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7月 ( 第 206 页)

ICS01.080.01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651.3-2020 公共信息标志载体 第3部分:安装要求 Public information signs carrier-Part 3:Installation requirements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651.3-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安装方式分类 1 5基本规定2 5.1通用要求 2 5.2结构、预埋构件及基础要求 2 5.3安全要求 2 5.4安装流程 ...3 6标志载体安装 3 6.1标志载体安装前准备 3 6.2标志载体安装实施过程3 6.3标志载体安装后恢复 6.4标志载体安装验收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出厂检验记录样式 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安装验收记录样式 9 参考文献 10 GB/T38651.3—2020 前言 GB/T38651《公共信息标志载体》共分为以下4个部分: —第1部分:技术要求; —第2部分:检验方法; —第3部分:安装要求; —第4部分:维护要求. 本部分为GB/T38651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视域四维城市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成都奔流标 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中道标识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宫凤启、李菁菁、郭月光、陈永权、邹传瑜、张亮、李勇、陈静勇、李晓红、罗忠谋. GB/T38651.3-2020 公共信息标志载体 第3部分:安装要求 1范围 GB/T38651的本部分确立了标志载体的安装方式分类、基本规定,规定了标志载体在安装前、安 装过程中和安装后的通用要求,以及立地类、悬挂类、附着类的安装要求和验收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设置在室内、室外各种类型的公共信息标志载体(包括无面板类、面板类、结构类和发 光类)的安装. 本部分不适用于道路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67.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 GB/T15565图形符号术语 GB/T31521公共信息标志材料、构造和电气装置的一般要求 GB/T38651.1公共信息标志载体第1部分:技术要求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8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8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15565和GB/T38651.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安装方式分类 根据标志载体的使用功能和现场环境,无面板类、面板类、结构类、发光类标志载体的安装方式可分 为立地类、悬挂类、附着类三大类,如表1所示. 1 GB/T38651.3-2020 表1标志载体安装方式 安装方式 说明 示例图 载体适用类型 面板类 标志载体在底部安装固定(包括:摆放式、地面式、 立地类 结构类 柱式、台式以及大型立地式)的安装方式 发光类 面板类 悬挂类 标志载体与建筑物顶部连接固定,悬挂的安装方式 结构类 发光类 公共信息标志及标志载体背面或侧面安装固定在 无面板类 建(构)筑物墙面.可分为以下3种: 面板类 附着类 a)悬挑于墙面式; 结构类 b)贴附于墙面式: 发光类 c)镶嵌于墙面式 a) b) c) 5基本规定 5.1通用要求 5.1.1标志载体应提供出厂检验记录,检验记录样式,参见表A.1. 5.1.2标志载体的钢结构安装、木结构安装、基础施工应符合施工图样的要求. 5.1.3标志载体安装人员应持证上岗. 5.1.4当风力大于或等于6级或遇雨雪、雷电、冰雹、大雾和沙尘等恶劣天气,不应进行标志载体的户 外安装作业. 5.2结构、预埋构件及基础要求 5.2.1钢结构的安装应符合GB5020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80.01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651.2-2020 公共信息标志载体 第2部分:检验方法 Public information signs carrier-Part 2:Inspection method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651.2-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规定 1 4.1设计要求的检验方法1 4.2工艺要求的检验方法 2 4.3检验工具 2 5无面板类标志载体的检验方法3 5.1丝网印刷、喷印 3 5.2雕刻 3 5.3贴膜 3 6面板类标志载体的检验方法 3 6.1通用要求 6.2尺寸、平整度、拼缝 3 6.3表面涂层 *4 6.4颜色、固定、开启及检修口(门) 4 6.5散热孔 7结构类标志载体的检验方法 4 7.1通用要求 7.2结构尺寸 4 7.3结构连接 4 7.4结构防腐 4 8发光类标志载体的检验方法 5 8.1通用要求 .5 8.2亮度 5 8.3照度均匀度 5 8.4光环境影响 5 8.5光源显色性 5 8.6电气装置的检验 5 参考文献 7 GB/T38651.2—2020 前言 GB/T38651《公共信息标志载体》共分为以下4个部分: —第1部分:技术要求; —第2部分:检验方法; —第3部分:安装要求; —第4部分:维护要求. 本部分为GB/T38651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视域四维城市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灵奇光 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美耐斯光电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宫凤启、李菁菁、郭月光、陈永权、邹传瑜、张亮、李勇、陈静勇、史北平、陈林. GB/T38651.2-2020 公共信息标志载体 第2部分:检验方法 1范围 GB/T38651的本部分规定了公共信息标志载体的基本规定、信息制作、面板、结构、发光效果和电 气装置的检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设置在室内、室外各种类型的公共信息标志载体(包括无面板类、面板类、结构类和发 光类)的检验. 本部分不适用于道路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T1732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177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1865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 GB/T3181漆膜颜色标准 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12333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铜电镀层 GB/T13452.2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1391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15565图形符号术语 GB/T19804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GB/T34726木材防腐剂对金属的腐蚀速率测定方法 GB/T38651.1公共信息标志载体第1部分:技术要求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5565和GB/T38651.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规定 4.1设计要求的检验方法 根据采购方设计任务清单,对设计文件的全面性和一致性进行检验. 521 GB/T38651.2-2020 4.2工艺要求的检验方法 4.2.1钢结构焊接、紧固件连接应符合GB50205的规定. 4.2.2木结构连接及防腐性能应符合GB50206的规定. 4.2.3标志载体的信息印制、喷涂,面板和结构漆膜的附着性、耐腐蚀性、耐候性和耐水性,按照以下方 法进行检验: a)附着性:按照GB/T9286规定的方法进行6X6切割试验,试验结束后进行检查和定级; b)耐腐蚀性:按照GB/T1771规定的方法进行盐雾腐蚀试验,试验时间为168h; C)耐候性:按照GB/T1865规定的方法进行耐候性试验;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80.01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651.1-2020 公共信息标志载体 第1部分:技术要求 Public information signs carrier-Part 1: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651.1-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分类 4 5基本规定4 5.1设计要求 4 5.2工艺要求 5.3安全要求 4 6无面板类标志载体 5 6.1丝网印刷 6.2喷印 .5 6.3雕刻 5 6.4贴膜 5 7面板类标志载体 5 7.1通用要求 5 7.2尺寸允许偏差 6 7.3平整度 .6 7.4拼缝 6 7.5表面涂层 6 7.6颜色允许偏差 7 7.7固定 7 7.8开启及检修口(门) 7 7.9散热孔 7 8结构类标志载体7 8.1通用要求 .7 8.2钢结构尺寸允许偏差7 8.3结构连接 8 8.4结构防腐 9 9发光类标志载体 9 9.1通用要求9 9.2亮度 .9 9.3照度均匀度 10 I GB/T38651.1—2020 9.4光环境影响 11 9.5显色性 11 9.6电气装置 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志载体主要材料的要求13 参考文献 14 Ⅱ GB/T38651.1-2020 前言 GB/T38651《公共信息标志载体》共分为以下4个部分: ——第1部分:技术要求; —第2部分:检验方法; —第3部分:安装要求; —第4部分:维护要求. 本部分为GB/T3865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视域四维城市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新城控股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蓝景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宫凤启、李菁菁、郭月光、王昕、陈永权、邹传瑜、张亮、李勇、陈静勇、余效恩、 朱迎松、刘凡忠. GB/T38651.1-2020 公共信息标志载体 第1部分:技术要求 1范围 GB/T38651的本部分规定了公共信息标志载体的分类、基本规定、信息制作、面板、结构、发光效 果和电气装置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设置在室内、室外各种类型的公共信息标志载体(包括无面板类、面板类、结构类、发 光类)的制作. 