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第 3996 页)

ICS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6600- -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Risk control standard for soil contamination of development land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 出社的正式标准文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2018-06-22发布
2018-08-01实施
生态环境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GB 36600-2018,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土壤环境质量,GB 36600-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管控污染地块对人体健康的风险,保障人居环境安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保护入体健康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以及监测、实施与监督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以下标准为配套本标准的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系列标准:
H25.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25.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253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 导则
H25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HU 350-2007)度止。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土壤环境管理司。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18年5月17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8年8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护人体健康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以及监测、实施与监督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查和风险管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性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550土壤质量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7136.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8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9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41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22105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黄光法
GB 5013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H25.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25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253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25.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774土壤和沉积物二曙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H 605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摣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 642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H 680土壤和沉积物汞.砷、酒、铅、锑的测定徽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HU 703土壤和沉积物酚类化合物的利定气相色谱法
HU 735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吹扫摣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736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HU 737土壤和沉积物皱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 74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HU742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芳香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HJ 743土壤和沉积物多氯联荤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H 745土壤氯化物和总氰化物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HJ 780土壤和沉积物无机元素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H 784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HJ 803土壤和沉积物12 种金属元素的测定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建设用地development land
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3.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soi l contamination risk of development land
指建设用地上居住、工作人群长期暴露于土壤中污染物,因慢性毒性效应或致癌效应而对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
3.3
暴露途径exposure pathway
指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迁移到达和暴露于人体的方式。主要包括:(1)经口摄入土壤:(2)皮肤接触土壤:(3)吸入土壤颗粒物:(4)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5)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6)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
3.4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risk screening values for soi l contamination of development land
指在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该值的,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可以忽略:超过该值的,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风险,应当开展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具体污染范围和风险水平。

3.5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risk intervention values for soil contamination of development l and
指在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该值的,对人体健康通常存在不可接受风险,应当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
3.6
土壤环境背景值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values of soil
指基于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统计值。通常以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某一分位值表示。其中土壤环境背景含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仅受地球化学过程和非点源输入影响的土壤中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

4建设用地分类
4.1建设用地中,城市建设用地根据保护对象暴露情况的不同,可划分为以下两类。
4.1.1第一类用地:包括GB50137规定的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居住用地(R),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中的中小学用地(A33)、医疗卫生用地(A5)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A6),以及公园绿地(G1)中的社区公园或儿童公园用地等。
4.1.2第二类用地:包括GB50137规定的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工业用地(M),物流仓储用地(W),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公用设施用地(U),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A33、A5、A6除外),以及绿地与广场用地(G)(G1中的社区公园或儿童公园用地除外)等。
4.2建设用地中,其他建设用地可参照4.1划分类别。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 44
ICS 77.140.6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6707- -2018
钢筋混凝土热轧碳素钢-不锈钢复合钢筋
Hot rolled carbon steel and stainless steel clad bars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2018-09-17发布
2019-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 36707-2018,不锈钢复合钢筋,热轧碳素钢,钢筋混凝土,GB/T 36707-2018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碳素钢-不锈钢复合钢筋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三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治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婴起草人向勇,李聚良、朱建国.李昭东.王玉婕.李晓滨、陈颖、陈洁.刘宝石。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碳索钢不锈钢复合钢筋的分类、牌号、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以不锈钢做覆层.碳索钢(或低合金钢)做基材通过热轧法生产的不锈钢复合钢篇(以下简称“钢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往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往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11钢铁及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 可 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 223.1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碳酸钠分离二苯碳酰二肼光度 法测定铬量
GB/T 223.1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钽试剂萃 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GB/T 223.1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新亚铜灵三氯甲 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 23.23钢铁及合金 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 分光光度法
GB/T 223.25钢铁及 合金化学分析方法T 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 223.26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 硫 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2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o 安息香肟重量法测定钥量
GB/T 223.86钢铁及 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蒸馏分离-中 和滴定法测定氮量
GB/T 22.3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蒸馏 分离-靛酚蓝光度法测定氮量
GB/T 223.40钢铁及合金铌含量的测定 氣磧酚 s分光光度法
GB/T 223.5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亚 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
GB/T 221.59钢铁及合金 磷含量的测定 铋磷 铜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佣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60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 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 223.6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 慎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 221.67钢铁及合金 確含量的测定 次甲 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68钢铁及 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 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 223.69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 管 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 223.71钢铁及 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重 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 223.72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 重 量法
GB/T 221.85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澜定 感应 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 223.86钢铁及合金 总碳含 量的测定感应炉燃 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 1499.1钢筋混凝 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T 1499.2钢筋混凝 土用钢第2部分i热轧带肋钢筋

