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161-2006 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型式评价大纲.pdf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 1161-2006 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 型式评价大纲 Program ofPattern Evaluation of Heating CatalyticMethane Alarm Detector 2006-12-08发布 2007-0 01实施 公室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 11612006 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 型式评价大纲 JJF 1161-2006 ProgramofPatternEvaluation ofHeating CatalyticMethane AlarmDetector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6年12月8日批准,并于 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国家矿山安全计量站 国家煤矿防尘通风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煤炭工业重庆电气防爆检验站 本规范由归口单位负责解释
JJF11612006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陈福民 (国家矿山安全计量站) 称三民 (国家煤矿防尘通风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参加起草人: 孔令刚 (国家矿山安全计量站) 郑华 (国家煤矿防尘通风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邓永林 (煤炭工业重庆电气防爆检验站) 曹利波 (国家矿山安全计量站) 付建涛 (国家矿山安全计量站)
9007-1911 4 目 范围 (1) 引用文献 1) 3 术语、符号、代号 (1) 5提供审查的技术文件和试验样机 (2) 5.1提供审查的技术文件 (2) 5.2试验样机. (2) 6法制管理要求 (2) 7计量要求 (2) 7.1 示值误差 (2) 7.2 报警误差 (3) 7.3 响应时间. (3) 7.4 漂移 (3) 7.5 报警强度及信号 (3) 7.6 负载特性 (3) 技术要求. (3) 8.1 外观及通电检查 (3) 8.2 长期稳定性 (3) 8.3 1作位置变动适应性 (3) 8.4 连续工作时间 (3) x.5 环境适应性 (4) 8.6 绝缘电附. (4) 8.7 绝缘强度 (4) 8.8 电源电压适应性 (4) 8.9 风速影响误差. (4) 8.10防爆要求 (4) 9型式评价项目. (5) 10型式评价的条件和方法 (6) 10.1型式评价的条件 (6) 10.2型式评价的方法 (7) 11型式评价结果的处理 (11) 11.1判定原则 (11) 11.2评价报告 (11) 附录A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型式评价报告格式 (12)
JJF 1161-2006 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型式评价大纲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以下简称测定器)型式评价,其他原理和量 程的甲烷测定器可参照执行. 2引用文献 GB/T2423.1-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 方法 GB/T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 GB/T2423.8-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 由跃落 GB/T2423.10-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 则:振动(正弦) GB3836.1一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3836.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 GB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JG678-1996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检定规程 GB13486-2000便携式热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 使用本规范时,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符号、代号 长期稳定性:在规定的工作条件和时间内,测定器的零点、标定点和报警点保持在 允许变化范围内的性能. 4概述 测定器应用载体热催化原理,由载体催化元件构成测量电桥,当测定器所处的环境 中存在甲烷气体时,由于甲烷在催化元件表面产生无焰燃烧,使催化元件的阻值发生变 化,桥路失衡产生电信号输出,信号的大小与甲烷的含量成线性比例关系,从而实现甲 烷含量的检测与报警.测定器主要由甲烷催化元件、电桥、放大电路和二次仪表等 组成. 测定器主要用于矿山及其他有爆炸性甲烷气体的场所,有便携式和固定式(又称甲 烷传感器)两大类,主要用于空气中甲烷含量的测量和报警,当甲烷浓度达到设定的报...
JJF 1160-2006 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测试设备校准规范.pdf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60-2006 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 测试设备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 ofSmall&Medium Seale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TestingSystem 2006-12-08发布 2007-03-08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160-2006 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 测试设备校准规范 JJF1160-2006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 ofSmall&Medium Seale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TestingSystem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12月8日批准,并自 2007年3月8日起实施. 归口单位: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本规范由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160-2006 超申刻集宇财小中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陈大为 (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吴京燕 (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参加起草人: 周 旭 (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王 (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JJF 11602006 目 1范围. (1) 2 引用文献 (1) 3概述 (1) 4计量特性 (1) 4.1器件电源 (1) 4.2 精密测量单元 (1) 4.3 驱动单元 (2) 4.4比较单元 (2) 5校准条件 (2) 5.1环境条件 (2) 5.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2) 6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 (2) 6.1设备工作正常性和器件逻辑测试功能性检查 (2) 6.2器件电源(DPS)设置电压参数校准 (2) 6.3器件电源(DPS)电流测量参数校准. (3) 6.4精密测量单元(PMU)加电压测电流参数校准 (4) 6.5精密测量单元(PMU)加电流测电压参数校准 (5) 6.6驱动单元电压设置参数校准 (6) 6.7比较单元电压测量参数校准 (6) 7校准结果的表述 (7) 8复校时间间隔 (7) 附录A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测试设备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8)
JJF 11602006 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测试设备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测试时钟频率小于10MHz、没有时间测量单元的中小规模数字集成 电路测试设备校准. 2引用文献 JF1059-1999《测 HOU 注:使用本规范时, 3概述 中小规模数衣集成电路测试设备测试对 成电路测试设备而 言比较简单, 备时间参数测量能 其主要经 器件电源、精密测量单元、驱动/比较单元及控 元组成.其结构 示意图如图 PUI 5 HOUSE 器件电瓶 精密测 DUT 单元 驱动/比较 测试设定 单元 意图 本规范通过分项参数校准利 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测试设备进 行校准,以保证其量值溯源. 4计量特性 4.1器件电源 4.1.1器件电源电压设置范围:-40V~40V 4.1.2器件电源电流测量范围:-500mA~500mA 4.2精密测量单元 4.2.1PMU加压测流范围:-20V~20V;-100mA~100mA...
JJF 1159-2006 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校准规范.pdf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59-2006 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质谱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eation for Quadrupole Inductively CoupledPlasma MassSpectrometers 2006-12-08发布 2007-03-08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159-2006 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质谱仪校准规范 JJF1159-2006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Quadrupole Inductively CoupledPlasma MassSpectrometers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6年12月8日批准,并自 2007年3月8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由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159-2006 本规范起草人: 王军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远海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赵墨田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JJF 1159-2006 目 1适用范围 (1) 2引用文献 (1) 3术语和计量单位 (1) 3.1质量范围 (1) 3.2分辨率 (1) 3.3检出限 (1) 3.4 灵敏度 (1) 3.5 丰度灵敏度 (1) 3.6 背景噪声 (2) 3.7 氧化物离子产率 (2) 3.8 双电荷离子产率 (2) 3.9 质量稳定性 (2) 3.10 冲洗时间.. (2) 3.11 同位素丰度比 (2) 3.12 短期稳定性. (2) 3.13 长期稳定性. (2) 4概述 (2) 4.1 离子源 (2) 4.2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2) 4.3 离子检测器 (2) 4.4计算机系统 (3) 真空系统 (3) 4.6供电系统 (3) 5计量特性 (3) 6校准条件 (3) 6.1实验室环境条件 (3) 6.2校准用标准物质及试剂 (3)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4) 7.1外观检查 (4) 7.2 背景噪声校准 (4) 7.3 检出限校准 (4) 7.4灵敏度校准 (4) I
JJF 1159-2006 7.5丰度灵敏度校准 (4) 7.6 氧化物离子产率校准 (5 ) 7.7 双电荷离子产率校准 (5) 7.8 质量稳定性校准 (5) 7.9 分辨率校准 (5) 7.10 冲洗时间校准 (5) 7.11 同位素丰度比校准 (5) 7.12 短期稳定性校准 (5) 7.13 长期稳定性校准 (6) 8校准结果表达 (6) 9复校时间间隔 (6) 附录A校准记录格式 (7) 附录B校准证书格式 (01)...
