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7月 ( 第 55 页)

ICS07.060 B18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74-2019 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导则水稻长势 Technical directives for monitoring on rice growth status by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2019-01-18发布 2019-05-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74-2019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数据源及卫星数据的前期处理 1 4计算方法 .2 5专题地图制作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中高空间分辨率星载仪器及其近红外和红光通道参数4 附录B(规范性附录)卫星数据的前期处理 5 参考文献 6 I QX/T474-2019 引 言 水稻长势监测对于各级政府及生产部门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利用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资料进行水稻面积估算、长势监测、产量预报 已经成为国家和省级气象部门的重要技术手段,但缺乏水稻长势遥感监测的标准规范,不同地区的监测 结果难以进行比较分析;在日常水稻气象业务服务工作中,无法给出定量遥感评价结果,迫切需要制定 水稻长势遥感监测技术标准,提高气象部门水稻长势监测服务能力. V QX/T474-2019 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导则水稻长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长势遥感监测的数据源及卫星数据的前期处理、计算方法、专题地图制作等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观测资料对水稻进行长势监测.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水稻长势rice growth status 水稻叶面积指数和地上生物量状况. 2.2 水稻叶面积指数rice leaf area index 水稻单面绿叶面积总和与对应的地表面积的比值. 2.3 水稻地上生物量rice aboveground biomass 单位面积地上水稻干物质总重量. 2.4 红光波段red band 星载仪器涵盖的0.605um~0.700μm的波长范围. 2.5 近红外波段near infrared band 星载仪器涵盖的0.76um~1.25um的波长范围. 注:传感器在近红外波段所接收到的辐射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反射. [QX/T188一2013,定义2.2] 2.6 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 对卫星不同波段进行线性或非线性组合以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量化信息. [QX/T188一2013,定义2.3] 3数据源及卫星数据的前期处理 3.1数据源 数据来自携载红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探测仪器的中高空间分辨率(小于或等于500m)卫星,常用 中高空间分辨率星载仪器及其近红外和红光通道参数参见附录A. 3.2卫星数据的前期处理 在水稻长势遥感监测数据处理前,应按照附录的要求对卫星数据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投影 1 QX/T474-2019 变换、几何精校正及云检测处理.大气校正和云检测处理应在辐射定标之后进行. 4计算方法 4.1种植区提取 结合水稻移栽期、分蘖期、抽穗期、收获期等生育关键期或受灾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或双波段增强型植被指数(2-band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2)变化特征,宜采用监督分类法或非监督分类法或决策树分类法,可同时参考最新土地利用分类现 状图,得到研究区水稻种植区域. 4.2单日植被指数计算 单日植被指数宜采用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或双波段增强型植被指数(EVI2)计算.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按式(1)计算: RNIR-RR NDVI-RNIRRR (1) 双波段增强型植被指数(EVI2)按式(2)计算: EVI2=2.5× RNIR-RR RNIR2.4XRR1 (2) 式中: RIR—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由附录B中B.2获取; R—红光波段反射率,由附录B中B.2获取. 4.3植被指数合成 在给定的观测时间间隔(旬)内,计算某个水稻像元各时次的植被指数,选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该像 元多时次合成后的值,计算公式为: V(i)=max(Iy(i 1) Iy(i 2) Iv(i p)) (3) 式中: V(i)—第i个水稻像元合成后的植被指数; i —研究区水稻种植区域内水稻像元序号; Iv(i p)—第i个水稻像元合成p时次的植被指数,为NDVI或EVI2; p一旬内该像元的观测总时次. 4.4水稻长势参数反演 4.4.1水稻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 水稻叶面积指数采用指数函数回归模型估算,见式(4): LA...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73-2019 螺旋桨式飞机机载焰剂型人工增雨催化 作业装备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irborne rain enhancement seeding equipment with pyrotechnics of propeller airplane 2019-01-18发布 2019-05-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73-2019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 1 4技术要求 2 4.1总体要求 2 4.1.1制造 2 4.1.2适航性 2 4.1.3软件测试 2 4.1.4防错 2 4.2焰条播撒设备技术要求 2 4.2.1功能 .2 4.2.2使用寿命 2 4.2.3使用环境 2 4.2.4焰条播撒器 2 4.2.5焰条执行控制器 4.2.6焰条控制计算机 3 4.2.7电缆和连接器 3 4.3焰弹播撒设备技术要求3 4.3.1功能 .3 4.3.2使用寿命 ...4 4.3.3使用环境 4 4.3.4焰弹播撒器 4 4.3.5焰弹执行控制器 4 4.3.6焰弹控制计算机 .5 4.3.7电缆和连接器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播撒器尺寸 6 参考文献 9 I QX/T47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北京市人工影响天 气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跃、钱尧、刘汐敬、武玉忠、龚毅、魏强、谭超、王晋华、方春刚、刘健、高扬. QX/T473-2019 螺旋桨式飞机机载焰剂型人工增雨催化作业装备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螺旋桨式飞机机载焰剂型人工增雨催化作业装备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螺旋桨式飞机机载焰剂型人工增雨催化作业装备的设计、制造、验收及维修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JB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QX/T151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术语 3术语和定义 QX/T1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焰剂pyrotechnics 由氧化剂、可燃物、特殊功能材料和黏合剂组成,点燃后产生烟、光、气和热的固态混合物. 3.2 焰条burn-in-place flare 固定位置燃烧的、含有焰剂型催化剂的复合材料管状物. 注:装有吸湿性焰剂的焰条称为暖云焰条;装有碘化银等焰剂的焰条称为冷云焰条. 3.3 焰弹ejectable flare 从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管状物中发射后燃烧的、含有焰剂型催化剂的制品. 注:装有吸湿性焰剂的焰弹称为暖云焰弹;装有碘化银等焰剂的焰弹称为冷云焰弹. 3.4 播撒器seeding device 安装于飞机机舱外,用于固定和放置焰条或焰弹,播撒催化剂的装置. 3.5 控制计算机control puter 操控执行控制器的计算机,也称上位机. 3.6 执行控制器executive controller 连接控制计算机和播撒器,传输执行指令与信息的装置. 1 QX/T473-2019 4技术要求 4.1总体要求 4.1.1制造 机载焰剂型人工增雨催化作业装备生产过程应符合GB/T9001或GJB9001的要求. 4.1.2适航性 机载焰剂型人工增雨催化作业装备应符合民用航空适航审定标准. 4.1.3软件测试 应通过软件测试. 4.1.4防错 应从结构和选型上保证电连接器的正确连接. 4.2焰条播撒设备技术要求 4.2.1功能 焰条播撒设备应具备下列功能: a)可靠固定焰条; b)识别与检测焰条; c)点火播撒与状态监测. 4.2.2使用寿命 使用寿命应不小于8年,或不少于2000飞行小时. 4.2.3使用环境 焰条播撒设备应适用以下环境: a)使用温度:一40℃~50℃; b)存储温度:一55℃~70℃; c)使用相对湿度:0~100%; d)能在降水条件下使用. 4.2.4焰条播撒器 焰条播撒器技术要求如下: a)应采用航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71-2019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与弹药标识编码 技术规范 Coding specifications for weather modification seeding tools and seeding ammunition identification 2019-01-18发布 2019-05-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71-2019 引 言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装备与弹药具有一定危险性,预防、控制和消除其在生产、储运、使用等过 程中潜在的隐患,加强对包括作业装备与弹药在内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物资的安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为了规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与弹药在生产、查验、储运、使用以及日常维护维修等各环节的管 理,实现对作业装备与弹药全生命周期信息收集、监管和全过程追溯,满足作业装备与弹药信息化管理 需要,制定本标准. V QX/T471-2019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与弹药标识编码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工影响天气各种作业装备与弹药标识的编码内容、格式与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与弹药(含弹箱)的生产、查验、储运、使用以及日常维护维修 等各环节的信息化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A441一2003工业雷管编码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作业装备weather modification seeding tool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投送各类催化剂及其制品所使用的空中与地面工具或发生装置,主要包括 机载播撒器,地面的高炮、火箭发射架和催化剂发生器等. 