本部分不适用于道路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3针叶树锯材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706热轧型钢 GB/T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1768色漆和清漆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 GB/T2040铜及铜合金板材 GB/T2518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GB2893安全色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3880(部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4817阔叶树锯材 GB/T6739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7000.1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GB/T7134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 GB/T13140(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 GB/T15565图形符号术语 GB15763(部分)建筑用安全玻璃 GB/T16938紧固件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通用技术条件 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人电流≤16A) GB/T17743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7748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 GB/T18601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GB/T19766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240.30 L7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640-2020 盲用数字出版格式 Digital publishing format for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 2020-04-28发布 2020-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640—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 5盲用文本出版格式 2 5.1盲用文本出版格式基本要求 2 5.1.1概述 2 5.1.2文件信息 丰丰 2 5.1.3文件内容 2 5.1.4格式属性 ....3 5.2盲用文本出版XML格式 3 5.2.1概述 3 5.2.2根元素3 5.2.3文件信息 5.2.4文件内容 4 5.2.5格式属性 5 5.3盲用文本出版BDO格式 6 5.3.1概述 6 5.3.2文件信息 6 5.3.3文件内容 .7 5.3.4格式属性 8 6盲用图片出版格式 8 6.1电子盲文图出版格式8 6.2电子图出版格式8 7盲用音频出版格式 9 8盲用视频出版格式 9 9盲用媒体文件同步格式 .9 9.1概述 9 9.2基本要求 9 9.3特殊导航模式的自动调用10 9.4“可跳过”的结构 10 9.5跨媒体单元的文件打包 10 I GB/T38640-2020 9.6链接 10 9.7 par元素的内容 .10 9.8SMIL中的图像 10 9.9只含有文本的盲用数字 10 9.10制作者暂停 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子盲文文本XM结构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盲用数字格式示例 13 参考文献 .46 sng Ⅱ GB/T38640-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盲文出版社、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盲文图书馆、中国 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建宇通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版信圆融(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沃淑萍、唐李真、杨阳、王向东、卜佳俊、徐洋、叶宇、石雯雯、刘宏、王炜、黄静、 王维、钱跃良、欧梅芳、于智、马凌州. GB/T38640-2020 盲用数字出版格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盲用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出版格式,以及盲用媒体文件同步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盲用数字的编辑、设计、制作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975.1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 GB/T17975.2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 GB/T18793信息技术可扩展置标语言(XML)1.0 GB/T2572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ISO/IEC14496-2信息技术音频-视频对象编码第2部分:视频(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 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Part 2:Visual) ISO/1EC14496-10信息技术音频-视频对象编码第10部分:先进视频编码(Information technology-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Part 10:Advanced video coding)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盲用数字出版digital publishing for visually impaired people 面向因视力残疾导致的视力下降或视力丧失的人群,以数字技术手段对作品进行编辑、加工、复制, 提供数字产品或内容服务的专业活动.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80.10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605-2020 应急导向系统疏散掩蔽用图形符号 Emergency guidance systems-Graphical symbols for evacuation and shelter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60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中国人民大 学、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亮、白殿一、赵德海、安姚舜、黎益仕、齐青、陈永权、邹传瑜. SAC I GB/T38605—2020 应急导向系统疏散掩蔽用图形符号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应急导向系统中疏散掩蔽方面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以下简称图形符号),给出了图 形符号的含义及说明,并规定了图形符号的应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区域、人员掩蔽工程等应急场所,具体用于应急导向系统中位置 标志、导向标志、信息索引标志、平面示意图、街区导向图、便携印刷品及其他信息载体中的导向要素的 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93.1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 GB/T10001(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15565图形符号术语 GB/T16900.2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2部分:理解度测试方法 GB/T16900.3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3部分:感知性测试方法 GB/T16903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计原则 GB/T20501(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556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及其含义和说明见表1. 5应用 5.1本标准应与GB/T10001.1和GB/T10001.9配合使用.应用时,如还需使用其他图形符号,应从 GB/T10001的其余部分中选取. 5.2如需设计新的图形符号,应按照GB/T16903的要求进行设计,并宜按照GB/T16900.2和 GB/T16900.3的规定进行测试. 5.3表1图形符号栏中的角标不构成图形符号的组成部分,仅为界定符号区域的依据.在设计导向要 素时,应对表1中的图形符号(包括角标)进行等比例放大或缩小,并以角标为依据确定图形符号的位 置,角标最终不应出现在各类导向要素中. 5.4在使用本标准界定的图形符号形成标志或导向要素时,应遵守GB/T2893.1和GB/T20501( 1 GB/T38605—2020 部分)的规定. 5.5应根据实际场景的方位情况或与之组合使用的方向符号所指的方向,使用表1中的图形符号或其 镜像图形符号. 5.6表1中给出的含义仅为图形符号的广义概念.应用时可根据所要表达的具体对象给出相应的名 称,如含义为“集结”的图形符号可给出“集结点”“集结区”等具体名称,同时英文亦应根据具体的中文名 称作相应的调整. 表1图形符号 序号 图形符号 含义 说明 _1 表示灾害发生时,供人员疏散的室外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 如疏散场所、应急避难场所等 01 Emergency Shelter 应用中根据疏散的方向选择使用本图形符 号或其镜像符号 y 集结 表示人员临时集中的场所,如集结点、集结 02 Assembly Point 区等 1 一 指挥 表示承担组织指挥任务的人员的工作场所, 03 Command 如指挥部、指挥室等 2 GB/T38605—2020 表1(续) 序号 图形符号 含义 说明 1 1_ 应急篷宿 表示用于搭建帐篷、板房,供人们临时居住 04 Emergency Shelter 的场所,如应急蓬宿区等 1 1 -1 1_ 表示应急车辆(工程救险车、救护车、警车 应急停车 05 P 等)停放的场所,如应急停车场、应急停车 Emergency Parking 处等 _1 应急供电 表示应急供电的场所或设施,如应急供电 06 Emergency Power Supply 处等 1 | 应急物资储备 07 品 表示储备应急物资的场所,如物资库等 Emergency Storage Facility 3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80.10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604.4-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 第4部分:公共汽电车车站 Public information guidance systems-Assessment requirement- Part 4:Trolley and bus station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604.4-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1 5前期准备1 5.1评价范围 .1 5.2评价周期 .1 5.3评价指标 5.4评价方法 5 6评价实施 6 7评价结论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现场测试方法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公共汽电车车站导向系统调查间卷示例8 表1公共汽电车车站导向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2 表B.1调查员填写 8 表B.2乘客填写 GB/T38604.4-2020 前言 GB/T38604《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由以下各部分组成: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铁路旅客车站; —第3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第4部分:公共汽电车车站. 