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198-2022 建设工程档案著录规范
ICS 03.080.20
CCS A14
DB4401
广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1/T 198—2022
建设工程 档案著录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archives description
2022- 12 - 30 发布 2023 - 01 - 30 实施
广 州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广州开发区城市建设和房地产档案馆、广州市番禺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智、杜星、朱艳燕、陈宁、谢彩虹、苏玮、幸芳、龙飞斐、孔家聪、刘倩娉、林丹霞、王丽、宋莎。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设工程档案著录的术语和定义、著录级别、著录详简级次、著录文字、著录符号、著录信息源、著录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域内的各项新建、改建、扩建、续建和重要部位维修的建设工程档案的著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323 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
CJJ/T 117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503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设工程 construction project
经批准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的建设工程基本单位。它由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单位工程所组成,一般包括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管线工程或其他。
[来源:GB/T 50328-2014,2.0.1,有修改]
3.2
建设工程档案 construction project archives
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简称工程档案。
[来源:GB/T 50328-2014,2.0.8,有修改]
3.3
单体 single-building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单元,通常指具有完整几何形体的独立建筑物,也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单元工程、子单元工程或分部工程参照单体管理。
3.4
建设工程档案著录 descrip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archives
(略)
4 著录级别
依据著录对象不同,档案著录可划分为项目级著录、单体级著录、案卷级著录、文件级著录、电子文件级著录五级。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著录级别................................................................................................ 2
5 著录详简级次.............................................................................. 2
6 著录文字............................................................................................... 3
7 著录符号......................................................................................... 3
7.1 著录用符号及用途..................................................................3
7.2 著录用符号使用说明...........................................................3
8 著录信息源.................................................................................. 3
9 著录要求................................................................................................ 4
9.1 项目级著录................................................................................. 4
9.2 单体级著录................................................................................. 6
9.3 案卷级著录........................................................................................ 7
9.4 文件级著录.................................................................................. 8
9.5 电子文件级著录..........................................................................9
附录 A(规范性) 地理信息著录单............................................11
附录 B(规范性) 建设工程档案项目级著录单........................12
附录 C(规范性) 建设工程档案单体级著录单...........................13
附录 D(规范性) 建设工程档案案卷级著录单.......................... 15
附录 E(规范性) 建设工程档案文件级著录单.....................................16
附录 F(规范性) 建设工程档案电子文件级著录单..................................1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3601/T 5-2022 居家养老志愿服务规范
ICS 03.080
CCS A 00
DB3601
南 昌 市 地 方 标 准
DB3601/T 5—2022
居家养老志愿 服务规范
Volunteer service for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
2022 - 03 - 09 发布 2022 - 04 - 09 实施
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昌市民政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昌市民政局、江西华中标准化事务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熊印根、王珈瑶、许文菲、帅艺、刘伟。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流程、管理要求、投诉处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志愿服务组织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志愿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242 投诉处理指南
GB/T 39510 老年保健服务规范
GB/T 40143 志愿服务组织基本规范
MZ/T 148 志愿服务基本术语
MZ/T 169 养老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MZ/T 171 养老机构生活照料服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志愿者 volunteer
以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体力等从事志愿服务的自然人。
[来源:MZ/T 148-2020,3.1]
3.2
志愿服务组织 volunteer organization
依法成立,以开展志愿服务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
注:志愿服务组织可以采取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等组织形式。
[来源:MZ/T 148-2020,4.1]
3.3
居家养老志愿服务 home-based elderly volunteer service
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居家老年人提供的以养老服务为主的公益服务。
[来源:MZ/T 148-2020,4.1,有修改]
3.4
志愿服务“时间银行” volunteer service “time bank”
为促进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建立的志愿服务时间存取机制。
[来源:MZ/T 148-2020,2.20]
4 基本要求
4.1 志愿服务组织
4.1.1 应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主管部门登记设立,登记的服务范围应包含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
4.1.2 有满足工作需要的场所、设施设备等办公条件,配备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4.1.3 应建立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并能与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以及南昌市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应有专用的手机应用程序 APP。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服务内容 ........................................................................... 2
6 服务保障 ........................................................................... 3
7 服务流程 ........................................................................... 3
8 管理要求 ........................................................................... 4
9 投诉处理 ........................................................................... 6
10 服务评价与改进 .................................................................... 6
附录 A(资料性) 志愿服务评价表 ....................................................... 7
附录 B(资料性) 志愿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 8
参考文献 .............................................................................. 9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PDF《水工安全与防灾减灾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著 2014年版
内容提要
本书是《江.西水问题研究与实践丛书》的《水工安全 与防灾减灾 》分册,收集和展现了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研究所、建材与岩土研究所、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大坝安全管理科与新组建的水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科研创新团队所承担的公益科研、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项目中代表性成果,包括工程安全分析与评价、工程风险评估、工程技术推广应用、工程管理等几个方面,旨在总结和提炼水工程安全与防灾碱灾领域已有科研和技术成果,夯实学科发展基石,鼓励科研创新,促进学科发展和技术交流。
本书可供从事水工结构、岩土工程及大坝安全管理等领域的科研、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管理人员参考和借整,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参考用书。
前言