JJF 1158-2006 稳定同位素气体质谱仪校准规范.pdf
J可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58-2006 稳定同位素气体质谱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 forStable Isotope GasMassSpectrometer 2006-12-08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 1158-2006 稳定同位素气体质谱仪 校准规范 JJF1158-2006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table IsotopeGasMassSpectrometer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6年12月8日批准,并自 2007年3月8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由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 1158-2006 本规范起草人: 赵墨田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王军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海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周 涛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方 向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JJF 1158-2006 目 范 (1) 2 引用文献 (1)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1) 4 概述 (3) 5 计量特性 (3) 6 校准条件 (3) 6.1 实验室环境 (3) 6.2 校准设备 (3) 6.3同位素标准物质 (4) 6.4仪器的检查和调整 (4)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4) 7.1 分辨率校准 (4) 7.2 灵敏度校准 (5) 7.3 丰度灵敏度校准 (5) 7.4 峰形系数校准 (5) 7.5 峰顶平坦度校准 (6) 7.6 系统稳定度校准 (6) 7.7 内重复性校准 (7) 7.8外重复性校准. (8) 8校准结果表达 (8) 9复校时间间隔 (8) 附录A校准记录格式 (9) 附录B稳定同位素气体质谱仪校准证书格式(封面) (11) 附录C稳定同位素气体质谱仪校准证书格式(内页) (12)
JJF 1158-2006 稳定同位素气体质谱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稳定同位素气体质谱仪(以下简称质谱仪)的校准,其他类型的气体 质谱仪可参照本规范校准. 2引用文献 JJF 1001-1998 JJF 1059-1999 GB/T 15481 使用本规范 有效版 术语和计 3.1 元素中所占有的原子份额.同位素丰度表示方法 电: 尔原子数与该元索总的摩尔原子数之 子分数 E 3.2 s 同位素丰度与 紫的另一种同位素丰度的比 3.3 值 欲测样品 相对应的标 品同位素丰度比之 差,除以后者的 无封纲. (1) 式中:R.--欲测样品 种特定同位素的丰度 素最大同位素的丰度比; R.-标准中与欲 3.4质量范围mass range 质量范围表示质谱仪所能测量样品的质量由最小至最大的区间,单位为原子质量单 位uo 3.5分辨率resolution 分辨率表征质谱仪鉴别两个相邻质量的离子束的能力,定义为在质谱仪的质量范围 内某一特定质量M位置与M△M位置的两个离子束分开的程度,并以M/△M表达 质谱仪的分辨率.无量纲. 3.6峰形系数factor of peak shape...
JJF 1156-2006 振动 冲击 转速计量术语及定义.pdf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56-2006 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术语及定义 Terminology and DefinitionsforMeasurement of Vibration,Shock and Rotating Velocity 2006-09-06发布 2006-12-06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 1156-2006 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术语及定义 Terminology and Definitions for Measurement JJF1156-2006 ofVibration,Shock and RotatingVelocity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9月6日批准,并自2006 年12月6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全国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 本规范由全国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 1156-2006 本规范起草人: 徐股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靳书元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三○四研究所 徐晓梅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三○四研究所 杨建辉 陕西省计量测试研究院 于明 湖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曾吾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三○四研究所 李新良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三○四研究所 吴承琦 奇北京市计量检测研究院 顾国富 兵器工业二O二研究所 于梅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李学瑞 北京市计量检测研究院 高金芳 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102所 龙祖洪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三○四研究所 洪宝林 本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三○四研究所 李传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JJF 1156-2006 目 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1.1主题内容 (1) 1.2适用范围 (1) 2通用术语. (1) (7) 4 冲击 (33) 5转速. (39) 6恒加速度 (49) 7平衡 (52) 中文索引 (55) 英文索引 (62)
JJF 1156-2006 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术语及定义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规范规定了振动、冲击、转速、恒加速度、 平衡基本术语及有关的辅助术语.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应于一切与 有关的领域. 2通用术语 leration ofgravity) 它与地球引力、地 其方向为观察点 的地垂线方向指向地心. 2.2国际标在力加速度(intermational standardgravity acceleration) 国际上格北 45海平面的重 与加速度数值9.80665m/s规定为标准重力加速度, 即 9.8065m 2.3系统(s 用以完成 定功能的各有关部分的组合.靠用的系统有: G (1)线性系院) incar system) CHINA 响应与激励大 成正比, 满足叠加定理的系 统; (2)机械系统 各元素所组成的系统; (3)动态系统 (dy 人有关的系统.动态系统 具有记忆功能,其输人与 CWR 系可用微分方 方程)描述; (4)惯性系统(seismic system 一个质量连接到参考基座所构成 的系统,系统中通常还包括阻尼元件; (5)等效系统(equivalentsystem):为便于分析而采用的与原系统效应相等的系 统; (6)测量系统(measuringsystem):为某种特定测量,而组装起来的全套测量仪器 和其他设备. 2.4激励(excitation) 作用于系统的外力或其他输人.为便于计算而引出的具有实部和虚部的激励,称为 1...
JJF 1154-2006 四轮定位仪校准规范.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54-2006 四轮定位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Four-wheel alignmenter 2006-05-23发布 2006-08-23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 1154- 2006 四轮定位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 JJF 1154-2006 Four-wheel alignmenter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05月23日批准,并自2006 年08月23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青岛市计量测试所 黑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由全国几何量工程参量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 1154-2006 主要起草人:张遥远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刘美生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苗春发 (青岛市计量测试所) 王 杰 (黑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孙 达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邓 平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车 轩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山毓俊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2 -
JJF 1154-2006 目 录 1范围 2引用文献 3术语和定义 3.1四轮定位仪 3.2单轮前束角 3.3车轮外倾角 3.4主销后倾角. 4概述 5计量特性 2 5.1夹具卡爪形成的平面与安装测量头轴的垂直度 2 5.2零值漂移 . 5.3示值误差 3 6校准条件 3 6.1环境条件 6.2校准用标准装置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 3 7.1校准项目. 3 7.2校准方法. 3 7.3单轮前束角示值误差 5 7.4车轮外倾角示值误差
JJF 1154-2006 7.5主销后倾角示值误差 8校准结果的表达 9复校时间间隔 附录A转盘的计量性能及校准方法 附录B四轮定位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8 附录C四轮定位仪校准记录 I- 附录D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内容 12 附录E校准结果内页格式 .........
