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W 7.3-2012 额定电压500KV以下直流输电用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 直流海底电缆.pdf
Cv◆ 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规范 TICW7.3-2012 额定电压5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用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直流海底电缆 Test Specification of DC Extruded Cable Systems for Power Transmission at a Rated Voltage up to 500kV Part 3:DC Submarine Cables 2012-07-30发布 2012-07-30实施 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布 编址:上海市军工路1000号电话:031-65494605传真;021-65190171网址:vww.tic%.c0.cn T1CV7.3-2012 目录 前宫 1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作., 3电压标示和材料 i 3.1额定电压, 32工作温度,,,, 3.3啊曲半径,,, 4产品命名... 4.!代号.. 4.2型号,, 3 4.3规格... 4.4产品表示方法,.- 一 5技术要求 5.1导体..- 4 5.2导体屏蔽,,, 5.30缘,... 5.4她缘屏液 5 5.5纵向阻水婴汁层 5 5.6铅套 5 5.7金属屏蔽 6 5.8铅套外护套 6 5.9金属丝装层 6 5.10电缆外被层,, 6 5.11光纤单元, 6 5.12成品电缆 7 1- 6成品湖底电缆标忠.,, 7海底电缆检验 71试验类别及代号. 8 72试验项目及要求, 6 7了光纤复合底电缆试验项目及要求,, .........9 8验收规则 10 9装船和质运,,, 10 0设后试验2,,,, 10 国家电我电缆质量监枪验中心 TICW7.3-2012 前言 T1CW7一2012《额定电压5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用挤包纯缘电力电系统技术规范3分为四个部 分: 一第1部分:试验方法利和要求 一第2部分:直流陆地电续 一第3部分:直流海底电缆 一第4部分:直流电缆附件 本部分为第3部分. 本技术规范编写参照GB/T1.1一2XI0和GB/T1.2一2002.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电线电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各检验中心归口并负贵解择. 本技术规范负贵起草单位:国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技术规范负贵起草人:朱永华、吴长顺、杨始、、范玉军、李、杨立志、贾欣 本技术规范主要多加起草单位及起人: 青岛汉股份有限公司 陈沛云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叶信红 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 胡明 江苏宁道高压电缆有限公司 轿文林 煎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张汉翔 上海交通大学 开毅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赵林杰 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刘黎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国家电缆电量检中心成权 T1CW7.3-2012 额定电压5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用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系统试验规范 第3部分直流海底电缆 1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氨定电压500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绿直流海底电缴的型号、村料、技术要求、 试验、验收规则、包装和贮存. 木技术规范适用于在海底敷设和运行条件下使用的源定电50kV及以下交联服乙绝缘直流河 底电缆和光纤复合海底电绩.对于应设于江河泊的水下电,也可用本技术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规范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 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技术规范,然而,效励根据本技术规范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明的州局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 术规范. GB/T2951.11—2008 电和光缆笔缘和护套材料通月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一—原度和外形尺寸测景—机性能试验 GB/T2951.12—2008 电监和光缘和护套树通月试验方法第2部分;速用试验方法 一一热老化试验方 GB/T2951.132008 电新和光境笔绿和护套材通用试验方法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一一密度测定方法一吸水试验一收试验 GB/T2951.142008 电线和元缆绝绿和护餐材通月试验方法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低温试验 GB/T2951.21-2008 电和齐笔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台料 专用试验方法一一耐臭氧试验一一热延伸试验一一浸广物油试验 GB/T2951.31-2008 电线和光级和护套卡料通月试验方法第引1部分:聚氧乙烯混合 料专用试验方法一一高温压力试验一一抗开袋试验、 GB3/T2951.32—2008 电和元规绝缘和护套材料通月试验方法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 料专用试验方法一失试验一一热稳定性试验 GB/T30484-2007 电线...
Q/SPI 9742-2021 国家电投光伏发电工程设计造价控制指标.pdf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STATE POWER INVESTMENT CORPORATION LIMITED 企业标准 Q/SPI9742-2021 代替Q/SPI9742-2019 光伏发电工程设计造价控制指标 (2021年版) 20××一××一××发布 20×X一×X一××实施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Q/SPI9742-2021光伏发电工程设计造价控制指标(2021年版) 目录 0.前言. 1.范围.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定义与术语 2 3.1.名词术语 2 3.2. 基本模块 3 3.3. 调整模块 4 3.4. 快速计算方法 4 3.5. 典型组合方案 5 4.一般性说明.. 4.1.编制依据 4.2. 编制范围. 9 4.3. 基础价格编制说明.. 9 4.4. 主要设备材料参考价格...... .11 4.5. 地形划分标准 ........30 5.升压站/开关站部分设计造价控制指标 32 5.1. 设计边界条件 32 5.2.基本模块A1:1200MW-330kV升压站........33 5.3. 基本模块A2:300MW-220kV升压站. 51 5.4. 基本模块A3:100MW-110kV升压站...... 65 5.5. 基本模块A4:40MW-35kV开关站78 5.6. 升压站/开关站设计调整模块 5.7. 升压站/开关站分项概算对比 ....95 6.光伏发电单元部分设计造价控制指标97 6.1. 设计边界条件 97 Q/SPI9742-2021光伏发电工程设计造价控制指标(2021年版) 6.2.基本模块B1:540Wp(182)-225kW-3150kVA-固定支架....97 6.3.基本模块B2:540W(182)-3125kW-箱逆变-固定支架..........100 6.4.基本模块B3:540W(182)-225kW-3150kVA-平单轴支架............103 6.5.基本模块B4:540W(182)-225kW-1600kVA-固定支架.........106 6.6.基本模块B5:580W(182)-225kW-3150kVA-固定支架............109 6.7.基本模块B6:540W(210)-320kW-3150kVA-固定支架.....112 6.8.基本模块B7:445Wp-225kW-1000kVA-固定支架115 6.9.基本模块B8:445Wp-50kW-100kVA-固定支架. 118 6.10.光伏发电单元设计调整模块 120 7.集电线路部分设计造价控制指标129 7.1. 35kV集电线路基本模块129 7.2. 35kV集电线路调整模块138 8.道路及场区围栏部分设计造价控制指标. 142 8.1.道路设计指标142 8.2.场区围栏设计指标 .143 9.典型组合方案...... ....144 9.1.典型组合方案1:1200MV-330kV-540Wp-225kW-3150kVA-固定支架......144 9.2.典型组合方案2:1200MW-330kV-540Wp-3125kW-箱逆变-固定支架....149 9.3.典型组合方案3:300MW-220kV-540Wp-225kW-3150kVA-固定支架...154 9.4.典型组合方案4:300MW-220kV-540Wp-225kW-3150kVA-跟踪支架...158 9.5.典型组合方案5:100MW-110kV-540Wp-225kW-3150kVA-固定支架.....162 9.6 典型组合方案6:100MW-110kV-540Wp-225kW-1600kVA-固定支架...165 9.7.典型组合方案7:40MW-35kV-540Wp-225kW-3150kVA-固定支架.168 9.8.典型组合方案8:40MW-35kV-580Wp-225kW-3150kVA-固定支架.....171 9.9.典型组合方案9:40MW-35kV-540Wp(210)-225kW-3150kVA-固定支架....175 9.10.屋顶分布式方案1:6MW-10kV-225kW-1000kVA-固定平铺..178 9.11.屋顶分布式方案2:0.1MW-0.4kV-50kW-固定支架.180 9.12.典型组合方案概算对比 ......182 Q/SPI9742-2021光伏发电工程设计造价控制指标(2021年版) 0.