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9月 ( 第 39 页)

ICS 13. 220. 10 C 84 备案号:44876-2015 DB63 青海省地方标 准 DB63/T 1377-2015 固定式燃气型超音速干粉灭火系统 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Code for design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of supersonic gas powder extinguishing system 2015-02-09发布 2015-03-15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377-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及符号, 4系统构成.

系统设计 6 系统施工 7系统验收.. 8系统维护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实验数据. 附录B(资料性附录) 调试报告. 附录C(资料性附录) 竣工验收报告,
DB63/T 13772015 前言 本规范的编写符合GB/T1.1-2009给出的规则.

本规范由青海省公安厅消防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省公安厅消防局防火部技术处.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贾云、李芳、闫达伟、韩玉平、赵生辉、刘冰、高原、火花.

DB63/T 1377-2015 固定式燃气型超音速干粉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固定燃气型超音速干粉灭火系统构成、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等要求.

本规范所规定的固定燃气型超音速干粉灭火系统适用于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易燃、可燃 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火灾:可燃固体表面火灾:带电设备火灾.

不适用于硝化纤维、炸药等无空气仍能迅 速氧化的化学物质与强氧化剂的火灾:钾、钠、镁、钛、错等活泼金属及其氢化物的火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717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0111利用随机数散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GB16806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A306.1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续分级和要求第一部分:阻燃电缆 GA306.2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二部分:耐火电缆 3术语、定义及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1 超音速干粉灭火系统 由探测系统、控制系统、超音速干粉灭火装置组成的系统.

本规范中简称系统.

3.1.2 灭火距离 灭火装置中心点到被保护面中心的直线距离.

3.1.3 保护面积 灭火装置在距保护对象不同距离时所能够有效灭火的面积.

DB63/T 1377--2015 3.1.4 防护区 能满足建筑要求并防止火灾蔓延的有限灭火空间.

3.1.5 控制接口 接收来自控制器或手动紧急启动按钮的信号、输出一组序列脉冲、顺次启动灭火装置的控制设备.

宜采用具有智能检测功能的控制接口.

3.1.6 灭火单元 将防护区内被保护的对象划分成若干个灭火区域,一个灭火区域即为一个灭火单元.

3.1.7 波段灭火 出现火情时,某一灭火单元的灭火装置启动后,继续启动其相邻灭火单元中灭火装置的灭火方式.

3.1.8 阶梯喷射 针对不同高度的保护对象,自上而下启动不同高度的灭火装置,实施分层灭火的保护方式.

3.1.9 局部应用系统 向具体保护对象直接喷射干粉的灭火系统.

3. 1. 10 封闭空间 防护区未封闭的开口总面积不超过防护区内表面积15%的空间.

3. 1. 11 全淹没系统 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封闭空间喷射一定浓度的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其防护区域的灭火系统.

3.2符号 S-对应高度下的灭火装置有效保护面积(m) k修正系数,灭火距离对应保护面积修正系数,k.值由多次试验得出,其取值范围参见附 录A表A.1 S-检测保护面积(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3.020 P18 DB6 陕西省地方标 准 DB61/T12292019 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ity underground space Giveconsideration to Civil air defense works 2019-03-25发布 2019-04-25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1/T 12292019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基本规定. 6 5建筑设计 6 6结构设计 -14 7通风设计. -26 8给排水设计. -27 9电气设计.. 29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兼顾人防工程平战转换工作量概况表 31
DB61/T 1229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人防建筑研究设计院、陕西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喜英、李靖、周世英、康建军、姜永磊、罗伟平、王青芳、吴普学、曲燕、 高玲.

本标准由陕西省人防建筑研究设计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人防建筑研究设计院 电话:029-85570572-8095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西路33号 邮编:710061 II
DB61/T 1229-2019 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工程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基本规定,建筑设计,结构设 计,通风设计,给排水设计和电气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扩)建用作商业、办公、文化、娱乐、停车、仓储以及 其他生产、生活等用途的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工程(以下简称兼顾人防工程),不适用于城市轨 道交通工程、城市综合管廊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定义 3.1.1 平时peacetime 国家或地区既无战争,又无明显战争威胁的时期.

3.1.2 战时wartime 国家或地区自开始转入战争状态直至战争结束的时期.

3.1.3 临战imminence of war 国家或地区从转入战争状态至战争爆发或战役、战斗即将进行时期.

3.1.4 城市地下空间cityunderground space 在城市规划区内地表以下进行开发、建设与利用的空间.

3.1.5 兼顾人防工程give consideration to civilair defense works
DB61/T 12292019 通过增加战时功能的设计和平战转换措施,达到以平时使用功能为主、战时人民防空功能为辅的地 下空间.

3.1.6 人员临时掩蔽工程temporary shelter 用于保障人员临时掩蔽的工程,警报解除后人员即进行疏散转移.

3.1. 7 物资临时掩蔽工程temporarystorehouse 用于保障城市居民物资临时掩蔽的工程.

3.1.8 冲击波shockwave 空气冲击波的简称,武器爆炸在空气中形成的具有空气参数强间断面的纵波.

3.1.9 土中压缩波pressive wave in soil 武器爆炸作用下在土中传播并使其受到压缩的波.