JJF 1153-2006 冲击加速度计(绝对法)校准规范.pdf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53-2006 冲击加速度计(绝对法)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hock Accelerometers (Absolute Method) 2006-05-23发布 2006-08-23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F 1153-2006 冲击加速度计 (绝对法)校准规范 JJF1153-2006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hockAccelerometers(AbsoluteMethod)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5月23日批准,并自 2006年8月23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三O四研究所 本规范由全国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1532006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李新良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三○四研究所) 张大治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三○四研究所) 徐晓梅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三○四研究所) 参加起草人: 李善明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三○四研究所) 曹亦庆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三○四研究所)
JJF 1153-2006 目 1范围 (1) 2引用文献 (1) 3术语 (1) 3.1冲击运动体 (1) 3.2差动式光栅激光干涉法 (1) 4概述. (1) 5计量特性 (1) 5.1加速度计的冲击灵敏度 (1) 5.2加速度计的幅值线性度 (2) 6校准条件 (2) 6.1被校加速度计的基本条件 (2) 6.2环境条件 (3) 6.3被校加速度计的安装 (3) 9 (3) 6.5数据采集 (3)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4) 7.1校准项目 (4) 7.2方法一(激光干涉法) (4) 7.3方法二(速度改变法) (5) 8校准结果表达 (7) 9复校准时间间隔 (7)
JJF 1153-2006 冲击加速度计(绝对法)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量程在(10²~10°)m/s²以内的冲击加速度计的绝对法校准. 2引用文献 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G233-1996压电加速度计 3术语 3.1冲击运动体 安装被校加速度计的砧体. 3.2差动式光栅激光干涉法 当单一频率的激光人射到运动的衍射光栅平面时,不同级次的衍射光产生不同的多 普勒频移,取任意两级衍射光作为测量光束进行干涉,其差动信号的频率与光栅的运动 速度成简单的线性关系,采用这种方案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称为差动式光栅激光干 涉法. 4概述 冲击加速度计广泛应用于冲击的测量,常用冲击加速度计有压电式或压阻式.其数 学模型可简化为一单自由度二阶系统: mx²cx'kx=f(x) 式中:m,c,k一等效检测质量、阻尼、刚度; x",x,x-作用于等效质量上的加速度、速度、位移; f(x)一外作用力. 5计量特性 5.1加速度计的冲击灵敏度 加速度计冲击灵敏度的定义是: Ss= (1) a 1...
JJF 1152-2006 任意波发生器校准规范.pdf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52-2006 任意波发生器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 ofArbitraryWaveform Generator 2006-05-23发布 2006-08-23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152-2006 任意波发生器校准规范 JJF1152-2006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ofArbitraryWaveformGenerator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5月23日批准,并自 2006年8月23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 负责起草单位: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计量中心 本规范由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 11522006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梁志国 (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孙璟宇 (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缪京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曹英杰 (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胡菊萍 (信息产业部电子计量中心)
JJF 1152-2006 目 帐 1范围 (1) 2引用文献 (1) 3术语和定义 (1) 3.1任意波发生器 (1) 3.2周期波形的总失真度. (1) 3.3抖动 (2) 4概述 (2) 5计量特性 (3) 6校准条件 (3) 6.1环境条件 (3) 6.2校准用仪器设备 (3)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5) 7.1 工作正常性检查 (5) 7.2 量程及幅度分辨力 7.3 频率范围、频率分辨力、频率误差、频率稳定度、 频率源移及D/A取样速率 (6) 7.4瞬态特性 (7) 7.5通道间延迟时间差 (8) 7.6 相位差 (10) 7.7 正弦信号波形参数(总失真度、幅度、频率、直流偏置、 幅度平坦度)及交流增益 ((11) 7.8 正弦波形参数的抖动 (13) 7.9 调幅信号特性 .(16) 7.10 调频信号特性 (17) 7.11 调相信号特性 (18) 7.12 周期波形总失真度 (21) 7.13 周期波形的相关系数 (23) 7.14 周期波形的谐波波谱 (24) 7.15 斜坡、三角波波形参数 (25) 7.16 静态特性 (27)
JJF 1152-2006 7.17输出电阻 (29) 8校准结果表达 (29) 9复校时间间隔 (30) 附录A任意波发生器校准结果记录格式 (31) 附录B正弦波形序列的最小二乘拟合算法 (35) 附录C信号周期精确测量算法 (43) 附录D任意波发生器分辨力精确测量方法 (46) 附录E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47)...
JJF 1151-2006 车轮动平衡校准规范.pdf
JJF 1152006 车轮动平街机校准规范 Calibratien Specification JJF 11512006 fee Wheel Dymamic Balancers 本现应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8局2006年5月23日批车,井自 2006年8月23日起施行. 归口单他:全国服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省交通助测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计量验测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北京科基汽车维修设备有限公司 本现在由全国聚动中击转运计量授术叠员会负费解称
UF 11513006 本克主要起草人: (河北省交通助测设计硬究院)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硬究院) 李平 (河北省交通勤测设计研究院) 王保平 (河北省交通测设计研究院) 参加章人: 任联宁 (河北省交通厅科技处) 东晓度 (北京科基汽车维修设备有限公司)
JUF 1RI300% 目 引用文献 (1) (1) 3 2 (1) 4 (2) (1) 5.1 计量师性 主轴轴定位选编工国助动 主驰径向西我动 (2) 5.2 (2) (2) 5.3 专用卡规光许银递 5.4 量小可达别余不平我量 CI11111 () 5-5 (2) 5.6 重复装卡误 (2) 5.7 (z) 4校准条件 5.8 (2) (2) (z) 6.1环现务件 6.269器及其他汉备 (E) (3) 了校而项目和准方法 7.1 () 7.2 7.3 主端径向西通的教查 () 专用卡规的股准 (3) 7.4 (3) 7.5 最小呵达期余不平我量_我核 (E) 7.6 7.7 分离比的教 (4) 7.8 重复性误差的校准 重复装卡误始的校票 (5) (5) 7.9 (5) 84 9复机时间间隔 (5) 财录A校验转子 (5) (6) 附录B 试重 (7) 财录C校准证节(校准授告)内容 (8) 附录D车轮动干御机置量不确定实的开定 (9) 财录E校准记录的格式 (t)
I21131-39% 车轮动平衡机校准规范 1范图 本候用活用下高车式硬文承车轮动平者机(以下买作平类我)的教准. 引用文献 8961-100EL NRZ G842011984/ 用房式平街 G864441995 GB92391988 N7300136 使用本规在时, 分离此 我比.又知下: (t) (2) 中: 不表量后,A、期的不 衡量比,B.A面的不 艺 3.2是小可达余不平衡量( 藏使转子站的水平面量的量小值. 衡量平衡机最高平衡能力的性能价标,计量单位为mmg 3.3诗用剩余不平要提量()-收能件子每校正平式最西周上许用的能余不甲 实量,计量单位为: 平病机的工作原理最软据股转测作动平衡理论来实现的,一般是止机电转独系统染 1
UF 11511096 不平衡量错换为电位号,通过电测后统的期量与计算,由仅装道示不平衡量,它可对车 动不平务量进行检则.其原理示量图加下: 北电公号 图:平机原观示洲 5计量导性 5.1主能定分显编面 优F0.05rem 5.2主地径向图动 优T9.95em 5.3 专用卡规允许退差 ±0.fmn. 最小可达制业不平要量 Bjum.8(t>" S'S 分RIt 不十1:8 1.0 不大F1.5- F'E 不大F 0.3 相位先许说 15' 6 校准账件 6.1环发条件 6.1.1 B度: 0C~8It....
