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7月 ( 第 233 页)

ICS01.080.01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900.4—2020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第4部分:对象相关性测试方法 Rules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graphical symbols- Part 4:Method for testing symbol referent association (ISO 9186-3:2014 Graphical symbols-Test methods- Part 3:Method for testing symbol referent association MOD)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6900.4—2020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测试前准备工作 2 6认知训练 2 7对象相关性测试 2 7.1一般要求 2 7.2准备测试材料 2 7.3被试 3 7.4确认被试在对象相关性测试中的任务 7.5对象相关性测试结果分析 4 7.6结果的表示 4 7.7综合不同地区的测试结果 *4 7.8确定对象相关性最高的方案4 附录A(资料性附录)认知训练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对象相关性测试材料 6 参考文献 I GB/T16900.4—2020 前言 GB/T16900是《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系列国家标准之一.该系列国家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a)GB/T16900《图形符号表示规则》,拟分为以下4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理解度测试方法; 一第3部分:感知性测试方法; ——第4部分:对象相关性测试方法. b)GB/T16901《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基本规则. c)GB/T16902《设备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1部分:符号原图的设计原则; 一第2部分:箭头的形式和使用: —第3部分:应用导则; ——第4部分:图形符号用作图标的重绘指南; —第5部分:图标的设计指南. d)GB/T16903《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本部分为GB/T16900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1SO9186-3:2014《图形符号测试方法第3部分:对象相关性 测试方法》, 本部分与1SO9186-3:2014相比,存在如下结构变化: 一全文将悬置段改为无标题条,包括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 本部分与1SO9186-3:2014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GB/T15565代替ISO17724(见第3章);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8978.400代替1SO9241-400(见7.2.7); 用ISO9241-125代替已作废的ISO9241-12(见7.2.7), 一删除“引言”中第二段. 一将“范围”中不符合GB/T1.1一2009要求的第二段移至引言. 一删除了术语中的具体条目(术语均已在GB/T15565中界定), 一由于我国尚未开展图形符号标准化提案工作,因此删除或修改1SO9186-3:2014中与图形符 号标准化提案相关的要求,如删除5.1及其注、修改5.2中“提案者”、7.3中第1段. 一已经按我国的用词描述了教育程度,因此删除7.2中第4段的相关描述. 一将1SO9186-3:2014中对不同国家的测试要求改为对不同地区的测试要求,如第5章、7.3、 7.7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将标准名称修改为《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4部分:对象相关性测试方法》.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80.01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900.2—2020 代替GB/T16903.22013 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第2部分:理解度测试方法 Rules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graphical symbols- Part 2:Method for testing prehensibility (ISO 9186-1:2014 Graphical symbols-Test methods- Part 1:Method for testing prehensibility MOD)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6900.2-2020 目 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5测试前准备工作 6理解度测试 2 6.1通则 ..2 6.2准备测试材料 2 6.3被试 .4 6.4确认被试在理解度测试中的任务 4 6.5理解度测试结果分析 .4 6.6结果分类 .5 6.7分析回答的类别 5 6.8结果的表示 6.9综合不同地区的测试结果 6 6.10确定最易理解的方案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理解度测试材料 8 参考文献 13 GB/T16900.2-2020 前 言 GB/T16900是《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系列国家标准之一.该系列国家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a)GB/T16900《图形符号表示规则》,拟分为以下4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理解度测试方法; —第3部分:感知性测试方法; —第4部分:对象相关性测试方法. b)GB/T16901《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基本规则. c)GB/T16902《设备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1部分:符号原图的设计原则; —第2部分:箭头的形式和使用; ——第3部分:应用导则; ——第4部分:图形符号用作图标的重绘指南; ——第5部分:图标的设计指南. d)GB/T16903《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本部分为GB/T1690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6903.2一2013《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2部分:理解度测试方法》,与 GB/T16903.2一201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第3章的术语中的具体条目(见2013年版第3章); 一将测试前需搜集的信息简化为测试前准备工作,把测试的具体要求移到贮备测试材料中(见第 5章和6.2 2013年版的第5章); ——删除了评价测评的要求(见2013年版的第7章); 一删除了评价测评的材料示例及相关表格(见2013年版的附录B).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9186-1:2014《图形符号测试方法第1部分:理解度测试 方法》. 本部分与ISO9186-1:2014相比,存在如下结构变化: ——将第5章由悬置段改为无标题一级条; —将6.4、6.5、6.6、6.7下的悬置段改为无标题二级条. 本部分与ISO9186-1:2014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GB/T15565代替ISO17724(见第3章);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8978.400代替1SO9241-400(见6.2.6); 用ISO9241-125代替已作废的ISO9241-12(见6.2.6). 一一将“范围”中不符合GB/T1.1一2009要求的第二段移至引言. 一删除了术语中的具体条目(术语均已在GB/T15565中界定). —一由于我国尚未开展图形符号标准化提案工作,因此删除或修改1SO9186-1:2014中与图形符 I GB/T16900.2-2020 号标准化提案相关的要求,如删除第5章第1段及注1、修改5.2中“提案者”、6.3.1第一段. 一一将1SO9186-1:2014中对不同国家的测试要求改为对不同地区的测试要求,如6.2.2、6.3.1. ——已经按我国的用词描述了教育程度,因此删除6.2.2中注3的相关描述.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40.03 A13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832—2012 代替GB/T16832一1997 国际贸易单证用格式设计基本样式 International trade documents forms design-Basic layout (ISO 8439:1990 Forms design-Basic layout MOD) 2012-07-31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国际贸易单证用格式设计基本样式 GB/T16832-2012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剧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1/16印张0.5字数8千字 2012年11月第一版2012年1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45627定价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68510107 GB/T16832—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6832一1997. 本标准与GB/T16832一1997的主要变化为: —一将标准的名称改为《国际贸易单证用格式设计基本样式》; 一副除了GB/T16832一1997中的目录、引言和附录A; —一修改了范围中的内容; 一一定义中删除了3.1和3.2,修改了3.3、3.4、3.7和第4章的名称和定义,增加了6.1总则,修改 了6.2、6.3、6.4的名称和内容.