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4474-2012 工业用对苯二甲酰氯.pdf
ICS71.080.15 G17 备案号:38713一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474-2012 工业用对苯二甲酰氯 Terephthaloyl chloride for industrial use 2012-12-28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474-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云龙、李文娟、王荣海、孙丰春、王志亮、贾远超.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474—2012 工业用对苯二甲酰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对苯二甲酰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安全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对苯二甲酸和氯化剂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酰化反应,精馏后生产的工业 用对苯二甲酰氯. 本标准并不是旨在说明与其使用有关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 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 分子式:C8H4O2Cl2 结构式: COCI COCI 相对分子质量:203.0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17一2006化学试剂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要求 3.1外观:白色结晶. 3.2工业用对苯二甲酰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技术指标 指标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对苯二甲酰氯,w/% ≥ 99.90 99.60 对苯二甲酸,w/% ≤ 0.01 间苯二甲酰氯,w/% ≤ 0.01 其他杂质之和,w/% ≤ 0.08 0.30 熔点范围/℃ 82~83 4试验方法 4.1警示 HG/T4474-2012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4.2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 4.3外观的测定 在自然光或荧光灯下,将适量实验室样品平摊在清洁的白纸上,目视观察. 4.4对苯二甲酰氯、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酰氯、其他杂质之和含量的测定 4.4.1外标法(仲裁法) 4.4.1.1方法提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用甲醇酯化,使用定量进样阀将样品溶液注入色谱系统,通过色谱柱使 样品溶液中各组分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检测,采用外标法定量,计算样品中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酰 氯、其他杂质之和的含量,对苯二甲酰氯含量为100减去的色谱杂质后得到. 4.4.1.2试剂 4.4.1.2.1甲醇:色谱纯,质量分数≥99.9%,水的质量分数≤0.01%. 4.4.1.2.2冰乙酸. 4.4.1.2.3对苯二甲酸:质量分数≥99%. 4.4.1.2.4间苯二甲酰氯:质量分数≥99%. 4.4.1.2.5其他杂质:质量分数≥99%. 4.4.1.3仪器 4.4.1.3.1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可变波长的紫外吸收检测器、10μL定量环和在线脱气装置. 4.4.1.3.2色谱工作站. 4.4.1.3.3微量注射器:100μL. 4.4.1.3.4分析天平:感量0.1mg. 4.4.1.3.5惰性气体保护箱:干燥氮气保护. 4.4.1.4色谱分析条件 推荐的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见表2.对苯二甲酰氯含量测定的典型高效液相色谱图见附录A图 A.1 各组分的保留时间见附录A表A.1.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均可 使用. 表2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 色谱柱 能的车性样不锈钢柱.充以多孔球型硅胶为质,表面健合 柱温/℃ 30 流动相 水甲醇冰乙酸=63371(VVV) 流动速度/(mL/min) 1.5 检测器检测波长/nm 242 进样量/L 10 4.4.1.5分析步骤 4.4.1.5.1外标溶液的制备 在惰性气体保护箱内,分别称取约0.02g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酰氯及其他欲测杂质(对应实测试 样所含杂质的组分),精确至0.0001g 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0mL甲醇,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酯化(搅拌酯化30min~60min) 然后吸取1.0mL 定容到100mL...
HG/T 4470-2012 工业用二甲基乙酰胺.pdf
ICS71.080.30 G17 备案号:38709一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470-2012 工业用二甲基乙酰胺 Dimethylacetamide for industrial use 2012-12-28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470-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特胺菱天(南京)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天余、姜双英、祝建胜、仲淑亭. I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470-2012 工业用二甲基乙酰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二甲基乙酰胺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等. 本标准适用于二甲胺和冰乙酸合成的工业用二甲基乙酰胺. 本标准并不旨在说明与其使用有关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 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 分子式:C4HgNO 结构式: HC CH3 CH 相对分子质量:87.1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3049工业用化工产品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1 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T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方法(Hazen单位铂-钴色号) GB/T372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T6283一2008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6678一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722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3要求 3.1外观:透明液体、无可见杂质. 3.2工业用二甲基乙酰胺应符合表1所示的技术要求. 1 HG/T4470-2012 表1技术要求 指标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二甲基乙酰胺,w/% ≥ 99.90 99.8 99.5 色度/Hazen单位(铂-钴色号) ≤ 5 10 水,w/% ≤ 0.010 0.030 0.030 铁,w/(mg/kg) ≤ 0.050 0.050 0.050 酸度(以乙酸计),w/% ≤ 0.0030 0.0050 0.0100 碱度(以二甲胺计),w/% ≤ 0.0001 0.0003 0.0005 电导率(25℃)/(μS/cm) ≤ 0.05 0.10 0.20 4试验方法 4.1警示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4.2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的三级水. 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 T603的规定制备. 4.3外观 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50mL实验室样品,在充足的光线下轴向观察. 4.4二甲基乙酰胺含量的测定 4.4.1方法原理 采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色谱工作条件下,试样经汽化通过毛细管色谱柱,使其中的各组分分离, 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减去用卡尔费休容量法测得的水分, 得到二甲基乙酰胺含量. 4.4.2试剂 4.4.2.1氮气:体积分数大于99.95%,经硅胶或分子筛干燥、净化. 4.4.2.2氢气:体积分数大于99.5%,经硅胶或分子筛干燥、净化. 4.4.2.3空气:经硅胶或分子筛干燥、净化. 4.4.3仪器 4.4.3.1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整机灵敏度和稳定性应符合GB/T9722的规定,线 性范围满足分析要求. 4.4.3.2色谱工作站. 4.4.3.3微量注射器:1μL. 4.4.4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 本标准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见表2.典型色谱图及各组分相对保留值见附录A中图A.1 和表A.1.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操作条件也可使用. 2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2321.net HG/T4470-2012 表2推荐的色谱柱和色...
HG/T 4316-2012 非洗涤剂用三聚磷酸钠.pdf
ICS71.060.50 G12 备案号:37839-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316-2012 非洗涤剂用三聚磷酸钠 Sodium tripolyphosphate for non-detergent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316-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金铸、熊萍、李光明、王彦.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316-2012 非洗涤剂用三聚磷酸钠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洗涤剂用三聚磷酸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和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非洗涤剂用三聚磷酸钠.主要用于陶瓷和装饰建材生产的原料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49一2006工业用化工产品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1 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T6003.1一1997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和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23771一2009无机化工产品中堆积密度的测定 GB/T23774一2009无机化工产品白度测定的通用方法 GB/T23843一2009无机化工产品中五氧化二磷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滴定 溶液的制备 HG/T3696.2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2部分:杂质标准 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3部分:制剂及制 品的制备 3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NasP3O1o 相对分子质量:367.86(按2010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要求 4.1外观:白色颗粒或粉末. 4.2非洗涤剂用三聚磷酸钠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1 HG/T4316—2012 表1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三聚磷酸钠(NasP3O1o)w/% ≥ 90 五氧化二磷(P2O5)w/% ≥ 56.5 白度 ≥ 92 水不溶物w/% ≤ 0.10 铁(Fe)w/% ≤ 0.005 pH(10g/L溶液) 9.2~10.0 颗粒度(通过1.0mm试验筛筛余物)w/% ≤ 表观密度/(g/cm3) ≤ 0.6 5试验方法 5.1安全警示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须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或眼睛上应立 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挥发性有机溶剂大部分有害人体健康且易燃,操作时应在通风橱中进 行,并防止与明火接触. 5.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 三级水.试验中所需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HG/ T3693.1、HG/T3693.2、HG/T3693.3的规定制备. 5.3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下,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5.4三聚磷酸钠含量的测定 5.4.1方法提要 将三聚磷酸钠中的各种磷酸盐吸附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上,利用其对树脂的吸附力不同,用 不同浓度的氯化钾溶液洗提,使其按正磷酸盐、焦磷酸盐、三聚磷酸盐、三偏磷酸盐的顺序流出,测定三 聚磷酸钠洗提液中的五氧化二磷的含量,计算三聚磷酸钠的含量. 5.4.2试剂和材料 5.4.2.1硝酸溶液:11. 5.4.2.2盐酸溶液:c(HC1)≈2mol/L. 5.4.2.3缓冲溶液(pH≈4.3):溶解51g三水合乙酸钠(CH3 COONa3H2O)和46mL冰乙酸于水 中,用水稀释至1000mL. 5.4.2.4钼酸铵-硫酸溶液(7.2g/L):溶解7.2g四水合钼酸铵[(NH4)6Mo7O244H2O]于水中,加 入400mL浓度为c(1/2H2SO4)=10mol/L的硫酸溶液,用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中硫酸浓度为 c(1/2H2SO4)=4mol/L 每升中含三氧化钼(MoO3)约6g. 5.4.2.5抗坏血酸溶液:25g/L 每隔2d~3d重配. 5.4.2.6氯化钾溶液:0.15mol/L、0.25mol/L、...
