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1139-1991 汽灯.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 1139-91
汽灯
1991-06-04发布1992-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 1139--91 汽灯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提座式汽灯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煤油为燃料的照明用提座式汽灯。
2引[用标准 GB 5927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厚度测试方法计时液流法 GB 592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金相显微镜法 GB 253灯用煤油 GB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3产品分类 3.1产品依据预热方式可分为酒精预热式和酒精、喷火两用预热式。
3.2产品规格分为350C.P.和500C.P.0 注:“C,P”是汽灯的商业术语。
3.3产品主要零部件名称见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1-06一04批准:1992-01-01实施
11
QB 1139--91
10000000002.4000
10
11
12
丝的牌 N2S50 VONOHDA 中国电MADE H CHIA SoD cP
1-油壶;2-打气筒;3一喷火器;4一花篮;5一输油汽化部件;6一纱罩; 7一灯头;8一帽盖;9一四柱圈;10一油环圈;11-提环;12一压力表 图1
4技术要求 4.1产品在2.5×105Pa试验压力下,不允许漏气漏油。
4.2产品在2.5×105Pa额定工作压力下,350C,P.规格的光照度应不小于1801x;500C.P 规格的光照度应不小于2501x。
4.3金属表面应采用相应的防腐蚀性能材料进行防护。
若采用电镀防护时,对铁质材料制 作的油壶、花篮、帽盖的铜、镍、铬镀层总厚度均不小于8μm,其中铬镍层厚度不小于0.3 μm。
4.4电镀层不应有脱壳、气泡、露底、锈迹及严重印渍等缺陷。
油壶,花篮,帽盖的表面 电镀层应光亮。
4.5装有喷火器的汽灯在2.0×105Pa额定工作压力下喷火器能正常点燃。
22
QB 1139-91 4.6通针在疏通喷嘴时应露出喷嘴平面,并保证喷嘴畅通。
4.7油环圈与四柱圈在提环部位两内侧的间距偏差不大于3mm 4.8打气筒内的逆止阀应可拆卸。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a.煤油应符合GB253的规定要求; b.纱罩应符合附录A(补充件)的规定要求。
5.2密封性能 在油壶内加入0.8kg的煤油,打气至压力表读数为2.0×105Pa,1h后压力不得下降。
如 下降可将密封部位浸人水中观察,若发现螺纹密封处渗漏,允许用板手板紧再重复试验。
5.3光照度 在油壶内加人0.8kg的煤油,使用规格相符的纱罩,打气至压力表读数为2.0×105Pa,用 QC100汽灯测光仪(见图2)测定,测试时允许调节或水平旋转汽灯取得最大值。
C加汽灯测光仪
图2QC100汽灯测光仪 5.4电镀层厚度 5.4.1铜、镍、铬镀层总厚度按GB5929的金相显微镜法测试,也可用国家计量部门认可 的测厚仪进行测试。
5.4.2铬镀层厚度用GB5927计时液流法进行测试。
5.4.3电镀层的测试部位在产品的油壶、花篮、帽盖的主要表面上任取一点(图案字模、冲 孔周围及凹处部位除外)。
若不符合4.3条要求时,允许在同-一零件上再另取二个测试点,以 其中低值为实测值。
5.4.4当所测数据有异议时,以5.4.1金相显微镜法仲裁。
5.5喷火器装置 在油壶内加入0.8kg的煤油,打气至压力表读数为2.0×10Pa后开启喷火器用火柴点燃。
QB 1139-91 若熄火允许疏通,重新点燃。
5.6油环圈与四柱圈间距偏差 用通用量具测量油环圈的两外侧各至四柱圈内侧,在提环方向的间距偏差应符合4.7条 的要求。
5.7其它项目 用一般工具检验或手感目测。
6检验规则 6.1产品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6.2产品检验分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采用每百单位不合格品数(计件法)检验。
6.3交收检验按照GB2828的规定进行,采用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6.3.1交收检验的项目、不合格分类、检查水平和合格质量水平见表1。
表1 不合格分类检验项技术要求章条试验方法章条检查水平合格质量水平(AQL) B通针露出喷嘴平面4,65.72.5
油环圈与四柱圈间距偏差4.75.6I C6.5
电镀件外观4.45.7 6.3.2交收检验的样本和判定数组见表2。
表2 批量范围AQL=2.5 AQL= 6.5 (N)样本大小判定数组样本大小判定数组
(n)Ac Re(n)Ac Re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138-1991 煤油炉.pdf
O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 1138--91
煤油炉
1991-06-04发布1992-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 1138---91 煤油炉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油炉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煤油为燃料的无烟道家用煤油炉(以下简称炉具)。
2 引用标准 GB 253灯用煤油 ZBY 73005铝锅 GB 2633日用塘瓷制品检验方法 GB 5938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GB 5944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 GB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3术语 3.1芯带升降式 通过芯带升降控制输油量的炉具型式。
3.2输油管启闭式 通过输油管输油,用调节器启闭控制输油量的炉具型式。
3.3工作表面 炉具在使用过程中的高温工作表面。
3.4满油液位 炉具放在与水平面倾斜2°的平面上,注满油而无溢出的最高油位。
3.5大火焰置定值 完全燃烧并不产生烟雾的最大火焰。
3.6小火焰置定值 不熄灭的最小火焰。
4产品分类 产品按结构分芯带升降式和输油管启闭式两种: a。
芯带升降式(见图1)分为6芯、8芯、10芯、12芯、14芯、18芯; b。
输油管启闭式(见图2)分为单头、双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1一06一04批准1992-01-01实施
一1
QB 1138--91
82
3
3
6 0
1一炉面;2一防风罩;3一调节器;4一加油盖; 5-加油嘴;6一贮油器;7-发火盘;8一旋钮;9一锅架
图1
8
2
5
1一炉面;2一防风罩;3一调节器;4-贮油器; 5-输油管;6一发火盘;7一旋钮;8一锅架 图2
QB 1138-91
5技术要求 5.1燃烧性能 5.1.1火焰稳定性 防风罩外侧不得形成火焰。
5.1.2 火焰回火 对于芯带升降式炉具,火焰不准回到燃料容器内。
5.1.3文火性能 在风速不大于1m/s的气流中,火焰不得熄灭。
5.1.4热效率 炉具在大火焰置定值状态燃烧,热效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产品类型热效率 输油管启闭式n>30% 芯带升降式6芯、8芯n≥45%
10芯、12芯、14芯、18芯n≥35% 5.1.5炉具非工作表面的温升 a.旋钮不超过30K; b.其它操作时手可能接触的部位不超过70K。
5.1.6 燃料温度 把炉具灌注到满油液位,以大火焰状态燃烧,直到燃料容器中90%的燃料耗尽时,燃料 温度不得超过70℃。
5.1.7燃料消耗 在大火焰状态燃烧,燃料的消耗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型式输油管启闭式芯带升‘降
6芯8芯10芯12芯14芯18芯 燃料消耗(kg/h)≤0.21≤0.11≤0.13≤0.17≤0.21N.28≤0,40 5.1.8火焰蠕动 在大火焰置定值状态燃烧4h,在这全过程中,火焰不得有明显的变化。
5.1.9燃料渗出 在大火焰置定值状态燃烧4h,不得有燃料渗散到炉具的外表面。
5.2结构 5.2.1稳定性 炉具应放置平稳,在倾斜15°的平面上,必须保持平稳。
QB 1138-~91 5.2.2内外芯带管 旋转调节器,内外芯带管应上下灵活,不得变形和影响使用。
5.2.3火焰调节器 火焰调节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炉具点燃后,调节器应便于操作; b.升降式调节器应旋转灵活,无打顿、卡壳现象,不允许自动下降。
5.2.4大、小火圈 大、小火圈与发火盘应配合良好。
5.2.5锅架 锅架应稳定牢靠,当使用活动支架时,应翻转灵活。
5.2.6油标指示器 油标指示器移动灵活,能显示油位。
5.2.7贮油器、:输油管 贮油器和输油管不得渗油。
5.3外观 5.3.!
炉具外表面应无明显的缺陷,在使用时必须接触的零部件端部应光滑。
5.3.2塘瓷 塘瓷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外表面应涂搪均匀、光滑、不得出现鱼鳞爆,无明显变形、爆瓷、裂纹,无明显影 响美观的色差、气泡、针孔、凹点粒; b.塘瓷经密着试验后,不得呈块状。
5.3.3喷漆 喷漆外表面漆膜牢固,漆面光亮,无明显针孔、挂漆、渣粒。