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8439:1990《格式设计基本样式》. 本标准与1SO8439:1990的技术性差异如下: 一一将标准的英文名称修改为《International trade documents forms design一Basic layout》; —修改了ISO8439:1990范围中的内容; —一删除了定义3.1和3.2. 本标准由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凌云、胡涵景、李颖、李文文、张荫芬、江洲、佟文会.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832—1997. GB/T16832-2012 国际贸易单证用格式设计基本样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际贸易单证中使用的文件总体尺寸、图文区及其划分和数据区域. 本标准适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中的单证格式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8一1997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 GB/T3910一1983办公机器和数据处理设备行间距和字符间距 ISO353:1975已加工的书写纸和某些类型的印刷物品尺寸表示法 ISO3535:1977格式设计表和布局图 3术语和定义 GB/T3910一198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据栏data field 为特定数据项制定的区域. [GB/T14392一2009,定义3.11] 3.2 格式form 为传送数据项的可视化记录而指定的一种数据载体. [GB/T14392一2009,定义3.20] 3.3 图文区image area 一个预先确定的区域,在该区域内能够进行的复制、储存或传输. [GB/T14392一2009,定义3.23] 3.4 签发人issuer 以签字或其他方式签发单证并对单证内容负责的组织机构或法人. 3.5 空白区margin 格式的一边和其相邻图像区之间的距离, [GB/T14392-2009 定义3.28] GB/T16832—2012 4总体尺寸、页边距和图文区 本标准基本的总体尺寸根据GB/T148一1997和ISO353:1975中规定的A4型和A5L型.使用 下列尺寸: 左页边20mm士1.0mm 上页边10mm士1.0mm A4型图文区尺寸183mm×280mm A5L型图文区尺寸183mmX131mm 注:本标准中规定的A5L型在国际上仅适用于邮政及北美地区. 当使用不同尺寸纸张进行文件内容交换时,不应把信息放在所使用的纸张图文区外面. 5图文区划分 5.1纵向划分 图文区纵向划分和编号应与ISO3535:1977的附录A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59.140.30 Y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799—2018 代替GB/T16799—2008 家具用皮革 Furniture leather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679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6799一2008《家具用皮革》.本标准与GB/T16799一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删除了产品分类(见2008年版第3章); —一修改了理化性能指标分类方法和对应指标(见3.1 2008年版4.1); —增加了可挥发有机物(V0C)、可萃取重金属(铅、镉)指标和试验方法(见3.1、5.1.12、5.1.13); —修改了耐光性的试验方法(见5.1.3 2008年版的6.1.5); 一修改了撕裂力的试验方法(见5.1.7 2008年版的6.1.1); ——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规定(见第7章,2008年版的第8章).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宁瑞星皮革有限公司、浙江通天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 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骅、兰莉、赵立国、阮道光、步巧巧.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799—1997、GB/T16799—2008. I GB/T16799-2018 家具用皮革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具用皮革的要求、分级、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家具用皮革. 本标准不适用于移膜皮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689.20皮革涂层粘着牢度测定方法 GB/T19941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甲醛含量的测定 GB/T19942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20400一2006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质限量 GB/T22889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表面涂层厚度的测定 GB/T22930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QB/T2464.23皮革颜色耐汗牢度测定方法 QB/T2537皮革色牢度试验往复式摩擦色牢度 QB/T2714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耐折牢度的测定 QB/T2724皮革化学试验pH的测定 QB/T2725皮革气味的测定 QB/T2726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耐磨性能的测定 QB/T2727一2017皮革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QB/T2801皮革验收、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QB/T4198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撕裂力的测定:单边撕裂 QB/T5249皮革化学试验总有机物挥发量的测定 3要求 3.1理化性能 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1.260 L5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601.4-2017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损伤阈值 测试方法第4部分:检查、探测和测量 Lasers and laser-related equipment-Test methods for laser-induced damage threshold-Part 4:Inspection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ISO/TR21254-4:2011 MOD) 2017-12-29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6601.4-2017 目 次 前言 I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4损伤探测方法 1 4.1概述 1 4.2损伤探测方法概要 1 4.3样品辐射探测 2 4.3.1散射探测 2 4.3.2等离子体和热辐射探测 4 4.3.3荧光探测 ..4 4.4反射率/透射率变化的探测和成像方法 ..5 4.4.1反射率/透射率变化的在线探测 5 4.4.2在线显微镜法 .6 4.5光热探测 4.5.1概述 7 4.5.2光热偏折和表面热透镜 7 4.5.3蜃景效应 8 4.6瞬态压力感知 9 5激光测试后的检查方法 10 5.1概述 10 5.2诺马斯基显微镜法 10 5.3显微成像比较仪法11 5.4激光扫描显微镜法 12 5.5 测绘技术 12 5.6电子显微镜法 14 5.7原子力显微镜法 14 5.8共焦显微镜法15 参考文献 .17 GB/T16601.4—2017 前言 GB/T16601《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分为以下4个部分: —第1部分:定义和总则; —第2部分:阈值确定; —第3部分:激光功率(能量)承受能力确信; —第4部分:检查、探测和测量. 本部分为GB/T16601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TR21254-4:2011《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损伤阈值 测试方法第4部分:检查、探测和测量》. 本部分与ISO/TR21254-4:201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5313一2008代替了ISO11145;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6601.1一2017代替了ISO21254-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营第五三○八厂、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崔莹、陈亚华、魏晓羽、熊波、李炜娜、李开华、叶大华、涂建军. I GB/T 16601.4-2017 引言 激光损伤阈值的探测程序通常需要用到对于表面检查、损伤探测较为灵敏的技术.在典型的探测 方案中,每个样品都要在测试前用显微方法进行检查,以评估其表面质量及疵病级数.对1损伤测试 时,在对样品辐照过程中可应用多种在线监测方案. 这些方法的实例包括样品测试区域散射光的探测、样品等离子体辐射的采集或是光热探测方案. 在大多数情况下,探测系统直接与激光源相连,以在发生损伤后迅速中断对样品的激光辐照.这样可以 避免对样品造成灾难性的损伤,并能够精确地测定损伤最初发生时的激光脉冲数.而且在连续测试过 程中,可对此损伤状态的直接信息进行处理,以确定后续测试激光能量的最佳值,减小探测的不确定度. 出于同样的理由,在1对1损伤测试设备中也经常采用基于直接成像和在线图像处理的复杂探测方案. 对样品进行激光脉冲辐照后,使用合适的检查技术识别损伤点并获取产生损伤的机理信息.为了得到 准确的损伤阈值,对测试点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是对损伤状态最终的、也是最敏感的评估. 本部分介绍了在损伤测试前后光学表面的检查技术以及集成在探测设备中的损伤探测技术.