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39.2-2023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第2部分:网片》最新解读.pdf
《GB/T3939.2-2023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 标记第2部分:网片》最新解读
渔网新国标解读:开启智慧渔业新篇章 GB/T3939.2标准概述:渔具材料的命名与分 类 目最 网片材料命名规则:详细部析与实例 新标准下的网片标记方法:规范与便捷 渔网材料的质量要求:安全与耐用性双重保障 网片选择指南:根据不同渔业需求精准匹配 环保理念融入渔网新标准:可持续发展在行动 新旧标准对比:网片命名与标记的变革
实操演练:网片命名与标记的快速上手 案例分享:新标准在渔业生产中的成功应用 渔民必备知识:新国标对渔网使用的指导意义 目最 网片材料性能分析:提升捕捞效率的关键 标准引领创新:渔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网片维护与保养:延长渔网使用寿命的秘诀 渔网市场准入门槛:新标准下的行业规范 网片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应对多变水域环境 智慧选择:根据不同鱼种选择最佳网片
网片编织工艺解读:影响渔网性能的重要因素 新国标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正当时 网片破损预防与处理:确保渔业安全生产 标准助力渔民增收:科学使用渔网提升效益 目最 网片材料创新发展动态:科技引领未来渔业 渔网新国标与国际接轨:提升中国渔业国际竞 争力 网片尺寸与规格详解:满足多样化捕捞需求 新标准下的渔网设计与制造:创新与实践相结 合
网片材料的经济性分析:性价比与投入产出比 渔网新国标实施效果评估:行业与改进建 议 目录 网片在海洋渔业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淡水渔业中的网片选择与应用技巧分享 新国标对渔网行业产业链的影响分析 网片材料的绿色生产与循环利用探讨 智能渔网技术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 网片材料性能测试方法与指标解读
泵理论与技术.pdf
H 海川 hcbbs. 前言 泵是一种应用十分普遍的通用机械,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 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泵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各行各业对泵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
近年 来泵研究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经典的泵理论和设计方法也在不 断地完善和发展。
因此,对于与泵有关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的工程师和学 者都非常需要一本有关现代泵知识的综合性书籍。
内容应包含经典的泵理论与技术,同时 包括泵的新知识、新技术;不仅有泵基础理论,还能够结合工程实践。
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1962年成立以来,对泵相关领域进行了大量深 入系统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人才培养。
2011年组建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
针对我国泵行业的需求和学校流体机械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结合作者们 的工作经历,历经两年多时间组织编写了这本有关泵的综合性论著一泵理论与技术。
本 书有三个特点:一是较系统全面,从泵的基本理论、泵的水力设计、泵的测试技术和运行 到各类泵的应用等都有介绍;二是内容较新,从泵的水力设计方法进展、泵CAD/CFD技 术到泵的流动诱导振动噪声等均有涉及;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总结国内外泵同行的成果 外,还特别对作者们长期以来在泵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的经验作了较好的总结, 且给出了一些应用实例。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我国泵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全书共分27章,内容包括泵概述、泵基本理论、泵汽蚀、离心泵和混流泵的水力设 计、轴流泵水力设计、泵特殊水力设计方法、泵CAD技术、泵CFD理论与应用、泵设计 方法进展、潜水泵、固液两相流泵、自吸离心泵与射流泵、旋涡泵、磁力泵、屏蔽泵、核 电用泵、泵作透平、往复泵、回转式容积泵、诱导轮、泵的轴封、泵零件的强度计算、泵 进出水流道、泵的振动与噪声、泵试验、泵内流测试技术与应用和泵的运行等。
本书的撰写人员与分工:施卫东、张德胜、周岭撰写第1章;袁寿其、马新华撰写第2 章;潘中永、王勇撰写第3章和第20章;李红、林洪义撰写第4章;施卫东、潘中永、张德 胜撰写第5章;袁寿其、张金凤、陆伟刚、周岭撰写第6章;刘厚林、谈明高、王凯撰写第7 章;张金凤撰写第8章;袁寿其、刘厚林、谈明高撰写第9章;曹卫东、施卫东、王川撰写 第10章;刘厚林、施卫东、谈明高撰写第11章;刘建瑞、向清江撰写第12章和第13章;孔 繁余撰写第14章和第15章;袁寿其、朱荣生、付强、王秀礼撰写第16章;杨孙圣撰写第17 章;叶晓琰、毛楚方、杨孙圣撰写第18章;叶晓琰、林洪义、杨孙圣撰写第19章;何玉杰 撰写第21章;李伟、施卫东、蒋小平、张启华撰写第22章;李彦军撰写第23章;袁建平、 裴吉、司乔瑞撰写第24章;汤跃撰写第25章和第27章;袁建平、李亚林撰写第26章;附录 由孔繁余、谈明高整理。
全书由袁寿其、施卫东、刘厚林统稿,林洪义主审。
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在此对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尽管作者们在此书的撰写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错误和不尽人意之处在所难免, 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袁寿其
H海川 hcbbs. 目 帐 前言 2.6.2泵损失的计算 23 第1章泵概述 参考文献 1 1.1泵的定义 第3章泵汽蚀 1 24 1.2泵的分类 1 3.1泵汽蚀概论 24 1.2.1叶片式泵 1 3.1.1泵内汽蚀的发生过程 24 1.2.2容积式泵 1 3.1.2泵发生汽化时的危害 24 1.2.3其他类型泵 1 3.2汽蚀基本方程式 24 1.3泵的过流部件 3.3汽蚀余量计算方法 26 1.3.1叶轮 2 3.3.1泵汽蚀余量计算方法 26 1.3.2吸水室 3 3.3.2装置汽蚀余量计算方法 28 1.3.3压水室 3 3.4提高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 ".. ... 1.4叶片式泵的结构形式 3.4.1考虑抗汽蚀性能泵的设计要点 30 1.5泵的用途 7 3.4.2防止汽蚀的措施 1.6泵的发展展望 9 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10 第4章离心泵和混流泵过流部件的 第2章泵基本理论 ........ 水力设计 2.1泵的基本参数 11 4.1泵设计理论与方法 33 2.1.1 流量 11 4.1.1泵设计理论 33 2.1.2 扬程 .. 11 4.1.2泵设计方法 33 2.1.3 转速 11 4.2设计参数及其水力结构方案确定 34 2.1.4 汽蚀余量 11 4.2.1提供设计的参数和要求 34 2.1.5 功率和效率 11 4.2.2泵轴功率P及配用原动机的额定 2.2泵的基本方程 功率P........ ..38 2.2.1基本方程的推导和说明 4.2.3确定泵进出口直径 ......
中建机电工程主要设备认质认价说明书(91页).pdf
1.0版 机电工程主要设备 认质认价说明书 中建科工
前言 为进一步落实中建集团“六个专项行动”工作部署,持续提升基 础管理能力、推动机电工程专业精细化管理,提高项目商务管控能力, 提升机电工程专业利润,工程BG针对机电工程主要设备认质认价做 出指引,特编制此《机电工程主要设备认质认价说明书》.
认质认价工作是现阶段在建新业务项目的重难点工作,在推进 过程中一是要主张先认质后认价,说服甲方将认质和认价的责任分 解,明确流程,规避风险:二是要注重认质认价依据的合规性,确保 过程认定后结算可直接套用,同时明确不参与下浮;三是要充分平衡 认质认价与概算的关系,优先进行定额及信息价分析,再针对不利处 做认质认价策划:四是要重视设备或材料的规格、参数等影响价格的 因素,将认质认价工作向技术层面推进;五是要注意付款方式、材保 费、装卸车等对价格影响因素的争取.
本说明书从设备功能参数、常规品牌价格、关键参数要点分析、 认质认价询价单及设备运输验收等多方面信息介绍,帮助指导新业 务人员掌握主要材料的关键性能及价格因素,形成认价技术层面的 关联,以便在对甲价格谈判中找到博弈基础和信息不对称点,提高对 甲认质认价的主导权,同时也能助力对甲进行分包询价的影响及分 包投标报价的价格对比.
因机电设备种类繁多,各种规格参数具备一定的特定性,本说明 书暂分为5个章节5类常用设备类型进行介绍,其余需认质认价材 料设备待后续逐步完善.