非主要面允许漆层较薄和 局部露底、针孔、桔皮形、挂漆、渣粒等缺陷。
5.3.4电镀 电镀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
.电镀件外观应光亮均匀,主要面无花斑锈迹等缺陷;非主要面允许色暗、花斑现象。
b,电镀层经4h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后,基体耐蚀达4级。
5.3.5其它表面处理(发黑、浸蜡) 其...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126-2021 聚烯烃填充母料.pdf
ICS83.040.30 分类号:G32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126-2021 代替QB/T1126一1991 聚烯烃填充母料 Polyolefine filler masterbatch 2021-05-17发布 202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126-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1126一1991《聚烯烃填充母料》. 本标准与QB/T1126一199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1991年版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1年版第2章); 将“产品分类”修改为“分类与标记”,并修改了其中的内容(见第3章,1991年版第3章); —修改了外观、粒度和分散性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4.1、4.2、4.3、5.2、5.3、5.4 1991年版4.1、 4.2、4.3、5.2、5.3); —删除了“重质碳酸钙含量及允许偏差”的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1991年版4.4、5.4): —增加了“无机粉体含量”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4.4、5.5); —将“水分挥发物含量”修改为“水分”,并修改了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表3、5.7 1991年版 表3、5.6); —删除了“白度”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1991年版表3、5.8); —将“机械性能”修改为“力学性能保留率”,并修改了要求、试样制备和试验方法(见4.6、 5.1.2、5.9、5.10、5.11 1991年版4.6、5.1.3、5.9、5.10); —修改了密度的试验方法(见5.6 1991年版5.1.2、5.5);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1991年版第6章); —修改了标志、包装和贮存(见第7章,1991年版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仁智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心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鑫 达滑石集团有限公司、常州盖亚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金科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鑫轻塑化有 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通德乐新材料实业有限公司、建德市广鑫塑业有限公司、深圳冠亚水分仪科技有 限公司、四川贡嘎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市海达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春潮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佳木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石家庄德倍隆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玉泉工贸有限公司、济南大华塑料 加工厂、河北金天塑胶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玉塑管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建华、王亚楠、王文广、张建鹏、朱威、张晓红、刘金振、解永祥、汤兴利、 许海涛、张直、黄观、王培利、苍东东、崔鹏、张学全、李三军、赵兰敏、马占升、王仁成、刘英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126-1991. I QB/T1126-2021 表5(续) 项目 分散性 拉伸强度和拉伸断裂应变 弯曲模量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 注射压力/MPa 10 注射速度/(%) 40~60 注射和保压时间/s 30 冷却时间/s 30 料筒温度/℃ 180~220 5.1.3膜片试样的制备 从样品中取出500g试样与树脂混合均匀,用不含塑化元件的单螺杆吹膜机吹塑成型.树脂质量按 式(1)计算.膜片试样数量及尺寸、吹塑工艺条件,见表6. 表6膜片试样数量及尺寸、吹塑工艺条件 项目 分散性检查膜片试样 膜片尺寸/(mmxmm) 100×100 膜片厚度/mm 0.05 膜片数量/片 ≥ 3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057-2020 纸与纸板耐破度仪.pdf
ICS85.100 分类号:Y91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057-2020 代替QB/T1057一2004 纸与纸板耐破度仪 Bursting strength tester for paper and board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057-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1057一2004《纸与纸板耐破度仪》,与QB/T1057一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英文名称: —修改了产品分类(见第3章,2004年版的3.1): ——删除了仪器命名(见2004年版的3.2); 一修改了静态压力误差和示值重复性指标,增加了动态压力误差要求(见4.3.1 2004年版的 4.2.1): —删除了产品分级(见2004年版的4.2.1); 删除了压力指示装置的分辨力要求(见2004年版的4.2.3): —修改了压力测量系统密封性要求(见4.3.3 2004年版的4.2.4); 一补充完善了对胶膜的要求(见4.5 2004年版的4.4); 补充完善了对试样夹持系统的要求(见4.6 2004年版的4.5): 一修改了静态压力误差计算公式,增加了动态压力误差计算公式(见5.3.1 2004年版的5.3.1): —补充完善了压力测量系统密封性的检验方法(见5.3.3 2004年版的5.6); 一补充完善了加压速度的检验方法,增加了加压速度的计算公式(见5.4 2004年版的5.5): 一补充完善了胶膜阻力的检验方法,增加了胶膜阻力检验示意图(见5.5 2004年版的5.7): —增加了试样夹持系统的检验方法(见5.6); 增加了检验分类(见6.1),将抽样复检修改为型式试验(见6.2 2004年版的6.4).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机械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长江造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中建材轻工业自动化研究限公司、华南理 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报春、程巩绪、潘勇、汪指航、李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1057-1991: QB/T1057-1998; QB/T1057-2004. QB/T1057-2020 纸与纸板耐破度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纸与纸板耐破度仪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纸张、纸板、再造烟叶及其他低强度片状材料耐破强度试验使用的纸与纸板耐破度仪 (以下简称“耐破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54一2002纸耐破度的测定 GB/T1539一2007纸板耐破度的测定 GB/T5226.1一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06标牌 GB/T14253一2008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5轻工机械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产品分类 耐破仪按所符合的方法标准、适用领域及测量范围分类,具体分类见表1. 表1耐破仪分类 分类 测量范围/kPa 适用领域 方法标准编号 纸板耐破仪 350~5500 纸板耐破度的测定 GB/T1539-2007 纸张耐破仪 70~1400 纸张耐破度的测定 GB...