/Intranet为人们的信息交流和生活方式 向各智能化系统及其物业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综合信息集成管理平 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世界.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的迅速兴起 台.通过信息平台统一控制各个系统,并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联 是因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主要部件是无线PC和个人计算机.无线 动.智能建筑的信息平台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两部分: 局域网与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的结合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而其技 术的发展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智能建筑 2、硬件系统 中的应用包括:电子商务系统,无线信号转发器、无线会议电视及视 2.1报警管理 像服务、服务系统等.可以实现电子购物、移动电话、传呼机信号转 建筑作为办公或居住场所首要的就是安全问题.当系统设备出发、电视会议、餐饮、娱乐、远程医疗诊断、家庭教育、市民求助等服 现故障或意外情况是,智能化集成系统将进行采集和记录.报警管理务的无线局域网的连接. 功能自动运行无需操作人员介人.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在显示器上弹 出警示提示窗口,并显示报警点的详细信息资料,包括位置、类别、处 4、综合布线方案设计 理方法、时间、日期等,并由系统自动将报警信息备案. 综合布线系统正是智能建筑内部各系统之间、内部系统与外 2.2楼字自控系统 界进行信息交换的硬件基础.楼宇综合布线系统(PDS)是现代 楼宇自动化控制采用的是计算机集散控制,所谓计算机集散控 化大楼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高速公路在现代大楼内 制就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它的分散控制器通常采用直接数字控制的延伸.综合布线要遵循以下原则: 器DDC 利用上位计算机进行画面的监控和管理.主要手段是动画、 ()楼宇自动化系统可与综合布线系统同时布线,这样就节省 曲线、文本、数据库、脚本、和各种专用控件等.楼宇自动化包括:空 了时间和人工,大大方便了楼宇自动化系统布线管理和维护,也 调与通风监控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照明监控系统、电力供应监控 便于采购、设计和验收. 系统、电梯运行监控系统等.将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必要的监控信息及 (2)要根据建筑智能化要求,配置相应的网络设备. 数据传送到弱电集成管理系统中,通过客户端软件可从控制中心查阅 (3)尽管超五类布线支持1000Mbps 考虑到目前宽带现有的资 信息和管理,智能化集成系统与楼控系统采用OPC方式进行集成. 源和建筑光纤出口宽带,主干1000Mhps交换的巨额投资成本可造 2.3ENMS系统(独立) 成资源浪费等原因...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设计开发 数字线米 与立用 智能建筑中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李斌 (甘南藏族自治州特种设备检验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智能建筑是现代各种技术的结品,它必将成为建筑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电梯的大量使用和建设,电梯故障、电梯事故已多有发生.电 梯监控系统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效率,还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介绍了电梯远程监控系统(REM)的结构、功能及实现的特点.在系统的 网络通讯、数据库管理、故障披警等几个方面论述了REMS.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梯远程监控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3-0164-01 目前,电梯故障的频发性成为安全生产中的重要隐患对如何2电梯监控模块设计 提高电梯运行、维护、管理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检测和故障诊断技 监控系统软件采用可视化编程语言开发,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 术是现今的重要课题. 设计.监控中心系统数据库选用AoSs数据库,设计的内容包括数据 1远程监控系统的概述 通信,人机界面和数据管理等.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对各地电梯的运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Remote Elevator Monitoring System 行情况的状态监视,故障报警显示,对电梯用户、电梯资料和运行情 简称REMS) 指的是在某个区域的大楼中安装多部电梯后,对这些 况的在线查询功能.在功能上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分为三层结 构,分别是:客户层、应用服务器层和数据库层.前台以图形化方式 电梯进行远程监控,数据管理、维护,统计,分析,故障报警及救援.其 目的是对在用电梯进行远程数据维护、故障报警及对电梯的运行性 为用户提供用户接口,将用户请求转化为任务记录的形式写人任务 表.后台在读取任务表中的任务后,执行该任务, 并将执行结果保存在数据库中.数据库存储中间 PLC控制电梯 微机控制电梯 远程电梯 数据和结果.电梯监控模块设计如图1所示: RS485模块 采集卡 Modem采集卡 RS485接口 电话线接口 3通信模块设计 RS485接口 远程监控中心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处 通讯转换卡 电话线接口 理同嵌入式终端通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数据 HS485接口 Modem拨号卡 采集卡与工作站的通讯、工作站与服务器的通 RS485接口 讯、服务器与维修中心的通讯.服务器与工作站 PCL746 之间在硬件连接上至少需要三个部分:电缆、集 线器和网卡.工作站软件采用面对对象的语言编 工作站k 程,实现了基本的远程监控和用户对数据库的查 工作站1 工作站2 工作站n-1 工作站n 询请求;当用户执行查询相应操作时,工作站将 查询请求发送至服务站,服务器收到查询请求后 进行计算,将查询结果到工作站端;维修中 务器 心一般通过公用电话网与服务器进行连接并通 讯,当双方需要连接时,维修中心向服务器发出 服务器1 服务器2 服务器m-1 服务器n 连接请求,服务器接受该请求并将维修中心纳人 本地的域. 公用电话网 4结语 目前开发的REMS功能丰富、配置灵活、成 维修中心 本相对较低,在智能大厦、智能小区中具有较高 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促进了房地产的发展, 图1电梯监控模块设计图 既可以给电梯厂配套又可以为方便小区管理. 能进行统计,在分析的基础上辅助专业人员选择合理的派梯方案.参考文献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是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应运而 [1]刘宝迅.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研究进展[J].自动化仪表,2014(3). 生的电梯控制技术. [2]徐航,赵国军,基于Android的电梯远程监...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设计开发 数字线米 与用 智能建筑中独立能源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 王熊珏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摘要: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手段之一,新时期“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服务要求更高、功能更加完 善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对此,本文首先提出了智能建筑中独立能源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电能分项计量子系统这一实例来验 证该方案是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智能建筑独立能源管理系统分项计量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3-0170-01 目前,我国主要靠BAS系统,即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来实现智能 的具体行为和操作.因此,通过集成两种系统,可以实现计量功能与 建筑的能源管理.BAS系统通过保持对电力、空调及照明等电能设 设备管理功能的结合与互补,对智能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强 备的随时监控来检查这些设备是否具备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运用 的实践意义. 编排好的程序(如预设的季节、时段、温湿度经验值等)对设备的各项 3电能分项计量子系统实例分析 功能进行控制并加以优化,从而实现电能的节约. 为了使智能建筑中电能消耗的分项计量产生更好地效果,需对 1独立能源管理系统 电能分项计量回路进行合理的设置.一般来讲,不同建筑内配备了 统计表明,我国至少8O%的智能建筑内的BAS系统只用于两方 不同形式及较多数量的配电系统支路,而对每个设备的能耗进行计 面,即监控设备运行状态以及自动控制,很少甚至不应用于能源管 量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在单独计量的外供电回路、制冷机组主供电 理及计量方面,因此,BAS系统运行过程中,电能浪费情况极为严 回路、变压器低压侧出现回路、特殊区的供电回路、照明插座主回路 重.现阶段,电能、气、水、油等是建筑能源的主要构成成分,其中,电 以及电梯回路以及其它应该单独计量的用电回路等主要的配电支 能仍旧是能耗最大的部分.因此,在智能建筑中构建独立能耗计量 路中配置单独的计量表. 系统,能够实现各类建筑能耗的监测、分项计量以及能耗数据信息 一般来讲,新建筑中通常依靠改变建筑内的配电线路的方式来 共享,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在分析处理所接收到的能耗数据之后,就 获取分项的能耗信息,这种方式最直接,同时也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能选择出最佳的优化方案,从而维持系统的节能高效,实现“绿色智 但是也只能在新建的建筑中适用.为了实现已建建筑内能耗的分项 能建筑”. 计量,可以在下级支路中安装计量表,但是采用这种办法通常会产 2智能建筑中独立能源系统的设计方案 生一种极端,对建筑内的用电设备进行分类,然后把计量表内 相应的能耗数据相加,这样一来,会产生过高的系统投资成本,包括 2.1能耗计量子系统 计量设备成本、数据采集成本以及结点连接成本.此外,根据实际情 能耗计量系统的构成部分从上到下,依次为感知层、传输层、应 况而言,很多建筑的现场条件根本不能提供计量表合适的安装位 用层.首先,感知层主要由电表、气表、水表、流量计等计量仪表构成, 置还要一种不太提倡的分项计量方式是对每个支路的能耗进行直 这些仪表同传输层有个接口,能够实现数字的直接输出及传输,为 接的计量,再根据每个支路相应负载的特点对数据进行拆分,最后 数据库采集各类能耗的监测数据并传输至最上层的管理平台,实现 各个负载上的用电量得到合理的分摊.然而,无论是哪种计量方式 建筑能源各个管理系统之间信息的有效流通.其次,在传输层中应 都是建立在充分获取配电系统信息的基础之上的. 用集成网络...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7 NO.5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试验与应用 晶化制度对矿渣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 EffectStudyofCrystallizedMechanismontheCrystallizationofSlagGlassceramics 杨敏 (中国宝武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1900) 摘要:以铁尾矿、硼泥和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工艺制备微晶玻璃,借助XRD、SEM和显微硬度等测试方法, 研究了晶化制度对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晶化温度的升高和晶化时间的延长,微晶玻璃中 主晶相均为辉石相,且随着晶化温度的升高和晶化时间的延长,晶体尺寸逐渐增大,而微晶玻璃的表观体积密度和显 微硬度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微晶玻璃;矿渣;熔融法;晶化温度;晶化时间 中图分类号:TQ171.7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49(2017)05-0050-04 冶金尾矿废渣不仅排放量大,且利用率低,目 前这类废渣除少部分用于公路交通和建筑行业外,大 1试验 部分采用露天堆放的形式,不仅占用土地,还污染 1.1试验原料 环境[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相关环保政策的出台和 原料为铁尾矿、硼泥和粉煤灰,原料主要化学 监管力度的增强,冶金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 成分如表1所示,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的熔体化学成 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于微晶玻璃对矿渣中可溶 分如表2所示。