目录 第一章机电设备认质认价基本流程 一、机电设备认质认价准备工作 二、机电设备认质认价对外流程 第二章冷却塔 、冷却塔介绍 1、使用用途, 2、产品生产标准, 3、机组组成 4、冷却塔类型 5、主要参数解析. 二、认质认价介绍 1、冷却塔常用品牌及价格参考 8 2、冷却塔关键参数 6 3、冷却塔设备询价 12 三、设备验收注意事项, .14 1、验收前准备 .14 2、货物清点 ..14
3、开箱检验 15 4、配套及注意事项 16 第三章低压发电机组 17 、柴油发电机组介绍 17 1、柴发机组介绍 17 2、柴发机组产品标准 17 3、发电机组组成 17 4、发电机组类型 .20 5、发电机组参数解析 .20 二、认质认价介绍 .22 1、发电机组品牌机价格参考 .22 2、发电机组关键参数 .24 3、发电机组设备询价. 26 三、柴发容量估算指标 .28 四、设备验收及运输安装注意事项 .30 1、验收前准备 .30 2、货物清点 .30 3、开箱检验 ..31
4、柴发运输与安装 32 第四章水冷式冷水机组 .34 、水冷式冷水机组介绍 .34 1、原理及组成部件 .34 2、产品生产标准 .34 3、水冷式冷水机组的组成 .35 4、冷水机组类型, .36 5、冷水机组性能参数解析 .37 二、认质认价介绍 .44 1、冷水机组品牌及价格参考 .44 2、冷水机组关键参数 46 3、冷水机组设备询价, 47 三、冷水机制冷负荷估算 .49 四、设备验收及运输安装注意事项 .52 1、验收前准备 .52 2、货物清点 .52 3、开箱检验, .53 4、冷机运输与安装 .54
重庆市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消耗量标准(1.0版).pdf
重庆市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 消耗量标准(1.0版) 二〇二四年二月
目 重庆市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计价参考标准, 总说明..... 一、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1、现浇混凝土整层(机器人) (1)垫层.. 2、现浇满堂基础(机器人) (1)满堂(筏板)基础. 3、现浇混凝土板(机器人) (1)有梁板.. (2)无梁板. (3)平板. 10 二、楼地面工程.. 11 1、楼地面找平层(机器人) 14 (1)细石砼找平层, 14 (2)水泥砂浆面层, 15 2、整体混凝土面层.
16 3、地坪漆(机器人) 17 (1)地坪漆地面. 17 三、非承重隔墙工程. 81 1、ALC板安装(机器人) . 21 (1)轻质条板隔墙. 21 四、防水工程.. 22 1、防水卷材(机器人) . 25 (1)改性沥青卷材防水, 25 五、内墙面装饰工程. . 26 1、喷涂乳胶漆、涂料(机器人) 29 (1)乳胶漆. 29 (2)墙面喷涂涂料. . 30 2、腻子(机器人) 31 (1)喷涂腻子. 31 六、边坡支护工程.
. 1、喷射混凝土(机器人) 35 (1)边坡喷射混凝土 35 七、道路工程... 37 1、混凝土路面(机器人) 40 (1)水泥混凝土路面. 4 0
总说明 一、《重庆市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消耗量标准(1.0版)》(以下简称“本 标准")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的 用量标准,是编制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的参考.
二、本标准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按《重庆市建设领域建筑机器人与智能施 工装备选用指南》(2023年版)明确的适用场景和应用要点,采用地面混凝土整 平机器人、抹平机器人、墙板安装机器人、地坪研磨机器人、地坪漆涂敷机器人、 防水卷材铺贴机器人、墙面喷涂机器人、湿喷机械手、混凝土摊铺机器人为代表 的建筑机器人施工的工程.
三、本标准是以国家和重庆市现行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 质量评定标准、产品标准、安装操作规程和现行定额为依据编制,主要编制依据 如下: (一)《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CQJZZSDE-2018): (二)《重庆市市政工程计价定额》(CQSZDE-2018): (三)《重庆市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定额》(CQZPDE-2022): (四)《重庆市建设领域建筑机器人与智能施工装备选用指南》(2023年版): (五)《重庆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评价指标(试行)》: (六)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质量评定标准、 产品标准、安全操作规程: (七)相关的施工资料及市场调研资料.
四、本标准是按正常施工工期和施工条件,考虑施工企业常规的施工工艺, 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
五、本标准人工以工种综合工表示,内容包括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 用工、人工幅度差,人工每工日按8小时工作制计算.
六、本标准材料消耗量已包括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净用量以及从工地仓库、 现场堆放地点或现场加工地点至操作或安装地点的运输损耗、施工操作损耗、施 -1-
工现场堆放损耗.
七、本标准已包括材料、成品、半成品从工地仓库、现场堆放地点或现场加 工地点至操作或安装地点的水平运输.
八、本标准为消耗量标准,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可参照建设期工程造 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信息价格或市场价格执行,企业管理费、利润及一般风险费等 费用应结合项目实施情况及企业自身情况确定.
九、本标准的工作内容已说明了主要的施工工序,次要工序虽未说明,但均 已包括在内.
十、本标准中注有“×××以内”或者“×××以下”者,均包括×××本 身:“×××以外”或者“×××以上”者,则不包括×××本身.
十一、本标准总说明未尽事宜,详见各章说明.
-2
第一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GB/T 3939.3-2004 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 绳索.pdf
ICS 65.150 B 5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39.3-2004 代替GBT39411983 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 绳索 Nomenclature and signs of mainfishing gear material--Rope 2004-11-09发布 2005-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939.3-2004 前言 (BT3939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分为如下丘个部分: GBT3939.12004《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网线》: -(GBT3939.22004《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网片》: GB/T3939.32004《主要渔且材料命名与标记绳索》: GB/T3939.4-2004《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浮子): GB/T3939.52004《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沉子》.
本部分为GB/T3939的第3部分.
本部分是对(GB/T39411983《绳索标识》的修订.
其重要技术内容有以下修改: --本部分名称由《绳索标识》改为《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绳索》: 一增加命名部分.并将标识完整为标记: ---将绳索的类别、绳股数合并为绳索的结构型式: --以绳索的公称直径为主要特征进行标记,删除了绳纱的线密度、绳纱数、综合线密度三项特征: 一:省略了标记中的单位符号.
本部分使用SC/T5001《渔具材料基本术语》中的定义.
本部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渔具及渔具材料分技术委员会(TC156/SC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柴秀券、乐伟章、邹本全.
本部分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39411983.
GB/T3939.3-2004 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绳索 1范围 GB/T3939的本部分规定了绳索命名的原则和标记的组成.
本部分适用于未经浸渍或涂层处理的植物纤维绳、合成纤维绳及混合绳的命名和标记.
经浸渍或 涂层处理过的绳索,标记时须注明.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393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SC/T5001渔具材料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SC/T500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3939的本部分.
4命名 绳索按材料进行分类的原则命名.
4.2当绳索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纤维材料组成时,以其主次按序定纤维材料的中文名称后接“绳"字作为 产品名称.
字作为产品名称.
5标记 5.1绳索标记按次序包括下列五项: a)产品名称; b)绳索的结构型式,以代号表示; c)绳索的公称直径,以毫米值表示; d)捻绳的最终捻向,以“S"或“Z"表示; e)标准号.
5.2a)、b)之间和e)与前项之间留一字空位.
5.3b).绳索结构为三股复捻、四股复捻、三股复合捻、八股编绞、无芯编织、有芯编织、单股初捻、六股 复捻的代号分别为A、B、C、E、H、K、I、J.
5.4对于最终捻向为Z捻的捻绳可省略d),编绳则无d).
示例1:三股乙纶单丝绳索A24SC5013 表示按SC5013《三股乙纶单丝绳索》生产、公称直径为24mm、最终捻向为Z捻、三股复捻的三股乙纶单丝绳索.
示例2:三股聚丙烯单丝绳索E64GB/T8050
GB/T 3939.3-2004 表示按(BT8050三股和八股聚丙烯单丝或薄膜绳索特性生产、公称直径为64mm、八股编绞的三股聚丙稀单丝 绳索.
示例3:丙纶裂膜夹钢丝绳A24SCT5017 表示按SCT5017<丙纶裂膜夹钢丝绳=生产、公称直径为21mm、最终捻向为Z捻、三股复捻的丙纶裂膜夹钢丝绳. 6简便标记 6.1在产品标志、渔具制图等场合,可采用简便标记. 6.2a)产品名称用纤维材料的代号后接"--"表示. a)、b)之间不留空位. 示例1:第5章示例1简便标记为: PEA24 SC 5013 示例2:第5章示例2简便标记为: PP-E64GB/T 8050 示例3:第5章示例3简便标记为: PPC()MBA24SC/T 5017
GB/T 3939.4-2004 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 浮子.pdf
ICS 65.150 B 5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39.4-2004 代替GB.T39421983 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 浮子 Nomenclature and signs of mainfishing gear material-Float 2004-11-09发布 2005-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939.4-2004 前言 GBT3939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分为如下丘个部分: GB/T3939.1--2004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网线: -GB/T3939.22004《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网片》: GB/T3939.32004《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绳索》: -GB/T3939.42004《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浮子》: ---GB/T3939.52004《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沉子》.
本部分为GB/T3939的第4部分.
本部分是对GB/T3942--1983《浮子标识》的修订.
其重要技术内容有以下修改: 本部分名称由《浮子标识》改为《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浮子》; ---增加命名部分,并将标识完整为标记: -删除了浮力特征: 省略了标记中的单位符号: -增加了简便标记.
本部分使用SC/T5001《渔具材料基本术语》中的定义.
本部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渔具及渔具材料分技术委员会(TC156/SC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柴秀芳、乐伟章、邹本全.
本部分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3942-1983.
GB/T 3939.4-2004 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浮子 1范围 GB/T3939的本部分规定了浮子命名的原则和标记的组成.
本部分适用于渔用塑料浮子的命名和标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393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SC/T5001渔具材料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SC/T500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3939的本部分.
4.命名 浮子按材料进行分类的原则命名.
在材料的中文名称后接“浮子”二字作为产品名称.
注: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名称用其代号“ABS"表示.
5泡沫塑料浮子标记 5.1泡沫塑料浮子标记,应按次序包括下列四项: a)产品名称; b)外形尺寸:球形为外径,圆柱形为外径乘长度,其他形状为外形最大的长乘宽乘厚,以毫米值 表示; c)孔径:以毫米值表示: d)标准号.