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江西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降雨充沛,水系发达。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638.4mm,列全国第四位;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565亿 m3,列全国第七位。全省地表水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545.5亿 m',平均径流深为925.7 mm,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379.0亿 m3,水资源可利用量约为423亿 m3。但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省局部地区水资源保障程度还不高、水生态退化还未遏制、水环境污染还很严重、水工程调控能力还不足,水管理手段还很落后、水土流失还在加剧等水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充分发挥水利科技作用,以水利科技创新引领水利事业及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总结过去,成绩斐然。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较早成立的专业门类齐全,主要从事水工安全与防灾减灾、水资源、水生态环境、农村水利、水利信息化、工程质量检测、河湖治理、水利发展战略等领域科学研究、技术支撑和成果推广为一体的公益性省级综合水利水电科研机构。全院现有职工194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水利部5151工程部级人选1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9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0人,高级工程师35人,工程师47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42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83人。建有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江西省鄱阳湖水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水工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5大科研平台,配备有一批先进的试验仪器设备。拥有大坝安全鉴定、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蓄水安全鉴定、水闸安全鉴定、水资源论证、岩土工程类检测、混凝土工程类检测、量测类检测、金属结构类检测、机械电气类检测等9项甲级资质﹔水土保持监测、水文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等3项乙级资质(2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工程咨询、水利工程设讣综台等3项丙级资质。多年来,以永利及当地经济爰展需求为导向,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10多部,获各级奖励100余项,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0余项。在防洪抗旱、水资源调控与管理、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水工程安全鉴定与监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水利信息化、工程质量检测、河湖治理、水工模型试验、水政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先进实用成果,有力地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为适应江西水利改革发展需求,更好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指导下,按照“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发展定位;“团队—项目—基地—人才”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科研立院、技术兴院、人才强院、管理固院、文化铸院”的发展文化﹔着力打造水资源综合调控与管理、农村水利、水工安全与防灾减灾、鄱阳湖模型试验、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等五大科研创新团队,实现全国省级一流水科院的目标。出版《江西水问题研究与实践》丛书,一是对多年来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二是可为深入开展相关领域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及技术推广提供借鉴,三是可起到与水利界同仁进行技术交流作用。
本丛书的出版得到许多曾在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工作过的领导、专家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鉴于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DB22/T 5132-2022 城市停车设施技术标准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市停车设施 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urban parking facilities
DB22/T 5132-2022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22 年 12 月 19 日
2022·长 春
内容摘抄:
前 言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22 年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一)》的通知(吉建设〔2022〕4号)文件要求,编制组经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停车设施建设情况,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基本设施设计;5 配套设施设计;6 施工与安装;7 工程验收;8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地址:长春市民康路 519 号,邮编:130041,邮箱:jljsbz@126.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长春城投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长春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吉林省吉规城市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嘉技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中元国际(长春)高新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张会权 徐征宇 李建国 杜艳韬 关文英 曲正民 张思源 王健鹏 徐浩洋 刘福生 赵炟焮 尤 洋 刘欣伟 洪德法 齐景东 徐 俭 肖 波 高 爽 刘继斌 孙宏亮 张 伟 王 伟 隋洪凯 王晨阳 冯 澍 王汝鑫 杨 柳 胡馨月 刘缤璘 董桂红 张可新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周 毅 陶乐然 赵英鹏 赵 卓 崔永生 衣建全 杨晓雨
1 总 则
1.0.1 为健全城市综合交通标准体系,统一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技术要求,提高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水平,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停车设施建设。
1.0.3 城市停车设施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停车设施 Parking facilities
供机动车停放的场所及地上、地下建(构)筑物。一般由出入口、停车位、通道和配套设施组成。
2.1.2 停车场 parking lot
停放机动车的露天场所。
2.1.3 停车库 parking garage
停放机动车的建(构)筑物。停车库包括自走式停车库和机械式停车库两种类型。
2.1.4 路内停车泊位 on-street parking spaces
利用车行道路一侧或两侧设置的机动车停车泊位。
2.1.5 基地 base
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场地。
2.1.6 基地出入口 base access
停车设施建筑基地与城市道路联系的部位。
2.1.7 停车库出入口 garage access
停车库进行室内外车辆交通联系的部位,包括人员和车辆出入口。
2.1.8 停车场出入口 parking lot access
停车场出入停车区域的联系部位,包括人员和车辆出入口。
2.1.9 自走式停车库 self-propelled parking garage
机动车自走停放、不采用机械传动的停车库。
2.1.10 机械式停车库 mechanical garage
采用机械式停车设备存取、停放机动车的停车库。
(略)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 停车设施建设应与城市车辆保有量、交通需求以及交通发展政策相协调。
3.1.2 停车设施建设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空间规划、城市停车规划、城市环境保护、建筑设计、古城保护、环保、防火、节能及安全防护等规定,与城市景观相协调。
3.1.3 停车设施建设应采用成熟的、适用的先进技术、工艺、材料与设备;建筑形式应满足交通功能;建筑结构应坚固、耐久、稳定,确保使用安全;建筑装饰应实用,采用防火、防潮、防滑、防腐、无污染、易于清洁的安全材料。
3.1.4 停车设施安全防护与环境保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3.2 停车需求预测
3.2.1 停车需求预测应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机动车发展水平为依据,根据城市用地规划、交通出行特征、交通服务水平及城市交通管理等因素,在停车调查的基础上,预测规划期末城市停车需求总量及空间分布。
3.2.2 停车调查主要内容应包括停车设施调查、停车特征调查、相关资料的收集、现状停车供给和需求关系分析与评价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停车设施调查应获取停车设施规模和空间分布、形式、收
(略)
4 基本设施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基地出入口的数量和位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 的规定及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的有关规定。
4.1.2 基地内的道路纵坡坡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 的最大限值的规定。
4.1.3 机动车经基地出入口汇入城市道路时的通视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 的规定。
4.1.4 停车设施的平面布置应遵循安全、便捷、顺畅的布置原则,在停车需求较大的区域,停车设施的平面布局应有利于提高停车高峰时段的使用效率。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语.........................................................................................2
2.2 符号.........................................................................................4
3 基本规定.........................................................................................6
3.1 一般规定.................................................................................6
3.2 停车需求预测.........................................................................6
3.3 分类.........................................................................................7
3.4 规模.........................................................................................8
4 基本设施设计 .................................................................................9
4.1 一般规定.................................................................................9
4.2 设计基本要求.........................................................................9
4.3 停车场...................................................................................14
4.4 自走式停车库.......................................................................17
4.5 机械式停车库.......................................................................22
4.6 路内停车泊位.......................................................................24
5 配套设施设计 ...............................................................................30
5.1 一般规定...............................................................................30
5.2 建筑设备...............................................................................31
5.3 安全防护与环境保护设施...................................................35
5.4 管理设施与服务设施...........................................................38
5.5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39
5.6 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41
5.7 停车换乘设施.......................................................................42
