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春节放假期间现场安全保障措施(6页、word版、可编辑)
xxx项目春节放假期间 现场安全保障措施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编制人:
春节即将来临,为切实做好春节期间施工现场平安和稳定工作,确保现场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保障我工程部生命财产平安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使工程部全体员工度过一个平安、快乐、和谐的春节,确保节日期间平安形势稳定,现结合我工程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保措施。
本安保措施所称突发事件,是指“春节〞期间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施工现场用电、防火、防盗、场容场貌等重大平安事件。
一、成立春节放假期间平安领导小组:
组长:岳长营。
组员:魏月田、杨成书
二、春节放假期间工作安排:
1、时间安排:春节放假时间为 2021 年 1 月 日〔农历 12 月 日〕~ 2021 年 月 日〔农历 月 日〕,时间为 天。
2、工作安排:
1) 放假前:
a、放假前,对施工现场及工程部场区组织一次平安、卫生大检查;
b、监理所需归档、报验等工程资料由资料员及时提供;
c、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班组所用材料必须按照工程部要求进行堆码收验〔土建班组:对不满养护期的风机根底要进一步检查其保温措施是否合理完善,对养护期已满的要把其所用的毛毡、塑料布等保温材料进行分类回收,码放整齐,并对风机根底及时回填。钢筋班组:场区内的钢筋原材、成品、半成品以及下脚料要分类码放,并进行遮盖及防潮。木工班组:木方、模板、钢管、扣件、步步紧、对拉螺杆、钉子及所用工具要交回仓库,并分类码放整齐〕;
d、所有人员要把场区、工程部道路及生活区卫生清理干净;并把各自的宿舍清扫干净;
e、施工现场的临时用水、用电要由专职电工及平安员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整改;
f、放假前,要对所有车辆、机械设备、原材料、工具、办公用品等进行登记造册,并交值班人员验收、签字保存,节后回来在进行逐一清查和交接;
g、放假时,各人要把自己的物品存放好,把所有电源拔掉,把门窗锁好,不要把贵重物品遗漏在宿舍里。
2) 放假期间:
春节放假期间,本工程部所有工程将全部停工停产,由值班领导及值班人员负责做好现场的平安检查及防护工作。
三、春节放假期间留勤值班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PDF《桥梁减隔震设计》 范立础 王志强 著
内容提要
减隔震设计是一种能有效减轻结构在地震中遭受损坏的设计方法。书中论述了桥梁减隔震设计 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设计过程以及当前在桥梁中应用较广的--些臧隔震装置。本书介绍的内容,为作者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是正在编写的《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桥梁减隔震 设计条文制定的理论背景材料。
本书可供从事桥梁减隔震设计、研究的专业人士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桥梁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前言
近20年的地震灾害经验表明,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交通网络在整个城市生命线抗震防灾系统中越来越重要。1997 年美国圣费南多(San Femado)地震、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1989年美国洛马.普里埃塔(Loma Prictu) 地震、1994年美国北岭(Northrige)地震、1995年日本的阪神地震及1999年台湾的集集地震均给当地的交通网络造咸严重的破坏,导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总和极为巨大,如以当时的美元币值分别计约为:10亿、20亿,70亿,200亿,1000亿,120亿。在此期间,各国地震工作者与结构工程师对桥粱结构抗震展开了大量的研究,都在修改或制定新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主要问题是研究涉及风险决策的工程抗震设计标准与设防目标,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动力概念设计、强度设计、位移设计、延性设计减隔震设计;最近还提出了基于性能(性态、功能)设计(Perfomance Based Design) 的基本思想,以及行之有效的抗襄揩施。
同时,我国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建筑抗震设计揽范"已提出修改新版,1999年12月己提交了“供试设计用”稿,“公路工程杭震设计规范”也已启动修改工作,提出了修改工作大纲与编写大纲。作者受建设部委托主编苘部“域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主编单位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当前,城市桥粱抗震设计乃参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执行,但该规范仅适用于跨径150m以下的梁桥与拱桥。工程师们面对城市中立交工程、曲线高架桥轨道高架桥、主跨径大于150m的跨河大桥等的抗震设计无章可循。在实践工作中,有的列了专题研究,有的各自采用简化计算方法,这就导致了结构抗震设防、设计方法、安全准则不统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桥粱抗震研究室在近20年中曾承担了各类城市桥梁抗震设计研究项目30余项,桥梁杭震理论研究项目10 余项,获得并累积了较多理论、试验的研究成果与设计经验。同时,我们亦组织和参与了有关国际会议与学术交流,广泛收集了美国、日本、新西兰和德国在桥梁杭震领域内相关的研究资料、报告和各种规范。由于我国的规范(国标或部标)是强制性的,因而我国首编的“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比之我国其他行业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将有较大扩充和改动,诸如规范使用范圈、抗震设防标准、结构杭震设计方法、性能准则和抗震验算、结构延性设计.桥梁减隔宸设计和抗震措施等。规范除了条文外还附有条文说明。但有关桥粱抗震理论的近年进展与讨论,抗震设计的新思想,如多级抗震设防多阶段设计原则;延性抗震与延性设计方法、位移设计准则、桥梁减隔震设计原则和方法以及最新提出的基于性能(性态、功能)的设计思怒( Performance Based Deeign)不可能在规范的条文说明详细介绍。此