HG/T 4314-2012 工业无磷过氧碳酸钠.pdf
ICS71.060.50 G12 备案号:37837-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314-2012 工业无磷过氧碳酸钠 Non-phosphoric sodium percarbonate for industrial use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314-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金科过氧化物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宏业生化股份有 限公司、江西乐安江化工有限公司、无锡市万马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伟新、李胜利、赵美敬、陈志勇、曾道龙、吴荣庆. I HG/T4314-2012 工业无磷过氧碳酸钠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无磷过氧碳酸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 安全.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添加在洗涤剂中作为漂白剂、杀菌剂.也可作为金属表面处理剂、氧气发生剂和 纺织工业中的整染剂等的配方原料中不添加磷酸盐的工业无磷过氧碳酸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049一2006工业用化工产品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1 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23769一2009无机化工产品水溶液中PH值测定通用方法 GB/T23771一2009无机化工产品中堆积密度的测定 GB/T23843一2009无机化工产品中五氧化二磷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滴定 溶液的制备 HG/T3696.2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2部分:杂质标准 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3部分:制剂及制 品的制备 3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2Na2CO33H2O2 相对分子质量:314.02(按2010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要求 4.1外观:白色结晶或颗粒状固体. 4.2工业无磷过氧碳酸钠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HG/T4314-2012 表1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活性氧(O)w/% ≥ 11.0 铁(Fe)w/% ≤ 0.0015 水分(60℃)w/% 1.0 堆积密度/(g/mL) 0.40~1.20 pH值(30g/L水溶液) 10~11 热稳定性(90℃,24h)/% ≥ 60 湿稳定性/% ≥ 50 总磷(以P2O计)w/% ≤ 0.1 注:湿稳定性指标只针对于包衣型产品测定. 5试验方法 5.1警告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须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 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 5.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 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HG/ T3696.1、HG/T3696.2、HG/T3696.3的规定制备. 5.3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下,于白色衬底的表面皿或白瓷板上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5.4活性氧含量的测定 5.4.1方法提要 试料溶于水后分解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用硫酸中和碳酸钠并使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过氧 化氢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确定活性氧含量.反应式 如下: 2KMnO3H2SO45H2O2K2SO42MnSO45O2↑8H2O 5.4.2试剂 5.4.2.1硫酸溶液:13. 5.4.2.2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1/5KMnO4)≈0.1mol/L. 5.4.3分析步骤 称取约5g试样,精确至0.0002g 置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入约25mL硫酸溶液使试 样全部溶解.将试验溶液全部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20.00mL试验溶 液,置于锥形瓶中,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在30s内不消失即为终点.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及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 与...
HG/T 4313-2012 工业铬酸钾.pdf
ICS71.060.50 G12 备案号:37836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313-2012 工业铬酸钾 Potassium chromate for industrial use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313-2012 前言 :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四川省安县银河建化(集团)有限公司、黄石振 华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川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霞、赵汝鉴、陈小红、杨忠军、郑军.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313-2012 工业铬酸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铬酸钾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用作陶瓷行业着色剂等的工业铬酸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2009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滴定 溶液的制备 HG/T3696.2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2部分:杂质标准 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3部分:制剂及制 品的制备 3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K2CrO4 相对分子质量:194.20(按2010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要求 4.1外观:黄色晶体. 4.2工业铬酸钾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表1技术要求 指标 项目 一等品 合格品 铬酸钾(K2CrO4)w/% ≥ 99.5 98.5 氯化物(以C1计)w/% 0.10 0.20 硫酸盐(以SO4计)w/% ≤ 0.20 0.30 水不溶物w/% 0.02 0.03 HG/T4313-2012 5试验方法 5.1警告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腐蚀性,操作时须小心谨慎!必要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如溅 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 5.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级 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HG/ T3696.1、HG/T3696.2HG/T3696.3的规定制备. 5.3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下,于白瓷板上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5.4铬酸钾含量的测定 5.4.1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试样中的六价铬离子与二价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苯基邻氨基苯甲酸为 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5.4.2试剂 5.4.2.1磷酸. 5.4.2.2硫酸溶液:14. 5.4.2.3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c[Fe(NH4)2(SO4)26H2O]≈0.2mol/L; 配制:称取约80g硫酸亚铁铵[FE(NH4)2(SO4)26H2O]溶于300mL硫酸溶液(17)中,再加 入700mL水,摇匀.此溶液临用前标定. 标定:称取0.37g研细并于120℃士2℃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基准重铬酸钾,精确至0.0002g 置 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150mL水溶解.加入15mL硫酸溶液(14),5mL磷酸,用硫酸亚铁铵标 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黄绿色.加入1L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指示液,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 变为绿色为终点. 计算: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 数值以mol/L表示,按式(1)计算: m c=vM/1000 (1) 式中: m基准重铬酸钾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V—一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L); M一重铬酸钾(1/6K2C2O7)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49.03).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三次平行标定结果的相对极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应大于 0.2%. 5.4.2.4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指示液:1g/L. 称取0.2g无水碳酸钠溶于100mL水中,再加入0.1g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溶解. 5.4.3分析步骤 5...
HG/T 4307-2012 乳化剂S-65.pdf
ICS71.100.40 G73 备案号:37820—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307-2012 乳化剂S-65 Emulsifier S-65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307-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种)界面活性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阴市华元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吴金海、吴云清、唐福伟. I HG/T4307-2012 乳化剂S-6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乳化剂$-65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失水山梨醇与硬脂酸经酯化而制得的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该产品主要用于纺织、 涂料、皮革等工业作乳化剂、分散剂、增稠剂、柔软剂和艳亮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65一2006表面活性剂游离酸度和游离碱度的测定滴定法 GB/T7383一2007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羟值的测定 GB/T11275一2007表面活性剂含水量的测定 HG/T3505一2000表面活性剂皂化值的测定 3技术要求 乳化剂S-65应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 表1乳化剂S-65的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外观 黄色蜡状固体 酸值(以氢氧化钾计)/(mg/g) ≤ 15.0 皂化值(以氢氧化钾计)/(mg/g) 170~190 羟值(以氢氧化钾计)/(mg/g) 60~80 水分/% ≤ 1.5 4采样 乳化剂S65以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以同一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生产的为一批,从每批产品中抽 取10%数量的包装物作为样品采样.小批量产品采样不得少于3袋.采样前,清除袋周围的尘垢,防 止杂质落人产品中,用采样管插向袋中采样(包括上、中、下三部分样品),采样总量不少于200g 将所采 的样品充分混匀分别装人清洁、干燥的两个玻璃瓶中,用蜡密封,一瓶供检验,一瓶保存.瓶签上应注明 生产厂、产品名称、等级、批号和采样日期. 5试验方法 5.1外观的测定 自然光条件下目测. 5.2酸值的测定 按GB/T6365一2006的规定进行. HG/T4307-2012 5.3皂化值的测定 按HG/T3505一2000的规定进行. 5.4羟值的测定 按GB/T7383一2007中乙酐法进行.其中6.4.2条中应为趁热滴定. 5.5水分的测定 按GB/T11275一2007中的卡尔费休法进行. 6检验规则 6.1组批 检验以批为单位,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以同一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生产的乳化剂S65为一批. 6.2生产厂检验 乳化剂S65应由企业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企业应保证每批出厂的乳化剂S-65产品均符合 本标准的规定,并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 6.3复检 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取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 仍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则为不合格产品. 6.4仲裁检验 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需仲裁时,仲裁机构可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检 验方法进行仲裁.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乳化剂S-65包装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注明生产厂名称及地址、产品名称、注册商标、产品标准 编号、净含量、生产日期及批号. 7.2包装 乳化剂S-65装于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或桶中,每件净含量为25kg或30kg. 7.3运输 乳化剂S-65运输时应轻装轻卸,切勿将桶倒置,防雨防潮. 7.4贮存 乳化剂S-65应贮存于阴凉、干燥的通风处,贮存期为二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化工行业标准 乳化剂S-65 HG/T4307-2012 出版发行: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邮政编码100011) 化学工业出版社印刷厂 880mm×1230mm1/16印张%字数5千字 2013年2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书号:1550251331 购书咨询:010-64518888 售后服务:010-64518899 网址:.cip..cn 凡购买本书,如有缺损质量问题,本社销售中心负责调换. 定价:10.00元 违者 ...