性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转化和固化的作用,且具 表1铁尾矿、粉煤灰和硼泥的化学组成1% 有机械强度高、耐磨性能和抗腐蚀性能优良等特点, 成分SiOCaOAlO,MgOT.FeNaOKOBO灰分及其它 被广泛应用于高档绿色环保装饰材料领域(+。

正因 铁尾矿75.101.680.521.5311.210.130.13- 9.70 为微晶玻璃对冶金尾矿和废渣具有较高的消纳作用, 粉煤灰46.9317.3915.971.573.210.851.34- 12.74 所以作为国家综合利用行动的战略发展重点,被称 硼泥27.531.941.67 40.04 4.600.960.420.7322.11 为跨世纪的综合环保材料(”。

利用冶金尾矿废渣制 表2冶金尾矿废渣熔体水淬后化学组成% 备微晶玻璃,不仅可以替代天然石材,而且减少粘 含量54.457.426.4519.5510.160.870.760.34 土矿资源的开采,既避免了因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 1.2试验过程 又可以提高冶金尾矿废渣的综合利用率,改善生态 采用熔融法工艺,首先将铁尾矿、硼泥和粉煤 环境。

这对于我国冶金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 灰按表2成分进行配制,经称重均匀混合后,置于 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铁尾矿、粉煤灰和硼泥为原料, 氧化铝坩埚内,放入MoSi2炉中,在1500℃熔融2h, 采用熔融法制备矿渣微晶玻璃,借助XRD、SEM和 将高温熔体倒在预热的不锈钢板上成型,并放人马弗 综合性能分析仪等测试手段,研究晶化工艺制度对矿 炉中进行晶化处理,晶化温度分别为800、820、840 渣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作用,并通过综合力学性 和860℃,晶化时间分别为30、60、90和120min, 能进行表征,为矿渣微晶玻璃的制备提供理论基础。

然后冷却至室温,制得微晶玻璃试样。

1.3分析方法 作者简介:杨敏,男,(1961~),高级工程师,从事资源化综 (1)将部分微晶玻璃样品研磨至0.074mm以下, 合利用研究 使用日本理学D/max-rb型X衍射仪,对微晶玻璃的 收稿日期:2017-05-03 .50. 万方数据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2017 NO.5 试验与应用 物相组成进行测试; Ga(MgFr1)[(siA1),] (2)将微晶玻璃样品表面打磨并进行抛光,然 2000 s40 后在1%氢氟酸溶液下腐蚀20s,采用日本岛津公司 6o SSX-550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的显微结构。

4000 00 2结果与讨论 2000 2.1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 2 θ/() t0 图1不同晶化温度条件下微晶玻璃的XRD曲线 800° 820° 840 860′C 图2不同析晶温度下矿渣微晶玻璃的SEM图 图1为不同晶化温度条件下微晶玻璃的XRD曲线。