3. 1. 10 防护区protective space 能抵御预定的爆炸动荷载作用的区域.

3.1.11 防护单元protectiveunit 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均能自成体系的使用空间.

3.1.12 围护结构protection structure 指兼顾人防工程中承受空气冲击波或土中压缩波直接作用的顶板、墙体和底板的总称.

3.1.13 外墙periphery partition wall 一侧与室外岩土接触,直接承受土中压缩波作用的墙体.

3.1.14 临空墙blastproof partition wal1 一侧直接接受空气冲击波作用,另一侧不接触岩、土的墙.

3.1.15 主体mainpart 能满足战时防护和主要功能要求的部分.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5.020 E 11 DB61 陕西省地方标 准 DB61/T1210-2018 天然气开发井资料录取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atural GasDevelopment Well 2018-11-13发布 2018-12-13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1/T 12102018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资料录取内容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开发气井资料录取整理表格式
DB61/T 1210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能源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香增、施里宇、徐云林、乔向阳、王永科、辛翠平、张力、白慧芳、张磊、 方晓君、姚光明.

本标准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电话:029-88899555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科技二路75号 邮编:710075 II
DB61/T 1210-2018 天然气开发井资料录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藏开发井工作制度、井流物产量、压力和温度、流体组分分析、剖面监测、试井、 修井及措施资料录取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气开发区域内的生产井及观测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060.1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第1部分:用碘量法测定硫化氢含量 GB/T1361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GB/T21446用标准孔板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GB/T26981油气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 SY/T5154油气藏流体取样方法 SY/T5440天然气井试井技术规范 SY/T5523油田水分析方法 SY/T5600石油电缆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SY/T5783.1注入、产出剖面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第1部分:直井 3资料录取内容 3.1工作制度 3.1.1气井状态 每小时应记录气井井口压力、温度和气、水、油产量.

每天应记录井号,生产时间,采气方式,集 气方式,开、关井时间,关井应记录关井原因.

3.1.2气井节流 3.1.2.1井下节流气井应记录井下节流器类型、型号、下入深度、节流油嘴直径,节流器安装时间、 检查时间及起出或更换时间.

应记录井口紧急切断阀类型、型号、报警切断压力、工作状态、检查与更 换记录.

发现井口压力异常时,应及时记录异常时间、井口压力数据及异常原因,记录整改情况.

3.1.2.2井口节流气井记录节流针阀型号,每1小时记录节流阀开度.

每15天检查油嘴孔眼直径、圆 度,每15天检查节流控制阀开合程度及有效性.

发现压力异常时应立即检查、整改、更换油嘴或者节 流控制阀.

3.2排水采气
DB61/T 1210-2018 3.2.1排水采气井需记录井号、排水方式、水合物抑制剂品种、规格、型号、注入时间、注入量、注 入压力.

3.2.2泡沫排水采气井记录泡沫排水方式.

记录起泡材料名称、型号、规格、注入时间与方式、使用 浓度及用量,记录消泡材料名称、型号、规格、注入位置、注入时间与方式、使用浓度及用量.

每小时 记录气、水产量、井口温度和压力.

3.2.3气举排水气井记录注气方式、注气压力、注入气体类型与组成、注入用量及气举起止时间.

每 小时记录气、水产量、井口温度和压力.

3.2.4电潜泵排水气井记录电潜泵规格、型号、泵挂深度、运转电流与频率、起停泵时间.

每小时记 录气、水产量、井口温度和压力.

3.2.5机抽排水气井记录泵规格、型号、下入深度,记录地面电机规格、型号、运转频率、起停时间.

每小时记录气、水产量、井口温度和压力.

3.3井流物产量 3.3.1产气量 3.3.1.1记录天然气瞬时产量、单量气量、单并日、月、年产气量,记录井口产气量和工业气量.

天 然气流量资料录取应符合GB/T21446的要求,数据记录内容及格式见表A.1和表A.2.

3.3.1.2单量制度中每个单量数据计算时间不能跨过每天早上7:00:多井站气井正常生产时,每口井 每次单量时间按8小时轮换计量:当集气站只开一口气井时,应24小时单量,日产气量以单量气量为 准:正常生产期间,单量周期内不得随意改变工作制度.

3.3.1.3单井单量气量为单量瞬时流量及周期内累计产气量,单井日产气量为单量周期内平均每小时 产气量乘以24小时得出:未轮换气并日产气量为上次单量气量:当日内轮换计量日产气量与未轮换计 量产气量之和同外输气量差值超过5%时,未轮换井日产气量按配产比例计算.

3.3.2产水量 3.3.2.1记录产出水的单量水量,单井日、月、年产水量,单站日、月、年产水量,数据记录内容及 格式见表A.1和表A.2.

3.3.2.2单量制度与本标准3.3.1.2要求一致,单量水量需与单量气量计量周期保持一致.

3.3.2.3计量罐内液位应保持在仪器要求最低液位以上,根据排液液位差计算单量水量.

3.3.3产油量 3.3.3.1记录产出油的单量油量,单井日、月、年产油量,单站日、月、年产油量,数据记录内容及 格式见表A.1和表A.2.

