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2417-1998 校音器.pdf
分类号Y58备案号2187-1998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417-98
校音器
1998-11-25发布1999-06-01 实施 国家轻工业局发布
QB/T2417-98
前言
本标准系ZBY58004一89《校音器》的首次修订。
由于校音器的结构和制造技术未有重 大的变化,本次对其修订时,保留了原标准中实践证明适合我国校音器产品发展,而又不妨 碍生产的那些内容。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范围:对校音器发音体作了明确的限定。
引用标准:删去“QJ167标准”,增加“GB5935,QB2100”两项标准。
产品分类:将“十二管”改为“转盘式十二调名十三音”。
容作了删减和调整并补充了对主要部件材料的要求。
定各音”。
代替原标准5.1.4的内容。
并增加了对孔隙率的试验。
检验规则:文字作了修正。
附录A:将A2中对材料的要求调整到技术要求一章中。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乐器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国光口琴厂、北京乐器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明军、周伟义、王伟。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轻工业部发布的专业标准ZBY58004一89《校音器》作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417-98 校音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校音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铜质簧片为发音体的校音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GB 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2829-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 3451-82标准调音频率 GB 5935-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 QB 2100-95十二平均律音名标注方法 3产品分类 3.1根据产品的规格、形状、用途分为四管、西班牙式六管、夏威夷式六管、七调名单管、 十二调名单管、转盘式十二调名十三音等六种规格。
各类校音器的适用范围见附录A(标准 的附录)。
3.2各规格的音名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音名 规格音名 四管 西班牙式六管e a P 夏威夷式六管e a 七调名单管 十二调名单管f# 转盘式十二调名十三音a b' 注:用户特殊规格除外。
4技术要求 4.1律制
国家轻工业局1998-11-25批准1999-06-01实施
QB/T2417-98 采用十二平均律。
4.2标准音 a=440Hz,应符合GB3451的要求。
4.3音准 a音及a音的音准偏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 2音准偏差 等级高级品普及品 音准偏差+8+12
-5-5 4.4音程关系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音程要求 规格要求允差 四管纯五度da微有波音 西班牙式六管四度、三度协和gd四度间微有波音 夏威夷式六管四度、五度协和,纯八度al#c²e²三度间微有波音 七调名单管 十二调名单管四度、五度平均协和微有波音 转盘式十二调名十三音 注:转盘式十二调名十三音音程以音准仪为准。
4.5音质 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2音质要求 等级高级品普及品 音质清脆响亮,无沙、哑、杂音,不迟清脆响亮,无明显沙、哑、杂音, 鸣不迟鸣 4.6外观 4.6.1铜管 a)管身:应镀镍和铬,表面光亮,镀层牢固,无明显擦毛,高级品孔隙率应不大于8, 普及品孔隙率不大于10; b)焊接:长短齐正、平直,焊接处应光洁牢固。
4.6.2塑管 表面应光亮,无裂缝影,无明显缩印。
4.6.3音孔板 音名标记清晰,两端半圆形应同心且相等。
4.6.4装配 管体与音孔板应配合紧密,无明显漏气。
4.7主要部件材料 4.7.1外壳
2
QB/T 2417--98 符合卫生要求的塑料或符合音质性能要求的金属材料。
4.7.2音孔板 硬度不低于HV175的乐器专用铜材或性能相同的其它材料。
4.7.3簧片 硬度不低于HV185的乐器专用铜材或性能相同的其它材料。
5试验方法 5.1音准 5.1.1试验仪器:音准仪、真空泵、储气箱、压力计、话筒等。
5.1.2试验温度:15℃~30℃。
5.1.3试验相对湿度:40%~85% 5.1.4试验方法:以195Pa(20mmH2O)~295Pa(30mmH2O)的气压为标准,测定各音。
5.2音程关系 以标准音为基准音,按表3的要求,感官检查。
5.3音质 逐只用单音吹奏...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416-1998 独轮车.pdf
分类号Y14 备案号2186-1998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416-98
独轮车
1998-11-25发布1999-06-01实施 国家轻工业局发布
QB/T 2416-98
前言
中鞍管安全标记等同采用了国际标准ISO4210《自行车安全要求》(1996年版本)的内容, 而叉架侧向静负荷、鞍座夹紧力矩、鞍座强度、轮胎与轮辋配合性能试验、车轮静负荷性能、 合成树脂一体车轮静负荷性能、合成树脂一体车轮耐温性能试验、合成树脂一体车轮落下试 验、精度要求、外观质量等10个方面等同采用了日本JBMS标准《独轮车安全要求》(1993 年版本)的内容。
而鞍座固定性能、电镀件外观、油漆件外观分别引用了QB/T1717,QB/T 1217和QB/T1218的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自行车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自行车标准化中心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丹昆。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416-98 独轮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独轮车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非竞赛用独轮车。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GB19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565-93自行车安全要求 GB 12742-91自行车检测设备和器具技术条件 QB/T1217一91自行车电镀技术条件 QB/T1218-91自行车油漆技术条件 QB/T1717-93自行车鞍座 3产品分类 3.1型式 独轮车的基本型式见图1。
3.2产品型号表示方法 3.2.1独轮车型号由二个汉语拼音字母和2~3个阿拉伯数字组成。
3.2.1. 1第一一个汉语拼音字母D,表示独轮车。
3.2.1.2第二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车轮直径,见表1。
表1车轮直径mm 轮径系列610560510455405 字母G K M Q
国家轻工业局1998-11-25批准1999-06-01
QB/T 2416-98 3.2.1.3拼音字母后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工厂设计序号。
示例:D M10
工厂设计序号
车轮直径510mm
独轮车
(后)(前)
2 13
12 11
10
14
1-鞍座;2-鞍管;3-叉架:4-中轴部件;5-右曲柄;6-轮辋;7-轮胎;8--气门嘴; 9-右脚蹬;10辐条;11--左曲柄;12-左脚蹬;13-鞍管销;14--一体成形轮 图1 技术要求 4.1叉架正向静负荷性能 将叉架荷重500N,经30s后,永久变形量不大于3mm。
4.2鞍管安全标记 按GB3565中12.2的规定。
4.3鞍座夹紧力矩 按5.3规定的方法试验时,鞍座相对鞍管以及鞍管相对叉立管不得转动。
鞍座齿形螺 母及鞍管销的紧固力矩应不大于20Nm。
4.4鞍座强度 在鞍管上装3kg重锤,让其向前、向后自然倒下各30次,鞍座或鞍管不得有明显破损
QB/T 2416-98 或变形。
4.5鞍座固定性能 应符合QB/T1717中4.2的规定。
4.6轮胎与轮辋配合性能试验 按5.6规定的方法试验,经30s后,轮胎与轮辋间的配合仍应完好,车轮体各部不得有 异常。
4.7车轮静负荷性能 车轮轮辋负重180N,经1min后,永久变形量不大于1.5mm。
4.8合成树脂一体车轮静负荷性能 车轮轮辋荷重500N,经1min后,永久变形量不大于3mm。
4.9合成树脂一体车轮耐温性能 车轮轮辋在15℃~20℃温度下放置30min,然后再加温到(30±5)℃,放置4h,轮辋 宽度的永久变形量不大于2mm。
4.10合成树脂一体车轮落下性能 按5.10规定的方法试验后,合成树脂一体车轮各部不得有龟裂、破损或明显变形。
4.11精度要求 4.11.1叉腿内侧与轮胎的间隙左右各不小于3mm。
4.11.2叉腿内侧与轮辋的间隙左右各不小于3mm。
4.11.3) 4.11.4固定车轮,卸下鞍座,使叉架垂直向前或向后倾斜5°,叉架应自然倒下。
4.12外观质量 4.12.1各部件不得有锐角、毛刺、飞边、裂口、明显伤痕、色差、褪色等缺陷。
4.12.2非电镀或油漆的加工面不得有锈斑、裂纹及其它明显的缺陷。
4.12.3鞍管被鞍管销等固定后,应牢靠无松动现象;松开夹紧装置后,即可容易地调节鞍 座高度。