5.2a)、b)之间和d)与前项之间留一字空位.
5.3b)在外径的毫米值之前,应写上“Φ”.
5.4c)在孔径的毫米值之前,应写上"D";若无串心孔,则无c).
示例:泡沫塑料浮子聚氯乙烯球形Φ120D15SC/T5009 表示按SC/T5009《泡沫塑料浮子聚氯乙烯球形》生产、外径为120mm、孔径为15mm的泡沫塑料浮子聚氯乙 烯球形.
6硬质塑料浮子标记 6.1硬质塑料浮子标记,应按次序包括下列四项: a)产品名称; b)外形尺寸:球形为外径,非球形为外形最大的长乘宽乘厚,以毫米值表示; c)耐压水深,以米值表示;
GB/T3939.4-2004 d)标准号.
6.2a)、b)之间和c)、d)之间留一字空位.
b)、c)之间用""号连接.
6.3b)在外径的毫米值之前,应写上“Φ”.
7简便标记 7.1在产品标志、渔具制图和浮子为非球形、非圆柱形等场合,可采用简便标记.
7.2a)产品名称用材料的代号后接"-"号表示.
a)、b)之间不留空位.
7.3外形尺寸和孔径在不需表明时,可用代号来表示.
示例:第5章的示例简便标记为: PVC Φ120D15SC/T 5009
GB/T 3939.5-2004 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 沉子.pdf
ICS 65.105 B 5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39.5-2004 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 沉子 Nomenclature and signs of main fishing gear materialSinker 2004-11-09发布 2005-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939.5--2004 前言 (BT3939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分为如下五个部分: (GBT3939.12004《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网线》: GB/T3939.22004《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网片》: (GB/T3939.4200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浮子》: -GB/T3939.52004《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沉子》.
本部分为(GB/T3939的第5部分.
沉子是渔具的重要属具,是主要的渔具材料之一.
本部分作为《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系列标 准面制定目的是使沉子的命名和标记有统一的规范.
本部分使用SC/T5001《渔具材料基本术语》中的定义.
本部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渔具及渔具材料分技术委员会(TC156/SC4)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柴秀芳、乐伟章.
本部分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负资解释.
GB/T 3939.5-2004 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沉子 1范围 GB/T3939的本部分规定了沉子命名的原则和标记的组成.
本部分适用于渔用沉子的命名和标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393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SC/T5001渔具材料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SC/T500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3939的本部分.
4命名 沉子按材料进行分类的原则命名.
4.1当沉子由单一材料组成时,在材料的中文名称后接“沉子”二字作为产品名称.
4.2当沉子由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组成时,以主要材料的中文名称后接“复合沉子”四字作为产品 名称.
5标记 5.1沉子标记,应按次序包括下列四项: a)产品名称; b)外形尺寸:圆柱形为外径乘长度,腰鼓形为最大外径乘长度,球形为外径,其他形状为外形最大 的长乘宽乘厚,以毫米值表示; c)孔径:以毫米值表示; d)标准号.
5.2a)、b)之间和d)与前项之间留--字空位.
5.3b)在外径的数值之前,应写上"Φ”.
5.4c)在孔径的数值之前,应写上“D";若无串心孔,则无c).
6简便标记 6.1在产品标志、渔具制图中,可采用简便标记.
6.2a)产品名称用材料的代号后接“一”表示.
当沉子由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组成时,以其主次按序在 材料代号之间用"一"号连接.
a)之后不留空位.
沉子常用材料代号见表1.
GB/T 3939.5-2004 表1沉子常用材料代号 材料 代号 材料 代号 铅 Pb 水泥 CEM 铁 Fe 聚氯乙烯 PVC 橡胶 RUB 不饱和聚酯树脂 DAP 陶土 CER 硫酸钡 B 岩石 STO 6.3b)外形尺寸和c)孔径在不需表明时,可用"一"代号来表示.
GBJ 3-73 砖石结构设计规范.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砖石结构设计规范 GBJ S-73(试行) 主编单位:辽宁省基本建设委员会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试行日期:1974年5月1日(73)建发设字第706号 根据一九七一年全国设计革命会议要求,由辽宁省基本建设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修订的砖石结构设计规范, 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砖石结构设计规范>GBJ3-73为国家试行标准,自一九七四年五月一日起开始 试行.
本规范由辽宁省基本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一般技术性的问题中辽宁工业建筑设计院负责解释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二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1)建革函字第150号通知,由辽宁省基本建设委会会同第一机械工业 部、四川省建委、湖北省建委、福建省基建局所属设计、施工、科研单位及湖南大学、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第十五个单位共同组成修订组,对原砖石结构设计规范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贯翻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实行技术人员、工人、干部三结合,进行了比较广泛 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总结了广大群众的实践经验,吸取了近年来砖石结构方面的科研成果,并征求全 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修订后的规范共分七章、六十条和八个附录.
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在房屋静力计算中增加了刚弹性方案: 修改了大小偏心受压计算公式:构造部分作了简化和补充:空斗墙、简拱房屋等常用砖石结构作了补充规 定.
在试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 交辽宁工业建筑设计院并抄送我委.
辽宁省基本建设委员会 一九七三年九月 基本符号 内外和材料指标 N--级向力Ne--局部受压面积上的纵向力或兴端支承压力
HO-由上层传来作用于梁端上的纵向力 M-弯矩 Q--剪力 R1--砖石标号 R2--砂浆标号 R一砌体的抗拉强度 RI--确体的轴心抗拉强度 Rw--砌体的弯曲抗拉强度 Rf-砌体的抗剪强度 RO--硼体的局部抗压强度 Rp--网状配筋砌体的抗压强度 Rq--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 R'g-钢筋的抗压设计强度 Rh-混减土的轴心抗压设计强度 Rz-组合砌体构件的换算强度 R2s-龄期为28天的砂浆抗压强度 E--砌体的弹性模量 Ek-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Z-组合砌体构件的换算弹性模量 几何特征 A--截面面积 Ac--局部受压面积 A0一影响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 Ad-垫块面积
Ag-受拉钢筋的载面面积 A'g--受压钢筋的截面面积 Ae--砌体受压部分的面积 Ah-混凝土的截面面积 B-相邻窗间墙之间或壁柱间的距离 B0--在宽度B范围内的门窗润口宽度 b--构件截面宽度 Cs--网状配筋砌体钢网的网格尺寸 d--矩形截面的级向力偏心方向的边长或墙的厚度 d-T形截面的折算厚度 cg-级向力的偏心距 H--楼层的层高或构件的高度 HO-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Hs-构件变截面上段的高度 Hx-构件变截面下段的高度 h--梁的截面高度 1--横墙间距 10-梁的计算跨度 1-截面惯性矩 r-截面的回转半径 S-截面面积矩或截面周长 W--截面抵抗矩 y--截面重心到级向力所在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 计算系数
K--安全系数 Kp-配筋砌体的安全系数 a-纵向力的偏心影响系数 β一构件的高厚比 [β]-墙、柱的允许高厚比 n一偏心受压时纵向弯曲系数的修正系数 入一构件的长细比 m-侧移折减系数 一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 p--网状配筋砌体构件的级向弯曲系数 z-组合砌体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 Y-局部抗压强度的提高系数 C一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修正系数 1--非承重墙[β]的修正系数 x2--有门窗润口的墙[β]的修正系数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在砖石结构设计中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合理选用结构方案和建筑材料,做到技术 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订本规范.
第2条本规范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房屋及构筑物的砖石结构的设计.
设计下列房屋及构筑物时,还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一、特殊条件下(如地震区、湿陷性黄土地区和有腐蚀性影响的环境等)的房屋及构筑物: 二、特种构筑物(如期岗、水塔等): 三、砖薄壳和双曲砖拱房屋等.
注:设计土墙房层,可参照附录一.
第二章材料和砌体的计算指标 第一节材料 第3条砖石材料和砂浆的标号,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普通枯土砖、空心砖和硅酸盐砖标号,300、250、200、150、100、75和50; 二、石材和砌块标号:1000、800、600、500、400、300、200、150、100、75和50; 三、砂浆标号:100、50、25、10和4. 注:①砖石材料的规格尺寸及其标号的确定方法,可参照附录二 ②砂浆标号的确定方法,可参照附录三.
第4条配筋砌体中所用钢筋和混凝土的质量标准和强度指标,应符合现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的要求.
第二节砌体的计算指标 第5条龄期为28天的砌体的抗压强度R,根据砖石和砂浆标号,分别按下列规定采和: 注:①当砌体用纯水泥砂浆砌筑时,R应按装1~4所列数值乘以0.85后采用.
②冬季施工的砌体工程,采用抗冻砂浆法时,砂浆按常温施工的标号提高一级,此时冬季施工的砌体的强 度和稳定性可不予验算.
③验算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砌体强度时,可按砂浆强度为0确定其砌体强度.
一、尺寸为24×11.5X5.3厘米的砖、空心砖和硅酸盐砖砌体的抗压强度R,应按装1采用.
二、以毛截面计的1砖厚空斗砌体的抗压强度R,应按表2采用.
三、每皮高度为40厘米的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R,应按表3采用.
每皮高度h2小于40厘米和大于40厘 米的砌块砌体的抗压强R,可按表3所列数值分别乘以系数C2和C3后采用: 15厘米≤h240 厘米 c2=10.004(h2-40)≤1.2.