3.2 作业弹药weather modification seeding ammunition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所投送的各类催化剂载体、催化剂制品. 注:目前常用的有人工影响天气用炮弹,火箭弹,地面或机载的焰条、焰弹等. 4作业装备编码 4.1编码内容 作业装备编码内容应包括分类码、厂商代码、装备类型、出厂信息和校验码五部分,按先后顺序排列 构成. 4.2编码格式 作业装备编码共20位,每位代码分别由阿拉伯数字0~9构成.具体编码内容与格式见表1. 表1作业装备编码内容和格式 内容 分类码 厂商代码 装备类型 出厂信息 校验码 顺序 第1~2位 第3~4位 第5~11位 第12~19位 第20位 位数 2 2 7 8 √ 1 QX/T471-2019 4.3编码规则 4.3.1分类码 共2位.用于区分作业装备、作业弹药、弹箱以及其他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实物. 作业装备编码固定为“01”.未知类以“其他”和“00”代表.具体编码见表2. 表2分类码编码 类别 作业装备 作业弹药 弹箱 其他 编码 01 02 03 00 4.3.2厂商代码 共2位.区分作业装备不同生产厂商,位数同GA441一2003中5.1.1生产企业代号的位数.国 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指定的生产厂商按数字顺序依次编码,不得重复.未知类以“其他” 代替.生产厂商具体代码依申请公开. 4.3.3装备类型 4.3.3.1编码内容和格式 共7位.装备类型含使用方式、装备种类、装备样式、装备型号四部分,按先后顺序排列构成.具体 编码内容与格式见表3. 表3装备类型编码内容和格式 内容 使用方式 装备种类 装备样式 装备型号 顺序 第5位 第6~7位 第8~9位 第10~11位 位数 1 2 2 2 4.3.3.2 使用方式 共1位.区分装备作业位置位于地面或空中等.未知类以“其他”和“0”代表.具体编码见表4. 表4使用方式编码 类别 地面 空中 其他 编码 1 2 0 4.3.3.3装备种类 共2位.区分高炮、火箭发射架、焰条播撒器、焰弹发射器、碘化银-丙酮溶液播撒器、液态二氧化碳 播撒器、液氮播撒器以及吸湿性粗粒粉剂播撒装置等.未知类以“其他”和“00”代表.具体编码见表5. 2 QX/T471-2019 表5装备种类编码 碘语银丙酮 箱别 高炮 火箭录射架 焰条计算方 焰件录射方 溶液计算方 用文 01 02 03 04 05 液态二氧语碳 液氮 吸湿言粗粒粉附 箱别 装他 计算方 计算方 计算规校 用文 06 07 08 00 4.3.3.4装备样式 共2和.义分高炮、火箭录射架、焰条计算方、焰件录射方备药同码箱规性术业体样弹.未知箱编 “装他”“00”代表.业体用文见表6至表9. 表6装备样式—高炮编码 箱别 37mm高炮手动 37mm高炮定动 57mm高炮手动 57mm高炮定动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70-2018 暴雨诱发灾害风险普查规范山洪 Specifications for risk investigation into disaster induced by rainstorm —Flash flood 2018-12-1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70-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2 5普查内容 6普查方法 .3 7普查流程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山洪灾害风险普查信息 4 附录B(规范性附录)代码编制规范 20 参考文献 21 I QX/T470-2018 暴雨诱发灾害风险普查规范山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暴雨诱发的山洪灾害风险普查数据收集工作的基本要求、内容、方法和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暴雨诱发的山洪灾害风险的评估、预警、区划等业务以及科研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428一2018暴雨诱发灾害风险普查规范中小河流洪水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洪flash flood 历时很短而洪峰流量较大的山区骤发性洪水. [GB/T50095-2014 定义2.3.24.5] 3.2 山洪沟flash flood ditch 容易发生山洪的山丘区小流域. 注:流域面积一般小于200km2 3.3 山洪灾害风险flash flood disaster risk 山洪对影响区域生命、财产、社会经济等造成危害的可能性. 3.4 风险普查risk investigation 对产生风险的致灾因子及其危险性、承灾体及其暴露度和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等重要相关信息的 收集、调查. [QX/T428一2018,定义3.4] 3.5 隐患点potential danger area 易受山洪影响并可能造成较大伤害和损失的地点. 注:改写QX/T428一2018,定义3.5. 1 QX/T470-2018 4基本要求 4.1普查原则 4.1.1按照每条山洪沟建档并全面普查,重点调查山洪易发区域和山洪隐患点. 4.1.2应注重相关部门数据信息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 4.1.3应对山洪沟流域边界与内容的匹配性及数据的准确性、逻辑性和空间一致性等方面进行逐级质 量核查,确保数据可靠. 4.2资料采集 4.2.1水文、气象和灾情资料均为有记录或上次普查以来的资料. 4.2.2人口及社会经济资料按国家或各级地方政府规定的基准年份收集,若无法收集基准年份相关数 据,应收集与基准年份接近的最新数据代替. 4.2.3如没有特殊要求,应收集最新资料.各类资料收集时应记载具体来源及原始制作和收集时间. 4.3数据更新 4.3.1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隐患点位置、工程和基础设施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收集或实地调查获取 最新资料进行信息更新. 4.3.2行政区划发生变化时,应记载变化情况. 5普查内容 5.1基础信息 5.1.1行政区划图,至少精确到乡镇边界. 5.1.2河网水系图、地形图、地质图、土地利用图等,其中地形图应采用1:5万分辨率或更高精度. 5.1.3内容涉及5.2中基本状况的基础地理信息图和专业专题图. 5.1.4山洪重点防治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 5.2基本状况 5.2.1山洪沟流域基本情况(见附录A的表A.1). 5.2.2山洪沟流域内行政区划基本情况(见附录A的表A.2).以村(社区)为单位. 5.2.3山洪沟流域内人口和社会经济情况(见附录A的表A.3).以村(社区)为单位. 5.2.4山洪沟流域内基础设施情况,包括:公路、铁路的类型、总长度和固定资产,桥梁总数和固定资 产,以及通信网、能源、水利设施和市政工程的数量和固定资产等(见附录A的表A.4).以村(社区)为 单位. 5.2.5山洪沟流域内隐患点调查情况(见附录A的表A.5) 主要为易受山洪影响的承灾体的数量和 价值量及地理位置经纬度信息、海拔高度等. 5.2.6山洪沟流域内水利工程基本情况(见附录A的表A.6和表A.7) 主要包括堤防、水库等水利工 程的位置、工程建设标准、特征水位值、潜在影响社会经济情况、防汛调度管理措施等. 5.2.7山洪沟流域内土地利用情况(见附录A的表A.8).以村(社区)为单位. 5.2.8山洪沟流域内土壤类型情况(见附录A的表A.9) 包括表层土壤类型、质地、孔隙度、结构、剖 面分层情况等.以村(社区)为单位. 2 QX/T...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7.060 B18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68—2018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水稻 Specifications for agr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Rice 2018-12-1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68-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观测原则与观测地段 2 5发育期观测 .3 6生长状况观测 .5 7生长量观测 8产量结构及品质分析 12 9主要田间工作记载 14 10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的观测和调查 14 11观测簿表填写及各发育期观测项目 16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记载方法及内容17 附录B(规范性附录)农气观测簿表的填写 22 附录C(资料性附录)各发育期观测项目 .26 附录D(资料性附录)农业气象观测簿及报表格式 27 参考文献 45 I QX/T468-2018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水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农业气象观测原则、观测地段和水稻发育期、生长状况、生长量、产量结构及品质 分析、主要田间工作记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等项目的观测分析内容、观测时次、形态特征指标、 观测方法和观测结果的记载记录格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稻的农业气象观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9.5一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15683一2008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17891一2017优质稻谷 GB/T21719一2008稻谷整精米率检验法 GB/T27959一2011南方水稻、油菜和柑橘低温灾害 GB/T34967一2017北方水稻低温冷害等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平行观测parallel observation 观测作物发育进程、生长状况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同时,观测作物生长环境的物理要素. [QX/T299一2015,定义3.1] 3.2 观测地段observation plot 定期进行作物发育进程、生长状况和产量构成要素观测的相对固定的田间样地. 注:改写QX/T299一2015,定义3.2. 3.3 植株密度plant density 单位土地面积上植株的数量.水稻植株密度分蘖前指单位面积的株数,分蘖后指单位面积的茎数. 注1:单位以株(茎)数每平方米表示. 注2:改写QX/T299一2015,定义3.4. 