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2228-1996 扑克牌.pdf
QB/T 2228 ~--1996
前言
修订。
本标准为尽快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将原标准中优等品政为A级品,由于至今来得到国 外先进标准,我们参考了美国骆驼牌的实测数据作为A级品指标, 要制定一个标准,不仅要考虑其先进性,也要考虑其经济上的合理性,产品既要有竞争能力,也要给 企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应予兼顾。
因此,增加一类D级,满足国内普通水平要求。
该类产品目前有相当 大的市场,扑克牌行业标准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不断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
本标准对原专业标准ZBY50003一一1990《扑克牌》的耐折、纵向挺度、弹性,色差、光泽度、边差,圆角 等指标作了修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ZBY50003~一1990。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扑克牌厂、上海文教研究所、温州市扑克彩印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於敏媛、宋仲安。
235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228-1996 扑克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扑克牌产品分类、技术婴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纸质扑克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B/T2829一19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3术语 3.1大牌型:长87mm、宽62mm, 3.2桥牌型:长87mm、宽57mm 3.3耐折:牌张承受弯曲的能力。
3.4弹性:牌张弯曲后复原的能力。
3.5纵向挺度:牌张弯曲到一定角度时,其力矩的大小。
3.6色差:牌张间白度的差异。
3.7光泽度:牌张表面像镜子似的反射光线造成亮或具有光辉的外观的表面性质。
3.8滑度:牌张面背之间静摩擦系数。
3.9斑点:原纸尘埃点及生产流程中产生的污点。
3. 10 边差:对应的牌边与角码或图案边框之间的二个距离之差。
4产品分类 4.1按尺寸分大牌型和桥牌型一种,见表1及图1的规定。
图案的角码为A,K,Q,J,10,9,8,7,6,5,4,3,2各1张。
表1mm 规格大牌型桥牌型 名称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基本尺寸极限尺寸 牌长I2887
±0.5±0.5 牌宽B6257 牌厚H215 中国轻工总会1996-06-05批准1997-03-01实施
236
QB/T 2228-- 1996
B
图1
5技术要求 5. 1扑克牌的基本尺寸和牌张应符合 4.1、4. 2 的规定。
5.2扑克牌按技术指标高低不同分为A、B、C、D 四个等级品。
5.3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质量分级 序号项目D级
A级:B级 C级 耐折,次/张V200>70V 2纵向挺度,g’cm60~-9050~~90- 3弹性;mm/张M2.0- 4色差(张与张),%≤1.5≤3.5sW 5光泽度,%V40>35>15>5 滑度M0.35八o.40 6(静摩擦系数)
墨色均匀,基本墨色基本一致, 印色饱满,曼色一致,图面整洁、干偏差不超过 印色均匀一致,套色葡套色偏差不超过 7(背、面)净,套色偏差不超0.8mm
差不超过0.2mm0.6mm
过0.4mm 0.3~0.50.5~0.70.5~0.70.7~1.0 斑点,mm²每张不超过 2 点每张不超过2点每张不超过 3 点每张不超过5点 8(背深色点)
白边上无明显的深色点 面M2.0 M2.2 9边差,mmM1.0 M2.0
背≤1.6
圆角一致,无晴圆角基本-致 10圆角圆角一致角、卷边 5.4特殊规格由供需双方自行商定。
6试验方法 6.1测试条件
237
QB/T 2228-- 1996
周期检查应在相对湿度为(50土5)%,温度(23土3)C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牌张在标准条件下存放24h以上,即可测试。
6.2规格尺寸 用分度值0.05mm 的游标卡尺测量。
6.3耐折 将一张牌夹在专用耐折机上,以87次/min的频率将牌张弯曲到90°为一次,达到规定次数后停机, 目测折痕不应超过 20mm 长。
6. 4纵向挺度 将牌张切成70mm×38mm的矩形,装到专用纵向挺度机上使其弯曲到15°角时,观察其弯矩数值。
6.5弹性 将牌张装在专用弹性机上,牌面向上弯曲90°,往复5次,待 30s 后测量水平面到最大拱顶的距离。
6.6色差 色差:将测试...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220-1996 圆筒式灯头的量规.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圆筒式灯头的量规 QB/T 2220-1996 前言 本标准是在QB696-79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次修订中增加了SX6s、S12s两个规格 的灯头量规。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轻工业部标准QB696-79《圆筒式灯头的量规》作废。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光源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江苏华明实业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荣林。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 2220--1996 圆筒式灯头的量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检验圆筒式灯头互换性尺寸的量规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标志、包装及 使用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和制造检验按GB2798生产的圆筒式灯头用的量规及其使用方法和原 则。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 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 可能性。
GB2798-81圆筒式和凹式灯头的型式和尺寸 GB1957-81光滑极限量规 3产品分类 本标准规定的量规按用途分为通规和止规两类,共有SX6s、S7s、S10s、S12s、SY15s、 S19s六种规格。
4技术要求 4.1圆筒式灯头量规的型式、尺寸应符合下列图表的规定。
SX6s和S19s灯头的通规见图1和表1; S7s、S10s和SY15s灯头的通规见图2和表2; S12s灯头的通规见图3和表3; SX6s、S7s、S10s、S12s、SY15s、S19s灯头的止规见图4和表4。
4.2量规的材质、工作面硬度和表面粗糙度等主要技术条件应符合GB1957第3章的要 求。
4.3通止规工作面倒角为0.5×45。
4.4制造厂应有经计量部门验证的校验规,以备对量规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的量规应有 合格证。
5标志、包装 5.1量规的非工作面上应有下列清晰而牢固的标志。
中国轻工总会1995一06-05批准 1997-03-01实施 36
QB/T 2220-1996 a.量规的型号:该型号与相应被检灯头一致; b.量规专用代号: 通规-“通”或“T", 止规"止"或“Z"; c.本标准编号:QB/T2220一一1996; d.出厂日期和厂商标志。
5.2量规包装前应进行防锈处理,并用硬质材料作外部包装。
6使用原则 灯头生产厂用符合本标准的量规检验灯头时,生产部门应使用较新的或磨损较小的通 规,检验部门和用户应使用较旧的或磨损较多的通规。
H D H2 图1SX6s.S19s灯头的通规 表1 基 本 尺 尺寸符号 制造偏差 磨损后的极限偏差 SX6s S19s d 28'9 19.2 +0.01 +0.02 0 H: 6.35 19.0 0 -0.01 H 6.86 21.0 +0.01 0 D 30.0 40.0 目的:检验SX6s、S19s灯头的外径最大值和全长。
检验;灯头应能从0面完全进入量规,其底部(或口部)不应低于X面和高于Y面。
37
QB/T2220--1996 H H H 图2S7s、S10s、SY15s灯头的通规 表2 尺寸符号 基 本 尺 寸 制造偏差 磨损后的极限偏差 S7s S10s SY15s d, 7.2 10.0 15.25 +0.01 +0.02 0 d2 5.0 4,4 5.0 +0.01 +0.02 0 H 10.7 12.3 19.5 0 -0.01 H 12.7 20.5 +0.01 11,3 0 Hs 10.3 10.1 18.2 D 30 30 30 目的:检验S7s、S10s和SY15s灯头的外径最大值和全长。