6 施工与安装 ...................................................................................43
7 工程验收.......................................................................................47
8 运行与维护 ...................................................................................52
8.1 运行.......................................................................................52
8.2 维护.......................................................................................53
附录 A 机动车停车库内部交通组织方式......................................56
附录 B 机动车停车库交通组织流线..............................................58
附录 C 停车设备类型......................................................................59
本标准用词说明 .................................................................................64
引用标准名录 .....................................................................................65
附:条文说明.....................................................................................69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2/T 5133-2022 物业服务标准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物业 服务标准
Standard for property service
DB22/T 5133-2022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22 年 12 月 19 日
2022·长 春
内容摘抄:
前 言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21 年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三)》的通知(吉建标〔2021〕11号)文件要求,编制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及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查验接收;5 共用部位维护管理;6 共用设施设备维护管理;7 公共卫生保洁服务;8 园林绿化养护;9 公共秩序维护;10 服务检查;11 特别约定。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吉林市物业管理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地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物业服务人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地址:长春市民康路 519 号,邮编 130041,Email:jljsbz@126.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吉林市物业管理中心
本标准参编单位:吉林市物业管理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谷德军 郎雨春 郭海彬 吕淑 惠运秀英 王春玲 潘宏欣 徐任东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周 毅 陶乐然 刘善清 臧炜彤 赵 萍 方海英 李海凤
1 总 则
1.0.1 为深入推进物业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规范和指导物业服务实践活动,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住宅、商务写字楼和办公楼、公众、医院、学校等物业服务。
1.0.3 物业服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物业服务 property service
业主通过自行管理或者共同决定委托物业服务人的形式,对于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2.0.2 物业服务区域 property service area
根据物业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确定的红线图(建筑区划)范围,结合物业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建筑物规模、社区建设等因素划定的管理和服务区域。
2.0.3 物业服务人 property service provider
包括物业服务企业和其他管理人。
2.0.4 物业服务合同 property service contract
物业服务人在物业服务区域内,为业主(物业使用人)、客户提供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养护、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管理维护等物业服务,业主支付物业费的合同。
2.0.5 业主 owner
房屋的所有权人为业主。此外,业主还包括:
1 尚未登记取得所有权,但是基于买卖、赠与等旨在转移所有权的行为已合法占有建筑物专有部分的单位或者个人;
2 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取得建筑物专有部分所有权的单位或者个人;
3 因继承取得建筑物专有部分所有权的个人;
4 因合法建造取得建筑物专有部分所有权的单位或者个人。
2.0.6 物业使用人 property user
物业的承租人或实际使用人。
2.0.7 客户 client
(略)
3 基本规定
3.1 服务场所
3.1.1 应设置客户接待(物业服务)中心,配置基本办公设备。
3.1.2 在物业服务区域的显要位置应公示物业服务人基础信息、机构设置及人员、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服务监督电话和相关规章制度等信息。
3.1.3 在受理报修、求助、咨询、投诉时,记录应清晰、准确,并存档。
3.2 服务人员
3.2.1 物业服务人应根据物业服务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合同约定,配备充足的服务人员,人员数量应满足日常业务开展需要并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3.2.2 特定岗位服务人员应当取得与本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资格证书。项目负责人应从事物业服务工作 1 年以上。
3.2.3 服务人员应统一着装并佩戴企业标志,仪容仪表整洁,用语文明规范,服务耐心热情。
3.2.4 服务人员应基本掌握物业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熟悉所服务的物业服务区域的基本情况,能正确、安全使用相关专用设备。
(略)
4 查验接收
4.0.1 物业服务人在接收物业前,应当与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依据当地行业管理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完成查验接收工作。查验对象通常应包括但不限于:
1 共用部位:包括建筑物的基础、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以及外墙、门厅、楼梯间、走廊、楼道、扶手、护栏、电梯井道、架空层及设备间;
2 共用设备:包括电梯、水泵、水箱、防避雷设备、消防设备、楼道灯、电视天线、发电机、变配电设备、智能控制设备、给排水管线、电线、供暖及空调设备;
3 共用设施:包括道路、绿地、人造景观、围墙、大门、信报箱、宣传栏、路灯、排水沟、渠、池、污水井、化粪池、垃圾容器、污水处理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消防设施、安防监控设施、人防设施、垃圾转运设施及物业服务用房。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 语··························································································2
3 基本规定····················································································5
3.1 服务场所 ·············································································5
3.2 服务人员 ·············································································5
3.3 值守·····················································································5
3.4 服务时限 ·············································································6
3.5 档案管理 ·············································································6
3.6 标识管理 ·············································································7
3.7 管理制度 ·············································································7
3.8 专项要求 ·············································································8
4 查验接收····················································································9
5 共用部位维护管理····································································10
5.1 一般规定 ············································································10
5.2 巡检····················································································10
5.3 共用部位管理·····································································10
5.4 共用部位维护·····································································11
6 共用设施设备维护管理····························································12
6.1 一般规定 ············································································12
6.2 道路、停车场(库) ······························································13
6.3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13
6.4 给排水系统 ········································································17
6.5 空调通风系统·····································································18
6.6 供配电系统 ········································································19
6.7 消防系统 ············································································22
6.8 防避雷系统 ········································································29
6.9 人防工程 ············································································29
7 公共卫生保洁服务····································································31
7.1 一般规定 ············································································31
7.2 服务内容与标准·································································31
8 园林绿化养护 ···········································································35
8.1 一般规定 ············································································35
8.2 绿地····················································································35
8.3 园林树木 ············································································36
8.4 花坛····················································································36