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038-2020 指针式石英钟用单相永磁步进电动机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ICS39.040.20 分类号:Y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038-2020 代替QB/T1038一2011 指针式石英钟 用单相永磁步进电动机 的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of singl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tepper motors for analogue quartz clocks 2020-08-31发布 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038-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038一2011《指针式石英钟用单相永磁步进电动机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修 订,与QB/T1038一201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一一修改了“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2011年版的表1): 一一修改了“耐湿性能”要求(见2.4 2011年版的2.4); 一一修改了“耐冲击性能”要求(见2.6 2011年版的2.6); 一一修改了“试验仪器”(见表2 2011年版的表2); 一一修改了“工作电压范围”的试验方法(见3.4 2011年版的3.6); 一一修改了“平均功耗电流”的试验方法(见3.5 2011年版的3.4).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限公司、福建省昇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泰坦时 钟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金霸王精密电子有限公司、东阳市华佳电子有限公司、漳州海博工贸有限公司、 东莞市升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漳州市新威士钟表有限公司、漳州市恒丽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纳品微 电子有限公司、漳州市英姿钟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光先、陈斌、林坚、吴晓霖、张谦、朱继华、尹小余、吴能红、黄渊斌、黄 渊锋、吴夏萌、李勇、邵跃明、蓝丽萍、刘何、洪小兰、庄嫚艺. 本标准代替了QB/T1038一2011,原QB/T1038一2011《指针式石英钟用单相永磁步进电动机的技 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废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038—1991; -—QB/T1038-2011. I QB/T1038-2020 指针式石英钟用单相永磁步进电动机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指针式石英钟用单相永磁步进电动机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指针式石英钟用单相永磁步进电动机(以下简称“电机 ”). 2技术要求 2.1工作温度 电机在-10℃~50℃温度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 2.2主要技术指标 电机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表1电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相数 1 极对数 1 步距角/(°) 180 标称工作电压/V 1.5 工作电压范围/V 1.2~1.8 驱动电源脉宽/ms 15.625、23.4375、27.3、31.25、46.875、62.5 普通电机 2 驱动电源脉冲周期/s 扫秒电机 0.125 分类 优级 I级 Ⅱ级 A ≤40 ≤50 ≤60 B ≤60 ≤90 ≤120 平均功耗电流/uA ≤100 ≤130 ≤150 D ≤165 E ≤140 ≤160 ≤180 A ≥60 B ≥80 输出转矩/uNm C ≥150 D ≥250 E ≥200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020-2018 纸和纸板印刷适性试验用标准油墨.pdf
ICS87.080 分类号:A17 备案号:65899-2018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020-2018 代替QB/T1020一2010 纸和纸板印刷适性试验用标准油墨 Standard inks for testing printability of paper and board 2018-10-2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02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1020一2010《纸和纸板印刷适性用标准油墨》. 本标准与QB/T1020一201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差异如下: 一增加了标准吸收性油墨的黏度要求,调整了流动度、黏性、细度技术要求; 一增加了标准拉毛油的黏性要求,调整了颜色、黏度要求; —修改了标准亮光油墨的颜色、细度要求; 修改了黏度、黏性、细度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左建波、张清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020-2010; ——QB1020-1991. I QB/T1020-2018 纸和纸板印刷适性试验用标准油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纸和纸板印刷适性试验用标准油墨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纸和纸板的油墨吸收性、印刷表面强度及刷光泽度试验用的标准油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753.1 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 研磨细度的测定 GB/T8941纸和纸板 镜面光泽度的测定 GB/T10739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 GB/T12032 纸和纸板 印刷光泽度印样的制备 GB/T12911纸和纸板油墨吸收性的测定法 GB/T14624.1 胶印油墨颜色检验方法 GB/T14624.3 胶印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 GB/T18723 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 GB/T22365一2008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 GB/T22770印刷技术用落棒式粘度计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流变性 3分类 3.1纸和纸板印刷适性试验用标准油墨分为标准吸收性油墨、标准拉毛油和标准亮光油墨. 3.2标准拉毛油分为中黏度和低黏度两种. 4要求 4.1标准吸收性油墨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指标名称 单位 规定 颜色 浅灰色,接近基准吸收性油墨 流动度(23℃) mm 3640 黏度(23℃) Pa's 14.0±0.5 黏性(32℃) 2.5±1.0 细度 um 20 油墨吸收性差值 % 士2 4.2标准拉毛油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 2566-2002 轻型三轮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pdf