检验:灯头应能从0面完全进入量规,其接触片(或灯头底部)不应低于X面和高于Y 面。
38
QB/T2220-1996 H o D H H H 图3S12s灯头的通规 表3 尺寸符号 基本尺寸 制造偏差 磨损后的极限偏差 d 11.8 +0.01 +0.02 d. 9.6 +0.01 +0.02 0 d2 4,45 +0.01 +0,02 H, 11.7 -0.01 12,3 +0.01 H 0 Hs 10,2 H 5.0 D 30 目的:检验S12s灯头的外径最大值和全长。
检验:灯头应能从0面完全进入量规,其底面不应低于X面和高于Y面。
39...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212.16-1996 建筑工具(泥瓦类)椭圆形砌铲.pdf
QB/T 2212. 16-1996
前言
本标准是在原轻工业部专业标准ZB】47001一1985《建筑(泥瓦)工具术语》ZB}47002一1985《建 筑(泥瓦)工具通用技术条件》、ZBJ47003一1985《建筑(泥瓦)工具检验规则、标志、包装与运输》的 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并转化为轻工行业标准。
在标准的总体结构上,保留了建筑工具术语、通用技术条件 及其产品标准,取消了原ZB】47003一1985《建筑(泥瓦)工具检验规则、标志、包装与运输》,将其部分 有关条文并人通用技术条件。
产品标准按术语中编号予以保留,并增加一《菱形砌铲》产品标准。
本标准将原名称括号内(泥瓦)二字改为(泥瓦类),放在标准名称“建筑工具”的后面,使建筑作业用 的手工工具更规范化,并在适用范围中作出明确的限定说明。
本标准是配套使用的标准,术语与通用技术条件为基础性的,保留了原标准中经实践证明适合我国 精况的技术内容。
产品标准中的主要尺寸作了优化处理,增加几档规格,并注明极限偏差。
本标准对某 些质量指标作了修改和提高。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废止ZBJ47001~47003一-1985。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具五金标准化中心归口。
具三厂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永丰、左振江、田丽敏、秦德林、王辰德。
本标准委托全国工具五金标准化中心负责解释。
629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212. 16 -1996 建筑工具(泥瓦类) 椭圆形砌铲
1 范昀 本标准规定了椭圆形砌铲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 QB/T 2212.1《建筑工具(泥瓦类) 术语》中规定的第 307 号椭圆形砌铲。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B/T 2212.1-1996建筑工具(泥瓦类)术语 QB/T2212.2--1996建筑工具(泥瓦类)通用技术条件 3产品分类 3.1型式 椭圆形砌铲的型式茹图1所示。
A-A
L
图1
3.2主要尺寸 椭圆形砌铲的主要尺寸按表1的规定。
中国轻工总会1996-03-22批准1996-12-01实施
630
QB/T 2212. 16--1996
表1主要尺寸mm 铲板长L极限偏差铲板宽B极限偏差铲板厚 125,13060,65 14070 150,15575 16580.85 175,18090 190±2.095±1.5≤2.0 200,205100,105 215105,110 225,230115 240120 250,255125,130 注:特殊型式及其他尺寸可不受本表的限制。
4技术要求 椭圆形砌铲的技术要求按QB/T 2212.2一1996 第 4 章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尺寸检验 用通用量具测量。
5.2其他项目检验 按 QB/T 2212.2--1996第5章的规定进行。
检验规则 按QB/T 2212.2--1996第6章的规定。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按QB/T2212.2--1996第7章的规定。
63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210-1996 手摇钻.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手摇钻 QB/T 2210--1996 前。
言 本标准是在原轻工业部标准SG226~81《手摇钻》的基础上制定的。
本标准增补了产品的型式,并将其基本尺寸作了相应的调整。
产品的检验规则采用 GB2828一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规定的抽样方法, 同时按照GB 5305一85《手工具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的包 装、标志、运输与贮存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具五金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市工具工业研究所负责起草,上海汽车工具厂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美德、王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废止原轻工业部标准SG226-81《手摇钻》。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手摇钻 QB/T 2210-1996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摇钻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手动钻孔的手摇钻。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 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 能性。
:GB/T 230--9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法 GB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5305-85 手工具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3产品分类 3.1 型式 手摇钻按其使用方式分为手持式(用S表示)和胸压式(用X表示)二种,并根据其结 构分为A型和B型,如图1~4所示。
3.2基本尺寸 手摇钻的基本尺寸按表1规定。
表1 mm 型式 规格 L L: L2 p 夹持直径 (max) (max) (max) (max) (max) 6 200 140 45 23 6 A型 手持式 9 250 170 55 34 9 B型 6 150 85 45 28 6 9 250 170 55 34 9 A型 胸压式 12 270 180 63 38 12 B型 9 250 170 55 34 9 3.3标记示例 中国轻工总会1996--03-22批准 1996-12-01实施 24
QB/T 2210-1996 手摇钻的标记由产品名称、型式代号、规格和标准编号组成。
示例:6mm的手持式A型手摇钻标记为; 手摇钻SA6QB/T2210 9mm的胸压式B型手摇钻标记为; 手摇钻 X B9QB/T2210 图1手持式A型手摇钻 图2手持式B型手摇钻 25
QB/T 2210-1996 图3胸压式A型手摇钻 图4胸压式B型手摇钻 技术要求 4.1 表面质量 4.1.1 手摇钻的表面不应有裂纹、伤痕、毛刺、锈斑及其他影响使用的缺陷。
4.1.2 手摇钻的油漆应色泽一致,无滞漆、脱漆现象。
4.1.3 手摇钻的电镀零件,其镀层应色泽均匀,不应有漏镀、烧焦、气泡、起层等缺陷。
4.1.4 经发黑处理的零件,其表面应具有均匀的黑色氧化层,不应有红、黄、绿色斑点及 露底现象。
4.2性能 4.2.1手摇钻的各零件应能灵便可靠地装拆。
4.2.2 手摇钻应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42.3手摇钻夹头的夹爪应伸缩灵活,收紧时夹爪间不应有明显的缝隙。
4.3硬度 26
QB/T 2210-1996 手摇钻夹头的夹爪,其热处理硬度应不低于44HRC。
4.4木柄含水率 手摇钻木柄的含水率应不超过16%。
5 试验方法 5.1.尺寸检验 手摇钻的尺寸用通用量具检验。
5.2 表面质量检验 手摇钻的表面质量用目测检验。
5.3性能试验 5.3.1 用手感试验手摇钻的转动灵活性。
5.3.2 用目测检验夹爪间的缝隙。
5.4硬度试验 -手摇钻夹头的夹爪硬度,按GB/T230的规定进行试验 9.5--木柄含水率试验 手摇钻木柄的含水率采用木材含水率试验仪测定。
检验规则 6.1产品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6.2产品的交收检验按GB2828规定的二次抽样方案进行 6.3产品的不合格分类及分组、检验项目,合格质量水平AQL(每百单位产品的不合格品 数)和检查水平IL按表2规定。