化温度为862℃时,由于晶体生长速度较快,晶粒数 从图1中可以看出,晶化温度在800~860℃区间微晶玻 量明显下降,晶体尺寸较大,可以达到1~2μm,在 璃的主晶相均为辉石相Ca(MgFeAl)[(SiAl)2Og],且 此条件下已观察不到玻璃相的存在。

随着晶化温度的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0NO.3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综述 日本粉煤灰综合利用对我国的启示 Implic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Fly Ash in Japan 李文颀1,朱林2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44;2.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南京210031) 摘要:随着燃煤发电的不断发展,粉煤灰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如何提高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减少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介绍日本粉煤灰排放现状,总结其有效利用途径与 技术,分析政府为支持粉煤灰有效利用所采取的技术、经济、法规措施,提出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粉煤灰;综合利用;启示 中图分类号:X7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8249(2010)03-0052-05 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能源安全供给的利用率和燃煤电厂利用率均有很大提高,电力工业综 角度出发,增加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2007年合利用率从1994年的约60%提高至2007年的97%. 粉煤灰产生量达到1200万].日本土地资源匮乏,见图1、2、3. 政府对粉煤灰的排放做出了严格的控制,并对其综合 利用给与了极大的技术支持和政策鼓励,当年粉煤灰 [0.o00ka] 30.000 (2210) 综合利用率达到97%,位居世界前列. (23.802) (2.038) (24.919) 口水利发电 25.000 7 原 100 抽水都能 1日本粉煤灰综合利用情况 20.000 10: 0 15 15 55 15 燃堪 1.1产生量及利用率 15.000 回天然气 240 25N 石油 自从石油危机以来,为保证电力供应,日本大力发 10.000 线4 12 口地热 展燃煤、燃气等多种燃料火力发电厂.根据日本经济 5.000 02 02 0 20扒 5队 23 口核 产业省2008年3月统计的电力行业发电设备组成数 0 据 2008年日本总装机容量为2.4亿千瓦,其中燃 2007 2008 2012 3017 煤发电厂装机容量为0.375亿千瓦,占15.6%.预计 图1日本电力设备组成的现状与发展预测 到2017年,日本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6240亿千瓦,届 时燃煤装机容量为0.41亿千瓦,占总量的15.5%. 未来十年内,日本燃煤电厂装机容量基本稳定在总装 1994年-一2000年F本1业生产粉煤灰变化情况 纯方业口般工业 机容量的16%左右. 100 日本2007年粉煤灰产量为1200万t 其中1160 1200 1000 万1得到有效利用,利用率达97%;电力工业产生粉煤 灰876万t 占总产量的73%,其余的27%来自于一般 工业.1994年至2007年,日本粉煤灰产量逐年增长, 且燃煤发电厂一直是粉煤灰的产生大户,平均占到粉 0 19911995199619199819993000200130022003200120062006200 煤灰总产量的四分之三以上2.近10年,粉煤灰总的 图21994年-2007年日本工业产生粉煤灰变化情况 收稿日期:2009-12-21 52 万方数据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2010N0.3 19912007年1本粉煤这合利用情况 蚀性添加剂,聚合材料(纤维和塑料)添加剂;粉煤 一粉煤灰一综价利用量粉煤综合利川 灰经沸石化后,用作...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2015NO.1 综述 数据分析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Progess of Application of Data Analysis in Concrete Mix Design 杨子颉 (同济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804,上海) 摘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对于混凝土生产企业优化工艺、降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相关研究的深入对比分析,闸述了人工神经网络模糊聚类分析以及灰色关联分析在当今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方法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配合比设计;数据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模糊聚类分析;灰色关联 中图分类号:TU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49(2015)02-0053-04 混凝土是全世界范围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 数学模型建立的设计方法.而我国现行的配合比设计 在混凝土诞生的一百多年中,无数科研工作者、工程实 方法更注重的是经验性设计.应该注意到,这样的配 践者付诸大量的心血探索混凝土的奥秘.但是由于混 合比设计方法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经验性选择居多,并 凝土是一种从细观到宏观都是高度非均质的多项复杂 且计算结果偏差很大.具体表现在,强度公式引起的 体系,在科学实践中存在众多问题. 误差波动,其次用水量与砂率的选择依据也并不充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对于混凝土生产企业优 近年来,随着“人工神经网络”等数据分析方法研 化工艺、降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全世界范围内的 究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用数据挖掘与分析 学者都给出过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是现行的配合比设 的方法来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优化.比如人工 计方法仍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有 神经网络方法就具有非线性处理能力强、不需要明确 关混凝土材料的基础理论性研究不足,导致现行的众 的函数关系式等特点.一个三层BP神经网络可以以 多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均不能以材料科学:组成、结构与 任意精度近似任何连续函数.甚至有研究指出采用人 性能的科学方法来阐述混凝土的内在问题. 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具有适应性 我们可以对国内外几种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简单 强、准确有效的优点,是进行多组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的评价:美国ACI方法:其优点在于简单易行,通过查 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表即可得出配合比,但是各个参数的选择理论依据不 本文针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 强,对于材料性状变化的敏感性差,是经验性配合比设 的进展,阐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并 计方法最为典型的案例.而英国BRE方法,相比美国 讨论数据分析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地位与意义, ACI方法参数选择相似,但是其选择依据考虑的因素 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进一步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一 更多,缺点也比较明显,仍是图表选择的形式,可能导 定的参考价值. 致普适性较差.法国Dreux方法的优点在于各个参数 考虑细致.但是,Dreux级配曲线可能有一定局限性. 1数据分析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法国(de.larrad)则在理论上更胜一筹,以物理模型和 1.1人工神经网络 作者简介:杨子额(1991-),男,硕士研究生,E-mail:396994983@ 1.1.1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简介通常意义上的BP人 qq.. 工神经网络是以输入单元为自变量、输出单元为因变 收稿日期:2014-08-20 量、网络单元间的连接权值为调整参量,按最小误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数字技术与应用 应用研究 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常德职业技术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字测量技术在观代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应用不断增加科学的使用数字测量技 术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效率、降低测量工作的工作强度.通过数宇化测量技术还有助于测量精准度的提高,保降建筑工 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就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连, 关键词:数字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02-0060-01 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施工的指引,对设备便携性的需求,现代数字测量设备也 3 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 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正向着相关设备便携性、一体化的方向发中的应用展望 代工程测量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测 展,数字测景技术所具有的特点与优势使得 随着现代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 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断增加,数字化测量 该项技术已经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特到了广 测量应用的不断增加以及测量人员对数字 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应用为提高工 泛的应用,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建筑工程测量 化测量技术的认可,数字化测量技术将在建 程测量质量、降低测量工作劳动强度莫定了 的发展. 筑工程测量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现代 较高的技术基础,为我国建筑工程测量工作 2.2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数字化 建筑工程测量中,数字测量技术已经成为工 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方式与方法.在计算机技 测量技术的分析 程施工、测量单位的重要测量方式与技术. 