外,我们在完成30余项城市大跨桥粱(悬索桥、斜拉桥、拱椿)、城市高架桥、轨道交通高架桥和城市大型立交工程的杭震设计、分析和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在完成10余项的桥梁抗震的理论研究和科学试验的工作中,特别是在最近为编写“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分析归纳、借鉴引用的实践中,深感亟需在桥粱工程界普及与提高桥梁工程杭震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此,我组织了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桥粱抗震研究宝的几位同事和我的博士生,分工执笔编写一套“桥粱抗震设计理论及应用”丛书:之一是桥梁延性抗震设计,之二是桥梁减隔震设计,之三是高架桥粱抗震设计,之四是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
丛书编写的工程对象仅限于桥梁。丛书介绍一些基本原理,其中融合了我们的一.些研究成果,也提供一安应用算例或实例。书中每章都附有主要的参考文献供读者进一步查阅和研究。丛书的各分册既有各自的独立性也有互为联系的相关性。因而,某些阐述部分可能有少量的重复,反映了不同角度的分析论述或应用。
我衷心感谢我们桥梁抗震学科组的胡世德救授、李建中教授、王君杰副教授和我的博士生卓卫东剖教授(福州大学)、叶爱君讲师、王志强 讲师的通力合作及杨新宝、毕桂平的工作。同时,也感谢人民交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使这套丛书在新规范审定发行之前出版,谨献给我的老师和母校同济大学。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尚有不少问题处在深入研究阶段,实践应用中也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本套丛书对桥梁抗震理论若干问题的讨论,难免桂一漏万、错误失当之处,敬希同行与读者批评指正。
工地中止施工期间安全保障措施
地中海阳光一区二期B阶段
中止施工期间 现场安全保障措施
黑龙江省城镇住宅建筑工程公司
一、 材料、设备安全保障措施:
1、材料分类码放整齐,各种材料的成品半成品需进行防水、防潮、防锈、防火覆盖。
2、 电动工具、小型设备及气瓶收线进库。木工、钢筋机械已全部切断开关箱电源并锁好电箱。
3、塔吊吊钩收起,切断电源并锁好开关箱和驾驶室。
4、 切断所有分电箱电源并锁好电箱。
5、 切断总电柜所有分路电源(保留照明及安保器材用电)并锁好柜门。
二、临边洞口防护安全保障措施:
1、 楼梯口、各类预留洞口均按规定封闭。窗边等各处临边均已封闭。
2、 对脚手架上、卸料平台上及建筑物临边处的材料杂物已清理。
3、安全通道口封闭上锁,停工期间严禁外来无关人员进入楼内参观、逗留。
三、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安保措施:
1、对施工现场的围墙、围挡进行封闭加固,对监控设施进行检查调试,注意防止发生盗窃。
2、 办公室所有办公设备、生活电器均已切断电源并锁好办公室门。
3、 生活区各室内的生活电器均已切除电源并锁好室门。
四、 其他安保措施:
1、 安排专人值班,配备警卫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人员到位,通讯畅通。
2、妥善安排好留守值班人员食宿,生活用电线路不得擅自拉接线路,加强电源管理防止触电、火灾事件发生。
3、留守值班人员出入进行动态管理,不得留宿外来人员,做到不赌博、不酗酒、不吸毒,防止发生打架斗殴等治安事件,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停工期间加强留守人员的安全用电、用火管理,严禁明火取暖,杜绝火灾事件的发生。
4、按文明施工要求对现场进行彻底整治和清理,为明年安全复工奠定好基础。
中止施工期间值班表如下: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PDF《钢管混凝土结构 第三版》 钟善桐 著
内容简介
近30年来,钢管混凝土结构 在我国发展很快。在理论研究方面,笔者创立了“统一理论”和用组合设计指标的“统一设计公式”;进行了可靠度分析和构件的优化设计;导得了各种截面形式的构件,以及材料参数变化时,各种构件工作性能的连续性和相关性;研究了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抗晨性能和抗火性能。
在工程应用方面,钢管混凝土结构已广泛地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和公路拱桥中应用最多。
本书除系统地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设计原理与方法外,还收入了一些设计和施工中积累的经验,同时还提供了较多的设计例题和工程实例等。因而,本书可供大学土木专业本科和研究生作为研究型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序
哈尔滨船鮊修造厂船体结构车间是哈尔滨市第-个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的厂房,这是前第六机械工业部第九设计院设计的,于1975年夏在现场进行了框架刚度试验。笔者参加了这一工作,这是笔者酋次接触钢管泯凝土结构。接着参与了哈尔滨锅炉厂设计所先后设计的辽阳化纤总厂热电分厂8号锅炉构架,以及内蒙古元宝山发电厂600kW发电机组配套的锅炉构架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的设计。在接触到这些工程设计后.笔者对钢簀混凝土具有的一系列夹出的优越性能深感兴趣,认识到这是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最忧组合,是二者忧缺点互补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感觉到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是-片等待开发的科学处女地。