本部分为GB/T38604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中汽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北 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邹传瑜、安小芬、强毅、陈滋顶、周克、陈永权、张亮. GB/T38604.4-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 第4部分:公共汽电车车站 1范围 GB/T38604的本部分明确了公共汽电车车站公共信息导向系统(以下简称公共汽电车车站导向 系统)评价的原则,规定了前期准备、评价实施和评价结果遵循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公共汽电车车站新建、改建、扩建和维护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时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565图形符号术语 GB/T19038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和方法指南 GB/T38604.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5565和GB/T1903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总则 4.1评价工作应遵守GB/T38604.1的要求. 4.2应根据评价的目的确定评价范围,例如针对某城市公共汽电车车站导向系统的整体评价,其评价 范围应涵盖该城市公共汽电车车站. 4.3应根据公共汽电车交通线网的规模、车站重要程度、评价目标确定评价周期,例如针对公共汽电车 枢纽的导向系统,可每年进行一次评价. 5前期准备 5.1评价范围 公共汽电车车站导向系统的评价范围包括全网评价和专项评价.其中全网评价应覆盖城市全运营 时段、全运营线路;专项评价可就特定线路、特定区域、特定类型车站等开展评价. 5.2评价周期 全网评价的评价周期宜每年一次,专项评价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 5.3评价指标 5.3.1指标体系 5.3.1.1公共汽电车车站导向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指标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见表1. 1 GB/T38604.4-2020 5.3.1.2实际评价过程中,二级指标层级的拓展应基于一级指标,拓展指标不应与已有内容重复或 冲突. 表1公共汽电车车站导向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序号 基本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信息呈现 信息准确 功能性 (5.3.2.1.1) 关键的方向和方位信息清晰 1 (5.3.2.1) 要素配置 中途站标志齐全 (5.3.2.1.2) 首末站和枢纽站的标志齐全 图形符号、颜色规范 设计 文字规范 (5.3.2.2.1) 导向要素设计规范 无障碍标志规范 中途站标志设置合理 设置 首末站标志设置合理 规范性 (5 3.2.2.2) 枢纽站标志设置合理 2 (5.3.2.2) 设置便于视读 系统 信息一致 (5.3.2.2.3) 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导向系统相互衔接 中途站换乘流线连续 连续 首末站进出站流线连续 (5.3.2.2.4) 枢纽站进出站流线连续 枢纽站换乘流线连续 外观 标志没有尖锐突起或锋利边缘 安全性 (5.3.2.3.1) 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80.10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604.3-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 第3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Public information guidance systems-Assessment requirement- Part 3: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604.3-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1 5前期准备1 5.1评价范围 1 5.2评价周期 .1 5.3评价指标 5.4评价方案 5 6评价实施 6 7评价结论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现场测试方法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轨道交通车站导向系统调查问卷示例8 表1轨道交通车站导向系统评价指标体系2 表B.1调查员填写 .8 表B.2乘客填写 8 GB/T38604.3—2020 前言 GB/T38604《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由以下各部分组成: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铁路旅客车站; —第3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第4部分:公共汽电车车站. 本部分为GB/T38604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 份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邹传瑜、王广新、安小芬、白璐、戴克平、高进东、周克、陈永权、张亮、罗艳艳、 汪海燕. GB/T38604.3-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 第3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1范围 GB/T38604的本部分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信息导向系统(以下简称轨道交通车站导向 系统)评价的原则,规定了前期准备、评价实施和评价结果遵循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新建、改建、扩建和维护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时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565图形符号术语 GB/T15566.4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4部分:公共交通车站 GB/T19038顾客满意测评模型和方法指南 GB/T38604.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5565和GB/T1903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总则 4.1评价工作应遵守GB/T38604.1的要求. 4.2应根据评价工作的目标确定评价范围,例如针对某个城市的整体评价,其评价范围应涵盖该城市 已开通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4.3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运营年限、评价目标确定评价周期,例如针对新建轨道交通车站导 向系统的评价,可选择正式运营后3个月进行. 5前期准备 5.1评价范围 轨道交通车站导向系统的评价范围分为全网评价和专项评价.其中全网评价应覆盖某城市全运营 时段、全运营线路;专项评价可就特定线路、特定车站、特定运营时段(如高峰期)等开展评价. 5.2评价周期 全网评价的评价周期宜每年不少于一次,专项评价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 1 GB/T38604.3-2020 5.3评价指标 5.3.1指标体系 5.3.1.1轨道交通车站导向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指标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见表1. 5.3.1.2实际评价过程中,二级指标层级的拓展应基于一级指标,拓展指标不应与已有内容重复或 冲突. 表1轨道交通车站导向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序号 基本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信息呈现 信息准确 功能性 (5.3.2.1.1) 关键的方向和方位信息清晰 1 (5.3.2.1) 要素配置 关键设备设施和服务的位置标志齐全 (5.3.2.1.2) 关键节点和分岔口处导向标志齐全 图形符号、颜色规范 设计 文字规范 (5.3.2.2.1) 导向要素设计规范 无障碍标志规范 设置 关键节点和分岔口处设置合理 规范性 (5.3.2.2.2) 设置便于视读 2 (5.3.2.2) 系统 信息一致 (5.3.2.2.3) 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导向系...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80.10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604.2-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 第2部分:铁路旅客车站 Public information guidance systems-Assessment requirement- Part 2: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604.2-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1 5前期准备1 5.1评价范围 .1 5.2评价周期 5.3评价指标 2 5.4评价方案 5 6评价实施 6 7评价结论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现场测试方法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铁路旅客车站导向系统调查问卷示例8 表1铁路旅客车站导向系统评价指标体系2 表B.1调查员填写 8 表B.2旅客填写 8 1 GB/T38604.2—2020 前言 GB/T38604《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由以下部分组成: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铁路旅客车站; —第3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第4部分:公共汽电车车站. 本部分为GB/T3860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标准化研究 院、中汽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视域四维城市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邹传瑜、陈滋顶、蔡云、杨沣江、强毅、安小芬、陈永权、张亮、宫凤启、高进东. SAc GB/T38604.2—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 第2部分:铁路旅客车站 1范围 GB/T38604的本部分规定了铁路旅客车站公共信息导向系统(以下简称铁路旅客车站导向系统) 评价要求的总则、前期准备、评价实施和评价结论. 本部分适用于铁路旅客车站新建、改建、扩建和维护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时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565图形符号术语 GB/T15566.3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3部分:铁路旅客车站 GB/T19038顾客满意测评模型和方法指南 GB/T38604.