术等数字化技术对各个行业、领城不断渗透 2.2.1建筑工程测量定位中数字测量 数字测量技术以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特点 的今天,数字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也不 技术的应用 为数字测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莫定了良好 断增加,GPS、GIS、数字化测量设各等在工 建筑物的测量定位是建筑工程投资建 的市场口碑,数字测量技术将成为未来建筑 程测量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针对 设中的重要环节,是有效保障工程开展的重 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技术方式,其将推动建筑 现代数字测量技术的发展,对数字测量技术 要工作,在现代数字测量技术应用中,GPS 工程测量工作的发展,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 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中的应用进行了 数字化测量技术以全天候,连续性的高精度 质量. 简要的论述. 三维坐标为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物的定位 应用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项技术以静 4、结语 1 数字测量技术应用现状 态,动态卫星信息的接收实现了实时,高校 综上所述,现代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 深人了解数字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分 精准的测量信息提供,有效的保障了建筑工 程测量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在应用的 析和综合数字化测量技术应用效果、应用前程的顺利开展. 过程中得到了施工单位,测量单位以及一线 景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代数字化技术不断 2.2.2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绘 测量人员的一致好评,其所具有的高效性、 渗透的今天,工程测量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不 中的应用 高准确性以及便捷性,使得数字测量技术将 断增加,数字测量技术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 现代数字测量技术的优势使得数字测 在未来的建筑工程测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代,在我国的应用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建筑 量在建筑工程的测绘领城得到了广泛的应 是未来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工程市场的繁荣为数字测量技术的应用提供 用,通过数字测量技术能够有效地减低建筑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数字测量技术对操作人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教字技米 与应用 学术论坛 数字技术建筑设计中的探究 ——植草毯概念设计 王娇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在当今重视城市环境发展,追求绿色生态空问及创意性主题建筑的环境趋势下,参数化非线性设计作为一种前沿的建筑设计手段,它带来的 不仅是技术的革新,参数化设计其根本目的在于用计算机软件来延仲人脑的思维.因此,在探寻课改的过程中,不能为了参数化而进行参数化的设计, 那就违背了我们课程教学以及设计的出发点. 关键词:数字技术参数化表皮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30-0219-01 1设计想法动机 (1)概念深化;初步概念是想激活消极空间,给学生们提供具有 目前,建筑表皮可用材料受限制,在当今重视城市环境发展,追 吸引力的休闲场所,设计概念由最初的人体尺度,空间人们行为的 求绿色生态空间及创意性主题建筑的环境趋势下,参数化非线性设 侧重点,向环境与人的融合思考发展.结合了对于人性化的考虑、绿 计作为一种前沿的建筑设计手段,它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革新,还 色建筑的一些概念以及美学的探究.受到植草砖的形式得到启发演 有非传统的创作方法和思维方式,给当今建筑创作带来多种潜在的 化得来——植草毯(图1所示:).设计改造后空间可在丰富原有空间 可能性.在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优秀的建筑师将参数化非线性设 的前提下进一步结合自然环境,使得受众在享受自然的前提下能够 计的理念付诸实践,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如:鸟巢,水立方,央 不破坏自然,跟自然真正达到亲密的接触. 视智窗大厦,银河SOHO等,建筑的风格也很有代表性,对建筑表皮 (2)空间需求及功能分析及建构方式(图2所示:);此设计最终要 要求提到了一个新高度而在达到这种高度之前,首先应该做好的 求达到三个方面的功能:那就是提供一个可停留、休憩、交流的公共 是对数字技术设计概念的熟悉和掌握,因此做了此次设计任务和对 空间.学生们作为这个空间的主要使用者,对空间功能分析定位很 数字技术设计的如下尝试.在探究新的课程改革方向的同时,带领 准确.考虑设计主要通过犀牛软件来模拟系列能适应人们活动需要 学生一起完成这项全新思维和操作方式的设计任务. 的自然坡度,来制造一些适宜且富含趣味的空间. (3)后续:1:30手工模型制作需要将参数化软件的模型,用自选 2设计目的与内容 材料按一定比例实现.成果展示(图3所示:) 数字技术包含了很丰富的内容,尤其此次设计强调的是参数化 4设计成品加工策略 在设计中的运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参数化浪潮.第一次是度 量衡的确定.第二次是用图纸来进行设计.第三次是软件工具的使 (1)表皮层做法;构件的做法主要采用的是分层式:即为最下层 用.参数化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用新的软件工程方法来延伸人的 是楼板,然后上层铺植物土壤,通过土壤垫坡,并且土壤亦为表层木 思维,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的可能.这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意义所 格架提供受力支撑.这种分层式的建造减少了实体建造的难度,为 在.此次设计主要要求学生们运用适当的数字技术手段,在老教学楼 真实的建造提供了可行性.并且将主体构件放在最表层,也利于定 室内或半室内公共空间进行装饰性或功能性改造且具有可操作性. 期的围护与修整.在实体建造的过程中,考虑到所选用地空间的尺 寸问题,以及使用功能的问题,具体的木格单元大小以及厚度须得 3设计思路 调整,总体尺寸可参照下图4对用地的测绘过程分析出的设计尺寸 3.1现状比对分析 进行建造. 首先对整个系馆进行分组分项调研,...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2011NO.4 建镜节能 推动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几点建议 岳石柱,和卫彦 (1.石家庄市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管理中心,石家庄市050000;2.石家庄市中心医院,石家庄市050000) 摘要:通过对当前我国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现状的分析,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中图分类号:TU111.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8249(2011)04-0041-03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是落实科造费用筹集困难等诸多因素,造成各地推动这项工作 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筑能 的动力不足,主动性不够,进展缓慢. 源消耗已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30%左右,我国民 (4)交付使用的民用建筑后续的政策、管理不到 用建筑节能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民用建筑节能法位,节能效果达不到国家标准和节能设计所要求的效 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以及行政监管体系已基本能,产生不了与投人相符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加上民用 形成,在保障新建建筑按民用建筑节能标准进行建设 建筑节能在补贴、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激励措施落实不 和促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 到位,造成社会和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民用建筑节 进步,对实现我国节能优先的发展战略和建设节约型 能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形成不了全社会理解支持、共同 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推动的氛围,民用建筑节能工作推进十分困难. 1存在的主要问题 2对策与建议 (1)从每年国家检查结果来看,新建建筑节能设 2.1开展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目的是国家节约 计标准执行率基本上能够达到100%,但在工程施工 资源、降低能耗,单位和个人减少支出、提高生活质量. 阶段还存在随意修改设计,不按规范规定施工,使用劣 房屋节不节能,首要是建造要达标,但更重要的是使用 质建材,部分监控计量装置安装不到位等问题,造成交 管理要到位.当前的情况是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建造 付使用的新建建筑最终尚未全部达到民用建筑节能标 与管理不衔接,因此,必须整合现有行政资源,成立强 准. 有力的监管部门,政出一家,全方位地推动建筑节能的 (2)大部分城市没有开展当地资源、经济效益与 开展. 社会需求调查,并根据调查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 2.2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对 规划,去推动太阳能一体化应用,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 开展建筑节能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全体 源新技术,而仅仅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 任务,甚至出现互相攀比,造成一哄而上的局面,为今 公民和企业的节能意识,形成节能与我有关,节能对 后系统的运行能效与使用管理埋下了隐患,对下一步 我有利“的良好氛围,让大家真正理解关心参与到建 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筑节能中来.还要通过宣传节能建筑所采取的各项措 (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举步维艰.由于既有建筑 施,使大家了解房屋所具备的各种功能,在日常生活中 存在产权形式多样、结构形式复杂、改造标准不一、改 自觉地开展行为节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生活负担. 2.3由于节能建筑建造所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水平 收稿日期:201107-07 较高,部分工艺科技含量高且涉及知识产权与专利, 41 万方数据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1N0.4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建筑节能 如:外墙外保温、可再生能源、供热计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2016 NO.5 试验与应用 抗泥型低坍损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Reseach on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olycarboxylate Surperplasticizer for Resistance-clay and Low-slump 骆志超,靳通收,李茜茜,王文彬,陈占虎 (河北三楷深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市051430) 摘要:通过磷酸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为大单体和引人乙烯基磺酸钠、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等功能 型小单体,在氧化-还原体系下合成了一种具有高含泥量下减水率高、混凝土经时损失小、硬化混凝土强度高、耐久性好 的抗泥型低坍损聚羧酸减水剂。