从此,笔者开始了钢管混凝土这一新领城的研究工作;井于1978年首次列入了国家科学发展规划。作为钢结构中新型结构的项目开展了科学研究,有计划、分步骤、深入系统地开展了研究工作。同时,发起和组织了两年-次的“钢管混凝土结构科研、设计与施工技术经验交流会" .积极地组织和推广这一新结构。
从1975年迄今,经历了27个喜秋,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4次资助。在学校领导和技术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先后有43位工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从材料到构件到结构.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大家不畏挫折,敢于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终于获得一个又-个的可嘉威果,使这一组合结构逐步地形成为一个系统而完整的新学料,为其发展和推广做出了7贡献。所取得的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学进步奖共10次;并于1992年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薹定委员会的高度评价。认为成果丰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研究居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学派(鉴定证书编号:92国科金薑字第016号)。
当然,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能达到今天这样的局面.是各级领导和各方面的积极支持,是上述43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以及广大热心于摧广应用这一新结构的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辛勤工作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却是无尽的。深信钢管混凝土结构在现有的基础上,在广大料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定将继续发扬光大,不断创新,在理论上更上一层楼,在工程实践中更广泛地得到应用,在建筑领城内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书虽是在《钢管混凝土结构)第1版1987年]和第2版(1994年)基础上补充最新科研成果和应用实例基础而成。但是由于个人水平所隈撞一漏万和不足之处,热诚地期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高清PDF《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及应用丛书之一 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范立础 胡世德 叶爱君 著
内容提要
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本书论述了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 的基本思想实用理论及方法,并进- -步通过实例详细论述了大跨度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的抗震设计过程。本书介绍的内容,为
作者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是正在编写的《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理论背景材料之-一。
本书可供从事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研究和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桥梁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前言
近20年的地震灾害经验表明,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交通网络在整个城市生命线抗震防灾系统中越来越重要。1997 年美国圣费南多(SanFemado)地震、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1989年美国洛马.普里埃塔(Loma Priela)地震、1994年美国北岭( Northrige)地震、1995年日本的阪神地震及1999年台湾的集集地震均給当地的交通网络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总和极为巨.大,如以当时的美元币值分别计约为:10亿、20亿、70忆、200亿、1000亿、120亿。在此期间,各国地震工作者与结构工程师对桥梁结构抗震展开了大量的研究,都在修改或制定新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主要问题是研究涉及风险决策的工程抗震设计标准与设防目标,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动力概念设计、强度设计、位移设计.、延性设计、减隔震设计;最近还提出了基于性能(性态、功能)设计( Perfomance Based Design)的基本思想:以及行之有效的抗震措施。
同时,我国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已提出修改新版,1999年12月已提交了“供试设计用"稿,“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也已启动修改工作,提出了修改工作大纲与编写大纲。作者受建设部委托主编首部“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主编单位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当前,城市桥梁抗震设计乃参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执行,但该规范仅适用于跨径150m以下的梁桥与拱桥。工程师们面对城市中立交工程、曲线高架桥轨道高架桥、主跨径大于150m的跨河大桥等的抗震设计无章可循。