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5565和GB/T1903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总则 4.1评价工作应遵守GB/T38604.1的要求. 4.2应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范围.例如针对某区域的整体评价,其评价范围应为该城市铁路旅 客车站. 4.3应根据铁路旅客车站的运营情况确定评价周期.例如针对新建或改建铁路旅客车站导向系统的 评价,可选择正式运营后3个月进行. 5前期准备 5.1评价范围 铁路旅客车站导向系统的评价范围包括单个车站的评价和专项评价.其中单个车站评价应为某个 具体铁路旅客车站;专项评价可就特定线路、一定区域或特定时段等开展评价. 5.2评价周期 单个车站的评价宜配合铁路旅客车站导向系统新建、改建、扩建或维护的进度.专项评价可根据实 际需要开展. 571 1 GB/T38604.2-2020 5.3评价指标 5.3.1指标体系 5.3.1.1铁路旅客车站导向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指标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见表1. 5.3.1.2实际评价过程中,二级指标层级的拓展应基于一级指标,拓展指标不应与已有内容冲突. 表1铁路旅客车站导向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序号 基本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信息呈现 信息准确 功能性 (5.3.2.1.1) 关键的方向和方位信息清晰 1 (5.3.2.1) 要素配置 关键设备设施和服务的位置标志齐全 (5.3.2.1.2) 关键节点和分岔口处导向标志齐全 图形符号、颜色规范 设计 文字规范 (5.3.2.2.1) 导向要素设计规范 无障碍标志规范 设置 关键节点处和分岔口处设置合理 规范性 (5.3.2.2.2) 设置便于视读 2 (5.3.2.2) 系统 信息一致 (5.3.2.2.3) 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导向系统相互衔接 导向信息连续 连续 进站流线连续 (5.3.2.2.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80.01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604.1-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 第1部分:总则 Public information guidance systems-Assessment requirement- Part 1:General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604.1-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原则 .1 5评价方法1 6评价流程 2 7前期准备 7.1评价范围 3 7.2评价指标 3 7.3评价方案 .4 8评价实施 .5 8.1收集数据 5 8.2加工数据 .6 8.3数据计算 6 9评价结论 6 9.1分析数据 9.2评价结论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模型结构及数学形式示例 7 参考文献 .9 图1评价流程图2 表15级文字量表和数字量表 5 5AC GB/T38604.1-2020 前言 GB/T38604《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由以下部分组成: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铁路旅客车站; —第3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第4部分:公共汽电车车站. 本部分为GB/T38604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铁路局、北京林业大学、中汽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市 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邹传瑜、陈滋顶、王广新、强毅、安小芬、周克、陈永权、张亮. GB/T38604.1-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 第1部分:总则 1范围 GB/T38604的本部分规定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的总体原则、评价方法、评价流程、前期 准备、评价实施和评价结论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58(部分)统计学词汇及符号 GB/T15565图形符号术语 GB/T19038顾客满意测评模型和方法指南 3术语和定义 GB/T3358、GB/T15565、GB/T1903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总体原则 4.1评价工作应独立、客观、公平地实施,结果不应受到实施难度、是否收费等因素影响. 4.2应整体设计抽样方案,编制统一的调查问卷,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 4.3评价工作应采集和使用真实的数据,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可信. 4.4评价结果应与评价的目的、内容一致,具有高效度. 4.5进行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时,应根据公共场所类型细化指标: a)交通类公共场所:基于人群流线,结合公共场所内关键节点,从流线和非流线角度细化; b)服务类公共场所:基于服务特点,结合公共场所内关键节点,从核心服务和通用服务角度细化. 4.6宜建立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持续评价制度,形成评价-改善-再评价的机制. 5评价方法 5.1常见评价方法的类型有: 一定性方法:依靠评价者的经验和判断标准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表现了评价者的主观态度; 一定量方法:依据数量化的计量方法获取评价结果,以数值结果来表现评价或判断的结果; —分类统计:根据既定的专业统计规范要求,以生产或活动中的原始单据为依据,定期进行分类 统计,以这样的统计结果作为评价结果. 5.2使用评价方法时有两种模式: 单一模式:将一种方法应用到评价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不同的评价主体、被试和评价指标等. 1 GB/T38604.1—2020 如将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用于面向目标受众、专家和监管部门等不同被试群体的评价. 一组合模式:根据不同的对象、内容和要求,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方法的 优势.如在评价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规范性中“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时,采 用定性方法;在评价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规范性中“公共场所内主要流线连续”时,采用定量方 法等. 5.3评价工作中选择评价方法时宜考虑如下方面: 一数据的可靠程度; —参与人员的覆盖面; 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单易行. 5.4数据收集、数据加工和数据统计方法应可靠,不应降低数据的质量甚至变更数据. 6评价流程 评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80 A2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569-2020 工业微生物菌株质量评价 、拉曼光谱法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microorganism strain- Raman spectroscopy 2020-03-31发布 2020-03-3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569—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波、籍月彤、何日辉、李洵融、徐健、马爱进. GB/T38569—2020 工业微生物菌株质量评价拉曼光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拉曼光谱法评价工业微生物菌株质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发酵用细菌、真菌、微藻等相对于参考菌株的质量一致性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业微生物菌株质量评价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microorganism strain 利用拉曼光谱法开展工业微生物菌株质量一致性评价. 3.2 参考菌株reference strain 发酵性能明确,用于发酵生产的经过鉴定的保存菌株. 4原理 细胞内部化合物拉曼光谱的叠加信息可以反映该细胞的综合表型,通过比较待评价菌株与参考菌 株单细胞拉曼光谱的相似性,可以判断待评价菌株是否具有与参考菌株可比较的发酵性能. 5试剂或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5.1无菌培养基 按照菌种类型配制,或选用相应商品化培养基. 5.2载玻片 氟化钙载玻片(25mmX75mm). 6仪器设备 试验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为: GB/T38569—2020 a)显微拉曼光谱仪:光谱分辨率不低于5cm-1 拉曼位移波数范围至少包含400cm-1~ 1850cm-1; b)培养箱; c)摇床; d)离心机. 7测定步骤 7.1菌株活化 根据生产工艺配制工业微生物相应的固体平板和液体培养基,用无菌接种环分别蘸取参考菌株和 待评价菌株的保种菌液,在固体平板上划线,根据生产工艺参数选择相应的温度等条件进行培养,直至 长出单菌落;分别挑取3个参考菌株和3个待评价菌株单菌落,接种至含有5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 中,根据生产工艺参数选择相应的温度和转速,培养至对数期. 7.2菌株培养 用微量移液器分别移取活化后的参考菌株和待评价菌株各200μL 分别接种至3个含有20ML液 体培养基的容器中,根据生产工艺参数选择相应的温度和转速,培养至稳定期. 7.3样品前处理 7.3.1分别移取培养后的参考菌株和待评价菌株各1mL至无菌管中. 7.3.2选择相应的转速离心,弃掉上清,加入1mL无菌双蒸水,混匀菌体. 7.3.3按照7.3.2重复2次,移取10L菌液,至无菌管中,加入990L无菌双蒸水,混匀,移取2L稀 释后的菌液,在洁净的氟化钙载玻片上点样,无菌环境下室温风干. 7.4测量 7.4.1将风干后的氟化钙载玻片置于显微拉曼光谱仪载物台上,在透射式明场模式下选择单个细胞, 切换至光谱采集模式,测定拉曼光谱信号. 7.4.2每个样本随机选取至少20个单细胞作为样品信号. 7.4.3在点样区内,采集3个无细胞处信号,并计算平均值,作为背景信号. 7.5数据处理 7.5.1对单细胞拉曼光谱原始数据进行背景信号扣除(样品信号减去背景信号)、基线校正(>5阶函 数)和基于面积的归一化处理. 7.5.2计算信噪比,其中信号采用1001cm-1处的尖锐拉曼峰对应的信号强度,舍弃信噪比小于3的 数据,补充数据个数,使得待评价菌株组和参考菌株组具有相同的数据个数. 8结果计算和分析 8.1结果计算 8.1.1余弦距离按式(1)计算: 2 GB/T38569—2020 2(ax6) cose(a b)= (1) 式中: 一单细胞a与单细胞b的拉曼光谱向量的夹角; cosf(a b)一单细胞a与单细胞b的拉曼光谱余弦距离; a: —一单细胞a拉曼位移i对应的强度; be 一单细胞b拉曼位移对应的强度. 计算余弦距离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并以细胞数为横坐标,以变异系数为纵坐标作图,若曲线达到 平台,说明细胞数已足够,若曲线未达到平台,则增加单细胞拉曼光谱采集个数,直至饱和为止. 