JJF 1150-2006 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校准规范.pdf
JJF1150-2006 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光电探测器、照度计探头、亮度计探头以及其他光学测试仪器所用光 电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度的校准.波长范围为(300~2500)nm,其他波长范围可参 照本规范校准. 2引用文献 GB/T6495.8一2002《光伏器件第8部分: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 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和定义 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度R(X)定义为:作为波长入的函数,光电探测器的输出 ()=(() R(a)= dY(a) (1) (Y)xP 光电探测器在波长入处的光谱响应度R(A)与给定参照值S之比: R.(x)=R) (2) Sm R.(x)即为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度.S.可以是R(A)的平均值,最大值或任意选 定的值. 4概述 光电探测器是利用具有光电效应的材料制成的将光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传感 器.光电效应分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利用外光电效应制造的光电探测器有光电管 和光电倍增管.利用内光电效应制造的光电探测器有光导型和光伏型.光导型探测器有 硫化铅、碲镉汞、光敏电阻等.光伏型光电探测器有硅光电二极管、硅光电池、硒光电 池等.一般来说,不管是利用内光电效应还是外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探测器,它们的响 应只能在一定的光谱区内,且具有较强的光谱选择性.也就是说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响应 度在不同的波长是不同的. 1
JJF 11502006 5计量特性 光电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度工作波长范围和校准的不确定度为: 波长(300~400)nm: 2.6% (k=2.5); 波长(400~1100)nm:1.7%(k=2.5); 波长(1100~2500)nm:2.6%(k=2.5).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6.1.1.环境温度为(23±5)℃. 6.1.2环境湿度小于80%RH. 6.1.3室内清洁,无腐蚀性气体.周围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电磁场、机械振动,无 杂散光干扰. 6.1.4电源电压AC(220±10)V. 6.2校准用设备 6.2.1标准探测器 可采用光谱响应度平坦的热电探测器或已知光谱响应度的光电探测器.标准探测器 应有足够高的绝对光谱响应度,较低的暗噪声,能探测到1×10-1"W的辐射功率.在5 个数量级的范围内非线性应小于0.2%,温度系数小于0.1%/℃.对于面积较大的标准 探测器其面积响应度的不均匀性应小于0.2%. 6.2.2光源 采用300W/30V或等量级功率的石英卤钨灯,直流稳压或稳流电源供电,连续可 调,发光光源的最大变化小于0.3%(5min内),并监测光源的不稳定性. 6.2.3单色仪 为了减少杂散光的影响和保证光谱单色性,单色仪应是双单色仪,单色仪工作波长 范围为(300~2500)nm,波长鼓重复性小于0.2nm,波长示值误差小于0.2nm,实 测双单色仪的杂散辐射小于1×10-°. 6.2.4准确度等级为0.01级的直流数字电压表(6位半以上)或锁相放大器. 6.2.5精密I/U变换器两台或锁相放大器一台,I/U变换器的分辨力小于1×10-A. 6.2.6调整光路用的红色半导体激光器或He-Ne激光器一台. 7校准项目 7.1外观检查 2
JJF11502006 7.2光电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度 8校准方法 8.1外观检查 8.1.1光电探测器应标有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等. 8.1.2光电探测器的光敏面和窗口应清洁、无斑点、气泡和划痕等影响测量的缺陷. 8.2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校准 开始校准前,被校光电探测器和校准用计量器具应在校准环境中放置2h以上. 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校准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前光学系统 后光学系统 标准 单 分束器 电 仪 被测 监测探测器 探测器 图1光谱响应度测量原理框图 平面反射镜组成)人射到单色仪的人射狭缝,从单色仪出射狭缝输出的单色光经后光学 系统后,分别人射到被测光电探测器和标准探测器.可以用替代法或逐点比较法校准光 电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度. 替代法的校准原理是在校准的波长范围内,从起始波长到结束波长按一定的波长间 隔先测量标准探测器信号,再在相同的条件下从起始波长到结束波长测量被校光电探测 器信号,由于标准探测器光谱响应度已知,因此通过比较即可得到被校光电探测器的光 谱响应度;逐点比较法则是通过标准探测器和被校光电探测器位置的移动或其他方法使 光束分别人射到标准探测器和被校光电探测器.从起始波长到结束波长按一定的波长间 隔逐点对标准探测器和被校光电探测器信号进行测试比较,从而得出被校光电探测器各 波长点的响应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即得到被校准光电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度值. 典型的校准装置的具体布置...