本部 分所描述的损伤探测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并经常应用于探测设备的损伤测试解决方案实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1.260 L5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16601.3-2017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损伤阈值 测试方法第3部分:激光功率 (能量)承受能力确信 Lasers and laser-related equipment-Test methods for laser-induced damage threshold-Part 3:Assurance of laser power(energy)handing capabilities (ISO21254-3:2011 MOD) 2017-12-29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6601.3-2017 目 次 前言 引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测量数据的符号和单位 2 5测试原理与方法 3 5.1原理 3 5.2方法 3 5.2.1概述 .3 5.2.2类型1测试 4 5.2.3类型2测试 6测试准确度 5 7测试报告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试报告示例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使用注释 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工作特征曲线详细推导13 参考文献 15 GB/T16601.3-2017 前言 GB/T16601《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定义和总则; —第2部分:阈值确定; —第3部分:激光功率(能量)承受能力确信; ——第4部分:检查、探测和测量. 本部分为GB/T16601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1254-3:2011《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损伤阈值测试 方法第3部分:激光功率(能量)承受能力确信》. 本部分与ISO21254-3:201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185代替了ISO10110-7;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6601.1一2017代替了ISO21254-1:2011; 增加引用了GB/T16601.4一2017(ISO/TR21254-4:2011 MOD)(见第7章). —增加了术语“六角密堆排列”(见3.10).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营第五三○八厂、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毛鸣峰、魏爱清、宋余华、杜梦影、辛潮、涂建军、刘扬、郁彩亮. I GB/T 16601.3-2017 引言 本部分介绍了验证镀膜和不镀膜光学元件的功率密度(能量密度)承受能力确信的两种检验方法. 这两种方法给出的测量结果一致,因此可用于验收测试或者不同测试实验室测试结果比较. 这两种方法适用于激光波长和脉冲宽度的组合.然而,除非测量时采用相同的波长和脉冲宽 度来进行,否则激光损伤阈值数据的比较会产生误导. Ⅱ GB/T16601.3-2017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损伤阈值 测试方法第3部分:激光功率 (能量)承受能力确信 警示一对损伤数据进行推算可能会高估激光损伤阈值.在测试有毒材料(如ZnSe GaAs CdTe ThF4硫化物,Be Cr Ni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危害.详细说明见GB/T16601.1一2017中附 录A. 1范围 GB/T16601的本部分规定了两种验证光学元件表面对激光功率密度(能量密度)承受能力的 方法. 第一种方法提供了一种在已知潜在缺陷的情况下,满足指定置信度要求的严格测试方法. 第二种方法提供了一种简易因而经济的测试方法,以经验推导测试的结果. 本部分适用于光学元件表面激光功率密度(能量密度)承受能力的确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85光学零件表面疵病(GB/T1185一2006,ISO10110-7:1996 NEQ) GB/T16601.1一2017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第1部分:定义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1.260 L5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601.2—2017 部分代替GB/T16601一1996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损伤阈值 测试方法第2部分:阈值确定 Lasers and laser-related equipment-Test methods for laser-induced damage threshold-Part 2:Threshold determination (ISO21254-2:2011 MOD) 2017-12-29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6601.2-2017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测试方法 1 4.1概述 4.21对1测试 1 4.2.1概述 1 4.2.2试验参数 1 4.2.3测试步骤 1 4.2.4测量结果评估 2 4.3S对1测试 2 4.3.1概述 2 4.3.2试验参数 3 4.3.3测试步骤 3 4.3.4测量结果评估 3 5测试准确度6 6测试报告 6.1概述 ..7 6.21对1测试 7 6.3S对1测试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量步骤示例(1对1测试) 8 附录B(资料性附录)1对1测试报告示例 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测试步骤示例(S对1测试)17 附录D(资料性附录)S对1测试报告示例 20 附录E(资料性附录)S对1测试外推法 25 附录F(资料性附录)损伤数据转换为缺陷密度 26 参考文献 28 I GB/T16601.2-2017 前言 GB/T16601《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定义和总则; —第2部分:阈值确定; —第3部分:激光功率(能量)承受能力确信; —第4部分:检查、探测和测量. 本部分为GB/T16601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部分代替GB/T16601一1996《光学表面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第1部分:1对1测试》, 与GB/T16601一199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1对1测试方法(见4.2); 一增加了1对1测试步骤示例及测试报告示例(见附录A和附录B); —增加了S对1测试方法(见4.3); 一增加了S对1测试步骤示例及测试报告示例(见附录C和附录D); —增加了S对1测试外推法(见附录E); —增加了损伤数据转换为缺陷密度的计算方法(见附录F).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1254-2:2011《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损伤阈值测试 方法第2部分:阈值确定》. 本部分与ISO21254-2:201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5313一2008代替了ISO11145;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6601.1一2017代替了ISO21254-1:201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国营第五三○八厂、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南京理工 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孟凡萍、熊波、魏爱清、魏晓羽、陈建华、叶大华、褚召华、倪晓武.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601—1996.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1.260 L5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601.1—2017 部分代替GB/T16601一1996 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损伤阈值 测试方法第1部分:定义和总则 Lasers and laser-related equipment-Test methods for laser-induced damage threshold-Part 1:Definitions and general principles (ISO21254-1:2011 MOD) 2017-12-29发布 201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6601.1-2017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测量数据的符号和单位3 5测试样品 ....4 6测试方法 4 6.1原理 4 6.2测试装置 5 6.2.1激光器 5 6.2.2可变衰减器和光束传输系统 5 6.2.3会聚系统 5 6.2.4试样架 5 6.2.5损伤探测 6 6.2.6光束诊断 6 6.3测试样品的准备 6.4测试过程 9 7准确度 9 8测试报告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激光损伤阈值的单位和推算11 参考文献 12 I GB/T16601.1-2017 前言 GB/T16601《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定义和总则; —第2部分:阈值确定; —第3部分:激光功率(能量)承受能力确信; —第4部分:检查、探测和测量. 本部分为GB/T1660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6601一1996《光学表面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第1部分:1对1测试》,与 GB/T16601一199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表面损伤、体损伤、S对1测试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增加了对有毒物质的损伤测试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并举例说明(见附录A); 一修改了靶平面上的光束直径,由0.4mm改为0.8mm(见6.2.3).