ICS43.150 分类号:Y14 备案号:11391-2003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2566-2002 20030620 轻型三轮自行车 安全通用技术条件 Light tricycle for delivery use-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02-12-27发布 2003-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QB2566-2002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自行车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自行车标准化中心、江苏淮海车辆集团总厂、飞鹰集团安阳自行车厂、江苏森威集 团飞达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自行车质量监督检测站、常州武进宇锋车辆厂、河北省肢残康复中心、 黄骅市渤海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玉龙制车有限公司、河北省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督检测 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泽民、沈丹昆. QB2566-2002 轻型三轮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轻型三轮自行车(以下简称“三轮自行车”)的定义、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和 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两轮在后的三轮自行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565一1993自行车安全要求 QB/T1715一1993自行车车把 QB/T1716一1993自行车链条 QB/T1717一1993自行车鞍座 QB1881一1993自行车前叉 QB/T1885一1993自行车链轮和曲柄 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轻型三轮自行车 仅借人力,靠脚蹬驱动,有三个车轮与地面接触且接触点应能形成三角形的特种自行车.其作用 主要用于代步和家用载货,载重量为150kg以下. 4基本参数 三轮自行车的基本参数见图1和表1. B 图1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 1988-2007 计时仪器的辐射发光规定.pdf
ICS39.040.01 分类号:Y11 备案号:22712-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1988-2007 代替QB1988一1994 计时仪器的辐射发光规定 Radioluminescence for time measurement instruments-Specification (ISO3157:1991 IDT) 2007-12-03发布 200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QB1988-2007 前言 本标准第3.4条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3157:1991《计时仪器的辐射发光规定》(英文版). 本标准是对QB1988一1994《计时仪器用辐射发光粉及其涂件》的修订. 本标准与QB1988一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文本中采用ISO4168:1979相关内容的章节: 文本内容根据ISO3157:1991重新编排: 一删除“引用标准”一章: 一一删除“术语”章节中的术语“变黑度”及相关章节中变黑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一增加指针和字符的发光强度要求: —增加发光涂层的放射性检查要求: 一一删除发光涂层的外观质量和稳定性要求: 一删除发光涂层的“易读性试验”: 一将“比发光强度试验”和“颜色试验”更改为ISO3157:1991中规定的检验方法: —一参照其他相关行业标准将“结合强度”一词更改为“附着力”: —一别除“试验仪器、设备”章节: 一增加“不溶性”检验: 一一删除“检验规则”章节: 一一删除“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章节.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一除ISO3157:1991的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轻工业钟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明、金英淑、崔晓龙、赵卫海.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1988-1994. QB1988-2007 计时仪器的辐射发光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计时仪器用辐射发光粉及其涂层的光学、机械和放射性能要求及相关试验方法. 本标准第3章适用于包含涂有辐射发光涂层元件(指针、盘面、前圈等)的计时仪器. 本标准第4章适用于辐射发光粉,不管它们是涂敷在计时仪器上或是涂敷在专用底板上. 2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辐射发光 由某种晶态粉末(ZnS Zn2SiO4等)中放射性核素的辐射所引起的发光. 2.2 辐射发光涂层 粉状辐射发光物质与黏合剂混合在一起并涂到底板上. 2.3 特殊计时仪器 设计的用途需要强发光度的仪器.因为这个原因,放射性物质的使用量就较大. 注1:本标准中,斜体术语的意义具有和现行国际文件相同的含义.如果不进一步说明,发光强度是以视见函数V) 为基础定义的人眼平均视觉灵敏度.然而,有些术语必须特别定义. 3计时仪器的规定及其试验方法 3.1概述 本章对涂有辐射发光涂层的计时仪器及所用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规定. 3.2易读性 3.2.1以下质量标准适用于使用辐射发光物质的手表. a)盘面上至少要有4个时符;如盘面上有一窗口,也可只有3个时符: b)12时符应与其他时符有所区别; c)时针和分针应有所区别; d)如仅采用4个时符,指针和时符的总发光强度应至少为25ncd.但在3个时符的情况下,上述 允许最低极限减至22ncd: e)如采用4个以上的时符,上述极限每增加-一个时符发光...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H/T 6130-2024 飞机二氧化碳排放评定方法.pdf
ICS49.020 CCS V 35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6130—2024 飞机二氧化碳排放评定方法 Evaluation method of aeroplane CO2 emissions 2024-03-12发布 2024-03-12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MH/T6130—2024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符号和缩略语..... 2 5飞机C02排放评定度量值的确定 2 5.1评定程序.... ....2 5.2确定SAR的方法 .2 5.3SAR合格审定试验和测试条件....... ......2 5.4飞机SAR的测试 4 5.5据测试数据计算基准SAR. .4 5.6结果的有效性. ....5 5.7C02排放评定度量值的计算 6 5.8数据报告. ...6 F的确足 7 参考文献. 9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H/T 6129-2024 航空发动机排放测量和评估.pdf
ICS49.020 CCS V 35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 行业标准 MH/T6129—2024 航空 发动机排放测量和评估 Aircraft engine emissions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2024-03-12发布 2024-03-12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MH/T612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适航审定中心、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 机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建宇、张森、贾蓓、王妙颖、陈翘楚、查筱晨、沈洋、杨卓君、涂杰、刘佳 鑫、吴晶峰. I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H/T 6128-2024 航空器噪声测量和评估.pdf
ICS49.020 CCS V 35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6128—2024 航空器噪声测量和评估 Aircraft nois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2024-03-12发布 2024-03-12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MH/T6128—2024 目 次 前言. VI 引言 V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缩略语.. 3 4.1速度...... 3 4.2时间... 4 3 4.3编号.. 4.4噪声的度量.. 3 4.5PNL和纯音修正的计算. 3 4.6轨迹几何位置. 