3.3.3.2单量制度与本标准3.3.1.2要求一致,单量油量需与单量气量计量周期保持一致.

3.3.3.3计量罐内液位应保持在仪器要求最低液位以上,根据排液液位差计算单量油量.

3.4压力和温度 3.4.1地层压力 3.4.1.1对定点测压并及观测井,至少每半年采取并筒内下压力计的方式,测量一次静止地层压力及 静压梯度,测试前要求关井压力平稳,压力波动小于0.01MPa/d:非定点测压井应选择合适时机测量静 止地层压力及静正井筒压力梯度,测试前要求关井压力平稳,压力波动小于0.01MPa/d.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3.080.99 P65 DB61 陕西省地方标 准 DB61/T 1031-201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第4部分:人防防护设备安装 Code for quality acceptance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Part 4: Installation of protective equipment of civil air defense 2016-06-27发布 2016-08-01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1/T 1031-2016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防护设备的安装 6包装、运输和堆放要求 7防护设备验收, 8验收程序及组织 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防护设备检验、测量、验收记录表, 13
DB61/T 1031-2016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市正泰五防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爱丽、耿杰、赵立新、李建康、李贤妮、陈亚珍、高雪飞、侯宝平.

本标准由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29-89615689 地址: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风城八路126号 邮编:710018 II
DB61/T 1031-201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第4部分:人防防护设备安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人防工程各类孔口防护设备(以下简称防护设备)的安装、验收和质量 检验评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轨道交通人防工程,各类孔口防护设备安 装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276-2012建筑施工起吊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RFJ 012002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产品质量检验与施工验收标准 RFJ 012014 人民防空工程设备设施标志和着色标准 RFJ 012015 人民防空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出入段线防护密闭门airtight blast door for the exitof subway vehicle 也称牵出线防护密闭门.

设置在出入段线的正线隧道内,作为防护单元与非防护区的分界、单向受 力的防护密闭门.

3.2 防护密闭隔断门airtightblastpartition door 设置在两个防护单元之间,可双向受力的防护密闭门,简称隔断门.

3.3 调线调坡adjusted slope 结构主体施工完成后,根据实测断面数据所进行的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调整设计.

3.4 防护密闭i门airtightblastdoor 既能阻挡冲击波又能阻挡毒剂通过的门,简称防密门.

3.5 密闭门airtight door
DB61/T 1031-2016 能阻挡毒剂通过但不能阻挡冲击波通过的门.

4基本要求 4.1防护设备安装前,人防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风险控制手册、危险源辨识等文件,经监 理审批后,办理开工手续,方能施工.

4.2施工应以施工图和批准的设计文件为准,防护设备型号和数量发生变更时,应由施工单位提出、 监理单位确认,人防设计单位提出变更依据,上报建设单位,履行变更手续.

4.3防护设备安装、调试、验收所使用的测量仪器、仅表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具有检验合格证, 计量器具应由法定计量部门出具的计量检定证明,并在效期内使用.

4.4人防施工单位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应通过可行性评审,并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 收标准.

4.5防护设备的制造和安装企业应具有国家人防主管部门颁发的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点生产和安装企 业资格认定证书或从业能力达标企业证书,其批准生产品种应含有地铁隧道正线防护密闭门.

4.6防护设备制造,应按照RFJ01-2002的相关规定执行.

4.7城市轨道交通人防防护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的验收、评定,除应遵守本标准外,也应符合相关国家 标准及人防行业标准的规定.

4.8施工中涉及的安全、环保、消防、防汛和劳动保护等事宜,应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 准的规定.

4.9防护设备安装完成后应逐橙进行质量验收.

4.10城市轨道交通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安装验收中涉及的风、水、电、土建相关内容,应符合相关国家 标准及人防行业标准的规定.

4.11防护设备安装工程应与土建、供电、轨道等专业紧密配合,合理安排施工.

5防护设备的安装 5.1一般规定 5.1.1防护设备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a)完成防护设备的施工图纸设计、技术文件审核: b)完成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 c)施工现场应具备防护设备吊装、运输、存放和安装的施工条件: d)完成门框墙钢筋制作.

5.1.2出厂前根据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对防护设备进行预装配,质量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并按照表 A.1记录.

5.1.3防护设备在运输、存放和安装过程中损坏的涂层,应按设计要求补涂,补涂应在安装调试完成 后进行.