JJF 1149-2006 心脏除颤器和心脏除颤监护仪校准规范.pdf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 1149-2006. 心脏除颤器和心脏除颤监护仪 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 for CardiacDefibrillators &CardiacDefibrillator-monitors 2006-05-23发布 2006-08-23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149-2006 心脏除颤器和心脏除颤 监护仪校准规范 JJF1149-2006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 for Cardiac Defibrillators&CardiacDefibrillator-monitors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5月23日批准,并自 2006年8月23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全军医用电磁学计量测试研究总站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本规范由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 1149-2006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李咏雪 (全军医用电磁学计量测试研究总站) 贾建革 (全军医用电磁学计量测试研究总站) 卞昕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蒋雪萍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JF 1149-2006 目 帐 1范围 (1) 2引用文献 (1) 3术语和定义 (1) 3.1 除颤监护仪 (1) 3.2 释放能量 (1) 3.3 同步模式 (1) 3.4 延迟时间 (1) 3.5 内部放电 (1) 4概述 (1) 5计量特性 (2) 5.1 释放能量 (2) 5.2 充电时间 (2) 5.3 充放电次数 (2) 5.4 能量损失率 (2) 5.5 内部放电 (2) 5.6 同步模式 (2) 5.7 除颤后心电监护仪的恢复 (2) 5.8 心电监护仪对充电或内部放电的抗干扰能力 (2) 6校准条件 (2) 6.1环境条件 (2)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3)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3) 7.1 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 (3) 7.2 释放能量 (3) 7.3 充电时间 (4) 7.4 充放电次数 (4) 7.5 能量损失率 (4) 7.6 内部放电 (5) 7.7 同步模式 (5)
JJF 1149-2006 7.8除颤后心电监护仪的恢复 (5) 7.9心电监护仪对充电或内部放电的抗干扰能力. (6) 8校准结果表达 (8) 8.1校准记录 (8) 8.2校准结果的处理 (8) 9复校时间间隔 (8) 附录A释放能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9) 附录B校准记录格式 (10) 附录C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12)...
JJF 1148-2006 角膜接触镜检测仪校准规范.pdf
T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48-2006 角膜接触镜检测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TestDevicesof ContactLenses 2006-05-23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F 1148-2006 角膜接触镜检测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Test Devices JJF 1148-2006 of Contact Lenses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6年5月23日批准,并自 2006年8月23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 全国光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 重庆远视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范由全国光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F 11482006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张吉焱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孙勘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胡冰 (重庆远视科技有限公司)
JJF 11482006 目 1范围. (1) 2引用文献 (1) 3术语 (1) 3.1接触镜直径 (1) 3.2接触镜后光学区曲率半径 (1) 3.3接触镜中心厚度 (1) 3.4角膜接触镜检测仪 (1) 4概述. (1) 4.1用途 (1) 4.2测量原理. (1) 5计量特性 5.1直径示值误差 (2) 5.2后光学区曲率半径示值误差 (3) 5.3中心厚度示值误差 (3) 5.4后光学区曲率半径测量重复性 (3) 6校准条件 (3) 6.1环境条件 (3) 6.2校准溶液. (3) 6.3校准用标准器 (3)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3) 7.1校准前准备工作 (3) 7.2 直径示值误差 (4) 7.3后光学区曲率半径示值误差 (4) 7.4后光学区曲率半径测量重复性 7.5中心厚度示值误差 (4) 8校准结果表达 (4) 9复校时间间隔. (5) 附录A角膜接触镜检测仪曲率半径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分析 (6)
JJF 1148-2006 角膜接触镜检测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种不同原理、不同类别的专用于测量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以下 简称接触镜)直径、后光学区曲率半径、中心厚度等几何参数的角膜接触镜检测仪的校 准. 2引用文献 ISO/FDIS18369-3:2005《眼科光学一接触镜一第三部分:测量方法》(Ophthal- mic optics - Contact lenses -Part3:Measurement meth- ods) ISO10344:1996《光学和光学仪器一接触镜一接触镜测试用盐溶液》(Opticsand optical instruments Contact lenses -Saline solution for contact lens testing) JJF1059一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 3.1接触镜直径 接触镜成镜的最大外形尺寸. 3.2接触镜后光学区曲率半径 接触镜后表面中心光学区域的曲率半径. 3.3接触镜中心厚度 接触镜在几何中心处的厚度. 3.4角膜接触镜检测仪 用来测量接触镜的直径、曲率半径和中心厚度等几何参数的仪器,泛称为角膜接触 镜检测仪(以下简称接触镜检测仪). 4概述 4.1用途 接触镜检测仪主要用于测量接触镜直径、接触镜后光学区曲率半径和接触镜中心厚 度等几何参数,部分设备还可用于对接触镜的表面质量及缺陷进行快速观测. 4.2测量原理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接触镜检测仪一般都具备直径、曲率半径和中心厚度的测量功...
JJF 1147-2006 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声学特性校准规范.pdf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47-2006 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声学特性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Acoustic Performance ofAnechoic Rooms and Hemi-anechoic Rooms 2006-05-23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 1147-2006 消声室和半消声室 声学特性校准规范 JJF 1147-2006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Acoustic Performance of Anechoic Rooms and Hemi-anechoic Rooms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6年5月23日批准,并自 2006年8月23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本规范由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 1147-2006 本规范起草人: 张美娥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陈剑林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刘克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顾建秀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郑晓媛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帅正萍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白滢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JJF 1147-2006 目 1范围. (1) 2引用文献 (1) 3术语和计量单位. (1) 4概述. (1) 5计量特性 (1) 5.1自由声场的频率范围和空间范围 (1) 5.2本底噪声..... (2) 6校准条件. (2) 6.1环境条件. (2) 6.2校准器及其他设备 (2)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3) 7.1校准项目 (3) 7.2校准方法. (4) 8校准结果表达 (8) 8.1校准数据处理.. (8) 8.2校准证书 ..(8) 8.3校准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8) 9复校时间间隔 (8) 附录A测试声源的选择和指向性测量 (9) 附录B空气对声波吸收的计算 (10) 附录C校准证书的内容 (12) 附录D校准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实例 (14)
JJF 1147-2006 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声学特性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声学特性的确定和评价. 2引用文献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 JJF1001一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 JJG176-2005《声校准器》 JJG449-2001《倍频程和1/3倍频程滤波器》 GB/T3102.7-1993《声学的量和单位》 GB/T3947-1996《声学名词术语》 GB/T17247.1-2000《户外传播衰减第1部分:大气声吸收的计算》 ISO 3745-2003Acoustics Determination of sound power levels of noise sources us- ing sound pressure Precision methods for anechoic and hemi-an- echoic rooms IEC 61094 4:1995 Measurement microphones Part 4: Specifications for working standard microphones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和计量单位 本规范采用GB/T3947-1996和JF1001-1998中有关的术语和定义以及GB/T 3102.7-1993中规定的量和单位. 4概述 消声室是室内各面均铺设高效能吸声材料或吸声构件,使边界能有效吸收人射声 能,从面使室内空间基本为自由声场的房间;半消声室是一面为反射面的消声室,以模 拟半自由场空间,即一个反射面上方为自由声场的空间.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广泛应用于 各种电声器件和电声产品声学性能的测量,电声学测量仪器的计量校准、检测,机电产 品噪声源声功率级的精密测量以及声学研究等领域. 5计量特性 5.1自由声场的频率范围和空间范围 理论值之间的最大允许偏差确定....