砖、空心砖和硅酸盐砖砌体的抗压强度R (公斤/厘米2)表1
GB/T 3939.2-2023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 第2部分:网片.pdf
CCS B 56 ICS 65.15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939.2-2023 代替GB/T 3939.2-2004 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 第2部分:网片 Nomenclature and signs of main fishing gear material-Part 2:Netting 2023-12-28发布 2024-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939.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GB/T3939(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的第2部分.
GB/T393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网线; 第2部分:网片: 第3部分:绳索; 第4部分:浮子; 第5部分:沉子.
本文件代替GB/T3939.2-2004(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网片》,与GB/T3939.2-2004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主要网片纤维材料代号(见第4章): 一更改了标记的类别、构成以及表述形式(见第5章,2004年版的第5章和第6章); 增加了网片规格标记(见5.1.1) -增加了网目形状代号及主要网片产品结型代号(见5.1.2); 增加了PET网标记(见5.1.3.1、5.2.2.1); 增加了网目形状及经涂料处理过网片标记内容(见5.1.2、5.1.3、5.2.1、5.2.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农业农村部绳索网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宝应亿力源绳网有限公司、海 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量技术服务(江苏)有限公司、山东海洋现代渔业有限公司、金华市迪科斯运动 用品有限公司江苏金枪网业有限公司、山东明波网业有限公司、盐城神力制绳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 学、惠州市益晨网业科技有限公司、南通中余渔具有限公司、河海大学、青岛兴轮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建高、连字职、陈建新、金秋吉、吉增明、孙明、翟介明、王国祯、张健、祁学勤、 李茂菊、征桂懋、曹宸睿、赵绍德、曹文英.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3年发布为GB/T3940-1983.2004年第一次修订为GB/T3939.2-2004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T3939.2-2023 引言 渔具材料是指直接用来装配成渔具的材料,主要包括网线、网片、绳索、浮子和沉子等五大类产品.
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是为了统一网线等五大类产品的命名原则及标记组成,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 标记标准满足了渔具材料共同交流和约定俗成的要求,促进交流顺畅,减少沟通障碍,促进了生产、贸 易、科研等活动的顺利进行.
网线、网片、绳索、浮子和沉子产品分别属于五大类渔具材料产品,相关产 业规模巨大,且一般由不同企业加工销售,因此,有必要按部分制定相关标准,以为现代渔业的发展提供 科技支撑.
渔业高质量发展中,需要相应的渔具材料标准化体系来支撑,GB/T3939(主要渔具材料命 名与标记》旨在规范网线等五大类渔具材料产品的命名与标记,以方便相关产品的监管、生产、贸易与合 作交流等,拟由五部分构成.
第1部分:网线 第2部分:网片.
第3部分:绳索. 第4部分:浮子.
第5部分:沉子.
GB/T 3939.2-2023 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 第2部分:网片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主要渔具材料网片命名与标记的术语和定文,确立了渔网片命名的原则和标记的 组成.
本文件适用于渔网片的生产、贸易和管理.
其他网片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SC/T5001渔具材料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文 SC/T5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渔具材料fishing gear material 直接用来装配成渔具的材料.
注:渔具材料主要包括网线、网片(3.2)、绳索、浮子和沉子等材料.
[来源:SC/T5001-2014 2.1] 3.2 网片netting:webbing 由网线编织成的一定尺寸网目结构的片状编织物.
[来源;SC/T5001-2014.2.9] 3.3 网目尺寸meshsize 网目的仲直长度.
注:网日尺寸用日脚长度网日长度(3.3.1)和网日内径三种尺寸表示.
[来源;SC/T5001-2014,2.9.5] 3.3.1 网目长度mesh length 目大mesh size 当网日充分拉直而不伸长时,其两个对角结或连接点中心之间的距离(见图1).
GB/T 3939.2-2023 标引序号说明: 1一两个日脚的长度, 图1网目长度 [来源;SC/T5001-2014,2.9 5.2,有修改] 3.4 网片尺寸size of netting 网片宽度(3.4.2)与网片长度(3.4.1)的乘积.
[来源:SC/T5001-2014 2.11 有修改] 3.4.1 网片长度nettinglength 网片的纵向尺度, 谨:网片长度既可用同目数表示,又可用网片充分拉直面不伸长时的长度表示,单位以m表示.
[来源;SC/T 5001-2014 2.11.1] 3.4.2 网片宽度nettingwidth 网片辐宽 网片门幅 网片横向尺度.
注:网片宽度既可用网目数表示,又可用网片充分控直面不神长时的宽度表示,单位以m表示.
[来源:SC/T5001-2014 2.11.2 有修改] 3.5 有结网片knottednetting 由网线通过作结构成的网片.
注:有结网片按其网结的种类分为活结网片、死结网片和双死结网片等.
[来源:SC/T5001-2014.2.12] 3.6 无结网片knotless netting 由网线或网线的各线股相互交织面构成的没有网结的网片.
注:无结网片按结构分为经编网片、辫编网片,绞拾网片、插拾网片、平织网片和成型网片.
[来源:SC/T5001-2014.2.13] 3.7 名义股数nominal ply 网片目脚截面单丝或单纱根数之和.
[来源:SC/T 5001-2014 2.13.11]
GB/T 3939.1-2023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 第1部分:网线.pdf
CCS B 56 ICS 65.15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939.1-2023 代替 GB/T 3939.1-2004 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 第1部分:网线 Nomenclature and signs of main fishing gear material-Part 1:Netting twine 2023-12-28发布 2024-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3939.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GB/T3939(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的第1部分.
GB/T393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网线: 第2部分:网片: 第3部分:绳索; 第4部分:浮子; 一第5部分:沉子.
本文件代替GB/T3939.1-2004(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网线》,与GB/T3939.1-2004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主要网线纤维材料代号(见第4章): 一更改了标记的类别、构成以及表述形式(见第5章,2004年版的第5章、第6章、第7章): 增加了网线规格标记(见5.1.1) 增加了聚酰胺单丝产品分类号(见5.1.2、5.2.1): 增加了经物理或化学处理过网线标记内容(见5.1.3、5.1.4、5.1.5、5.2.2、5.2.3、5.2.4); 增加了编线标记(见5.1.4、5.2.3); 增加了混合线标记(见5.1.5、5.2.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农业农村部绳索网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扬州沪远绳网有限公司、海阳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益晨网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兽普科技有限公司、深量技术服务(江苏)有限 公司、南通中余渔具有限公司、深量技术服务(青岛)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盐城神力制绳有限公司、 杭州长冀纺织机械公司、太原理工大学、山东好运通网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 水产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建高、陈建新、吉增明、陈程、张健、沈明、董红飞、张文阳、祁学勤、余雯雯、 陈小雪、李茂菊、傅岳琴、赵绍德、张元锐、曹文英.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3年发布为GB/T3939-1983.2004年第-次修订为GB/T3939.1-2004;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T3939.1-2023 引言 渔具材料是指直接用来装配成渔具的材料,主要包括网线、网片、绳索、浮子和沉子等五大类产品.
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是为了统一网线等五大类产品的命名原则及标记组成,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 标记标准满足了渔具材料共同交流和约定俗成的要求,促进交流顺畅,减少沟通障碍,促进了生产、贸 易、科研等活动的顺利进行.
网线、网片、绳索、浮子和沉子产品分别属于五大类渔具材料产品,相关产 业规模巨大,且一般由不同企业加工销售,因此,有必要按部分制定相关标准,以为现代渔业的发展提供 科技支撑.
渔业高质量发展中,需要相应的渔具材料标准化体系来支撑,GB/T3939(主要渔具材料命 名与标记》旨在规范网线等五大类渔具材料产品的命名与标记,以方便相关产品的监管、生产、贸易与合 作交流等,拟由五部分构成.
第1部分:网线 第2部分:网片.
第3部分:绳索. 第4部分:浮子.
第5部分:沉子.
GB/T 3939.1-2023 主要渔具材料命名与标记 第1部分:网线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主要渔具材料网线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渔网线命名的原则和标记的组成.
本文件适用于渔网线的生产、贸易和管理.
其他网线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SC/T5001渔具材料基本术语 3术语和定义 SC/T5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渔具材料fishing gear material 直接用来装配成渔其的材料.
注,渔具材料主要包括网线(3.2)、网片、绳索、浮子和沉子等材料 [来源;SC/T5001-2014 2.1] 3.2 网线netting twine:fishing twine 可直接用于编织网片,具备一定强力、良好结构稳定性等基本物理和机械性能的线型材料.
[来源:SC/T5001-2014,2.6.有修改] 3.3 单丝monofilament 具有足够强力适合于作为一根单纱或网线(3.2)单独使用的长丝.
[来源;SC/T5001-2014,2 6.3] 3.4 编线braidednetting twine 编织线 由若干根偶数线股(如6根、8根、12根、16根)成对或单双股配合,相互交叉穿插编织面成的网线.
[来源:SC/T5001-2014,2.6.5,有修改] 3.5 拾线twistednetting twine 将线股用加拾方法制成的网线.
[来源:SC/T 5001-2014,2.6.6]
GB/T 3939.1-2023 3.5.1 单拾线single twistednetting twine 初拾线 将若干根单纱或单丝(3.3)并合在一起,经过一次加拾面成的网线.