3术语和定义
GB/T1499.1和GB/T1499.2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复合界面compound contact interface
复合钢筋基材与覆层之间的冶金结合面。
3.2
冶金结合metallurgical bond
在温度或压力(或其两者共同)作用下两种金属相互扩散而形成连接状态的结合。
4分类、牌号
4.1钢筋按屈服强度特征值分为300级、400级、500级。
4.2钢筋按外形分光圆和带肋两种。
4.3钢筋牌号的构成和含义见表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060.3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071- -2018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导则
Guide rule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2018-12-28发布,
2018-12-28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 37071-2018,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导则,GB/T 37071-2018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导则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扬中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人民政府、贵州省农业资源环境管理站、靖江市人民政府.东海县人民政府、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贵阳市农业委员会.生态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月丽、孔肖菡、周广军、陈红霞、曾云清、黄超、李筑江、黄麟、段敏、覃雅芳、周洪刚、王加倩、顾长青、解林华、卢云妙、黄兆德、吴枘狄、沈艳、李建德、应珊婷、邱克斌、蔡景行、汪东华、魏隆基。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排放及以上过程的运行维护和监督的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规划保留的行政村。自然村和农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农村其他区城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木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往日捐的引用文件。仅注8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50卢用沼气池 设计规范
GB/T 4751户 用招气池质最检查检收规范
GB/T 4752卢用铝气池施工 操作规租
GB5084农田潜溉水质标准
GB 11607渔业水匮标准
GB/T 11730农村生 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
GB 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8921城市污 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 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265翠站设计规范
GB/T 50331城市居 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GB50145村庄 整治技术规范
CI/T54河水自然处理工程技 术规程
CJJ 60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124镇(乡)村排水工程技 术规程
HJ/T 243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油水分离裴置
H)/T244环境保护产 品技术要求斜管(板 )隔油装置
HJ 574农村生 活问染控制技术规范
HJ 2005人 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09生 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U 2010膜生物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14生物滤池法污水处理 工程技术规范
小型排水构筑物(中华人民此和國建设部图集号 048$19) .
的砌化帮油(中华1民北和国建设部園组e 0957011
钢筋配凝土化类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图集 号92S214)
3术语和定义 .
下列术语和定定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村生活污水rural domestic sewage
冲厕、炊事、洗涤、沐浴等农村居民生活活动,以及农家乐等农村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污水。
4基本要求
4.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遵循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管理方便、节能环保的原则,综合考虑本地区地理环境、居民生活习惯、卫生防护要求、技术经济水平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现状等因素,合理确定收集模式和处理工艺。
4.2缺水地区宜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1.040.10
F 3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140-2018
检验检测实验室技术要求验收规范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and testing laboratory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 37140-2018,技术要求,检验检测实验室,GB/T 37140-2018  检验检测实验室技术要求验收规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实验室仪器及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惠诺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云南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深圳市华测实验室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苏州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旭德自控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广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德阳中测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中国计量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建字、张桂玲、盛文革、李秀英、王成城、刘建华、祁安全、何晓燕、佘协桂、杨玲春、侯乐锡、仝大伟、陈芸、徐华、何能、覃欣、李思远、刘玖玲、刘动、崔艳辉、周溯、王磊、寇怀江、黄星海、谯枫、卫军、张弘、吕新新、黄字。

检验检测实验室技术要求验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检验检测实验室技术要求的验收规范,包括设计与建设验收的总则.选址及平面布局.建筑结构及装饰装修,給排水系统.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建筑电气,气体管道.实验室家具、智能与控制、安全与防护.节能与环保.设计审查及使用验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检验检测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以及建设方对设计文件的审查和使用验收。
本标准不适用于生物安全、动植物检验.净化及医学实验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6.14爆炸性环境 第 14部分:场所分类爆炸性 气体环境
GB 4962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5749生 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6566建筑材 料放射性核索限量
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7144气瓶颜色标志
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9361- 2011 计算 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 10071城市 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
GB/T 11651个体防 护装备选用规范
GB 12348工业企业厂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3495.1- -2015 消防安全标志 第 1部分:标志
GB1369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則
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1560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 15630消防安 全标志设置要求
GB 16297大气污 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 18039.4- 2017 电磁兼容 环境工厂 低频传导骚扰的兼容水平
GB/T 18204.5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 法
GB18580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要素指标 essential indicator

构成满足检验检测实验室工艺技术验收要求的主要因素和技术指标。

3.2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为达成实验室特定功能而提出的工艺要求。

3.3 值班供暖 standby heating

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用的时间内,为使实验室保持最低室温要求而设置的供暖。

3.4 工艺性空调 industri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为满足设备工艺要求为主,室内人员舒适感为辅的具有较高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级要求的空调 系统。