3.4 植株含水率plant water content 植株所含水分重量占其鲜重的百分数. [QX/T299一2015,定义3.6] 1 QX/T468-2018 3.5 直链淀粉含量amylose content 试样中直链淀粉占试样的质量分数. [GB/T17891一2017,定义3.4] 3.6 垩白度chalkiness degree 垩白米粒的垩白面积总和占试样米粒面积总和的百分比. [GB/T178912017,定义3.3] 3.7 整精米率head rice yield 整精米占净稻谷试样的质量分数. [GB/T217192008,定义3.3] 4观测原则与观测地段 4.1观测原则 4.1.1平行观测原则 水稻农业气象观测应遵从平行观测的原则.当地气象观测站的基本气象观测,一般可作为平行观 测的气象部分,水稻观测地段的气象条件应与气象观测场保持基本一致.水稻田间小气候的观测应在 观测地段的农田中进行. 4.1.2点和面结合原则 在固定的观测地段进行系统观测,同时在水稻发育的关键时期以及在气象灾害、病虫害发生时,应 进行较大范围的农业气象调查,以弥补观测地段的局限、增强观测的代表性. 4.2观测地段 4.2.1地段选择要求 观测地段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a)观测地段应具有典型性,代表当地气候、土壤、地形、地势、主要耕作制度、种植管理方式和产量 水平.地段要保持相对稳定,如需调整应选择与原来观测地段条件较为一致的农田. b)观测品种应为当地的主栽品种. c)观测地段面积一般应有1hm2 不小于0.1hm2.确有困难可选择在同一种作物成片种植的较 小地块上.通常应选择在大面积的种植区域内观测. d)观测地段距林缘、建筑物、道路(公路和铁路)、水塘等的最短距离应在20m以上.应远离河 流、水库等大型水体,尽量减少小气候的影响,避开灌溉机井. e)生育状况调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7.060 N95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67-2018 微型下投式气象探空仪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icro meteorological dropsonde 2018-12-1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67-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系统组成及功能 .1 4.1组成 .........1 4.2功能 1 5技术要求 1 5.1外观和结构 1 5.2最大探测高度 .2 5.3卫星导航接收机 2 5.4射频通信 2 5.5电池 2 5.6探空仪重量 2 5.7专用降落伞 2 5.8环境适应性 2 5.9测量性能指标 2 5.10数据格式 3 参考文献 .4 I QX/T467-2018 微型下投式气象探空仪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型下投式气象探空仪的组成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无人机等下投式气象探空仪的设计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234一2014气象数据归档格式探空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微型下投式探空仪micro dropsonde 从高空投放且重量较轻的,能够测量从投放位置至地面或海面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探 测仪器. 4系统组成及功能 4.1组成 主要由温度、湿度、气压等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卫星导航定位、射频通信、电池等模块,以及专用 降落伞组成. 4.2功能 采用专用降落伞减慢其大气下降速率,能够测量从投放位置到地面或海面的气压、温度、相对湿度 等的大气廓线. 5技术要求 5.1外观和结构 应符合下列要求: 探空仪表面清洁、无变形、无明显划痕; ——传感器的元器件焊接和结构件的安装牢固可靠,紧固件无松动,塑料件无开裂、变形现象; ——印记、标识等清晰、完整. 1 QX/T467-2018 5.2最大探测高度 不低于6km. 5.3卫星导航接收机 应符合下列要求: —数据更新:每秒1次; 数据输出:时间、经度、纬度、高度、速度; 一定位性能:定位时间小于或等于1min;重新捕获时间小于或等于10s; 最大允许误差:水平:10m;垂直:16m. 5.4射频通信 应符合下列要求: —载波频率:400MHz~406MHz 频点可选; —调制方式:频率键控调制(FSK); 一发射功率:小于或等于100mW. 5.5电池 应保证探空仪正常工作30min以上. 5.6探空仪重量 重量:小于或等于500g(含电池). 5.7专用降落伞 应符合下列要求: ——负载重量:大于或等于500g; —伞重量:小于或等于50g; —下降速度:小于15m/s; —一下降时有良好的气动稳定性. 5.8环境适应性 应符合下列要求: —温度:一60℃~50℃; —相对湿度:0%~100%; 气压:300hPa~1060hPa. 5.9测量性能指标 探测项目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气压,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2 QX/T467-2018 表1气象要素测量性能指标 测量要素 测量范围 分辨力 最大允许误差 气温 -60℃~50℃ 0.1℃ 0.3℃ ±4%(≤80%) 湿度 5%~100% 1% ±8%(>80%) 气压 300 hPa~1060 hPa 0.1 hPa ±1.5hPa 5.10数据格式 符合QX/T234一2014中的数据格式要求. 3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7.060 N95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66-2018 微型固定翼无人机机载气象探测系统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ystem carrying on micro fixed wing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2018-12-1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66-2018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系统组成及功能 1 4.1组成 .........1 4.2功能 1 5技术要求 1 5.1外观和结构 1 5.2安装 .2 5.3电磁兼容性 2 5.4电池 2 5.5 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 2 5.6尺寸和重量 2 5.7测量性能指标 2 5.8环境适应性 3 5.9数据格式 ..3 参考文献 4 I QX/T466-2018 微型固定翼无人机机载气象探测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型固定翼无人机机载气温、空气湿度和气压探测系统的组成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微型固定翼无人机气象要素探测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JB150.18A一2009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第18部分冲击试验 GJB1389A一2005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系统内电磁兼容性 QX/T234一2014气象数据归档格式探空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微型固定翼无人机micro fixed wing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能够一次或多次使用,可自行控制或远程导引,可携带有效载荷(小于30kg) 起飞重量小于100kg 的一种固定翼无人机. 4系统组成及功能 4.1组成 主要由温度、湿度、气压等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通信、电池等模块,以及无人机定位系统组成. 4.2功能 能够实时测量大气温度、湿度和气压等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和通信模块,实时将温度、湿度、气压等 气象数据传送至地面. 5技术要求 5.1外观和结构 应符合下列要求: ——系统结构紧凑,便于安装; —结构件安装牢靠,紧固件无松动,传感器的感应部分与机体无接触; ——表面清洁、无损伤,涂层或电镀层无脱落或腐蚀性斑点; 1 QX/T466-2018 ——印记、标识等清晰、完整; ——电气部分应做防潮、防霉、防寒处理. 5.2安装 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传感器应安装在无人机机舱内,安装位置应避开气动热、辐射热、气动压力等影响; —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能够真实反映大气温度和湿度的防护罩内; —气压传感器应尽量避免气流的直接影响. 5.3电磁兼容性 应符合GJB1389A一2005中5.3表6的要求. 5.4电池 宜使用9V~15V的锂电池,连续工作时间应大于8h. 5.5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 应符合下列要求: —数据采集频次:1Hz; 数据存储时长:≥24h; —数据传输速率:9600bps或19200bps. 5.6尺寸和重量 5.6.1系统尺寸 长:小于20cm; 宽:小于10cm; 高:小于10cm. 5.6.2系统总重量 总重量小于1000g(除电池外),其中,传感器重量小于100g. 5.7测量性能指标 应符合表1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 表1要素测量性能指标 测量要素 测量范围 分辨力 最大允许误差 气温 -60℃~50℃ 0.1℃ ±0.3℃ ±4%(≤80%) 相对湿度 5%~100% 1% ±8%(>80%) 气压 300 hPa~1060 hPa 0.1 hPa 士1hPa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65-2018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aintenance of regional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2018-12-1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65-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 4一般要求 1 5维护周期 6维护流程 2 7维护内容及要求 2 8维护记录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维护工具列表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报告 8 参考文献 .13 I QX/T465-2018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的一般要求与维护周期、流程、内容及记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技术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1221一2014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 GB/T33703一2017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 GB/T35221一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 GB50057一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QX4一2015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 QX30一2004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31221一2014、GB50057一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区域自动气象站regional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根据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大中城市、特殊地区和专属经济区的气象和环境预报服务需求,在 国家级观测站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采用自动气象站建设的观测站,是国家气象观 测站的重要补充. 