关键词:聚羧酸减水剂;抗泥;低坍损;磷酸化 中图分类号:TU528.04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49(2016)05-0037-04 Luo Zhichao , Jin Tongshou, Li Xixi, Wang Wenbin, Chen Zhanhu (Hebei Sankai Deeply Developed Technology co.,LTD., Shijiazhuang 051430) Abstract; The resistanceclay and lowslump polycarboxylate superlasticizer PCE) were synthesized by phoshorylation of the isopentenol polyoxyethylene ether, and introducing vinyl sulfonate acrylamide acrlic acid and hydroxpropyl acrylate in the xidationreduction syste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CE exhibited high water reduction, lowslump and high presive strength on the condition of high clay content in concrete. Key Words:PCE;resistance=clay;low=slump;phosphorylation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因其具有掺量低、减水率 J.Plank教授研究了聚羧酸减水剂与泥土的作用 高、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小、对混凝土干缩影响小、机理,为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 耐久性好等优点,而在一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南水础"。

目前,市场上有些厂家通过复配缓凝剂或泥土 北调、港口码头、水电大坝、市政建设等工程中得到广 抑制剂来解决这一问题。

然而,采用复配还需考虑许 泛应用。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近年来由于基 多问题,例如,与减水剂相容性差、泌水、凝结时间过长 建工程量巨增,砂石消耗量大,优质的砂石资源越来越 等。

基于聚羧酸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和可采用单体的 少,砂石中的含泥量偏高等问题突现。

使得聚羧酸减 多样性,近年来,人们通过分子设计引人具有抗泥功能 水剂与含泥量高的砂石料适应性差、需水量大、混凝土 的单体,如不饱和有机胺、端基含碳-碳双键硅烷、不 坍落度损失快、强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函待解决[2-]。

饱和季铵盐等[6-8]。

这类抗泥减水剂对含泥量高的砂 因而,解决含泥土量偏高的砂石料与聚羧酸减水剂的 石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混凝土流动性,但其坍落 适应性问题,是聚羧酸减水剂能否大量推广使用的一 度损失仍然较快。

因而,抗泥型低坍损聚羧酸系减水 个决定性因素。

剂的开发备受人们期待。

基金项目: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局(151160541A),项目名称:抗泥 本文通过磷酸化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在其分子的 型低坍损聚羧酸系减水剂合成技术的开发 长链端引人磷酸基及在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引人功能 第一作者:骆志超(1986~),男,本科毕业,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 型乙烯基磺酸钠、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羟丙酯短侧链,合 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

成了抗泥型低坍损聚羧酸减水剂。

该减水剂能降低泥 通讯作者:靳通收,男,教授,主要从事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

E- mail ;hebeijinduoyanfabu@ 126. 土中的高价金属离子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能改善 收稿日期:2016-05-16 含泥量高骨料配置混凝土的工作性和保坍性,并具有 37 万方数据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6 NO.5 FLYASHCOMPREHENSIVEUT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2014NO.2
综述
我国脱硫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现状 Research Status on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Desulfurization Ash in China
王朝强!,谭克锋'²,戴传彬”,王培新 (1.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2.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 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绵阳621010;3.上海华桓涂料有限公司, 上海201317;4.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4) 、摘要:阐述了脱硫灰的成分与特点以及目前我国对脱硫灰渣的利用现状,并分析了影响脱硫灰渣利用的主要因素 和资源化利用提出的建议,对脱硫灰渣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脱硫灰渣;利用;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X7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8249(2014)02-0051-06 随着我国对煤炭资源的消耗日益增加,每年带来脱硫灰是由脱硫反应产物、未反应的脱硫吸收剂 了大量的SO气体,控制和削减SO2排放力度的不断加和烟道飞灰组成的红褐色粉状混合物,粒度较细,中径 大,从而脱硫装置陆续安装,烟气脱硫已进入快速发展10um~20um,密度在2~2.5g/cm²,比表面积普遍在 阶段,但脱硫产物越来越多,随之脱硫灰的资源化利用3000cm~/g左右,含水率1%~5%。