[来源;SC/T5001-2014 2.6.6.1 有修改] 3.5.2 复拾线folded twisted netting twine 将若干根单纱或单丝(3.3)加捻成线股,再将数根(一般为3根)线股以与线股相反的拾向加拾面成 的网线.
[来源:SC/T5001-2014 2.6 6.2,有修改] 3.5.3 复合拾线cable twistednetting twine 将数根(3根或4根)复挖线(3.5.2)以与其相反的向加抢制成的网线.
[来源:SC/T5001-2014.2.6.6 3.有修改] 3.5.4 右拾Z-twist Z 捻向从左下角倾向右上角时.
[来源:SC/T5001-2014 2.8.4.1.有修改] 3.5.5 左抢S-twist S拾 拾向从右下角倾向左上角时.
[来源:SC/T5001-2014 2.8.4.1.有修改] 3.6 混合线mixednetting twine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合制成的网线.
[来源;SC/T 5001-2014 2.6.7] 4命名 网线名称包括纤维材料名称与结构两部分,纤维材料名称见附录A中表A.1.
若网线由两种及两 种以上纤维材料组成时,以其主次按序将纤维材料名称用"/"连接后命名.
网线按结构分为单丝、捻线、 编线和混合线4类,网线以纤维材料名称连接结构后命名、 示例1; 以聚乙烯单丝加工结构为拾线的网线,应命名为: 聚乙烯抱线 示例2: 以聚丙烯单丝与聚乙始单丝加工(其中骤丙烯单丝的用量为聚乙烯单丝的两倍)、结构为混合线的网线,应命 名为: 聚丙烯/聚乙烯混合线
浙江省既有建筑托育机构、老年人照料设施改建工程防火技术导则(试行).pdf
浙江省既有建筑托育机构、老年人照料设施 改建工程防火技术导则(试行)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浙江省民政厅 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 2023年2月
浙江省既有建筑托育机构、老年人照料设施 改建工程防火技术导则(试行) 主编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批准单位: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浙江省民政厅 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 施行日期:2023年3月1日
前言 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福社,有利于促进 家庭和谐,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 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府作用,更充分激发社会力量活力,更好实现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建设、设计和技术服务机构的责任,浙江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相关单位,在充分总结借鉴各地实践经验的 基础上,参考国家、行业及浙江省现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结合浙 江省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浙江省既有建筑托育机构、老年人照料设 施改建工程防火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导则》共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消防设 计审查的要求及工作程序、4消防验收(备案)的要求及工作程序、 5消防设计、审查的技术要点等.
《导则》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编制并负责指 导实施和解释.
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及时总结实践经验, 提出完善意见和建议.
主编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主要起草人:王健、王淑敏、应振、何琦环、俞品任、丁珊、任 晓东、王晓春、毛迪华、吴海建、魏开重、邵敏、侯青、吴勇奇、陆 葵、黄征、李志刚、许世文、裘云丹 主要审查人:姜传、王伶剑、赖庆林、王靖华、吕敬建、杨彤、 成正宝
目录 1总 则 2术 语 5 3消防设计审查的要求及工作程序 .6 3.1消防设计和设计审查的要求 6 3.2特殊建设工程 3.3其他建设工程 .8 4消防验收(备案)的要求及工作程序 9 5消防设计、审查的技术要点 .11 5.1一般规定 ..11 5.2总图及建筑设计 ..11 5.3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17 5.4防排烟和暖通空调系统防火 19 5.5电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20 5.6结构安全 22 引用标准名录 .23 附件:《消防设计审查申请表》 .24
1总则 1.0.1为更好地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既有建筑托 育机构、老年人照料设施改建工程相关消防、安全的建设、设计及审 查验收工作,确保婴幼儿、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编制《浙江省既有 建筑托育机构、老年人照料设施改建工程防火技术导则(试行)》(以 下简称“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既有建筑托育机构、老年人照 料设施改建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查及验收(备案).
本导则的适用范 围包括: 1已完成工程峻工验收、备案的建筑的改造、装修工程; 2已投入使用或具备使用条件,且已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建筑改 造、装修工程.
1.0.3本导则第1.0.2条规定的既有建筑托育机构、老年人照料设施改 建工程,应按本导则第3、4章的规定提交消防设计审查或施工图审 查及消防验收、备案.
1.0.4既有建筑托育机构、老年人照料设施改建工程应按照本导则要 求进行消防设计、审查及验收,局部确有困难的,应针对具体消防技 术问题进行专项消防安全性评估、研究.
1.0.5既有建筑托育机构、老年人照料设施改建工程的建设除应符合 本导则的相关要求外,其余未涉及的内容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浙江 省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1.0.6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既有建筑托育机构、老年 人照料设施改建工程的审查验收备案信息共享给消防救援机构,由消 防救援机构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范围.
双方应加强沟通会商, 题.
乌鲁木齐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指南.pdf
乌鲁木齐市建设局 文件 乌建发〔2023]93号 关于发布《乌鲁木齐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 设计审查工作指南》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和明确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 审查工作,保障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文件质量,我局修订了《乌 鲁木齐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详见附件),经广泛征询修订意见、多方讨论,并经专家评审通 过,现予以发布实施,请遵照执行.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联系人:汤静 联系电话:0991-7916897
附件:乌鲁木齐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指南 乌鲁术齐市建设局 2023年5月8日
附件 乌鲁木齐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与审查指南 乌鲁木齐市建设局 2023年5月
前言 为规范和有效指导乌鲁本齐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工作,优化营商环境,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 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乌 鲁本齐市既有建筑改遗工程消防设计、审查中存在的各类间题,确保消防安全,乌鲁本齐市 建设局结合消防审查工作实我,于2021年组织专家编制并发布了《乌鲁木齐市既有建筑改 造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指南(试行)》.
试行期询,该指南在社会上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同时得 到一些意见.
为进一步完善指南,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市建设局再次征集各相关单位意 见和建议,组织各专业修订组以及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多次讨论和修改,并邀请了行业权减专 家、主管部门领导、消防救援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评审论证,研究修订了本指南.
本次修改工作,主要针对原指南用词不准确、各专业间表述不统一等问题进行了修改, 对指南章节进行了调整,扩充了总则内容,个别专业的内容有所增减.
进一步明确了本指南 的适用范围及分类概念,强调既有建筑改造相关单位的责任,优化了综合评估报告相关内容.
本指南以加强既存建筑消防设计、审查管理,落实建设、设计和技术服务机构的职责, 确保不群低属建筑消防发个水平为原规,对账有伊额改谐审批流程,以及电改造形式下有 利适用消防新目标准提出了指导意见:旨在尊求历史的前提下,为建设主管部门开展消防设 计审查提供依据,为消防设计制定指导性技术措施:同时指导既有建筑产权单位(或改造建 设方)在项目改造实施前,开展相关消防安全综合评估,分析项日改造中可能面临的消防间 题和解决措施.
鉴于本指南是一项综合性的指南,政策性和技术性强,涉及面广.
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各 种问题,欢迎提出意见、建议,以便维续改进完善.
邮箱号:wlmizxf@163.,本指南由 乌鲁本齐市建设局负资管理,乌鲁木齐市建筑消防协会具体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
主管单位:乌鲁木齐市建设局 实施单位:乌鲁本齐市建筑消防协会 修订单位: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维泰开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新微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汇众诚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要修订人员:韩晓王黎陆兽吴晓燕董晓萍张洪洲都俊明郁新喜张健李梁 吴晓娟汪越美董昆刘辉许可王品仲游建文张曼邓光凯徐玮 邵展展胡水珍刘海龙 主要审定人员:谢民张铭康占龙孙勇庆穆雅楠张恒业薛绍容范欣钮祥军冉志 民王绍瑞泰宏伟李疆新永利苏亿周伟明汤静赛努拜尔孜比布拉
总则 既有建筑改造分类及消防设计内容 2.1既有建筑改造分类 1 2.2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内容 (2) 3既有建筑改造情形及执行标准 2) 3.1改建工程, (2) 3.2室内装修工程, (3) 3.3修工程, 3.4性能改善工程, (3) 既有建筑改造消防安全综合评估 5 建筑专业消防设计技术措施 (4) 5.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5.2总平面布置 (4) 5.3平面布置 5.4建筑构造. 6给水排水专业消防设计技术措施, (5) 6.1一般规定. (5) 6.2消火栓系统, (5) 6.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 6.4消防用水量 (6) 6.5消防水泵房, (7) 暖通专业消防设计技术措施 (7) 7.1防烟系统 (7) 7.2排烟系统. .(7) 电气专业消防设计技术措施 (8) 8.1一般规定, .(8) 8.2消防电源及配电、消防线缆选择及敷设 (8) 8.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9) 8.4消防设施联动控制系统 (9) 8.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01 8.6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及消防电源监控系统.
(01) 8.7防火门监控系统 (01) 8.8其他电气消防系统. (01)
苏州市城市更新既有建筑消防设计技术指南(试行)202209.pdf
苏州市城市更新既有建筑消防设计技术指南(试行) 2022年9月
前言 为做好苏州市城市更新领域的消防设计工作,贯彻落实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建 办科函(2021)443号)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 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在城市更新领域贯彻落实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通过城市更新使建筑 获得新的使用功能、提升建筑品质,正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形 式.
由于历史发展阶段原因,受客观条件限制,在城市更新过程中 很多既有建筑消防设计难以按现行标准执行.