8.1.2相似度按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80 A2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568-2020 工业微生物菌株生长表型测定 微液滴浊度法 Determination of growth phenotype for industrialmicrobial strain- Microdroplet turbidity 2020-03-31发布 2020-03-3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56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波、葛安乐、王喜先、籍月彤、徐健、马爱进. SAC GB/T38568-2020 工业微生物菌株生长表型测定 微液滴浊度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微液滴浊度法测定工业微生物菌株生长表型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发酵用细菌、真菌和微藻菌株生长表型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4926.43实验动物细菌学检测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参考菌株reference strain 发酵性能明确,用于发酵生产的经过鉴定的保存菌株. 4原理 通过微流控芯片产生单细胞包裹液滴,并培养,根据液滴中的菌体面积,进行生长速率的计算. 5试剂或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5.1水 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5.2基础培养基 按GB/T14926.43给出的方法配制.或选用商品化的预制培养基,严格按照商品说明书加水 配制. 5.3PBS缓冲液,pH7.4 称取磷酸二氢钾(KH2PO4)0.27g、磷酸氢二钠(Na:HPO)1.42g、氯化钠(NaC1)8g、氯化钾 (KC1)0.2g 将上述各成分加去离子水约800mL充分搅拌溶解,然后加入浓盐酸调pH至7.4,最后定 1 GB/T38568—2020 容到1L. 5.4超低融点琼脂糖 凝胶点为8℃~17℃. 5.5氟碳油. 含有表面活性剂. 6仪器设备 6.1恒温箱:士1℃. 6.2离心机:500g~4000g. 6.3倒置显微镜:带成像模块. 6.4聚四氟乙烯导管:内径0.5mm. 6.5PDMS微流控芯片:高度为100μm 后面连接有至少50个培养腔室结构,每个腔室尺寸为1.5mm ×1mm.油相两侧线性结构相同,每一侧长为29.2mm 宽度为40m;水相的线性结构长为 4.54mm 宽度为60m. 6.6分光光度计. 6.7热板. 7测定步骤 7.1菌株活化 7.1.1按GB/T14926.43给出的方法配制工业微生物相应的固体平板和液体培养基,用无菌接种环分 别蘸取参考菌株和待评价菌株保种菌液,在固体平板上划线,根据生产工艺参数选择相应的温度和 PH值,进行培养,直至长出单菌落:分别挑取3个参考菌株和3个待评价菌株单菌落,接种至含有5mL 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根据生产工艺参数选择相应的温度和转速,培养至对数期. 7.1.2从活化的平板培养皿挑取微生物菌株单克隆于5L液体培养基的容器中,根据生产工艺参数 选择相应的温度和转速,培养至稳定期,去除上清后加人PBS溶液,重复清洗3次. 7.2微生物菌液浓度选取 用基础培养基稀释得到细胞悬液浓度约为6X105CFU/mL. 7.3琼脂糖溶液制备 用分析天平称取0.02g超低熔点琼脂糖置于无菌EP管中,并向其中加入1mL已灭菌的基础培养 基,加热溶解,配制成2%(质量浓度)的溶液.趁热用0.22μm的无菌滤头过滤,现用现配. 7.4单细胞液滴发生 7.4.1各取500μL微生物菌液和琼脂糖溶液等体积混匀. 7.4.2取一块芯片,分别在芯片的油相人口加入200L氟碳油和水相入口加人100L低熔点琼脂糖 菌液,将注射器与芯片出口相连. 7.4.3将芯片放在热板上(温度稳定性士1℃,范围在30℃~37℃),将注射器的活塞固定在2L刻 2 GB/T385682020 度处,通过注射器内的负压使液体进入芯片,开始发生液滴.液滴发生需要2min左右. 7.4.4取另一块芯片重复上述步骤,一为待鉴定菌株,另一为参考菌株.此步骤重复三次. 7.5单细胞液滴培养 液滴发生结束后,移除芯片上的枪头和聚四氟乙烯管,将两芯片放入4℃冰箱凝固20min后再置 人盛有水的培养皿中于37℃恒温箱进行培养6h. 7.6芯片成像 将芯片置于倒置显微镜,在10×物镜下进行成像,获取至少20个图...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040 A2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565-2020 应急物资分类及编码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of emergency supplies 2020-03-06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565—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分类原则和方法 1 5编码原则和方法2 6分类代码表 3 参考文献 36 GB/T3856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物品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北京安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辰安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宏永、黄全义、秦挺鑫、张帆、张宁、焦雪莹、张超、王皖、杨秀中、徐凤娇. GB/T38565—2020 应急物资分类及编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应急物资的分类原则和方法、编码原则和方法,以及应急物资分类代码表. 本标准适用于应急物资的信息采集、分类、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以及应急资源组织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27一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物资emergency supplies 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全过程中所必 需的物资保障. 3.2 线分类法method of linear classification 将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将分类对象逐次地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 目的分类方法.同一分支的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GB/T10113一2003,定义2.1.5] 3.3 编码coding 给事物或概念赋予代码的过程. [GB/T10113—2003 定义2.2.1] 3.4 代码code 表示特定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或一组字符. 注:这些字符可以是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或便于人和机器识别与处理的其他符号. [GB/T10113一2003,定义2.2.5] 4分类原则和方法 4.1分类原则 应急物资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分类: a)符合GB/T7027一2002的规定,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可扩延性、兼容性和综合实用性; 1 GB/T38565—2020 b)优先根据应急物资所具备的应急管理业务功能及用途进行分类; c)如无法适用b)原则,则按照应急物资的自身属性进行分类. 4.2分类方法 本标准采用线分类法将应急物资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4个层次,具体如下: a)依据应急物资的性质划分为基本生活保障物资、应急装备及配套物资、工程材料与机械加工设 备3大类; b)每一大类按照其功能用途划分为中类; c)每一中类按照相互之间的种属关系和内在联系划分为小类; d)细类隶属于小类,为构成种类的基本类别; )根据应急物资的用途及使用场景,不是的中类及小类都需要进行细分. 5编码原则和方法 5.1编码原则 应急物资编码应符合GB/T7027一2002的规定,遵循唯一性、合理性、可扩充性、简明性、适用性、 规范性等原则. 5.2编码方法 编码采用层次编码,分为四层七位代码.其中: )第一层命名为应急物资大类,采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其中:1代表基本生活保障物资, 2代表应急装备及配套物资,3代表工程材料与机械加工设备; b)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分别命名为应急物资中类、应急物资小类和应急物资细类,均采用两位 阿拉伯数字01~99表示; c)本标准中每层级代码采用数字“99”表示收容类目. 编码结构如图1所示. ¥ 一一第四层应急物资细类 第三层应急物资小类 第二层 应急物资中类 第一层应急物资大类 图1应急物资编码结构 5.3编码扩充方法 应急物资分类及代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扩充: )当列出的应急物资分类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时,可对中类、小类和细类进行扩充和细化,并 形成标准修改单,提交给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 b)扩充的应急物资分类与编码应符合第4章和第5章的规定,扩充类别代码应从本层代码最大 值按照递增的方式进行.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87.080 A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153.3-2019/ISO2834-3:2008 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 第3部分:丝网油墨 Graphic technology-Laboratory preparation of test prints- Part 3:Screen printing inks (ISO2834-3:2008 IDT) 2019-10-18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8153.3-2019/ISO2834-3:2008 目 次 前言 1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1 4测试方法 2 5制样步骤 4 6测试报告 .4 参考文献 .6 GB/T38153.3-2019/ISO2834-3:2008 前 言 GB/T38153《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浆状油墨; —第2部分:液体油墨; —第3部分:丝网油墨. 本部分为GB/T38153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2834-3:2008《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第3部分:丝 网油墨》.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10739一2002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eqv ISO187:1990); —GB/T23649一2009印刷技术过程控制印刷用反射密度计的光学、几何学和测量学要求 (ISO14981:2000 IDT).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山大学、浙江永在油墨有限公司、洋紫荆油墨(中山)有限公司、江门市阪桥电子 材料有限公司、东莞长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牡丹油墨有限公司、北京印刷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小妹、吴敏、廖辉、钟远波、赵文爱、陈爱军、魏先福. I GB/T38153.3-2019/ISO2834-3:2008 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 第3部分:丝网油墨 1范围 GB/T38153的本部分规定了网孔版印刷油墨的测试印样的制备方法.