4.12.4外形不得有明显的歪斜现象。
4.12.5商标印记不得有粘贴不良、刻印不良,字迹应清晰,无明显歪斜。
4.13电镀件质量 4.1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413-1998 制革用粉状铬鞣剂.pdf
QB 分类号G71 备案号2182-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413--98 制革用粉状铬剂 1998-11-25发布 1999-06-01实施 国家轻工业局发布
QB/T2413-98 前言 本标准在制定各项技术指标时,参照国外有关资料,结合目前国内实际生产情况而制 定。
在分析方法制定中,根据本产品的特殊性,不能直接采用现有的分析方法。
-一测定pH时,由于剂溶解需要一个过程,刚加入水的时候,剂还没有完全溶 解,所测pH偏高(偏向水的pH),所以本标准规定pH需要在加水10min~15min溶解完 全后测定。
-水不溶物的测定:根据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剂温度可达40℃,所以溶解温度规定 在(40±1)“℃,过滤用3"磨砂漏斗。
以上试验方法经过实践验证,是国内较先进的方法。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什旅市亭江化工厂、西北轻工业学院皮革工程系、海宁皮革化工厂、 南京皮革化工厂、重庆东风化工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鲁显菊、丁绍兰、应惠芳、柴建国、桑宏齐。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413-98 制革用粉状铬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革用粉状铬剂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 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重铬酸钠为原料,用硫酸、硫酸氢钠酸化,葡萄糖或二氧化硫等还原, 或再配入助剂而制成的适用于制革主或复用的粉状铬剂。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 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 新版本的可能性。
QB/T2412-98皮革用化学品技术通则 3产品分类 产品分标准型(碱式硫酸铬)、蒙囿型、蒙囿自碱化型三类,每类产品有高碱度和低 碱度2个品种。
4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指 标 序号 项 目 标准型 蒙面型 蒙圈自碱化型 1 三氧化二铬(CrO) 24.0 22.0 18.0 低 33±2 33±2 2 盐基度% 高 40±2 40±2 3 pH 2.5~3.5 2.5~4.5 3.0~4.5 4 水不溶物 % 0.5 1.0 5 试验方法 取样及测试通则应符合QB/T2412第3,4章的规定。
5.1三氧化二铬含量的测定 5.1.1原理 过氧化钠在碱性介质中将绿色的三价溶液氧化为黄色的铬酸盐溶液,然后使铬酸盐在 国家轻工业局1998-11-25批准 1999-06-01实施
QB/T2413-98 酸性介质中将碘化钾氧化,释出一定量的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 出的碘,即可求得铬的含量。
5.1.2试剂 a)过氧化钠; b)硫酸镍:5%; c)碘化钾:20%(或固体); d)盐酸:1:1; e)淀粉指示剂:1%; f)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mol/L。
5.1.3步骤 称取试样约3.0g(精确至0.0001g)于50mL烧杯中,用少量(40±1)C热水溶解后移 入1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移液管吸取10mL于250mL碘量瓶中,加过 氧化钠1.5g及40mL蒸馏水,瓶口加小漏斗,小火煮沸5min,取下冷却,再加5%硫酸镍 溶液3mL,继续煮沸小气泡成为大气泡(约5min),停止加热。
将瓶冷却至室温,加1:1 盐酸15mL,用约10mL的蒸馏水沿漏斗和瓶壁倒入瓶内,加20%碘化钾10mL,摇匀,盖 塞,暗处静置5min。
用蒸馏水洗涤瓶塞和瓶壁,至碘量瓶中体积约为120mL,用硫代硫酸 钠标准溶液滴至稻草色时,加入淀粉指示剂1mL,继续滴至呈现Cr²的翠绿色为止。
5.1.4计算 x=V×0.02533 .100%.................(1) m×10/100 式中:X一一三氧化二铬的百分含量,%; ci--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之用量,mL; m一样品之质量,g; 0.02533-与0.001mol硫代硫酸钠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三氧化二铬的质量。
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相差不大于0.2。
5.1.5试验报告 试验测定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报告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5.2盐基度的测定 5.2.1原理 用碱标准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中和盐基性铬盐溶液中的酸(游离的和结合的),测出 总酸量,从而测出铬盐的盐基度。
5.2.2试剂 a)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mol/L; b)酚酞指示剂:1%乙醇溶液。
5.2.3步骤 用移液管吸取测三氧化二铬的试液10mL于250mL白瓷蒸发皿中,加蒸馏水100mL, 酚酞...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400-2018 手表用金属后盖.pdf
ICS39.040.10 分类号:Y11 备案号:65144-2018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400-2018 代替QB/T2400一1998 手表用金属后盖 Metal case backs for watches 2018-07-04发布 2019-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240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400一1998《带螺纹的手表后盖尺寸系列》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2400一199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标准名称; 删除了正多边形后盖相关内容; 一将“槽口型后盖”修改为“螺纹后盖”,并增加了“包珠揿 后盖”、“米位揿后盖”、“螺 钉后盖”尺寸和极限偏差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和5.2); 一增加了手表后盖玻璃的结合牢度、外观、耐腐蚀性能、表面覆盖层、镍释放量的要求和试验 方法(见4.2~4.6和5.3~5.7); —一增加了手表后盖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见第6章和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0)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 市飞亚达精密计时制造有限公司、东莞均益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珠 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深圳市雷诺表业有限公司、漳州市恒丽电子有限公司、天王电子(深圳)有限 公司、依波精品(深圳)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荆江波、徐金翠、熊汉生、范黎、郭新刚、龚翔、刘进永、兰付胜、邵跃明、 蓝丽萍、李育忠、张克来、钟飞、杨丽.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400-1998. I QB/T2400-2018 手表用金属后盖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表用金属后盖(以下简称“后盖”)的分类及部位名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表壳上的金属后盖,其他类型的后盖亦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6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GB/T197普通螺纹公差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10111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QB/T2661一2013手表壳 QB/T4775表壳体及其附件人工汗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 QB/T4781手表外观件的外观检验条件 EN1811长期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物品以及插入人体刺穿部位的组件的镍释放量参考试验方 法(Reference test method for release of nickel from all post assemblies which are inserted into pierced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e into direct and prolonged contact with the skin) 3分类及部位名称 后盖按结构分为: —包珠揿后盖:配合位横截面形状类似半圆形、与表壳通过过盈实现配合的后盖.其部位名称如 图1所示; 一螺纹后盖:与表壳通过螺纹实现配合的后盖.其部位名称如图2所...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提问日期: 2024-05-04 23:26:37