3.5 实验室家具 laboratory furniture

实验用的成套实验台、设备台、天平台、通风柜、排气罩、试剂柜(架)等的总称。

4 总则

4.1 新建检验检测实验室的设计应满足主体建筑的安全评价、环境评价、职业卫生评价及节能评价等 方面的要求。原有建筑改为实验功能的变更、实验建筑内各单体的实验功能变更都应征得相关主管部 门同意,变更不得对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

4.2 在满足检验检测实验室功能需求的同时,还应体现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并考虑未来发 展的需要,合理确定实验室建设规模。

4.3 检验检测实验室的设计审查和使用验收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 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9.240.01
F 2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7546- -2019 .
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nattended substa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2019-06-04发布
2020-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 37546-2019,变电站,监控系统,GB/T 37546-2019  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四川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晓、张琦兵、彭志强、张海滨、王永福、张喜铭、苏大威、周斌、霍雪松、刘翌、张小易、高磊、卜强生、倪益民、李劲松、杨松、杜奇伟、李金、胡春潮、韩锴、郑永康、李一、白玉东、腾云、郑明忠、周琦、许广婷。

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r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总体要求.系嬈结构及配置.功能要求.安全防护.性能要求和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385 kV及以上电压等级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建设、设备研制,试验及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往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8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惨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729远动终端设备
GB 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 等级划分准则
GB/T 22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貌安 全等级保护定规指南
GB/T 25058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 系扰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GB/T 30155智能变电站搜术 导则
GB/T 33602电力系統迎用服务协议
GB/T3182智能变电站智能终躪裝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282合并单元技术条件
DL/T476电力系鐘实时数据通指应用层协议
DL/T 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 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 传输协收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简
DL/T667证动设备及系规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 860(所有部分)电 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貌
DL/T 1146 DL/T 860实施技术规范
DL/T 1230电力系統图形指述规范
DL/T 1241电力工业 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
DL/T 1403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DL/T 1404变电姑监控 系统防止电气误操作技术规范
DL/T 1512童电 站测控装置技术耀范
DL/T 1708电 力系统阚序控制技术规范
DL/T 5149- 2001 220 kV~ 50 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C2014)第14导令) .
3术语和定义
GB/T 13729.GB/T 3U150.DL/T 860及DL/T 14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谐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100
R 0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9001- -2019/ISO 39001 :2012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Road traffic safety (RTS)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
(ISO 39001 :2012,IDT)
2019-10-18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 39001-2019,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GB/T 39001-2019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39001:2012<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3.1的注2;
增加了3.12的注2.3.30的注2.3.32的注、3.33的注2以及3.44的注2。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矫成武、唐琤琤、周荣贵、孙巍、张瑜、晁遂、赵娜乐、赵卫兴、褚敏杰、还春玲、陈宏云张帆。