脱硫灰渣是高钙高 成为函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脱硫灰的成分极其复杂,硫型产物,物相成分含CaSO、CaCO,、Ca(OH)、CaO、 由脱硫剂、脱硫产物与飞灰等多种成分组成,并且脱硫SiO2等,其中的含硫物相主要以CaSO为主。

因含 灰在利用过程中性质不太稳定,所以大多是以堆放和Ca(OH)2,故脱硫灰呈碱性,pH值在11~13(2)。

抛弃处理为主,目前我国对脱硫灰的性质和应用正处表1脱硫灰化学成分/% 于研究的阶段[。

SiOAlOyFeOyCaOTi0SOR0f-Ca0 1脱硫灰的成分与特点38.6330.8316.773.591.455.461.053.66
注:脱硫灰渣由四川南充某电厂提供 1.1脱硫灰物理、化学性质1.2颗粒形貌
图1粉煤灰图2脱硫灰图3脱硫渣
由图1~3可知:脱硫灰渣的形貌和粉煤灰存在很 大差异,在脱硫灰渣颗粒的表面可以明显地看到一些 收稿日期:2013-11-05细小的微晶物质。

同时,脱硫灰颗粒不像粉煤灰都
51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4 NO.2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综述 是圆球形,而是疏松多孔,这是因为脱硫灰渣是在例如,重庆大学钱觉时等”研究了脱硫灰渣的特性,并 850~900℃产生的,黏土矿物或脱硫产物难以产生液分析其变化规律与产生原因,相比常见的粉煤灰,脱硫 相,同时,煤在燃烧过程中生成CO2和石灰石分解产生灰渣标准稠度需水量远高于粉煤灰,具有明显的自硬性 CO2,会使得脱硫灰渣表面结构疏松多孔[]。

和膨胀性能。

重庆大学宋远明等"和后勤工程学院王 1.3矿物组成志娟等[1探讨了脱硫灰渣的自硬性机理,等等。

总之, A: Sj0: B CaS0:目前国内对脱硫灰的研究力度正在逐步加大。

2000C: Fe02.1用作水泥生产原材料及混合材 1600D: Ca(0)陈袁魁等采用脱硫灰渣烧制普通硅酸盐水泥
的研究表明,当脱硫渣掺量适当时具有明显的矿化作 用,能改善生料易烧性,促进CS矿物的形成与完善; 脱硫渣掺人比例过高时,带人的SO含量过高,此时硫 00酸盐的影响由量变到质变,不仅不能促进CS形成,而 0608009090007010且会造成烧困难;在试验条件下生料中脱硫渣的掺 2 0 /(° ) 图4脱硫灰X衍射图谱人比例不宜超过15%,同时烧温度以保持在1380℃ B:CaSO~1400℃为宜。

周广柱等的研究表明,脱硫灰渣中 D; Ca0存在大量的硫酸钙是其矿物组成的显著特点,是制造 1400硫铝酸盐膨胀或自应力水泥中硫的来源;在不同条件
下烧产物的矿物组成有明显变化,碱度控制在Cm2 ~Cm3,铝硫比在P1~P2,于1250℃下经过较短时间就 可以烧成主要含硫铝酸钙和硅酸二钙的水泥熟料。

杨 娟认为脱硫灰渣-水泥系统砂浆强度随固硫灰渣掺 0量的增加而降低,而且30%脱硫灰渣-70%普通硅酸盐 2 0 / (* ) 图5脱硫渣X衍射图谱水泥系统比30%粉煤灰-70%普通硅酸盐水泥系统的 由X射线衍射图5显示,脱硫灰渣中的主要矿物砂浆强度、凝结时间和体积稳定性都要好。

张克针 包括石灰石、硬石膏、石英、赤铁矿等。

研究表明,含硫对循环流化...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2014NO.1 综述 我国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政策分析 Analysis on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Policy of Fly Ash and Coal Gangue in China 谭雪莲,沈怡青,赵韩娣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粉煤灰专业委员会,北京100011) 摘要:粉煤灰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对于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政策扶持和技术发展在推进粉煤灰 和煤矸石综合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粉煤灰和煤研石综合利用的有关政策法规及近5年利 用现状,分析了实施效果,并结合实际,指出粉煤灰和煤矸石在综合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粉煤灰:煤矸石;政策法规: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X773 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49(2014)01-0049-05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 我国粉煤灰、煤矸石产量将达到5.8亿t和7.67亿t 一,2011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 占典型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总量的42%. 比重分别为78.6%、72.8%,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 一粉煤灰产生量(亿t) 5.4 了粉煤灰、煤矸石是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 5 丶综合利用量(亿t) 4.8 据统计,2011年全国粉煤灰、煤研石产生量分别高达 3.883.95 4.2 5.4亿t和6.78亿t 较1995年分别提高了5.45倍和 283 3.26 3 4.6倍.粉煤灰、煤矸石的急剧增加,不仅大量占用土 2 地,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发展粉煤灰、煤 矸石综合利用对于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 0 意义.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1粉煤灰、煤矸石产生及综合利用现状 图12007-2011粉煤灰产生和综合利用情况 煤杆石排放量(亿t) 1.1粉煤灰、煤矸石产生情况 6 煤石利用量(亿) 5. 2011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较2007年增加32%, 粉煤灰的产生量也随之由3.88亿t增长至5.4亿t 增 4 幅近40%.煤矸石洗选量较2007年增加73%,煤矸 石的排放量也随之由2007年的4.78亿t增长至2011 1 年的6.78亿t 增幅近42%.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和 0 2007年 2008年 2009年2010年2011年 相关优惠政策以及科技创新资金的扶持下,极大推动 图22007-2011煤矸石排放和利用情况 了我国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事业的发展,粉煤灰综 1.2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 合利用量由2007年的2.6亿t提高到2011年的3.67 粉煤灰、煤矸石在建筑材料、肥料以及相关新材料 亿t(见图1);煤矸石综合利用量由2007年的2.53亿t 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开发利用空间.目前粉煤灰 提高到2011年的4.2亿(见图2).根据“十二五’ 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数据显示,2015年 在建筑工程、建材工业、道路工程等领域的技术及应用 已经十分成熟:生产建材产品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 收稿日期:2013-09-25 先进水平,高附加值利用方面获得了较大突破,利用粉 49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4 NO.1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综述 煤灰中提取微珠生产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也形成一定 灰、煤矸石产生量急剧增加(粉煤灰由1995年的0.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4 NO.5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综述
我国火电煤灰渣及掺渣主体墙材产量调研分析 Investigation on the Output of the MainWallMaterials of CoalAsh and Cinders from ThermalPower Plants in China
宋卫杰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 摘要:调研并分析了1980~2012年间我国燃煤火电灰渣产量及综合利用现状。