8.5 植物、花卉摆设·································································36
9 公共秩序维护 ···········································································38
9.1 一般规定 ············································································38
9.2 组织····················································································38
9.3 巡查····················································································39
9.4 车辆通行、停放·································································39
9.5 消防管理 ············································································40
9.6 秩序监控 ············································································41
9.7 应急处置 ············································································42
9.8 社区警务协作·····································································42
10 服务检查 ·················································································43
10.1 物业自检 ··········································································43
10.2 物业服务评价···································································43
11 特别约定 ·················································································44
11.1 专项服务···········································································44
11.2 特约服务···········································································44
附录 A 住宅物业专项服务标准 ··················································45
附录 B 商务写字楼和办公楼物业专项服务标准 ·······················72
附录 C 公众物业专项服务标准 ··················································90
附录 D 医院物业专项服务标准 ················································105
附录 E 学校物业专项服务标准·················································119
本标准用词说明 ···········································································128
引用标准名录 ···············································································129
附:条文说明 ···············································································13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36/T 1705-2022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间管理规范
ICS 13.100
CCS C 52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705—2022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采样间 管理规范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SARS-CoV-2 nucleic acid sampling room
2022 - 12 - 13 发布 2022 - 12 - 13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邹明霞、熊英、邱伟华、张静、谌乐礼、何志梅、熊琴平、夏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间的基本要求、流程管理、检查与评价等内容和管理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三站一场一口”、码头、大型商超、重点场所、商业楼宇、工业园区和社区设立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间管理,其他核酸采样点管理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697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36号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核酸采样间 nucleic acid sampling room
能够满足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样本采集的房间。
4 基本要求
4.1 基本原则
应坚持布局合理、安全第一、采样便捷、运行高效的原则。
4.2 主体责任
运行单位承担采样间日常管理责任。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流程管理 .......................................................................... 3
6 检查与评价 ........................................................................ 4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现场消毒记录表 ..................................................... 5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考核评价记录表 ..................................................... 6
参考文献 ............................................................................. 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111/T 0020-2022 村镇社区畜禽粪便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规程
ICS 13.020
CCS Z 00/09
DB2111
盘锦市地方标准
DB2111/T 0020—2022
村镇社区 畜禽粪便污染 土壤修复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mediation of soil contaminated by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in villages and towns
2022-09-28发布 2022-10-28实施
盘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贝刂 第1部 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盘锦市绿色发展服务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盘锦市生态环境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盘锦市绿色发展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贾春云、尹海、李伟、巩宗强、李晓军、郭国军、李伟 (女 )、 张薇、刘畅。
本文件由盘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管理,由 起草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议,请将相关资料寄送盘锦市绿色发展服务中心 (盘 锦市石油大街147号 ,邮编124010) 。
请注意本文件 的某些 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盘锦市村镇社区畜禽粪便污染土壤修复的总体要求、修复技术、二次污染控制及修复效果评估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盘锦市村镇社区内非规模养殖区内各种规模畜禽粪便污染土壤的修复。
2 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食 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T14848地 下水质量标准
GB 15618土 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 行)
GB 18596畜 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7危 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T32951有 机肥料中土霉素、四环素、金簿素与强力霉素的含量测定
GB/T50905建 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HJ 25.5污 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试 行)
HJ 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81畜 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NY/T395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 497畜 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55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水平振荡法
HJ 568畜 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
NY/T1168畜 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3499 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非规模畜禽养殖 non-intensive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
生猪存栏200头 以下,奶牛存栏50头 以下,肉 牛存栏100头 以下及羊存栏100只 以下的畜类养殖家禽存栏1万 羽以下,主 要为经营性林下和经营性小散禽 (水禽)类养殖。
3.2
畜禽粪污 livostock and poultry feoos
(略)
4 基本原则
4.1 根据村镇社区畜禽粪便污染土壤的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结合盘锦地区气候特点,考虑经济和效益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种原位修复技术优势,必 要时可联合使用异位修复技术。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原则..………….….….……………….3
5一般要求.…..3
6修复技术要求………………………………………….3
6.1 原位修复技术…....…….…………3
6.2 异位修复技术……...6
7二次污染控制……………………………………….7
7.1 粉尘污染控制…………...7
7.2 水污染控制….……….....7
7.3 稳定化处理安全性............….7
7.4 外源微生物危害控制.....….7
7.5 污染土壤转运的安全控制..………......8
8修复效果评估...8
附 录 A (资料性) 畜禽粪便污染土壤原位修复工作程序.................................. 9
附 录 B (资料性) 畜禽粪便污染土壤异位修复工艺流程........10
附 录 C (资料性) 畜禽粪土壤背景值的确定………………………………………………11
附 录 D (资料性) 畜禽粪便污染土壤修复支术方案编制大纲..............................12
附 录 E (资料性) 畜禽粪便污染土壤修复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附 录 F (资料性) 畜禽粪便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报告编制大纲…………….………..1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PDF《现代土木工程》 付宏渊 等 2010年版
内容提要
本书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和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要求编写而成。本书着重介绍土木工程领域相关专业的基本内容,以简明,新颖,实用为特点,反映现代土木工程 的现状和成就,力求突出土木工程发展的最新成果。本着“以学生为本,以实践为源"的理念,本书采用大量的插图和实例以呈现土木工程领域的有关内容,尽可能从学科概论的视角反映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性,综合性,社会性及其在技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统一性,在进行工程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传授给学生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理念和思·维方法。本书还配有相应课件,以方便教师将文字教材和电子资源结合起来展开教与学。