表2 不合格分类及分组 检验项目.“ 合格质量水平AQL 检查水平.IL B 夹爪硬度 4.0 S--2 I组 夹爪间的缝隙 6.5 Ⅱ组 转动灵活性 尺寸 Ⅲ组 表面质量 10 木柄含水率 6.4 经检验拒收的产品,可由制造厂分类或整修后,重新提交验收。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按GB5305的规定。
2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190-1995 钢丝刷.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2190-95 钢丝刷 1995-12-05发布 1996--07-01实施 中国轻工总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杂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制刷工业协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小晶、何艳平、崔景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钢丝刷 QB/T2190199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丝刷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针布钢丝、木材制造的工业用刷。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 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 可能性。
GB347一82针布钢丝 GB2828一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2829一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3产品分类 按形状分为有柄钢丝刷和无柄钢丝刷。
4技术要求 4.1原材料 针布钢丝应符合GB347中的规定,应有弹性,并不得有脆性。
4.2物理性能 4.2.1刷板含水率 含水率不大于15%。
4.2.2刷丝拉力 单束刷丝的拉力不小于30N。
4.3外观质量 4.3.1针布钢丝镀锌层不应有锈迹和脱落。
4.3.2每束刷丝挺直,刷丝排列整齐、对称。
4.3.3刷板表面光滑、整洁。
4.3.4刷板不应有腐朽、虫蛀和死节疤。
4.3.5刷板头部不允许有裂缝。
4.3.6商标清晰、端正、完整。
中国轻工总会1995-12-05批准 1996-07-01实施 1
QB/T 2190--1995 5试验方法 5.1刷板含水率测试 用木材测湿仪测量 5.2刷丝拉力试验 5.2.1试验设备 拉力试验机、夹具、夹头。
5.2.2试验条件 温度20土5°C,试验机下降速度为10mm/min。
5.2.3试验步骤 首先任取一束刷丝,并将这束刷丝用橡皮膏包好,将钢丝刷(刷丝向上)用下夹具夹 好,夹头连接在上夹口上,再将夹头对准用橡皮膏包好的那孔刷丝并夹紧(见图1),启动试 验机,拉至刷丝脱落,记下数值。
测试数为三束,每束值不应低于30N。
P 试验机 夹头 试样 夹具 图1 5.3原材料的试验按GB347中3.3,3.4进行。
5.4外观质量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
检验规则 产品检验分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
6.1交收检验 8.1.1同一材质、同一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可组成一批进行交收检验。
6.1.2交收检验按GB2828规定进行检验,采用特殊检查水平S一3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合格质量水平(AQL)为6.5。
6.1.3检验项目为本标准4.3条。
6.1.4交收检验若判定为不合格批时,该产品应返工后方可再交验。
2
QB/T2190-1995 6.1.5对交收检验工贸双方如另有协议,按协议执行。
6.2型式检验 6.2.1型式检验的样本应由交收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检验项目为本标准4.1~4.3 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常生产时,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时,一年进行一次; d. 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2.3型式检验按GB2829规定进行,采用一次抽样方案、判别水平Ⅱ,其不合格质量水 平(RQL)、判定数组、检验项目,试验方法条款见表1。
7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7.1 产品外包装应注明产品名称、商标、规格、数量、厂名、厂址、防潮字样。
7.2 运输时应轻装轻卸,严防雨淋、潮湿和重压。
7.3 3产品贮存在空气流通、干燥的仓库内,防止潮湿。
表1 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条款 RQL 样本数 判定数组 (件) (件) 刷丝拉力 5.2 20 原材料 8 o 5.3 1 刷板含水率 5.1 外观质量 30 16 3 5.4 4 .4产品在符合本标准7.2,7.3条规定的情况下,保质期为半年。
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175.1-1995 响铜体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 2175. 1~2175. 9-95
响铜体鸣乐器
(2)
1995-10-24发布1996-06-01实施 中国轻工总会发布
目次
QB/T 2175.1-95响铜体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1) QB/T2175.2-95虎音锣(4) QB/T2175.3-95武锣(6) QB/T 2175.4-95苏锣(8) QB/T 2175.5-95手锣(10) QB/T 2175.6--95抄锣(12) QB/T 2175.7-95水镖(14) QB/T 2175.8-95吊(16) QB/T2175.9-95军(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 2175.1-95 响铜体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派用范图 本标准规定了璃钢体鸡承婴的通用效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籍、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钢锡合金或其它银会金鐵等的各种响铜体鸿乐器。
2 引用标准 GB 466钢分类 GB 467电解钢 GB 728 GB 2828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3术语 3.1主音 能表现该乐器音色特征的音。
3.2主调 藏击发音点时发出的音调。
3.3转音 声音在振动衰减过程中突然产生的瞬间异常波动。
3.4颤音 声音在操动衰动程中产生的异常的、麗期性的连续波动。
3.S长调门 明钢体腾乐器连续藏击时,交然增大击发力度音量及主调随之变化, 3.6刀纹 产品表面形成的正常加工衰迹 3.7重皮 产品上出现的双层或多层锻、铸造献陷。
3.8刀伤 由加工工具在产品表面造成的有损产品外现质量或影响使用寿命的伤痕。
4技术要家 4. 1声学品质 中国轻工总会 1995 10 24 批准1996-96-01实施
QB/T 2175. 1--95
4.1,1音色主音明显集中,锋销有力,谐音丰窗. 4.1.2音质无明显转音、颤音。
4.1.3演奏性能发音灵敏。
4.1.4音响衰减时间根据具体产品确定。
4.2外观质量 4.2.1加工部位无刀,无非正常加工的刀伤划痕。
4.2.2产品边缘无锐利边角, 4.2.3罗光内无重皮。
4.3材料 4.3.1钢应符合GB466的要求。
4.3.2 锡 应符合GB 728 中 Sn一01 和 S一1 的要求。
5试验方法 3.1试验应按声学品质试验、外观质量试验进行。
5.2声学品质试验 5.2.1对响铜体鸣乐器进行检验性试奏之前必须选择与产品相适应的演奏用具,以充分发 挥产品的音响效果,其中对击型响锅体鸣乐器必须进行配对和编号, 5.2.2根据产品各自的声学要求,采用演奏试听判断产品的声学品质。
0.确定锣类的主音时,应采用慢长锤的演奏方法以判断主音是否明显集中,谐音是否丰 富,采用紧锤的演卖方法以判定长调门: b.对击型钱类应根据产品特点参照&执行; c.单击型镶类应根据产品特点进行单锤演奏; d.其它响铜体鸣乐器应根据其特点进行试验。
5.3外观质量试验 应根据4.2的要求进行感官判断。
6检验规则 6.1缺陷等级刻定 6.1.1A类敏陷 凡具有表1中一项缺陷者,判定为不合格品。
6.1.1B类软陷 凡具有表2中两项缺陷者,判定为不合格品。
凡具有表2中一项缺陷者,判定为普及品, 6.2本产品在人库前必须进行逐件检验。
6.3交收检验按GB2828进行.抽样方案应符合CB2828中关于正常检查一次抽样的规定。
检查水平1,合格质量水平:A类不合格为2.5,B类不合格为4.0. 6.4 不能形成批量的特制、定制的产品不受6.3的约束。
-2.