该测试印样主要用于光学 测试,如ISO2846-4中所述比色法、透明度和光学反射密度,还可用于测试印刷油墨和/或承印物的光 泽度、耐光性及抗化学、物理和力学性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187纸浆、纸和纸板温湿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及其控制程序与试样温湿处理的步骤(Pa- per board and pulps-Standard atmosphere for conditioning and testing and procedure for monitoring the atmosphere and conditioning of samples) ISO2846-4印刷技术四色印刷油墨的颜色和透明度第4部分:丝网印刷(Graphic technolo- gy-Colour and transparency of printing ink sets for four-colour-printing-Part 4:Screen printing) ISO14981印刷技术过程控制印刷用反射密度计的光学、几何学和测量学要求(Graphic technology-Process control-Optical geometrical and metrological requirements for reflection densi- tometers for graphic arts use)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冲淡剂extender 用于降低油墨颜色浓度并使其浓度适合印刷的透明材料(调墨油或聚合物溶液). 3.2 回墨flooding 在印刷之前使网孔版的通孔充满油墨的操作. 3.3 回墨装置flooding device 在印刷之前使网孔印刷版的通孔充满油墨的装置. 3.4 墨床ink rest 在油墨刮印区域以外的网孔印刷版表面的区域. 3.5 网孔mesh 用线均匀交织而成,具有开孔大小相同的交织线承载体;筛网材料.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87.080 A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153.2-2019/ISO2834-2:2015 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 第2部分:液体油墨 Graphic technology-Laboratory preparation of test prints-- Part 2:Liquid printing inks (ISO2834-2:2015 IDT) 2019-10-18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153.2-2019/ISO2834-2:2015 目 次 前言 1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测试方法 2 5制样步骤 6 6测试报告 6 国家图书馆专用 GB/T38153.2-2019/ISO2834-2:2015 前 言 GB/T38153《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浆状油墨; —第2部分:液体油墨; —第3部分:丝网油墨. 本部分为GB/T3815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2834-2:2015《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第2部分:液 体油墨》.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6753.4一1998色漆和清漆用流出杯测定流出时间(egv ISO2431:1993); —GB/T10739一2002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eqv ISO187:1990); —GB/T19437一2004印刷技术印刷图像的光谱测量和色度计算(1SO13655:1996 IDT).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11 本部分由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洋紫荆油墨(中山)有限公司、杭华油墨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托展新材料股份有限 公司、杭州华大海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印刷学院、常熟国和新材料有限 公司、陕西铂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俊超、马志强、王强、夏桂玲、于海阔、黄蓓青、李光明、黄昕. I GB/T38153.2-2019/ISO2834-2:2015 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 第2部分:液体油墨 1范围 GB/T38153的本部分规定了可用于柔版印刷或凹版印刷的液态水性或溶剂型油墨测试印样的制 备方法.这些测试印样主要用于光学测试,如光泽、色度、透明度和反射密度.不论是印刷油墨和/或承 印物,它们都可以用来测试耐光性、耐化学性、耐物理性、力学性能.其中也包括具有更高黏度的辐射固 化柔版印刷油墨.本部分不适用于喷墨印刷油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187纸浆、纸和纸板温湿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及其控制程序与试样温湿处理的步骤(Pa- per board and pulps-Standard atmosphere for conditioning and testing and procedure for monitoring the atmosphere and conditioning of samples) ISO2431涂料和清漆用流量杯测定流出时间Paints and varnishes一Determination of flow time by use of flow cups) ISO13655印刷技术印刷图像的光谱测量和色度计算(Graphic technology-一Spectral measure- ment and colorimetric putation for graphic arts images) 3术语和定义 图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网纹辊anilox roller 一般安装在柔版印刷机上,带有均匀分布网孔的镀铬或陶瓷辊,用来控制传递到印版上的墨量. 3.2 冲淡剂extender 用于降低油墨颜色浓度并使其浓度适合印刷的透明材料(调墨油或聚合物溶液). 3.3 柔印印版printing forme for flexography 覆盖有浮雕橡胶或感光树脂包覆的圆筒或套筒,用于使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 3.4 凹印印版printing forme for grav...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87.080 A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153.1-2019/ISO2834-1:2006 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 第1部分:浆状油墨 Graphic technology-Laboratory preparation of test prints- Part 1:Paste inks (ISO2834-1:2006 IDT) 2019-10-18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8153.1-2019/ISO2834-1:2006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 1 3测试方法1 4步骤 2 5测试报告 4 附录A(规范性附录)对制备测试印样印刷适性仪的要求5 专用 国家图书馆 GB/T38153.12019/ISO2834-1:2006 前 言 GB/T38153《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浆状油墨; —第2部分:液体油墨; —第3部分:丝网油墨. 本部分为GB/T38153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2834-1:2006《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第1部分:浆 状油墨》.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油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牡丹油墨有限公司、洋紫荆油墨(中山)有限公司、杭华油墨股份有限公司、上 海油墨泗联化工有限公司、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印刷学院、中钞油墨有限公司、陕西铂钰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袁卫、沈斌、马志强、王清、于海阔、黄蓓青、李青、黄昕. 国家图书馆 I GB/T38153.1-2019/ISO2834-1:2006 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 第1部分:浆状油墨 1范围 GB/T38153的本部分规定了用浆状油墨制备印样的实验室方法(如用于平版印刷和凸版印刷的 油墨).这种印刷样品适用于以反射为基础的测量,如色度和反射密度,以及用于耐光性的测试,同时还 适用于印刷油墨和/或承印物的力学性能和耐化学性能测试.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印刷适性仪printability tester 在给定条件下,能均匀地将印版着墨并将已知量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仪器. 2.2 印刷面积printed area 通过印版,将其表面的油墨转印到承印物表面的面积 3测试方法 3.1原则 家图 使用印刷适性仪,将一个已知质量的油墨均匀地印刷到已知面积的纸或其他选定的承印物表面. 油墨覆盖率用克每平方米(g/m2)表示,或将油墨的质量密度换算成墨层厚度,用微米(m)表示. 为了便于操作,可以用吸墨管来测定供给上墨装置的墨量,实际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墨量由称量当 时印刷前后印版质量的变化来确定. 用于力学性能和耐化学性能测试的印刷样品,除了用印刷方式得到所需厚度范围的均匀墨层外,也 可以用其他方式来制备,例如使用手推辊、涂布机或刮涂棒. 3.2仪器 3.2.1印刷适性仪 印刷适性仪可使印版均匀着墨,并在恒定的速度和压力下使油墨均匀地转移到承印物表面. 3.2.2印版 印版可以是表面无孔光滑的金属,也可以是由弹性体或橡皮布包覆的金属.印版的类型应在测试 报告中提及. 3.2.3分析天平 分析天平的精度为0.1mg.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080.99 A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927-2019 科研信用信息征集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collecting in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redit 2019-08-30发布 2020-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7927-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生产力促进中心、深圳市宝安区信用促进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大信信用 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计量大学、天津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建新、周莉、赵燕、江洲、王强、张树武、张月义、李向华、何成娣、文洪江、鲜涛、 孟翠竹、林竹盛、叶如意、何君、古丽米热依沙木丁. GB/T37927-2019 科研信用信息征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科研信用信息征集的基本原则、征集对象、征集范围、征集内容和征集方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科研活动管理部门,第三方服务机构也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117信用基本术语 GB/T34830.1信用信息征集规范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2117和GB/T3483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科研活动science research activity 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3.2 科研信用science research credit 科研主体兑现科研承诺的意愿和能力. 