前言 为提高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Q/SPI 9736-2022 风力发电工程设计造价参考指标.pdf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STATE POWER INVESTMENT CORPORATION LIMITED 企业 标 准 Q/SPI9736-2022 代替Q/SPI9736-2019 风力发电工程设计造价参考指标 (2022版)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Q/SP9736-2022风力发电工程设计造价参考指标(2022版) 目 录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造价参考指标编制说明. 3.1一般说明.... 3.2基本方案说明....... 2 3.3调整指标及模块汇总.. 4 4基本方案造价参考指标 5 4.1基本方案造价指标汇总. 5 4.250MW规模基本方案参考总概算....8 4.3200MW规模基本方案参考总概算........21 4.4基本方案施工辅助工程参考概算.26 4.5基本方案其他费用参考概算.26 4.6基本方案部分独立费用参考概算 27 5基本方案单位造价指标...... 29 5.1基本方案分类单位造价指标.29 6调整模块造价参考指标29 6.1调整模块说明..........30 6.2风电机组安装平台工程调整模块造价指标.......30 6.3风电机组基础地基处理工程调整模块造价指标...30 6.4风电机组基础工程调整模块造价指标.....31 6.5机组变电站基础工程调整模块造价指标...31 6.6 升压站变电站工程调整模块造价指标. ...31 6.735KV集电线路工程调整模块造价指标.....31 6.8交通工程调整模块造价指标......32 6.9钢混塔调整模块造价指标.33 6.10储能工程调整模块造价指标...... 33 7附件:设备材料价格信息及参考工程量..34 7.1设备材料价格信息 ..34 7.2参考工程量.40 —1— Q/SPI9736-2022风力发电工程设计造价参考指标(2022版) 前言 为提高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工程造价控制水平, 以2021、2022年度风力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资料为基础,参考 当前主流机型、风机和塔筒价格水平,对《风力发电工程设计造价参考指标(2021版)》 进行修编,主要修编内容如下: --建筑、安装工程主要材料价格参考北京地区2022年1-9月信息价平均价格,装 置性材料综合单价以北京地区2022年1-9月市场价格为基础,并结合集团公司2022 年实际工程招标情况的综合测算取定; -风机和塔筒价格以集团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招标平均价格为基础,并考虑市场 波动变化因素综合测算取定; -调整50MW基本方案由13台4MW机型调整为10台5.0MW机型;200MW基本方案 由40台5MW机型调整为32台6.25MW机型; -一基本方案造价指标增加含储能单位造价指标; -110kV升压站按一次建成考虑,GIS调整为户外型增加110kV/100MW、220kV/100 MW升压站调整模块; -一增加基本方案单位造价指标章节,以便于参考使用; -一增加附件章节,调整参考价格及工程量文字内容列入附件. 本标准由集团公司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部门):国家电投集团风电产业创新中心/上海能源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风电产业创新中心: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按单位排序): -11- Q/SPI9736-2022风力发电工程设计造价参考指标(2022年版) 风力发电工程设计造价参考指标(2022版)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各全资、控股公司的新建、改建、扩建、合作开发的 风力发电工程的造价控制.本标准以基本方案为基础,配合调整模块,适应不同设计 方案的造价控制需求. 本标准适用陆上风力发电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9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65号) 《关于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后陆上风电场工程计价依据调整实施意见》(水电 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可再生能源定额站通知可再生定额[2016]32号) 《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 年第39号) 《关于调整水电工程、风电场工程及光伏发电工程计价依据中建筑安装工程增值 税税率及相关系数的通知》(可再生定额[2019]14号) GB51096-2015《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 NB/T31010-2019《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 NB/T3101...
Q/GDWZ 12341.2-2023 35kV~750kV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导则 第2部分:工程建设.pdf
ICS29.240 CCS F21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指导性技术文件 Q/GDW/Z12341.2—2023 35kV~750kV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 导则第2部分:工程建设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period management of 35kV~750kV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Part 2:Engineer ing construction 2023-06-19发布 2023-06-19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Z12341.2—2023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1 4常规变电站工程工期.... ..1 5地下变电站工程工期.., ...6 6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工期..11 7明挖隧道工程工期. .13 8暗挖隧道工程工期.......16 9盾构隧道工程工期21 10电缆线路工程工期....... 444 .25 11综合管廊工程工期......... ............28 附录A(规范性)35kV~750kV常规变电站工程基准工期表...32 附录B(资料性)110kV~220kV地下变电站工程基准工期表.74 附录C(规范性)35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基准工期表.....83 附录D(资料性)明挖、暗挖、盾构隧道工程施工资源配置表109 附录E(资料性)电缆线路工程工序施工资源配置表112 附录F(资料性)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资源配置表..114 附录G(资料性)工期计算示例115 编制说明. ..119 Q/GDW/Z12341.22023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 求,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Q/GDW/Z12341《35kV~750kV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导则》的第2部分.Q/GDW/Z 1234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工程前期; ——第2部分:工程建设. 本文件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文件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宁、于雷、陈晖、张友富、孙雷、凌建、李奥森、马天、魏宽民、于壮 状、肖群安、陈松涛、王小峰、宋若、王程、何明、张磊、张志科、李沛、杨宝杰、潘勇、梅一、 潘励哲、张学凯、王博、张志国、陈进、何佩汝、王攀、李天宁.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 Ⅱ Q/GDW/Z12341.2—2023 35kV~750kV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导则第2部分:工程建设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35kV-750kV新建输变电工程建设合理工期,明确了关键工序、资源配置、工期计 算方法等.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投资的35kV-750kV新建输变电工程工期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程建设合理工期reasonable construction period 根据设备制造、施工建设的客观规律,结合科技进步、工艺创新,综合考虑工程类型、气候条件 等,采用合理资源配置,确定输变电工程建设从开工到投产的合理工期. 3.2 地下变电站工程underground substation project 电气设备全部或部分布置于地下建筑内的变电站工程,包含全地下变电站工程和半地下变电站工 程. [来源:Q/GDW10783一2022 3.1] 3.3 综合管廊工程utility tunnel project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的工程. [来源:GB50838一2015 2.1.1] 4常规变电站工程工期 4.1一般规定 4.1.1常规变电站工程工期计算包含了户外变电站工程和户内变电站工程. 4.1.2常规变电站工程工期包括地基处理、深基坑、道路、构筑物、建筑物、构支架、一次设备、二 次设备、分系统调试、验收及投运等关键工序工作时间. 1 Q/GDW/Z12341.22023 4.2工期计算 4.2.1关键工序网络图 计算关键工序网络图按图1、图2. 构筑物 达基处理 2)深基坑、道路 建筑物 构、支架 一次设备 二次设备 分系统调试 验收及投运 6 9 T TA T: To T T To 10 图1户外变电站工程建设工期计算关键工序网络图 构筑物 Ta 丝基处理 2 深基境,道路 建筑物 一次设备 二次设备 分系统式 验收及...