HG/T 4306-2012 乳化剂S-40.pdf
ICS71.100.40 G73 备案号:37819一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306-2012 乳化剂S-40 Emulsifier S-40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306-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种)界面活性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阴市华元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皇马表面活性剂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吴金海、吴云清、唐福伟. I HG/T4306-2012 乳化剂S-4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乳化剂S-40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失水山梨醇与棕榈酸经酯化而制得的乳化剂S40 该产品主要用于纺织、涂料、皮革 等工业作乳化剂、分散剂、增稠剂、柔软剂和艳亮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65一2006表面活性剂游离酸度和游离碱度的测定滴定法 GB/T7383一2007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羟值的测定 GB/T11275一2007表面活性剂含水量的测定 HG/T3505一2000表面活性剂皂化值的测定 3技术要求 乳化剂S-40应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 表1乳化剂S-40的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外观 黄褐色蜡状物 酸值(以氢氧化钾计)/(mg/g) ≤ 7.5 皂化值(以氢氧化钾计)/(mg/g) 140~150 羟值(以氢氧化钾计)/(mg/g) 272~306 水分/% ≤ 2.0 4采样 乳化剂S40以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以同一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生产的为一批,从每批产品中抽 取10%数量的包装物作为样品采样.小批量产品采样不得少于3桶.采样前,清除桶周围的尘垢,防 止杂质落入产品中,用采样管插向桶中采样(包括上、中、下三部分样品),采样总量不少于200g 将所采 的样品充分混匀分别装人清洁、干燥的两个玻璃瓶中,用蜡密封,一瓶供检验,一瓶保存.瓶签上应注明 生产厂、产品名称、等级、批号和采样日期. 5试验方法 5.1外观的测定 自然光条件下目测. 5.2酸值的测定 按GB/T6365一2006的规定进行. HG/T4306-2012 5.3皂化值的测定 按HG/T3505一2000的规定进行. 5.4羟值的测定 按GB/T7383一2007中乙酐法进行.其中6.4.2条中应为趁热滴定. 5.5水分的测定 按GB/T11275一2007中的卡尔费休法进行. 6检验规则 6.1组批 检验以批为单位,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以同一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生产的乳化剂S40为一批. 6.2生产厂检验 乳化剂S-40应由企业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企业应保证每批出厂的乳化剂S-40产品均符合 本标准的规定,并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 6.3复检 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取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 仍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则为不合格产品. 6.4仲裁检验 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需仲裁时,仲裁机构可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时应按本标准规定的检 验方法进行仲裁.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乳化剂S40包装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注明生产厂名称及地址、产品名称、注册商标、产品标准 编号、净含量、生产日期及批号. 7.2包装 乳化剂S-40装于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或桶中,每件净含量为25kg或30kg 7.3运输 乳化剂S-40运输时应轻装轻卸,切勿将桶倒置,防雨防潮. 7.4贮存 乳化剂S-40应贮存于阴凉、干燥的通风处,贮存期为二年, 2 助:1000x .cip..cn 服3:010-64578699 8话:01-64518888 热话155025.1330 80m入1230mm1165 (锦锦3店1000具) B行:工出社 HGVT4306-2012 140 工行业 HG/T4306-2012 ...
HG/T 4295-2012 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pdf
ICS71.100.01;87.060.10 G56 备案号:36857一2012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295-2012 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 中 5-Acetoacetylamino benzimidazolone 2012-05-24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295-2012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制.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鞍山七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贤丰、李春梅、阁龙. I 建筑321一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295-2012 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 警告—一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 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的产品质量控制. 结构式: 分子式:C11H11N3O3 相对分子质量:233.23(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CAS RN:26576-46-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neg GB/T603一2002,ISO6353-1: 1982) GB/T1722一1992清漆、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法 GB/T6678一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mod ISO3696:1987) GB/T8170一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要求 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的质量要求 项目 指标 试验方法 (1)外观 白色至类白色或浅米黄色粉末 5.2 (2)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的质量分数(HPLC)/%≥ 97.50 5.3 (3)5-氨基苯并咪唑酮的含量(HPLC)/% ≤ 0.15 5.3 (4)碱不溶物的质量分数/% ≤ 0.10 5.4 (5)碱溶色度(色阶号) ≤ 5 5.5 4采样 以批为单位采样,生产厂以均匀产品为一批.每批采样数应符合GB/T6678一2003中7.6的规 1 ! HG/T4295-2012 定,所采样品的包装必须完好,采样时勿使外界杂质落入产品中.采样时用探管采取包括上、中、下三部 分的样品,所采样品总量不少于500g.将采取的样品充分混匀后,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密封良好的 容器中,其上粘贴标签.注明:产品名称、批号、生产厂名称、取样日期、地点.一个供检验,一个保存 备查. 5试验方法 5.1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制 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3的规定制备.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8170一 2008中的4.3.3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5.2外观的评定 在自然光线下采用目视评定. 5.3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及有机杂质含量的测定 5.3.1测定原理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C1:柱上,以甲醇和水溶液为流动相,分离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 酮及有机杂质,经紫外检测器(254m)检测,用峰面积外标法计算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的质量 分数,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5-氨基苯并咪唑酮的含量. 5.3.2仪器设备 a)液相色谱仪:输液泵—流量范围0.1mL/min~5.0mL/min 在此范围内其流量稳定性 为±1%; 检测器——多波长紫外分光检测器或具有同等性能的分光检测器; b)色谱柱:长为150mm 内径为4.6mm的不锈钢柱,固定相为C18ODS5μm; c)色谱工作站或积分仪; d)平头微量注射器:10uL; e)超声波发生器; f)分析天平:感量士0.1mg. 5.3.3试剂和溶液 a)甲醇:色谱纯; b)5-乙酰乙酰氨基苯并咪唑酮标准品:纯度≥99.0%(质量分数); c)缓冲盐水溶液:1g/L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4. d)水:经0.45μm膜过滤. 5.3.4色谱操作条件 a)流动相:甲醇与缓冲盐水溶液的体积比=15:85; b)波长:290nm; c)流量:1.0mL...