在实践工作中,有的列了专题研究,有的各自采用简化计算方法,这就导致了结构抗震设防、设计方法、安全准则不统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桥粱抗震研究室在近20年中曾承担了各类城市桥梁抗震设计研究项目30余项,桥梁抗震理论研究项目10余项,获得并累积了校多理论、试验的研究成果与设计经验。同时,我们亦组织和参与了有关国际会议与学术交流,广泛收集了美国、日本、新西兰和德国在桥粱抗震领域内相关的研究资料.报告和各种规范。由于我国的规范(国标或部标)是强制性的,因而我国首编的“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比之我国其他行业的桥粱抗震设计规范将有较大扩充和改动,诸如规范使用范围、抗震设防标准、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性能准则和抗震验算、结构延性设计.桥梁减隔震设计和抗震措施等。规范除了条文外还附有条文说明。但有关桥粱抗震理论的近年进展与讨论,杭震设计的新思想,如多级抗震设防多阶段设计原则、延性抗震与延性设计方法、位移设计准则、桥梁减隔震设计原则和方法以及最新提出的基于性能(性态、功能)的设计思想(Performance Based Design)不 可能在规范的条文说明详细介绍。此
外,我们在完成30余项城市大跨桥梁(悬索桥、斜拉桥、拱桥)、城市高架桥、轨道交速高架桥和城市大型立交工程的抗震设计、分析和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在完成10余项的桥梁抗震的理论研究和科学试验的工作中,特别是在最近为编写“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分析归纳、借鉴引用的实践中,深感亟需在桥粱工程界普及与提高桥梁工程抗震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此,我组织了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桥粱抗震研究室的几位同事和我的博士生,分工执笔编写一套“桥梁抗震设计理论 及应用”丛书:之一是桥粱延性抗震设计,之二是桥梁减隔震设计,之三是高架桥粱抗震设计,之四是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
丛书编写的工程对象仅限于桥梁。丛书介绍一些基本原理,其中融合了我们的一些研究成果,也提供一些应用算例或实例。
书中每章都附有主要的参考文献供读者进一步查阅和研究。丛书的各分册既有各自的独立性也有互为联系的相关性。因而,某些阐述部分可能有少量的重复,反映了不同角度的分析论述或应用。我衷心感谢我们桥梁抗震学科组的胡世德 教授、李建中教授、王君杰副教授和我的博士生卓卫东副教授(福州大学)、叶爱君 讲师、王志强讲师的通力合作及杨新宝、毕桂平的工作。同时,也感谢人民交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使这套丛书在新规范审定发行之前出版,谨献给我的老师和母校同济大学。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尚有不少问题处在深入研究阶段,实践应用中也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本套丛书对桥粱抗震理论若干问题的讨论,难免挂--漏万、错误失当之处,敬希同行与读者批评指正。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及应用丛书之四 桥梁延性抗震设计》范立础 卓卫东 著
内容提要
本书针对当前国内公路桥梁抗晨设计中存在的主要缺陷,论述了桥粱延性抗麓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其中,重点介绍桥粱简化的延性抗屣设计理论及改进的抗震设计方法。书中还对如何保证结构的整体延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本书介绍的内容,为作者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兖成果,也是作者正在编写的《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理论背景材料之一。
本书可供从事抗震工程设计、研究和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桥桑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前言
近20年的地震灾害经验表明,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交通网络在整个城市生命线抗震防灾系统中越来越重要。1997 年美国圣费南多(SanFemado)地震、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1989年美国洛马.普里埃塔(Loma Priela)地震、1994年美国北岭( Northrige)地震、1995年日本的阪神地震及1999年台湾的集集地震均給当地的交通网络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总和极为巨.大,如以当时的美元币值分别计约为:10亿、20亿、70忆、200亿、1000亿、120亿。在此期间,各国地震工作者与结构工程师对桥梁结构抗震展开了大量的研究,都在修改或制定新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主要问题是研究涉及风险决策的工程抗震设计标准与设防目标,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动力概念设计、强度设计、位移设计.、延性设计、减隔震设计;最近还提出了基于性能(性态、功能)设计( Perfomance Based Design)的基本思想:以及行之有效的抗震措施。