Q/GDWZ 12341.1-2023 35kV~750kV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导则 第1部分:工程前期.pdf
ICS29.240 CCS F21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指导性技术文件 Q/GDW/Z12341.1—2023 35kV~750kV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 导则第1部分:工程前期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period management of 35kV~750kV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Part 1:Pre-construction Phase 2023-06-19发布 2023-06-19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Z12341.1—2023 目 次 前言 1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l 4基本规定 5关键路径及合理工期 2 5.1常规变电站工程、地下变电站工程关键路径及合理工期 2 5.2架空(电缆)线路工程、隧道(管廊)工程关键路径及合理工期 3 6合理工期表示方法 4 附录A(规范性)工程前期事项一览表 6 附录B(规范性)特殊情况修正工期一览表 附录C(资料性)工程前期合理工期一览表 .15 编制说明 17 I Q/GDW/Z12341.1—2023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 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Q/GDW/Z12341《35kV-750kV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导则》的第1部分.Q/GDW/Z 1234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工程前期: 一一第2部分:工程建设. 本文件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文件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宁、于雷、陈晖、张友富、林立鹏、栗世勇、于壮状、李奥森、姜永、杨 光、曹涛、高国、孙俊博、江能明、王婉君、刘沁、王倩茜、马赛、王炜非、梅一、潘励哲、段剑、 李建峰、邹禹、方磊、顾明清、邢政华、徐鹏.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 Q/GDW/Z12341.1—2023 35kV~750kV输变电工程合理工期管理导则第1部分:工程前期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35kV~750kV输变电工程前期合理工期,明确了前期事项、关键路径和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投资的35kV~750kV输变电工程的工程前期工期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程前期合理工期reasonable duration for pre--construction phase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公司基建管理规定等制度文件,结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开工准备三个 阶段前期事项的办理流程对工期的影响,按照工程类型、电压等级等不同参数,确定输变电工程从核 准到开工的合理工期. 4基本规定 4.1工程前期合理工期按照可研设计一体化招标模式考虑. 4.2工程前期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开工准备三阶段工作内容. ā)初步设计阶段主要包括项目前期成果交接、设计合同签订、初步设计编制、初步设计内审、 初步设计评审及批复等事项. b)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包括施工图(预算)编制及审查、物资招标及合同签订、监理招标及合 同签订、施工招标及合同签订、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水土保持方案批复、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证和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事项. c)开工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安全质量监督备案、标准化开工等事项. 4.3根据工程特点及前期内外部事项分类,工程项目分为常规变电站工程、地下变电站工程、架空 (电缆)线路工程和隧道(管廊)工程四类, 4.4根据工程前期工作内容,工程前期事项分为基本事项和特殊事项.基本事项包括工程一般涉及的 工程前期内部事项以及常见工程前期外部事项,特殊事项包括工程可能涉及的特殊工程前期外部事项. 4.5根据工程前期工作要求,按电压等级规定了常规变电站工程、地下变电站工程、架空(电缆)线 路工程和隧道(管廊)工程四类工程前期各阶段内外部事项及合理工期,形成工程前期事项一览表, 具体见附表A.1~A.4. 4.6本文件规定的工程前期合理工期基于工程前期各阶段连续工作的时间确定,涉及特殊区域、特殊 事项的工程前期合理工期,具体调整规则见附录B表B.1 1 Q/GDW/Z12341.1—2023 5关键路径及合理工期 5.1常规变电站工程、地下变电站工程关键路径及合理工期 5.1.1常规变电站工程(扩建工程除外)、地下变电站工程前期合理工期关键路径,按照图1计算. 长用林地(草)审同书 I ...
Q/GDW 11809-2023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数据交互规范.pdf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809—2023 代替Q/GDW11809—2018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 交互规范 识星球 Exchange specification for the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model of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 关注公众号 2023-11-30发布 2023-11-30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Q/GDW11809—2023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的要求 3 5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架构 3 6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文件存储结构 3 7工程模型的层级管理 6 附录A(规范性)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文件格式 9 附录B(规范性)变电工程基本图元及型钢构件盘 34 附录C(规范性)工程模型层级 .55 X 附录D(规范性)工程属性信息 73 编制说明 I Q/GDW11809—2023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 求,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Q/GDW11809一2018,与Q/GDW11809一2018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a)修订了术语和定义; b)修改并增加了逻辑模型有关内容;补充了三维设计模型文件组织结构及标准格式文件引用关系 中涉及逻辑关系的部分; c)完善了模型存储结构有关内容; d)修改了物理模型、设备设施基本属性有关要求; 本文件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文件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洛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博超时代 软件有限公司、北京道亨软件股份有限公司、BENTLEY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 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贵 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 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锡成、袁兆祥、胡君慧、官澜、田雷、吴聪颖、李明华、李本良、郭艳 霞、李奥森、张子引、韩念遐、王伟、周青媛、王英森、宋佩珂、李建勤、景天、史京楠、刘培杰、 黄宝莹、郄鑫、祖国华、张峡、郭杰、舒磊、吴冰、任培祥、李占群、王成、蔡望、熊承伟、冉兴 宇、王亮、隗刚、杨凌霜、廖鸣宇、毛雪东、李俊锦、杨娟、李秀芬、阎平、韩文军、陈松蕊、刘 舒、苑博、张颖、马潇、吕嘉文.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一2019年2月首次发布: 一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 Q/GDW11809—2023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交互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架构、文件存储结构和模型层级管理等数据交互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交、直流输变电工程的三维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4728(部分)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DL/T1874智能变电站系统规格描述(SSD)建模工程实施技术规范 CH/T9015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 CH/T9016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生产规范 CH/T9017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库规范 SD240电力系统部分设备统一编码准则 NB/T11198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分类与编码规则 Q/GDW1936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物料主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 Q/GDW11810.1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建模规范第1部分变电站(换流站) Q/GDW11810.2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建模规范第2部分架空输电线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three-dimensional design of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一种利用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的方法. 3.2 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three-dimensional design model of power transmissio...