HG/T 4291-2012 钡铁氧体磁粉.pdf
ICS35.220.22 G83 备案号:37892—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291-2012 钡铁氧体磁粉 Barium ferrite magnetic powder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291-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磁记录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矿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乐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有良、陈必源、连江滨、要继忠、吕宝顺、刘晓丹、王倩.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291-2012 钡铁氧体磁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磁记录纸、磁卡用钡铁氧体磁记录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抽样、标志、包装、运输及 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磁记录用钡铁氧体磁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11.15一1988颜料吸油量的测定 HG/T2347.3一1992yFe2O3磁粉轻敲密度的测定 HG/T2347.8一1992YFe2O3磁粉比表面积的测量 SJ/T10215一1991磁性氧化物粉末的测定(松装密度的测定——振动漏斗法) SJ/T10411一2002永磁铁氧体材料物理分析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磁化强度Magnetization M 与材料体积有关的矢量.它等于体积内的总单元磁矩∑m除以该体积V. M-Em 式中: M一磁化强度,单位为安每米(A/m); ∑m—体积内的总单元磁矩,单位为安平方米(Am2); V—一材料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 3.2 饱和磁化强度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M 在给定温度下,材料所能达到的磁化强度最大值.单位为安每米,单位符号A/m. 3.3 比饱和磁化强度Specific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s 在一定的温度下,磁粉的饱和磁化强度Ms除以磁粉的密度P. M 0s= P 式中: os一比饱和磁化强度,单位为安平方米每千克(Am2/kg) 也可用CGS制单位emu/g表示, 1Am2/kg=1emu/g; 1 HG/T4291-2012 Ms一-饱和磁化强度,单位为安每米(A/m); p—在本标准中为磁粉的轻敲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3.4 比剩余磁化强度Specif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在一定温度下,磁粉在外磁场为零时的磁化强度M除以磁粉的密度p. M 0= P 式中: o 一-比剩余磁化强度,单位为安平方米每千克(Am2/kg);也可用CGS制单位emu/g表示, 1Am2/kg=1emu/g; M一-磁化强度,单位为安每米(A/m); p—在本标准中为磁粉的轻敲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3.5 矫顽力Coercivity H. 对应于磁通密度(磁化强度)为零时的磁场强度值.本标准采用MH磁滞回线中的MHe.单位为 安每米,单位符号A/m.也常用高斯单位Oe表示. 3.6 比表面积Specific surface S 单位质量磁粉的总表面积.包括磁粉颗粒表面及表面缺陷、裂纹和气孔等在内的单位质量磁粉的 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每克,单位符号为m2/g. 3.7 平均粒度Average size 由符合统计规律的粒度组成计算的平均值.单位为微米,单位符号为μm. 3.8 松装密度Apparent density P 在规定条件下磁粉自由填充单位容积的质量.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单位符号g/cm3. 3.9 吸油量Oil absorption OA 100g磁粉达到完全润湿状态时所需油的最小体积量.单位为毫升每百克,单位符号mL/100g. 4产品分类与要求 钡铁氧体磁粉的分类和技术指标,见表1. 2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291-2012 表1钡铁氧体磁粉的技术指标 项目 单位 1750规格 2750规格 比表面积S m2/g 4.0~6.0 4.0~6.0 平均粒度 μm 0.80~1.0 0.80~1.0 比饱和磁化强度s Am2/kg >58.0 >57.0 Oe 1650~1850 2650~2850 矫顽力H kA/m 131~147 211~227 水分含量 % <0.5 <0.5 ...
HG/T 4290-2012 工业用2-丁胺(仲丁胺).pdf
ICS71.080.60 G17 备案号:36856一2012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290-2012 工业用2-丁胺(仲丁胺) 2-Butylamine(sec-butylamine)for industrial use 2012-05-24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290-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兰昭洪、郑丰平、黎晓华、许京伟、吴建仲、方祖祥、吴锦平. I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HG/T4290-2012 工业用2-丁胺(仲丁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2-丁胺(仲丁胺)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仲丁醇氨化法和丁酮加氢氨化法生产的工业用2-丁胺. 分子式:C4H11N 结构式:CH3一CH2一CH一CH3 NH2 相对分子质量:73.14(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钴色号) GB/T372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T6283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23961低碳脂肪胺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3外观 工业用2-丁胺外观为透明液体,无机械杂质. 4要求 工业用2-丁胺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2-丁胺,w/% ≥ 99.5 有机杂质,w/% ≤ 0.5 水分,w/% ≤ 0.2 色度,Hazen单位(铂-钴色号) ≤ 15 5试验方法 警告 1 HG/T4290—2012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5.1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5.22-丁胺含量和有机杂质含量的测定 按GB/T23961的规定进行. 5.3水分的测定 5.3.1卡尔费休库仑法(仲裁法) 5.3.1.1方法提要 样品中的水分与电解液中的碘和二氧化硫发生定量反应,反应式为: I2SO2H2O→2HISO3 2I--2e→l2 参加反应的碘分子数等于水的分子数,而电解生成的碘与所消耗的电量成正比,依据法拉第定律, 用测量消耗的电量得出水的量. 5.3.1.2试剂 电解液:卡尔费休试剂或与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测定仪配套使用的电解液(市售试剂). 5.3.1.3仪器 5.3.1.3.1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测定仪:配有电解电极和检测电极等.示值误差:10μg~1000μg 水,不大于士3μg;大于1000μg水,不大于士0.3%.其他能满足分析要求的库仑法微量水分测定仪 也可使用. 5.3.1.3.2微量进样器:适宜容量的进样器. 5.3.1.4分析步骤 加入电解液,按仪器说明书调节仪器,当仪器进人工作状态后,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标定. 用微量注射器取50μL实验室样品,用硅橡胶或耐腐蚀性固体堵住注射器针头,称量微量注射器进 样前后的质量,精确至0.0002g 两次质量之差即为试料质量.试料注入卡尔费休库仑法水分测定 仪,待反应完毕后在显示屏上读取水的质量数值. 5.3.1.5结果计算 水的质量分数w 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m1 W= mX106 ×100(1) 式中: m1——读取的水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微克(μg);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 5.3.2卡尔费休直接电量法 按GB/T6283中规定的直接电量法进行. 用注射器抽取1.5g~3g实验室样品,用硅橡胶或耐腐蚀性固体堵住注射器针头,进样前后称量, 精确至0.001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 5.4色度的测定 按GB/T3143的规定进行. 6检验规则 6.1表1中的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
HG/T 4286-2017 搪玻璃换热管.pdf
ICS71.120;25.220.50 G94 备案号:60568—2018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286—2017 代替HG/T4286一2011 搪玻璃换热管 Glass-lined steel pipe for heat exchanging 2017-11-07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286—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T4286一2011《搪玻璃换热管》.本标准与HG/T4286一2011相比,除编辑性 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腐蚀工况下使用的搪玻璃换热管搪玻璃层厚度的范围、高电压检测要求和表面质量 要求; —一增加了有磨损的非腐蚀工况下使用的搪玻璃换热管搪玻璃层厚度的范围、高电压检测要求和 表面质量要求; ——删除原标准3.3、3.4、3.5、3.7; 一一增加3.4、3.5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搪玻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阴市全达实业有限公司、化学工业非金属材料和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桑临春、吴全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G/T4286-2011 I HG/T4286—2017 搪玻璃换热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搪玻璃换热管的要求、出厂文件及包装、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最高使用温度小于300℃的换热用搪玻璃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991.5搪玻璃层试验方法第5部分:用电磁法测量厚度 GB/T7991.6搪玻璃层试验方法第6部分:高电压试验 GB/T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25025搪玻璃设备技术条件 3要求 3.1搪玻璃换热管基材应选用10、20无缝钢管,质量符合GB25025和GB/T8163的要求,钢管 壁厚8≥2mm. 3.2在腐蚀工况下使用的搪玻璃换热管,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3.2.1制造搪玻璃换热管用搪玻璃釉的理化性能应符合GB25025的要求. 3.2.2搪玻璃换热管搪玻璃层厚度为0.5mm~0.8mm 厚度测量按照GB/T7991.5的规定 进行. 3.2.3搪玻璃换热管搪玻璃层经20kV直流高电压检测通过,高电压检测按照GB/T7991.6的规定 进行. 3.2.4搪玻璃换热管搪玻璃层表面质量符合GB25025的要求. 3.3在有磨损的非腐蚀工况下使用的搪玻璃换热管,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3.3.1搪玻璃换热管搪玻璃层厚度为0.3mm~0.8mm 厚度测量按照GB/T7991.5的规定 进行. 3.3.2搪玻璃换热管搪玻璃层经3.0kV直流高电压检测通过,高电压检测按照GB/T7991.6的规 定进行.如供需双方协商同意,可不进行高电压检测. 3.3.3搪玻璃换热管搪玻璃层表面应光滑、平整,无鱼鳞爆、局部剥落、粉瘤、暗泡等缺陷. 3.4对于设计压力大于0.1MPa的换热管,应按照图纸要求对每根换热管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进 行组装. 1 HG/T4286—2017 3.5换热管的直线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4出厂文件及包装、运输 4.1产品应附有装箱单、产品合格证及产品使用说明书. 4.2搬动和运输搪玻璃换热管时禁止碰撞. 4.3搪玻璃换热管的外露搪玻璃面用软物包扎牢固. 4.4产品应存放在室内,不允许露天存放或堆置. 2 ...