5.1.4防护设备的安装,应根据设备的不同特点进行,对隐蔽工程应作记录,分部、分项工程经监理 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5.1.5各种类型的防护设备的规格、型号、安装位置、标高和开启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5.1.6门框安装后,其临时支撑型钢应待门框墙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能拆除.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3. 080. 01 P51 DB61 陕西省地方标 准 DB61/T 1008-201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第1部分:环境卫生 Code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urban rail transit Part 1: Environmental health 2016-02-24发布 2016-05-01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1/T 10082016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太石、李恒新、雷斌、陈志军、贺农农、张峰、巩玲娜、吴小燕、王住刚、 马金龙.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电话:029-85529102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599号 邮编:710054
DB61/T 1008-201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第1部分:环境卫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陕西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试运营前车站公共区环境卫生验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 求,轨道交通系统环境卫生技术要求,现场监测布点原则,站厅、站台物理性技术指标监测、检验方法, 站厅、站台化学技术指标监测、检验方法,站厅、站台生物性技术指标监测、检验方法,站厅、站台放 射性技术指标监测、检验方法,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技术指标监测、检验方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技术 指标监测、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轨道交通工程车站试运营前的环境卫生学评价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5750.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GB/T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T5750.5-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T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GB/T5750.7-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综合指标 GB/T5750.8-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GB/T5750.1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物指标 GB/T5750.11-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剂指标 GB/T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 GB9672-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GB/T11737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 GB/T14583环境地表Y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 GB/T15438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T16129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 GB/T18204.1-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 GB/T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 GB/T18204.3-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 GB/T18204.6-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6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Z/T182室内氧及其衰变产物测量规范 HJ/T167-2004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WS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DB61/T 1008-2016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urbanmasstransitsystem 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依据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要求,设置全封闭或部分 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以列车或者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公共交通方式.

包括地铁系统、轻 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和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3.2 站台railway platform 车站内铁轨旁高出的台面,是乘客短暂候车及列车停靠后方便乘客上下车的公共区域.

3.3 站厅station hall 车站内具有售检票、安检、换乘、通行、乘降、人员疏散功能的区域,宜可兼有乘客服务中心、派 出所、购物、餐饮等公共服务功能.

3.4 车站公共区publiczone ofstation 车站站厅层公共区为供乘客完成售检票到乘车区和出站的区域,站台层公共区为乘客上、下列车的 区域.

3.5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entralair conditioningventilation system 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湿度、温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要求面对空气进行集中处 理、输送、分配的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3.6 生活饮用水drinkingwater 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

4基本要求 本标准中,同一指标如有2种或2种以上检验方法时,应根据技术条件选择使用,但应以第一种方 法进行仲裁.

5轨道交通系统环境卫生技术要求 5.1站厅、站台环境卫生技术要求 战厅、站台环境卫生技术要求见表1.

DB61/T 1008-2016 表1站厅、站台环境卫生技术要求 序号 指标类型 指标 标准值 参考标准 备注 1 气压,kPa - - - 2 相对湿度,% - 02~81 空调冬季 3 物理性技术指标 温度,℃ 24~28 空调夏季 >14 非空调采暖区冬季 4 风速,m/s ≤0.5 - 5 噪声,dB(A) ≤70 GB 9672-1996 6 照度,Lx ≥60 7 一氧化碳C0,ng/n² 10 8 二氧化碳00,% ≤0.15 9 可吸入颗粒物P,mg/m ≤0.25 10 甲醛 HCHO,mg/n² ≤0.12 11 苯CH,mg/n² ≤0.11 1h均值 12 化学性技术指标 甲苯CH,ng/m² ≤0.20 1h均值 13 二甲苯CH.ng/n² ≤0.20 1h均值 14 二氧化硫SO,ng/m² ≤0. 50 GB/T 18883-2002 1h均值 15 二氧化氮NO,ng/m² ≤0.24 1h均值 16 臭氧0,mg/n² ≤0.16 1h均值 17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mg/n ≤0.60 8h均值 生物性技术指标 细菌总数,个/m ≤75 GB 9672-1996 沉降法 18 细菌总数,CFU/n² ≤7000 撞击法 19 放射性技术指标 氧,Bq/nm² ≤400 GB/T 18883-2002 年平均值 20 射线,uSv/(年受照计量公众) ≤1000 GB 188712002 5.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技术要求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技术要求见表2.

表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技术要求 序号 指标 标准值 参考标准 1 风管内表面积全量,g/n 20 2 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CFU/n² ≤100 3 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CFU/n² ≤100 4 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PMx,mg/n² ≤0.15 5 送风中细菌总数,CFU/zr² ≤500 VS 3942012 6 送风中真菌总数,CFU/zr² ≤500 7 送风中β-溶血性链球菌 不得检出 8 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 不得检出 9 新风量,n²/(h人) ≥2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7. 010 F 01 DB52 贵州省地方标 准 DB52/T944-2015 锅炉节能改造验收规范 Acceptance of energy-saving boiler 2015-01-13发布 2015-02-13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2/T 944-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验收主要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检查验收表. 附录B(规范性附录) DB52/T798规定的锅炉改造能效指标及有关要求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锅炉节能改造验收报告,
DB52/T 94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贵州大学、贵州省节能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穗平、焦健、龚德鸿、张熠、邹建华、袁坤、詹家立、余建军、莫伟先、刘 晓滨、肖莹斌、姜浩.

II
DB52/T 9442015 锅炉节能改造验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锅炉节能改造验收的主要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锅炉节能改造工程的验收.

适用范围为额定蒸汽压力>0.1MPa且≤2.5MPa、额定蒸 发量≥0.5t/h且≤35t/h的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燃煤、油、气蒸汽锅炉.

本标准不适用于余热锅炉、 移动式锅炉和核电锅炉.

对采用水煤浆、生物质燃料和共他混合燃料的锅炉,可参照本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别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273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1576 工业锅炉水质 GB/T 17954 业锅炉经济运行 TSG G0001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G0002 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TSG G0003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TSG G3001 锅端安装改造单位监督管理规则 TSG G7001 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 DB52/T 798 蜗炉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锅炉正平衡热效率测试方法 直接测量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来确定效率的方法 3.2 锅炉反平衡热效率测试方法 通过测定各种燃烧产物热损失和锅炉散热损失来确定效率的方法.