Q/CSG1 0001-2004 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pdf
中国南方电网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 Q/CSG10001-2004 2004-03-01发布 2004-06-01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10001-2004 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 2004-06-01实施 2004-03-01发布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 Q/CSG10001-2004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出版、发行 (北京三里河路6号100044.cepp..en) 北京博图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2004年4月第一版 2004年6月北京第三次印刷 880毫米×1230毫米16开本5.25印张149千字 印数6001~9000册 统一书号155083-1032定价45.00元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贵退换) Q/CSG10001-2004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关于颁发《变电运行管理标准》 等十二项生产标准的通知 南方电网生[2004]3号 超高压输变电公司、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各子公司: 为规范公司系统的安全生产行为,开展公司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公司组织编制完成了《变电运 行管理标准》等十二项生产标准,并经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通过,现予以颁布,白二○四年六月 一日起执行.请各单位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附件:1.《变电运行管理标准》 2.《架空线路及电缆运行管理标准》 3.《发电运行管理标准》 4.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 5.《架空线路及电缆安健环设施标准》 6.《发电厂安健环设施标准》 7.《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发电、变电部分) 8.《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线路部分) 9.《电气操作导则》 10.《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11.《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12.《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标准》 南方电网公司筹备组(代章) 二O0四年二月十丸日 Q/CSG10001-2004 目 次 前言 1安全设施标准 1.1安全标志 1 1.1.1范围 1.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1.3安全标志的分类及标准 1.1.4设置要求 13 1.1.5制作 14 1.1.6固定 14 1.2设备及设施标志 14 1.2.1范围 .14 1.2.2规范性引用文件 14 1.2.3设备和设施标志的分类及标准15 1.3安全警示线 .35 1.3.1范围 35 1.3.2安全警戒线分类 35 1.3.3安全警示线的配置原则 37 1.3.4制作方式 .39 1.4安全防护 1.4.1范围 40 1.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0 1.4.3安全防护分类 4 2健康设施标准 45 2.1范国 45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45 2.3健康设施标准分类 45 2.3.1急救药箱标志的标准 45 2.3.2急救药箱的配置标准 .45 2.3.3运行人员健康情况记录卡标准 46 2.3.4 照明照度标准 46 2.3.5电磁卫生防护标准 47 2.3.6声控制标准 47 2.3.7生活用水标准 .48 2.3.8SF气体变电站安全设施标准 .48 2.3.9配电装置室安全通道标准 48 2.3.10康乐室休息室配置标准 48 3环境设施标准 48 3.1范围 48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48 3.3环境设施标准分类 48 3.3.1变电站外观标准 48 3.3.2定置图标准 49 ...
Q/CSG 110034-2012 南方电网大型发电机及发变组保护整定计算规程.pdf
ICS 一备案号: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110034-2012 南方电网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 整定计算规程 Guide of calculating Settings of relay protection for large generator and transformer of CSG 2012-05-31发布 2012-05-31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O/CSG110034-2012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总则. ..1 4发电机保护的整定计算. .2 4.1定子绕组内部故障主保护 4.2 发电机相间短路后备保护 ..7 4.3 定子绕组单相接地保护 .9 4.4 励磁回路接地保护 ....12 4.5 发电机过负荷保护. ........13 4.6 发电机低励失磁保护 .17 4.7 发电机失步保护. ........19 4.8 发电机异常运行保护 23 5变压器保护的整定计算.... 29 5.1 变压器纵差保护 29 5.2 变压器分侧差动保护33 5.3 变压器零序差动保护 ....34 5.4 变压器相间过流保护 36 5.5 变压器低阻抗保护(相间、接地)44 5.6 变压器零序过流保护 ..49 5.7 间隙零序电流、零序电压保护 ....58 5.8 变压器过负荷保护 5.9 变压器闭锁有载调压保护 ..59 5.10 变压器过励磁保护 ....59 6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的整定计算..60 6.1发电机变压器组的公共差动保护. ..60 6.2 相间故障后备保护 .60 6.3 接地故障后备保护 . . . .. .. ... .. ... ... 60 Q/CSG110034-2012 前言 继电保护的正确可靠动作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整定计算是决定 继电保护能否正确动作的关键环节之一.为发挥好继电保护保障电网和设备安全的作用, 规范和指导南方电网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 公司系统运行部组织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何洪、孟菊芳、刘东平、蒙亮、郑发林、周红阳、赵曼勇、余江、 陈朝晖、曾耿晖、赵明、王宇恩、黄仁谋、王莉、韦江平、薛庆彬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2013年9月 I Q/CSG110034-2012 南方电网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200MW及以上发电机与220kV~500kV变压器的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 和方法.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并网运行发电企业及用户负责继电保护整定管理的单位.有 关规划设计、研究制造、安装调试单位及部门亦应遵守本标准.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J./T684-1999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 DL/T559-2007220~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3总则 3.1本标准是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依据,设计、科研、运行、调试和制造 部门应共同遵守. 3.2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主要任务是:在工程设计阶段保护装置选型时,通过 整定计算,确定保护装置的技术规范:对现场实际应用的保护装置,通过整定计算,确定其 运行参数(给出定值).从而使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地发挥作用,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维持电力 系统的稳定运行. 3.3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性能,必须与本标准中提出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相符合. 3.4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满足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及灵敏性的基本要求,正 确而合理的整定计算是实现上述要求的关键. 3.5本标准不涉及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的配置:不列举保护装置的具体型式;按不同原理 的保护分类编制;整定计算方法适用于国内通用的主要保护原理,本标准所列原理之外的保 护其整定计算方法可参考制造厂家技术说明书. 3.6部分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限是根据GB/T14285给出的:对于米给出动作时限的保护装置, 其动作时限应根据设备条件及电力系统的具体情况决定. 3.7为简化计算工作,可按下列假设条件计算短路电流: 3.7.1可不计发电机、调相机、变压器、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等阻抗参数...
Q/CSG 110033-2012 南方电网大型发电机及发变组保护技术规范.pdf
ICS 备案号: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110033-2012 南方电网大型发电机及发变组保护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rge generator and transformer protection of CSG 2012-04-26发布 2012-04-26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O/CSG110033-2012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1 5保护配置... 6技术要求. 8 7二次回路 ...14 8配合要求. ..14 9组屏(柜)设计... 15 I Q/CSG110033-2012 前言 为了降低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提高现场作业标准化水平,减少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统一各 厂家大型发电机及发变组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保护配置原则及相关的二次回路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 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组织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内容包含大型发电机及发变组保护的配置原则、功能及技术要求、组屏(柜)方案和二次 回路设计等. 凡南方电网内从事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科研、设计、施工、制造等单位均应遵守本规范.新建电 厂的大型发电机及发变组保护均应执行本规范. 本规范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归口并解释. 本规范在起草的过程中得到了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 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和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北京 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郑茂然、刘千宽、林杰梅、甘焱、黄玲光、周红阳、魏玉生、赵志强、全智娟、 陈娟、刘可兴、蒙宁海、曹珍崇、蒙平、庞滔 Ⅱ Q/CSG110033-2012 南方电网大型发电机及发变组保护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中国南方电网大型发电机及发变组保护的配置、功能、技术要求、组屏、回路设计的 原则.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内新建、扩建的100MW及以上大型水轮发电机及发变组、300MW及以上 大型汽轮发电机及发变组继电保护装置.技改项目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与《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一起,构成大型发电机及发变组保护的全部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14598.300-2008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DL/T478-2010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671-2010 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684-1999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 DL/T769-2001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770-2001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5132-2001 水力发电厂二次接线设计规范 DL/T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5177-2003 水力发电厂继电保护设计导则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GB/T2900.17、GB/T2900.49、DL/T478-2010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总则 4.1本标准旨在规范大型发电机及发变组保护的配置原则、技术要求、组屏(柜)方案、端子排设计、 压板设置、二次回路设计要求,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标准化水平,为继电保护的制造、设计、管理和运 行维护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升继电保护运行管理水平. 4.2优先通过继电保护装置自身实现相关保护功能,尽可能减少外部输入量,以降低对相关回路和设 备的依赖. 4.3优化回路设计,在确保可靠实现继电保护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屏(柜)内装置间以及屏(柜) 间的连线. 5保护配置 5.1基本原则 5.1.1大型发电机及发变组保护应采用微机型保护,按双重化配置(非电气量保护除外),保护配置 原则应是强化主保护、简化后备保护. 5.1.2每套发变组保护装置均应含完整的主保护及后备保护,宜使用主、后一体化的保护装置. 当发电机与变压器之间装设断路器时,发电机与变压器保护装置应分别独立设置.发电机出口 不装设断路器时,发电机与变压器保护装置可合并设置,每一套保护宜具有发电机纵联差动保 护和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功能. 1 Q/CSG...