本书可以作为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等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其他理工类和人文类专业的选修课教材,同时亦可供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师生使用。
高清PDF《地基处理 》武崇福 2013年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教育部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及新颁布的《建筑地基处理 技术规范》JGJ 79—2012编写面成,对目前我国使用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法、强夯法、砂石桩法、石灰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排水固结法、化学加固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和复合地基等)的适用范围、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方法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每种地基处理方法都编写了相应的工程实例。此外,编写过程中还考虑了现阶段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的需求,在每章后设置了部分注册考试题;在附录中加人了常用中英文名词,便于学生阅读外文文献。
本书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地基处理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参考。
前言
我国地域辽阔,从沿海到内地,由山区到平原,分布着多种多样的地基土,其抗剪强度、压缩性以及透水性等,因土的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各种地基土中,不少为软弱土和不良土,主要包括:软黏土、人工填土(包括素填土、杂填土和冲填土)、饱和粉细砂(包括部分轻亚黏土)、湿陷性黄土、有机质土和泥炭土、膨胀土、多年冻土、岩溶、土洞和山区地基等。对建设工程中遇到的不良地基处理得恰当与否,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投资和进度。因此,地基处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和广泛。
现有的地基处理方法很多,新的地基处理方法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每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因此,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时,一定要根据实际工程地质条件、设计要求、工期、造价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来确定。
本书编写有以下特点:
(1 )结合新颁布的《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编写而咸,反映了当前最成熟的地基处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处理技术;
(2)考虑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教育的要求,与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相结合,各章末设置了部分注册考试题,以引导学生适应专业职业化的发展趋势;
(3)结合教育部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指导意见,编写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木书共13章,第1~5章由武崇福 编写;第6~9章由曹海莹编写;第10~13章由李雨浓编写。在编写过程中,长江勘测规划设计院王吉亮和杨静提供了部分资料,同时参考了一些文献,在此向他们及文献作者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DB36/T 1707-2022 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网络培训平台管
ICS 13.100
CCS C 77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707—2022
安全生产 “三项岗位人员 ”
网络培训平台管 理规范
Online training platform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work safety“Three PostsPersonnel”
2022-12-13 发布 2023-06-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江西安桥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佳、曹丽华、季磊、王清和、闵龙华、康登福、胡小勇、郑宇、潘立文、饶贵仕、张坤、陈宝。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网络培训平台管理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运行管理要求、安全保障要求、运营保障要求、评估方式等。
本文件适用于在我省范围内通过网络培训平台对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理论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其他安全生产理论知识教育培训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35273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AQ/T 8011 安全培训机构基本条件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3 号)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30 号)
江西省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实施细则(暂行)(赣应急字〔2021〕108 号)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239、GB/T 35273、AQ/T 8011界定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三项岗位人员 three posts personnel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等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
3.2
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网络培训平台 safety production “Three Posts Personnel”online training platform
依托互联网技术,为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提供在线网络培训,并能实时开展在线培训管理与服务的技术平台。
3.3
网络培训平台使用单位 online training platform using unit
利用网络培训平台实现场外培训过程的培训单位。
3.4
网络培训平台运营单位 online training platform management unit
创建网络培训平台,上传网络培训课程,保障网络平台正常运行的单位。
4 基本要求
4.1 网络培训平台应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或者提供相应的授权使用权证明;应支持学员按照规定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学时进行在线学习。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运行管理要求 ...................................................................... 2
6 安全保障要求 ...................................................................... 5
7 运营保障要求 ...................................................................... 5
8 评估方式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网络培训平台评估体系 ............................................ 8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36/T 1712-2022 政务区块链基础平台技术规范
ICS 35.240
CCS L70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712—2022
政务区块链 基础平台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government blockchain basic platform
2022-12-13 发布 2023-06-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的起草单位:江西省信息中心、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江西省应急管理厅、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西省审计厅、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赣州市行政审批局、抚州市大数据中心、九江市数字经济发展中心、宜春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吉安市大数据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军龙、何黎明、周剑涛、熊良、刘浪、文剑、张静、李苏发、吴屹、罗烈、熊少滨、钟毅、曾章琼、徐国平、钟露佳、张海洋、饶荣、冯军、周雨。
引 言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集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被认为是继大型机、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计算模式的创新,已被广泛运用于数字政府、数字金融、移动互联网等多个领域。为有效解决我省跨部门、跨行业、跨平台的政务信息共享等相关需求,迫切需要制定全省统一的政务区块链基础平台技术标准规范,以指导各地政务区块链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构建省、市政务信息流通新的桥梁,对全面提升省、市两级政务数据流转和互信十分必要。
本文件的起草工作在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全省政务区块链基础平台的现状及特点,用于指导政务区块链基础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政务区块链基础平台(下文简称“基础平台”)的术语和定义,设计了平台的整体架构,明确了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服务要求和管理要求,规范省、市两级基础平台的建设和使用。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江西省各级政务部门开展政务区块链基础平台建设和业务上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32905 信息安全技术 SM3密码杂凑算法
GB/T 32907 信息安全技术 SM4分组密码算法
GB/T 32915 信息安全技术 二元序列随机性检测方法
GB/T 32918 信息安全技术 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
GB/T 35273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GB/T AAAAA 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术语
GB/T BBBBB 信息安全技术区块链技术安全框架
GM/T 0006 密码应用标识规范
GM/T 0009 SM2密码算法使用规范
GM/T 0010 SM2密码算法加密签名消息语法规范
GM/T 0015 基于SM2密码算法的数字证书格式规范
GM/T 0054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区块链 blockchain
使用密码技术链接将共识确认过的区块按顺序追加形成的分布式账本。
[来源:GB/T AAAA-AAAA,3.6]
3.2
节点 node
(略)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DE: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EVM:以太坊虚拟机(Ethereum Virtual Machine)
WASM:WASM虚拟机(WebAssembly)
KV:键值对(Key Value)
CA:数字证书认证(Certificate Authority)
TPS:每秒事务处理量(Transaction Per Second)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WWW:全球广域网(World Wide Web)
API: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TLS:安全传输层协议(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3
5 基本原则 .......................................................................... 3
6 整体架构 .......................................................................... 4