QB/T 2175. 1-95
表1 序A类缺陷 1无主音 2有萎纹、破摄 3有募设计穿孔
有裂纹南
表2 序B类缺陷 1有刀伤、划痕、边缝锐利
有凝刀 3有转音、颤音
6.5产品必须经本厂检验部门按本标准和产品标准进行格:验并盖有合格印记和等级印记方 可出厂。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每件产品要印有商标或标记,对击型产品要配对并做出标记, 7.2产品包装应保证产品在运输与贮存中的安全 7.3每个包装箱中必须放置产品合格证、装箱单。
明显的字样标志。
7.5产品贮存应采取防潮、防腐蚀措施.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乐器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响钢乐器技术协作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思明。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轻工业部发布的专业标准ZBY58002.1一89《响锅体鸣乐器通 用技术条件》作废,
wi...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174-1995 不锈钢厨具.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174-1995 不锈钢厨具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厨具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不锈钢制成的勺类、铲类等厨具。
2引用标准 GB/T2651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 GB/T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 GB5944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 GB/T6060.2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磨、车、镗、铣、插及刨加工表面 3术语 3.1提勺 用于从深容器中提取食物的器具。
3.2舌勺 用于厨房分菜的器具。
3.3圆孔舌形漏勺 用于烹调食物沥油的器具。
3.4平铲 用于煎制和翻转食物的器具。
3.5漏铲 用于煎制和翻转食物并能沥油的器具。
3.6手柄 不锈钢厨具用手握持的部位。
3.7主体 不锈钢厨具除掉手柄部位统称为主体。
3.8牢固度 手柄与主体连接的紧密程度。
注:南方称勺为壳,西南地区称勺为票。
中国轻工总会1995-10-24批准 1996-06-01实施 551
QB/T2174-1995 4产品分类 4.1不锈钢厨具分勺类和铲类两种。
4.1.1勺类分为:提勺、漏勺、汤勺、饭勺、舌勺、圆孔形漏勺。
4.1.2铲类分为:平铲、锅铲、长孔漏铲。
4.2规格尺寸 规格尺寸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mm D 名 称 图 铲宽H 长度L 1型 I型 漏 勺 图1 125 140 汤 勺 图2 88 98 340 提 勺 图3 75 饭 勺 图4 180 星 勺 S国 舌形漏勺 图6 340 平 铲 图7 105 75 铲 8图 115 70 注:规格尺寸也可按工贸协议自行规定。
5技术要求 5.1 材料要求 不锈钢厨具主体所选用材料应符合GB/T3280的规定,手柄应用无毒、耐热的材料制造。
5.2机械性能 5.2.1焊接处(包括铆接处)的抗剪负荷,铲类应不低于3000N;勺类应不低于2000N。
5.2.2手柄与主体连接牢固,其拉力应不低于80N。
5.2.3手柄自然落地应无破裂。
5.3抗腐蚀性能 经中性盐雾试验后,按GB5944规定进行评价,耐腐蚀等级应不低于7级。
QB/T 2174-1995 图 1 图4 图3 图2 图5 图6 D 图7
QB/T 2174-1995 图8 5.4表面质量 5.4.1不锈钢厨具主体表面粗糙度R.的最大允许值为0.20μm。
5.4.2不锈钢厨具主体表面允许有直径为0.5mm以下的疵点,但在20cm²内不能超过4点,周边无毛 刺、无刃口。
5.4.3不锈钢厨具主体表面允许有长20mm以下的划痕一条,10mm以下的划痕不超过两条。
5.4.4焊接处应光洁,无堆焊、虚焊、气孔、裂缝。
5.4.5产品外观要美观、对称,商标端正,位置一致,字迹清晰。
6试验方法 6.1机械性能试验 6.1.1焊接处(包括铆接处)抗剪负荷试验按GB/T2651进行试验。
6.1.2手柄与主体连接牢固试验,用量程范围不大于1000N的拉力试验机进行。
6.1.3手柄强度试验:产品距水泥地面高1m,手柄向下,自由落下,反复10次后检查手柄无破裂现象。
6.2抗腐蚀性能试验 按GB5938规定进行检验,连续喷雾8h。
6.3表面质量检验 6.3.1不锈钢厨具主体表面粗糙度检查按GB/T6060.2及GB/T.6062检查。
6.3.2其他检验项目用钢卷尺和手感及目测检验进行。
7检验规则 7.1不锈钢厨具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表示。
7.2出厂检验 7.2.1产品须经制造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
7.2.2出厂检验按GB/T2828规定进行,采用正常检查二次抽样方案。
其不合格分类、检验顺序、检验 项目、检查水平和合格质量水平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不合格分类 检验顺序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章条 试验方法章条 检查水平 合格质量水平 1 点 5.4.2 4 2 划痕 5.4.3 c 5.4.4 6.3.2 3 外观 5.4.5 2.5 B 表面粗糙度 5.4.1 6.3.1 7.2.3经检验判批为合格时,供货方应将检出的不合格品换成合格品后方可交收;若判批为不合格时, 该批产品应全数退回供货方,经整理后按加严检查二次抽样方案再次提交检验。
7.3型式检验 7.3.1产品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554
QB/T 2174--1995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173-1995 螺旋拉链.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173-1995 螺旋拉链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螺旋拉链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螺旋拉链(以下简称“拉链”). 2引用标准 GB/T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3产品分类 3.1产品形式(见图1) 3.1.1产品按拉链带可分为化纤带和棉纱带. 3.1.2产品按用途可分为码装和条装. 3.1.2.1条装拉链可分为闭尾式和开尾式及单拉头和双拉头. 3.2规格型号(见表1) 表1 mm 型号 2 3 5 8 10 规格 3.5~3.8 4.0~4.5 5.8~6.5 7.2~7.3 9~10.5 L L 下止 拉链帮 上止 拉头体 拉 链牙 a.单头团尾拉链 b.双头团尾拉链 图1 中国轻工总会1995-10-24批准 1996-06-01实施 539 QB/T2173-1995 区X0 L 0 2 插座 插管 加强薄膜 c 单头开尾拉链 d.双头开尾拉链 续图1 3.3尺寸参数(见表2) 表2 mm 前带头 后带头 拉链长度L 型号 L La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180 土2 181~300 士3 2 ≥18 ≥16 3 301~600 士4 601~900 士6 ≤300 ±2 5 ≥20 ≥18 301~600 士4 601~900 ±6 ≤300 士5 8 ≥20 ≥18 301~60 士7 601~900 士9 注:开尾式拉链无后带头.特殊长度规格的拉链可根据用户商定. 4技术要求 4.1拉链的主要物理性能(见表3) 540 QB/T2173-1995 表3 N 拉链型号 2 3 5 项 目 3.5~3.8mm 4.0~4.5mm 5.8~6.5mm 化纤带 棉带 化纤带 棉带 化纤带 棉带 平拉强力 ≥ 300 260 340 260 470 360 折拉强力 ≥ 130 120 150 130 220 200 轻滑度 4 1 上止强力 ≥ 40 50 下止强力 ≥ 30 50 80 插座移位强力(包括双拉头拉链 60 下拉头移位强力)≥ 拉头拉攀结合力 ≥ 40 130 负荷拉次 200双次 200双次 4.2拉链表面质量 4.2.1拉链平直度(C形弯)(见表4) 表4 mm 长度L ≤180 181~400 401~600 601~900 平直度(C形弯高度) ≤ 3 5 7 9 4.2.2拉链带和链牙在同-一批号中色差不得低于GB/T250中的三级要求.同一条拉链的拉链带色差 不得低于GB/T250中规定的四级. 4.2.3拉链表面要求色泽鲜艳,手感柔软,光滑、平、挺,吻合良好. 4.2.4开尾拉链应插拔、启动灵活,自锁可靠. 4.2.5拉链拉开或拉合时无卡住上止、下止的现象. 4.2.6码装拉链每91.44m内的接头不得超过四个. 4.2.7拉链的零件不得有缺损,链牙完好. 4.2.8电镀的拉头应镀层光亮,不起皮,无严重划痕. 4.2.9涂漆、涂塑拉头表面色泽鲜艳,涂层均匀牢固,无气泡等疵病. 4.2.10条装拉链的长度尺寸应符合3.3条规定,码装拉链的长度为(91.44士0.5)m. 4.2.11拉攀应翻动灵活,商标清晰. 5试验方法 5.1拉链平拉强力测试方法 5.1.1测试设备及夹具 5.1.1.1测试设备:由上下夹具、传动构件、测力、显示系统组成. 5.1.1.2测试范围:2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172-1995 注塑拉链.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172---1995 注塑拉链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注塑拉链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注塑拉链(以下简称“拉链”)。