GB/T 754-2024 发电用汽轮机参数系列.pdf
ICS27.040 CCS K 5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54-2024 代替GB/T754一2007 发电用汽轮机参数系列 Parameter series of steam turbines for power plant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754—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新蒸汽参数系列 2 4.1概述 2 4.2非再热式汽轮机 2 4.3再热式汽轮机 2 5运行中汽轮机进汽参数允许波动范围 4 附录A(资料性)热电联产汽轮机供热压力系列及可调范围5 表1非再热式汽轮机新蒸汽参数系列 2 表2一次再热式汽轮机新蒸汽参数及再热温度系列 3 表3二次再热式超超临界汽轮机新蒸汽参数及再热温度系列4 表A.1热电联产汽轮机供热压力系列及可调范围5 I S4C GB/T75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754一2007《发电用汽轮机参数系列》,与GB/T754一200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新蒸汽压力范围最高由31MPa更改为35MPa 最大额定功率等级由1000MW更改为 1350MW(见第1章,2007年版的第1章); b)增加了术语“新蒸汽参数”“超临界参数”及其定义(见3.1和3.7),更改了“新蒸汽压力”“新蒸 汽温度”“新蒸汽流量”“再热温度”“供热压力”的定义(见3.2~3.6 2007年版的2.1~2.5); c)增加了各类新蒸汽参数(见表1~表3),删除了新蒸汽流量推荐范围(见2007年版的表1~ 表3); d)更改了新蒸汽参数及再热温度系列(见表2和表3 2007年版的表2和表3); )更改了运行中汽轮机进汽参数允许波动范围的规定(见第5章,2007年版的第4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汽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 任公司、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 有限公司、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捷能汽轮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汽轮电机(集团)责 任有限公司、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晓霞、杨宇、徐勤芳、蔡小燕、张清亮、马鑫、丁旭东、高展羽、李伍亮、高开向、 黄强、胡听、张晓、孙宏云.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65年首次发布为GB/T754一1965; —2007年第一次修订时,并入了GB/T4773一1984《供热式汽轮机参数系列》的内容;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Ⅲ ...
GB/T 44134-2024 电力系统配置电化学储能电站规划导则.pdf
ICS27.180 CCS F 1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134—2024 电力系统配置电化学储能电站规划导则 Planning guide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 in power system 2024-05-28发布 2024-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原创力文档 max.book118. 预览与源文档一致下载高清无水印 GB/T44134-202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1 5系统需求分析. ....2 6电源侧配置电化学储能电站.. ..3 7电网侧配置电化学储能电站4 8用户侧配置电化学储能电站... ...5 附录A(资料性)电化学储能电站应用场景和综合效益.6 I GB/T4413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 院、衢州鹏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敬如、孙充勃、宋毅、罗金山、张甲雷、刘国静、周雨桦、王林峰、 孙东磊、贡晓旭、原凯、王旭阳、万志伟、黄碧斌、李相俊、王艳双、程亮、肖帅、齐晓光、刘晓明、 王玉琢、桑丙玉、丁羽頓、韩璟琳、王旭、汪惟源、秦正斌、徐田丰、陈博、胡静、林俊、马会萌、 彭方正、朱寰、李克成、唐远富、葛毅. 原创力文档 max.book118. 预览与源文档一致下载高清无水印 Ⅲ GB/T44134-2024 电力系统配置电化学储能电站规划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系统配置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系统需求分析,以及电化学储能电站在电源侧、电网 侧、用户侧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接入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系统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规划配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3875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DL/T2528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DL/T25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化学储能电站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 电能存储采用电化学储能介质的储能电站,电化学储能介质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铅酸/铅炭电 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钠硫电池、燃料电池等.按照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接入点位置,分为电源 侧、电网侧、用户侧三大类. 3.2 调峰peakshaving 储能电站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能、在用电低谷时存储电能的一种运行模式. 3.3 调频frequency regulation 储能电站在电力系统频率偏离目标频率时,通过调整有功功率以减少频率偏差的运行模式. 3.4 黑启动 black-start 1 ...
GB/T 44133-2024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技术导则.pdf
ICS27.180 CCS F1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133—2024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 for smart electrochern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 2024-05-28发布 2024-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4133—2024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1 5系统架构............ ..........2 6智能运行维护. ....2 7智能检修. 8安全管理 3 9智能运营..... ...4 附录A(资料性)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智能化程度划分 ..5 附录B(资料性)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总体架构 ....7 I GB/T4413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易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广东省电力开 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数字企业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上能电气股份有 限公司、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丽霞、周玖、余志文、欧紫云、孙务本、姚煜、张红霞、邱朝明、郑灶贤、 赵颖、江迪、李利员、郭春元、金阳坤、黎忠琼、肖海波、齐绩、范晋衡.李孟泽、郑舒慧、陈龙、 席东泽、周军宏. Ⅲ GB/T44133—2024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系统架构、智能运行维护、智能检修、安全管理、智能运营的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34131电力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 GB/T36572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GB/T40090储能电站运行维护规程 GB/T42315电化学储能电站检修规程 GB/T42726电化学储能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sriart clect v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 以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为基础,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 构建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能力,实现高效、安全、稳定和自主运行的电化学储能 电站. 3.2 智能电子装置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 基于微处理器技术,具备数据采集、处理、控制执行以及网络交互能力的电子装置. 3.3 智能设备intelligent equipment 储能电站内设备本体与相应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体. 注:智能设备具有测量数字化、通信网络化、功能一体化和信息互动化特征. 4总体要求 4.1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宜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电站的智 能运行维护、智能检修、安全管理、智能运营等功能. 4.2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应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的能力,智能化水平可分 为初级能力、中级能力、高级能力三个等级,智能化程度划分见附录A. 1 GB/T44133-2024 4.3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应采用智能电子装置、智能传感器等智能设备实现数据多源采集和快速处 理.数据采集的内容应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监控系统、巡检、检修、电力市场等内容,电池管理系统的 数据应符合GB/T34131的规定,监控系统的数据应符合GB/T42726的规定,巡检的数据应符合 GB/T40090的规定,检修的数据应符合GB/T42315的规定. 4.4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应建立数字孪生模型,实现生产数据和管理数据的融合共享. 4.5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应配置集运维资源监控、运维工单处理、运维报表、运维知识库、运维展现 中心、市场营销管理、交易管理、客户管理等为一体的生产运营管理系统. 4.6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在设计、运行、检修、运营各阶段应满足下列网络安全要求: a)设计阶段,电站内各种智能化设备最小化对外接口暴露面,对外接口支持基于认证授权的访问 控制机制; b运行阶段,传输和存储敏感数据和个人数据时采用信息加...