7 技术要求 .......................................................................... 5
8 服务要求 .......................................................................... 8
9 管理要求 ......................................................................... 11
附录 A(资料性)政务区块链典型应用场景 ............................................... 13
参考文献 ............................................................................ 14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52/T 1704-2022 公路工程混凝土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规程
ICS 93.080.01
CCS R 01
DB52
贵州省 地 方 标 准
DB52/T 1704—2022
公路工程 混凝土预防碱-骨料反应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alkali-aggregate reaction
in concrete of highway engineering
2022 - 12 - 13 发布 2023 - 03 - 01 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和贵州宏信创达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宏信创达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贵州黔通安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交通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胤、乔东华、李自康、危强、蒋正武、何飞、石大为、杨俊、谢明宇、周勇、吴承凯、苏龙、柳治国、欧阳男、杨黔、周杨、邹昊天、谭竣、余波、杨莉、毛世泽、黄壬鹏、王晓雄、鄢霞、刘燚、张兵兵、任强、李晨、李文婷、程引南、陈雪峰、张红恩、周飞、唐明英、王永金、龙立敦。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混凝土预防碱-骨料反应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骨料碱活性的检验与评定、预防技术、预防措施有效性检验、质量检验与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工程的混凝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T 14685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8046 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27690 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
GB 5016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L/T 5151-2014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SL/T 352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碱-骨料反应 alkali-aggregate reaction(AAR)
混凝土中的碱(包括外界渗入的碱)和骨料中碱活性矿物在潮湿环境下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混凝土异常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现象。
3.2
碱-硅酸反应 alkali-silica reaction(ASR)
混凝土中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组分在适当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并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的现象。
3.3
碱-碳酸盐反应 alkali-carbonate reaction(ACR)
混凝土中的碱(包括外界渗入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白云石晶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的现象。
3.4
碱活性骨料 alkali reactive aggregate
能与混凝土中碱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异常膨胀的骨料。
3.5
混凝土碱含量 alkali content of concrete
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当量Na2O含量,当量Na2O=Na2O+0.658K2O。
3.6
活性矿物掺合料 reactive mineral admixture
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掺入的以活性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等为主要成分的粉状材。
4 基本要求
4.1 用于公路工程混凝土的骨料应进行碱活性检验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骨料碱活性的检验与评定 ............................................................. 5
6 预防技术 ........................................................................... 6
7 预防措施有效性检验 ................................................................. 9
8 质量检验与验收 .................................................................... 1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36/T 1727-2022 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规范
ICS 07.040
CCS A 44
备案号: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727—2022
地名文化遗产 鉴定规范
Specification of identification for cultural heritage of geographical names
2022 - 12 - 28 发布 2023 - 07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新传、聂丽红、王涛、刘凤、刘佳佳、戴方晨、李朝永、张善棋、刘莉莉、肖敏、宋世鑫、王谢杨、郭茹霞。
引 言
地名是国家发展历程的见证,承载着中华文脉,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基因。地名文化遗产是优秀地名文化的集中代表,新修《地名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符合条件的地名文化遗产依法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为推动江西省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明确省级地名文化遗产鉴定
标准,为市、县两级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提供参考,从而构建江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特制定本文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省级地名文化遗产鉴定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水系及陆地地形、行政区域及其他区域、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设施、纪念地和旅游胜地、建筑物等类现今地名及具有江西特色的地名群的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8210—2019 地名 术语
MZ/T 033—2012 地名文化遗产鉴定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地名 geographical names
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
[GB/T 38210—2019,定义2.1]
3.2
地名文化 culture of geographical names
地名语词文化和地名实体文化的总和。
[MZ/T 033—2012,定义2.3]
3.3
地名语词文化 lexical culture of geographical names
地名语词的语种、读音、书写、含义及其演变等的文化内涵。
[GB/T 38210—2019,定义7.2]
3.4
地名实体文化 feature-culture of geographical names
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承载的历史、地理、民俗等独具特色的文化。
[GB/T 38210—2019,定义7.3]
3.5
地名文化遗产 cultural heritage of geographical names
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名文化。
[GB/T 38210—2019,定义7.4]
3.6
地名群 ortsnamengruppe
同源地名群体。
4 工作原则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36/T 1728-2022 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规范
ICS 11.020
CCS C 05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728—2022
养老机构 老年人护理 常见风险防控规范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pecification to Commonrisksin the Elderly Care of SeniorCare Organization
2022 - 12 - 28 发布 2023 - 07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康健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江西省民政学校、江西省养老服务中心、南昌医学院、南昌大学、南昌市社会福利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瑊妮、刘茜、黄韶兰、任新华、龚霞、王晓旭、雷平华、李力。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常见风险防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防控要求、管理要求、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各类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常见风险防控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796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GB 38600 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
GB 50642 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
GB 55019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JGJ 450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MZ/T 132 养老机构预防压疮服务规范
MZ/T 171 养老机构生活照料服务规范
MZ/T 184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评价和监测服务规范
MZ/T 185 养老机构预防老年人跌倒基本规范
MZ/T 187 养老机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规范
DB36/T 1579 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指南
DB36/T 1582 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档案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养老机构 senior care organization
依法办理登记,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护理服务,床位数在10张以上的机构。
3.2
护理风险 nursing risk
养老机构的护理服务过程中,易发并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噎食/误吸、窒息、食品药品误食、压疮、烫伤、坠床、跌倒、管道滑脱、他伤和自伤、走失、文娱活动意外等风险。
3.3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对在老年人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易造成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和预测。
3.4
风险防控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ervice risk
管理者采取措施和方法,防范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3.5
管道滑脱 slippage of pipelines