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1254-1:2011《激光器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损伤阀值测试 方法第1部分:定义和总则》. 本部分与ISO21254-1:201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185代替了ISO10110-7;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5313一2008代替了ISO11145;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6599.1代替了ISO11146-1;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6601.2一2017代替了ISO21254-2;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6601.3一2017代替了ISO21254-3;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6601.4一2017代替了ISO21254-4; —添加图1中分光镜的编号,并在图1的说明中增加8——分光镜; —删除了部分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营第五三○八厂、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欣荣、顾日华、孟凡萍、罗涛、李开华、陈建华、赵翀、倪晓武.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601-1996. Ⅲ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9.060 D5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554-2017 代替GB/T16554-2010 钻石分级 Diamond grading 2017-10-14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6554-2017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颜色分级 9 5净度分级 11 6切工分级 12 7钻石的质量 17 8钻石分级证书 17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见钻石内、外部特征类型 18 附录B(规范性附录)镶嵌钻石分级规则 20 附录C(规范性附录)比率分级表21 附录D(资料性附录)钻石建议克拉重量表33 GB/T1655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6554一2010《钻石分级》. 本标准与GB/T16554一2010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台宽比、冠高比、超重比例等术语的英文对应词(见3.5.16.1~3.5.16.8 3.5.16.10 2010年 版3.5.16.1~3.5.16.8 3.5.17.6). 一增加了腰围不圆、台面偏心、底尖偏心、台面/底尖偏离、冠高不均、冠角不均、亭深不均、亭角不 均、腰厚不均、台宽不均的术语和定义(见3.5.17.1.1~3.5.17.1.10). 一删除了“蜥蜴皮”效应的术语和定义(见2010年版3.5.17.7). ——增加了荧光颜色(见4.2.3). 一修改了净度级别SI2的划分规则(见5.2.4 2010年版5.2.4.2). —一增加了对称性测量项目(见6.1.5). 一修改了超重影响比率级别的划分规则(见6.2.3.1.2 2010年版6.2.3.1.2). 一修改了对称性分级(见6.3.2 2010年版6.3.1). 一一修改了质量的称量(见7.2 2010年版7.2). 一附录A表A.1增加了破口、凹蚀管、晶结、双晶网,修改了空洞的说明(见附录A). 一附录A表A.2增加了黏杆烧痕、“蜥蜴皮”效应,修改了烧痕的说明(见附录A). 一一调整了附录C表C.5~C.14亭深比的部分参数(见附录C). 一附录D表D.1中,增加了平均直径9.5mm~11.0mm的建议克拉重量(见附录D的表D.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蓓莉、柯捷、沈美冬、田晶、郭涛、兰延、张钧、谢俊、吕晓敏、王薇薇、祝晓霞.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T16554-1996、GB/T16554-2003、GB/T16554—2010. I GB/T16554-2017 钻石分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的术语和定义、钻石颜色、净度、切工的分级规则、钻石 质量和钻石分级证书. 本标准适用于珠宝玉石鉴定、文物鉴定、商贸、海关、保险、典当、资产评估以及科研教学、文献出版 等领域的钻石分级及相关活动. 本标准中的颜色分级适用于无色至浅黄(褐、灰)色系列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 本标准中的切工分级适用于切工为标准圆钻型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 本标准中的分级规则适用于未经覆膜、裂隙充填等优化处理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 本标准中的分级规则适用于质量大于或等于0.0400g(0.20ct)的未镶嵌抛光钻石、质量在 0.0400g(0.20ct 含)至0.2000g(1.00ct 含)之间的镶嵌抛光钻石.质量小于0.0400g(0.20ct)的 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质量大于0.2000g(1.00ct)的镶嵌抛光钻石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非无色至浅黄(褐、灰)色系列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其净度分级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其标准圆 钻型切工的切工分级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非标准圆钻型切工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其颜色分级、净度分级及切工分级中的修饰度(抛光 和对称)分级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9.060 D5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553—2017 代替GB/T16553一2010 珠宝石 鉴定 Gems-Testing 2017-10-14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6553-2017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鉴定方法和项目选择 5 4.1鉴定方法 5 4.2鉴定项目和选择原则 14 5鉴定标准 15 5.1天然宝石 15 5.1.1钻石 15 5.1.2红宝石 16 5.1.3蓝宝石 17 5.1.4金绿宝石 .19 5.1.5猫眼 19 5.1.6变石 20 5.1.7祖母绿 21 5.1.8海蓝宝石 21 5.1.9绿柱石 22 5.1.10碧玺 23 5.1.11 尖晶石 24 5.1.12 锆石 25 5.1.13 托帕石 ....26 5.1.14橄榄石 27 5.1.15 石榴石 27 5.1.16水晶 29 5.1.17 长石 30 5.1.18 方柱石 31 5.1.19 柱晶石 32 5.1.20 黝帘石(坦桑石) 33 5.1.21 绿帘石 33 5.1.22 堇青石 34 5.1.23 榍石 35 5.1.24磷灰石 35 5.1.25 辉石 36 5.1.26 红柱石 37 5.1.27 矽线石 38 5.1.28 蓝晶石 39 I GB/T 16553-2017 5.1.29 鱼眼石 39 5.1.30 天蓝石 40 5.1.31 符山石 40 5.1.32 硼铝镁石 41 5.1.33 塔菲石 42 5.1.34 蓝锥矿 42 5.1.35 重晶石 43 5.1.36 天青石 43 5.1.37 方解石 .44 5.1.38 斧石 45 5.1.39 锡石 45 5.1.40 磷铝锂石 46 5.1.41 透视石 .46 5.1.42 蓝柱石 47 5.1.43 磷铝钠石 47 5.1.44 赛黄晶 48 5.1.45 硅铍石 49 5.1.46 蓝方石 49 5.1.47 闪锌矿 50 5.2天然玉石 50 5.2.1翡翠 50 5.2.2 软玉 51 5.2.3 欧泊 52 5.2.4 石英岩玉 53 5.2.5 玉髓(玛瑙/碧石) 54 5.2.6 硅化玉(木变石/硅化木/硅化珊瑚) 54 5.2.7 蛇纹石 55 5.2.8 独山玉 56 5.2.9 查罗石 56 5.2.10 钠长石玉 57 5.2.11 蔷薇辉石 58 5.2.12 阳起石 58 5.2.13 绿松石 59 5.2.14 青金石 59 5.2.15 孔雀石 60 5.2.16 硅孔雀石 61 5.2.17 葡萄石 61 5.2.18 大理石 62 5.2.19 菱锌矿 63 5.2.20 菱锰矿 63 5.2.21 白云石 64 5.2.22 萤石 64 5.2.23 水钙铝榴石 65 GB/T16553-2017 5.2.24 滑石 66 5.2.25 硅硼钙石 66 5.2.26 羟硅硼钙石 67 5.2.27 方钠石 .68 5.2.28 赤铁矿 68 5.2.29 天然玻璃 69 5.2.30 鸡血石 69 5.2.31 寿山石 70 5.2.32 青田石 71 5.2.33 巴林石 .72 5.2.34 昌化石 .72 5.2.35 水镁石 73 5.2.36 苏纪石 .74 5.2.37 异极矿 74 5.2.38 云母质玉 .75 5.2.39 针钠钙石 76 5.2.40 绿泥石 76 5.3天然有机宝石 77 5.3.1天然珍珠 .77 5.3.2 养殖珍珠(珍珠) 78 5.3.3 海螺珠 79 5.3.4珊瑚 79 5.3.5 琥珀 .80 5.3.6 煤精 81 5.3.7 象牙 82 5.3.8 猛犸象牙 83 5.3.9 龟甲 83 5.3.10 贝壳 84 5.4人工宝石 85 5.4.1合成钻石 85 5.4.2 合成红宝石 86 5.4.3 合成蓝宝石 86 5.4.4 合成祖母绿 .87 5.4.5 合成...