4一般要求 4.1维护人员应培训合格,遵循操作流程,维护过程中应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4.2宜选择晴好天气开展维护工作,避开整点发报时间或其他重要服务时段,尽可能缩短维护时设备 停运时间. 4.3维护前按照要求带齐必要的备品备件和维护仪表、工具(参见附录A). 4.4维护前应了解站点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设备要素和传感器配置等情况.应记录维护前、后设备 运行状态. 4.5维护过程中不应带电拔插、安装、清洁设备. 4.6在维护中遇故障时应逐级检查、准确定位、及时处置,对于当场无法排除的故障,应及时报告业务 管理部门,采取其他应急保障措施,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并做好记录(参见附录). 4.7做好维护前、后以及关键节点的拍照记录工作(参见附录B). 4.8维护结束后,应做好维护记录与备案. 1 QX/T465-2018 5维护周期 5.1定期维护 5.1.1汛期前、汛期结束后1个月内应至少维护一次,汛期期间应至少每2个月维护一次,海岛、石油 平台、高山等特殊站可每3个月维护一次. 5.1.2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可适当增加维护次数. 5.2不定期维护 5.2.1当出现故障时,一般要求在36h内排除故障,原则上不得超过72h.海岛及石油平台等特殊站 的故障排除时间,由当地管理部门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宜缩短上述故障排除时间.故障排除后应进行 相应的不定期维护. 5.2.2重大灾害性天气、重要气象保障活动前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维护. 6维护流程 应按图1所示流程进行维护. 开始 探测环境维护 开启电源、采集器 关闭电源、采集器 系统检查 仪器设备维护 填写维护记录 防雷装置维护 结束 图1维护流程图 7维护内容及要求 7.1维护内容 包括探测环境、仪器设备、防雷装置等维护. 7.2探测环境维护 探测环境维护的项目、内容和要求见表1. 2 QX/T465-2018 表1区域自动气象站探测环境维护 序号 项目 内容 要求 应符合GB31221一2014关于区域气象观测站的规定 观察观测场周边建筑物、下垫 对照历史资料,发现变化较大的,需详细记录,同时向当 面等情况 地气象主管部门报告 1 周边环境 拍照记录站点八方位环境,记录周围环境变化 检查观测场周边树木生长 符合GB31221一2014的规定 情况 对照要求,修剪周边影响气象观测的树枝等 2 观测场 检查观测场内环境 清除杂物、杂草,保持观测场平整 对围栏、标牌、风杆进行维护,确保围栏、标牌无破损, 整洁 3 其他 检查围栏、标牌、风杆等 标牌悬挂端正、醒目 风杆及拉线牢固 7.3仪器设备维护 仪器设备维护的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见表2. 表2区域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维护 序号 项目 维护...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200 M53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64-2018 S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S-band dual linear polarization Doppler weather radar 2018-12-1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64-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2 5通用要求 2 5.1组成 2 5.2功能要求 2 5.3性能要求 5 5.4环境适应性 11 5.5电磁兼容性 11 5.6电源适应性 12 5.7互换性 12 5.8安全性 12 5.9噪声 .12 6试验方法 .13 6.1试验环境条件 13 6.2试验仪表和设备 13 6.3组成 14 6.4功能 14 6.5性能 .17 6.6环境适应性 44 6.7电磁兼容性 45 6.8电源适应性 45 6.9互换性 45 6.10安全性一般要求 .45 6.11电气安全 .45 6.12机械安全 .45 6.13噪声 45 7检验规则 45 7.1检验分类 45 7.2检验设备 46 7.3检验项目 .46 7.4定型检验 .46 7.5出厂检验 46 7.6现场检验 46 8标识、标签和随行文件 .47 8.1产品标识 47 I QX/T46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恩 瑞特实业有限公司、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云、吴艳锋、刘强、张持岸、虞海峰、邵楠、何建新、李忱、李佳、崔劼、张晓飞、 蒋斌、张文静. Ⅲ QX/T464-2018 S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速调管发射机波段双线偏振(双极化)多普勒天气雷达的通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识、标签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速调管发射机波段双线偏振(双极化)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 GB3784电工术语雷达 GB/T13384一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378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线偏振dual linear polarization 通过发射水平和垂直两种线偏振方式的电磁波并接收经过大气中云滴、雨滴、冰晶、雪花等粒子后 向散射的电磁波,反演大气中云滴、雨滴、冰晶、雪花等粒子的偏振物理属性的技术. 3.2 同相正交数据in-phase and quadrature data 雷达接收机输出的模拟中频信号经过数字中频采样和正交解调后得到的时间序列数据. 3.3 基数据base data 以同相正交数据作为输入,结合目标物位置信息和雷达参数经信号处理算法得到的数据. 3.4 气象产品meteorological product 对基数据进行算法处理获得的表示雷达气象特征的数据、图像、文字等信息. 3.5 最小可测回波强度minimum detectable echo intensity 雷达在一定距离上能探测到的最小反射率因子. 注:用来衡量雷达探测弱回波的能力,通常以50km处能探测到的最小回波强度值(单位dBz)作为参考值. 1 QX/T464-2018 3.6 消隐spot blanking 在天线运行的特定方位角/俯仰角区间关闭电磁发射的功能.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D:模拟一数字(Analogue to Digital) I/Q:同相正交(In-phase and Quadrature) MTBF...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200 M53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63-2018 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 S-band Doppler weather radar 2018-12-1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63-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2 5通用要求 2 5.1组成 2 5.2功能要求 2 5.3性能要求 .5 5.4环境适应性 10 5.5电磁兼容性 10 5.6电源适应性 .11 5.7互换性 .11 5.8安全性 .11 5.9噪声 11 6试验方法 12 6.1试验环境条件 .12 6.2试验仪表和设备 .12 6.3组成 .13 6.4功能 .13 6.5性能 .17 6.6环境适应性 35 6.7电磁兼容性 .35 6.8电源适应性 35 6.9互换性 .36 6.10安全性一般要求 36 6.11电气安全 36 6.12机械安全 36 6.13噪声 36 7检验规则 .36 7.1检验分类 36 7.2检验设备 36 7.3检验项目 36 7.4定型检验 36 7.5出厂检验 .37 7.6现场检验 .37 8标识、标签和随行文件 37 8.1产品标识 .37 I QX/T46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恩 瑞特实业有限公司、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持岸、张建云、吴艳锋、刘强、邵楠、何建新、李忧、李佳、王京、张晓飞、蒋斌、张 文静. Ⅲ QX/T463-2018 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速调管发射机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的通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标签和 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速调管发射机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 GB3784电工术语雷达 GB/T13384一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378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S-band Doppler weather radar 工作在2.7GHz~3.0GHz频率范围内,基于多普勒效应来测量大气中水成物粒子(云雨滴、冰晶、 冰雹、雪花等)的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速度谱宽等信息的天气雷达. 3.2 同相正交数据in-phase and quadrature data 雷达接收机输出的模拟中频信号经过数字中频采样和正交解调后得到的时间序列数据. 3.3 基数据base data 以同相正交数据作为输入,结合目标物位置信息和雷达参数经信号处理算法得到的数据. 3.4 气象产品meteorological product 对基数据进行算法处理获得的表示雷达气象特征的数据、图像、文字等信息. 3.5 最小可测回波强度minimum detectable echo intensity 雷达在一定距离上能探测到的最小反射率因子. 注:用来衡量雷达探测弱回波的能力,通常以50km处能探测到的最小回波强度值(单位dBz)作为参考值. 1 QX/T463-2018 3.6 消隐spot blanking 在天线运行的特定方位角/俯仰角区间关闭电磁发射的功能.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D:模拟一数字(Analogue to Digital) I/Q:同相正交(In-phase and Quadrature) MTBF:平均故障间隔(Mean Time Before Failure) MT...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33. 200 DX M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462-2018 C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C-band dual linear polarizationDoppler weatherradar 2018-12-1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国气象局 发布