同时,我国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已提出修改新版,1999年12月已提交了“供试设计用"稿,“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也已启动修改工作,提出了修改工作大纲与编写大纲。作者受建设部委托主编首部“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主编单位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当前,城市桥梁抗震设计乃参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执行,但该规范仅适用于跨径150m以下的梁桥与拱桥。工程师们面对城市中立交工程、曲线高架桥轨道高架桥、主跨径大于150m的跨河大桥等的抗震设计无章可循。在实践工作中,有的列了专题研究,有的各自采用简化计算方法,这就导致了结构抗震设防、设计方法、安全准则不统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桥粱抗震研究室在近20年中曾承担了各类城市桥梁抗震设计研究项目30余项,桥梁抗震理论研究项目10余项,获得并累积了校多理论、试验的研究成果与设计经验。同时,我们亦组织和参与了有关国际会议与学术交流,广泛收集了美国、日本、新西兰和德国在桥粱抗震领域内相关的研究资料.报告和各种规范。由于我国的规范(国标或部标)是强制性的,因而我国首编的“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比之我国其他行业的桥粱抗震设计规范将有较大扩充和改动,诸如规范使用范围、抗震设防标准、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性能准则和抗震验算、结构延性设计.桥梁减隔震设计和抗震措施等。规范除了条文外还附有条文说明。但有关桥粱抗震理论的近年进展与讨论,杭震设计的新思想,如多级抗震设防多阶段设计原则、延性抗震与延性设计方法、位移设计准则、桥梁减隔震设计原则和方法以及最新提出的基于性能(性态、功能)的设计思想(Performance Based Design)不 可能在规范的条文说明详细介绍。此
外,我们在完成30余项城市大跨桥梁(悬索桥、斜拉桥、拱桥)、城市高架桥、轨道交速高架桥和城市大型立交工程的抗震设计、分析和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在完成10余项的桥梁抗震的理论研究和科学试验的工作中,特别是在最近为编写“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分析归纳、借鉴引用的实践中,深感亟需在桥粱工程界普及与提高桥梁工程抗震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此,我组织了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桥粱抗震研究室的几位同事和我的博士生,分工执笔编写一套“桥梁抗震设计理论 及应用”丛书:之一是桥粱延性抗震设计,之二是桥梁减隔震设计,之三是高架桥粱抗震设计,之四是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
丛书编写的工程对象仅限于桥梁。丛书介绍一些基本原理,其中融合了我们的一些研究成果,也提供一些应用算例或实例。
书中每章都附有主要的参考文献供读者进一步查阅和研究。丛书的各分册既有各自的独立性也有互为联系的相关性。因而,某些阐述部分可能有少量的重复,反映了不同角度的分析论述或应用。我衷心感谢我们桥梁抗震学科组的胡世德教授、李建中教授、王君杰副教授和我的博士生卓卫东 副教授(福州大学)、叶爱君讲师、王志强讲师的通力合作及杨新宝、毕桂平的工作。同时,也感谢人民交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使这套丛书在新规范审定发行之前出版,谨献给我的老师和母校同济大学。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尚有不少问题处在深入研究阶段,实践应用中也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本套丛书对桥粱抗震理论若干问题的讨论,难免挂--漏万、错误失当之处,敬希同行与读者批评指正。
高清PDF《土钉墙设计施工与监测手册》 佘诗刚 译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西欧,特别是美压的七钉墙设计施上与监测 新技术.并以手册的形式着重论述了上钉堖的作用机理、设计计算与稳定性分析方法施工 工艺和工作性能监测等、还介绍了喷射混凝1原材料及配合料设计、喷射混凝土性能质量控制、施上方法施1机具等。书后的附录介绍了美国十钉墙设计、施1.与监测方面的各种指南规范。
译序
由美国联邦公路总局组织编写的上钉墙没讣施]与滥测手册》一书恭1996年11月第-版.1998年10月出的修门版,是-木具有较高使用和多考价值的上钉墙新技术于册。
近二十年来,在上木建筑和岩七1程钡城内七钊墙与喷射混凝土钱术发展+分迅速上钉堝支护技术是最新发展起来的,法围首先「1972 年和1973年在欧州应用+钉加固技术:語国于1975- 1981年对土钉加仍技术斤展了日次模划试验研究:法困政府1986年启功了他们白己的上:钉加固技术实验计划:关国上钉加[图技术从1976年至今主要用建筑物开挖J程的临时支护,日前已建成200多个七钉墙_ I科所的最大高度达23 m.这些工程中的四分之-以上:己作为永久丁积使用。国内外的大量试临研究和实践长明,上钉墙投术用T上体边坡加质.深基坑支护.均显示出其独特的功能和显去的效迎,极大地促进岩士w周技术的进步和岩上T程的发展。浏以I侦料,随着交通、能源及材料.L业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城市地下J程和高层建筑的大员兴建,上钉墙与顺射混凝t技术的应忙领域必将口趋广阔。其作H必将进-少得到发展,本手删共8难,并附有9个指南规范.全书图文并茂.主发山的是便于在十工科和交通工程设计和施工实践中随用1:钉墙,为选择技术J话用经济上实思的工钉墒大量应用提供指南。并则现有设计和儿I力法进行了嫁合回狐.其结果汇编人指南规范千册.本千册的目的述在}保证采用上钉坡设计和随L的单位从场他勘察.没计f到施工,监测都遵街安全、合理的规范。本手册内容包括:上:钉毕悦念和应用的指述;应用七钉墙实验方i案和临洲的总结;场地助察和测试的建议方法:工作荷救设计和荷载与抗力系数设计的建议方法: 1程设计实例:十针墙工作性能监测:喷射北溉+::路塑指墙初步设计的简化设计图:义」合同法..上钉没计和魄1方案和指南的评论:饰定上钉头搭接和谐血层出构能力的方法介绍-附求涉及联邦公路总负十創墙设计施T.与监测和咬射混凝土恤工面片等方面的9个指削规范,
+钉堵和吸则混逝t.技术尤涉及建筑材科工程站5..程地员公十7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料促.适用的定筑新技术:从打出筑.土木,采排、 水利,水电.铁路、交道,人防等「帮设计施工的专业人员,了解和学捍这些技术足十分必耍和大存阵注的本手册由佘诗刚研究员翻译:评申委员公的专家学者刚全好进行了市校.由于米F有限,于中的译下错误和不是在所难免,感请同行专家和渎名批评指L:在此,我们对本手册的组织考美凶收邦公路总局( HW1)和搬等书高达公同{ Coldr .s.rciute}羊有反效的工作表示敬意,对美国交通部联邦公路总局桥烫技不处处K用党(Dsid I. Dansmre)先4问总此于册泽成中文出版,特此致谢同4!也恐谢联招公路总局岩土1程项日经理张剑泓(ChirfmnChang)先4给予的大力支持。本f冊的斯利出版还得创了武汉市建委和中国科学院式汉省土
力学研究所给于的热情哲功,在此一片 叙谢!