引言
道路交通安全是全球关注的问题。据统计,在世界各地,每年道路交通事故导致130万人死亡,2000万人~5 000万人受伤,并且这个数量仍在上升,对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的影响。
本标准为帮助组织减少并最终消除道路交通事故相关死亡及重伤的发生和风险,提供了一种工具,从而能够促进道路交通系统更经济、有效地运行。
本标准识别了实现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所涉及的要素,使组织能够实现其预期的道路交通安全结果。
本标准适用于与道路交通系统相互影响的公共和私人组织。内部和外部各方(包括认证机构)可使用本标准评估组织满足要求的能力。
世界范围内的经验表明,针对道路交通安全,通过采用全面的“安全系统”方法,能够大幅减少死亡和重伤。该方法包括在适当的组织管理能力支持下,清晰、明确地关注道路交通安全结果和基于证据的措施。
仅靠政府是无法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特别是道路使用者个人,都需要发挥作用。通过采用本标准,组织能够实现:
取得的道路交通安全成果高于遵守法律和满足标准要求所能实现的水平;-组织自身的目标,与此同时,为实现全社会的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本标准规定的管理体系要求组织关注其道路交通安全目标和指标,并通过使用道路交通安全“安全系统”方法,指导实现这些目标的活动策划。本标准附录B概述了道路交通安全结果的类型、“安全系统”方法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良好实践框架,并阐明了其如何与本标准联合使用。附录A提供了实施本标准的指南。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整合到组织内的其他管理体系中,或与其他管理体系兼容(见附录C)。
本标准促进了循环的过程方法“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的使用,这将为组织实现道路交通安全成果提供指导。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该体系使与道路交通系统相互影响的组织能够降低与之相关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和重伤。本标准中的要求包括制定和实施适宜的道路交通安全方针.制定道路交通安全H标和行动计划(这些要求考虑了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与道路交通安全相关、被组织识别为能够控制和施加影响的要素和准则信息。
任何期望达到以下目的的组织,不论其类型、规模和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如何,均适用本标准,
a)改进道路 交通安全绩效:
b)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c)确保其符 合既定的道路交通安全方针;
d)证明其符合本标准。
本标准旨在针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不对交通运输产品和服务(如,道路.交通标志/信号灯.汽车、电车、货运和客运服务,救援及应急服务)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做出规定。
本标准不要求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结构或文件.
道路交通安全是共同分担的责任。本标准不能免除任何道路使用者遵守法律和履行责任的义务,而是会支持组织致力于鼓励道路使用者遵守法律。
本标准所有的要求都是通用性的。
由于组织和其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导致本标准的任何要求不能适用时,可以考忠删减,但利减和删减的理由应形成文件。
除非制减不影响组织有效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能力,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审核audit
为获得审核证据(3.4)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渊足审核准则(3.3)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3.27)。
注1;审核可以是内部审核(第一方审 核)或外部审核<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并且也可以是结合审核(结合两个或多个领城)。
3.2
审核员auditor
经证实具有实施审核(3.1)的个人索质和能力(3.7)的人员。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9.080.01
CCS F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001-2022
高压输变电工程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方法
Altitude correction method for external insulation flashover voltage of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s
2022-10-12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T 42001-2022,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方法,高压输变电工程,GB/T 42001-2022 高压输变电工程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方法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西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玉剑、黄瑞平、霍锋、周军、谷琛、姚修远、于昕哲、苏宇、耿江海、岳嵩、王生富、高超、杨芸、梁明、杜怡君、田亮、南敬、俞华、王欣伟。

内容摘抄:

高压输变电工程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110kV~750kV和士400kV~士800kV输电线路、变电站、换流站等空气间隙放电电压以及绝缘子污闪放电电压的海拔校正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海拔5000m及以下地区的输变电工程外绝缘放电电压的海拔校正,海拔5000m以上地区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T16927.2高电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外绝缘external insulation
受到电压作用的空气间隙或设备固体绝缘外露在大气中的表面,
3.2
高海拔地区high altitude area
海拔高度不低于1000m的地区。
3.3
海拔校正因数altitude correction factor
按运行时海拔平均大气条件和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之间绝缘强度的差异,对绝缘配合耐受电压或放电电压校正的因数。
3.4
标准参考大气条件standard reference atmosphere condition
标准化耐受电压适用的大气条件。
注: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为温度20℃,压力101.3kPa、绝对湿度11g/m',
4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程序
4.1正换算
通过海拔校正,可将高海拔地区输变电工程外绝缘放电电压换算到海拔0m的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下的电压值:然后按GB/T311.1的规定,根据标准气象条件下得到外绝缘放电特性曲线,选取外绝缘参数。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程序1
5输电线路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海拔校正2
6变电站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海拔校正4
7换流站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海拔校正5
8绝缘子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2001-2022 高压输变电工程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方法已关闭评论