4验收主要要求 4.1锅炉节能改造工程的能效指标不得低于DB52/T798的规定.

DB52/T 944-2015 4.2锅炉节能改造施工验收应遵守本规范外,还应遵守GB50273和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 定.

4.3锅炉改造设计施工资质、监督检验.

4.3.1承担锅炉节能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应按照TSGG0001和TSGG3001的要求具备相应资质.

4.3.2锅炉改造的设计和改造施工技术要求应当符合TSGG0001相关规定.

4.3.3锅炉节能改造工程凡涉及锅炉安装监督所规定的内容均应按照TSGG7001的规定进行安装监督 检验.

4.4锅炉改造相关文件的检查验收 锅炉改造相关文件的内容应符合TSGG0002、TSGG3001和DB52/T798的要求,详见附录A(表A.1).

4.5锅炉改造项目检查验收 4.5.1应根据锅炉改造的具体内容进行检查验收,详见附录A(表A.2):能效指标详见附录B.

4.5.2锅炉节能改造项目应该经过技术经济论证,锅炉受热面系统改造应进行热力计算、水循环计算 和烟气阻力计算,辅机系统改造应满足锅炉正常运行需要,水处理设备的改造应符合GB/T1576要求, 控制和调节系统的改造应符合DB52/T798的要求.

4.6改造后的能效评价 改造后应按TSGG0002和TSGG0003进行锅炉热效率测试和能效评价,各项指标应符合相关要求.

4.7锅炉节能改造验收报告 锅炉节能改造验收报告详见附录C.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20 C 82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426-2015 代替DB52/4262000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评定规程 2015-09-16发布 2016-03-16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2/T 426-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检测性质及项目分类 5检测项目、要求、器具及检测项目分类 6检测规则
DB52/T 42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对 DB52/426-2000《建筑消防设施工程质量技术检测评定规程》进行修订.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将原标准中划分的6大类系统细分为16大类系统: 一修订了原标准中与现行规范、标准不符合的条款和项目类别.

本标注自发布之日起代替DB52/426-2000,原标准同时废止.

本标准中的检测要求,属一般常规检测的,均不列出检测器具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由贵州省公安消防总队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公安消防总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国斌、李经明、钟钢、吴岸彬、樊炜曦.

I1
DB52/T 4262015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评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范围,术语和定义,检测性质及项目分类,检测项目、要求、器具及检测项目分类, 检测规则.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设置的消防供配电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供水系统、消火 栓(消防炮)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固定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机械 排烟系统、挡烟垂壁、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电话系统、防火分 隔设施、消防电梯、灭火器的设置等建筑消防设施质量的检测评定.

本规程不适用于炸药房(仓库)、花炮厂房(仓库)的建筑消防设施质量的检测评定.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8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设计要求 规定或无明确规定,但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核批准的设计要求.

3.2 A类(关键项) 直接关系到消防系统运行功能,单位产品特性存在的致命缺陷以及可能对人生安全造成危害的项 目.

3.3 B类(主要项) 对消防系统的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可能间接影响消防系统运行功能可靠性的项目.

DB52/T 4262015 3. 4 C类(一般项) 对消防系统工程质量有轻微影响,规范、标准又规定需要检测的项目.

4检测性质及项目分类 4.1检测性质 4.1.1初次检测:建筑消防设施峻工验收前,对建筑消防设施所进行的第一次检测.

4.1.2复查检测:对经前次检测不合格的建筑消防设施所进行的再次检测.

4.2检测项目分类 本规程检测项目的分类是根据检测项目在整个消防系统中,对消防系统运行所起作用的重要程度和 按单位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性确定为:A类(关键项)、B类(主要项)、C类(一般项).

5检测项目、要求、器具及检测项目分类 5.1消防供配电设施 5.1.1消防配电 检测要求: a)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方式和供电负荷能力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b)消防设备配电箱应有区别于其他配电箱的明显标志,不同消防设备的配电箱应有明显区分标 识: c)配电箱上的仪表、指示灯的显示应正常,开关及控制按钮应灵活可靠: d)切换备用电源的控制方式及操作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类别:a)、d)A类:b)、c)C类.

5.1.2自备发电机组 5.1.2.1发电机 检测要求: a)发电机额定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b)仪表、指示灯及开关按钮等应完好,显示应正常: c)发电机手动、自动启动并达到额定转速并发电的时间不应大于30s: d)发电机运行及输出功率、电压、频率、相位的显示均应正常: e)机组应与市电系统联锁,不得与其并列运行.

类别:a)、e)A类:c)B类:b)、d)C类.

检测器具:数字万用表、相位仪、秒表 5.1.2.2储油设施 检测要求: a)储油间的设置位置及防火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10 C80 DB52 贵州省地方标 DB52/T911-2014 建筑消防安全标识化管理规范 Code of management for fire prevention signs in building 2014-06-09发布 2014-07-09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2/T 911-201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标识类型、色彩及制作要求 5标识设置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消防安全标识图例
DB52/T911-2014 前言 本标准依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内容.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公安消防总队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贵州省公安消防总队、贵州科盾消防事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国斌、李经明、勾清泉、刘种、周亮、成竹、陈明祥、王宁、吴世红.