高清PDF《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方法》刘汉东 张 勇 贾金禄 编著
内容提要
本书内容包括一部分;岩土介质本构模型i岩土T:程中盘用的敷茵分析方法,主要介绍了有限港分法、有限单元法、边界元法和离敞元法的若本概念相原理$料土工程教值计算方法在边坡工程地F工棉和建筑基础工程中的应用。另附有关计算方法的10个计算源程序供参苛。
本书可作为岩t.工程.L程地质和建筑募础工程专业以及水电煤炭、冶金。交通和地质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岩土工程 数偵计算方法随着计算机的鲁及面得到了I程界的广泛重视,已成为岩土T程分析设计和蓝渊中强有力的计算工具。
本书是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在编写[程地质数值法)的基础上扩充改编而成的,原教材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本科生巾曾先后用过九届。这次改编加入了笔芥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和大献反映H前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书中把岩土T程数值计算方法 的毕本原理、程序设计、术梅关系和T程实际结合在一起,力图做到源人浅出、循序湖进、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达到学以敌用的目的。
木书是在学完J.程地质.岩+力学、基础工程学和弹塑性理论后的教程。全书共分七章:第-章叙述了岩上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数学 和力学的相关关系以及岩上工程数值计算方法基本原理;第_二章详缴介绍了岩土体本构模型;第三章介绍r岩土工程敷值分析法,叙述了口前常用的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边界元法和离散元法的据本概念和原埋;第四、i、六章讨论?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方法在边坡程,地下上程和建筑基础工程中的应用;第t章介组了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书中附录部分附有10个彼有价值的计算源程序,可直接应用于科研和工程实战,这些程序均C在386/dx40机上调试运行过.
本书在改编扩充和软件升发过恐中,曾得到国内外前辈和众多朋友们的帮助和支持,尤其放该特别感谢的超王思敬院l.乍华晔教授、C. S Desai救授、魏群博t:(美)、薛守义博士、吴恒博上.黄运飞博小黄佳胜博士(关)、熊顺成博t、肖远博士(咖I)等。
衷心您谢原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河南省岩石力学与上程学会理事长张镜剑教授为本5题写序言。
高清PDF《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 何广讷 编著
内容提要
振中碎石桩加固松、软+.地基.形成复合地基或复合土体.以提高其承载小增强稳定性、减小沉降量,同时还显著地增强其扰震性能,不论是公路、桥梁、堤坝相房崖等建筑的软基均叮采用振冲碎石桩 处埋破复合地基以满足工程使用与抗地震的要求。而且该法施工简便,快速、不用工程紧俏的二材,是种较经侪、合理的加固忪牧土的技术,本书系统、详尽地论述了振冲辞石枇复合地教的加固机理及设计、随工、检验方法,并跗有若千工程实例,可供交通运输、小木建筑、水利屯力等系统从事岩t:工程勘察、设计、施L和检验的技术人员使用;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应工程&业的教华参考书。
前言
松、软土是泛指松散的无粘性士和软塑至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前者包括砾砂以下垒粉砂的爷类松散砂上,后者有软粘土、淤泥质上和淤泥等。除此之外,还包括近期堆(冲)填的素填土和杂填土.其中有的甚至含相当部分的生活垃圾。显然,这类土基远不能承担建筑物的荷载。地基承载力不足,容易失稳;或沉降与不均匀沉
降过大;或于地震震动下产生严重的液化与震陷。因此,对这类松软+地基必须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进行加固处埋,或采用桩基,沉井等深基础,或开挖置换,感在松、软士中构筑柔性桩与散体材料桩,例如水泥+桩、砂土桩、碎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等等,这些桩体与桩间软土形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其上建筑物的荷载。
复合地基既允分发挥桩体的功能,又适当地调动桩间松软土的负载能力,故复合地基较原软土地基的强度大为提高,稳定性好,沉降与不均匀沉降小,且施工简便,快速,也比较经济,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人上地基。
鉴于一些T程部门]和技术人员对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 的情况还不甚了解,因而,很需要-木既简 明、实用,又比较系统地探讨这种技术的书籍。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作者多年的工程实践和研究编写而成。本书除详尽地阐述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理论、设计施工与检验外,还介绍了若干如何采用振冲碎石桩构筑复合地基或复合土体。顺利地克服了松,软土地基给建筑物带米严重危害的上程实例,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具体地运用这一新技术。书中同时附录了有关设计计算等资料,以及相应的规范和规程,以期做到一书在手,即可方便地进行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技术设计指导施工和检验。
本书吸收了许多科研、教学、设计利施上单位的研究与灾践的成果,除书后所列参考文献外,作者还介绍了中日合资大连金波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于洪治、韩下令、戴微、高明、王大为、邓文有、刘成明;淅江省水电建筑工程总公司沈兆深;浙江省水电勘测设计院来妙法;浙江省宁海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吴黎华;浙江省绍兴市
公路管理处胡坚锋;浙江省绍大线建设[程指挥部金耘;绍兴市交通工程公司候义辉;大连理王大学黄才良、颜娟,以及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广东省航务工程总公司等设计的振冲碎石桩,并引用了中日合资大连金波上木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若干工程实例,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书中亦介绍了著者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方面的某些探讨,例如振冲碎石桃复合地基的功效、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修正的.探讨、Priebe方法确定碎石桩复合地基粘聚力强度指标的修正、散体材料桩极限承载力的近似理论计算、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与固结度分析、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液化势判别以及振冲碎
石桩复合地基抗地震液化的设计方法等内容。限于著者水平,上述内容难免有错误与不当之处,敬请读者给了指正。
GB 50419-2017 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规范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GB 50419 - 2017
煤矿巷道 断面 和交岔点 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roadway section and junction of coal mine