JJF 1146-2006 消声水池声学特性校准规范.pdf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46-2006 消声水池声学特性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ofAnechoic Water Tank 2006-05-23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 11462006 消声水池声学特性校准规范 JJF1146-2006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 for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ofAnechoic Water Tank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5月23日批准,并自 2006年8月23日起实施. 归口单位: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五研究所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本规范由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 11462006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朱厚卿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袁文俊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五研究所) 参加起草人: 赵涵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五研究所) 商国华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崔政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JF 1146-2006 目录 范围 (1) 2 引用文 (1) 3术语和计量单位 (1) 3.1回声干涉量 (1) 3.2 自由场区域范围 ((1) 3.3 自由场频率范围 (1) 3.4 水池本底噪声 (1) 4概述 (1) 5计量特性 (2) 5.1 自由场区域.. (2) 5.2 自由场频率范围 (2) 5.3 水池界面声压反射因数 (2) 5.4水池内本底噪声 (2) 6校准条件 (2) 6.1环境条件.. (2) 6.2标准器和其他设备 (3)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3) 7.1校准项目 (3) 7.2校准方法. (4) 8校准结果的表达. (6) 8.1校准结果的处理... (6) 8.2复校时间间隔 (6) 附录A脉冲声波法和转移阻抗法测量回声干涉量 .(7) 附录B校准证书的内页格式 (9) 附录C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1)
JJF1146-2006 试验.消声水池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矩形和圆形两类.圆形水池又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前者的实际使用方向主要是径向,后者的实际使用方向主要是轴向. 消声水池的长度可以从几十米到不足1米,消声水池适用的频率范围可以从几千赫 兹甚至几百赫兹到兆赫兹的频段.一般消声水池使用的频率越低,消声水池的几何尺寸 越大.频率越高,几何尺寸越小,并与采用的吸声材料有关. 根据消声水池的特性,对消声水池声学性能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在工作频率范围内的 自由场区域范围,水池各界面的声压反射因数和水池内本底噪声级.对于已确定测量位 置和测量距离的消声水池,主要技术要求可用自由场频率范围替代自由场区域范围. 5计量特性 5.1自由场区域 消声水池的自由场区域范围的大小与回声干涉量的允许值有关.不同用途、不同测 量内容、不同测量精度要求的水池有不同的回声干涉量允许值.同一水池也可以存在具 有不同回声干涉量的自由场区域.自由场区域除了是频率的函数以外,还与距离、声衰 减、反射、水池的几何尺寸有关. 注:根据目前的应用实际,建议消声水池的自由场区域分成两类:精密测量自由场区域,回声 干涉量不超过±0.5dB.一般测量自由场区域,回声干涉量不超过±1.0dB. 5.2自由场频率范围 消声水池在给定测量位置和测量距离下的自由场颜率范围与回声干涉量的允许值有 关. 注:根据应用实际,建议消声水池自由场频率范围分成两类:精密测量白由场频率范围,回声 干涉不超过±0.5dB.一般测量自由场频率范围,回声干涉量不超过±1.0dB. 5.3水池界面声压反射因数 已经敷设有消声构件的水池池壁、池底和池面等界面的声压反射因数,通常要求在 使用的频率范围内不大于0.1.允许不同颊率范围有不同的声压反射因数. 5.4水池内本底噪声 一般情况下消声水池内本底噪声的声压谱级应不大于零级海况下的海洋噪声声压谱 级(在1kHz频率处为44dB),或应小于利用消声水池测量时的测量信噪比不低于规定 值.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室温:(15~35)℃; 水温:(10~30)℃; 相对湿度:(30~80)%....
JJF 1145-2006 驻极体传声器测试仪校准规范.pdf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45-2006 驻极体传声器测试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ElectretMicrophoneInstruments 2006-05-23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 11452006 驻极体传声器测试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for JJF 1145-2006 ElectretMicrophoneInstruments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5月23日批准,并自 2006年8月23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广州市计量测试所 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广州市锅炉压力容器监检所 本规范由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 1145-2006 本规范起草人: 周伦彬 (广州市计量测试所) 戴斌 (广州市计量测试所) 江泓 (广州市计量测试所) 张绍栋 (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 张国庆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马博群 (广州市锅炉压力容器监检所) 周长华 (广州市计量测试所)
JJF 1145-2006 目录 1范围 (1) 2引用文献 (1) 3术语和计量单位.. (1) 3.1声压 (1) 3.2响应,灵敏度. (1) 3.3声压灵敏度. (1) 3.4... (2) 3.5声压灵敏度级. (2) 4概述. (2) 5计量特性. (2) 5.1声源部分 (2) 5.2工作馈电源部分 (2) 5.3声压灵敏度级测试单元 (2) 6校准条件. (3) 6.1环境条件 (3) 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3)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4) 7.1校准项目. (4) 7.2校准方法. (4) 8校准结果表达 (8) 9复校时间间隔. (8) 附录A校准证书内容 .(9) 附录B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10) 附录C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11)
JJF 1145-2006 驻极体传声器测试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指针式和数字式驻极体传声器测试仪的校准. 2引用文献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献: GB/T3102.7-1993《声学的量和单位》 GB/T3947-1996《声学名词术语》 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G1034-2005《声学计量名词及定义》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和计量单位 本规范采用了GB/T3947-1996、JJF1001-1998和JJG1034-2005中有关术语和定义. 本规范还采用了GB/T3102.7一1993中规定的量和单位. 3.1声压(p)sound pressure 有声波时,媒质中的压力与静压的差值.单位为帕[斯卡],Pa. 注: 1一般使用时,声压是有效声压的筒称.有效声压是在一段时间内瞬时声压的方均根值,这段 时间应为周期的整数倍或长到不影响计算结果的程度. 2声压的瞬时值、平均值、峰值、最大值或峰到峰值等应分别注明为瞬间声压、平均声压、峰 值声压、最大声压或峰到峰值声压等. 3.2响应,灵敏度response,sensitivity 换能器、仪器和系统输出端的指定量与输人端的另一指定量的比值.响应或灵敏度 也可用“级”表示,但基准值必须说明. 注:响应或灵敏度必须加前级语以指明所用的输出和输入究竞是哪种量. 3.3声压灵敏度pressure sensitivity 接收换能器输出端的开路电压与换能器接收面上实际的声压的比值.单位为伏每 帕,V/Pa. 注:如负载阻抗不是开路,则应加以说明....