ICS 13.220.40:29.020
CCS K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169.19一2022/IEC60695-10-3:2016
代替GB/T5169.19-2006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9部分:非正常热模压应力释放变形试验
Fire hazard testing 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Part 19:Abnormal heat-Mould stress relief distortion test
(IEC 60695-10-3:2016,Fire hazard testing-Part 10-3:Abnormal heat-Mould stress relief distortion test,IDT)
2022-10-12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T 5169.19-2022,变形试验,模压应力释放变形试验,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9部分,GB/T 5169.19-2022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9部分:非正常热 模压应力释放变形试验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的第19部分。《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已经发布的部分见附录NA。
本文件代替GB/T5169.19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9部分:非正常热模压应力
释放变形试验》,与GB/T5169.19一200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在范围一章补充了试样通过试验的说明(见第1章,2006年版的第1章);
b)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c)增加了对试验装置的详细说明(见第5章);
d)将试验程序分为“暴露于均匀的最高工作温度的零部件”和“暴露于变化的工作温度的零部件”两种(见第8章,2006年版的第7章):
e)暴露于最高工作温度均匀的零部件的测试环境由“空气中”改为“烘箱中”(见8.2,2006年版的7.1);
f)增加了第11章,给出试验报告应包含内容(见第11章)。
本文件等同采用IEC60695-10-3:2016《着火危险试验第10-3部分:非正常热模压应力释放变形试验》。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一为与现有标准系列一致,将名称改为《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9部分:非正常热模压应力释放变形试验》:
一将资料性引用的IEC60050(all parts)、IEC Guide104和ISO/IEC Guide51从第2章移人参考文献中: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NA,用于列出《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已经发布的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南家电研究院、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海检检测有限公司、浙江跃华电讯有限公司、北京泰瑞特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深圳海关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中科标准(宁德)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秀珍、陈进、官健、赖静、袁绍彦、刘岩、田丰毅、王圣、高岭松、张元钦、王希林、张汉平、贾志东、秦健、林影。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6年首次发布为GB/T5169.19一200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内容摘抄: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9部分:非正常热模压应力释放变形试验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一种模压应力释放变形试验。
本文件适用于含有用聚合材料制成的零部件的电工设备。
该试验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在成品的模塑聚合物组件,其残余过程应力释放所产生的效应。当试样(通电或不通电的)暴露在规定的温度下一定的时间会产生应力释放。如果试样经室温调节后符合规定的试验标准,则被认为通过了试验。
本文件旨在供技术委员会根据EC指南104和IS0/EC指南51中规定的原则编写标准时使用。
技术委员会的任务之一就是在编写本领域的标准时,凡适用之处都要使用本系列标准。除非有关标准特别提及或列出,本文件的要求、试验方法或试验条件将不适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169.1一201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部分:着火试验术语(IEC60695-4:2012,IDT)
IS013943:2008”消防安全词汇(Fire safety-Vocabulary)
IEC60216-4-1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4-1l部分:老化烘箱单室烘箱(Electrical insulatingmaterials-Thermal endurance properties-Part 4-1:Ageing ovens-Single-chamber ovens)
注:GB/T11026.4一-2012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4部分:老化烘箱单室烘箱(IEC60216-4-1:2006,DT)
3术语和定义
IS013943:2008和GB/T5169.1一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
沿两个导电部分之间的固体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来源.GB/T2900.83-2008,151-15-50]

3.2
外壳enclosure
(电工〉保护设备的电气和机械部分部件的外壳。
注:电缆除外。
1)已有新版ISO13943:2017.
[来源:ISO13943:2008,4.78]
3.3
成品end product
无需改动即可使用的产品。
注:一个成品可以是另一个成品的组件。
[来源:GB/T5169.1一2015,3.2.7]
4试验概述
试样在特定温度下暴露一定的持续时间。试验温度和试验持续时间应按照产品的相关规范要求,持续时间不应少于7。然后检测试样,确定是否符合产品规范中的要求。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
引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试验概述2
5试验装置2
6试样2
7状态调节2
8试验程序2
9试验判据3
10有关产品规范中应给出的信息3
11试验报告4
附录NA(资料性)《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已经发布的部分57
参考文献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5169.19-2022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9部分:非正常热 模压应力释放变形试验已关闭评论

ICS 13.220.40;29.020
CCS K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169.31一2022/EC60695-9-1:2013
代替GB/T5169.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31部分火焰表面蔓延总则
Fire hazard testing 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Part 31:Surface spread of flame-General guidance
(IEC 60695-9-1:2013,Fire hazard testing-Part 9-1:Surface spread of flame-General guidance,IDT)
2022-10-12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T 5169.31-2022,总则,火焰表面蔓延,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31部分,GB/T 5169.31-2022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31部分:火焰表面蔓延 总则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的第31部分。《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已经发布的部分见附录NA。
本文件代替GB/T5169.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31部分:火焰表面蔓延总则》,与GB/T5169.31一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在范围一章中,增加了对本文件内容的说明(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b)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8年版的第3章)。
本文件等同采用IEC60695-9-1:2013《着火危险试验第9-1部分:火焰表面蔓延总则》。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一为与现有标准系列一致,将名称改为《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31部分:火焰表面蔓延总则》;
—将第2章中的IEC Guide104和ISO/IEC Guide51移到参考文献中;
—增加资料性附录NA,用于列出《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已经发布的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深圳海关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海检检测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新能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创海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跃华电讯有限公司、中科标准(宁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泰瑞特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鑫、张汉平、月杰、张元钦、王青松、刘岩、贾志东、官健、李颍、王希林、贺波、王圣、林影、高岭松。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2008年首次发布为GB/T5169.31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内容摘抄: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31部分:火焰表面蔓延总则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评定电工电子产品及所用材料表面火焰蔓延的导则。包括:
一液体和固体表面火焰蔓延的原理解释
—试验方法选择指引;
一关于试验结果的应用和说明指引;
—参考文献。
本文件旨在供技术委员会根据EC指南104和IS0/EC指南51中规定的原则编写标准时使用。
技术委员会的任务之一就是在编写本领域的标准时,凡适用之处都要使用本系列标准。除非有关标准特别提及或列出,本文件的要求、试验方法或试验条件将不适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2592石油及相关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方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Petroleum and related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flash and fire points-Cleveland open cup method)
注:GB/T3536一2008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IS02592:2000,MOD)
IS013943:2008)消防安全词汇(Fire safety-Vocabulary)
IEC60695-4着火危险试验第4部分:电工产品着火试验术语(Fire hazard testing一Part4:Terminology concerning fire tests for electrotechnical products)
注:GB/T5169.1一201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部分:着火试验术语(IEC60695-4:2012,DT)
3术语和定义
IEC60695-4和IS013943: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燃烧combustion
物质和氧化剂发生的放热反应。
注:燃烧通常会排放燃烧流,并伴有火焰(3.11)和/或发光
[来源:IS013943:2008,4.46]