2017 - 05 -04发布 2018-01- 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545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419- 2017,自 2018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 9、4.1.1( 1.2.3). 4.2. 1、4.2.2. 4.2.3、4.3.2. 12. 1.1. 12.2. 1.12.2.2、12.2.4(2)、12.2.7.12.2.8. 12.2.9、12.3.3.12.3.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规范》GB50419-2007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年5月4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J169号)的要求.由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勘察设计委员会会同相关单位,对原国家标准《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规范>GB 50419- -2007 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完成的。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总结和吸取了近年来煤矿建设发展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国内外煤矿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科研成果,注意与相关规范的衔接,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最后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组织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13章,1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巷道断面形状和支护方式、巷道净断面、锚喷支护、拱碹支护、金属支架支护、联合支护和全封闭支护、巷道交岔点、轨道敷设、水沟、管线敷设、辅助设施和铺底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调整了相关安全间隙及行人道等的要求。
(2)鉴于我国各矿区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和现场反馈意见.对部分锚喷支护参数进行了调整。
(3)取消了对斜巷轨道人车及铺轨的相关规定。
(4)将第1.0.3条、第4.1.1条第4款、第4.3.1条、第4.3.6条、第6.1.2条、第7.1.3条不再作为强制性条款。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贵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北段66号;邮政编码: 710054; E mail: xmsxms @ pub. xaonline.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编单位: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山西约翰芬雷华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宫守才晏学功何春诗刘清宝郑忠友宋伟李伟孙东飞孟飞李德春王勇吴金现施佳音罗承伟李明
主要审查人:耿建平杨裕官于为芹何芳现于新胜郭俊生丁易
总则
1.0.1为在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 于煤矿中的平巷、斜巷、平硐硐身的断面设计以及平巷交岔点设计。
1.0.3 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应根据囤岩条件和矿压特点设计,并应满足行人、运输、通风、管线敷设,设备与设施安装.以及检修、施工的要求。
1.0.4煤矿 巷道和交岔点的支护设计,宜采用工程类比法,必要时应结合监控量测法.理论计算法和数值模拟法多种方法组合进行。
1.0.5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巷道断面section of drift:section of roadway
与巷道走向(长轴)垂直相交的横切面,由巷道净断面和支护结构物、水沟,以及轨道、铺底,底拱充填体横断面组成。
2.0.2巷道净断面inner section of drift;inner section of roadway
巷道支护结构物内侧,扣除水沟、轨道道床、铺底、底拱充填体及敷设管线、扶手、台阶后的断面。
2.0.3人行道sidewalk;man way
矿井中专供行人的巷道或巷道中专供行人的通道。
2.0.4全封闭支护full supporting
沿巷道断面四周(360)方向进行的不间断的连续支护方式,
2.0.5巷道辅助设施auxiliary installation of drift;auxiliary facilities of drift
为确保行人、运输安全,沿巷道设置的台阶、扶手、栏杆、轮廓标、安全标志,以及为方便行人,运输等而设置的巷道名称标牌、里程标志、避灾路线、指路标识等设施的总称。
2.0.6轮廓标delineator
沿无轨运输巷道行车道两侧设置,用于指示车辆行驶方向和行车道边界的,具有逆反射性能的运输安全设施。
3巷道断面形状和支护方式
3.1巷道断面形状
3.1.1巷道断面形状应根据巷道的用途、围岩条件、矿压特点、服务年限、支护方式、掘进工艺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承压性能好、断面利用率高、掘进与支护费用低,便于施工的要求。
3.1.2巷道断面形状可按下列原则选择:
1开拓及准备巷道宜采用拱形断面,当沿煤层布置时可采用矩形或梯形断面:
2回采巷道宜采用矩形或梯形断面:
3全封闭支护的巷道,宜选用带底拱的拱形,马蹄形或圆形断面。
3.1,3拱形断面巷道宜采用直墙半圆拱形、直墙三心拱形或直墙圆弧拱形:侧压明显的巷道宜采用曲墙半圆拱形、曲墙三心拱形或曲墙圆弧拱形。
三心拱形与圆弧拱形断面,其净断面矢高与宽度的比值宜选用1/3。
3.1.4梯形断面巷道侧帮的倾角宜取80°。
3.2巷道支护方式
3.2.1巷道支护应有效地控制围岩的变形与松动,并应做到施工安全、方便、经济。
3.2.2巷道的支护方式应根据国岩条件,矿压特点、巷道断面形状、用途和服务年限等因素选择。
3.2.3巷道可采用锚喷支护、拱宣支护、金属支架支护或联合支护,不得采用木支架作永久支护。
3.2.4在条件适宜时巷道应采用锚喷支护。
3.2.5服务年限长、不受采动影响、围岩破碎、变形量小或有大面积淋水的巷道,可采用拱碹支护。
3.2.6服务年限短、金属支架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巷道:受动压影响、围岩变形量较大的回采巷道,可采用金属支架支护。
3.2.7围岩条件差、巷道断面大、承受地应力大的巷道,采用单一支护方式不适宜时,应采用描网喷支护,拱碹支护、金属支架支护等组成的联合支护。
3.2.8承受地应力大且底板松软、有底鼓的软岩巷道宜采用全封闭支护。
3.2.9布置在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中的开拓和准备巷道,必须采用喷射混凝土、砂浆或拱碹封闭煤层,碹后的空隙和冒落处必须用无腐蚀、无毒的不燃性材料充填密实。
4巷道净断面
4.1一般规定
4.1,1巷道净断面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0,3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巷道净断面必须按支护最大允许变形后的断面设计。
2主要巷道的净高不得低于2.2m,采用轨道机车运输的巷道净高,自轨面起不得低于2.0m。架线电机车运输巷道的净高,在并底车场内、从井底到乘车场,不得低于2.4m;其他地点,行人的不得低于2.2m,不行人的不得低于2,1m。
3采(盘)区内的上山、下山和平巷的净高不得低于2.0m,薄煤层内的巷道不得低于1.8m。
4巷道净宽不宜小于2.0m。
4,1,2采煤工作面开切眼的高度应与工作面支架安装及正常生产要求相适应,
4.1.3运输巷道的净断面,应按巷道内运行的运输设备及需要运送的最大件的尺寸设计,并应按通风能力校核。
4.1,4不承担运输任务的回风巷和进风巷,其净断面应按通风能力设计:其他巷道应根据其功能要求设计。