提问网友: CHEN
解答网友:
粘结
QB/T 2399-1998 手表柄头和柄头管配合尺寸系列.pdf
分类号Y11 QB 备案号2164~2171-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99~2406-98 钟表工业标准 (4) 1998-11-25发布 1999-06-01实施 国家轻工业局 发布
目 标准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 QB/T2399一98手表柄头和柄头管配合尺寸系列 GB4042-83 GB 4044-83 2 QB/T 2400-98 带螺纹的手表后盖尺寸系列 GB 4045-83 3 QB/T2401-98 3手表机心的形状、尺寸和名称. GB4040-83 4 QB/T 2402-98 手表壳与表带连接尺寸系列 GB4048-83 GB 4049-83 5 QB/T2403-98 手表游丝 GB4037-83 6 QB/T 2404-98 手表发条 GB4036-83 7 QB/T2405-98 钟表宝石元件 GB4039-83 GB9818-88 8 QB/T2406一98钟机械式日历机构 GB6875-86
分类号Y11 QB 备案号2164-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99-98 eqvISO/DIS 10522.2:1998 手表柄头和柄头管配合 尺寸系列 1998-11-25发布 1999-06-01实施 国家轻工业局 发布
QB/T2399-98 前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DIS10522.2:1998《计时仪器柄头和柄头管的结构和 尺寸》。
本标准是对原GB4042一83《手表柄头管配合尺寸系列》和原GB4044一83《手表柄 头尺寸系列》的修订并由国家标准调整为行业标准。
本标准与原GB4042-83和原GB4044-83的主要差异为: 一编写格式及表述方法按GB/T1.1一1993的规定执行; -增加了第2章引用标准; 一尺寸系列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DIS10522.2。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丹东手表工业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福生、任良。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GB4042一83《手表柄头管配合尺寸系列》和原GB4044一83 《手表柄头尺寸系列》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99-98 手表柄头和柄头管配合尺寸系列 eqv ISO/DIS 10522.2:1998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表柄头和柄头管的结构、尺寸及公差。
本标准适用于有防水标记的手表柄头和柄头管。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 本的可能性。
GB1803一79公差与配合尺寸至18mm孔、轴公差带 3结构型式 3.1柄头(见图1) D D D D D, D, 1型 2型 D-柄头外径(1~2型);D一螺纹直径(1~2型);D;一柄头毂直径(1~2型); C一滚花面高度(1~2型);F一柄头毂凸出长度(1型);F一柄头毂凹进长度(2型); H一柄头高度(1~2型);P一柄头管槽深度(1~2型):P-螺纹钻孔深度(1~2型) 图1柄头 国家轻工业局1998-11-25批准 1999-06-01实施...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389-1998 锂-二氧化锰扣式电池.pdf
分类号K82 备案号2050一1998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389 - 98 EaV
锂-二氧化锰扣式电池
1998-08-17发布1999-05-01实施 国家轻工业局发布
QB/T2389~98
前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EC60086-2:1997《原电池第2部分: 电池分类标准》第九版中第五类圆形电池标准。
与IEC60086-2中第五类圆形电池标准相比,本标准仅在编排上以及下述几个方面有所 不同: 1.抽样办法按GB/T8897《原电池总则》执行。
2.按照GB/T8897《原电池总则》的规定,本标准对电池耐漏液性能的检验方法和要 求作了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原电池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常州电池厂、武汉752厂、成都建中锂电池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平国、郑文佳、陈厚循、王健、赵佳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89-98 锂一二氧化锰扣式电池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锂一二氧化锰扣式电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锂为负极活性物质、二氧化锰为正极活性物质及电解质为有机电解质的 扣式电池。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GB/T8897-1996原电池总则 3技术要求 3.1外形尺寸 外形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
尺寸稳定性要求按GB/T8897中8.1执行。
3.2开路电压 开路电压为3'V。
3.3放电容量 3.3.1初始期(电池在生产后的60天内为初始期):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2贮存期:电池贮存12个月后,以最小平均放电时间计,应不低于初始期规定放电容 量的98% 3.4外观和极端 外观应整洁,标志清晰,无变形、锈蚀、漏液。
安装在电池上的极端应始终能形成并 保持良好的电接触。
3.5耐漏液性能 3.5.1电池在放电过程中,任何外表面应无电解质、密封剂及其它内部组分。
3.5.2按4.5进行耐漏液性能检验时,电池的任何外表面亦应无电解质、密封剂和其它内 部组分。
3.6贮存性能 在规定的贮存期后,按4.6进行试验,电池的贮存性能应符合3.1~3.5的要求。
国家轻工业局1998~08-17批准1999-05-01实施 1
QB/T 2389-98 表1电池的技术指标 处形 标称电压R寸mm 型号
v直径高度A/B M极端类型
Max Min Max Min Min CR303230.029.63.22.9 CR245024.524.25.04.6 CR24303.02.7 CR23545.45.1 CR233023.022.63.02.7M
8.0 CR23202.01.8 CR20323.22.9 CR202532.52.2A/B
20.019.7 CR20161.61.4 CR20121.21.0(+) CR162016.015.72.01.85.0 CR16161.61.4 CR12202.01.8
12.512.24.0 CR12161.61.4 CR102510.09.72.52.23.0
放电容量耐漏液性能 最小平均放电方式试验条件 型号放电时间负荷电阻每天放电终止电压要求温度时间
(初始期)kQ时间相对湿度天 h h CR303212507.5 CR24501200在 CR24301300155 CR235412607.5倍 CR23301320放 CR2320590大
15镜 CR2032920F(45 ± 2)℃ CR2025540242.0检30
查75%以下 CR201667530 CR2012530不
得 CR162090047有 CR161648030漏 CR1220700液
62 CR1216480 CR102563068
2
QB/T2389-98 4试验方法 4.1外形尺寸 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
测量时应防止电池短路。
4.2开路电压 测量仪表的精度应不低于0.25%,内阻应不小于1MΩ。
4.3放电容量 放电容量按以下条件进行试验: a)开始放电前,电池应在标准温度(20土2)℃,标准相对湿度45%~75%的条件下(以 下简称标准条件)放置12h以上: b)放电环境条件:标准条件; c)负荷电阻:按表1规定,负荷电阻包括外电路部分的电阻,电阻值准确到0.5% 以内: d)放电方式:按表1规定; e)放电终上:负荷电压首次低于表1规定的终止电压时,即为放电终止; f)...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387-1998 洗衣皂粉.pdf
QB 分类号Y43 备案号2013-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87-98 洗衣皂粉 1998-08-17发布 1999-05-01实施 国家轻工业局发布
QB/T2387-98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成都油脂化工总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华渊、段学莲、尹莉。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87-98 洗衣皂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洗衣皂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等。