注:科研信用是广义的信用原则在科研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具体而言,科研信用是指科研主体实事求是、不欺骗、 不弄虚作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格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兑现科研承诺的意愿 和能力的大小. 4基本原则 4.1合法性 科研信用信息征集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应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信用信息主体的权益, 征集的方式和渠道等应符合相关规定. 4.2客观性 科研信用信息征集应坚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基本依据,做到客观记录和征集,保证数据信息的真 实可靠. 4.3准确性 科研信用信息征集应能确切反映征集对象的信用状况,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无误. 1 GB/T37927-2019 4.4时效性 科研信用信息产生后应及时有效地予以征集,保证数据信息的动态更新. 5征集对象 科研信用信息征集的对象应主要包括科研活动的相关主体,既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包括自 然人. 注:参与科研项目的相关主体,主要分为科研项目承担者、评价者和管理者.科研项目承担者既包括科研项目承 担机构,也包括负责人;评价者既包括评估机构,也包括评审专家;管理者同时包括接受委托履行管理职能的 机构及其管理人员. 注2:从事学术研究的主体,主要包括开展学术研究的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 6征集范围 在科研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关键环节,应对相关参与主体的反映科研活动履约状况的信息进行客 观记录. 注:以科研项目承担者为例,其科研项目信用信息征集范围主要包括从科研项目立项、实施到验收等全过程中履行 科研项目合同、任务书与委托协议书、项目预算书等正式承诺、遵守相关管理制度与政策法规以及科技界公认 行为准则等方面的信用信息. 7征集内容 7.1科研信用信息征集内容应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科研项目信用信息、学术研究信用信息和关联信用 信息四个方面. 7.2科研主体的基本信息是科研活动主体相关的身份信息. 7.3科研项目信用信息主要是科研主体在具体的科研项目中兑现科研承诺的信用信息,包括科研活动 主体的一般信息、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和良好行为记录信息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a)一般信息是遵守科研项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要求产生的一般性记录,包括项目管理、资 金管理等方面的记录信息; b)不良行为记录信息是相关主体在执行科研项目中违背科研活动承诺的不当行为以及所受到的 处理情况; )良好行为记录信息是相关主体在执行科研项目中的良好行为以及所得到的奖励. 7.4学术研究信用信息中不良行为记录信息主要是除参与科研项目等科研活动之外,科研主体在学术 研究方面不能兑现科技界公认行为准则等的信用信息,主要包括存在论文代写、代投、抄袭剽窃造假等 违反科研伦理道德规范等学术不端行为情况的信息. 7.5关联信用信息中不良行为记录信息主要是在科研活动范围之外,科研主体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040 A1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920-2019 集体合同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llective contract 2019-08-30发布 2019-08-30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7920-2019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1 3集体合同形式 .1 4集体合同内容 1 5集体合同订立2 6集体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4 7集体合同文本归档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订立程序图5 附录B(资料性附录)集体协商要约书示例 6 附录C(资料性附录)集体协商中止会议纪要示例 .7 附录D(资料性附录)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会议纪要示例8 I GB/T37920—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颖、阴漫雪、张新民、邸妍. GB/T37920—2019 集体合同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集体合同形式,集体合同内容,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和终止,合同文本归档的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包括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与职工方协商订立集体合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集体协商collective negotiation 企业与职工方为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而进行的磋商活动. 2.2 集体合同collective contract 企业与职工方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 培训、保险福利等内容,通过开展集体协商签订的协议. 2.3 专项集体合同specialized collective contract 企业与职工方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集体合同中某一项内容通过开展集体协商签订的 协议. 2.4 协商代表negotiation representative 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并有权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的人员. 2.5 首席代表chief representative 负责召集会议、商讨协商事宜、签字的协商代表. 2.6 集体协商要约collective negotiation offer 一方依法就签订集体合同相关事宜,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要求的行为. 3集体合同形式 集体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订立. 注:集体合同包括专项集体合同,下同. 54C 4集体合同内容 企业与职工方应就下列多项或某项内容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 1 GB/T37920—2019 a)劳动报酬; b)工作时间; c)休息休假; d)劳动定额标准; e)劳动安全卫生; f)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g)职业培训; h)保险福利; i)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办法; j)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 5集体合同订立 5.1集体合同订立程序 集体合同订立程序参见附录A. 5.2协商代表及首席代表的产生 5.2.1协商代表的产生 5.2.1.1职工方的协商代表应由本企业工会选派.未建立工会的,应由上级工会指导本企业职工民主 推荐协商代表,并经本企业半数以上职工同意. 5.2.1.2企业协商代表应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指派. 5.2.1.3双方协商代表人数应对等,每方至少3人. 5.2.1.4集体协商代表职责如下: a)代表本方参加集体协商; b)了解与集体协商内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收集本方人员对协商内容的意见; c)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d)起草集体协商议题,一般由提出协商意向一方起草; )接受本方人员质询,及时向本方人员公布协商情况并征求意见; f)代表本方参加集体协商争议的处理; g)监督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 5.2.2首席代表的产生 5.2.2.1职工方首席代表应由本企业工会主席担任.工会主席可书面委托其他协商代表代理首席代 表.工会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应由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未建立工会的,应在上级工会指导下从协商 代表中民主推举产生首席代表. 5.2.2.2企业首席代表应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担任或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协商代表担任. 5.2.2.3首席代表不得由非本企业人员担任. 5.2.2.4首席代表职责如下: a)双方首席代表可以书面委托专家、学者、律师等专业人员作为本方的协商代表,委托人数不应 超过本方代表的三分之一; b)主持协商会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7.130 A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37915-2019 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 Establishment 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munity mercial facilities 2019-08-30发布 2020-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791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商业联合会、京中(厦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烟台市 商务局、北京品友互动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北京小麦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斯坦达咨询服务有限公 司、山东喜地实业有限公司、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天津月坛现代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摩臣企业 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唐山市商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丽君、王京红、邵阔义、王虎、于天法、陈立平、曹玉骥、全斌、张开、苗晓勇、 任格、张福胜、陈楚伟、左永权、侯军亚、张若晗、李檀、魏波、范艳茹、李家佳. GB/T37915-2019 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区商业的分类及设施设置功能配套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社区的商业设施的设置,老社区的商业设施改造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110商店购物环境与营销设施的要求 GB5018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社区商业munity merce 以城镇居民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便利居民基本生活消费为目标,提供日常生 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属地型商业形态. 