4.1.5巷道的通风能力应根据有效过风断面进行计算。
4.1.6无轨运输巷道宜按单车道设计,必要时可设会让站或会让硎室。
4.1.7巷道的净宽和净高(或三心拱、圆弧拱形巷道的壁高)宜以100mm为模数进级。
4.1.8在满足巷道不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宜诚少矿井内巷道断面的形式与净断面的尺寸规格。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50422-2017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规范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P
GB 50422 - 2017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 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engineerings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pavement
2017- 02- 21发布
2017- 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484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 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422-2017 ,自2017 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5.4.2.5.4.3.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422- 2007,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年2月21日
前言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共有7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路面结构设计,材料,施工要求,质量验收等。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将预应力混凝土路面交通等级由四级改为五级,增加了极重级交通荷载,调整了三、四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
2.提高了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设计安全等级要求,并相应地调整了路面结构的目标可靠指标和目标可靠度;
3.增加了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结构极限状态表达式作为路面结构设计验算公式;
4.明确了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质量验收指标;
5.在附录预应力混凝土路面面板应力分析中,增补了极限状态下荷载应力计算公式,修订了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计算公式。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东南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东南大学(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四牌楼2号,邮政编码:210096)。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东南大学中鼎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编单位: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东大现代预应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新筑预应力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公路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黄卫钱振东吕志涛冯健郭宏定
何家发张健康张晋朱卫国陆志东
牛赫东张强栾文彬伍石生陈磊磊
主要审查人:张沉郝培文查旭东
李国芬钱永久
陈团结冯大斌曹亚东 谌润水彭爱红
总则
1.0.1为适应道路运输发展的需要,规范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结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 用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的设计、施 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预应力混凝土路面prestressed concrete pavement
预先在路面工作截面上施加压力,以提高受力性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2临界荷位critical load position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在荷载和温度综合作用下产生最大疲劳损坏的位置。
2.1.3滑动层sliding layer
在基层顶面设置的低摩阻系数的结构层。
2.1.4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unbonded prestressing steel strand
采用专用防腐润滑油脂塑料涂包的预应力钢绞线,其与被施加预应力的混凝土之间可保持相对滑动。
2.1.5板底摩阻应力slab bottom friction stress
由预应力混凝土路面面板与基层之间的相对滑动或滑动趋势而引起的路面面板中的应力。
2.1.6后浇带post-cast strip
设置在锚头位置的结构,起封锚和安装固定伸缩缝的作用。
3基本规定
3.0.1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应以100kN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设计轴载,设计轴载作用次数可按下式计算:
3.0.2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道在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进行调查和分析,交通荷载分级宜按表3.0.2确定。
4路面结构设计
4.1几何尺寸
4.1.1预应力混凝土路面面板长度宜为90m~210m:面板宽度不宜超过两个标准车道宽度;面板厚度宜为140mm~240mm。
4.1.2预应力混凝土路面面板最小厚度应满足板内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布设及构造的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安装 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 山东
提问日期: 2023-01-01 07:19:41
提问网友: 奔跑
解答网友: 大家广联
一般是金属软管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江苏
提问日期: 2023-01-01 05:52:25
提问网友: 高文青
解答网友: 大庆张工
早上好:
你用圈梁来布置
定义圈梁,直筋4C8正常输入,箍筋行空,其他钢筋栏输入特殊钢筋形状及规格间距信息(2个弯折U型,标注弯折长度,螺纹钢没有弯钩)。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江苏
提问日期: 2023-01-01 02:59:50
提问网友: 高文青
解答网友: 青山白马
查看该位置墙的标高及长度,看看是否未包含窗。
问题专业: 土建 预算
所属地区: 江苏
提问日期: 2023-01-01 01:11:22
提问网友: 星河
解答网友: 翔宇789
是的,2C20不伸入支座。
用英文格式填在原位标柱的下部钢筋中。
1
…
4,000
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