本标准适用于由脂肪酸钠及其它表面活性剂和助洗剂、分散剂、酶、添加剂等配方生 产的洗衣皂粉。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 本的可能性。
GB601一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368一93表面活性剂水溶液pH值的测定电位法 GB7457一87肥皂中总碱量和总脂肪物含量的测定 GB/T13171-1997洗衣粉 GB/T13173.1一91洗涤剂样品分样方法 GB/T13173.2-91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GB/T13174一91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的测定 GB/T13176.2一91洗衣粉中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的测定(烘箱法) 国家技术监督局令[1995]第43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 3技术要求 3.1洗衣皂粉应呈不结团的粉状或粒状,表观密度应保持相对稳定,具体数值由生产厂 自定。
3.2洗衣皂粉的气味,除肥皂固有的气味外,应无异味,若加香精由生产厂自定。
3.3洗衣皂粉的色泽,应均匀一致。
3.4材料要求 洗衣皂粉使用的各种表面活性剂,其生物降解度应分别不小于90%,不得使用四聚 丙烯烷基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3.5物理化学指标 洗衣皂粉的物理化学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国家轻工业局1998-08-17批准 1999-05-01实施 1
QB/T2387-98 表1洗衣皂粉的物理化学指标 项 目 指 标 总表面活性剂含量(%) ≥10 脂肪酸钠对总表面活性剂比率(%) ≥55 pH值(0.1%溶液,25℃) ≤11.0 水分及挥发物(%) 15 相对标准洗衣粉对油污布的去污力比值 ≥1.0 3.6定量包装要求 洗衣皂粉小包装净含量须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4试验方法 4.1总表面活性剂含量按GB/T13173.2规定测定。
4.2脂肪酸钠对总表面活性剂比率的测定 4.2.1方法概述 将试样水溶液,用硫酸使其中的脂肪酸钠分解成脂肪酸,用石油醚萃取。
蒸出萃取液 中的石油醚后,将残余物溶于乙醇中,再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中和脂肪酸。
蒸出乙醇,称 量所形成脂肪酸钾,换算成脂肪酸钠含量。
4.2.2试剂 按GB7457中第5章规定,另增加水-乙醇(1:1)混合液。
4.2.3仪器 按GB7457中第6章规定。
4.2.4测定 称取试样约10g(称准至0.001g)于250ml烧杯中,加100ml水-乙醇(1:1)混合 液,在封闭电炉上加热使之溶解。
将不溶物在酸化前析出,静止分层,将上层清液完全转 入分液漏斗中,每次用在封闭电炉上加热的20ml水-乙醇(1:1)混合液洗涤烧杯和不 溶物共四次,将洗涤液尽量完全转入分液漏斗中合并,再按GB7457中8.2规定测定干皂 含量。
或将此溶液连带不溶物注入具塞量筒中,按GB7457中8.2规定测定干皂含量,其中, 水洗改用水-乙醇(1:1)混合液洗涤。
若萃取过程中乳化,根据情况用适量95%乙醇破 乳。
4.2.5试验结果计算 a)脂肪酸钠含量X,(%)按式(1)计算: X=(m-0.016Vc)×100/mo (1) 式中:m干皂的质量,g; V. 一中和时耗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体积,ml; c -所用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浓度,0.2mol/L; m。
--试样的质量,g。
2
QB/T2387-98 b)样品中脂肪酸钠对总活性物含量的比率R(%)按式(2)计算: Xs R=- ×100 xe ...... (2) 式中:X~一脂肪酸钠含量,%。
; X一一总活性物含量,%(见4.1) 4.3pH值的测定 按GB6368规定测定。
4.4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 按GB/T13176.2规定测定。
4.5对油污布去污力的测定 按GB/T13174规定测定,试样和标准洗衣粉的溶液浓度为0.2%,用250mg/kg硬水 配制,标准洗衣粉与油污布按GB/T13174的规定制备,试...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385-2018 深色名贵硬木家具.pdf
ICS97.140 分类号:Y81 备案号:62769-2018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85-2018 代替QB/T2385一2008 深色名贵硬木家具 Dark rare hardwood furniture 2018-02-24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 2385-2018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命名 2 5主要尺寸 2 6要求 3 7试验方法 6 8检验规则 9标志、使用说明、包装、运输与贮存 9 附录A(资料性附录)深色名贵硬木主要适用商品材的木材名称及树种名称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木家具主要尺寸 15 附录C(规范性附录)我国各地区年平均木材平衡含水率17 I QB/T2385-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385一2008《深色名贵硬木家具》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2385一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深色名贵硬木”“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深色名贵硬木软体家具”的定义,删除了“红 木家具”“沙发椅”的术语和定义; 删除了按产品用材比例分类、按产品工艺分类; 删除了“平整度”要求; 一修改了边材用材要求,删除了“产品正视面用材色差、纹理”要求; 一修改了产品含水率要求; 一修改了理化性能要求; 修改了力学性能要求; 删除了检验项目的分级要求; —增加了结构安全性要求; 一增加了产品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增加了皮革和纺织面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及其试验方法: 修改了皮革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 删除了产品质量明示卡要求; 修改了附录A中部分树种名称,增加木种名称及备注; —修改了附录B中部分主要尺寸.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0)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木材行业协会红木专业委员会、国家 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中山市鸿发家具有限公司、东阳市明堂红木家俱有限公司、深圳 祥利工艺傢佩有限公司、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年年红实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华 名华居家居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卓木王红木家俱有限公司、福建省仙游县贡品轩古典家俱有限公司、东 阳市双洋红木家具有限公司、上海航管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常熟市东方红木家俱有限公司、中山市中广 测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弘木印象艺术家具有限公司、上海艺尊轩红木家具有限公司、上海强艺家具有限 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东阳市红木家具协会、上海老周红木家具有限公司、上海锦翔工艺家具有限 公司、山东明清红木家具艺术研究院、东阳市古艺祥红木家具有限公司、东阳市万事红古典红木家具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古鸣、朱平、海凌超、张向荣、王温漫、曹新民、姚晨岚、刘晨光、孙书冬、 叶展、吴静霞、吕连华、王海洋、林福星、曹益民、杜长江、黄俊豪、姚向东、黄伟国、陈智勇、包天 伟、吕国强、周仲坚、陈宏光、张敬广、王红强、霄迪、王君天、蒋国洪.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2385-2008; QB/T2385-1998.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384-1998 木制写字桌.pdf
分类号Y81备案号1452-1998
D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384-98
木制写字桌
1998-05-14发布1999-03-01实施 国家轻工业局发布
QB/T.2384-98
前言