HG/T 4281-2011 塑料焊接工艺规程.pdf
ICS71.120;83.140 G94 HG 备案号:34694-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281-2011 塑料焊接工艺规程 Weldingspecificationforplastics 2011-12-20发布 2012-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4281-201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塑料焊接工艺概述 4.1焊接工艺类型、代号和特点及焊接工艺方法 4.2焊缝、接头和坡口形式 4.3焊接过程记录 5热风焊 5.1一般要求 5.2焊接机具 5.3焊接工艺 5.4焊接参数 6挤出焊. 6.1一般要求 6.2焊接机具 6.3焊接工艺 6.4焊接参数 7热熔焊 7.1一般要求 7.2焊接机具 5 7.3焊接工艺 5 7.4焊接参数 9 8电熔焊. 6 8.1 一般要求 6 8.2焊接机具. 10 8.3焊接工艺 10 8.4焊接参数 11 9质量检测. 11 9.1热风焊、挤出焊焊接质量要求 11 9.2热熔焊质量检测 12 9.3电熔焊质量检测 13 10焊工要求 14 10.1理论和技能要求 14 10.2工艺要求 14 10.3资格要求 14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塑料材料与所采用焊接方法对应表 15 附录B(规范性附录)焊缝、接头和坡口形式 16
HG/T4281-2011 附录C(资料性附录)焊接过程记录表 18 附录D(规范性附录)焊接工艺参数 22 图1管端坡面处理 7 图2热熔对接焊工艺曲线图. 6 图3截取斜度 ....... 10 图4刮去斜线 图5热板对接焊凸起鼓包的卷边形成 12 图6 合格与不合格的卷边 13 图7 不合格的卷边背弯试验开裂 13 图8卷边宽度测量 表1 塑料焊接工艺类型名称、代号和特点 表2焊丝尺寸选择 4 表3热风焊焊条规定及选用(单焊条规格) 表4热风焊焊条规定及选用(双焊条规格) 表5PVDF管材、管件和面板铣削加工后焊接面之间的最大间隙宽度 表6PVC-U管材、管件和面板铣削加工后焊接面之间的最大间隙宽度 表7PP管材、管件和面板铣削加工后焊接面之间的最大间隙宽度 表8PVDF管材坡面和插入深度.. 8 表9PP管材坡面和插人深度 8 表10电熔连接管件承口尺寸与相应的公称外径参数 表11热风焊、挤出焊焊接质量要求 12 表12聚乙烯管道焊口质量外观检验项目及要求 12 表A.1塑料材料与所采用焊接方法对应表 15 表B.1热风焊、挤出焊的焊缝、接头和坡口形式 16 表B.2热熔焊、电熔焊的焊缝、接头和坡口形式 17 表C.1热风焊和挤出焊焊接过程记录表 18 表C.2热熔对接焊焊口操作记录表 表C.3热熔对接焊接施工日志 20 表C.4电熔焊焊口操作记录表 21 表C.5电熔焊施工日志 21 表D.1热风焊工艺参数 表D.2挤出焊工艺参数. 22 表D.3PVC-U管材和管件热熔对接焊工艺参数 23 表D.4PP管材和管件热熔对接焊工艺参数.. 23 表D.5PP-R管材热熔对接焊工艺参数.... 表D.6SDR11PE管材热熔对接焊接参数 表D.7SDR17.6PE管材热熔对接焊接参数 25 表D.8PVDF管材和管件热熔对接焊工艺参数 表D.9PP管材和管件热熔承插焊工艺参数.. 26 表D.10PE管材和管件热熔承插焊工艺参数 26 表D.11PVDF管材和管件热熔承插焊工艺参数 Ⅱ
HG/T4281-2011 前言 本标准与HG/T4280《塑料焊接工艺评定》、HG/T4282《塑料焊接试样拉伸检测方法》、HG/ 基础性技术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并整合DVS2207-3:2005《热塑性塑料的热风焊》、DVS2207-4:2005 《热塑性塑料的挤出焊》的内容,与DVS2207-3:2005和DVS2207-4:2005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热风焊内容非等效采用DVS2207-3:2005《热塑性塑料的热风焊》; 挤出焊内容非等效采用DVS2207-4:2005《热塑性塑料的挤出焊》; 热熔焊、电熔焊内容根据国内技术制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温州赵氟隆有限公司、西安塑龙熔接设备有限公司、莱丹塑料焊接技术(上海)有 限公司、佑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森瑞管业有限公司、上海氯威塑料有 限公司、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
HG/T 3941-2007 工业用液氯 水分含量的测定 电量法.pdf
ICS71.060.10 G13 备案号:21382—2007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941-2007 工业用液氯 水分含量的测定电量法 Liquid chlorine for industrial use -Determination of water content-Electrolytic method 2007-07-20发布 2008-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HG/T3941-2007 前言 本标准参考国内外方法而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氯碱分会(SAC/TC63/SC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锦西化工研究院、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沛云、任运奎、李富荣、谭琛.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3) HG/T3941—2007 工业用液氯水分含量的测定电量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量法测定工业用液氯中水分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水分含量1μg/g~1000μg/g的液氯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138一2006工业用液氯 3原理 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电解电量与电解的样品中水分成正比,通过测定液氯完全气化后被电解水分 所耗的电量,确定液氯中的水分含量.反应过程如下: P2O53H2O→2H3PO4 电解 4H3PO442P2056H2↑3O2↑ 4试剂和材料 4.1氢氧化钠溶液(工业品):200g/L. 4.2胶管,含氟橡胶管、乳胶管. 5仪器和设备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以下仪器. .5.1液氯水分测定仪,测量范围1μg/g~1000μg/g 测量精度为1μg/g.测定仪及测定示意图见 图1. 5.2不锈钢液氯取样品. 5.3吸收瓶A:500mL 内装氢氧化钠溶液(4.1). 5.4吸收瓶B:1000mL 内装氢氧化钠溶液(4.1). 6分析步骤 按GB5138中规定的采样规则用不锈钢液氯取样品(5.2,以下简称液氯取样器)在液氯大钢瓶或 液氯管线上取样,用于分析检测. 按图1将取有液氯样品的取样器出口连接到氯气水分测定仪的进口管上.打开调整流量的旁路 阀,开启液氯取样器阀门,使液氯以液相流出气化,控制氯气流量约0.5L/min~1.0L/min 出口B的 氯气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吸收瓶B(5.4)吸收.调节液氯水分测定仪旁路阀及进口阀和出口阀,控制 通过电解池的氯气流量为100mL/min 出口A的氯气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吸收瓶A(5.3)吸收. 3min~5min后,开启氯气水分测定仪电源,记录仪器显示的数值,确定液氯水分含量. 与液氯及氯气接触部分的管线宜用耐氯胶管(4.2)连接. (5) HG/T3941—2007 6 出口A 3 220V 进口 C 2 出口B 1—三通; 2——旁路阀; 3——进口阀; 4—电解池; 5—一出口阀; 6——流量计; 7—直流稳压电源; 8——变压整流系统. 图1液氯水分测定示意图 7结果计算 液氯中的水分含量以W表示,单位以μg/g表示,按照仪器显示的数值或仪器说明书给出的相应公 式计算水分含量.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采用本标准. b)识别测试样品的详细信息. c)检验中的异常现象. d)试验结果,包括测定值或计算公式. e)试验日期. 2 (6) ...