3 4.7其他. .3 5作为起飞质量函数的允许的最大噪声级的计算公式.. ........3 6噪声合格审定标准.. ....3 6.11977年10月6之前提交型号合格证 申请的亚音速喷气式飞机... ....4 6.21977年10月6日或以后和2006年1月1日之前提交型号合格证申请的亚音速喷气式飞机和 1985年1月1日或以后和2006年1月1日之前提交型号合格证申请的8618kg以上的螺旋桨驱动 的飞机. .....4 6.32006年1月1日或以后和2017年12月31日之前提交型号合格证申请的最大审定起飞质量为 55000kg和以上的亚音速喷气式飞机和螺旋桨驱动的飞机、2006年1月1日或以后和2020年12月 31日之前提交型号合格证申请的最大审定起飞质量低于55000kg的亚音速喷气式飞机和2006年1 月1日或以后和2020年12月31日之前提交型号合格证申请的最大审定起飞质量为8618kg以上 但低于55000kg的螺旋桨驱动的飞机 ..4 6.41985年1月1日之前提交型号合格证申请的8618kg以上的螺旋桨驱动的飞机......5 6.51988年11月17日之前提交型号合格证申请的不超过8618kg的螺旋桨驱动的飞机...5 6.6螺旋桨驱动的短距起降飞机 ........5 6.7直升机. ........5 6.8地面运行期间的机载辅助动力装置(APU)和相关航空器系统 ...6 6.91988年11月17日或以后提交型号合格证或衍生型合格审定申请的不超过8618kg的螺旋桨 驱动的飞机. ...6 6.10最大审定起飞质量不超过3175kg的直升机. 6.112018年1月1日或以后提交型号合格证或衍生型合格审定申请的倾转旋翼航空器......7 6.122017年12月31日或以后提交型号合格证申请的最大审定起飞质量为55000kg和以上的亚 音速喷气式飞机和螺旋桨驱动的飞机、2020年12月31日或以后提交型号合格证申请的最大审定起 飞质量低于55000kg的亚音速喷气式飞机和2020年12月31日或以后提交型号合格证申请的最大 审定起飞质量为8618kg以上但低于55000kg的螺旋桨驱动的飞机.. 6.13直升机进场噪声测量方法 .7 I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H/T 5079-2024 助航灯光系统规划设计指南.pdf
UDC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业标准 P MHVT5079—2024 助航灯光系统规划设计指南 Planning and Design Guidelines for Aids Lighting Systems 2024-02-19发布 2024-03-01施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助航灯光系统规划设计指南 Planning and Design Guidelines for Aids Lighting Systems MH/T5079-2024 主编单位: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国民用航空局 施行日期:2024年3月1日 中国民航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4北京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Z/T 300.99-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99部分:甲醛、乙醛和丁醛.pdf
ICS13.100 C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300.99—2017 部分代替GBZ/T160.54一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99部分:甲醛、乙醛和丁醛 Determination of toxic substances in workp lace air- Part 99:Formaldehyde acetaldehyde and butyraldehyde 2017-11-09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GBZ/T300.99—2017 前 言 本部分为GBZ/T300的第9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Z/T160.54一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 本部分与GBZ/T160.54一2007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丁醛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改用毛细管色谱柱; ——增加了待测物的基本信息; 改进了空气采样和标准系列浓度的表达; 补充了样品空白要求和方法性能指标. 本部分中的主要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甲醛的溶液吸收-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主要起草人:阮永逍、刘爱莲. —乙醛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主要起草人:叶能权、陈利平. 一丁醛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省劳动卫生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曲宁、聂莉、刘晓晶、孙玉琴.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057—1995: GB/T17074—1997; —WS/T135—1997; GBZ/T160.54—2004;GBZ/T160.54—2007. I GBZ/T300.99—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99部分:甲醛、乙醛和丁醛 1范围 GBZ/T3O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溶液吸收-酚试剂分光光度法,乙醛的溶剂解吸- 气相色谱法,丁醛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蒸气态甲醛、乙醛和丁醛浓度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210.4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 3甲醛、乙醛和丁醛的基本信息 甲醛、乙醛和丁醛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甲醛、乙醛和丁醛的基本信息 化学文摘号 化学物质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CAS号) 甲醛 50-00-0 HCHO 30.03 (Formaldehyde) 乙醛 75-07-0 CH;CHO 44.05 (Acetaldehyde) 正丁醛 123-72-8 CH3(CH2)2CHO (n-Butyraldehyde) 72.11 异丁醛 78-84-2 (CHCHCHO (Isobutyraldehyde) 4甲醛的溶液吸收-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4.1原理 空气中的蒸气态甲醛用装有水的大气泡吸收管采集,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吖嗪,在酸性溶液中,吖嗪 被铁离子氧化生成蓝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645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进行定量.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Z/T 300.97-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97部分: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pdf
ICS13.100 C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300.97—2017 代替GBZ/T160.8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97部分:二丙二醇甲醚 和1-甲氧基 -2- 丙醇 Determination of toxic substances in workplace air- Part 97:Dipropy lene glycol methy I ether and 1-methoxy -2-propanol 2017-11-09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GBZ/T300.97—2017 前 言 本部分为GBZ/T300的第97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Z/T160.82一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二丙烯基乙二醇甲基醚》. 本部分与GBZ/T160.82一2007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1-甲氧基-2-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增加了待测物的基本信息; 改进了空气采样和标准系列浓度的表达; —补充了样品空白要求和方法性能指标. 本部分中的主要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一二丙二醇甲醚(二丙烯基乙二醇甲基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起草人:宋景平、陶雪. —1-甲氧基-2-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起草人:宋景平、陶雪.