为解决此问题,苏州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结合消防审验工作实践,联合应急管理部四川 消防研究所、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成立 课题组,共同并展对城市更新领域既有建筑消防设计的专项研究.
课题组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了意见建议,经专家评审、报批等程序, 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涉及的既有建筑消防设计内容,可按照本指南执行,其 他情形仍应按现行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本指南由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归口管理及负责技术解释.
各地在试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至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 设局消防设计审验处(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锦帆路211号, 邮箱:xfsyc@szzj.suzhou.gov.cn).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本指南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编审人和主要 审查人: 主编单位: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参编单位: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主要起草人:杨晓伟梁国凯蔡志军周璇朱世敏黄德祥 胡忠日朱辉陆勤陈苏张勇范静华 史明傅卫东颜洪勇薛学斌马圣亮吴海卫 主要编审人:戴登军王晓东朱亚明王晋马剑群孙业飞 主要审查人:李青沈伟方继忠陈礼贵刘俊
帐目 1总则. 2术语. 3基本原则. 3.1民用建筑更新改造形式. 3.2一般规定 4建筑设计... 4.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4.2消防车道、救援场地及防火间距.. 4.3消防救援窗及楼梯间顶部固定窗. 4.4防火分区和平面布置. 6 4.5安全疏散. .6 4.6消防电梯. 7 5消防设施. .9 5.1消防给水系统. 9 5.2自动灭火系统... 10 5.3防排烟系统.. .10 6电气. .12 6.1消防电源及配电... ..1.2 6.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 6.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14 附录引用标准 15
1总则 1.1为了推动城市有序更新,保障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消防安全, 预防建筑火灾,明确城市更新领域既有建筑的消防技术标准,制定本 指南.
1.2本指南适用范围: 1已完成工程峻工验收(备案)的建筑: 2已投入使用或具备使用条件,且已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建筑.
1.3城市更新领域既有建筑的改造力求改善、提升原建筑消防安 全水平,其消防设计不应低于原标准.
1.4除本指南规定可适用原标准的情形外,其他消防设计均应按 现行标准执行.
1.5按照有关标准和本指南不能解决的更新改造项目、已经过专 家评审或论证的复杂项目,其消防设计应按江苏省住建厅的有关规定 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究论证.
上海市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设计指南.pdf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 问题》中指出:“第三,完善城市化战略.
我国城市化道路怎 么走?
这是个重大问题,关键是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
”.
2021年9月起施行的《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明确践行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城市更新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 保护为主,遵循注重历史风貌保护和文化传承,加强城市风险防 控和安全运行保障的原则,通过对既有建筑、公共空间进行微更 新,持续改善建筑功能和提升生活环境品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国家城市更新战略行 动、《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结合编制城市更新指引的思路, 研究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统筹考虑保护建筑的实际情 况,适度放宽、适量补强,立足环境改善、消防性能整体性提 升,聚焦历史风貌保护、旧房更新、重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在 建筑定性、防火间距、消防救援等十个方面提出适合城市更新的 消防技术指导意见.
本指南编制工作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 理委员会牵头,上海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事务中心负责技术 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和 1发表于2020年第21期《求是》杂志.
建议.
主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事务中心 参编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建筑保护设计 院、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 务所(有限合伙)
目次 1总则 2名词解释 4 3一般规定 8 4特殊规定 11 4.1建筑定性 11 4.2防火间距 .11 4.3消防救接 11 4.4防火分区 12 4.5允许层数 12 4.6平面布置 13 4.7疏散设施 13 4.8灭火设施 .14 4.9暖通设施.. 15 4.10消防电气 16 5 补强措施 18 5.1耐火性能 .18 5.2防火间距 -18 5.3消防救接 .19 5.4防火分区 -20 5.5允许层数 20 5.6平面布置. 21 5.7疏散设施 -21 5.8灭火设施 .22 5.9暖通设施. .22 5.10消防电气. -23 附件:消防安全性能综合分析表参考格式 24
上海市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设计指南(试行) (保护建筑) 1总则 1.1为适应本市城市更新发展需求,统筹发展和安全,改进和完 善既有建筑改造利用,保护建筑活化利用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 理,制定本指南.
1.2本指南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保护建筑改造利用消防设计, 不适用新建和扩建的建设工程.
其他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设计 可参考本指南思路执行.
1.3保护建筑改造利用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确有困难 时,应按照本指南相关规定,在不降低现有消防安全设防标准的 前提下提升消防安全性能.
1.4超出本指南范围的消防设计内容,应符合现行工程建设消防 技术标准.
当确有困难时,市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主管部门应当会 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会商确定保护建筑改造利用消防技术要 点,作为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依据.
1.5保护建筑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符合现行工程建 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市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主管部门应组织特 殊消防设计专家评审.
1.6保护建筑改造利用消防设计文件应包含现有实际情况、标准 适用分析和消防性能补强等内容.
1.7创新驱动发展,鼓励积极运用消防新技术、新设备、加强性
管理措施等方式来提升消防安全.
沈阳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及审查指南(2022版) 沈建发32号.pdf
沈阳市城乡建设局文件 沈建发[2022]32号 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发布《沈阳市既有建筑改造 消防设计及审查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 各区、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 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 51号),有效指导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工作,2021年我局. 会同市消防救援支队聘请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 了《沈阳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及审查指南(试行)》.
经过一年 试行,得到了相关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 益.
2022年6月,我局再次聘请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对2021年编制的《沈阳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及审查指南 一1一 扫描全能王创建
照执行.
《沈阳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及审查指南(2022年版)》自 发布之日起执行,2021年发布的《沈阳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 及审查指南(试行)》同时废止.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 送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处(沈河区市府大路 260号,邮箱:syxfjs@163.) 附件:沈阳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及审查指南(2022年版) 城 (此件公开发布) 扫描全能王创建
沈阳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及审查指南 (2022年版) 2022年07月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 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1号),结合既有建筑改造 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面临的现行标准适用等问题,在工程建设领域有效指导既 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特编写本指南.
本指南力求在执行国家现行标准的基础上,对于受改造条件所限的既有建 筑改造项目,既能改善、提升既有建筑的消防安全性能,不降低既有建筑消防 安全水平,同时避免出现过度改造造成的经济浪费、结构安全性降低等问题.
本指南对既有建筑不同改造情况下如何适用现行标准和原有标准提出了指导性 意见,为设计单位提供设计的依据,为消防设计审查提供参考.
本指南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建筑:5.给排水: 6暖通:7电气:附录A.
本指南由沈阳市城乡建设局结合消防审验工作实践,联合中国建筑东北设 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共同完成.
在执行的过程中希望各单位 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使于今后继续完善.
本指南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沈阳市城乡建设局 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 主要起草人: 沈阳市城乡建设局:温世瑞马飞徐承彬房健王东时杨卓林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周军旗陈志新孙哲许为民 侯鸿章郭晓岩刘贵军赵郅刚 马宏民王大欣杨雪飞孙永党 王欣路庞丹崔志 沈阳市消防救援支队:胡鑫李罕 -4-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9 3.1既有建筑改造分类. 6 3.2通用要求.. 6" 3.3既有建筑改造消防安全评估. 10 4建筑.. .12 4.1总平面、平面布置、防火分区 12 4.2安全疏散.. 12 4.3救援设施.. 13 4.4建筑构造... 13 4.5外墙保温材料. 14 5给排水... ...15 5.1一般规定 15 5.2消防水量和消防水池 16 5.3供水设施. ...16 5.4室内消火栓系统.. 17 5.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8 6暖通.. 19 6.1一般规定... 19 6.2防烟系统 19 6.3排烟系统 ...19 7电气.. .20 7.1一般规定... .20 7.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1 7.3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22
南昌市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指南 (试行).pdf
南昌市既有建筑改造工程 消防设计审查指南 (试行)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
南昌市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指南(试行)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 管理暂行规定》(住建部令第51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 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试点的通知》建办科函[2021]164号), 有效指导南昌市下一阶段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工作,研究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力求在执行国家现行标准的基础上,对于受条件限制确有难度的 既有建筑改造项目,在不降低原建筑消防安全水平原则下,改善、提升既有 建筑的消防安全性能.
本指南对南昌市既有建筑不同改造情况下如何适用现 行标准及原有标准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和备案抽查工 作提供依据.
本指南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结构、给排水、 暖通、电气、附录A参考格式、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
南昌市城乡建设局联合南昌市行政审批局、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队、南昌 市自然资源局,结合消防设计审查工作实践,特委托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 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本指南.
指南编制组在编制过程中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 见及建议,并邀请从事规范编制、消防设计、消防救援管理的专家对指南审 定稿进行多次评审论证,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完成了本指南试行版的编 制工作.
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新问题,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编 再版时能及时完善.
主编单位: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南昌市城乡建设局 南昌市行政审批局 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队 南昌市自然资源局 编制人:胡伟民、曹积财、张远、邓晓斌、陈建昌、何安良、程萧红、
南昌市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指南(试行) 康积灵、邓声祥、杨敦、魏方兴、胡晋、易鹏、林立 消防设施编制人:范皓、范平 审查人:许强、赖安华、汤晖、李政煌、李建荣、郑国荣、万瑞明、万 军、申绪兵、傅云鲲、魏建科、杨欣、黄振宇、李欣
南昌市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指南(试行) 目录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3 3.1既有建筑改造分类.