吸氧管、胃管、留置导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中心静脉导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胃肠造瘘等管道的非计划拔出的情况下发生的脱落。
3.6
相关第三方 relevant third party
老年人配偶、监护人以及为老年人提供资金担保或委托代理的个人或组织。
4 基本要求
4.1 护理服务应符合 GB 38600、GB/T 35796 及 MZ/T 132、MZ/T 171、MZ/T 184、MZ/T 185、MZ/T187 的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本要求 ............................................................................... 2
5 防控要求 ............................................................................. 2
6 管理要求 ............................................................................ 11
7 评价与改进 .......................................................................... 12
附录 A(资料性) 吞咽功能评定量表 .....................................................13
附录 B(资料性) 痰液黏稠度评定量表 ...................................................14
附录 C(资料性) 压疮风险评估量表 .....................................................15
附录 D(资料性) 坠床风险评估量表 .....................................................17
附录 E(资料性)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19
附录 F(资料性) 管道滑脱风险评估量表 .................................................20
附录 G(资料性) 他伤和自伤风险评估量表 ...............................................2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36/T 1729-2022 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指南
ICS 03.080
CCS A 12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729—2022
老年人居家适老化 改造指南
Guidance for the elderly-adaptive renovation of home
2022-12-28 发布 2023-07-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民政厅提出。
本文件由江西省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03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福康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安徽福康通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江龙飞、魏光华、敖晨、邢东风、郭承茂、张旭良、马文虎、何咏林、罗诗帆、曹磊。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改造申请、评估设计、改造实施、培训、验收、信息化管理和评价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行政区域内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96 住宅设计规范
GB 50642 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MZ/T 039 老年人能力评估
JGJ 450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适老化改造 elderly-adaptive renovation
为适应老年人生活的需要,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经过专业的评估和方案设计,通过物理空间改造、辅助器具适配和智能安全监护设备配置等对老年人的环境进行改善,提高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4 基本要求
4.1 应尊重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意愿,结合老年人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建筑及居室环境制定改造方案。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改造申请 ............................................................................ 2
6 评估设计 ............................................................................ 2
7 改造实施 ............................................................................ 3
8 培训 ................................................................................. 6
9 验收 ................................................................................ 6
10 信息化管理 ......................................................................... 7
11 评价改进 ............................................................................ 7
附录 A (资料性) 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申请表 ............................................8
附录 B (资料性) 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申请表 ....................................9
附录 C (资料性) 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确认表 ...................................10
附录 D (资料性) 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确认表 ...........................11
附录 E (资料性) 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验收表 ...........................................12
附录 F (资料性) 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前后对比表 .......................................13
附录 G (资料性) 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验收表 ...................................14
参考文献 .............................................................................. 1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36/T 1730-2022 养老机构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规范
ICS 03.080.99
CCS A 12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730—2022
养老机构 失智老年人 照护服务规范
Standards of Care for Dementia in senior careorganization
2022-12-28 发布 2023-07-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民政厅、北京普亲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环、蒋敏、黄丽云、任新华。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收住失智老年人的养老机构的照护区设置要求、服务要求和内容、服务管理、服务评价和改进的相关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各种类型收住失智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和福利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796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GB 38600 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
MZ/T 039 老年人能力评估
MZ/T 131 养老服务常用图形符号及标志
MZ/T 133 养老机构顾客满意度测评
MZ/T 171 养老机构生活照料服务规范
MZ/T 187 养老机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规范
DB36/T 1577 集中照护机构设置规范
DB36/T 1582 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档案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失智老年人 senile dementia
患有由于神经退行性病变、脑血管病变、感染、外伤、肿瘤、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的老年人。
3.2
精神行为症状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
失智老年人出现的知觉、思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等症状,包括语言或身体攻击、语言或行为重复、拒绝照护、睡眠紊乱、妄想、幻觉、情感淡漠、错认等。
3.3
认知康复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对失智老年人的大脑高级功能,包括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语言、思维、意识,甚至情绪等做岀全面评估后进行专业、针对性的康复活动,其目标是提高失智老年人处理和解释信息的能力,改善日常生活活动相关联的各种功能。
3.4
相关第三方 relevant third party
老年人配偶、监护人以及为老年人提供资金担保或委托代理的个人或组织。
4 照护区设置要求
4.1 基本要求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照护区设置要求 ...................................................................... 2
5 服务要求和内容 ...................................................................... 2
6 服务管理 ............................................................................ 4
7 服务评价与持续改进 .................................................................. 5
附录 A(资料性) 失智照护服务流程图 ....................................................6
附录 B(资料性) 失智照护服务计划书 ....................................................7
附录 C(规范性) 失智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的内容及要求 ....................................9
附录 D(资料性) 失智老年人情绪异常的处理 .............................................11
附录 E(资料性) 认知康复活动的内容及要求 .............................................1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PDF《工程地质实践教程》 周德泉 2014年版
内容提要
本书从工程地质 课程的特点出发,突出工程地质知识与现场认知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分5章编写。第1章为工程地质室内实验,介绍造岩矿物与岩石的认识;第2章为工程地质野外实习,重点介绍地质罗盘结构及岩层产状要素的野外量测、地质素描与摄影、地形图的结构及野外使用,褶皱构造的野外观察、断裂构造的野外观察、地质图的阅读分析、地貌图的阅读分析、水文地质图的阅读分析、工程地质图的阅读分析与地质剖面图的制作、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等;第3章为工程地质题解;第4章为典型地质实习点介绍,内容包括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中南大学地质博物馆、岳麓山公园、石燕湖公园、丁字湾镇、锡矿山、棋梓桥等实习点介绍;第5章为工程地质斯察实例,重点介绍了湘江长沙段的福元路大桥和南潮路隧道的地质情况和勒察方法。
本书体现了长期致力于工程地质教学、科研和生产一线的编者们开展教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成果,层次清晰,体系合理,图文并茂,可作为高等学校教材,也可供现场勘察、工程检测、管理及科研人员参考,还可作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的复习教程。
总序