3.2 社区商业综合体munity mercial plex 在一个或多个社区的中心,以满足居民及部分流动消费者综合生活消费需求,集中设置的规模较大 综合性商业设施. 3.3 社区便民商业中心munity convenience mercial center 提供社区内居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商品和便利服务,设置相对集中和完备的,复合型中型的社区商 业设施. 3.4 街坊商业street merce 设置相对分散与居住人口数量相对应,方便居民就近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商品和服务,提供居民所需 生活服务的小微型社区商业形态. 3.5 必备性业态及服务essential formats and services 为满足居民日常基本生活需求,设置的社区商业业态及服务. 3.6 补充性业态及服务supplementary formats and services 为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生活消费需求,选择性补充设置的社区商业业态及服务.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080.99 A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379142019 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credit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2019-08-30发布 2020-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7914-2019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原则 2 4.1唯一性 2 4.2通用性 ..2 4.3可扩展性 2 5编码规则 2 6分类与代码 2 6.1主体分类与代码 2 6.2一级分类与代码 3 6.3二级分类与代码 .3 6.4分类代码及说明 3 7其他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信用信息分类代码及说明 4 参考文献 11 GB/T3791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未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 会、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深圳市宝安区信用促进会、中国计量大学、胶州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浙江 康侨智能家居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冠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莉、程亮、金晓虎、顾斌、江洲、施羽斐、朱峰、张子方、钱凌浩、张月义、鲜涛、李 向华、赵燕、孟翠竹、叶如意、刘忠伟、常国选、顾颖、谭靖、姜航、肖汉峰、刘俊涛、徐志高. GB/T37914-2019 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基本原则、编码规则、分类与代码等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社会治理和经济交易等领域的信用信息的分类、归集及整理,其他相关活动可参照 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11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GB/T22117信用基本术语 GB32100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2117、GB/T10113和GB321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信用主体subject of credit 参与信用活动的个人或组织. [GB/T22117-2018 定义2.4] 3.2 法人legal entities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GB321002015 定义3.2] 3.3 其他组织other organizations 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 [GB32100一2015,定义3.3] 3.4 信用信息credit information 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与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与信用有关的记录,以及与评价其信用价值相关的各类 信息. 注:信用信息包括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信用信息. [GB/T221172018 定义2.22] 3.5 信息分类information classifying 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归并在一起,把具有不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区别开来的过程.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7.140 Y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652-2019 家具售后服务要求 Requirements for after-sales service offurniture 2019-06-04发布 2020-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7652-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南 海新达高梵实业有限公司、东莞市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中山市中泰龙办公用品有限公司、浙江省家 具与五金研究所、深圳长江家具有限公司、肇庆市现代筑美家居有限公司、中山市华盛家具制造有限公 司、广州市至盛冠美家具有限公司、广东鸿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广西志光家具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市凡 度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联乐床具集团有限公司、明珠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美克国际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麒盛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标普标准化服务有限公司、浙江森川家具有限公司、安吉中兴五金制造有限公司、安 吉县超杰家具厂、厦门东港环美家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锦汉、海凌超、王红强、周山林、刘学、骆立刚、何广经、王丽平、陈秋桂、姚若灵、 钟耀灿、姚永红、章爱军、王洪杰、李志光、徐飞、陈阿裕、周毅、王建兵、顾少军、黎干、张叙俊、徐金华、 陈智忠、胡森川、罗万象、李碧芸、徐敏、杨志勇。

GB/T 37652-2019 家具售后服务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具售后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服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家具售后服务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242处理指南 GB/T27922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 GB/T28202家具工业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820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服务方serviceprovider 产品的最终销售者。

3.2 售后服务after-sales service 家具售出验收合格后,服务方对顾客承担合同约定的有关内容和履行有关法律责任的活动。

3.3 三包服务threeguarantees 服务方提供的包修、包换、包退服务。

4服务要求 4.1总则 4.1.1服务方应有售后服务的组织机构,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建立与组织机构相应的售后服务网络,配备专职人员并对服务质量运行进行有效地监督; 提供与售后服务相匹配的设备、仪器和保护用具; 服务信息的接收、记录、沟通、确认和处理工作; 设备和仪器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服务组织内部的文件规定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 一应对从事服务人员提供职业操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能力的培训。

4.1.2服务方应建立明确的适用于自身的顾客服务理念与服务承诺。

4.1.3服务方在设立、运营和开展各项服务活动时,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GB/T 37652-2019 4.1.4服务方应有专门的售后服务人员,并为其进行相关培训,具备以下专业知识: 掌握家具售后服务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一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国家法律法规; 熟悉相关标准的内容。

4.1.5服务方应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一般有以下内容: 一承担安装、调试、维修产品; 一进行有关的技术咨询; 一根据顾客的需要或双方的协议对顾客进行技术培训,以便顾客了解产品的性能和结构特点,并 能正常使用、操作与维护; 一协助解决因保管、贮存、使用、维护不当所造成的问题。

4.1.6服务方应建立售后服务档案,并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顾客信息:用户姓名、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 产品信息:产品名称、商标、型号、规格、生产日期和销售日期; 一服务信息:服务单位、服务提供日期、提供服务人员、服务措施描述、故障描述、使用材料清单、 收费信息和用户确认; -服务质量信息:售后服务人员是否演示、指导使用产品,对服务态度、维修结果的意见,用 户签字,服务人员签字等; 售后服务记录应至少备有两联,其中一联由服务方保留,另一联由顾客保留,作为售后服务的 凭证之一; 服务方对顾客信息有保密义务,不应泄露顾客信息,应维护顾客信息,确保其在保修期内保存...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