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9.060 D5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552—2017 代替GB/T16552一2010 珠宝石 名称 Gems-Nomenclature 2017-10-14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6552-2017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鉴定 4 5定名规则和表示方法 4 5.1珠宝玉石 4 5.1.1定名总则 .4 5.1.2天然珠宝玉石4 5.1.2.1天然宝石 4 5.1.2.2天然玉石 .....4 5.1.2.3天然有机宝石 4 5.1.3人工宝石 5.1.3.1合成宝石5 5.1.3.2人造宝石 ...5 5.1.3.3拼合宝石 .5 5.1.3.4 再造宝石 5.2仿宝石 5 5.3具特殊光学效应的珠宝玉石 5 5.3.1具猫眼效应的珠宝玉石 5.3.2具星光效应的珠宝玉石 6 5.3.3具变色效应的珠宝玉石 6 5.3.4具其他特殊光学效应的珠宝玉石 6 5.4优化处理 .6 5.4.1优化处理方法及类别 6 5.4.2优化处理表示方法 7 5.4.2.1优化 5.4.2.2处理 7 5.5珠宝玉石饰品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珠宝玉石名称 ...8 附录B(规范性附录)优化处理珠宝玉石14 GB/T16552-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6552一2010《珠宝玉石名称》. 本标准与GB/T16552一2010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 —一修改了天然有机宝石、合成宝石和再造宝石的定义.(见3.1.1和3.1.2) 一增加了“珠宝玉石基本名称”“珠宝玉石商贸名称”“热处理”“漂白”“激光钻孔”“充填”“覆膜” “高温高压处理”“染色处理”“辐照处理”和“扩散处理”的术语和定义(见3.6、3.7和3.4). —一增加了对GB/T16553中各珠宝玉石品种鉴定标准的引用(见第4章). —修改了珠宝玉石的定名规则(见5.1). —增加了优化处理方法及类别(见5.4.1). 一修改了优化的表示方法(见5.4.2.1). —增加了多组分珠宝玉石材料的定名规则(见5.5). 一附录A中增加和删除了某些品种和亚种的名称(见附录A). 一附录B中增加和删除了某些品种的优化处理方法及类别(见附录B).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蓓莉、高岩、王曼君、沈美冬、柯捷、张钧、苏隽、李海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T16552—1996、GB/T16552—2003、GB/T16552—2010. I GB/T16552-2017 珠宝玉石名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珠宝玉石的术语和定义、定名规则和表示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珠宝玉石定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887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 GB/T16553珠宝玉石鉴定 QB/T1689贵金属饰品术语 QB/T2997贵金属覆盖层饰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珠宝玉石gems 对天然珠宝玉石和人工珠宝玉石的统称,可简称宝石. 3.1.1 天然珠宝玉石natural gems 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具有工艺价值,可加工成饰品的矿物或有机物质等,分为天 然宝石、天然玉石和天然有机宝石. 3.1.1.1 天然宝石natural gemstones 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可加工成饰品的矿物单晶体(可含双晶). 3.1.1.2 天然玉石natural jades 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可加工成饰品的矿物集合体,少数为非晶质体. 3.1.1.3 天然有机宝石natural organic materials 与自然界生物有直接生成关系,部分或全部由有机物质组成,可用于饰品的材料. 注:养殖珍珠(简称“珍珠”)也归于此类. 3.1.2 人工宝石manufactured products 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用作饰品...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80.01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566.3—2020 代替GB/T15566.3200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3部分:铁路旅客车站 Public information guidance systems- Setting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Part 3: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5566.3-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导向系统的构成 1 4.1子导向系统1 4.2导向要素 1 5总体原则和要求 2 6设置要求 2 6.1站前广场旅客导向系统 2 6.2站房旅客导向系统 .4 6.3站台旅客导向系统 6 6.4停车场旅客导向系统7 71 7导向系统间的协调7 7.1与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协调 7 7.2与应急导向系统的协调 7 8评测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旅客列车车厢内的标志设置8 参考文献 .9 I GB/T15566.3—2020 前言 GB/T15566《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民用机场; —第3部分:铁路旅客车站; 第4部分:公共交通车站; —第5部分:购物场所; —第6部分:医疗场所; —第7部分:运动场所; —第8部分:宾馆饭店; —第9部分:公园景点; —第10部分:街区; —第11部分:机动车停车场; —第20部分:城市区域. 本部分为GB/T15566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5566.3一2007《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3部分:铁路旅客车 站》,与GB/T15566.3一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由具体列出术语改为引用GB/T13317(见第3章,2007年版的第3章); ——将铁路旅客车站导向系统由三个子导向系统修改为四个子导向系统(见4.1 2007年版的 4.1); —一将站前广场导向系统的范围扩展到连接通道,考虑了无站前广场车站的导向情形(见6.1.4); —增加了有关导向系统评测的技术要求(见第8章).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 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永权、白殿一、陈滋顶、郑铎、邹传瑜、朱殿萍、张亮.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566.3—2007. GB/T15566.3-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3部分:铁路旅客车站 1范围 GB/T15566的本部分规定了铁路旅客车站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简称车站导向系统)的构成、设置 原则和设置要求,以及车站导向系统与其他导向系统间的协调要求和车站导向系统的评测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铁路旅客车站内以静态标志为主构成的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设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68(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13317铁路旅客运输词汇 GB/T15565图形符号术语 GB/T15566.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 GB/T15566.1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1部分:机动车停车场 GB/T20501(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GB/T30240(部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 GB/T31015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基于无障碍需求的设计与设置原则 GB/T38654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指南 GB/T38604.2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评价要求第2部分:铁路旅客车站 3术语和定义 GB/T15565和GB/T133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导向系统的构成 4.1子导向系统 根据旅客的活动路线和活动区域,车站导向系统可划分为以下相互关联的子导向系统: 一站前广场旅客导向系统; —站房旅客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80.01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566.1—2020 代替GB/T15566.1-200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部分:总则 Public information guidance systems-— Setting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Part 1:General principles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5566.1-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构成 1 4.1概述 1 4.2子导向系统 1 4.3导向要素 2 5总体原则和要求 2 5.1规范性 2 5.2醒目性 2 5.3一致性 2 5.4协调性 2 5.5系统性 3 5.6安全性 3 6位置标志和导向标志 3 6.1设置位置 3 6.2设置方式4 6.3视线的偏移 4 6.4设置高度 6.5避免歧义6 7信息索引标志 8 8平面示意图 8.1设置位置8 8.2设置方式 9 9街区导向图 9 10便携印刷品10 11行为指示标志 10 参考文献 11 GB/T15566.1-2020 前言 GB/T15566《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民用机场; —第3部分:铁路旅客车站; 第4部分:公共交通车站; 第5部分:购物场所; —第6部分:医疗场所; —第7部分:运动场所; —第8部分:宾馆饭店; —第9部分:公园景点; 第10部分:街区; —第11部分:机动车停车场; —第20部分:城市区域. 