QX/T 462-2018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通用要求 5.1分类 5.2功能要求 5.3性能要求 5.4方舱与载车 11 5.5环境适应性 12 5.6电磁兼容性. 12 5.7电源适应性 12 5.8互换性.. 13 5.9安全性. 13 5.10噪声 13 6试验方法 13 6.1试验环境条件.. 13 6.2试验仪表和设备. 14 6.3分类.. 15 6.4功能. 15 6.5性能.. 18 6.6方舱与载车. 46 6.7环境适应性 46 6.8电磁兼容性. 46 6.9电源适应性. 46 6.10互换性 46 6.11安全性一般要求 47 6.12电气安全 47 6.13机械安全 47 6.14噪声 47 7检验规则. 47 7.1检验分类 47 7.2检验设备 47 7.3检验项目 47 7.4定型检验. 47 7.5出厂检验 48 7.6现场检验 48
QX/T 462-2018 8标识、标签和随行文件 48 8.1产品标识.. 48 8.2包装标识.. 48 8.3随行文件.. 49 9包装、运输和贮存 49 9.1包装 49 9.2运输 49 9.3贮存. 49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雷达自动上传基础参数 50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2 参考文献. 57
QX/T46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南京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 学、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子 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上海之合玻璃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艳锋、虞海峰、张建云、刘强、张持岸、孙召平、邵楠、何建新、赵坤、李忱、李佳、 张亚斌、张晓飞、蒋斌、张文静、金义洪。

QX/T 462-2018 C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基固定式和移动式速调管发射机C波段双线偏振(双极化)多普勒天气雷达的通 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标签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基固定式和移动式速调管发射机C波段双线偏振(双极化)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设 计、生产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 GB3784电工术语雷达 GB/T13384一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21714雷电防护 3术语和定义 GB378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线偏振dual linearpolarization 通过发射水平和垂直两种线偏振方式的电磁波并接收经过大气中云滴、雨滴、冰晶、雪花等粒子后 向散射的电磁波,反演大气中云滴、雨滴、冰晶、雪花等粒子的偏振物理属性的技术。

3.2 同相正交数据in-phase andquadrature data 雷达接收机输出的模拟中频信号经过数字中频采样和正交解调后得到的时间序列数据。

3.3 基数据base data 以同相正交数据作为输入,结合目标物位置信息和雷达参数经信号处理算法得到的数据。

3. 4 气象产品meteorologicalproduct 对基数据进行算法处理获得的表示雷达气象特征的数据、图像、文字等信息。

3.5 最小可测回波强度minimumdetectableechointensity 雷达在一定距离上能探测到的最小反射率因子。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200 M53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61-2018 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 C-band Doppler weather radar 2018-12-1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61-2018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通用要求 2 5.1分类 2 5.2功能要求 2 5.3性能要求 .5 5.4方舱与载车 10 5.5环境适应性 10 5.6电磁兼容性 .11 5.7电源适应性 11 5.8互换性 .11 5.9安全性 .11 5.10噪声 .12 6试验方法 12 6.1试验环境条件 .12 6.2试验仪表和设备 .12 6.3分类 13 6.4功能 13 6.5性能 .17 6.6方舱与载车 35 6.7环境适应性 .36 6.8电磁兼容性 36 6.9电源适应性 36 6.10互换性 36 6.11 安全性一般要求 36 6.12电气安全 36 6.13机械安全 36 6.14噪声 36 7检验规则 .37 7.1检验分类 37 7.2检验设备 37 7.3检验项目 .37 7.4定型检验 .37 7.5出厂检验 37 7.6现场检验 .38 I QX/T461-2018 8标识、标签和随行文件 38 8.1产品标识 38 8.2包装标识 38 8.3随行文件 .38 9包装、运输和贮存 39 9.1包装 39 9.2运输 39 9.3贮存 .39 附录A(资料性附录)雷达自动上传基础参数 .40 附录B(规范性附录)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42 参考文献 46 QX/T46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恩 瑞特实业有限公司、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强、张建云、虞海峰、吴艳锋、张持岸、邵楠、何建新、李忱、李佳、孙剑、张晓飞、 蒋斌、张文静. Ⅲ QX/T461-2018 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基固定式和移动式速调管发射机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的通用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识、标签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基固定式和移动式速调管发射机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 GB3784电工术语雷达 GB/T13384一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21714雷电防护 3术语和定义 GB378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C-band Doppler weather radar 工作在5.3GHz~5.7GHz频率范围内,基于多普勒效应来测量大气中水成物粒子(云雨滴、冰晶、 冰雹、雪花等)的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速度谱宽等信息的天气雷达. 3.2 同相正交数据in-phase and quadrature data 雷达接收机输出的模拟中频信号经过数字中频采样和正交解调后得到的时间序列数据. 3.3 基数据base data 以同相正交数据作为输入,结合目标物位置信息和雷达参数经信号处理算法得到的数据. 3.4 气象产品meteorological product 对基数据进行算法处理获得的表示雷达气象特征的数据、图像、文字等信息. 3.5 最小可测回波强度minimum de...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60-2018 卫星遥感产品图布局规范 Layout specifications for image of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product 2018-12-1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60-2018 卫星遥感产品图布局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作卫星遥感产品图的要素和布局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卫星遥感产品图制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代码 GB/T15968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GB/T17278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 GB/T20257.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 图式 GB/T20257.4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4部分: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 图图式 GB21139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 GB/T24354公共地理信息通用地图符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 在扫描成像过程中一个光敏探测元件通过望远镜系统投射到地面上的直径或对应的视场角度. [GB/T14950—2009 定义4.104] 3.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数据,该数据反映和描述了地球表面测量控 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地籍、地名等有关自然和社会要 素的位置、形态和属性等信息. [GB21139一2007,定义3.1] 1 QX/T460-2018 4图要素和布局要求 4.1图要素 标题、遥感产品获取时间、遥感产品图像、图例、图像数据说明、比例尺、指北针、制图单位、外图廓线 和内图廓线为图像必备要素,坐标网线及注记为图像可选要素. 4.2布局要求 长宽应根据目标区大小和采用的比例尺确定,长宽比宜为√2:1,不应大于5:1.以A4页面为 例,页边距、内外图廓线及遥感产品图像廓线间距如图1和图2所示,其他尺寸图像制作可依此基准按 比例适当缩放.卫星遥感产品图布局见图1和图2,示例分别参见附录A中图A.1和图A.2. 