3.2
损坏面积damaged area
在规定的条件下,因着火(3.6)而受到永久损伤的表面积的总和。
注1:本术语的使用者宜说明所考虑的损坏类型。包括例如材料损失、变形、软化、熔化、炭化、燃烧(3.1)、热解(3.25)或化学侵蚀。
1)已有新版1S013943:2017.
注2:其代表性单位是平方米(m2)。
[来源:IS013943:2008,4.59]
3.3
损坏长度damaged length
材料的损坏面积(3.2)在特定方向的最大长度。
[来源:IS013943:2008,4.60]
3.4
燃烧长度extent of combustion
(电工)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因燃烧(3.1)或热解(3.25)而损坏的最大长度,不包括仅是变形的损坏部分。
[来源:IS013943:2008,4.91]
3.5
着火fire
(通常)以排放热和燃烧流为特征的燃烧(3.1)过程,常伴有烟、火焰(3.11)、灼热或其组合。
注:在英语中,“©”用于表示三种概念,其中的着火(3.6)和着火(3.7)两个是关于不同方式的自支持燃烧的特定类型,它们在法语和德语中为两个不同的术语。
[来源:IS013943:2008,4.96]

4火焰蔓延的原理
4.1液体
液体表面的火焰表面蔓延受液体闪点和燃点的影响。闪点是液体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被加热至产生的蒸气遇火即燃时的最低温度。在这种情况下,按IS02592(克利夫兰开口杯法)测量闪点。
注:重要的是确定试验方法,因为所描述的在开放的液体表面上的火焰蔓延,IS02592是适用的。另一个可选的闪点测试方法在IS02719(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中列明,测量在一个受限空间的闪点,且用于探测挥发性材料的微小数量,该标准被引用于绝缘液体的IEC标准。这种方法所测得的闪点明显低于IS02592的方法。燃点是液体不仅起燃而且将会持续燃烧的温度。
火焰表面蔓延速率持续增加到液体被加热至它的闪点。当液体温度高于它的闪点时,火焰表面蔓延速率取决于气相参数,如果液体温度低于它的闪点时则取决于液相参数。气相参数包括气流、火焰和热辐射的影响。液相参数包括对流运动,表面张力和液体黏性。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
引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火焰蔓延的原理…5
5选择试验方法的考虑因素6
6试验结果的应用和说明…7
附录NA(资料性)《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已经发布的部分8
参考文献1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5169.31-2022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31部分:火焰表面蔓延 总则已关闭评论