2 引用标准 GB/T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3产品分类 3.1产品形式(见图1) 3.1.1产品按拉链带可分为化纤带和棉纱带。
3.1.2产品按用途可分为码装和条装。
3.1.2.1条装拉链可分为闭尾式和开尾式及单拉头和双拉头。
3.2规格型号(见表 1) 表1 mm 型号 3 5 8 10 规格 4.5 9 8 注:表1所列规格为链牙宽度。
中国轻工总会1995-10-24批准 1996-06-01实施 525
QB/T 2172 --1995 XXX 7 5 下止 拉链带 上止 拉攀 链牙 拉头体 a。
单头闭尾拉链 b.双头闭尾拉链 S L KKKK/N18 >16 301~600 ±4 601~900 ±6 008 ±4 6 V20 >18 301~600 ±6 5 601~900 ±8 八300 ±5 8 8 V22 V20 301~600 ±8 10 9 601~900 ±11 注:开尾式拉链无后带头,特殊长度规格的拉链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商定。
4 技术要求 4.1 拉链的主要物理性能(见表3) 表3 N 5 8 10 3 项 目 棉纱带 化纤带 棉纱带 化纤带 棉纤带 化纤带 棉纤带 化纤带 180 330 300 430 390 500 450 平拉强力 W 200 190 180 300 270 350 300 W 110 100 折拉强力 4.5 7 9. 9 轻滑度 w 40 50 50 上止强力 W 30 60 80 80 下止强力 W 50 50 70 80 单牙移位强力 W 30 开尾平拉强力 120 60 06 120 W (包括双拉头开尾平拉强力) 插座移位强力 120 120 W 60 90 (包括双拉头拉链下拉头移位强力) 130 160 160 W 60 拉攀拉头结合力 200 双次 200 双次 200 双次 200 双次 负荷拉次 4.2 拉链的表面质量 4.2.1 拉链的平整度应符合表4规定、 4.2.2 拉链的平直度应符合表5规定。
527
QB/T 2172-- 1995 表 4 mm 长 度L ≤180 181~400 401~600 601~900 平整度(波浪弯高度) 10 允许个数 3 5 7 表5 mm L ≤180 181~400 401~600 601~900 平直度(C形弯高度).≤ 3 6 9 12 4.2.3拉链带和链牙在同一批号中,色差不得低于GB/T250中的三级要求。
同一条拉链的拉链带色 差不得低于GB/T250中的四级。
4.2.4拉链表面要求色泽鲜艳,手感柔软、光滑、平、挺,吻合良好。
4.2.5开尾拉链应插拔、启动灵活。
4. 2. 6 拉链拉开或拉合时应无卡住上、下止现象。
4. 2.7 码装拉链每91.44m内不得超过四个接头。
4.2.8 条装整条拉链的链牙及零件不得有缺、损。
4.2.9电镀拉头的镀层应光亮,不起皮,不得有严重划痕。
4. 2. 10 涂漆、涂塑拉头表面色泽鲜艳,涂层均匀牢固,无气泡等疵病。
4. 2. 11 拉攀翻动灵活,商标清晰。
4.2.12拉链基本长度尺寸应符合3.3条规定,码装拉链长度为(91.44±0.5)m。
5试验方法 5.1拉链平拉强力测试方法 5.1.1测试设备及夹具 5.1.1.1 测试设备由上下夹具,传动构件,测力、显示系统组成。
5.1.1.2 测试范围:2000N。
5.1.1.3 测试速度:(300±10)mm/min。
5.1.1.4 测试设备精度:±0.5%FS(满量程)。
5.1.1.5夹具主要尺寸:宽25mm,夹紧面齿形夹角60°,节距1.5mm,顶宽0.2mm。
两片啮合夹紧口到 内齿3mm处加工成低于齿面0.5mm的平面,夹紧螺栓为M8外六角螺栓。
5.1.2测试方法及步骤 取经5.9拉链负荷耐磨拉次测试合格的长度大于100mm的拉链一段,装夹在上述夹...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171-1995 金属拉链.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171-1995 金属拉链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拉链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金属拉链(以下简称“拉链")。
2引用标准 GB/T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3产品分类 3.1产品型式(见图1) 3.1.1产品按链牙可分为铜质和铝质。
3.1.2产品按拉链带可分为化纤带和棉纱带。
3.1.3产品按用途可分为码装和条装。
3.1.3.1条装拉链可分为闭尾式和开尾式及单拉头和双拉头。
3.2规格型号(见表1) 表1 mm 各 2 3 4 5 10 规 格 3.5 4.5 5.2 6.0 9.0 注:表1中规格为链牙宽度。
3.3拉链尺寸配合(见附录A) 3.4尺寸参数(见表2) 中国轻工总会1995-10-24批准 1996-06-01实施 510
QB/T 2171--1995 XXXX DO G 下止 拉链带 上止 拉头体 拉单 链牙 8.单头闭尾拉链 b.双头闭尾拉链 XXXXXXX向 NKNK RA 加强薄膜 插座 插管 c.单头开尾拉链 d.双头开尾拉链 图1 511
QB/T2171-1995 表2 mm 拉链长度L 型 号 规 格 前带头长度L 后带头长度L: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3.5 从300 2 ±2 ≥18 ≥16 301~600 ±4 3 4.5 601~900 ±6 ±3 4 5.2 ≥18 301~600 ±5 601~900 ±7 ±4 6.0 W20 ≥18 301~600 ±6 601~900 ±8 ±5 10 9.0 W20 ≥18 301~600 ±7 601~900 ±9 注:开尾式拉链无后带头,特殊长度、规格的拉链可以根据用户要求离定。
4技术要求 4.1拉链的物理性能 见表3-1优等品,表3-】一等品,表3-里合格品。
表3-1 N 拉 链 型 中 项 日 2 3 4 5 10 化纤 棉 化纤 棉 化纤 棉 化纤 格 化纤 棉 钢 质 W 250 200 350 250 425 300 500 350 600 平拉强力 氧化铝质 W 198 180 248 225 297 270 347 315 540 折拉强力 80 120. 160 200 240 拉合轻滑度 E 3.5 4 8 单牙移位强力 25 35 40 50 120 上止强力 50 60 80 150 下止强力 35 40 55 150 开尾平拉强力 80 90 100 180 (包括双拉头开尾平控强力) 插座移位强力 50 80 120 (包括双拉头拉链下拉头移位强力) 拉头拉攀结合力 W 60 70 120 250 负荷拉次 200(双次) 512
QB/T2171-1995 表3-I N 拉 链 型 项 目 2 4 5 10 化纤 棉 化纤 棉 化纤 棉 化纤 棉 化纤 棉 钢 质 225 180 315 225 270 450 315 540 平拉强力 氧化铝质 W 178 162 223 0 267 243 312 284 486 折拉强力 80 120 160 200 240 拉合轻滑度 3.30 3.8 4.40 8.80 单牙移位强力 V 23 31.5 98 45 108 上止强力 45 54 72 135 下止强力 W 32 36 50 135 开尾平拉强力 72 81 90 162 (包括双拉头开尾平拉强力) 插座移位强力 V 54 72 108 (包括双拉头拉链下拉头移位强力) 拉头拉攀结合力 54 63 108 225 负荷拉次 200(双次) 表3-』 N 拉 链 项 目 2 3 4 5 10 化纤 棉 化纤 棉 化纤 棉 化纤 棉 化纤 棉 质 W 188 150 262 188 319 225 375 263 450 平拉强力 氧化铝质 W 149 135 186 169 203 261 237 405 折拉强力 W 80 120 160 200 240 拉合轻滑度 3.8 4.4 5 10 单牙移位强力 W 19 26 30 88 90 38 45 60 113 上止强力 下止强力 W 26 30 41 113 开尾平拉强力 " 60 68 75 135 (包括双拉头开尾平拉强力) 撤座移位强力 W 45 60 90 (包括双拉头拉链下拉头移位强力) 拉头拉攀结合力 45 06 118 负荷拉次 200(双次) 4.2拉链的表面质量 4.2.1拉链的平直度应符合表4规定。
513
QB/T217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156-1995 旅行衣箱.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156-1995 旅行衣箱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行衣箱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革、工程塑料、人造革、纺织品等为面料,以胶合板、塑料板材、箱板纸为硬内胎, 采用热压成型、真空成型、注塑、缝制工艺的,具有装放、携带衣物功能的旅行衣箱。
2 引用标准 GB/T 5938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GB/T 5944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 ZB Y45 002 箱包工业术语 3产品分类 旅行衣箱主要部位、部件示意图见图1。
20 6 12 15 16 21 22 13 23 4 24 25 17 87 19 130 129228127126 旅行衣箱部位、部件示意图 1-带卡;2一商标;3-箱把;4-把托;5一壳锁:6--箱墙; 7-拢带扣;8-批带;9--侧把;10-铝口;11--塑料筋;12-电化铝条;13一箱里;14-克马; 15一牵拉件;16-塑料软条;17-拉带;18一走轮;19一合页;20-拉杆提把;21-衣架扣;22--衣架; 23-隔层挂勾;24-层;25一边锁;26一板锁;27-号码锁;28-盖板;29-箱壳;30-折架 中国轻工总会1995-10-24批准 1996-06-01实施 394
QB/T 2156-1995 3.1品种 3. 1. 1 按面层材料分类: a. 天然革旅行衣箱; b. 工程塑料旅行衣箱; c. 人造革旅行衣箱; d. 纺织品面料旅行衣箱。
3.1.2 按箱胎材料分类: a. 工程塑料衣箱; b. 胶合板衣箱; c. 箱纸板衣箱; d. 竹编衣箱。
3.2型式 a. 卧式; b. 立式。