DB52/T 911-2014 建筑消防安全标识化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识化管理的术语、定义和设置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行政区域内的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实施消防安全标识化管理.

其他在建工程的 消防安全标识化管理参照本规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伴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495-1992消防安全标识 GB 156301995 消防安全标识设置要求 GB 255062011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200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6719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省 3术语和定义 3.1 消防安全标识 用于识别消防设施、幂材的种类、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具有火灾时引导人员安全疏散功能以及设 置在重点部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的认知性、提示性、警示性标识,由图形、安全色、几何形状(边 框)或文字构成.

3.2 安全色 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含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3.3 消防设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 散设施等.

3.4 消防产品
DB52/T911-2014 专门用于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和火灾防护、避难、逃生的产品.

3.5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容易发生火灾或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

3.6 爆炸危险场所 存在由于爆炸性混合物出现造成爆炸事故危险而必须对其生产、使用、储存和装卸采取预防措施的 场所.

3.7 火灾高危场所 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的场所、区域.

3.8 消防车道 火灾时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

3.9 消防车操作场地 建筑发生火灾时,能通达消防车辆,供消防人员和消防车辆实施灭火救援作业的场地.

4标识类型、色彩及制作要求 4.1标识类型 4.1.1认知类标识:识别消防设施、消防产品种类的标识.

4.1.2警示类标识:设置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爆炸危险场所、火灾高危场所的禁止类标识.

4.1.3提示类标识:对疏散方向和消防设施、消防产品使用方法等进行提示的标识,分为引导类标识 和说明类标识.

4.1.3.1引导类标识:火灾时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引导人员安全疏散的标识.

4.1.3.2说明类标识:标明消防设施、消防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标识.

4.2标识色彩 4.2.1安全色 4.2.1.1红色 表示禁止、停止和危险以及消防设施的意思.

4.2.1.2蓝色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65. 060. 35 B 90 DB51 四 川省地方标 DB51/T2677-2020 泵站验收规程 2020-4-15发布 2020-6-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2677-2020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泵站建筑工程验收, 4泵站机电设备验收 5泵站金属结构验收 6泵站安全验收 7泵站测试 8泵站验收条件、内容、程序 附录A(资料性附录) XXX泵站验收表
DB51/T 267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机电排灌管理总站、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业 机械化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光辉、杨建国、尹显智、胡振祥、周小波、莫涵、曾文明、阮红丽、卢珍、 朱英、张奕、钟琳.

标准附录A(资料性附录)XXX泵站验收表.

DB51/T 2677-2020 泵站验收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泵站建筑工程验收、泵站机电设备验收、泵站金属结构验收、泵站安全验收、泵站测 试、泵站验收条件、内容、程序等.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装机功率≤1000kW、新建和改造的农用小型泵站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51/T990小型泵站设计规程 3泵站建筑工程验收 3.1泵房 泵房应满足DB51/T990和相关设计文件的规定.

3.2进水构筑物 入口处应设置拦污栅,坚固可靠、进水顺畅.

试运行时,应符合泵站设计流量要求,不能出现断流 或者取水池液位明显下降产生旋涡.

3.3出水池 出水池应坚固可靠、出水顺畅,试运行时,应满足泵站设计流量要求,不能出现溢水现象.

3.4配套建筑物 配套建筑物数量、尺寸规格、施工应与设计文件相符,基础坚固稳定.

4泵站机电设备验收 4.1水泵机组 a)水泵机组型号、数量、安装位置、安装高度:应满足设计文件的规定: b)水泵机组电动机能效等级:不低于2级: c)水泵机组电动机防护等级:应满足野外防潮要求: d)验收试运行时,无异常振动、噪声,运行电流、电压、流量、扬程等指标应满足设计规定值.

4.2起动控制柜
DB51/T 2677-2020 a)起动控制柜生产厂家要有相关资质,具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及以上的产品认证证书(CQC证 书): b)产品要有合格证: c)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4.3配电柜 泵站水泵机组功率大于100kW,配置有配电柜且满足配电保护要求.

具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及以上 的产品认证证书(CQC证书).

4.4补偿柜 泵站水泵机组功率大于100kW,配置有补偿柜且满足功率因数的要求.

具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及以 上的产品认证证书(CQC证书).

4.5线缆 a)水泵机组配套电续满足载流量要求: b)主电源线采用与线径相一致的铜鼻子压接并塘锡,导线分色压接在进出线端子上.

5泵站金属结构验收 5.1进、出水管道 5.1.1进、出水管道无渗漏.

5.1.2管道铺设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5.1.3地埋铺设的管道,理深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进行隐蔽工程(地下工程)过程验收.

5.1.4进水管水平段长度、垂直高度和垂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平段管道长度误差不得超出设计值 的20%:设计水位以上管道垂直高度误差不得超出设计值的5%,垂直度误差小于等于10°.

5.2阀门 底阀、调节阀、止回阀等规格型号和安装位置与设计相符:止水可靠、无渗漏.