问题专业: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3-01-02 15:55:46

提问网友:张昊阳


请问老师最外边这一圈的梁要求的16跨,支座要怎么布置,我一直布置出来的都是16B土建计量GTJ,河南,答疑:gtj2021梁跨数-河南

解答网友:nh


图不清晰,截图清晰些看看;从上图这样看,最外圆应是20跨【以柱与柱间为一跨,以柱为支座】

ICS 13.220.40:29.020
CCS K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169.44-2022/IEC60695-1-11:2014
代替GB/T5169.44-2013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44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着火危险评定
Fire hazard testing 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Part 44:Guidance for assessing the fire hazard-Fire hazard assessment
(IEC 60695-1-11:2014,Fire hazard testing-Part 1-11:Guidance for assessingthe fire hazard of electrotechnical products-Fire hazard assessment,IDT)
2022-10-12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GB /T 5169.44-2022,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评定,着火危险评定导则,着火危险试验,第44部分,GB/T 5169.44-2022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44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 着火危险评定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的第44部分。《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已经发布的部分见附录NA。
本文件代替GB/T5169.44一2013《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44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着火危险评定》,与GB/T5169.44一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成品”的术语和定义(见3.7);
—增加了图5,用于说明产品的范围和使用情况(见图5).
本文件等同采用1EC60695-1-11:2014《着火危险试验第1-11部分:电工产品着火危险评定导则着火危险评定》。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一为与现有标准系列一致,将名称改为《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44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着火危险评定》:
—将资料性引用的IEC Guide104、GB/T5169.2一2013、IEC60695-1-12从第2章移至参考文献;
—增加资料性附录NA,用于列出《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已经发布的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深圳海关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福建省新能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海检检测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中科标准(宁德)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跃华电讯有限公司、北京泰瑞特检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罩家祥、毛颖科、赵兴方、张汉平、黄样声、张元钦、刘岩、张图强、张根、贾志东、林影、王圣、高岭松、王希林、官健、朱正一、贺波。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GB/T5169.44一2013.
—GB/T5169.44一2013由GB/T5169.2一2002修订时拆分而来,分为了两个部分:GB/T5169.22013(GB/T5169.2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5169.2一1985,GB/T5169.2一2002,GB/T5169.2-2013)和GB/T5169.442013.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内容摘抄: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44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着火危险评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评定导则和对人、动物及财物有直接危害的着火危险试验方法的制定导则。
本文件概述了识别适合于产品着火试验方法和操作准则的危险评定程序。该方法的原则是识别与产品有关的火灾事件(火情),并确定可测量的着火性能与这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结果的相关程度,以及确定适合于能导致可接受火灾结果或完全消除火灾事件的性能的试验方法和操作要求。
本文件旨在供技术委员会根据IEC指南104和IS0/IEC指南511]中规定的原则编写标准时使用。
技术委员会的任务之一就是在编写本领域的标准时,凡适用之处都要使用本系列标准。除非有关标准特别提及或列出,本文件的要求、试验方法或试验条件将不适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169.1一201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部分:着火试验术语(IEC60695-4:2012,IDT)
IS013943:2008”消防安全词汇(Fire safety一Vocabulary)
3术语和定义
GB/T5169.1-2015和IS013943: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窒息物质asphyxiant
引起人体组织缺氧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衰弱或心血管系统受影响的有毒物质。
注:可导致意识丧失和最终死亡。
[来源:IS013943:2008,4.17]

3.2
可用安全逃生时间available safe escape time;ASET
对于一个室内人员而言,其可用逃生时间为起燃时间点至估计室内人员已无能力逃生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室内人员无能力逃生即指其不能采取有效逃生行为而到达安全避难所或其他安全的地方。
注1:起燃时间可为已知的,例如,在某些着火模型或者火试验中:该时间亦可被假设,例如,它可能是基于从检测时间开始的估算。基本上,起燃时间的测定都是被规定的。
注2:该定义将无能力等同于逃生失败。其他的ASET衡量标准也可用。如果选择其他替代标准,有必要进行说明。
1)已有新版1S013943:2017.
注3:每个室内人员可能有不同的ASET值,这取决于室内人员的个人特征。
[来源:IS013943:2008,4.20]
3.3
建筑环境built environment
建筑物或其他构造。
示例:海上平台、土木工程建筑(如隧道,桥粱和矿并)以及交通工具(如汽车和船舶)。
注:IS06707-1包含大量与建筑环境相关的术语和定义.
[来源:IS013943:2008,4.26]
3.4
燃烧combustion
物质与氧化剂的放热反应。
注:燃烧通常会放出燃烧流,并伴有火焰和/或灼热。
[来源:IS013943:2008,4.46]

4着火危险评定元素
4.1引燃源
起燃是温度升高的结果(见EC60695-1-20)。电工电子产品中常见的起燃现象详见GB/T5169.2-2013中表1。
涉及电工电子产品的着火也可能由外部非电气引燃源引发,总的风险评定宜包括这一可能性。
4.2着火危险
着火危险是一种由着火引起不期望的潜在性物质或条件(见3.17)。因此着火危险主要包括潜在的燃料和引燃源(见4.1)。
4.3着火风险
着火风险是通过对发生着火的概率和其产生的危害后果的测定来进行测量计算的。这些后果可能涉及因热、烟、缺氧或使失能的火灾气体浓度等威胁而导致的伤害或生命损失。这些后果也可能涉及财产的损失,例如着火损害的程度和修复更换的费用。大范围潜在的火情可定量分析以确定整体着火风险的测量。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着火危险评定元素6
5着火危险试验6
6着火危险评定流程8
7着火危险评定的范围和局限性11
8着火试验的要求和说明12
附录A(资料性)在简单的设定火情条件下,电工绝缘材料的可接受毒性产值计算…18
附录B(资料性)硬塑料导管的使用一着火危险评定+…23
附录NA(资料性)《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已经发布的部分34
参考文献36
图1火情的描述流程图13
图2起燃性/可燃性的评定流程图1A……14
图3火焰蔓延和热释放的评定流程图1B……15
图4然烧流的评定流程图1C……16
图5产品范围和使用环境说明流程图17
图B.1导管铺设简图……………29
图B.2走廊上层温度(混凝土墙)………29
图B.3走廊上层温度(石膏灰泥板)………30
图B.4在离导管2m处测得的热通量(混凝土墙)…………30
图B.5在离导管2m处测得的热通量(石膏灰泥板)…………31
图B6家具和导管的质量损失率比较(混凝土墙)31
图B7家具和导管的质量损失率比较(石膏灰泥板)32
图B8导管暴露致使毒性相对增加(混凝土墙)…………32
图B9导管暴露致使毒性相对增加(石音灰泥板)………33
表A1刺激物的F值和确定火情计算得到的X值……19
表A2由确定火情计算得到的室息物的X值……………20
表A.3氰化氢的致无能力时间…21