单位:mm 5.0 20 标题 5.0 遥感产品获取时间 5.0→ 坐标网线标记 外图廓线 内图廓线 遥感产品图像廓线 遥感产品图像区 15→ ←15→ 5.0 图 比例尺和指北针 30 例 图例说明 制图单位 二5.0 50→ 图1卫星遥感产品图布局(横版) 2 QX/T460-2018 单位:mm 15 5.0 5.0 30 标题 5.0 遥感产品获取时间 5.0→ 坐标网线标记 外图廓线 内图廓线 遥感产品图像廓线 遥感产品图像 5.0 比例尺和指北针 图 47 图像数据说明 例 制图单位 5.0 个 15 图2卫星遥感产品图布局(竖版) 4.3标题 标题内容按顺序包括卫星类型、监测区域、产品名称.确定标题时应注意不与其他图标题重名,标 题字体样式见表1. 3 QX/T460-2018 示例: 气象卫星密云水库水体变化专题图 表1标题字体样式 图幅尺寸 字体 字号 颜色 文字位置 A4 黑体、宋体 24 黑色 外图廓线与内图廓线之间,上下居中,左右居中 4.4遥感产品获取时间 遥感产品获取时间应为卫星遥感观测时间,采用24小时制,遥感产品获取时间字体样式见表2. 格式为: YYYY年MM月DD日hh:mm(北京时或世界时),其中YYYY、MM、DD、hh、mm分别为年、月、 日、时、分. 示例: 2017年05月24日13:10(北京时) 表2遥感产品获取时间字体样式 图幅尺寸 字体 字号 颜色 文字位置 A4 黑体、宋体 16 黑色 内图廓线上方,居右 4.5外图廓线和内图廓线 依照比例尺分别按照GB/T20257.1、GB/T20257.2、GB/T20257.3、GB/T20257.4的规定 执行. 4.6遥感产品图像 4.6.1基本要求 应位于整个图幅的中间位置.该区域应放置遥感影像并辅以一定的基础地理信息来表现制图对象 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状况. 4.6.2遥感产品图像廓线 遥感产品图像廓...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59—2018 气象视频节目中国地图地理要素的 选取与表达 Selection and expression of geographic elements on weather video china map 2018-12-1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59-2018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地形选取与表达 ........1 5河流选取与表达 2 6湖泊选取与表达 .2 7境界选取与表达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地形色域 ..4 附录B(资料性附录)河流与湖泊色域5 参考文献 6 I QX/T459-2018 气象视频节目中国地图地理要素的选取与表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象视频节目中国地图上所显示的地形、河流、湖泊和境界等地理要素选取与表达的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视频节目的中国地图全图制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1139一2007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 SL261一2017湖泊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以规则格网点的高程值表达地面起伏的数据集. [GB/T16820—2009 定义7.83] 3.2 面状气象专题地图area meteorological thematic map 气象信息以面状分布时所用的地图. 注:例如降水区域预报使用的地图. 3.3 点状气象专题地图plot meteorological thematic map 气象信息以点状分布时所用的地图. 注:例如城市预报使用的地图. 3.4 RGB值RGB value 红(R)、绿(G)、蓝(B)3种基色取值范围从0(黑色)到白色(255). [QX/T180一2013,定义2.2] 4地形选取与表达 4.1选取 用于制作地形的数字高程模型应符合GB21139一2007中4.2的要求. 中国全图应包括南海诸岛、钓鱼岛、赤尾屿等重要岛屿. 1 QX/T459-2018 4.2表达 宜采用RGB值(246 133 35)与RGB值(0 152 220)之间的颜色,参见附录A的图A.1. 如果低海拔地区为暗色,则海拔越高配色越亮.色阶变化幅度可适度调整,但整体视觉效果应符合 我国西高东低的基本地形特征. 5河流选取与表达 5.1选取 5.1.1面状气象专题地图 应包括长江干流和黄河干流. 5.1.2点状气象专题地图 应选取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河道. 5.2表达 宜采用RGB值(53 57 77)与RGB值(59 202 174)之间的颜色,参见附录B的图B.1 透明度为 0.6~1 长江干流和黄河干流的颜色应与其他河流不同. 6湖泊选取与表达 6.1选取 6.1.1面状气象专题地图 应包括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6.1.2点状气象专题地图 应选取水面面积(不含国外部分)大于500km2的湖泊,选取依据见SL261一2017第4章中水 面面积数据. 6.2表达 宜采用RGB值(53 57 77)与RGB值(59 202 174)之间的颜色,参见附录B的图B.1 透明度为 0.6~1. 7境界选取与表达 7.1选取 应包括国界、省级境界. 7.2表达 中国国界,按照国务院批准发布的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绘制.东边绘出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 2 QX/T459-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地形色域 RGB RGB (246 133 35) (0 152 220) 图A.1地形色域 4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58-2018 气象探测资料汇交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submission of meteorological detection data 2018-12-12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58-2018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汇交内容 5汇交要求 2 6汇交方式 3 7汇交流程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气象探测资料分类及明细 5 附录B(规范性附录)气象探测资料元数据文件格式模板 7 附录C(资料性附录)气象探测资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模板9 附录D(规范性附录)气象探测资料说明文件格式模板 10 附录E(规范性附录)气象探测资料汇交清单模板 12 附录F(规范性附录)气象探测资料电子文件汇交要求 17 附录G(规范性附录)气象探测资料纸质文件汇交要求 22 参考文献 23 I QX/T458-2018 气象探测资料汇交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象探测资料汇交的内容、要求、方式与流程等.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探测资料的汇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7027一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CY/T28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平装 QX/T37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数据文件格式 QX/T102一2009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QX/T129一2011气象数据传输文件命名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象探测meteorological detection 利用科技手段对大气和近地层的大气物理过程、现象及其化学性质等进行的系统观察和测量. 3.2 气象探测资料meteorological detection data 使用各种气象探测手段获取的大气状态、现象及变化过程的记录,以及衍生的记录. 3.3 元数据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 [GB/T33674—2017 定义3.2] 3.4 纸质文件paper document 以纸张为载体,载有气象探测资料信息,利用数字、文字、图像和表格等形式表现,能够阅读的文件. 3.5 电子文件electronic file 载有气象探测资料信息,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照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或其他 介质上,可在计算机等设备上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注:改写DA/T0273一2015,定义3.7. 1 QX/T458-2018 3.6 汇交人submitter 依法承担气象探测资料汇交义务,对汇交的气象探测资料负有责任的组织或个人. 注:包括在气象、农业、林业、交通、旅游、水利、环境、海洋、国土、地震和能源等行业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及气象信息 服务单位承担气象探测工作的组织或个人. 4汇交内容 汇交的气象探测资料分为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两种类型,包括下列内容: a)气象探测资料数据文件:包括原始气象探测要素数据记录文件、图像文件和视频文件,应汇交 的气象探测资料数据文件可进一步按照资料内容和来源进行分类,分类方式参见附录A; b)气象探测资料元数据:包括气象探测资料元数据文件(见附录B中表B.1)和气象探测资料历 史沿革数据文件(参见附录C); )气象探测资料说明文件:描述气象探测资料的目的与用途、数据格式、数据质量控制、加工处理 方法、传输方式等信息的文件(见附录D中表D.1); d)保证气象探测资料汇交工作有序开展的有关文件:包括气象探测资料汇交内容清单(见附录E 中表E.1)、气象探测站(点、设备)列表清单(见表E.2)、汇交气象探测资料保护申请表(见表 E.3)、汇交气象探测资料清单(见表E.4)、气象探测资料汇交凭证(见表E.5)等; €)其他相关资料:包括气象探测站(点、设备)建设运行审批、备案文件的原件或复制件,气象探测 科学试验考察的项目任务书、合同书等依据性文件的原件或复制件,对汇交气象探测资料开展 评审、验收和鉴定形成的相应结论性意见文件的原件或复制件. 5汇交要求 5.1基本要求 要求如下: a)汇交的气象探测资料应齐全、完整、真实可靠,内容信息和组织编排应符合国家、行业或本专业 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b)汇交的气象探测资料的各类文件材料之间和各类载体的相关文件材料之间应保持内容信息的 一致性,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56—2018 初霜冻日期早晚等级 Grades for first-frost date 2018-11-30发布 2019-03-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56-2018 初霜冻日期早晚等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初霜冻日期及其早晚等级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初霜冻日期的监测、预报、预测和影响评估等业务以及科研工作.