GB/T 44114-2024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低压配电网运行控制规范.pdf
ICS27.180 CCS F 1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114-2024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低压配电网运行 控制规范 Specification of operation and control for connecting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to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关注公众号:电 2024-05-28发布 2024-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4114-2024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体要求 5运行管理2 6并/离网切换 2 7功率控制 2 8运行适应性 2 9保护 4 10通信 5 11电能质量 5 12电能计量 5 关注公众号:电力知识 SAc GB/T4411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电腾云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河海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维亮、赵景涛、杨晓雷、叶剑烽、钟伟东、许守平、梁志峰、孔飘红、郑舒、吴志、 朱俊澎、施琳、郝雨辰、陈文进、郑怀华、郁家麟、赵波、李鹏、唐雅洁、方景辉、陈鼎、叶伟强、王法、韩中杰、 屠晓栋、周曼、张海春、程小勇、潘光胜、吴鸣、牛耕、陶以彬、孙博、钱伟杰、王尧、孙一凡、李佳鹏. 关注公众号:电力知识星球 GB/T44114-2024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低压配电网运行 控制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系统接人低压配电网的总体要求、运行管理、并/离网切换、功率控制、运 行适应性、保护、通信、电能质量和电能计量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接入10(6)kV以下配电网的电化学储能系统的运行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7215.321电测量设备(交流)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A级、B级、C级、 D级和E级) GB/T243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GB/T36558电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36572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GB/T40427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GB/T43526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GB/T50063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DL/T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DL/T2528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DL./T25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总体要求 4.1电化学储能系统应满足GB/T43526的要求,其设备的技术条件应符合GB/T36558的要求. 4.2接入380V配电网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应以三相平衡方式接入.电化学储能系统单相接入220V 配电网前,应校核三相储能容量和负荷,不宜出现三相功率不平衡情况. 4.3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低压配电网前,应向电网管理部门报备,并办理入网手续. 1 GB/T44114-2024 4.4电化学储能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时,应断开电网连接. 4.5电化学储能系统应明确运行维护要求,制定应急措施. 4.6非自然人用户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应设立或明确运行维护人员,负责电化学储能系统运行设备的 日常巡视检查、故障处理等. 5运行管理 5.1电化学储能系统不应变更并网容量、并网接入方式. 5.2电化学储能系统的运行模式应包括削峰填谷、需求响应、电压/功率因数控制、计划孤岛等. 5.3电化...
GB/T 44112-2024 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运行控制规范.pdf
ICS27.180 CCS F 1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112—2024 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运行控制规范 Specification of operation and control for connecting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 to power grid 关注公众号:电力知 2024-05-28发布 2024-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4112-2024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 5运行管理2 6功率控制 2 7并/离网切换 3 8运行适应性 9电能质量 3 10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 .3 11自动化与通信 4 12网络安全 * 13电能计量 4 参考文献 关注公众号:电力知 5 GB/T4411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 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大威、雷震、施琳、郝雨辰、罗飞、罗凯明、马珂、梁志峰、周才期、彭志强、郁家麟、 刘维亮、马骏毅、许守平、曾伟. 关注公众号:电力知识星球 GB/T44112-2024 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运行控制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接人电网的运行管理、功率控制、并/离网切换、运行适应性、电能质 量、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自动化与通信、网络安全、电能计量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通过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公用电网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运行控制,其他 类型储能电站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31464电网运行准则 GB/T36547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GB/T36548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测试规范 GB/T36558电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36572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GB3875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八2 DL/T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DL./T2528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DL/T500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36547、DL/T25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总体要求 4.1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要求应满足GB/T36547的规定. 4.2电化学储能电站设备应满足GB/T36558的规定. 4.3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前应与电网企业签订并网调度协议和购售电合同. 4.4电化学储能电站在接入电力系统调试前,应提供经验证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模型、参数和控制系 统特性等资料. 4.5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运行前应制定现场运行规程和安全规程. 4.6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运行应执行调度机构指令,具备相应的监控、保护、通信等功能. 4.7电化学储能电站保护的配置及整定应与电网侧保护相适应,接地方式应与其所接入电网的接地方 1 GB/T44112-2024 式相适应. 5运行管理 5.1电化学储能电站应按照调度指令或市场交易结果参与电力系统的调峰、调频、调压运行和应急备 用等,符合GB/T31464、GB/T36547和GB38755的规定. 5.2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运行值班人员应经过岗位培训,具备相应资质,持有相应岗位上岗资格证书. 5.3电化学储能电站首次接入电网前,应向电网调度机构提交与电网运行相关的技术参数、实测参数、 安全防护方案等资料. 5.4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前应按照GB/T36548要求开展并网运行调试并通过启动验收,在并网运行 6个月内向电网调度机构提交并网运行调试报告. 5.5储能电池、变流器等主要一次设备检修或更换...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含2024年第1号修改单.pdf
ICS13.260 K0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08-2017/IEC60529:2013 代替GB/T4208一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Degrees of protection provided by enclosure (IP code) (IEC60529:2013 IDT) 2017-07-31发布 201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208-2017/IEC60529: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4208一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本标准与GB/T4208一2008《外壳防护 等级(IP代码)》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4.1,IP代码配置中增加第二位特征数字9; —4.2 增加第二位特征数字9的含义; 一4.3,增加IPX5/IPX7/IPX9的外壳标注3重标志的示例; 一第6章,修订第二位特征数字高于6时的应用范围; 一表8,增加第二位特征数字9的防水试验方法和主要试验条件; 一14.2.9,增加第二位特征数字9的喷水试验; —增加图7——扇形喷嘴尺寸; ——增加图8一用于检测的扇形喷嘴喷孔尺寸; —增加图9—不同表面光滑度的扇形喷嘴示例; —增加图10——测量喷水冲击力,防PX9高温/高压喷水的装置; —增加图11—一冲击力分布; —增加图12——检验小型外壳IPX9防护等级,防高温/高压喷水; —增加附录B中B.25.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60529:201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英文版). 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311.2一2013绝缘配合第2部分:使用导则(IEC60071-2:1996 MOD) —GB/T2900.712008电工术语电气装置(IEC60050-826:2004 IDT) —GB/T2900.73一2008电工术语接地与电击防护(IEC60050-195:1998 MOD) 本标准由全国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动 工具研究所、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广东产 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东莞市广安电气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科翔 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天水二一三电器有限公司、北京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南京曼奈柯斯电器有限公 司、施耐德电气(上海)有限公司、北京突破电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汀、马红、马雪峰、潘顺芳、刘功桂、张敏、王爱国、曾雁鸿、马桂芬、袁小娴、 陈建兵、方凤枢、车汉生、柯昌正、倪玺、王中丹、梁俊、张萍、金卫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4208—1984 GB4208—1993 GB/T42082008. I GB/T4208—2017/IEC60529:2013 引言 本标准阐述了由电气设备外壳提供的防护等级的分级系统.尽管这个系统适用于多数型式的电气 设备,但对特定型式的电气设备来说,不一定应用的防护等级.应建议设备的制造者确定适用的防 护等级以及应用该等级的设备部件. 应用本分级系统将尽可能使外壳提供的防护等级的叙述方式、相应等级的试验方法得到统一.这 将使试验设备适用的产品范围更宽,也将减少所需试验设备的数量. IEC60529的第二版考虑到了第一版的经验,阐明了要求.当实际上防止人接近危险部件的等级 高于第一位特征数字表示的等级时,本标准通过附加字母A、B、C、D提供了可选择的扩展范围. 本次修订只增加第二位特征数字9的防护等级,对GB/T4208一2008已规定防护等级未做修改. 因此,现有试验方法不做修改. 一般来说,按上一版标注某IP代码的外壳,将适合本版规定的同样等级. Ⅱ GB/T4208-2017/IEC60529:201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72.5kV 借助外壳防护的电气设备的防护分级. 本标准的目的如下: a)规定电气设备下述内容的外壳防护等级: 1)对人体触及外壳内的危险部件的防护; 2)对固体异物进入外壳内设备的防护; 3)对水进入外壳内对设备造成有害影响的防护. b)防护等级的标识. c)各防护等级标识的要求. d)按本标准的要求对外壳作验证试验. 各类产品引用外壳防护等级的程度和方式,以及采用何种外壳,留待产品标准决定,对具体的防护 等级所采用的试验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必要时,在有关产品标准中可增加补充要求.可在有关...