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Z/T160.48—2004; GBZ/T160.82—2007. I GBZ/T300.97—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97部分: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 1范围 GBZ/T30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 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蒸气态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浓度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210.4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 3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基本信息 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基本信息 化学文摘号 化学物质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CAS号) 二丙二醇甲醚 (二丙烯基乙二醇甲基醚,Diprop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34590-94-8 CH16O3 148.2 1-甲氧基-2-丙醇 107-98-2 C4H1oO2 (丙二醇单甲醚,1-Methoxy-2-propanol) 90.1 4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4.1原理 空气中的蒸气态二丙二醇甲醚和/或1-甲氧基-2-丙醇用活性炭采集,甲醇-二氯甲烷溶液解吸后进 样,经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或峰高定量. 4.2仪器 4.2.1活性炭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活性炭. 4.2.2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mL/min~500mL/mine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Z/T 300.93-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93部分:五氯酚和五氯酚钠.pdf
ICS13.100 C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300.93—2017 代替GBZ/T160.51—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93部分:五氯酚和五氯酚钠 Determination of toxic substances in workplace air- Part 93:Pentachlorophenol and its sodium salt 2017-11-09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GBZ/T300.93—2017 前 言 本部分为GBZ/T300的第9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GBZ/T160.51一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酚类化合物》中分出,单独成为本部 分,并做了如下主要修改: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待测物的基本信息; —改进了空气采样和标准系列浓度的表达; 补充了样品空白要求和方法性能指标. 本部分中的主要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五氯酚和五氯酚钠的溶剂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 主要起草人:闫慧芳、史立新.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Z/T160.51—2007. I GBZ/T300.93—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93部分:五氯酚和五氯酚钠 1范围 GBZ/T30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五氯酚和五氯酚钠的溶剂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气溶胶态和蒸气态五氯酚和五氯酚钠浓度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210.4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 3五氯酚和五氯酚钠的基本信息 五氯酚和五氯酚钠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五氯酚和五氯酚钠的基本信息 化学物质 化学文摘号 (CAS号)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五氯酚 87-86-5 (Pentachlorophenol) C.C1OH 266.32 五氯酚钠 131-52-2 (Sodium pentachlorophenol) 288.32 4五氯酚和五氯酚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4.1原理 空气中气溶胶态和蒸气态共存的五氯酚和五氯酚钠用微孔滤膜与装有乙二醇的大气泡吸收管串联 采样,经s液相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4.2仪器 4.2.1大气泡吸收管. 4.2.2微孔滤膜,孔径0.8um. 4.2.3小采样夹,滤料直径为25mm. 4.2.4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L/min~2L/min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Z/T 300.9-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9部分:铬及其化合物.pdf
ICS13.100 C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300.9—2017 代替GBZ/T160.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9部分:铬及其化合物 Determination of toxic substances in workplace air- Part 9:Chromium and its pounds 2017-11-09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GBZ/T300.9—2017 前 言 本部分为GBZ/T300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Z/T160.7一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铬及其化合物》. 本部分与GBZ/T160.7一2004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增加了待测物的基本信息; —改进了空气采样和标准系列浓度的表达: 补充了样品空白要求和方法性能指标. 本部分中的主要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铬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钱位成. 六价铬的溶液吸收-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主要起草人:叶能权、黄振侬. —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分别测定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主要起草人:徐伯洪、肖宏瑞.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019-1995; GB/T16020-1995: GBZ/T160.7—2004. I GBZ/T300.9—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9部分:铬及其化合物 1范围 GBZ/T3O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铬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溶液吸收 一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三价铬和六价铬分别测定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气溶胶态铬及其化合物(包括三氧化铬、铬酸盐和重铬酸盐等六价铬 化合物以及三价铬化合物)浓度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210.4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 3铬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 铬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铬及其化合物的基本信息 化学文摘号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化学物质 (CAS号)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铬 7440-47-3 Cr 52.0 (Chromium) 三氧化铬 1333-82-0 CrO3 100.0 (Chromium trioxide) 铬酸盐 Cro2 (Chromates) 重铬酸盐 Cr20 2- (Dichromates) 4铬及其化合物的酸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4.1原理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Z/T 300.88-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88部分:氯乙醇和1,3-二氯丙醇.pdf