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霜冻frost 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 注: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 2.2 日最低温度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一日(24小时)内逐小时观测到的最低温度. 2.3 霜冻初日first frost date 温暖季节向寒冷季节过渡期间,初次发生霜冻的日期. 注:按照霜冻初日达到的不同最低温度,又将霜冻初日分为轻霜冻初日、中霜冻初日和重霜冻初日. 2.4 轻霜冻初日first light-frost date 温暖季节向寒冷季节过渡期间,气象观测站地面0cm日最低温度第一次小于或等于0℃时的 日期. 注:参见附录A的表A.1中的轻霜冻初日气候值和均方差. 2.5 中霜冻初日first moderate-frost date 温暖季节向寒冷季节过渡期间,气象观测站地面0cm日最低温度第一次小于或等于一2℃时的 日期. 注:参见附录A的表A.1中的中霜冻初日气候值和均方差. 2.6 重霜冻初日first severe-frost date 温暖季节向寒冷季节过渡期间,气象观测站地面0cm日最低温度第一次小于或等于一4℃时的 日期. 注:参见附录A的表A.1中的重霜冻初日气候值和均方差. 2.7 气候标准期climatological standard period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规定,最近连续3个十年为气候标准期. 注1:目前的气候标准期指1981一2010年时段,气候要素的值指气候标准期的平均值. 注2:气候标准平均值的定义参见QX/T394一2017《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监测指标》. 1 QX/T456-2018 3等级划分 3.1累计百分排位 将某地气候标准期逐年霜冻初日数据从早(小)到晚(大)排序,即可得到某年霜冻初日累计百分 排位. 任意一年霜冻初日的累计百分排位计算,见公式(1): ×100% (1) 式中: Pn—一某一站点霜冻初日累计百分排位; n—一从小到大排列序号; N—序列总个数. 3.2等级及划分指标 按照累计百分排位(P) 分别将轻、中、重霜冻初日的早晚划分为异常偏早、偏早、正常、偏晚、异常 偏晚5个等级,见表1. 北方(35N以北)代表站轻、中、重霜冻初日不同等级对应的日期参见附录B的表B.1. 表1初霜冻日期等级 等级名称 划分指标 异常偏早 Pn≤10% 偏早 Pn≤33% 正常 33%<Pn<66% 偏晚 66%≤Pn<90% 异常偏晚 P≥90% 2 QX/T456-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北方代表站轻、中、重霜冻初日气候值和均方差 表A.11981一2010年北方230个观测站点轻、中和重霜冻初日气候值和均方差 轻霜冻初 中霜冻初 重霜冻初 轻霜冻初 中霜冻初 重霜冻初 省份 站名(区站号) 日气候值 日气候值 日气候值 日均方差 日均方差 日均方差 黑龙江 漠河(50136) 09-05 09-15 09-22 10 5 8 黑龙江 塔河(50246) 09-07 09-14 09-19 7 6 7 黑龙江 新林(50349) 09-08 09-16 09-22 7 7 8 黑龙江 呼玛(50353) 09-13 09-21 09-27 7 内蒙古 额尔古纳(50425) 09-05 09-12 09-20 7 6 8 内蒙古 图里河(50434) 08-29 09-07 09-15 10 黑龙江 加格达奇(50442) 09-14 09-23 10-02 7 黑龙江 爱辉(50468) 09-21 09-28 10-07 6 6 5 内蒙古 满洲里(50514) 09-12 09-18 09-23 6 7 9 内蒙古 海拉尔(50527) 09-15 09-22 09-29 6 8 7 内蒙古 小二沟(50548) 09-12 09-20 09-26 8 8 8 黑龙江 嫩江(50557) 09-17 09-23 10-03 7 7 黑龙江 孙吴(50564) 09-13 09-21 09-28 5 8 9 内蒙古 新巴尔虎右旗(50603) 09-19 09-25 10-01 7 6 7 内蒙古 新巴尔虎左旗(50618) 09-17 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55-2018 便携式自动气象站 Portable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2018-11-30发布 2019-03-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55-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气象局、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江 西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宪双、王柏林、刘兴丽、冯冬霞、阳艳红、张丽娟、王荣、张帆、张新兴、刘春雪、 邱馨蕊. QX/T455-2018 便携式自动气象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便携式自动气象站的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便携式自动气象站研制、生产、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0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17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2423.38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R:水试验方法和 导则 GB4208一2008外壳防护等级 GB/T6587一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11463一1989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33703一2017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 JJG(气象)001一2015自动气象站气压传感器 JJG(气象)002一2015自动气象站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JJG(气象)003一2011自动气象站湿度传感器 JJG(气象)004一2011自动气象站风向风速传感器 JJG(气象)005一2015自动气象站翻斗式雨量传感器 QX/T61一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动气象站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存储和传输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 3.2 便携式自动气象站portable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便于携带、拆装的自动气象站.主要用于应急、灾备等临时性地面气象观测任务. 1 QX/T455-2018 4组成 便携式自动气象站由自动气象站和外围部件组成,各部件用途如下: ——自动气象站用于获取地面气象观测数据; ——外围部件主要用来安装和固定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含三角支架、横臂、自然通风防辐射罩、风 杆、地锚、拉线等. 5技术要求 5.1外观与结构 5.1.1仪器表面涂层均匀、无脱落现象,结构件应无裂痕或其他机械损伤. 5.1.2操作面板上、接插件上文字符号应清晰、正确.零部件应安装正确,牢固可靠,不应有迟滞、卡 死、松脱、变形等现象. 5.1.3具有防盐雾处理工艺. 5.1.4各部件之间的组装连接宜采用快速拆装结构、快速连接器. 5.2功能 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应具备以下功能: —一自动气象站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采集、运算、存储、传输)应符合QX/T33703一2017要求. 一三角支架分为三脚架和升降风杆两部分.三脚架三个脚撑开后应有限位装置用于固定支架, 自然通风防辐射罩应安装在横臂上,横臂位于升降风杆固定部分.通过调节,升降杆最大高度 可达3.自动气象站及应用的部件应牢固地安装在三角支架上.针对抗风强度要求高的观 测需求,可以使用地锚、钢钎、拉线等稳固三脚架. 5.3测量性能 5.3.1气压 测量范围:450hPa~1100hPa. 分辨力:0.1hPa. 最大允许误差:士0.3hPa. 5.3.2湿度 测量范围:5%RH~100%RH. 分辨力:1%RH. 最大允许误差:士3%RH(≤80%);士5%RH(>80%). 5.3.3风向 测量范围:0°~360°. 最大允许误差:士5°. 分辨力:3°. 5.3.4风速 测量范围:0m/s~60m/s. 2 QX/T455-2018 分辨力:0.1m/s. 最大允许误差:士(0.5m/s0.03v). 注:v为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 5.3.5气温 测量范围:一50℃~50℃. 分辨力:0.1℃. 最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54-2018 卫星遥感秸秆焚烧过火区面积估算 技术导则 Technical directive o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of straw burned area estimating 2018-11-30发布 2019-03-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54-2018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 1 3符号 .1 4数据源要求与前期数据处理 2 5卫星像元尺度农田面积计算方法 2 6过火区判识方法 3 7过火区面积估算方法 3 8过火区面积估算处理流程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主要卫星通道参数5 附录B(资料性附录)决策树分类算法 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农田过火区判识阈值 11 附录D(资料性附录)过火程度公式计算方法 12 附录E(资料性附录)等经纬度投影像元面积计算公式13 参考文献 14 I QX/T454-2018 引 言 中国是农业大国,秸秆资源丰富,直接焚烧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焚烧产生的大量烟雾容易导 致大面积空气污染,给生态环境、空气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获取秸秆焚烧过火区 面积信息,同时,卫星具有监测覆盖范围宽广、观测频次高的特点,在秸秆焚烧过火区面积估算中具有独 特的优势. 本标准提出了基于多源卫星资料的秸秆焚烧过火区面积估算方法和处理规范,为气象、环保、农业 等有关行业遥感部门开展卫星遥感秸秆焚烧过火区面积估算提供技术参考. V QX/T454-2018 卫星遥感秸秆焚烧过火区面积估算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卫星遥感秸秆焚烧过火区面积估算的数据要求、估算方法、处理流程等.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开展秸秆焚烧过火区面积估算的业务或研究.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过火区burned area 作物秸秆焚烧过的区域. 2.2 过火程度ratio of burned area 卫星遥感估算的像元内秸秆焚烧过火区面积占像元面积比例. 2.3 农田面积比例ratio of cropland 卫星遥感单位像元内农田所占的面积比例. 