5.3真空引水装置 安装位置、数量满足设计要求:验收试运行功能正常.

5.4其它辅助设备 规格型号、数量及安装位置满足设计要求.

6泵站安全验收 6.1接地 控制柜、水泵机组等安装有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符合设计要求.

6.2防富 泵房设置有防雷设施,规格型号、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DB51 四 川省地方标 准 DB51/T1451-2012 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变频系统用电力 电缆技术规范 2012-07-25发布 2012-10-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451-2012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代号和型号编制 5型号与规格 6使用特性 7技术要求, 8试验方法 9检验规则 10标志, 11包装.. 12运输和贮存,
DB51/T 14512012 前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四 川鑫电电缆有限公司、成都营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大西洋线缆有限公司、成都黄石双峰电缆有限 公司、四川省通胜电缆有限公司、四川摩天交联电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强、王林涛、崔天峰、曾庆兵、吉汝忠、朱萍、徐桂林、褚彦兴.

II
DB51/T 1451-2012 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变频系统用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变频系统用电力电缆的术语和定义,代号和型号编制,型 号与规格,使用特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变频系统用电力电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6标准电压 GB/T2900.10电工术语电缆 GB/T2952电缆外护层 GB/T3956电缆的导体 GB/T6995.3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12706.1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续及附件第1部分: 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 GB/T12706.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2部分: 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缆 GB/T12706.3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3部分: 额定电压35kV(Um=40.5kV)电缆 JB/T8137电线电缆交货盘 GB/T2951.11电续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 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GB/T2951.12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 验方法 GB/T2951.13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 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 GB/T2951.14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低温试验 GB/T2951.2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 GB/T2951.3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 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 GB/T2951.32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科专用试验方 法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 GB/T3048.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DB51/T 1451-2012 GB/T3048.5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 GB/T3048.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GB/T3048.9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9部分:绝缘线芯火花试验 GB/T3048.10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 3术语和定义 3.1屏蔽系数 被屏蔽空间内某一点的电场强度与没有屏蔽层时该点的电场强度之比值,是介于0-1之间的数字.

屏蔽系数越小,屏蔽体的屏蔽效果越好.

(见GB5441.9) 3.2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是电缆设计和运行的基准电压,用U/U(Um)表示,单位为kV,均为有效值.

Ue--电缆导体与屏蔽或金属套之间的额定电压: U---多芯电缆两导体之间的工频额定电压; U--设备系统最高电压.

3.3本标准所用其它名词术语均采用GB/T2900.10的规定.

4代号和型号编制 4.1系列代号 BP 4.2材料代号 铜导体 省略: 聚氯乙烯绝缘 V: 交联聚乙烯绝缘 YJ: 硅橡胶绝缘 四氟乙烯与乙烯共聚物绝缘 F01 聚全氟乙丙烯绝缘 F46t 四氟乙烯与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绝缘 F48: 乙丙橡胶绝缘 E: 聚氯乙烯护套 V: 氟塑料护套 F; 硅橡胶护套 G: 聚乙烯/聚烯烃护套 Y; 4.3结构特征代号: 铜丝编织屏蔽 P: 镀锡铜丝编织屏蔽 P1; 铜带屏蔽 P2: 软结构(第5种导体) R: 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 22: 钢带铠装聚乙烯/聚烯烃护套 23: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7. 060. 20 F 13 DB51 四 川省地方标 准 DB51/T 1377-2019 代替 DB51/T 1377-2011 低压生物质燃气室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020-4-15发布 2020-6-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377-202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材料设备要求 6室内燃气管道的安装 7过滤器的安装.

8燃气计量表的安装 9燃气用具的安装 10燃气室内工程的检验 11燃气室内工程的验收资料
DB 51/ T 1377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代替DB51/T1377-2011《低压生物质燃气室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本标准与DB51/T1377 -201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术语“生物质燃气”(见6.5): 一增加了基本要求(见4章): 一增加了燃气用具安装的安全要求.

(见9.1.1和9.1.2).

一修改了第9章室内燃气管道的检查、第10章过滤器或净化器的检查、第11章燃气计量表的检 查、第12章燃气用具的检查,合并到室内燃气工程的检验中(见10章).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农业农村部丘陵山地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起草人:余满江、度洪章、易文裕、熊昌国、程方平、应婧、王攀、卢营蓬.

本标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51/T 13772011.

I1
DB51/T 1377-2020 低压生物质燃气室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计压力小于5kPa的低压生物质燃气室内工程的施工、检验及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低压生物质燃气室内燃气管道、燃气计量表、过滤器、燃气用具、 管道附件的施工、检验及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91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CJJ12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 CJJ94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HG2486家用煤气软管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生物质燃气 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气化或发酵的方式生产的可燃气体.

3. 2 燃气室内工程 指燃气用户内部的燃气系统,包括室内燃气管道、燃气计量表、过滤器或净化器、燃气用具及室内 管道附件.

室内燃气管道 指从室外配气支管到燃气用具之间的燃气管道.

3. 4 室外配气支管 指燃气输送系统中,燃气室内工程开启入户接口最接近燃气用户的燃气管道.