GB/T 44111-2024 电化学储能电站检修试验规程 .pdf
ICS27.180 CCS F1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111-2024 电化学储能电站检修试验规程 Code of maintenance test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 2024-05-28发布 2024-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4111—2024 目次 前言 .... ... .........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2 4总体要求..... 2 5试验仪器设备...........2 6电池试验............ 7储能变流器试验.22 8监控系统试验........ ..............28 9整站试验............. 31 附录A(资料性)试验报告42 I GB/T4411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南方电网储能 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大连融科储能 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大学、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 科学研究院、北京海博思创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南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景超、史雷敏、惠杰、甄文喜、王植楠、王轩轩、刘乐康、宋耐超、李晓广、董龔、 张兴、李娟、郑欣、李勇琦、陈西涛、胡振恺、陈豪、王晓丽、左广科、魏小锋、王宇明、杨诗吟、董开松、刘璐、 赵光金、姜恩宇、赵芃、郑志民、戈狄、宋珂、陈满、李静、王满商、马喜平、孔旭晖、杨猛、张柳丽、杨振华、 谭清武、谭建国、吴林林、黄贤森、熊思江、郑新. Ⅲ GB/T44111—2024 电化学储能电站检修试验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电池、储能变流器、监控系统以及整站检修试验的项目、方法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铅酸(炭)电池、液流电池、水电解制氢/燃料电池为储能 载体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检修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629化学试剂氢氧化钠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904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用水中pH的测定 GB/T6908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电导率的测定 GB/T9721化学试剂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紫外和可见光部分) GB/T9740化学试剂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GB/T11901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12149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硅的测定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4636工业循环冷却水及水垢中钙、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14637工业循环冷却水及水垢中铜、铁、锌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14642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水中氟、氯、磷酸根、亚硝酸根、硝酸根和硫酸根的测定离 子色谱法 GB/T15454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钠、铵、钾、镁和钙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GB/T15456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法 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243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GB/T24499氢气、氢能与氢能系统术语 GB/T29617数字密度计测试液体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的试验方法 GB32311水电解制氢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34120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规范 GB/T34131电力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 GB/T42288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 GB/T42726电化学储能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GB/T44111—2024 DL/T393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DL...
GB/T 36547-2024 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pdf
ICS27.180 CCS F19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6547—2024 代替GB/T36547—2018 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nnecting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ion to power grid 2024-05-28发布 2024-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6547—202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1 4总体要求. 2 5功率控制. .. 3 6一次调频.... ..3 8故障穿越.... ...4 9运行适应性......... .8 10电能质量......... 9 11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9 12调度自动化与通信.9 13仿真模型.. ......10 14接入电网测试和评价10 参考文献 11 I GB/T3654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6547一2018《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与GB/T36547—2018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更改了文件的适用范围,将“适用于额定功率100kW及以上且储能时间不低于15min的电 化学储能系统”更改为“适用于通过10(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公用电网的新建、改建和 扩建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建设、接入、调试、试验、检测、运行、维护和检修”(见第1章,2018年 版的第1章); —增加了“一次调频”“一次调频响应滞后时间”“一次调频上升的间”“一次调频调节时间”“惯 量响应”等术语和定义,删除了与DL/T2528重复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8年版的第 3章); 一一更改了“总体要求”(见第4章,2018年版的第4章); 一删除了“功率控制”中的“一般规定”(见2018年版的6.1): 一更改了“有功功率控制”要求,增加了“紧急功率支撑能力”的技术要求(见5.1 2018年版的 6.2); 一一更改了“无功功率控制”要求,增加了“无功功耶控制的技术指标”(见5.2.2018年版的6.3): 一一增加了“过载能力”要求(见5.3); 一增加了“一次调频”技术要求(见第6章): 一一增加了“惯量响应”技术要求(见第7章); 一一更改了“低电压穿越”技术要求(见8.1 2018年版的7.2.1); 一一更改了“高电压穿越”波术要求(见8.2 2018年版的7.2.2); 一一增加了“连续故障穿越”技木要求(见8.3); 一一增加了“电压透应选”要求(见9.1); 一增加了“电能质量活应性”要求(见9.2) 一一更改了“频率适应性”要求(见9.3.2018年版的7.1); 一一增加了“电压波动和闪变”要求(见10.3); 一一删除了“直流分量”要求(见2018年版的5.5); 一一更改了“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要求(见第11章,2018年版的第8章): 一一更改了“调度自动化与通信”要求(见第12章,2018年版的第9章); 一一删除了“电能计量”要求(见2018年版的第10章); 一一增加了“仿真模型”要求(见第13章); 一一更改了“接入电网测试和评价”要求(见第14章,2018年版的第12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网 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甘肃 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 Ⅲ GB/T36547—2024 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索英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惠东、许守平、牟佳男、杨银国、张怡、张雪松、刘宝其、杜荣华、胡娟、何飞、李智、 甄文喜、阮海明、周才期、陆秋瑜、叶诚明、李鹏、赵波、伍双喜、朱军卫、赵龙、李佳曼、吴小可、王淑超、 黄萍、闫雪生、毛海波、顾辰方、黎忠琼、王仕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2018年首次发布为GB/T3654...