3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NDVI:被监测像元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山:归一化植被指数过火区判识阈值. P:农田面积比例. P:气象卫星像元的过火程度. P:第i个气象卫星像元的过火程度. RNir:近红外通道反射率. RNirth:近红外通道过火区判识反射率阈值. Rvis:可见光通道反射率. S:过火区总面积. S:第i个像元的面积. Tfar:远红外通道亮温. Tfarth:远红外通道过火区判识阈值. 1 QX/T454-2018 4数据源要求与前期数据处理 4.1数据源 4.1.1卫星数据 数据源应来自携载有可见光、近红外、远红外等波段探测仪器的遥感卫星.卫星探测仪器特性参数 参见附录A. 4.1.2辅助数据 辅助数据为土地利用分类数据. 4.2前期数据处理 4.2.1一般要求 本标准涉及各级别的气象卫星数据,气象卫星数据分级标准参见QX/T158一2012. 4.2.2气象卫星数据前期处理 在过火区面积计算前,气象卫星轨道数据应经过以下技术处理: a)经过卫星原始数据预处理,所生成的预处理数据格式见《风云二号卫星业务产品与卫星数据格 式实用手册》; b)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地图等经纬度投影变换,生成LDF格式的局域图像,分辨率为 0.0025°,并附有太阳天顶角、太阳方位角、卫星天顶角、卫星方位角信息; c)图像定位经过地标检验,定位精度要求为1个像元以内. 4.2.3陆地卫星数据前期处理 在过火区面积计算前,陆地卫星数据应经过以下技术处理: a)卫星原始数据经过定位和定标预处理; b)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地图等经纬度投影变换,生成待监测区域的LDF格式局域图像,分辨 率为0.00025°,并附有太阳天顶角、太阳方位角、卫星天顶角、卫星方位角信息; c)图像定位经过地标检验,定位精度优于0.0025°. 5卫星像元尺度农田面积计算方法 5.1多源卫星数据空间匹配 气象卫星和陆地卫星图像投影分辨率比例应为整数倍关系,如气象卫星分辨率为0.0025°,陆地卫 星分辨率为0.00025°. 5.2农田信息提取 利用陆地卫星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通过决策树算法(参见附录)提取监测区内的农 田、水体、人工建筑像元信息,分辨率为0.00025°.归一化植被指数计算公式见式(1). NDVI=(RNi -Rv...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53-2018 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使用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application of basic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product 2018-11-30发布 2019-03-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53-2018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获取 1 4.1用户 1 4.2程序 1 4.3方式 1 5应用 .2 5.1要求 2 5.2 2 6传播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 3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用户信息表 5 附录C(资料性附录)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使用协议样式 .8 附录D(规范性附录)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使用情况调查表10 参考文献 13 I QX/T45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气象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增禄、刘焕莉、李婵、韩明稚. Ⅲ QX/T453-2018 引言 本标准是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监督管理标准体系的标准之一.为规范各类用户对基本气象资料和产 品的使用,制定本标准. QX/T453-2018 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使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的获取、应用和传播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的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313一2016气象信息服务基础术语 3术语和定义 QX/T313一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basic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product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的并向社会提供的气象资料和气象产品. 注: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的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参见附录A. 3.2 气象资料和产品提供单位meteorological data and product providing unit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或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指定的负责提供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的 单位. 4获取 4.1用户 公众用户、单位用户、教育科研用户,以及获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 机构批准的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 4.2程序 4.2.1各类用户获取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应向气象资料和产品提供单位申请,不应通过其他单位或 个人获取. 4.2.2用户申请获取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前,应向气象资料和产品提供单位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用 户信息,且信息变更时应及时更新.用户信息表见附录B. 4.2.3用户信息通过审核后,应与气象资料和产品提供单位签订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使用协议,签订 完成方可获取数据.协议样式参见附录C. 4.3方式 用户可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data.cma.cn)、风云卫星遥感数据服务网(satellite.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452-2018 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提供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provision of basic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product 2018-11-30发布 2019-03-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452-2018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提供内容 1 5提供方式与流程 2 附录A(资料性附录)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 3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用户详细注册信息 5 参考文献 .7 I QX/T45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湖北省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海军、王丽、张强、向芬、刘莹、王新、向华、张蒙蒙、李鑫. Ⅲ QX/T452-2018 引言 本标准是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监督管理标准体系的标准之一.为规范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的提供, 制定本标准. V QX/T452-2018 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提供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的提供内容、方式与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的提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102一2009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QX/T313一2016气象信息服务基础术语 3术语和定义 QX/T313一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basic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product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的并向社会提供的气象资料和气象产品. 注: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的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参见附录A. 3.2 气象资料和产品提供单位meteorological data and product providing unit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或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指定的负责提供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的 单位. 4提供内容 4.1范围 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定期向社会公布的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共享目录包括基本气象 资料和产品的名称、空间属性、内容、更新频率及获取方式等.参见附录A中表A.1. 4.2内容 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以及相应的数据说明信息.数据说明信息包括: a)观测属性:获取气象资料的观测、探测手段性质.当所提供的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是原始资料 或由其统计的产品时,提供观测属性. b)区域属性:气象资料各数据所覆盖的地理范围性质.各类资料的区域属性见QX/T102一 2009中表2. c)时间属性:气象资料各数据所代表的时间点或时间段性质.各类资料的时间属性见QX/T 102-2009中表3.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