本标准是新制定的行业产品标准,是国家标准《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所覆盖的一个 专项产品标准.制定本标准的主要依据为GB/T3324-1995《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QB/T 1951.1一94《木家具质量检验及质量评定》。
随着办公设备现代化,人们对写字桌的使用功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今写字桌 产品已从单件桌发展至主桌与副桌、边桌、活动低柜相结合的多功能写字桌。
为能全面体 现木制写字桌产品质量特性,本标准提出了组合写字桌的概念,因而,本标准的第4章纳 入了对组合写字桌的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珠海市家私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慧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84-98 木制写字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制写字桌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 包装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部件由木材或木质人造材料制成的写字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 本的可能性。
GB/T3324一1995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3326一1997桌、椅、凳类主要尺寸 GB4893一85家具表面漆膜测定法 GB/T4983.9一92家具表面漆膜抗冲击测定法 GB 10357.1-89家具力学性能试验桌类强度和耐久性 GB10357.5-893家具力学性能试验柜类强度和耐久性 GB/T10357.7一1995家具力学性能试验桌类稳定性 QB/T1951.1-94木家具质量检验及质量评定 ZBY80002--88家具表面软质覆面材料剥离强度的测定 ZBY80003-88家具表面硬质覆面材料剥离强度的测定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组合写字桌 由主桌与副桌或边桌(有时还配有活动低柜)组合而成的多功能写字桌。
3.2主桌 组合写字桌中可单独使用的主功能桌。
3.3副桌 桌的一端有腿,另一端的桌面由主桌上的构件承托的,在主桌左(右)侧与主桌长 向呈某一角度放置的辅助功能桌(亦称独脚边桌)。
3.4边桌 与主桌没有结构上联系,在主桌左(右)侧与主桌长向呈某一角度放置的辅助功能桌。
国家轻工业局1998-05-14批准1999-03-01实施
QB/T2384-98 3.5活动低柜 底座装有万向轮,一般置于主桌下,也可自由放置的辅助功能低柜。
3.6键盘托 安装在桌面下用于放置微机键盘的可水平推拉移动的托板。
3.7抽屉连锁 能同时锁住同一面上数个抽屉的装置。
4产品分类 4.1分类原则 木制写字桌产品按使用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其产品分类及代号见附录A(标准的附 录)表A1。
4.2型号命名 木制写字桌的型号由代号(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表A1)与外形尺寸(宽×深×高, 用毫米数表示)两部分组成,组合写字桌的型号应增加第三部分:副桌或边桌的外形尺寸, 每两部分之间用分隔号“_”相连。
4.3型号命名举例 示例1: 外形尺寸宽1200mm、深600mm、高760mm的单柜写字桌型号: DGZ-1200X600X760 示例2: 外形尺寸,主桌宽1500mm、深750mm、高760mm;副桌(或边桌)宽1200mm、深 450mm、高680mm的组合写字桌型号: ZHZ-1500X750X760-1200X450X680 5技术要求 5.1主要尺寸和尺寸极限偏差 5.1.1木制写字桌主要尺寸应符合GB/T3326规定。
5.1.2产品外形尺寸极限偏差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表A2。
5.2形状和位置公差 产品形状和位置公差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表A3。
5.3用料要求 5.3.1产品的木材含水率应不高于产品所在地区年平均木材平衡含水率加1%。
产品经销 单位或团体订货单位对木材含水率另有要求时,应在合同中明示。
5.3.2产品使用的木质材料应符合GB/T3324中4.3的要求。
5.3.3使用的各种覆面材料、五金件、化工材料等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5.4木工要求 5.4.1人造板制成的部件除内部隐蔽处外,均应进行封边处理。
封边应严密、平整,不允 许脱胶、表面有胶渍。
5.4.2薄木和其它材料覆面拼贴应严密、平整、不允许有脱胶、明显透胶、鼓泡。
5.4...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382-1998 亮金水 亮钯金水试验方法.pdf
分类号Y24 备案号1450-1998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382-98 2K1245-39 亮金水 亮钯金水试验方法 1998-05-14发布 1999-03-01实施 国家轻工业局 发布
QB/T2382-98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ZBY24005一89《亮金水、亮钯金水试验方法》进行修订的。
近年来通 过与外商交流的机会,了解到国外只有企业内部标准,参考这些标准,保留了本标准大部 分实践证明适宜的部分,但对部分重要技术指标作以下修正: 一一亮钯金水“金和钯测定”一项,把“移入马弗炉内,在700℃灼烧20min”改为 “移入马弗炉内,在800℃灼烧15min”。
一-“彩烧温度的检验”一项中由“按第7章的方法”,也即按通常的描金厚度画试片 改为“按3.6的方法涂刷标准面积的两块试片”。
一“金色检验”一项中,由“按通常使用厚度在清洁的瓷或玻璃上涂约15cm²的金 水块”改为按3.6的方法涂刷三块标准面积的瓷或玻璃试片” 一将GB5002一85《陶瓷用金水沉淀率测定方法》纳入到本标准中。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ZBY24005一89《亮金水、亮钯金水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陶瓷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建昆、易月华、吴先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382-98 亮金水、亮钯金水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亮金水、亮钯金水技术指标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瓷器、搪瓷、精陶和玻璃制品装饰用的亮金水、亮钯金水。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 本的可能性。
GB5000一85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QB/T2381一98亮金水、亮钯金水 3测定方法 3.1 性状检验 采用目测方法检验,涂片观察颜色,深色为合格。
3.2净重检验 3.2.1仪器 采用感量为0.1g的架盘药物天平或分析天平。
3.2.2步骤 将金水样瓶拆除封口物,留下内塞,置于架盘天平上称重,记下质量值W,(g),精确 到0.1g。
然后将瓶内金水全部转入另一清洁空瓶中,用氯仿将瓶内残存金水荡洗出来,用 干滤纸擦尽瓶内和瓶塞上的油份,最后称取空瓶与瓶塞的质量值W,(g),按公式(1)计 算金水质量W(g)。
W= W--W2 ...(1) 式中:W,--金水质量,g; W---瓶装金水质量,g; W一-空瓶与瓶塞的质量,g。
3.3金含量的测定 3.3.1亮金水金含量的测定 3.3.1.1原理 将金水灼烧除去有机物,残渣用焦硫酸钾熔融并用稀硝酸处理除去杂物,灼烧纯金渣 称重。
国家轻工业局1998-05-14批准 1999-03-01实施
QB/T 2382-98 3.3.1.2试剂 一焦硫酸钾,AR; 一硝酸,AR; 氯化钡,AR; 一脱脂棉(医用)。
3.3.1.3仪器 瓷地埚:50ml; 烧杯:250ml; -漏斗; 中速定量滤纸; -马弗炉; 分析天平(分度值0.1mg)。
3.3.1.4步骤 将样品瓶充分摇匀,至瓶底完全不见沉淀物后,立即用分析天平以减量法准确称取亮 金水1.5~2g,准确至0.0001g。
置于已恒重的50ml容量的瓷埚中,坩埚中预先垫有约 1.5g脱脂棉,使金水全部吸收在棉团之中。
置坩埚于电炉板上缓缓炭化,然后移坩埚于马 弗炉内,在700℃灼烧至完全炭化,约 20min。
取出冷却,加入6g 焦硫酸钾,反盖坩埚 盖,放回马弗炉内,在600℃熔融20min。
冷却,用热水浸提熔块于250ml容量的烧杯中, 洗净坩埚及盖,加入为溶液体积1/3的硝酸煮沸,稍冷,用中速滤纸过滤,用1:3的稀硝 酸洗涤数次,再用热水洗至无硫酸根为止(用10%氯化钡溶液检查滤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将滤纸连同金渣放回原坩埚中,先低温炭化,后在800℃马弗炉内灼烧10min,取出放入 干燥器中保持40min,至恒重,称重。
3.3.1.5计算 A=(W'/G)X100%....**" .(2) 式中:A--金含量,%; W'-金质量,g; G-样品质量,g。
平行测定偏差不大于0.04%。
3.3.2. 亮钯金水金含量的测定 3.3.2.1原理 将亮钯金水灼烧除去有机物,用甲酸钠还原氧化钯为金属钯,用王水溶解金、钯,过 滤分离不溶物,用亚硝酸钠还原氯化金为金,滤出金沉淀,灼烧称重。
3.3.2.2试剂 甲酸钠,AR; 盐酸,AR(1%溶液); 硝酸,AR; -亚硝酸钠,AR(15%溶液);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2381-1998 亮金水 亮钯金水.pdf