土木工程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近30年来,我国公路、铁路、城市兢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建筑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以高速、重载和超高层为特征的建设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耐久性等高标准要求向传统的土木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新挑战,国内、外土木工程行业的设计、施工、养护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在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中,不断提出创新理念,积极开展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研发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形咸了成套设计、施工和养护的新规范和技术手册,并在工程实践中大范围应用。
土木工程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对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面向普通高校本科生全面、系统和深入阐述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建筑结构等土木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成果,由中南大学出版社、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组织国内土木工程领域一批专家学者组威“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精品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共同编写这套系列教材。通过多次研讨,确定了这套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的编写原则:
1.系统性
本系列教材以《土木工程指导性专业规范》为指导,教材内容满足琥乡建筑、公路、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铁道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和土木工程管理等方向的需求。
2.先进性
本系列教材与21世纪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咸果密切结合,既突出土木工程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承,又尽可能全面反映土木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注重各门内容的充实与更新。
3.实用性
本系列教材针对90后学生的知识与素质特点,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这套教材不仅是面向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课程教材,还可作为其他层次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教材和广大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参考书。
4.严谨性
本系列教材的编写出版要求严格按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认真把好编写人员遴选关、教材大纲评审关、教材内容主审关和教材编辑出版关,尽最大努力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力求出精品教材。
根据本套系列教材的编写原则,我们邀请了一批长期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负责本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但是,由于我们的水平和经验有限,这套教材的编写肯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敬请读者朋友们不吝赐教。编委会将根据读者意见、土木工程发展趋势和教学手段的提升,对教材进行认真修订,以期保持这套教材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最后,衷心感谢全套教材的参编同仁,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编撰工作才能顺利完成。真诚感谢中南大学校领导、中南大学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编辑们的辛勤工作,本套教材才能够如期与读者见面。
前言
工程建设离不开地质环境。既要考虑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制约,又要防止工程建设破坏地质环境,工程地质知识尤显重要。
工程地质知识非常抽象、枯燥,难记难学。多年来,工程地质课程在课堂教学之后安排了半周到一周的地质实习,但是,由于没有基于实习点编写的《工程地质实践教程 》,实习随意性大,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走马观花,没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对工程地质知识掌握得很不牢固,理解得很不深刻,新教师无所适从,况且,学校将执行三学期制(夏季学期),工程地质理论教学、实验与实习可能集中在一个月内完成。为使工程地质实习进一步规范化,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强化实习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吃透重点和难点,将工程地质教学与长沙地质、人文自然景观欣赏相结合,编者将二十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积累加以总结、提炼,编著成此书。
本书立项为2012年度长沙理工大学规划教材,也是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岩土与隧道工程课程群建设与特色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编号:湘教通[2010]243号-136)”和“科研项目与攻关过程引领专业课程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湘教通[2014]247号- 148)”的部分咸果。
本书由长沙理工大学周德泉 教授担任主编,各部分编写分工如下:张新敏编写第Ⅰ章,严聪编写第2章、校核了第4章第1节的第3~6部分,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彭柏兴编写第4章第1节的第1~2部分、提供了勘察实例,周德泉编写第3章、第2章第12节、第4章第1节的第3~6部分、附录,湖南科技大学杨仙编写第4章第2~3节。最后由周德泉统稿,给每章设计“内容提要”,详列参考文献。
编写过程中,编者参考了相关教材、规范和网络资料等,也引用了集体完成的勘察实例。中南大学张可能教授、湖南科技大学杨荣丰教授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书稿,中南大学出版社的同志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给编者很多鼓励,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虽然酝酿、修改历时较长,但编者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有限,新的实践内容(点)可能增加,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高清PDF《基础工程 》彭曙光 张德圣 2013年
前言
本书依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型专业规范”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知识点要求,以及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在教学改革和实践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连续基础,桩基础,地基处理,挡土墙,基坑工程,特殊土地基,地基基础抗震﹐系统地介绍了基础工程 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突出实用性,并力图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基础工程”是“土力学”的后续课程,内容上联系紧密。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和岩土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以作为注册工程师考试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及施工的参考资料。
本书由安徽建筑大学彭曙光 、安徽理工大学张德圣 担任主编;安徽建筑大学吴明.宛新林,安徽理工大学周盛全担任副主编;安徽建筑大学马志平﹑安徽农业大学吴瓢学.安徽新华学院刘秋燕担任参编。
安徽建筑大学,彭著光(前言.第1章,第4章);安徽建筑大学,马志平(第8章);
安徽建筑大学,吴明(第2章);安徽建筑大学,宛新林(第9章)。安徵农业大学,吴照学(第3章);安散理工大学r水德¥(第ü章);安徵新华学院,刘秋燕(第6章);安徽理工大学,周盛全(第7章)
合肥工业大学王国体教授担任本书主审,在审稿中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深表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安徽建筑大学孙强教授的指导和帮助,皖西学院美蕾去师.宏蕾新华学院任岚老师对本书的编写也揭出了许多宝冑的音见和建议,同时在编写中参考了大量文献,限于篇幅没有一一列举,在此向各位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对于教材中的纰漏和错误,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高清PDF《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实例教程 》辛士军 2011年版
本书应用大最地基处理 工程实例,结合国家最新规范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常用的和最新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地基处理工.程概论;换填法﹔强夯法﹔振冲法;碎(砂)石桩法﹔排水固结法;灌浆法和加筋法。分别阐明了每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方法和质量检验等相关内容。
﹒本书可作为土建、交通、水利、电力、港口码头、铁道、地质等部门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准备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资格考试的参考用书。
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地基基础又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因而给从事工程地质、岩土工程领域的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地基处理是岩土工程学科的一个主要分支。当建筑物的天然地基存在强度、液化、渗漏、变形或稳定性等问题时,需要对天然地基进行地基处理,从而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各种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大量的新建工程越来越多地遇到软弱及不良地基。因此,对地基处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多和越来越迫切。为此,我们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及-线工作人员编写了本书。本书对目前我国使用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方法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
目前,国内外地基处理方法很多,且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每--种地基处理方法都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选用某一种方法时,一定要根据地基土质条件、工程技术要求、工期、造价、施工机械设备等条件综合分析后确定。主书由辛士军 主编,赵波、王广山、邱亮、白涛、韩大军参与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参考和引用了许多科研、高校和工程单位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例,在此--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书内容涉及面较广,有的案例未能收集,加之编者水平有限等因素,若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及相关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随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及时修改完善。
高清PDF《常用建筑工程预算员速查手册 第二版 》褚振文 编 2015年版
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造价编制基础资料,预算定额常用系数,钢筋计算规定、常用系数及数据,钢材重量,管材理论重量,房屋建筑工程用图例及代号等。
本书为建筑工程预算人员的常用简明工具手册,可供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人员、预算审核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使用。
1
…
3,960
3,961
3,962
…
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