本部分为GB/T1556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5566.1一2007《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与 GB/T15566.1一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三个具体子导向系统的规定,修改为划分子导向系统的方法(见4.2 2007年版的4.1); 删除了车辆禁止驶入标志的设置要求(见2007年版的7.1.4); 一删除了导向标志集中设置的有关规定(见2007年版的7.3.1); 一修改了导向标志附着式设置的尺寸规定(见6.4.2 2007年版的7.6.2); 修改了位置标志附着式设置在水平视线高度时设置方式的规定(见6.4.1 2007年版的7.6.3); 一在表2中增加了出口和入口导向标志的示例(见6.5.4 2007年版的7.3.5); —删除了图形标志尺寸的有关规定(见2007年版的7.4); 修改了原第11章的标题,将标题修改为“行为指示标志”(见第11章); 一由详细规定无障碍设施导向信息的设置修改为引用GB/T31015(见5.1.3 2007年版的11.1); 一删除了消防安全标志的有关规定(见2007年版的11.2); —删除了附录A(见2007年版的附录A).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铁路局、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文 化和旅游部、中汽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白殿一、陈永权、陈滋顶、邹传瑜、诸一维、安小芬、张亮、汪黎明、强毅.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566—1995: GB/T15566.1—2007 GB/T15566.1-2020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1部分:总则 1范围 GB/T15566的本部分规定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构成、总体的设置原则和要求、各导向要素的具 体设置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民用机场、铁路旅客车站、公共交通车站、购物场所、医疗场所、运动场所、宾馆饭店、 公园景点、停车场和街区等公共场所中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设置. 本部分不适用于应急导向系统和道路交通导向系统的设置,也不适用于以电子显示屏为主构成的 动态信息系统的设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565图形符号术语 GB/T20501(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GB/T3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80.01 A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565—2020 代替GB/T15565.1—2008.GB/T15565.2—2008 图形符号术语 Graphical symbols-Terms 2020-03-31发布 2020-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5565—202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图形符号1 2.1符号 .1 2.2通用概念 1 2.3分类 .2 2.4应用领域 3 2.5设计 3 2.5.1设计原则 3 2.5.2 设计模板 .4 2.5.3设计基准 .9 2.5.4符号要素和细节 9 2.6测试 10 3标志 11 3.1基本概念 .11 3.2分类 11 3.3载体 13 3.4视觉元素 14 4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5 4.1基本概念 15 4.2导向要素 15 4.3导向目标 16 5安全信息识别系统 .17 5.1基本概念 17 5.2安全标志系统17 5.3应急导向系统 19 6导向系统设计和设置 20 6.1导向要素设计原则 20 6.2导向系统设置原则 21 6.3目标受众 21 6.4影响因素 22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术语的概念体系 24 索引 26 I GB/T1556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5565.1一2008《图形符号术语第1部分:通用》和GB/T15565.2一2008《图 形符号术语第2部分:标志及导向系统》.本标准与GB/T15565.1一2008和GB/T15565.2一2008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41条术语:图形、图像、名称、含义、识别性、图形模板、人形模板、基准尺寸、视觉元素、 目标受众、认知训练、对象相关性测试、对比色、安全观察距离、警示语、颜色范围、物体色、维持 性安全标志、非维持性安全标志、磷光标志、逆反射标志、辅助文字、系列平面示意图、信息索引 标志、告示、水域安全标志、海滩安全旗、标志板、面板、背板、线路图、安全信息识别系统、应急 避难场所、有效作用区、区分性、记忆性、简洁性、整体性、一致性、协调性、系统性; —修改和完善了29条术语的定义:一般符号、简化符号、图标、角标、标志用图形符号、符号要索、 易理解性、清晰性、标志、图形标志、文字标志、安全标志、边框、衬边、醒目度、表观尺寸、劝阻标 志、道路交通标志、安全条件标志、节点、尽端式走廊、公共设施、服务设施、观察距离、低位、中 位、高位、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应急导向系统; —删除了23条术语:注册的符号原图、图像内容、方案、应用场所、应用形式、易理解性评价测试、 正反差、负反差、安全形状、形状代码、安全符号、功能列项图、位置图、信息板、应急导向线、总 平面图、疏散路线标志、普通材料、逆反射材料、觉察、光致发光、磷光、可见度. 本标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铁路局、中汽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家 用电器研究院、北京视域四维城市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殿一、陈滋顶、陈永权、强毅、邹传瑜、张亮、安姚舜、杨柞年、宫凤启.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565—1995; —GB/T15565.1—2008、GB/T15565.2—2008. GB/T15565—2020 图形符号术语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图形符号、标志、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安全信息识别系统以及导向系统的设计及设置 等方面的术语及其定义,确立了图形符号领域的概念体系(概念体系图参见附录A). 本标准适用于图形符号和导向系统等相关领域. 2图形符号 2.1符号 2.1.1 符号symbol 表达一定事物或概念、具有简化特征的视觉形象. 2.1.2 图形符号graphical symbol 以图形(2.2.1)为主要特征,信息的传递不依赖于语言的符号(2.1.1). 2.1.3 文字符号letter symbol 文字代号 由字母、数字、汉字等或它...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85.040 Y3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46-2018 代替GB/T1546—2004 纸浆卡伯值的测定 Pulp-Determination of Kappa number (ISO302:2015 MOD)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546-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546一2004《纸浆卡伯值的测定》. 本标准与GB/T1546一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4年版的第1章); 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表述,对引用的标准进行相应修改,增加了GB/T740和GB/T6682 将 GB/T741改为GB/T462 删除了GB/T2678.3(见第2章,2004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反应式的内容,增加了高锰酸钾与残余木素和其他还原性化合物的离子反应式和二氧 化锰与碘化钾的离子反应式(见第5章,2004年版的第5章); 一修改了试剂配制的内容,调整了硫酸溶液配制中浓硫酸的加入体积(见第6章,2004年版的 第6章); —修改了试验步骤的内容,增加了卡伯值范围1~5和5~100的测试方法,将“2000mL反应烧 杯”改为“1000mL反应烧杯”(见第9章,2004年版的第9章); 一高锰酸钾消耗量占加入量的比例由30%~70%调整为20%~60%(见9.1 2004年版的9.1); —修改了结果的表述,计算公式中的符号(见第10章,2004年版的第10章); 一质量控制和保证中增加对淀粉指示剂添加的要求(见12.3 2004年版的第12章); 一删除了规范性附录“标准步骤的变更”(见2004年版的附录A); 一删除了资料性附录“卡伯值与木素含量的关系”(见2004年版的附录B).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302:2015《纸浆卡伯值的测定》. 本标准与ISO302:2015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302:2015的章 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ISO302:2015的主要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62代替ISO638;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740代替ISO7213; 增加引用GB/T601、GB/T6682. —删除了氧化能力和总氧化能力的定义,以适应我国国情; 修改了原理的表述,并将反应式单独列为一章,以符合行业习惯(见第4章); ——修改了试验用水的要求,增加了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警示语句,碘化钾溶液、淀粉指示剂的贮 存注意事项和贮存期,修改了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及浓度允许偏差,修改了 淀粉指示剂的浓度,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见第6章); 修改了恒温水浴的温度要求,增加了磁力搅拌器,以适应我国仪器的使用条件(见第7章); 一修改了湿浆饼的烘干温度,降低温度对试样的影响(见第8章); 一在保证总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修改洗涤蒸馏水的体积,对滴定的要求更加具体(见第9章); —修改了高卡伯值纸浆的测定和计算方法,以便获得更高的精确度(见第9章); 删除了参比纸浆,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增加了对测定结果的要求,便于对试验结果准确性进行评价(见第10章); 增加质量保证和控制,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见第12章). I GB/T1546-2018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德清县红丰纸业有限公司、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 验中心、中国造纸协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温建宇、夏凤奎、姚杏荣.