HG/T 3928-2012 工业活性轻质氧化镁.pdf
ICS71.060.20 G13 备案号:37833一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928—2012 代替HG/T3928一2007 工业活性轻质氧化镁 Activated light magnesium oxide for industrial use 2012-11-07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3928-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T3928一2007《工业活性轻质氧化镁》,与HG/T3928一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 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盐酸不溶物指标将活性-180合格品由不大于0.10%调整为不大于0.20%,活性-120合格品 由不大于0.10%调整为不大于0.20%,活性-80合格品由不大于0.10%调整为不大于0.15%;筛余 物指标将活性-180一等品、合格品不大于0.05%全部调整为不大于0.03%,活性-150橡胶用由不大 于0.10%调整为不大于0.05%,活性-120一等品、合格品不大于0.10%全部调整为不大于0.05%; 灼烧失重指标将活性-180一等品、合格品的不大于10.0%全部调整为不大于11.0%,活性-150橡胶 用由不大于10.0%调整为不大于10.5%;堆积密度指标目前全部规格均调整为不大于0.25%(见 5.2 2007年版的3.2), —修改了氯化物含量的试验方法(见6.10 2007年版的4.10). ——修改了堆积密度的试验方法(见6.12 2007年版的4.12). 一一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见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63/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运城市亚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敦煌化工厂、邢 台市镁神化工有限公司、无锡市泽辉化工有限公司、寿光市辉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美敬、卫冠亚、史祖余、孙文、莫云泽、李伟、韩剑秋、姜春宁、徐顺娟、郭凤鑫.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G/T3928—2007. I HG/T3928-2012 工业活性轻质氧化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活性轻质氧化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用作氯丁橡胶、丁基橡胶、丁苯橡胶、氟橡胶、黏合剂和PVC及CPE的配合剂, 还可用于石油化工、仪表电子、染料、油漆、脱色、油墨、塑料、造纸、玻璃钢等行业的工业活性轻质氧 化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一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049一2006工业用化工产品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1 10-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GB/T6003.1一1997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23771一2009无机化工产品中堆积密度的测定 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滴定 溶液的制备 HG/T3696.2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2部分:杂质标准 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3部分:制剂及制 品的制备 3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MgO 相对分子质量:40.31(按2010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分类 本标准按产品活性的不同分为六个规格:活性-180、活性-150、活性-120、活性~80、活性-60、活性-40. 5要求 5.1外观:白色轻松粉末. 5.2工业活性轻质氧化镁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HG/T3928-2012 表1技术要求 活性-180 活性-150 活性-120 活性-80 项目 活性-60 活性-40 一等品 合格品 脱色用 橡胶用 一等品 合格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氧化镁(MgO)w/% ≥ 88.0 88.0 88.0 88.0 88.0 88.0 92.0 90.0 92.0 92.0 氧化钙(CaO)w/% ≤ 0.3 0.3 0.8 0.5 1.0 1.0 1.0 1.0 1.2 1.2 盐酸不溶物w/% ≤ 0.10 0.20 0.20 0.10 0.10 0.20 0.10 0.15 0.10 0.10 筛余物 0.03 ≤ 0.03 0.05 0.05 0.05 0...
HG/T 3881-2006 乙酸钴、乙酸锰、氢溴酸混合催化剂溶液试验方法.pdf
ICS71.080.99 G17 备案号:18214—2006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881-2006 20071089 乙酸钴、乙酸锰、氢溴酸混合催化 剂溶液试验方法 Analysis methods for mixed aqueous catalyst of Cobalt acetate Manganese acetate and Hydrobromic acid 2006-07-26发布 2007-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HG/T3881-2006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分会(SAC/TC63/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催化剂厂、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殿丽、赵波、于波、王明刚. I HG/T3881-2006 乙酸钴、乙酸锰、氢溴酸混合催化剂溶液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乙酸钻、乙酸锰、氢溴酸混合催化剂溶液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乙酸钻、乙酸锰、氢溴酸的混合催化剂溶液的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2-2002 neq ISO6353-1:1982 Re- agents for chemical analysis--Part 1:General test methods)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603-2002 neq ISO6353-1: 1982 Reagents for chemical analysis--Part 1:General test methods) GB/T621化学试剂氢溴酸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1992 eqv ISO3696:1987)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HG/T2032工业乙酸钻 HG/T2034工业乙酸锰 3试验方法 3.1警示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3.2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分析中所用 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 GB/T602、GB/T603规定制备.试验方法中计算结果的修约均按GB/T8170的规定进行. 3.3外观试验 取100mL实验室样品于比色管中,在室温、自然光或日光灯下横向目测. 3.4锰(Mn2)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3.4.1方法提要 在中性焦磷酸盐溶液中,锰离子(Mn2)和高锰酸根离子(MnO)发生如下反应: 4Mn2MnO8H5H2 P2O---5CMn(H2P2O))4H2O 使用电位滴定仪,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电极电位发生突跃,从而指示出滴定 终点,根据消耗的高锰酸钾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出样品中锰(M2)的含量.本方法测定范围为锰 (Mn2)质量分数1%~5%. 3.4.2试剂 3.4.2.1焦磷酸钠(Na4P2O710H2O)溶液:室温饱和溶液. 1 HG/T3881-2006 3.4.2.2盐酸溶液:15, 3.4.2.3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1/5KMnO4)=0.1mol/L. 3.4.3仪器 3.4.3.1电位滴定仪. 3.4.3.2复合铂电极,或等效的其他电极. 3.4.3.3pH计,精度为0.1pH单位. 3.4.4分析步骤 3.4.4.1称取0.3g~0.5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1mg 置于预先装有10mL水的烧杯中,加人 50mL~70mL焦磷酸钠溶液,用盐酸溶液调节至pH=6.5士0.5.按照仪器说明书,将仪器调至测定 状态,将样品放在磁力搅拌器上,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 3.4.4.2在测定的同时,按与测定相同的步骤,对不加试料而使用相同数量的试剂溶液做空白试验. 3.4.5结果计算 锰(Mn2)含量的质量分数w1 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tU= C(V-V)/1000]cM X100 (1) 式中: V一试料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3.4.2.1)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
HG/T 3797-2021 玻璃鳞片衬里胶泥.pdf
ICS71.120;83.040.30 G94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797-2021 代替HG/T3797一2005 玻璃鳞片衬里胶泥 Mortar of glass flake lining 2021-03-05发布 202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3797-2021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品分类 1 5要求 2 6试验方法 3 7检验规则4 8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5 I HG/T3797-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T3797一2005《玻璃鳞片衬里胶泥》.与HG/T3797一2005相比较,除编辑性 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删除了堆体积形变的术语和定义(见2005年版的3.2); —增加了流挂性的术语和定义(见3.2); 一修改了乙烯基酯类胶泥“胶泥种类代号”的要求(见4.1表1 2005年版的4.1表1); 一删除了产品名称“酚醛环氧型鳞片胶泥”“酚醛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型鳞片胶泥”“丙烯酸 类乙烯基酯型鳞片胶泥”(见2005年版的4.1); 一修改了最高使用温度指标(见4.1 2005年版的4.1); 一删除了“生产玻璃鳞片胶泥用的各种主要原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的 要求(见2005年版的5.1); 一增加了“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要求(见5.4); 一增加了“颜色”的要求(见5.5); —一删除了“玻璃鳞片胶泥表观要求及施工性能要求”中“堆体积形变”“鳞片含量”的要求 (见2005年版的表2); 一删除了“抗压强度”“冲击强度”“不可溶分含量”“空隙率”的要求(见2005年版的 表3); —修改了“弯曲强度”“密度”“树脂含量”“平均线膨胀系数”4项玻璃鳞片胶泥制成品物理 性能的要求(见表3 2005年版的表3); 一增加了“底涂附着力”“冷热交替试验”的要求(见表3); 一修改了“匀态性试验”(见6.2 2005年版的6.2); 一删除了“堆体积形变试验”(见2005年版的6.4); —修改了“流挂性试验”(见6.4 2005年版的6.5); 一删除了“鳞片含量检测”(见2005版的6.6); 一删除了“抗压强度性能”试验、“冲击强度性能”试验、“不可溶分含量”试验、“空隙率” 试验、“耐腐蚀性能”试验(见2005年版的6.8、6.10、6.14、6.16、6.17); —增加了“底涂附着力试验”(见6.11); —增加了“冷热交替试验”(见6.12); —检验分类增加了“形式检验”(见7.1 2005年版的7.1); 一修改了进行形式检验的时机(见7.3.2 2005年版的7.1.2); —删除了取样执行的标准(见2005年版的7.2.1); —修改了组批随机抽样(见7.4.1 2005年版的7.2.2); 一一修改了抽样批量大小(见7.4.2 2005年版的7.2.3); —修改了抽样批组及试样数量(见7.4.3 2005年版的7.2.4).