通过已公开发表文献及国内相关 统计年鉴,收集煤灰渣的相关信息及数据;研究所得数据及数据间的相关性,利用回归方法估算缺失及无法获取的数据, 并通过统计方法检验数据可靠性;初步给出了1980~2012年间我国燃煤火电灰渣产量及掺煤灰渣主体墙材产量。

该研 究结果,可为我国能源政策制定以及煤的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燃煤火电;煤灰渣;主体墙材;产量 中国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249(2014)05-0050-05 受资源条件的影响,我国形成了“以煤为主”的通过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 能源结构,电力的76%由煤炭产生,对煤炭资源的依获得1980~2012年燃煤火电发电量见表1[10.11]。

赖程度非常高。

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分表11980~2012年燃煤火电发电量/10°kWh 别达22.7亿t和22.1t标准煤,火电占全国全口径年代198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发电设备总装机容量的73.43%。

其中,6000千瓦及发电量-4662---44 以上火电装机容量中,燃煤火电占94.3%[2],全国每年代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4 年有上亿吨的粉煤灰、煤渣等工业废料需要处置[3。

发电量8777 9868 10884 11768 13274 15804 18156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煤灰渣的综合利用率不断年代 2005 2006 2007 2010 发电量20473 23696 27229 2707229828 33319 38337 38928 提高,由1985年的21%上升到2012年的82%;其在主(2)缺失的年度燃煤火电发电量估算 体墙材中的利用也逐年升高,由1980年的349万t上通过大量文献调研,未得到1980-1988及1990年 升到2012年的17480万t"。

本文从煤灰渣主要来火电发电量,而火电发电量和装机容量存在如下关系: 源调研分析,较全面系统的总结了近20年间煤灰渣的Q=Wne 产量及综合利用数据。

(1)
式中:Q一火电发电量,10kWh;W-火电装机容量, 11980~2012年我国燃煤火电灰渣产量MW;7吨一火电负荷年效率。

1.11980~2012年燃煤火电发电量通过调研获得了1980-1988及1990年份的火电 (1)调研数据装机容量,见表2[12]。

表21980-1991年燃煤火电装机容量/MW 年代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 装机容量30229 31952 33124 34997 40399 43571 51508 55247 6180868784 7657183720 将1989和1991年火电发电量和火电装机容量代 作者筒介:宋卫杰(1983.11-),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从事辐人式(1),得出两年的年负荷效率为0.77和0.75。

采 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工作取“相近取同”的原则,利用二者均值对1979~1988年 收稿日期:2014-07-31 50 万方数据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2014 NO.5
综述 和1990年火电发电量进行了粗略估算,结果见表3。

1.21980~2012年燃煤火电耗煤量 表31980~1988及1990燃煤火电发电总量/10°kWh由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得1980~2012期间部分年 年代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90份燃煤火电供电标准煤耗(下文称标煤)见表40]。

发电量 2039 2155 2234 2360 2724 3426 4169 5167 表41980~2012年间部分年份火电厂发电标准煤耗/g/kWh 年代19801985199019951999200020012003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标煤4484314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2010NO.3 建 我国复合地基动力问题的研究进展 The Research State of the Dynamic Prddem in Composite Foundation 赵拓,王晶2 (1.河北大学保定071002;2.衡水市建设局衡水053000) 摘要: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复合地基动力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不同复合地基动力问题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 析,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时的动力问题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复合地基优化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今后研究人员的 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复合地基动力;试验研究;数值模拟: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TU470*.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249(2010)03-0037-03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 1单一桩型复合地基动力问题的研究进展 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 料.复合地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作用. 目前,对于单一桩型复合地基的动力反应研究多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 采用两种方法: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试验研究 设规模越来越大,在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中复 主要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获取数据,数值模拟分 合地基处理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复合地基动力问题 析是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地基模型进行数值分析,获 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 取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等动力参数. 层、粘结层和面层.当外墙镶贴饰面砖时,砂浆的粘结 以上这些方法主要是为了让墙体成为一个可以尽 强度应满足有关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量分散集中应力的完整结构,同时也是提高墙体自身 (4)墙体长度超过5m应设置构造柱,墙体高度 抗拉能力的技术措施. 超过4m 应设置腰梁,其梁高不小于1/30梁长,且不 3结语 小于120mm.女儿墙、阳台栏杆及较长的窗台下砌 体,应加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压顶,构造柱间距 工程实践证明,如果施工图纸在应用新墙材的设 不宜大于4m 构造柱应伸入压顶并与钢筋混凝土压 计方面是合理的或者我们根据实践经验加以合理性修 顶整体浇在一起. 改,并且在新墙材的选购、保存和使用的各个环节严格 (5)按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设置墙柱拉结筋,并 按照有关的要求进行操作,则可以基本上克服使用新 砌入墙内.填充墙与主体结构构件之间的缝隙应采用 墙材的裂漏问题. 砂浆填满. 参考文献 (6)墙内预埋管线应在弹线定位后,用机械刨坑开 凿,并应在砌体砂浆强度达到75%以上方可进行.管线 [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89)[M]. 安装后,坑槽应用砂浆分层填塞严密,并在抹灰层内沿 [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M] 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1. 缝长加挂宽度不小于300mm的纤维网布或钢丝网. [3]朱维益:砌体工程便携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门窗框安装宜采用后塞口法施工. 收稿日期:2009-10-23 37 万方数据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0NO.3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学建科技 1.1试验研究 CFG桩复合地基进行二维动力分析. 目前,对于复合地基的动力问题的试验研究多采用 2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两种试验方法:室内模型试验和野外现场试验.由于室 内模型试验相对于野外现场试验来说具有简便,经济等 在实际工程中,当发生地震时,往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2015 N0.4 综述 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杨梓 (唐山市热力总公司,唐山市063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住宅产业化及其意义,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经历了最初的休眠期、复苏期、快速发展期几 个阶段,随着住宅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逐步加快推出住宅产业化相关的优惠政策,极大的推动了住宅业和房地 产业的快速兴起和繁荣.我国住宅产业化行业发展虽然得到推进,但是整体发展缓慢,未来需要来自政策层面强有力地 推进,加快产业化相关标准的编制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相关政策法规,以此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住宅产业化;标准化;工业化;一体化;能源消耗 中图分类号:TU241.1/ 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249(2015)04-0053-04 按标准组装搭配就可以了.住宅建筑工业化是住宅产 1住宅产业化概述 业化的核心. 住宅产业化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简称,最早是由 (3)住宅产供销一体化:即将住宅建设的投资、设 日本通产省于1968年提出来的,是住宅工业化、标准 计、构配件生产、施工建造、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形成有 化、通用化的具体体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将住宅 机整体,使有关企业、部门联合协作,成为一体.这种 产业化定义为“生产、经营以住宅或住宅区为最终产 一体化不是将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施工等单位简单 品的事业,同时兼属第二和第三产业,它包括住宅区规 组合,而是必然产生具备工厂化大量生产优质住宅构 划和住宅设计、住宅部品(包括原材料、设备和构配 配件和部品能力的企业、住宅产业集团,它的诞生是住 件)系列标准的制订、开发、生产、推广、认证和评定、 宅产业化形成的标志. 住宅和住宅区的建造、维修和改建,以及住宅和住宅区 2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的经营管理”. 住宅产业化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其过 (1)住宅设计标准化,形成系列化、标准化的住宅 程大体是: 设计方案,减少单个住宅设计的随意性,住宅设计标准 2.1住宅产业的休眠时期(建国之初~1978年) 化是住宅生产工业化的基础.没有设计的标准化,就 在这一时期,通过剥夺敌伪住宅及房地产,奠定了 不可能生产标准化的构配件和部品,也就不可能形成 土地、住宅国有的物质基础.我国实行了不允许国有 工业化的住宅生产. 土地出让、转让和不承认住宅是商品的政策,住宅被当 (2)住宅建设工业化:包括住宅构配件和部品生 作福利产品进行分配,国家实行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 产工厂化,施工过程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要求大 城镇住宅建设和维护由国家统一安排.随着国家投人 量的或全部构配件、部品甚至房间乃至整套住宅,都是 兴建的住宅越多,所需支出的维修费用越大,加之城镇 在工厂里预制生产的,再用机械化的操作方法组装起 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住宅建设投入变得严重不足,造 来,这一点就像儿童搭积木一样.部件都是成品,只要 成住房严重短缺. 1956年我国开始提出建筑工业化发展思路,因住 收稿日期:2015-04-06 宅建设量大面广,其发展主要在住宅产业.50年代末 53 万方敷据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5NO.4 FLY AS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综述 出现装配壁板式住宅,6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2015 NO.6
测试方法
微波消解-ICP-MS 测定脱硫石膏中的痕量元素 Analysis ofTraceElements inDesulfurizationResidues byMicrowave Digestion and ICP-MS
冯前伟,张杨,朱跃,刘豪² (1.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30;2.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摘要:建立了采用低温干燥-三组分酸(HNO,-HC1-HF)微波消解经过前处理的某电厂脱硫石膏样品,并结合电 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该样品中Cr,Mn,Co,Ni,Cu,Zn,Cd,Pb,As,Se,Hg等11种元素进行定量分 析。