3.3产品规格 产品规格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mm 长 度 公差 长 度 公差 535(21英寸) ±6 685(27英寸) ±6 710(28英寸) ±6 560(22英寸) ±6 735(29英寸) ±6 585(23英寸) ±6. 760(30英寸) ±6 610(24英寸) ±6 785(31英寸) ±6 635(25英寸) ±6 810(32英寸) ±6 4技术要求 4.1外观和感官要求 4.1.1 箱体:两角对称,牙子平直,弧线自然,直立平稳,无高低歪斜不平现象。
4.1.2 工程塑料箱面:表面色泽均匀,同一颜色箱壳颜色基本一致,花纹清晰。
不得有凹凸、裂纹、变形、 明显烫痕、污块、擦伤。
4.1.3 其他材料箱面:面层色泽协调一致,无明显色差、污斑。
粘贴平伏、牢固。
边角部位不允许有明显 皱折、翘起现象。
4.1.4箱口 4.1.4.1 箱铝口表面硬度不低于布氏40度,需经表面保护处理,处理后的铝口颜色一致。
4.1.4.2 箱口装配紧密牢固,相对配合。
对口箱底、盖口缝间隙不大于 2mm,掩口箱合缝间隙不大于 3mm。
箱铝口不允许有砸伤、划印、毛刺。
与箱帮弯角装配周正。
4.1.5箱里:粘贴牢固、端正、整洁。
395
QB/T 2156-1995 4.1.6线迹:针距均匀、平直、吻合,同一只箱子不允许有二处以上跳线、断线。
4.2五金配件 4.2.1电镀要求:表面光亮,不允许有针孔、起泡、起皮、漏镀、脱落和明显的划伤。
4.2.2 耐腐蚀性:镀铬测试12h,镀镍、镀锌测试6h,镀层腐蚀面积不大于4%。
4.2.3配件安装:牢固,各种铆钉平伏,不歪斜,布局合理,无明显划伤。
锁与箱口装配间隙不大于 2mm。
4.3喷塑要求 4.3.1膜层色泽一致、均匀,不允许有大于9mm²漏喷区域,无明显挂滴、气泡、桔皮纹、杂质。
4.3.2塑料膜层对基体应有良好的附着力,无明显膜层脱落现象。
4.4物理性能 4.4.1耐静压力:衣箱平面受一定静压力,衣箱不变形、开裂。
箱壳基本不塌陷。
4.4.2负重:正常使用条件下,要求箱把不松动,不断裂,不掉把。
箱侧把在衣箱着地行走时,推拉不失 灵。
箱体无明显变形、脱开现象。
箱锁功能完好。
4.4.3耐冲击:衣箱在常温下受冲击后,箱锁开启灵活自如。
衣箱不变形、开裂,走轮部位无异常。
4.4.4走轮耐磨耐震:衣箱在规定负重条件下,在水泥路上,工程塑料衣箱累计行走8km,其他品种衣 箱累计行走7km,走轮不坏、不掉。
4.5箱锁使用性能 4.5.1箱锁保密性:密码锁正常使用不准跳号、脱勾、乱号。
4.5.2 箱锁灵活性:钥匙插取通畅,锁心转动灵活。
4.5.3箱锁耐用度:密码锁连续开关500次,其他锁连续开关1000次。
4.6 干燥度 含水量不超过18%。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957-2023 铝及铝合金锅.pdf
ICS97.040.60 CCS Y7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957-2023 代替QB/T1957一1994 铝及铝合金锅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 pots 2023-04-21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95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B/T1957一1994《铝锅》,与QB/T1957一199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产品分类”(见4.1 1994年版的4.1): b)更改了“产品规格”(见4.2 1994年版的4.2); c)删除了“产品命名”(见1994版的4.3); d)更改了“产品示例”(见4.3 1994年版的4.4); )删除了“产品分等”(见1994年版的4.5); f)增加了“基材化学成分”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1.1和6.2.1.1): g)更改了“卫生要求”(见5.1.2 1994年版的5.3)及其试验方法(见6.2.1.2 1994年版的6.9); h)更改了“厚度”要求(见5.2 1994年版的5.1.4)及其试验方法(见6.2.2 1994年版的6.4); )更改了“外观”要求(见5.3 1994年版的5.4)及其试验方法(见6.2.3 1994年版的6.1): j)更改了“锅口内径偏差”要求(见5.4 1994年版的5.1.1)及其试验方法(见6.2.4 1994年 版的6.1); k)增加了“容积”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5和6.2.5); 1)增加了“底部平面性”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6和6.2.6); m)增加了“手柄数量”“手柄结构”“手柄位置”“手柄抗疲劳强度”“手柄(含锅钮)表面温 度”“手柄阻燃性”“手柄抗扭强度”“手柄耐热性”要求(见5.7.1、5.7.2、5.7.3、5.7.5、 5.7.6、5.7.7、5.7 8、5.7.9)及其试验方法(见6.2.7.1、6.2.7.2、6.2.7.3、6.2.7.5、6.2.7.6、6.2.7.7、 6.2.7.8、6.2.7.9); )更改了“锅身渗水”要求(见5.7.10 1994年版的5.1.2)及其试验方法(见6.2.7.10 1994 年版的6.2); o)更改了“手柄牢固性”要求(见5.7.4 1994年版的5.1.3)及其试验方法(见6.2.7.4 1994 年版的6.3); )更改了“锅盖、蒸格、内篮与锅的配合”要求(见5.8 1994年版的5.1.5)及其试验方法(见 6.2.8 1994年版的6.5); 9)更改了“内表面耐蚀性”要求(见5.9 1994年版的5.2)及其试验方法(见6.2.9 1994年版 的6.6、6.7); )增加了“产品放置稳定性”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10 6.2.10); s)增加了“外涂层”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11 6.2.11); t)增加了“复合底牢固度”要求及其试验方法(见5.12 6.2.12); u)更改了“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见第7章、第8章、第9章,1994版的 第7章、第8章).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金属餐饮及烹饪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0)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宁波五谷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I QB/T1957-2023 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国家日用金属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541-2023 钟用钢棒与钢丝.pdf
ICS39.040.20 CCS Y11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541-2023 代替QB/T1541一2005 钟用钢棒与钢丝 Steel bars and wires for clocks 2023-04-21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54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B/T1541一2005《钟用钢棒与钢丝》,与QB/T1541一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 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圆度要求(见表3 2005年版的表3): b)将原标准中“机械性能”更改为“力学性能”(见5.3、6.3 2005年版的4.3、5.3); c)更改了“外观”要求(见5.4.2 2005年版的4.4.2); d)更改了“外形”试验方法(见6.2.2 2005年版的5.2.2); )更改了“标志、运输、贮存”要求(见8.2 2005年版的7.2).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限公司、深圳金霸王精密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市升邦电 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泰坦时钟表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昇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罗西尼表业有 限公司、深圳市格雅表业有限公司、漳州市恒丽电子有限公司、漳州市英姿钟表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斌、宋鹏涛、尹小余、朱继华、吴夏萌、张谦、邓建军、林坚、吴晓霖、 郭新刚、罗斌、沙琳凯、邵跃明、林伟祥、庄嫚艺.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3年首次发布为QB878一1983 1992年第一次修订为QB/T1541一1992 2005年第二次修订: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QB/T1541-2023 钟用钢棒与钢丝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钟用钢棒与钢丝(以下简称“钢棒、丝”)的规格、标记、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 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同时给出了便于技术规定的分类. 本文件适用于制造钟表零件用钢棒、丝的设计、生产、检验和销售,仪器仪表等日用机械行业类似 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和销售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3.7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1958一2017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检测与验证 GB/T2101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2103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061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分类、规格和标记 4.1分类 4.1.1按形状分 钢棒、丝按形状分类如下: —棒材:直状: —一丝材:卷状. 4.1.2按牌号分 钢棒、丝按牌号分类如下: —非合金工具钢:T9A: 优质碳素结构钢:15、70、65Mn; 碳素结构钢:Q235A、Q235B.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477-2023 电子钢琴.pdf