ICS13.100 C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300.88—2017 部分代替GBZ/T160.4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88部分:氯乙醇和1 3-二氯丙醇 Determination of toxic substances in workplace air- Part 88:Ethy lene chlorohydr in and 1 3-dichloropropanol 2017-11-09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GBZ/T300.88—2017 前 言 本部分为GBZ/T300的第88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GBZ/T160.48一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中分出,单独成为本部 分,并做了如下主要修改: 一一修改了标准名称; 一一2-氯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改用了毛细管色谱柱: 一一增加了待测物的基本信息; 一一改进了空气采样和标准系列浓度的表达; 一一补充了样品空白要求和方法性能指标. 本部分中的主要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一一2-氯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主要起草人:于秀兰、李玉杰、朱海豹、张海娟. 一一1 3-二氯丙醇的溶剂解吸-变色酸分光光度法 主要起草单位: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起草人:宋力伟、伊平.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GB11524—89附录A; ——GBZ/T160.48—2004; ——GBZ/T160.48—2007. I GBZ/T300.88—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88部分:氯乙醇和1 3-二氯丙醇 1范围 GBZ/T300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氯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和1 3-二氯丙醇的溶剂解 吸-变色酸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蒸气态氯乙醇和1 3-二氯丙醇浓度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210.4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 3氯乙醇和1 3-二氯丙醇的基本信息 氯乙醇和1 3-二氯丙醇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氯乙醇和1 3-二氯丙醇的基本信息 化学文摘号 化学物质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CAS) 2氯乙醇 107-07-3 ClCH.CH.OH 80.52 (2-Ethylene chlorohydrin) 1 3-二氯丙醇 96-23-1 CHC10 128.98 (1 3-Dichloropropanol) 4氯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4.1原理 空气中的蒸气态氯乙醇用活性炭采集,异丙醇二硫化碳溶液解吸后进样,经气相色谱柱分离,氢 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4.2仪器 4.2.1活性炭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活性炭. 4.2.2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mL/min~200mL/min. 4.2.3溶剂解吸瓶,5mL.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Z/T 300.86-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86部分:乙二醇.pdf
ICS13.100 C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300.86—2017 部分代替GBZ/T160.48一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86部分:乙二醇 Determination of toxic substances in workplace air- Part 86:Ethylene glycol 2017-11-09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GBZ/T300.86—2017 前 言 本部分为GBZ/T300的第8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GBZ/T160.48一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中分出,单独成为本部 分,并做了如下主要修改: 一一修改了标准名称; 一一解吸液由异丙醇溶液改为甲醇; 一一增加了待测物的基本信息; 一一改进了空气采样和标准系列浓度的表达; 一一补充了样品空白要求和方法性能指标. 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深圳 市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起草人:李添娣、林怡然、张文、何俊涛、刘丽、赖建辉、赖少阳、岳亚军.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GB16190一1996附录A; ——GBZ/T160.48—2004; ——GBZ/T160.48—2007. I GBZ/T300.86—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86部分:乙二醇 1范围 GBZ/T30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乙二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蒸气态乙二醇浓度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210.4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四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 3乙二醇的基本信息 乙二醇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乙二醇的基本信息 化学文摘号 化学物质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CAS号) 乙二醇 107-21-1 HO-CH2CH2-OH 62.07 (Ethylene glycol) 4乙二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4.1原理 空气中的蒸气态乙二醇用硅胶采集,甲醇解吸后进样,经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4.2仪器 4.2.1硅胶管,溶剂解吸型,内装200mg/100mg硅胶. 4.2.2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mL/min~200mL/min. 4.2.3溶剂解吸瓶,2mL. 4.2.4微量注射器. 4.2.5气相色谱仪,具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a)色谱柱:30mx0.53mmx0.50um FFAP;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Z/T 300.85-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85部分:丁醇、戊醇和丙烯醇.pdf