分类号Y24备案号1449一1998D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381 --98
亮金水亮钯金水
1998-05-14发布1999-03-01实施 中国轻工总会发布
QB/T2381-98
前言
本标准根据ZBY24004一89《亮金水、亮钯金水》进行修订的。
近年来通过与外商交 流的机会,了解到国外只有企业内部标准,参考这些标准,保留了本标准大部分实践证明 适宜的部分,但对部分重要技术指标作以下修正: 一一原标准“性状”项,由原来的“棕至褐色油性液体”改为“棕至褐色等深色油 性液体”; 一原标准“净重”一项,由以前的“标称值土标称值×0.7%”改为“标称值土标称 值×0.4%"; “规格”--项,增设“250g/瓶”和“500g/瓶”; “检验规则”一项,变更了大部分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ZBY24004一89。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陶瓷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建昆、易月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81-98 亮金水亮钯金水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亮金水、亮钯金水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装饰瓷器、搪瓷、精陶和玻璃制品所用的亮金水和亮钯金水。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 本的可能性。
GB5000-85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QB/T2382一98亮金水、亮钯金水试验方法 3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净重标称值 指金水瓶商标上所标明的净重值,以克(g)为单位。
3.2金含量标称值 指金水瓶商标上所标明的金百分含量值。
4产品分类 4.1亮金水 发色贵金属元素是金,其规格分为50,100,250,500g/瓶。
4.2亮钯金水 发色贵金属元素是金和钯,其规格分为50,100,250,500g/瓶。
5技术要求 产品的性能指标见表1;有关亮金水、亮钯金水的使用参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
中国轻工总会1998-05-14批准1999-03-01实施
QB/T 2381-98
表1产品的性能指标 名称与用途亮金水亮钯金水 要 项目瓷器、搪瓷用精陶、玻璃用瓷器、搪瓷用精陶、玻璃用 求 性状棕至褐色等深色油性液体 净重g标称值土标称值×0.4% 金含量%标称值±0.05%
运动粘度(30℃)40×106~80×10 m²/s 描绘性能不滞笔、不散线、轮廓清楚
涂刷面积cm²/g550±20600±20 干速(25℃)min30~60
彩烧温度750~850精陶680~750750~850精陶680~750
玻璃550~600玻璃550~600
色泽光亮,无污染样杂色,无斑点
附着力擦100次无脱金擦10次无脱金擦100次无脱金擦10.次无脱金 露底现象露底现象露底现象露底现象
沉淀率%<0.1
遮盖力用于玻璃,无明用于玻璃,无明
显透光现象显透光现象
6试验方法 按QB/T2382进行试验。
7检验规则 7.1每批产品须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必须附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 件。
7.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本标准技术要求的净重、金含量。
每批随机抽取3瓶。
检验结果每项 指标需符合本标准规定定为合格。
7.3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技术要求的全部内容,型式检验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遇有下列
QB/T 2381--98
情况之一时,亦必须进行型式检验。
a)产品主要原料发生较大变化时; b)生产工艺方法变更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停产6个月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P生产工艺过程发生意外事故; (a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别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8.1.1每个金水瓶上必须贴有注册商标的标签。
标签上注有:产品名称、型号、金含量、 净重、用途、生产厂名和生产日期。
8.1.2包装箱必须按交通运输方面的规定,标有“贵重物品”、“防潮物品”以及“注意防 火”等,并有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瓶数和生产日期等。
8.2包装 金水可采用无色透明的玻璃瓶或无色透明的绦纶塑料瓶包装,严密加塞并有封口装置, 金水不得漏出。
外包装必须牢固,具有良好的防碰防震性能。
8.3运输 在运输时,必须使用带棚盖的运输工具,搬运包装箱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滚动和 抛掷。
8.4贮存 包装后的产品必须在干燥、清洁、通风、远离火源...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47013.14-202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4部分:射线计算机辅助成像.pdf
ICS77.040.20 CCS H 26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47013.14—2023 代替NB/T47013.14-2016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4部分:射线计算机辅助成像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equipments- Part 14:Computed radiographic testing 2023-10-11发布 2024-04-1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47013.14—2023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要求 4 5检测工艺及其选择 7 6图像质量要求 15 7缺陷的识别与测量 19 8 图像存储和保存 19 9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 20 10检测记录和报告 20 附录A(资料性)最小灰度值测试方法 21 附录B(规范性)分辨率(力)的测定 22 附录C(规范性)归一化信噪比的测定 24 参考文献 25 I NB/T47013.1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第14部分.NB/T4701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射线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 —第6部分:涡流检测; —第7部分:目视检测; 一第8部分:泄漏检测; 第9部分:声发射检测; —第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第11部分: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第12部分:漏磁检测; —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第14部分:射线计算机辅助成像检测; ——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 本文件代替NB/T47013.14一2016《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4部分:X射线计算机辅助成像检 测》,与NB/T47013.14一2016相比,除题目和结构调整以及编辑性改动之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引言; b)扩大了文件的使用范围,增加了Ir192和Se75射线源(见1.4); c)增加了Ir192和Se75射线源应用的规定(见4.2.2、5.8.2、5.9.2、表2、表3、表12、 表13); d)增加了与Ir192和Se75射线源相关引用文件(见第2章); )增加了与文件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见3.10~3.12、3.18、3.20、3.22~3.26); f)补充了工艺验证内容(见4.4.4、10.1、10.2); g)补充工艺规程的相关因素(见4.4.2); h)增加了标样的要求(见5.14); )更改了图像分辨率要求的部分内容(见6.3 2016版的5.16.2、表8~表11); j)更改了归一化信噪比的部分要求(见6.4 2016版的5.16.3、表10~表13); k)增加了缺陷的识别与测量的要求(见第7章); 1)删除了图像尺寸测量(见2016版的5.19); m)更改了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见第9章,2016版的第6章). Ⅲ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1477-2023 电站锅炉可靠性评定规范.pdf