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546—1979、GB/T1546—1989、GB/T1546—2004. Ⅱ GB/T1546-2018 纸浆卡伯值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纸浆卡伯值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卡伯值范围在1~100的各种化学浆和半化学浆,对于卡伯值大于100的纸浆,可以 测定纸浆的氯耗量来衡量脱木素程度. 注:纸浆卡伯值与纸浆中木素含量并无通用的和明确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随木材种类和脱木素过程而改变的.除 木素外,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的化合物都会增加高锰酸钾的消耗量,导致卡伯值增大.如欲用卡伯值表明纸 浆的木素含量,可针对不同的浆种分别建立特定的关系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040 A2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946.2—2019 代替GB/T14946.12009 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 第2部分:信息分类代码集 Information for national organization cadre and personnel management- Part 2: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lists 2019-08-30发布 2020-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4946.2—2019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概述 2 5代码分类与编码规则2 5.1分类规则 .2 5.2编码规则 .2 6代码表属性2 7代码管理与注册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基础代码集4 参考文献 56 I GB/T14946.2-2019 前言 GB/T14946《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数据元; —第2部分:信息分类代码集. 本部分为GB/T14946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4946.1一2009《全国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与数据结构第1部分: 指标体系分类与代码》.与GB/T14946.1一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面向组织工作的需要,增加党员和党组织管理方面的内容; 一一考虑原GB/T14946.1内容的适用性,对于继续适用的代码表予以保留;不适用或可被其他内 容替代的予以删除;对于需要修订有关技术内容的予以修订; —纳入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组织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结构体系标准》以及当前全国党员管理 信息化工作中用到的相关技术内容; —增加了对代码表的标识和说明; ——为了便于应用,增加了代码表维护管理方面的规定. 本部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纪红、王奉朝、谢生礼、潘海峰、唐永刚、郭岩、王维东、颜青、许黛、孔峰、任晓宁、 李亚杰、李曙光、洪自强、李晓东、王黎、张宇超、郝志敏、金迪、卢超群、程杰、宋本聪、倪嘉、刘坤、孙文峰、 刘守华、孙兆洋、孙广芝.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946—1994、GB/T14946—2002; GB/T14946.1—2009. GB/T14946.2-2019 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 第2部分:信息分类代码集 1范围 GB/T14946的本部分规定了全国组织、干部(含公务员)和人事管理信息所使用的代码表,给出了 代码的分类与编码原则、代码表的属性、代码管理与注册. 本部分适用于全国组织、干部(含公务员)和人事管理方面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信息系统间的 信息交换;本部分也适用于组织、干部、人事方面的管理和统计工作. 注:除特别指出外,本部分中的“党”指中国共产党,“党员”指中国共产党党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27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14946.1一2019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第1部分:数据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分类classification 按照选定的属性(或特征)区分分类对象,将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分类对象集合在一起的 过程. [GB/T10113一2003,定义2.1.2] 3.2 编码coding 给事物或概念赋予代码的过程. [GB/T10113—2003 定义2.2.1] 3.3 代码code 表示特定事务或概念的一个或一组字符. [GB/T101132003 定义2.2.5] 3.4 代码表code list 编码对象集和代码元素集的映射关系列表. [GB/T10113—2003 定义2.2.8] 3.5 线分类法method of linear classification 将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统一分 支的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040 A2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946.1—2019 代替GB/T14946.2-2009 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 第1部分:数据元 Information for national organization cadre and personnel management- Part 1:Data elements 2019-08-30发布 2020-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4946.1—2019 目 次 前言 l 引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数据元组成及属性2 4.1数据元组成 2 4.2数据元属性描述方法 .3 4.3数据元属性描述4 5数据元命名与分类 7 5.1数据元命名规则 .7 5.2数据元分类 8 6组织、干部、人事管理数据元设计9 6.1设计方法 9 6.2设计要求 9 6.3业务对象分析 9 6.4业务对象建模 .10 6.5数据元属性完善 7数据元目录 11 7.1公共数据元 .11 7.2应用数据元 22 8数据元使用 22 8.1使用方式 22 8.2使用原则 22 9数据元管理与注册 22 9.1概述 .22 9.2角色及职责 .22 9.3数据元注册和管理过程23 附录A(资料性附录)应用数据元 .24 参考文献 .147 GB/T14946.1-2019 前言 GB/T14946《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数据元; —第2部分:信息分类代码集. 本部分为GB/T1494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4946.2一2009《全国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与数据结构第2部分: 数据结构》.与GB/T14946.2一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公共数据元的相关内容; 一面向组织工作的需要,增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党组织方面的数据元; —一在个人信息和单位信息中增加了姓名拼音、姓名拼音缩写等数据元; —一对数据元的标识、名称等属性值进行了调整. 本部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纪红、王奉朝、谢生礼、潘海峰、唐永刚、郭岩、王维东、颜青、许黛、孔峰、任晓宁、 李亚杰、李曙光、洪自强、李晓东、王黎、张宇超、郝志敏、金迪、卢超群、程杰、宋本聪、倪嘉、刘坤、孙文峰、 孙广芝、王志民、刘守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7538—1998; GB/T14946.2-2009. SAC I GB/T14946.1—2019 引言 组织、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之间紧密联系,密切相关,《全国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与数据 结构》(GB/T14946.1~GB/T14946.2一2009)对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指标项进行了详尽规范,在干 部人事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标准内容中缺少党员和党组织管理工作的相关指标,在一定程 度上不能完全满足当前以及今后组织管理工作的需要.