JJF 1144-2006 电磁骚扰测量接收机校准规范.pdf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44-2006 电磁骚扰测量接收机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EMI TestingReceivers 2006-05-23发布 2006-08-23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 1144-2006 电磁骚扰测量接收机 校准规范 JJF 1144-2006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 EMITestingReceivers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5月23日批准,并自 2006年8月23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罗德与施瓦茨公司 本规范由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 11442006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武彤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徐定华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腾俊恒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陆冰松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杨彦彰 (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陈峰 (罗德与施瓦茨公司)
JJF 1144-2006 目录 1范围 (1) 2引用文献 (1) 3术语. (1) 4概述 (2) 5计量特性. ((2) 5.1频率读数. (2) 5.2电平指示. (3) 5.3整机通频带 (3) 5.4脉冲响应 (3) 5.5 中频抑制比. (4) 5.6 镜频抑制比 (4) 5.7 衰减器. (4) 5.8线性指示 (4) 5.9射频输人端口电压驻波比. (4) 6校准条件. (4) 6.1环境条件 (4) 6.2校准用的主要设备 (4)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5) 7.1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 (5) 7.2频率的校准 (5) 7.3对于干扰的抗扰性的校准. (6) 7.46dB带宽的校准. (8) 7.5 噪声指示的校准. (8) 7.6 电压示值的校准 (9) 7.7 指示线性的校准 ((10) 7.8 衰减器的校准 (10) 7.9脉冲响应特性的校准 (11) 7.10射频输人端的电压驻波比 (13) 7.11对于带有频谱分析仪功能电磁疆扰测量接收机的说明 (13) 8校准结果... (13) 9复校时间间隔... (13) 附录A校准数据记录表 (14)
JJF 1144-2006 电磁骚扰测量接收机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对新制造、新购进、使用中和修理调整后的,频率范围在9kHz~ 1000MHz,并满足GB/T6113要求的电磁骚扰测量接收机的校准.其他覆盖此频段的电 磁骚扰测量接收机可参照执行. 2引用文献 JJG501-2000《频谱分析仪》 GB/T6113.1-1995《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 GB/T6113.2-199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CISPR 16 4 2: 2003 Specification for radio disturbance and immunity measuring ap- paratus and methods Part 4 2 Uncertainties Statistics and limit modeling Measurement in- strumentation Uncertainty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 3.1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disturbance 任何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者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产生损害作用 的电磁现象. 3.2带宽bandwidth(B.) 低于响应曲线中点某一规定电平处电磁骚扰测量接收机总选择性曲线的宽度,用符 号B表示.n表示所规定的电平分贝数. 3.3脉冲强度impulse strength(IS) 脉冲强度(有时也称之为脉冲面积)定义为某一脉冲电压对时间积分面积: IS=v(t)dt (1) 式中:IS--脉冲强度,μVs 3.4镜频抑制比image rejectionratio 电磁骚扰测量接收机镜频频率上的规定信号电平与产生同样输出功率的调谐频率的 (有用)信号电平之比. 1...
JJF 1143-2006 混响室声学特性校准规范.pdf
JJF 1143-2006 混响室声学特性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混响室声学特性的确定与评价. 2引用文献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 JF1001一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59一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 JG188一2002《声级计》 JJG607-2003《声频信号发生器》 GB/T3102.7-1993《声学的量和单位》 GB/T3947-1996《声学名词术语》 GB/T4129-2003《声学用于声功率级测定的标准声源的性能与校准要求》 GB/T6881.1--2002《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混响室精密法》 GBJ47-1983《混响室法吸声系数测量规范》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和计量单位 本规范采用JJF1001一1998中有关的术语和定义以及GB/T3102.7-1993中规定 的量和单位. 4概述 混响室是混响时间长、声场尽量扩散的房间.混响室常用于噪声声功率精密法测 定、材料吸声测试、电声器件的扩散声场特性测量等.混响室主要声学特性有混响时 间、声压的均匀性、本底噪声、频率响应的离散程度.按本校准规范测量时,如果混响 室装有旋转或振动扩散体,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5计量特性 5.1混响室的混响时间 混响室测量频率范围内,每个1/3倍频程的混响时间T∞.在数值上一般大于 V比S: T > V/S (1) 1
JJF 1143-2006 式中:T一混响时间,声音已达到稳态后停止声源,平均声能密度自原始值衰变到 其百万分之一(60dB)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秒,S; V---混响室有效容积,m²; S一混响室内总表面积,㎡². 5.2混响室本底噪声 混响室测量频率范围内,频带的本底噪声应比该混响室所设计测量噪声的下限 声压级一般至少低12dB. 5.3混响室声压的均匀性 对用于噪声源声功率级精密测量的混响室,在混响室测量频率范围内,用标准声源 校准混响室声压级的均匀性,其声压级均匀性用室内声压级的标准偏差表示,参见 表1. 表1混响室室内声压的标准偏差最低要求 1/3倍频程频率/Hz 标准偏差/dB 100~315 S≤3 >400 Sm≤1.5 注:以上混响室声学特性的技术要求仅供参考.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5~40)℃; 相对湿度:(20~90)%; 气压:(80~106)kPao 6.2标准器及其他设备 6.2.1标准声源 应满足GB/T4129一2003《声学用于声功率级测定的标准声源的性能与校准要 求》. 6.2.2测量放大器 测量放大器应满足JJG188一2002《声级计检定规程》1级要求,且应具有10s和 30s平均时间功能. 6.2.3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 应满足GB/T3241-1998《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1级要求. 6.2.4声频信号发生器 能够产生表A.1给出的频率和容差的一个或多个正弦信号,并且在(80~3000)Hz 2
JJF 1143-2006 频率范围内频率稳定度在±0.1Hz之内,总谐波失真小于0.1%.其他技术指标应满足 JG607-2003《声频信号发生器》要求. 6.2.5混响时间测量装置 声级测量部分,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部分,声频信号发生器部分应分别满足 6.2.2、6.2.3、6.2.4条要求.混响时间测量范围(1~20)s,用已知衰减斜率的电信 号校准混响时间的测量误差应不超过±5%. 6.2.6电压表 电压表的最大允差应优于±1%. 6.2.7频率计 频率计在所需频率上的最大允差为1×10-.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校准项目 混响室声学特性的校准项目见表2. 表2混响室声学特性校准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1 混响时间 2 本底噪声 3 室内声压均匀性 7.2校准方法 7.2.1混响室描述 混响室在设计建成后应有包括名称、设计者、建造者、建成时间的明确标识.混响 室还应给出以下明确信息: a)混响室容积(容积决定混响室测量频率下限,见表3); b)混响室内总表面积; c)扩散体的描述及数量; d)适用的范围. 表3作为所考虑最低频带函数的测试室最小容积 最低的1/3倍频程中心频率/Hz 混响室最小容积/m² 100 200 125 150 160 100 200及更高 70 3
JJF 1143-2006 7.2.2混响时间 7.2.2.1测量仪器的连接如图1. 混响室 1/3倍频程 功率 混响时间 声频信号 发生器 滤波器 放大器 标准声源 测量装置 传声器 o 图1混响时间测量框图 7.2.2.2混响室的混响时间测量频率范围,根据混响室的容积由表3确定测量频率下 限,由频率下限开始按1/3倍频程步进,测量至8000Hz中心频率. 7.2.2.3声频信号...