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富晨化工有限公司、华东理 工大学华昌聚合物公司、浙江晨诺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南通三圣石墨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Ⅲ HG/T3797-2021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继向、吴生贵、陆士平、王晓东、王天堂、杨萌、蔡远航.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G/T3797-2005. HG/T3797-2021 玻璃鳞片衬里胶泥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鳞片衬里胶泥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耐蚀衬里为使用目的、以耐腐蚀合成树脂材料为主要成膜物、以玻璃鳞片为骨料 并添加其他功能性助剂和填料的树脂胶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47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1449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1463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2572纤维增强塑料平均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 GB/T2577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GB/T3854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GB/T5210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GB/T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
HG/T 3684-2017 搪玻璃双锥形回转式真空干燥机.pdf
ICS71.120;25.220.50 G94 备案号:60573—2018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684-2017 代替HG/T3684一2011 搪玻璃双锥形回转式真空干燥机 Glass-lined double conical rotary vacuum dryer 2017-11-07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368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T3684一2011《搪玻璃双锥形回转式真空干燥机》.与HG/T3684一2011相 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50L、100L、6300L、8000L四种规格的搪玻璃双锥形回转式真空干燥机; 一删除原标准3.2、3.3、5.2、5.5、5.12及表3中设计压力和工作温度栏; 一对“双锥”的定义,由“双重圆锥对接而成的结构形体”修改为“圆筒体两端各焊接一个圆 锥构成的回转体”; 一修改原标准表3中旋转轴圆跳动量要求; 一增加5.3“搪玻璃层厚度应符合GB25025的要求,厚度值宜为GB25025规定值的下限值”; 一原标准6.6“试验压力值按夹套设计压力(常压用0.25MPa)”修改为6.8“设计压力不大 于0.25MPa时泄漏试验压力为0.25MPa.设计压力大于0.25MPa时泄漏试验压力为1.0 倍的设计压力”.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搪玻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太仓新工搪玻璃有限公司、常熟市明达化工设备厂、江苏扬阳化工设备制造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永其、张海明、丁纪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G/T3684-2000;HG/T3684-2011. I HG/T3684—2017 搪玻璃双锥形回转式真空干燥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50L至8000L搪玻璃双锥形回转式真空干燥机的型式、基本参数、主要尺寸、要 求、检验及验收、铭牌、出厂文件及包装、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以热水、蒸汽或导热油为换热介质,罐内设计压力为真空,夹套内设计压力小于等 于0.6MPa 夹套设计温度小于等于200℃的搪玻璃双锥形回转式真空干燥机. 2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5226.1一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7991.5搪玻璃层试验方法第5部分:用电磁法测量厚度 GB/T7991.6搪玻璃层试验方法第6部分:高电压试验 GB/T16769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GB25025搪玻璃设备技术条件 HG/T2637搪玻璃件几何尺寸检测方法 JB/T4711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锥double-cone 圆筒体两端各焊接一个圆锥构成的回转体. 3.2 真空过滤器vacuum filter 罐体内通过抽吸气体形成真空态的过滤装置. 4分类、型式、基本参数及主要尺寸 4.1分类 搪玻璃双锥形回转式真空干燥机按真空过滤器结构形式的不同分A型和型两种.罐体旋转时 真空过滤器固定的机型为A型;罐体旋转时真空过滤器与罐体同步旋转的机型为B型. 1 HG/T3684-2017 4.2型式、基本参数及主要尺寸 搪玻璃双锥形回转式真空干燥机的型式、基本参数及主要尺寸见图1、表1、表2. 8 9 10 11 12 7 中 13 6 14 5 4 15 3 2 ∷ 16 1 LXL 191817 图1搪玻璃双锥形回转式真空干燥机示意图 表1明细表 件号 名称 数量 材料 备注 1 底座 组合件 焊接件 支撑座 1 组合件 焊接件 3 电器控制装置 1 组合件 电器元件 4 轴承座 2 铸件 1 5 轴承 2 组合件 推荐调心滚子轴承 6 加热装置 1 组合件 含密封 7 加热轴 1 组合件 / 8 双锥罐体 1 组合件 内表搪玻璃 9 真空过滤器 1 组合件 分A型及B型两种结构 10 放水阀 1 组合件 或排污 11 真空轴 1 组合件 / 12 传动装置 1 组合件 图1为链传动 13 抽真空装置 1 组合件 含密封 14 传动侧支撑座 1 组合件 焊接件 15 减速装置 组合件 / 16 电机 组合件 / 17 放空阀 组合件 可按要求外加过滤器 18 温度计 组合件 / 19 真空表 1 组合件 / 2 HG/T3684—2017 表2主要尺寸表 项目 技术参数 公称容积V...
HG/T 3554-2013 氨合成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pdf
ICS71.100.99 G74 备案号:41876—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554-2013 代替HG/T35542005 氨合成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Analytical method of chemical position in ammonia synthesis catalyst 2013-10-17发布 201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3554-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T35542005《氨合成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与HG/T35542005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用标准(2005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第2章); 增加了用磨样机制备实验室试样的方法(本版的4.2); 修改了试液的制备方法(2005年版的4.3.2.1和4.3.2.3,本版的4.3.2.1和4.3.2.3); 修改了测定总铁质量分数的部分内容(2005年版的第5章,本版的第5章); 修改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钙的标准曲线范围(2005年版的9.4.1,本版的 8.1.4.1); 修改了测定氧化钻质量分数的部分内容(2005年版的第18章,本版的第15章).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工催化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化集团研究院、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湖北双雄催化剂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艳、邱爱玲、詹瑛瑛、周志斌、孙雪玲.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HG1-14301981、HG/T35541997、HG/T35542005. I HG/T3554-2013 氨合成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安全提示:本标准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部分操作具有危险性.本标准并未揭示所 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操作时应小心谨慎并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氨合成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氨合成催化剂及其他相同组分催化剂中的总铁(Fc)、二价铁与三价铁比值(Fc2-/ Fc3-)、氧化钾(K2O)、氧化钙(CaO)、氧化镁(MgO)、三氧化二铝(Al2O3)、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钛 (TiO2)、磷(P)、氧化钡(Ba(O)、四氧化三钴(Co3O)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制网试验筛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HG/T3550氨合成催化剂 3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 验中所用的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 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 4采样 4.1实验室样品 按HG/T3550中的采样规定取得. 4.2试样 将实验室样品混合均匀,用四分法分取约100g 在钢白内砸碎研细.再用四分法分取约50g 用玛 瑙研钵研细,使试样全部通过150μm试验筛(符合GB/T6003.1中R40/3系列)或用四分法分取约 50g 放入磨样机的钢白内,开机3min即可,将磨好的试样放入称量瓶中,置于干燥器内,备用. 注:粉碎试样所用的磨样机钢白内部应干燥、清洁、无锈斑,粉碎试样前应用少量试样研磨清洗钢白三次.粉碎试 样的过程应尽量短,以减少试样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 4.3试料溶液的制备 4.3.1试剂 4.3.1.1盐酸. 4.3.1.2高氯酸. 4.3.1.3盐酸溶液:298. 4.3.1.4硝酸溶液:11. 1 HG/T3554—2013 4.3.1.5硫磷混酸:量取150mL.硫酸注人盛有700mL水的烧杯中,冷却后再加人150mL磷酸,搅拌 均匀. 4.3.1.6硫氰酸铵溶液:100g/1 4.3.1.7硝酸银溶液:17g/L. 4.3.2操作步骤 4.3.2.1试液A的制备 称取约0.5g试样(4.2),精确至0.0001g 置于250mL.烧杯中,用水润湿,加10mL盐酸 (1.3.1.1) 盖上表面皿,加热.待试料完全溶解后,用水冲洗表面皿及烧杯壁至约50mL 用中速滤纸 过滤,再用盐酸...