ICS27.060.30 CCS J 98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1477—2023 代替JB/T50087一1997 电站锅炉 可靠性 评定规范 Reliability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utility boilers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11477-2023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可靠性评定的目的和原则 1 5状态划分和评定项目 ..1 6故障分类和依据 7评定产品的组成范围 4 8评定期和抽样 4 9评定指标值 4 10现场可靠性数据评定结果 5 11现场评定说明 6 附录A(规范性)电站锅炉可靠性分级指标值AF ...7 I NB/T1147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B/T50087一1997《电站锅炉可靠性评定规范》,与JB/T50087一1997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7年版的第2章); b)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见第3章); c)更改了状态划分的内容和说明(见5.1 1997年版的4.1、4.2); d)更改了附录A 给出不同机组功率的电站锅炉可靠性分级指标值AFe(见附录A 1997年版 的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中国 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特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史进渊、石回回、王思远、吴乃新、于建明、徐光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50087—1997;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1476-2023 在用焦炭塔检验.pdf
ICS25.180.01 CCS G93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1476—2023 在用焦炭 塔检验 In-service coke drum inspection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11476—202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通则 2 5检验实施 2 6安全状况等级评定与检验周期4 7检验报告 5 附录A(资料性)焦炭塔的主要损伤模式及检验方法 6 参考文献 7 1 NB/T1147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东省特种设备 检测研究院、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天津) 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 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炼化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化分公司、 中特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春雷、贾国栋、孙福广、谢国山、陈贤洮、杨景标、宋高峰、刘建杰、 韩志远、贾桂茹、黄强、徐懿仁、伍伟、孙宏飞、焦庆雨、陈俊海、宋利滨、康昊源. Ⅱ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1475-2023 瓶式压力容器.pdf
ICS23.020.30 CCS J74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1475—2023 瓶式压力容器 Cylinder type pressure vessels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11475—202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符号 3 4组成、结构型式和型号4 5总则 6 6材料 7 7设计 10 8制造、检验与验收13 9检验规则 19 10标志标识、涂敷 19 11出厂文件 20 附录A(规范性)产品铭牌格式和内容 22 附录B(资料性)瓶式压力容器产品数据表 23 附录C(资料性)瓶式压力容器批量检验质量证明书24 I NB/T1147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为了规范瓶式压力容器(以下简称“瓶式容器”)和瓶式容器组的材料、设计、制造、检验及 验收等工作,特制定本文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浙江省特种设 备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嘉兴市长三角氢安全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中材科技 (苏州)有限公司、成都格瑞特高压容器有限责任公司、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 司、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志伟、李军、王红霞、段瑞、吉方、薄柯、马凯、袁卓伟、范俊明、 刘仲强、邓欣、魏巍、周文学、叶盛.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11474-2023 承压设备用材环境腐蚀试验-大气环境腐蚀试验.pdf
ICS72.120.01 CCS A 29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1474—2023 承压设备用材环境腐蚀试验 大气环境腐蚀试验 Atmospheric corrosion test for pressure equipment materials- Atmospheric corrosior test 2023-12-28发布 2024-06-28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11474—2023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试验地点要求 2 5试验设施 3 6常规金属材料试验 事事 4 7受应力的金属材料试验 8 8偶接的金属材料试验 18 9塑料试验 24 橡胶试验二 11保护层材料 I NB/T1147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中特检验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福 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技术研发中心、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安泰信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鸿巨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博、路新、彭韵燕、金栋、李军、杜翠薇、程学群、段永锋、宗瑞磊、 陈云翔、钱晓龙、胡洋、甄伟、代强、荣妍、李晶淼、封士淳. Ⅱ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33383-2024 改性聚氯乙烯结构胶及胶泥腐蚀控制技术.pdf
ICS25.220.99 CCS A 29 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33383—2024 代替GB/T33383一2016 改性聚氯乙烯 结构胶 及胶泥腐蚀控制技术 Corrosion control technology of modified polyvinyl chloride structural adhesive and cement 2024-03-15发布 2024-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3383-2024 目 次 前言 人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技术要求 2 4.1设计 2 4.2材料 4.3施工 .10 4.4验收 11 5资料管理 12 附录A(规范性)底涂层涂料性能试验方法13 GB/T33383-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3383一2016《耐蚀改性聚氯乙烯(HFVC)结构胶及胶泥防腐技术规范》,与 GB/T33383一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术语“改性聚氯乙烯(HFVC)防腐结构胶”“埃米微晶(AWHFVC)防腐结构胶”“防水 抗渗防腐溶胶”“防腐复合涂层”及定义(见3.1、3.2、3.9和3.11);更改了术语“底涂层”“主层” “加强层”“面涂层”“涂层修补材料”“防腐结构胶”的定义(见3.4、3.5、3.6、3.7、3.8和3.10, 2016年版的3.2、3.3、3.4、3.5、3.6和3.8);删除了术语“防水防腐溶胶”及定义(见2016年版的 3.7); b)增加了设计时“HFVC(或AWHFVC)防腐复合涂层的主层涂料和面涂层涂料、底涂层涂料的 性能要求”(见4.1.2),更改了施工缝处涂刷要求[见4.1.6d)1) 2016年版的4.1.4d)1)]; c)更改了“黏结强度、体积电阻率、硬度(邵A)、不透水性”的试验方法(见表1 2016年版的表 1);增加了“耐HF(5%HF溶液浸泡72h)”要求及试验方法(见表1);更改了底涂层涂料的 “渗透深度”要求(见表2 2016年版的表2); d)删除了“混凝土表面干燥、含水率”要求[见2016年版的4.3.2.1.3c)];增加了涂覆前混凝土基 面的处理要求[见4.3.2.1.3c)~d)];增加了防腐施工前基层“含水率”要求(见4.3.2.1.4); e)增加了HFVC(或AWHFVC)防腐复合涂层质量要求[见4.4.2c)] 删除了HFVC防腐结构 涂层质量要求[见2016年版的4.4.2c)]; f)增加了底涂层施工要求[见4.4.3c)]; g)更改了“耐碱性和耐酸性”试验方法(见A.7 2016年版的A.7).