ICS97.200.20 CCS Y 58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477-2023 代替QB/T1477一2012 电子钢琴 Electronic piano 2023-04-21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47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B/T1477一2012《电子钢琴》,与QB/T1477一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高、中级品和普及品的分类要求(见4.2 2012年版的3.2); b)增加了音色名称的要求及测试方法(见5.2.4、7.3.4); c)删除了音量的要求(见2012年版的4.2.5); d)更改了音质的要求及测试方法(见5.2.5、7.3.5 2012年版的4.2.4); )更改了音准误差要求(见5.2.6 2012年版的4.2.6): f)将“黑键高度”更改为“黑键前端距白键面的距离”,并更改了要求(见5.3.1.4 2012年版 4.3.1.4); g)增加了同音连奏的要求及测试方法(见5.3.1.11、7.4.1.11); h)增加了擒纵感的要求及测试方法(见5.3.1.12、7.4.1.12): )更改了踏板功能、弱音踏板声压级的要求(见5.3.2.1、5.3.2.4 2012年版的4.3.2.1、4.3.2.3); j)更改了放声系统总谐波失真、线路输出端的信噪比的测试条件(见表7 2012年版的表5); k)更改了高、中级品延音时长的要求(见5.4.4 2012年版的4.4.4); 1)增加了无线MDI发送的要求及测试方法(见5.4.5、7.5.10); m)增加了复音数的要求及测试方法(见5.4.6、7.5.11); )更改了安全的要求及测试方法(见5.5.1、7.6.1 2012版的4.5.1、5.5.1): 0)更改了电磁兼容的要求及测试方法(见5.5.2、7.6.2 2012版的4.5.2、4.5.3、5.5.2、5.5.3); )更改了谐波电流限值的要求及测试方法(见5.5.3、7.6.3 2012版的4.5.4、5.5.4): q)增加了射频指标的要求及测试方法(见5.5.4、7.6.4); )增加了能耗的要求及测试方法(见5.10、7.11); s)增加了废弃乐器回收利用的内容(见第6章); t)更改了型式检验的要求(见8.3.1 2012年版的6.3.2.1); u)更改了型式检验的RQL水平(见8.3.3 2012年版的6.3.2.3).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得理乐器(珠海)有限公司、得理电子(上海 )有限公司、杭州爱尔科乐器有限 公司、北京乐器研究所、广州恒声检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国宗、蒋峰、许瑞祥、盛子斐、张国稳、葛兴华、张光中、谢奇彬、周鹏、 赖红伟、张益一、苏勇、江万年、王伟、龙洁勤.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2年首次发布为QB/T1477一1992: ——2003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QB/T1477-2023 电子钢琴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钢琴的声学品质、演奏性能、电声性能、安全性能等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 法,规定了废弃产品的回收利用、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同时给出了便于技术规 定的分类. 本文...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466-2023 皮鞋油.pdf
ICS71.100.35 CCS Y44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466-2023 代替QB/T1466一2007 皮鞋油 Shoe polish 2023-07-28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46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B/T1466一2007《皮鞋油》,与QB/T1466一200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皮鞋油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b)更改了溶剂型皮鞋油与乳化型皮鞋油感官要求(见表1 2007年版的表1): c)更改了乳化型皮鞋油耐热稳定性指标(见表2 2007年版的表2); d)更改了标准测试牛皮光泽值范围[见5.4.1的b) 2007年版5.4.1的b)]; )更改了乳化型皮鞋油不挥发物滴点指标(见表2 2007年版的表2); f)更改了检验规则的内容(见第6章,2007年版的第6章).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蜡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雪豹日化有限公司、沈阳翰皇日用品有限公司、国家轻工业牙膏蜡制品质量 监督检测中心、哈尔滨亚克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金平、葛澄清、童星、李长多、刘爽、刘大龙、张劲松、贾福泉.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2年首次发布为QB/T1466一1992 2000年第一次修订,2007年第二次修订;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I QB/T1466-2023 皮鞋油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皮鞋油的感官、理化等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和保质期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各种颜色的溶剂型皮鞋油和乳化型膏状皮鞋油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皮鞋油shoe polish 以蜡类和(或)聚合物、溶剂等组成的化合物,易于附着在皮鞋皮革表面,能增加皮鞋皮革表面的 光泽度,对皮鞋表面具有清洁、保养等作用的膏状产品. 3.2 溶剂型皮鞋油solvent shoe polish 主要以蜡和(或)聚合物、有机溶剂为原料,经混合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皮鞋油(3.1). 注:一般采用铁盒包装. 3.3 乳化型皮鞋油emulsified shoe polish 主要以蜡和(或)聚合物、乳化剂、水为原料,经乳化等工艺制成的皮鞋油(3.1). 注:一般采用软管包装. 4要求 4.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规定.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33017-2023 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运营服务系统技术规范.pdf
ICS29.200 CCS K 81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33017-2023 代替NB/T33017—2015 电动汽车 智能充换电运营服务 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charging and swapping operation service system of electric vehicles 2023-10-11发布 2024-04-1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33017-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系统构成 2 5系统功能 3 6编码规范 6 7系统接口要求 6 8信息安全 防护 6 9系统运行指标 7 四国电力出社 155108.5123 后电话01006839325 扫码免费兑换电子书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1305.2-2023 电动汽车充放电双向互动 第2部分:有序充电.pdf