HG/T 3553-2013 一氧化碳低温变换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pdf
ICS71.100.99 G74 备案号:41875—20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553—2013 代替HG/T35532005 一氧化碳低温变换催化剂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Analytical method of chemical position in low temperature carbon monoxide shift catalyst 2013-10-17发布 201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3553—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T35532005《-氧化碳低温变换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与HG/T3553 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氧化铜含量的分析方法碘量法(本版的第6章); 删除了邻菲啉分光光度法测三氧化二铁质量分数的方法(2005年版的第9章); 修改了氧化钠含量的测定方法(2005年版的第10章,本版的第9章).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工催化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化集团研究院、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丽丽、邱爱玲、彭东、孙雪玲.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HG1-14281981、HG/T35531981、HG/T35532005. I HG/T3553-2013 一氧化碳低温变换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安全提示—一本标准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部分操作具有危险性.本标准并未揭 示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操作时应小心谨慎并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氧化碳低温变换催化剂以及化学组成相同的催化剂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一氧化碳低温变换催化剂以及化学组成相同的催化剂中的氧化锌、氧化铜、三氧化二 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钠、烧失量质量分数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仪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HG/T3556一氧化碳低温变换催化剂 3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 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和GB/T603的规定 制备. 4采样 4.1实验室样品 按HG/T3556中的采样规定取得. 4.2试样 将实验室样品混合均匀,用四分法分取约40g 在瓷研钵内全部破碎研细,再用四分法分取约20g 继续研细至试样全部通过150μm试验筛(符合GB/T6003.1中R40/3系列),置于称量瓶中,备用. 4.3试料溶液的制备 4.3.1试剂 4.3.1.1盐酸溶液:11. 4.3.1.2盐酸溶液:1100. 4.3.2操作步骤 称取约0.5g试样(4.2),精确到0.0001g 置于250mL烧杯中,用水润湿.加20mL.盐酸溶液 (4.3.1.1) 盖上表面皿,缓慢加热使试料完全溶解.冷却后用水冲洗表面皿及烧杯内壁,加约80mL 水,加热至60℃~80℃,用中速滤纸过滤.以热的盐酸溶液(4.3.1.2)洗涤滤纸6次~8次,滤液及洗液 移入25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氧化锌(ZnO)质量分数的测定一一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滴定法 5.1原理 1 HG/T3553—2013 在H值约5.7的条件下,用硫代硫酸钠掩蔽铜,氟化钠掩蔽铝,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月乙二胺四 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试料溶液中的锌. 5.2试剂 5.2.1氟化钠. 5.2.2氨水溶液:11. 5.2.3硫代硫酸钠溶液:100g/L.贮于棕色玻璃瓶中. 5.2.4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6. 5.2.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2mol/L. 5.2.6二甲酚橙指示液:2g/L. 5.3分析步骤 量取25.00mL试料溶液(4.3.2),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约1g氟化钠,用氨水溶(5.2.2) 中和至有少量浑浊出现,加入1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5.2.4)、10mL硫代硫酸钠溶液.2.3)、2 滴~3滴二甲酚橙指示液(5.2.6),用水稀释至约100mL. 用乙...
HG/T 3328-2006 铁路混凝土枕轨下用橡胶垫板.pdf
ICS83.140.99 G47 备案号:18211—2006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328—2006 代替HG/T3328一1980 20071026 铁路混凝土枕轨下用橡胶垫板 Rubber pads for under railroad concrete sleepers 2006-07-26发布 2007-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HG/T3328—2006 前言 HG/T3328一1980《铁路混凝土轨枕(板)橡胶垫板(片)》,此标准号是经化工行业标准、专业标准 清理整顿后的重新编号,原标准号为HG4-1281一80.该标准已实施二十余年,已不适应铁路建设的 发展,故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JISE1117一1990,编写格式依据GB/T1.1一2000的规定, 本标准与HG/T3328一1980的主要差异为: 一修改了标准名称; —规范了产品适用范围; 一一增加了产品类型及标示(本标准的3); —一增加了老化前后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以及脆性温度试验项目(本标准的4.2,原标准的3); 一调整了产品物理性能指标(本标准的4.2,原标准的3); 一一增加了恒定压缩永久变形的试验方法(本标准的5.6); 一一增加了静刚度试验方法(本标准的5.10); —一根据实际生产检验情况修改了检验规则(本标准的6,原标准的二),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标委橡胶杂品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橡标委橡胶杂品分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G4-1281-80; —HG/T3328—1980. I HG/T3328—2006 铁路混凝土枕轨下用橡胶垫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混凝土枕轨下用橡胶垫板(以下简称橡胶垫板)的产品类型及标示、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为主体制成的铁路混凝土枕轨下用橡胶垫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28一199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eqv ISO37:1994) GB/T531一1999橡胶袖珍硬度计压人硬度试验方法(idt ISO7619:1986) GB/T1689一1998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用阿克隆磨耗机) GB/T3512一200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eqv ISO188:1998) GB/T15256一1994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eqv ISO812:1991) 3产品类型及标示 以钢轨轨型为特征的分类和标示见表1;按橡胶垫板使用环境温度的分类及标示见表2. 表1 钢轨轨型 垫板外形尺寸与偏差/mm 沟槽总数 标示 /(kg/m) 上部长度 定位角间距 宽度 厚度 /条 785 7 43-7-7 43 1131 10g5 7 43-10-7 185 785 9 50-7-9 50 1311 170 1085 9 50-10-9 185 10 11 60-10-11 1491 60(或75) 10g5 17 60-10-17 190 12g5 17 60-12-17 注:每米60kg与75kg轨下用垫板通用,均以“60”标示, 表2 垫板类型 使用环境温度范围/℃ 标示 通垫板 -20~70 同表1 耐寒垫板 <-20 表1所示的标示前加“H” HG/T3328-2006 4要求 4.1橡胶垫板成品表面应光滑平整,修边整齐,外观质量及允许缺陷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缺陷名称 橡胶垫板表面质量 缺角 在两端四个定位角上,不允许有体积大于一角的1/3的缺陷. 缺胶 1而个班气泡、水纹、网气造的缺胶面积不大于9m 深度不得大 海绵 工作面上不允许有;四个定位角上不允许有体积大于一角的1/3的海绵状物, 毛边 不大于3mm 4.2橡胶垫板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项目 指标 硬度邵尔A/度 75~85 拉伸强度/MPa 12 扯断伸长率/% 250 阿克隆磨耗/cm2 ≤ 0.6 200%定伸应力/MPa 9.5 恒定压缩永久变形/% 30 工作电阻/0 1X10 拉伸强度/MPa 10 热空气老化(100℃X72h) 扯断伸长率/% 150 脆性温度(耐寒型)/℃ ≤ -5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