ICS13.100 C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300.85—2017 部分代替GBZ/T160.48一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85部分:丁醇、戊醇和丙烯 醇 etermination of toxic substances in workplace air- Part 85:Butyl alcohol amyI alcohol and allyl alcohol 2017-11-09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GBZ/T300.85—2017 前 言 本部分为GBZ/T300的第8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GBZ/T160.48一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中分出,单独成为本部 分,并做了如下主要修改: —修改了标准名称; —一丁醇和戊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中,改用了毛细管色谱柱: —增加了待测物的基本信息; —改进了空气采样和标准系列浓度的表达; 补充了样品空白要求和方法性能指标. 本部分中的主要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丁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预防控制所、浙江省医 学科学院、广东省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湖北省十堰市职业病防治院. 主要起草人:程玉琪、姜汉硕、张健、唐红芳、朱海豹、谢玉璇、李添娣、刘奋、许兵、张耕、杨 凤. ——戊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职业病防治所、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预防控制所、浙江省医学科 学院、广东省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湖北省十堰市职业病防治院. 主要起草人:单晓梅、常虹、张健、唐红芳、朱海豹、谢玉璇、李添娣、刘奋、许兵、张耕、杨凤. —丙烯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辽宁省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主要起草人:林树莲、徐志洪、戎伟丰.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WS/T165—1999; WS/T72-1996; GBZ/T160.48—2004; GBZ/T160.48—2007. I GBZ/T300.85—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85部分:丁醇、戊醇和丙烯醇 1范围 GBZ/T3O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丁醇、戊醇和丙烯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甲醇的热 解吸-气相色谱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蒸气态丁醇、戊醇和丙烯醇浓度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210.4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 3丁醇、戊醇和丙烯醇的基本信息 丁醇、戊醇和丙烯醇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丁醇、戊醇和丙烯醇的基本信息 化学文摘号 化学物质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CAS号) 丁醇 71-36-3 74.12 (Butyl alcohol) 异丁醇 78-83-1 C.HOOH 74.12 (Isobutyl alcohol) 戊醇 71-41-0 CsHOH 88.15 (Amyl alcohol) 丙烯醇 107-18-6 CH=CH-CH2-OH 58.08 (Allyl alcohol) 4丁醇和戊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4.1原理 空气中的蒸气态丁醇和戊醇用活...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Z/T 300.84-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84部分:甲醇、丙醇和辛醇.pdf
ICS13.100 C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300.84—2017 部分代替GBZ/T160.48一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84部分:甲醇、丙醇和辛醇 Determination of toxic substances in workplace air- Part 84:Methyl alcohol propyl alcohol and octyl alcohol 2017-11-09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GBZ/T300.84—2017 前 言 本部分为GBZ/T300的第8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Z/T160.48一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类化合物》. 本部分与GBZ/T160.48一2004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丙醇和辛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中,改用了毛细管色谱柱; ——增加了待测物的基本信息; 改进了空气采样和标准系列浓度的表达; 补充了样品空白要求和方法性能指标. 本部分中的主要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甲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起草人:单晓梅、常虹. 甲醇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黑龙江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侯树椿、刘明彦. 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深 圳市 职业病防治院. 主要起草人:陆其明、程玉琪、邹美英、朱海豹、张海娟、谢玉璇、李添娣、刘奋. ——辛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主要起草人:仇保荣、朱海豹、张海娟.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WS/T143—1999; GB/T16063—1995: GB16230-1996附录A; ——GBZ/T160.48—2004;GBZ/T160.48—2007. GBZ/T300.84—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84部分:甲醇、丙醇和辛醇 1范围 GBZ/T3O0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醇、丙醇和辛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甲醇的热解 吸-气相色谱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蒸气态甲醇、丙醇和辛醇浓度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210.4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 3甲醇、丙醇和辛醇的基本信息 甲醇、丙醇和辛醇醇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甲醇、丙醇和辛醇的基本信息 化学文摘号 化学物质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CAS号) 甲醇 67-56-1 CHOH 32.04 (Methyl alcohol) 正丙醇 71-23-8 CH:CH2CH2OH (n-Propyl alcohol) 60.09 异丙醇 67-63-0 (CH3)2CHOH (Isopropyl alcohol) 异辛醇 104-76-7 CgH18O 130.23 Isooctyl alcohol) 4甲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4.1原理 空气中的蒸气态甲醇用硅胶采集,水解吸后进样,经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 保留时...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97
98
99
…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