3 3.2通用要求. 3 3.3既有建筑改造消防安全调查及分析, 4建筑 6 4.1总平面 6 4.2防火分区、平面布置 6 4.3安全疏散、疏散楼梯. 4.4救援设施. 8 4.5建筑构造. 5结构 5.1结构构件 9 6给排水 10 6.1一般规定. 10 6.2消防水源和消防水量 10 6.3消防供水设施.. 11 6.4室内消火栓系统. II 6.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2 7暖通.. 13 7.1一般规定. 13 7.2防烟系统. 13
南昌市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指南(试行) 7.3排烟系统, 14 8电气 16 8.1一般规定. 16 8.2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17 8.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7 8.4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18 8.5线缆选择及敷设. 19 附录A既有建筑改造消防安全调查及分析表 20 本指南用词说明, 22 引用标准名录 23
DB2102/T 0053-2022 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技术规程.pdf
ICS 91. 040 CCS P 00 DB2102 大连市地 方标 東准 DB2102/T 0053-2022 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技术规程 2022-05-31发布 2022-06-30实施 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联合发布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2102/T 005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都市发展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 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通广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大连正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彦波、刘楠、陈时武、韩德志、许佳华、毛庆东、曲波、白万明、陈天禄、 王建、宋伟、全森、王国彬、陈东军、苏志伟、武博、彭红美、何鹏飞、李嵩、陈晓耕、刘爱明、张临 新、黄胜财、王睿、宋梓衔、王建敏、王勇、匡挺、刘军、刚志富、周迎鑫、姜敏、姚晓东、席宝亮、 张雨烨、侯春风、刘欣、张大竹、曲承强、袁理、张典能.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间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通讯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东北北路101号 联系电话:0411-81988815 主要起草单位: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春柳街3号 联系人:陈时武曲波 联系电话:0411-86657651
DB2102/T 0053-2022 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改造可行性研究、建筑设计、消防 给水系统、防烟排烟系统、消防电气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既有民用建筑改造以及工业建筑改变为公共建筑的改造.
本文件不适用于既有建筑扩建,以及住宅建筑、工业建筑、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和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125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309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 GB5134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既有建筑 已完成峻工验收或取得合法手续的建筑.
3. 2 建筑整体改造 整座既有民用建筑改造(可不含地下或半地下室),或整座工业建筑改变为公共建筑的改造.
DB2102/T0053--2022 3. 3 建筑局部改造 既有民用建筑的部分楼层改造或楼层的局部改造.
3. 4 建筑内部装修 为满足功能需求,对建筑内部空间所进行的修饰、保护及固定设施安装等活动.
4总则 4.2既有建筑改造包括建筑整体改造、建筑局部改造及其建筑内部装修.
4.3工业建筑改变为公共建筑的改造,应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4.4既有民用建筑改造不应降低消防安全水平,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确有困难的,可按本 规程的要求执行建成时的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4.5既有建筑改造特殊情形应符合下列要求:《 a)建筑主体结构已全部或部分施工的停建、缓建项目,恢复建设时应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 标准:确实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满足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时,应进行消防安全评 估,按有关规定经专家评审通过后作为申请办理消防相关手续的依据: b)其他因特殊原因无法满足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或本规程规定的改造项目,应进行消防安 全评估,具备改造条件时,可参照本条a)项执行.
4.6本规程未规定的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内容,应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5改造可行性研究 5.1既有建筑改造实施前,宜根据既有建筑的消防安全状况以及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本规程 的规定,进行可行性研究,以确定是否具备改造技术条件.
5.2建筑使用功能改变为下列场所时,应预先进行可行性研究: a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 b)老年人照料设施: c)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
5.3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可行性研究应由既有建筑改造单位委托具有相应建筑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 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完成,可行性研究的具体内容及报告形式见本规程附录A.
6建筑设计 6.1建筑内部装修
DB2102/T 00532022 6.1.1建筑内部装修应按GB50222的规定执行.
6.1.2既有建筑内部装修范围内不满足建成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内容,应按现行工程建设消防 技术标准或本规程的规定同步进行改造.
6.2建筑整体改造 6.2.1使用功能未发生改变的建筑整体改造,应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受条件限制确有困 难的,下列内容可执行建成时的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a)单、多层建筑的消防车道: b)混合结构形式的建筑以及其他受主体结构限制的建筑,其楼梯间形式: c)除首层外,其他楼层的安全出口数量: d)不改造的地下或半地下层的消防电梯停靠: e)受主体结构或竖向井道等限制的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短边尺寸.
6.2.2使用功能发生改变的建筑整体改造,应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受条件限制确有困难 的,下列内容可执行建成时的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a)不改造的地下或半地下层的消防电梯停靠: b)受主体结构或竖向井道等限制的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短边尺寸.
6.2.3高层民用建筑整体改造时,应按照GB50016的规定设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当用地红线内的 场地尺寸不满足登高操作场地的设置要求时,可利用符合实际需要的红线外道路或广场等.
6.3建筑局部改造 6.3.1建筑局部改造严禁降低其他非改造区域的消防安全水平:楼层局部改造的设计文件应包含该楼 层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安全疏散等内容.
6.3.2建筑使用功能未发生改变的局部改造,改造区域的平面布置、安全疏散距离、疏散门的宽度和 数量、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以及避难间等,应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除本规程另有规 定外,其他内容可执行建成时的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6.3.3单一功能的公共建筑,首层设置总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的小型商业服务等设施时,可按照建 筑使用功能未发生改变的局部改造执行:小型商业服务等设施的防火分隔应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 标准.
6.3.4建筑局部改造不应致使高层公共建筑的类别由二类改变为一类,也不应将住宅建筑改变为住宅 与其他使用功能合建的建筑:确需改变时,整座建筑应按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改造, 受条件限制确有困难的,下列内容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a)应按照GB50016的规定设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当用地红线内的场地尺寸不满足登高操作 场地的设置要求时,可利用符合实际需要的红线外道路或广场等: b)不改造的地下或半地下层的消防电梯停靠,可执行建成时的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c)高层公共建筑受主体结构或竖向井道等限制的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短边尺寸,可执行建 成时的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d)住宅部分的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短边尺寸,可执行建成时的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6.3.5建筑使用功能发生改变的局部改造,应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受条件限制确有困难 的,下列内容可执行建成时的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a)消防车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 b)不改造的地下或半地下层的消防电梯停靠:
《杭州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导则》(试行).pdf
杭州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导则 (试行)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2年11月
杭州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导则 (试行) 主编单位: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杭州市城建消防中心 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施行日期:2022年11月14日 2022杭州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住 建部令第51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细则》(建科规(2020)5号)等有关 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要求,在城市更新建设领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发展理念,指导既有建筑改造科学决策,确保既有建筑改造消防安全,结合既有建筑改造实践 中的消防技术问题,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相关单位在充分总结借鉴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 上,参考国家、行业及我省现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结合杭州市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杭州 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导则》共由7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1总体要求,2基本规定,3建筑防火、灭火 救援设施,4消防给水设施,5防烟和排烟设施,6消防电气,7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可行 性研究汇总表参考格式”,并在最后有“附:条文说明”.
《导则》由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组织编制并负责指导实施和解 释.
请各地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主编单位: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杭州市城建消防中心 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裘云丹、王晓春、邵墩、许世文、王海波、黄育斌、王念恩、姜玉娟、张力、 朱勇、王晓刚、陆辉、周勇武、李珍、叶兢侃、刘阳、吴勇奇、黄晓东、庄伟庆、沈月勇、沈 斌伟、高志跃、沈高勇、李超群、张西厢、张王深、袁佳睿、黄琼、陶铸、翟雨森、庞立成 主要审查人:景政治、王健、蒋骥、姜传、成正宝、王靖华、庄新南、何江、赖庆林、 林鑫、姚国梁、刘莹、杨彤、孙伯春 2
杭州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导则 目次 1总体要求 (1) 2基本规定 2.1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可行性研究 (3) 2.2建筑功能改变的认定. (3) 2.3既有建筑改造形式.. (4) 3建筑防火、灭火救援设施 3.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6) 3.2 防火间距. (6) 3.3 消防车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消防救援窗口 (7) 3.4 防火分区和平面布置 (8) 3.5 安全疏散 (9) 3.6 建筑构造. (10) 3.7 消防电梯 (11) 3.8 楼梯间顶部固定窗 (11) 3.9其他特殊建筑场所要求. (11) 4消防给水设施 4.1一般规定. (13) 4.2消火栓系统 (13) 4.3 自动灭火系统 (14)
4.4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及消防水箱 (14) 5防烟和排烟设施 5.1一般规定. (15) 5.2 防烟设施. (15) 5.3 排烟设施. (16) 5.4 系统控制 (17) 6 消防电气 6.1一般规定 (18) 6.2 消防供配电及电器装置 (18) 6.3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8) 6.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9) 7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可行性研究汇总表参考格式 (20) 附:条文说明 (22)
结构-复杂异型钢结构设计方法与工程实例.pdf
复杂形态钢结构工程实践系列丛书 复杂形态钢结构工程实践系列丛书 M 治金工业出版社 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 复杂异型钢结构 设计方法与工程实例 复杂异型钢结构设计方法与工程实例 Design Method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Complex Irregular Steel Structures 王钢陈桥生赵才其陈明王雄编著 为会工业出版社 治金工业出版社 扫码体验更多 定价168.00元 冶金工业出版社精彩阅读 银售分类建议:建筑科学
作者前介 作者篇介 王钢,博士,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 陈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自 程师,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东南大学 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校长,中 空间结构与形态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钢结构 主要从事复杂钢和铝合金结构设计方法及建造技 理论研究.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授权发 术研究.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 明专利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 已获授权专利5项,作为专业负责人和结构设计 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 师完成20余项复杂结构设计与咨询项目.