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管理机制的变化,组 织、干部和人事管理工作的业务内容和业务边界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原标准穷举业务指标项的工作思 路和展现形式越来越难以适应业务需求的不断改变,从指标项制定的理论、方法和原则等多个维度对标 准结构进行补充完善就显得尤为迫切. 本次修订在原有标准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并借鉴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组织人事管理信息系 统信息结构体系标准》中关于党员、党组织管理中的相关内容和指标. 在标准的整体框架和技术路线上,以GB/T19488《电子政务数据元》和GB/T18391《信息技 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对标准中的数据结构和指标体系进行规范,并以数据 元和分类代码集的形式予以展现. 组织、干部、人事管理数据元是指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业务领域中使用的数据元.本标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59.140.20 Y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788—2018 代替GB/T14788一1993 貉 皮 Raw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skin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4788-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4788一1993《裘皮貉皮》.本标准与GB/T14788一199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删除了通用术语(见1993年版的第2章); 删除了加工要求(见1993年版的4.1); —删除了貉皮分级要求中的等级比差(见1993年版的4.2);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1993年版的第6章); ——简化了包装、运输、贮存要求(见第7章,1993年版的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桐乡市中菱裘皮制品有限公司、嘉兴市皮毛和制鞋工业研究所、桐乡鑫诺皮草有 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嘉兴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文军、张红林、曹利学、董荣华、陈晓红、赵立国、沈兵、步巧巧.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788—1993. I GB/T14788-2018 貉 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貉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经宰杀后未经处理或仅经过适当保藏处理的生貉皮.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正季节皮skin in season 毛被、板质成熟之皮. 2.2 皮形完整form whole 头、耳、鼻、尾齐全的皮张. 2.3 板质良好nice hide 皮板柔韧,富有弹性,油性好,光泽强,无明显色索. 2.4 撑拉过大stretched 上楦时将皮张强行拉长,致使毛绒空疏. 2.5 刺脖sclerothrix necked 颈部毛绒稀短. 2.6 油烧板dermatome were soaked with fat 皮板呈黄黑色,带有油垢、皱缩、脆硬. 2.7 受闷脱毛shedders 受湿、热、闷捂,造成脱毛. 2.8 擦针rubbed 局部毛针被磨损. 2.9 蹲裆bald crotch 臀部毛绒被磨损. 2.10 塌脊sclerothrix back 背中部针毛较两侧毛短疏.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59.140.20 Y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787—2018 代替GB/T14787一1993 黄鼬 皮 Yellow weasel skin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黄鼬皮 GB/T14787-2018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 网址:.spc.org.c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18年12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1-62026 GB/T14787-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4787一1993《裘皮黄鼬皮》.本标准与GB/T14787一1993相比,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删除了通用术语(见1993年版的第2章); —删除了“质量规格”中的“等级比差”、“地区品质比差”,并调整了部分内容的表达形式(见1993年 版的第4章); —修改了检验方法(见第5章,1993年版的第5章);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1993年版的第6章); —修改了包装、运输、贮存要求(见第7章,1993年版的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经纬公证检验行有限公司、嘉兴市皮毛和制鞋工业研究所,中国皮革和制鞋 工业研究院、嘉兴学院、桐乡市佳邦皮草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红、朱丽琼、万继鑫、董家斌、赵立国、沈兵、沈明达、步巧巧.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版本情况为: —GB/T14787-1993. I GB/T14787-2018 黄 鼬 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鼬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经宰杀后未经处理、或仅经过适当保藏处理的生黄鼬皮.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箭杆皮pipe shaped skin 晾晒时,用力将皮拉成细长的管状元皮. 2.2 上翻尾皮reversed tail skin 将尾巴从臀部皮板割口翻出的元皮. 2.3 缺尾皮no tail skin 皮张无全尾或只有二分之一尾. 2.4 翻毛皮reversed hair 将元皮剥成毛朝外的筒皮. 3分类 黄鼬皮根据产区不同、加工方法不同,其商品名也不同,一般分为三种,分别称为元皮、黄狼皮、京东 条.分类见表1. 表1黄鼬皮分类 分类 产地 主要特征 东北三省,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毛长绒足,色泽金黄,毛绒灵活,加工成不开后裆,头、腿、尾齐全的圆 元皮 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河北 筒皮 省北部的部分地区 毛色浅黄,毛绒丰厚,比元皮毛绒略短粗,皮板油性大,发红色,有的身 京东条 河北省唐山地区,天津部分地区 体背中部针毛发暗灰色、尾尖毛也发黑,为河北省黄鼬皮质量最好者. 一般加工成头、腿、尾齐全的圆筒皮 除了元皮产区和京东条产区之 毛绒与元皮比略显短而空疏,因产地不同毛色有杏黄、浅黄、黄棕、黄 黄狼皮 外所生产的黄鼬皮 褐等颜色.加工成头、腿、尾齐全,除净油脂,从腹中线剖开的片状皮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59.140.20 Y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629.4—2018 代替GB/T14629.4一1993 猾 子 皮 Goatling skin 2018-12-28发布 2019-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4629.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4629.4一1993《裘皮猾子皮》.本标准与GB/T14629.4一1993相比,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删除了“术语”中的通用术语(见1993年版的第2章); —删除了“技术要求”中的“加工要求”“等级比差”(见1993年版的第4章); —修改了检验方法(见第5章,1993年版的第5章);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1993年版的第6章); —修改了包装、贮存、运输要求(见第7章,1993年版的第7章).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中辉皮草有限公司、嘉兴市皮毛和制鞋工业研究所、桐乡鑫诺皮草有限公司、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嘉兴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国徽、姜苏杰、周利强、胡建中、沈国清、赵立国、沈兵、步巧巧.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4629.4—1993. I GB/T14629.4-2018 猾 子 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猾子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经宰杀后未经处理、或仅经过适当保藏处理的生猾子皮.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猾子皮goatling skin 各种山羊产的羊羔,在适于取皮的生长期内或流产、产后死亡宰剥的皮. 2.2 青猾皮gray goatling skin 青山羊产的由黑白两色毛相间均匀组成的青色羔羊,在出生后3d内宰剥的皮.皮张示意图见 图1. 2.3 白猾皮white goatling skin 山羊产的毛色纯白的羊羔,在出生后3d内宰剥的皮.皮张示意图见图1. 2.4 西路黑猾皮black goatling skin in westward 内蒙古、青海、陕西、宁夏、甘肃、山西、河北等地黑山羊羔皮.皮张示意图见图2. 注:毛色纯黑,具备分脊毛或插式花纹. 2.5 杂路猾皮goatling skin in elsewhere 上述山羊羔皮以外其他品种的山羊羔皮和不能列入青、白、黑猾皮的不分地区、不分颜色的山羊羔 皮.皮张示意图见图2. 2.6 中卫猾皮goatling skin in midland 宁夏中卫县及其毗邻地区的山羊羔,在出生35d左右或自然死亡宰剥的皮.皮张示意图见图3. 注:毛长6cm~7cm 有黑、白色两种.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