JJF 1142-2006 建筑声学分析仪校准规范.pdf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142-2006 建筑声学分析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BuildingAcousticsAnalyzers 2006-05-23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 1142-2006 建筑声学分析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JJF 1142-2006 Building Acoustics Analyzers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5月23日批准,并自 2006年8月23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F 1142-2006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姚秋平 (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时根火 (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罗亚清 (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陶丽君 (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JJF 1142-2006 目录 1范围 (1) 2 引用文献 (1)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1) 4概述 (1) 5计量性能 (1) 5.1频谱分析特性 (1) 5.2混响时间. (2) 5.3声压级测量部分 (2) 5.4信号源特性 (2) 6校准条件 (2) 6.1环境条件 (2) 6.2标准器及其他设备 (3)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3) 7.1校准项目 (3) 7.2校准方法 (4) 8校准结果表达 (6) 8.1校准数据处理 (6) 8.2校准证书 (7) 8.3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7) 9复校时间间隔 (7) 附录A校准证书内容 (8) 附录B建筑声学分析仪混响时间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实例 (11)
JJF 1142-2006 建筑声学分析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声学分析仪的校准. 2引用文献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 HOUSE GB/T3102.7- 声学的量和单位》 GB/T 3241 GB/T 3947 GB/T412 JJF 100 JJF 105 JJG18 JJG 27 98 标准 JJG44 D 《倍频程和1/ 频程滤波器 JJG 60 使用本 应注意使 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术语和计 本规范采用 义以及 3102.7-1993中规定 的量和单位. 4概述 建筑声学分析仪是测量 建筑声学的基本参数的仪器.建筑 声学分析仪广泛用于房间混响时间的测量和材料吸声及隔声等声学特性的测量.建筑声 学分析仪通常由频谱分析、频带声压级测量、混响时间测量、声源等部分组成;也有建 筑声学分析仪不带声源部分,激励声由外部脉冲声(如发令枪,电火花等),宽带噪声 (如噪声发生器)等声源完成. 5计量特性 5.1频谱分析特性...
JJF 1141-2006 汽车转向角检验台校准规范.pdf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F1141-2006 汽车转向角检验台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Turning AngleTesters for Automobile 2006-03-08发布 2006-07-0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fineprint.cn
JF1141-2006 汽车转向角检验台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JJF1141-2006 Turning Angle Testers for Automobile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3月8日批准,并自2006 年7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几何量角度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蘸 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弥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规范由归口单位负责解释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fineprint.cn
JF1141-2006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罗发贵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刘美生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杨春生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隋敏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戚桂芬 (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陈南峰 (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张晓光 (成都弥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fineprint.cn
JJF 1141-2006 目 录 1范围 (1) 2引1用文献 (1) 3概述 (1) 4计量特性 (1) 4.1测量范围 (1) 4.2空载零位误差 (1) 4.3漂移 (1) 4.4示值误差 (1) 5校准条件 (2) 5.1环境条件 (2) 5.2校准器具 : (2) 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2) 6.1测量范围 (2) 6.2空载零位误差 (2) 6.3漂移 (2) 6.4示值误差 ..... (2) 7校准结果表达 (2) 8复校时间间隔 (2) 附录A示值误差计算实例 (3) 附录B汽车转向角检验台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4) 附录C校准证书封面及内页格式 (7)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fineprint.cn
JF1141-2006 汽车转向角检验台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汽车转向角检验台(以下简称转角台)的校准. 2引用文献 JJG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94-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技术规范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概述 转角台是以角度传感器为标准给出角位移的检测仪器.它广泛用于汽车综合性能检 验中检测汽车转向轮的转向角,主要结构由左、右机架,浮动盘,角度传感器和显示器 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根据对中方法分为自动式和手动式. 口 ↑ 进车 图1汽车转向角检验台结构示意图 1一机架:2-左日转盘:3-左找正光电传感器:4-中间盖板: 5一右回转盘:6一右找正光电传感器 4计量特性 4.1测量范围:(0~土50) 4.2空载零位误差:±5 4.3漂移:数字显示式仪表的变化量不超过0.5/0.5h 4.4示值误差:±1 注:由于校准不判定合格与否,故上述要求仅供参考.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fineprint.cn...
JJF 1128-2004 矢量信号分析仪校准规范.pdf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 11282004 矢量信号分析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Vector Signal Analyzers 2004-09-21发布 2004-12-2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 1128-2004 矢量信号分析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JJF 11282004 Vector Signal Analyzers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4年09月21日批准,并自 2004年12月2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倍息产业部电子601计量站 本规范由归口单位负责解释
JJF 11282094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谢少锋 (信息产业部电子601计量站) 梁琼崇 (信息产业部电子601计量站) 参加起草人: 杨桥新 (信息产业部电子601计量站)
JJF 11282004 目录 1范 (1) 2引用文. (1) 3术语和定文 (1) 3.1调失.... (1) 3.2 失量坐标图 (1) 3.3 误差矢量 (1) 3.4 误差失量幅度 (1) 3.5 矢量幅度误. (1) 3.6 相位误墓. (2) 3.7 IQ原点偏移 (2) 3.8频率偏移 (2) (2) 5 计量特性 - (2) 6校准条件. (3) 6.1环境条件 6.2校准用标准器及其作设备 - ( 4) 6.3其要求.. (5)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 (5 ) 7.1 工作正常性检查. *(5) 7.2失量信号测量功能的检查 (6) 7.3 IQ信号测量动能的检查 (6) 7.4 颗率测量示值的校. (9) 7.5 我波幅度测量示值的校准 () 7.6 我波幅度测量非线性的校准 (8) 7.7 双通道测量不致性的校准. (9) 7.8 输人通道互调失真的校准 (01) --- 7.9 输人通道请波失真的校准. (10) 7.10 输人通道内部噪声的校准 (II) 7.11 源到通道中我的校准 (11) 7.12 通道间申扰的校准 (12) 7.13 输人口回波损耗的校准 (12) 7.14 源输出口回该损耗的校准 (13) 7.15 信号数输出幅皮的校准 (13) 7.16 信号源谐波失真的校准 (13) 7.17 测量通道相位噪声的校准 (14) I
JJF 11282004 7.18数字量测量示值的校准 (14) 校准结果的表达 (15) 9复校时间隔 (16) 附录A矢量信号分析仅校准记录格式 (17) 附录B主要项目校准不确定度分析实例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