二、三等奖各1项.
陈桥生,正高级工程师,上海宝冶集团有限 王雄,正高级工程师,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 公司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中国钢结 司高级专家,宝冶钢构总工程师,中国钢结构协 构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建筑业协 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 会、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安装协会等协 构专家委员会专家,主要从事复杂钢结构施工技 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东南大学博士生校外导师, 术相关工作.
已获国家专利22项,编写工法7篇, 上海大学企业导师.
主要从事钢结构施工及技术 发表论文6篇,荣获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科学 研发工作,主持参与了南京奥体中心主体育场、 技术一等奖等10余项省部级奖项.
国家体育场等10余项重大工程建设.
已获国家专 利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 步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各类科技奖项近30项, 以及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杰出人才奖”等荣誉.
赵才其,博士,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大跨空间结构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多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发表论文70多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及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主持完成长沙千手观音像等20余座高60m以上 的大型复杂雕像结构的设计研究,主编专著《大 型复杂雕像结构的分析设计及施工》.
累计培养 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50名.
主编的(结构力学) 等两部本科系列规划教材获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 优秀教材二等奖.
复杂形态钢结构工程实践系列丛书 复杂异型钢结构设计方法 与工程实例 王钢陈桥生赵才其陈明王雄编著 本书数字资源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24
内容提要 本书以复杂异型钢结构设计为出发点,主要总结了该类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常用 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多个复杂空间和高层钢结构设计实例展开详细介绍.
本书不仅 涉及多款营用的钢结构分析设计软件,同时详细展示了各类结构的结果分析过程, 编者将多年复杂钢结构设计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研究人员、在校学生及结构工程师等相关从业人员阅读 参考.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复杂异型钢结构设计方法与工程实例/王钢等编著.一北京:治金工业出 版社,2024.8.-(复杂形态钢结构工程实践系列丛书).-ISBN978-7- 5024-9888-7 I.TU391. 04 中国国家版本馆CIP数据核字第2024WZ0161号 复杂异型钢结构设计方法与工程实例 出版发行冶金工业出版社 电 话 (010)64027926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嵩祝院北巷39号 邮 缤 100009 网 址 . mip1953. 电子信箱 senice@ mip1953. 责任编辑于昕蕾美术编辑彭子赫版式设计郑小利 责任校对王永欣责任印制禹蕊 北京博海升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2024年8月第1版,2024年8月第1次印刷 710mm×1000mm1/16;23.25印张;452千字;353页 定价168.00元 投稿电话(010)64027932投稿信箱tougao@cnmip..cn 营销中心电话(010)64044283 治金工业出版社天猫旗舰店yigycbs.tmall.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本社营销中心负责退换)
复杂形态钢结构工程实践系列丛书 编写指导委员会 主任 陈桥生 副主任 赵才其 王钢 委员 王雄 白文化 周海兵贺若恒尹重凯 刘威樊继华 张志杰郭小康苏云才 李建平颜鹏 《复杂异型钢结构设计方法与工程实例》 编写委员会 主编王钢 副主编陈桥生赵才其陈明王雄 参编人员 苏云才 李建平 周海兵 贺若恒 谢明典 樊继华尹重凯白文化 刘威张志杰郭小康颜鹏
现代泵理论与设计 关醒凡.pdf
现代泵理论与设计 关醒凡编著 ? 中国宇版必版社 北京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醒凡教授在1995年出版的《现代泵技术手册》的基础上,集近年来国内外泵发展之 精华,取作者从事泵实践之所长,编写而成.
在原书基础上增加了关于轴流泵、斜流泵、全扬程 泵、切线泵(部分流泵)、旋壳泵、射流泵、液环泵、诱导轮、水泵水轮机、流道式导叶、考虑密封间隙 水动力临界转速计算方法、泵系统内的水锤等内容及大量技术资料.
第25章的泵模型设计图 例,试验表明性能优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可作为泵初学者的教材,泵设计、试验、运转工程师的参考资料,流体机械学科本科生、 研究生的参考书.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现代泵理论与设计/关醒凡编著.一北京:中国 宇航出版社,2011.4 ISBN978-7-80218-942-3 I.①现..Ⅱ.①关Ⅲ.①泵IV.①TH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053275号 责任编辑曹晓勇赵宏颖张梅责任校对王妍封面设计宇航数码 发行 社址北京市阜成路8号 邮编100830 版次2011年4月第1版 (010)68768548 2011年4月第1次印刷 网址 .caphbook./.caphbook..cn 规格787×1092 经销新华书店 开本1/16 发行部(010)68371900 (010)88530478(传真) 印张53.75 (010)68768541 (010)68767294(传真) 字数1380千字 零售店读者服务部 北京宇航文苑 书号ISBN978-7-80218-942-3 (010)68371105 (010)62529336 定价180.00元 承印北京画中画印刷有限公司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与发行部联系调换
前言 泵是应用非常广泛的通用机械,凡有液体流动之处,几乎都有泵在工作.
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新型泵不断出现,例如:核电及调峰用的蓄能泵、船舶 推进用的喷水推进泵、装卸输送液化气用的低温泵、大型管道输油泵、海水淡化和煤化 工用的高压泵等.
因此,提高泵的技术水平,是一门永久性的课题.
本人从事泵的教学、试验研究、设计开发近50年.
1995年《现代泵技术手册》由 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并很快售馨.
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遂决定在原书的基础上,集 近年来国内外泵发展之精华,取本人从事泵实践之所长,编写一本内容丰富、简明易懂、 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著作一-《现代泵理论与设计》.
本书对原书进行了系统删改,增加了有关轴流泵、斜流泵、全扬程泵、切线泵(部 分流泵)、旋壳泵、射流泵、液环泵、诱导轮、水泵水轮机、流道式导叶、泵系统内的水 锤等内容.
第25章的泵模型设计图例,是作者用自行开发的泵三维水力设计软件为一些 泵企业设计的,试验表明性能优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具有与教材类似的特点,在对重要的定理和公式加以论述和推导的同时,给出 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旨在使读者提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 为泵初学者的教材,泵设计、试验、运转工程师的参考资料,流体机械学科本科生、研 究生的参考书.
商明华硕士负责全书校对和附图绘制,在此深表感谢.
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关醒凡 2010年10月
目录 第1章工程流体力学基本定理 ...... 第2章概论 18 2.1泵的定义和分类 18 2.2叶片式泵的过流部件和结构形式 19 2.3泵的用途 24 第3章泵的基本理论 3.1泵的基本参数 3.2泵内的各种损失及泵的效率 29 3.3 液体在叶轮中运动的分析 31 3.4 泵基本方程式 37 3.5 有限叶片数和无限叶片数理论扬程的差别 40 3.6 泵特性曲线和几何参数对泵特性的影响 45 3.7用速度系数表示流量扬程曲线 51 第4章泵的相似理论 4.1 相似理论的基本概念 53 4.2 泵相似定律 4.3 比转速 4.4 无因次特性曲线和泵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 59 4.5 泵相似理论的应用 63 4.6 切割叶轮外径泵参数的变化- 切割定律 66 4.7 修削叶片进、出口对泵性能的影响 69 4.8 泵的工作范围和型谱 70 4.9 泵相似理论应用 71 第5章泵汽蚀的理论和计算 74 5.1泵汽蚀现象概述 74 5.2泵发生汽蚀的理论关系 汽蚀基本方程式 78 PDG
现代泵理论与设计 5.3泵汽蚀相似定律、汽蚀比转速和托马汽蚀系数 5.4泵汽蚀余量的计算方法 5.5装置汽蚀余量的计算方法 5.6汽蚀试验和临界汽蚀余量 93 5.7吸人真空度和汽蚀余量的关系 95 5.8计算例题 ....... 5.9提高泵抗汽蚀性能和防止泵发生汽蚀的措施 5.10特殊液体的汽蚀一汽蚀热力学相似准则 5.11 影响汽蚀破坏的因素和汽蚀破坏的试验方法 109 5.12海拔高度和大气压力及常用液体的汽化压力 第6章泵的应用工程和选型 ..113 6.1泵运转时的工况点、泵站和泵装置效率 113 6.2沿程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6.3泵装置扬程计算例题 6.4泵的串联和并联运转 6.5 向分支、汇合管路供水、 6.6 泵运转工况的调节 6.7 泵的启动特性 136 6.8 泵全特性曲线 139 6.9 泵系统内的水锤 ..145 6.10 泵允许的最小运转流量 .154 6.11 管口和基础上的负荷 6.12 水压脉动、飞逸转速和惯转时间 162 6.13 自吸罐和过载限制器 .166 6.14 输送特殊液体时泵的性能变化 ...168 6.15 转动惯量及电机有关性能数据 ......... 6.16 低扬程泵模型试验结果和选型方法 176 6.17泵技术支持和选型软件 第7章泵试验 186 7.1有关术语和参数的定义 186 7.2泵试验装置和条件的若干规定 188 7.3泵试验设备. 7.4流量的测量与计算 199 7.5扬程的测量与计算 P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