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腐蚀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乌鲁木齐天路凯得丽化工有限公司、浙江艾米微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建 科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建福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邦杰 防腐保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量恒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汉华气防腐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3822-2024 纺织品 织物最大吸水量下干燥速率的测定.pdf
ICS59.080.30 CCS W04 GB 食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43822-2024 纺织品织物最大吸水量下干燥速率的测定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the drying rate of fabrics at their absorbent capacity 2024-03-15发布 2024-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382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润米科技有限 公司、深圳市源恒服装辅料有限公司、厦门保视丽无尘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技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温 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深圳市瑞锋仪器有限公司、南昌良良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凯尼威针织服饰 有限公司、广东启悦未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学院、中纺标(福建)检测有限公司、武警部队后勤部直 属保障大队军需能源质量监督站、常州裕源灵泰面料科技有限公司、单导科技发展(广东)有限公司、广 东新虎威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江阴海澜科技有限公司、潢川荣丰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红霞、张天祥、于龙、刘涛、董彪、杨世玉、张孟胜、丁先锋、巫班金、陈学军、 张恒、石荣贵、刘仁荣、胡红飞、景毅、谢宜真、吴宁西、梁嘉俊、黄齐、吴楚雄、范劲松. I GB/T43822-2024 纺织品织物最大吸水量下干燥速率的测定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织物在规定条件最大吸水量下干燥速率的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织物及其制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最大吸水量absorbent capacity 规定条件下,试样能吸收水分的最大量. 3.2 干燥速率drying rate 规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试样中水分的蒸发量. 注:干燥速率受样品组织结构、纤维成分、后整理工艺、试验大气条件和试验加水量等因素影响. 3.3 干燥时间drying time 规定条件下,施加到试样中的水分全部蒸发所需要的时间. 注:本文件在试样中加入一系列不同体积的水,不同体积的水分别对应不同的干燥时间. 3.4 开始时间start time 在试样中加水时,试样与水接触时的时刻. 3.5 结束时间end time 施加到试样中的水分全部蒸发时的时刻. 注:即在温度-时间的曲线上,水分全部干燥前斜率最大部分拟合直线与水分全部干燥后曲线平缓部分拟合直线的 交点处所对应的时刻. 4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测定试样的最大吸水量Vm 再选取体积约为V的10%、25%、50%、75%和不大于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3821-2024 纺织品 铅释放量的测定.pdf
ICS59.080.01 CCS W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43821-2024 纺织品铅释放量的测定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lead release 2024-03-15发布 2024-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382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 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安徽恒益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桐昆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浙江荣大时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上示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西大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必维申美商品检测(上海)有限公司、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晋江市广知林针织有限公司、福建 拓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绍兴绿地针织有限公司、中纺标(福建)检测有限公司、东莞市惟思德科技发展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铭、赵海浪、隋娇娇、刘宇、林圣光、李孟丽、陈伟略、宋明起、孙燕琳、苏涛、 高权、李坚、陈金爱、李仲贵、章文福. 521C I GB/T43821-2024 纺织品铅释放量的测定 警示——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GFAAS)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纺织品及纺织制品附件经人工唾液处理后铅释放量的试验 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纺织品及纺织制品附件(纽扣、拉链等)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8886一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唾液色牢度 GB/T30156纺织制品涂层附件腐蚀和磨损的方法 GB/T30158一2013纺织制品附件镍释放量的测定 GB/T40139材料表面积的测量高光谱成像三维面积测量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将试样制备后置于人工唾液中振荡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仪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振荡处理后人工唾液中铅浓度,结合试样面积计算出单位时间内试 样的铅释放量.铅释放量用微克每平方厘米小时[μg/(cm2h)]表示. 5试剂或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试剂均应为优级纯.水为GB/T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 5.1硝酸:65%(质量分数),0=1.40g/mL. 5.2铅标准储备液(1000μg/mL):电子天平(6.3)称取0.160g硝酸铅[Pb(NO3)2] 用10mL10%(体 积分数)硝酸溶液溶解,移人100L容量瓶(6.6)中用10%(体积分数)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得到质量 浓度为1000μg/mL铅标准储备液,当铅标准储备液保存中出现浑浊、沉淀或颜色有变化等现象,宜重 新配制.也可使用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铅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储备液.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45
146
147
…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