GB/T 3428-2024 架空导线用镀锌钢线.pdf
ICS29.060.10 CCS K 1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428-2024 代替GB/T3428一2012 架空导线用镀锌钢线 Zinc-coated steel wires for overhead electrical conductors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S71C GB/T3428-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型号和表示方法 4.1型号 1 4.2表示方法 2 5材料 2 6技术要求 2 6.1表面质量 2 6.2直径及偏差 2 6.3机械性能 2 6.4镀层6 6.5接头 7 6.6计算标准值 7 7试验方法 7 7.1表面质量 7 sc7.2直径及偏差 7 7.31%伸长时的应力 8 7.4拉断力和伸长率试验 8 7.5卷绕试验 8 7.6扭转试验 8 7.7镀层试验 9 8检验规则 9 9包装和标志 10 9.1包装 10 9.2标志 10 附录A(规范性)锌铝合金镀层中铝含量测定方法11 表1代号及名称 1 表21级强度镀层钢线的机械性能3 表32级强度镀层钢线的机械性能 3 表43级强度镀层钢线的机械性能4 I GB/T34282024 表54级强度镀层钢线的机械性能 4 表65级强度镀层钢线的机械性能 5 表76级强度镀层钢线的机械性能 5 表87级强度镀层钢线的机械性能5 表98级强度镀层钢线的机械性能 6 表10镀层质量要求 6 表11浸渍试验要求 7 表12测定1%伸长时的应力的初应力和引伸仪起始值8 表13检验规则 9 ...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428-2012《架空纹线用镀锌钢线》,与GB/T3428-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型号和表示方法(见第4章,2012年版的附录C):更改了材料的要求(见第5章,2012年版的第3章):更改了2级和3级强度锌镀层钢线的伸长率要求,更改了4级和5级强度锌镀层钢线的1%伸长时的应力和抗拉强度要求(见6.2,2012年版的第6章):增加了6级、7级和8级强度锌镀层钢线及其性能要求(见第6章);增加了锌铝合金镀层钢线及其性能要求(见第6章);增加了镀层均匀性要求及试验方法(见6.4.4和7.7.4);
增加了检验规则(见第8章):
--增加了包装和标志(见第9章):
-增加了锌铝合金镀层中铝含量测定方法(见附录A):-删除了用于测定镀锌层质量的气体容积法和重星法(见2012年版的附录A和附录B)。请注京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裸电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冠明电力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巩义市恒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天津华源时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咸阳宝石钢管钢绳有限公司、四川东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航天电工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亨通电力智网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多宝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亚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江苏通光强能输电线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电缆有限公司、昆明电缆集团屋电工电缆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
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绍兴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西川、李国兴、王红梅,关明、焦宗保、严磊、和东、张明良、陈保安、杨民新胡建明、徐静、缪姚军、吴松梅、郑晓彬、何云平、王军棋,赵新院、臧峰、顾炎、张传省、赵浩潭、宋灿锋潘利科、王金森、杨长龙、缪小林。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7年首次发布为GB/T3428-1997,2002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CGC GF003.1-2009 并网光伏系统工程验收基本要求.pdf
CGC/GF003.1:2009(CNCA/CTS0004-2010) CGC CGC/GF003.1:2009 (CNCA/CTS0004-2010)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基本要求 Basic acceptance requirements for grid-connected PV systems 2010-X-XX发布 2010-X-XX实施 CGC/GF003.1:2009(CNCA/CTS0004-201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 .1 4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 .2 5检查和测试的内容. ......2 6工程系统文件和合同符合性的检查. .....2 6.1项目的基本信息. .3 6.2项目基础文件的检查.. .....3 6.3电站设备合同符合性的检查............ ......5 7电气设备检查 ....5 7.1一般要求.. 5 7.2部件质量检查.......... .5 7.3标签与标识.. ...8 8土建和支架结构检查. .8 8.1一般要求... .8 8.2方阵支架.. ..8 8.3基础.. 9 8.4光伏方阵场要求.. ..9 9电气设备及系统的测试 .9 9.1一般要求. .9 9.2保护装置和等电位体的测试 ...10 9.3极性测试 ..10 9.4光伏组串电流的测试 ......10 9.5功能测试.. ...11 9.6光伏方阵绝缘阻值测试. ...11 9.7光伏方阵标称功率测试. 9.8电能质量的测试......... ..12 9.9系统电气效率测试. ...13 9.10聚光光伏组件测试.. ..14 9.11自动跟踪系统功能测试. ..14 10检查报告. ....15 10.1一般要求............ ..15 10.2首次检查............ .15 10.3定期检查.. ....15 附录A. .16 A.1基本情况 ...16 A.2文件检查... ..17 A.3子系统符合性验收. ..18 A.4并网点电能质量现场测试.,. .20 A.5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测试报告表. ....21 CGC/GF003.1:2009(CNCA/CTS0004-2010) 前言 为提高我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水平,保证应用于光伏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安全、可靠和 稳定的运行,特制定本认证技术规范. 本规范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规范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日佳电源有限公司、 北京市计科能源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 院电工研究所、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 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中电电气(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许兰刚、王宗、王赓、王斯成、赵玉文、吴达成、仲继寿、胡润青、 曹仁贤、张光春、鲁延武、闫华光、翟永辉、邱第明、蔡建峰、史红民、叶东嵘、赵为、高佳、 梁哲、张友权、王新雷、司德亮、刘祖明、昌金铭、赵春江. CGC/GF003.1:2009(CNCA/CTS0004-2010)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基本要求 1范围 本认证技术规范规定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的术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检查 和测试的内容、工程系统文件和合同符合性的检查、电气设备检查、土建和支架结构检查、电气 设备及系统的测试和检查报告. 本认证技术规范适用于与低压配电网和中高压输电网并网的地面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固定 支架和自动跟踪支架的地面光伏发电系统,光伏与建筑一体化(BPV)发电系统和光伏与建筑结 合(BAPV)发电系统,以及聚光光伏发电系统. 本规范不适用于交流(光伏)组件系统,或者使用储能设备(例如蓄电池)的系统或者混合 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16895(部分)建筑物电气装置 GB/T20047.1-2006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 GB/T20513-2006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 GB/T18216(部分)交流1000V和...
GB/T 43851-2024 制造物流系统互联互通通用要求.pdf
SZ GB/T43851-2024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 1 5集成架构 1 6基本要求 2 6.1总体要求 2 6.2通信接口要求 2 6.3数据格式要求 2 6.4信息交换要求 2 7接口参考模型 ....3 51 7.1总则 3 7.2业务组件 3 7.3业务组件接口 3 附录A(资料性)制造物流系统互联互通典型接口示例 6 A.1应用场景 6 A.2接口实现 6 附录B(资料性)制造物流系统互联互通服务流程 7 B.1概述 .7 B.2集成设计 .7 B.3集成实施 .7 B.4流程管理 7 附录C(资料性)制造物流系统业务数据8 C.1基础数据管理相关业务数据8 C.2采购管理相关业务数据9 C.3仓储管理相关业务数据 9 C.4制造管理相关业务数据 10 C.5配送管理相关业务数据 10 C.6销售管理相关业务数据10 C.7设备管理相关业务数据11 C.8质量管理相关业务数据11 C.9运输管理相关业务数据12 参考文献 13 I GB/T4385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限公司、 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湖州德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浙江省自动化学会、北京众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 司、深圳路辉物流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九天中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赛那德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高 捷力科技有限公司、中轻长泰(长沙)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临沂临工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 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昆山同日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南京有多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中烟工业 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勇、徐慧、刘新、饶丰、唐聪、蔡苗、万英和、吴永海、林树茂、孙洁香、杨秋影、 柴森春、张荣卫、吴华朋、张驰、潘艳飞、杜已超、薛静婉、渠晶、柴润祺、田贵磊、张利强、司佳顺、高静、 赵钊、吴璇、钟霄、刘晓虹、曹峰铖、周非、李华、施灿、陈博、屈辉现、程宏、孔哲、姚万军、傅明东、谢晓波、 高扬华. 5210 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