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消解完全,测得的痕量元素含量在0.50~17.25wg/g,相对标准偏差为0.93%~8.27%,加标回 收率除Zn,Se,Hg外其它8种元素都在85%~111%,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本方法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精度高,可应用于 燃煤电厂脱硫石膏等石膏产品的痕量元素检测,并可为评估石膏中痕量重金属含量的危害性提供必要信息。

关键词:微波消解;ICP-MS;痕量元素;脱硫石膏 中图分类号:TQ0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249(2015)06-0039-03 近年来,燃煤型二氧化硫污染已成为我国大气污素是中等挥发性元素,Se、Hg这两种元素是易挥发性 染的主要特征,控制硫排放最有效的方法为烟气脱硫,元素[7-,这些元素都极易吸附于飞灰上从而会转移 石灰石-石膏湿法以其稳定、高效等优点被我国绝大到脱硫石膏中,其含量过高会影响水泥质量,而且重金 多数火电厂脱硫工程所采用。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属毒素元素在土壤中的累积有可能引起生物中毒等, 统计资料,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对环境及人体存在较大危害。

国外烟气脱硫商业运用 硫机组容量约7.6亿千瓦,占全国火电机组容量的已成熟多年,对脱硫石膏的特性以及利用过程中的环 83.0%,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92.1%,其中90%以上境效应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在石膏资源缺乏的 采用的是石灰石-石膏湿法技术。

最新颁布的国家如日本和德国脱硫石膏的利用率已经超过 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和90%[10-11]。

国内对烟气脱硫石膏的研究起步相对较 《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已晚,相关的规范标准较为乏,且主要研究集中在脱硫 明确指出要减少汞、砷等污染物排放3。

随着烟气二石膏应用技术方面[12-3]或仅仅只是分析了较少的几 氧化硫排放浓度限值的降低,机组脱硫效率还需要进个痕量重金属元素,不够全面。

因此在脱硫石膏的 一步提高,因此预计现有机组脱硫装置产生的脱硫石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有必要对其多种痕量元素的含量 进行准确测定。

膏量将达到9000万v年,脱硫石膏的处理与资源化与传统石膏分析方法相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 利用已渐成难题。

已有研究表明,烟气脱硫石膏纯度谱技术由于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精度高且可进行多元 高,可代替天然石膏广泛用于建筑建材领域,如用作水素的同时测定,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对于 泥缓凝剂、生产各种石膏制品(纸面石膏板、自流平地固体石膏样品,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消解,消解完全与否 板、石膏砌块、粉刷石膏,石膏灰泥等)以及筑路回填、直接决定了元素的测量误差。

本文采用低温干燥一三 农业土壤改良等(5-6]。

但同时,脱硫石膏中存在着一组分酸(HNO-HC1-HF)微波消解技术对石膏进行 些重金属元素,如Cr、Co、Ni、Cu、Cd、Pb、As这几种元了快速消解,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 第一作者:冯前伟(1985~)男,工程师,从事电厂环保设计研究和MS)对该样品中Cr、Mn、Co、Ni、Cu、Zn、Cd、Pb、As、Se、 技术服务。

Email:fgw0528@sina.Hg等11种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一套快速准确 收稿日期:2015-06-12的脱硫石膏微波消解及多种元素同时检测的方法。

39. 万方数据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5 NO.6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测试方法 1试验移人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1.3脱硫石膏样品的消解方法 1.1仪器和试剂常用的酸消解体系有HNO,、HNO-HF、HNO- ELANDRC-e电感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器(ICP- HF-HBO,等[4。

考虑到石膏渣中含有硅酸盐类物 MS):PerkinElmer公司,美国;ETHOSE微波消解系...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