表A.4二氧化碳的倍增因子………22
表B.1火情信息概要…24
表B2建筑物走廊中出现高危情况的时间2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5169.44-2022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44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 着火危险评定已关闭评论

提问日期:2023-01-02 15:52:53

提问网友:小白杨


这补充子目11B-9和一般子目11-27消耗量差的有点大,基价影响太大了,这个套用那个子目合适,跪求专家解答,谢谢。

2023-01-02 15:57:27 补充

还有钢结构除锈,一般子目消耗量比补充子目消耗量大的多,基价也高的多,如何套用,我们施工单位想套高的,估计审计单位要套补充定额,这两种子目什么情况下适用?

解答网友:防腐绝热


两个子目怎么使用,这要问山东定额站的专家了。搞不清楚是分别怎么使用。

答疑:山东省安装工程06基价,除锈子目分了个一般子目和补充子目,如何套?已关闭评论

ICS 25.220.99
CCS A 2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759-2022
接地网降阻材料缓蚀剂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grounding grid resistance-reducing material
2022-10-12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T 41759-2022,接地网,接地网降阻材料,缓蚀剂,降阻材料,GB/T 41759-2022 接地网降阻材料用缓蚀剂技术规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腐蚀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中科腐蚀控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中蚀国际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昌航空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成都诺嘉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矿大正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沈阳中科环境工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电华创电力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河南省蒲新防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帝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腐蚀控制技术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臧晗宇、金伟、周海飞、李治国、李化旭、邓志勇、刘兰兰、王贵明、李济克、裴锋、王森、白晓春、李伟、高峰、何成、张亮、吕旺燕、梁永纯、刘锋、张洪博、刘光明、尤俊华、向真、徐松、何华林、康壮苏、方二宝、陈博、陈建伟、赵相月、姬传领、于法鑫、王雅洁。

内容摘抄:

接地网降阻材料用缓蚀剂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接地网无机降阻材料用缓蚀剂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志、包装及贮存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和民用电力装置钢质接地网降阻材料。对用于纯铜(或镀铜钢)接地网降阻材料用缓蚀剂的技术条件供参照使用。
注:接地网降阻材料用缓蚀剂是指与接地网降阻材料均匀混合后能用于抑制,减缓降阻材料对制作接地网的钢材等金属腐蚀的物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927.3一2010高电压试验技术第3部分:现场试验的定义及要求
GB/T24196一2009金属和合金的腐蚀电化学试验方法恒电位和动电位极化测量导则
DL/T380一2010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DL/T380一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接地网降阻材料resistance-reducing material of the grounding grid
用来降低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敷设(浇筑)在接地网中的接地体周围的工程材料。
注:包括降阻剂,导电水泥和构成接地模块等接地单元的材料。
3.2
缓蚀剂corrosion inhibitor
以适当浓度存在于腐蚀体系中不显著改变腐蚀介质的性质,浓度,且能显著降低腐蚀速率的化学物质。
3.3
缓蚀效率corrosion inhibition efficiency
缓蚀剂减少降阻材料对钢质接地网的腐蚀速度的相对程度。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接地网降阻材料中加人缓蚀剂的量不应翅过5%,

4.1.2缓蚀剂与降阻材料的均匀混合物,应能在一10℃~45℃的环境温度下使用。
4.1.3降阻材料用缓蚀剂不应含有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以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成分。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技术要求1
5检验方法及规则2
6标志、包装及贮存…4
附录A(规范性)缓蚀效率的测定5
附录B(规范性)标称电阻率的测定6
附录C(规范性)冲击、工频电流耐受性的测定8
附录D(规范性)稳定性的测定1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