ICS29.200 CCS K81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 行业标准 NB/T11305.2—2023 电动汽车 充放电双向互动 第2部分:有序充电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b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Part 2:Coordinated charging 2023-10-11发布 2024-04-1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11305.2-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体系架构 5功能要求 6技术要求 7信息安全防护要求 附录A(资料性)有序充电系统架构框图 附录B(资料性)GB/T18487.1一2015标准电动汽车的休眠唤醒技术方案 12 中电出顺社 仔185108.5125 g电材010-58383253 扫码免费兑换电子书 T NB/T11305.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NB/T11305《电动汽车充放电双向互动》的第2个部分.NB/T1130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有序充电.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网 河南省电力公司、许继电源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 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国联智慧能源交通技术 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山东 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武汉蔚来能源有限公 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 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海汇 德电气有限公司、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四川 能源互联网研究 院、青岛华烁高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梅赛德斯一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 资有限公司、阿利昂斯汽车研发(上海)有限公司、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 芜供电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武斌、吴尚洁、马建伟、周丽波、张琳娟、孟凡提、李培军、杨烨、李凯旋、 赵宇、李涛永、赵翔、申庆祥、许长清、武玉丰、李红岩、贾甜、刁晓虹、张元星、李斌、张然、汝雁飞、 迟福海、徐枭、葛静、李洪涛、雷斑、肖宇华、王浩柱、刘雷、王伟、赵颖、吴广涛、汪国康、曹世双、 高峰、于士友、秦超、赵文江、李立理、张克贺、武亨、张倩、王骞、刘兆元、焦平洋.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1305.1-2023 电动汽车充放电双向互动 第1部分:总则.pdf
ICS29.200 CCS K 81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 行业标准 NB/T11305.1—2023 电动汽车 充放电双向互动 第1部分:总则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bi-directional interaction- Part 1:General Principle 2023-10-11发布 2024-04-1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11305.1-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体系架构 ..2 5参与方 4 6互动功能 4 7运行方式 5 8应用场景 6 中用电力出服社 FOVE 155198.5126 口 售后电话010-8383253 扫码免费兑换电子书 NB/T11305.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NB/T11305《电动汽车充放电双向互动》的第1个部分.NB/T1130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有序充电.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NEA/TC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 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继电源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 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国联智慧能源交通技术 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山东 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武汉蔚来能源有限公 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 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海汇 德电气有限公司、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四川 能源互联网研究 院、青岛华烁高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梅赛德斯一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 资有限公司、阿利昂斯汽车研发(上海)有限公司、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 芜供电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文、吴尚洁、马建伟、周丽波、李涛永、杨烨、刘慧文、李培军、李凯旋、 赵宇、张琳娟、孟凡提、牛荣义、申庆祥、李斌、张元星、刁晓虹、刘博、秦军伟、范贤博俊、李充、 顾栋杰、迟福海、徐枭、李勋、董新生、吴丹、李波、王强、胡勇、刘文月、刘俊华、谭卓辉、汪国康、 曹世双、高峰、于士友、秦超、李鸿露、赵文江、李立理、张心、武亨、张倩、王骞、刘兆元、张培杰.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JF(沪苏浙皖) 4013-2024 动平衡机校准规范.pdf
JJF(沪苏浙皖) 沪苏浙皖地方计量校准规范 JJF(沪苏浙皖)4013-2024 动平衡机 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Dynamic Balancing Machines 2024-02-29发布 2024-08-29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JJF(沪苏浙皖)4013-2024 动平衡机校准规范 JJF(沪苏浙皖)4013-2024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代替JJG(苏)68-2006 Dynamic Balancing Machines 归口单位: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要起草单位: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 参加起草单位: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江苏省力值硬度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JF(沪苏浙皖) 4012-2024 手持式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校准规范.pdf
JJF(沪苏浙皖) 沪苏浙皖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沪苏浙皖)4012一2024 手持式激光诱导击穿 光谱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Handheld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meters 2024-2-29发布 2024-8-29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JJF(沪苏浙皖)4012一2024 手持式激光诱导 JJF(沪苏浙皖)4012-2024 击穿光谱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Handheld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meters 归口单位: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能源计量数据中心) 连云港市计量检定测试中心 参加起草单位:苏州星帆华镭光电有限公司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JJF(沪苏浙皖)4012一2024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付川(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能源计量数据中心)) 邢金京(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能源计量数据中心)) 宋健(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能源计量数据中心)) 程宣(连云港市计量检定测试中心) 参加起草人: 孙嵘(苏州星帆华镭光电有限公司) 郭伟(苏州星帆华镭光电有限公司) 喻正宁(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孙磊(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能源计量数据中心)) 陈敏(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能源计量数据中心))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13
114
115
…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