3.5 室内管道附件
DB 51/ T 13772020 用于连接或装配管道的元件.

包括阀门、钢管、直接、弯头、三通、管卡、托架、吊架、软管、白 厚漆和麻丝等.

4基本要求 4.1施工单位应具有国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与承包范围相应的资质,且在有效期内.

4.2燃气管道的安装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4.3室内工程的施工应采取保证人身和公共安全的有效措施.

5材料设备要求 5.1燃气室内工程所用的管道附件、设备及有关材料的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设计 文件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文件:燃气用具和计量装置应有出厂合格证.

检查验收.

验收应以外观检查和查验质量合格文件为主,验收合格方可进场使用.

5.3管道附件和设备的运输及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管道附件和设备在运输、装卸和搬动时,应避免被污染和损坏: b)管道及设备应水平堆放,堆放高度≤2m.管道附件应原箱码堆,堆放高度≤3层: c)燃气计量表应水平堆放,堆放高度≤8层,严禁倒置: d)燃气炉具应水平堆放,堆放高度≤10层: e)燃气饭煲应水平堆放,堆放高度≤6层.

6室内燃气管道的安装 6.1一般规定 6.1.1燃气管道不得布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或地上密闭空间内.

6.1.2室内燃气管道安装前应对管道附件进行内外部清扫.

6.1.3在安装过程中,不得在承重的梁、柱和结构缝上开孔:不得损坏建筑物的结构和防火性能.

6.1.4阔门的安装应符合CJJ94-2009第4.1.7条的有关规定.

6.2室内燃气管道 6.2.1燃气室内工程使用的管道附件应按设计文件选用.

6.2.2室内燃气管道应选用热镀锌钢管,其质量应符合GB/T3091的规定.

6.2.3入户管道宜直接从室外配气支管引入,管道长度宜在12m内.

6.2.4室内燃气管道宜采用明管敷设和螺纹连接.

6.2.5燃气管道采用的支撑形式宜按表1选择.

6.2.6螺纹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钢管在切割或攻制螺纹时,不得出现开裂.

加工好的螺纹应用连接件试装,用手力拧进2扣~ 3扣为宜: b)现场攻制的管螺纹扣数应符合表2的规定: c)钢管的螺纹应光滑端正,无斜丝、乱丝、断丝或脱落,缺损长度不应超过螺纹数的10%: d)管道螺纹连接头的密封材料宜采用白厚漆和麻丝: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7. 060. 20 F 13 DB51 四 川省地方标 電准 DB51/T 1357-2020 代替 DB51/T 1357-2011 低压生物质燃气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020-4-15发布 2020-6-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357-2020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土建工程 6材料设备管理要求 7钢质燃气管道的施工 8聚乙烯燃气管道的施工 9燃气管道附件的施工 10燃气管网工程的检验.

11新建燃气管网与原有燃气管网连接 12燃气管网工程的验收资料
DB51/T 1357-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代替DB51/T1357-2011《低压生物质燃气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本标准与DB51/T1357 -201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术语“生物质燃气”(见3.1): 一增加了基本要求(见4章): 一修改了管沟开挖和管沟回填的规定(见5.2,5.3): 一增加了管道焊接要求时引用的标准(见7.2.1): -增加了埋地管道要求(见7.4.5): 一修改了钢质管道跨越河流的安装规定(见7.5.4): 一修改了聚乙烯管道跨越河流的安装规定(见8.5.4): 一删除了燃气管网恢复使用检验的规定.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农业农村部丘陵山地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文裕、余满江、熊昌国、广洪章、程方平、应婧、王攀、卢营蓬.

本标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51/T 13572011.

DB51/T 1357-2020 低压生物质燃气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计压力小于5kPa的低压生物质燃气管网工程的施工、检验及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低压生物质燃气管网工程的施工、检验及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18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424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 GB50460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施工规范 CJJ33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63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SY/T0420埋地钢质管道石油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生物质燃气 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气化或发酵的方式生产的可燃气体.

3. 2 燃气管网工程 指储气柜后到燃气室内工程开启入户接口前的燃气输送系统,包括主管、干管、室外配气支管等燃 气管道和阀门、凝水器、伸缩节等室外管道附件.

3. 3 燃气室内工程 指燃气用户内部的燃气系统,包括从室外配气支管到燃气用具之间的燃气管道、燃气计量表、过滤 器或净化器、燃气用具及室内管道附件.

3. 4 室外配气支管 指燃气输送系统中,燃气室内工程开启入户接口、最靠近燃气用户的燃气管道.

DB51/T 1357-2020 3.5 室外管道附件 用于连接或装配管道的元件,包括阀门、凝水器、伸缩节、法兰、垫片、紧固件、堵板、弯头、三 通等.

3.6 复位 已安装合格的管道,拆开后重新恢复原有状态的过程.

3.7 套管 水平定向钻穿越过程中出、入土点两侧采用夯进、顶进或开挖方式隔离不良地层而设置的隔离管.

4基本要求 4.1施工单位应具有国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与承包范围相应的资质,且在有效期内.

4.2燃气管道的安装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4.3管网工程的施工应采取保证人身和公共安全的有效措施.

5土建工程 5.1一般规定 5.1.1土方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桩.

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 桩,应经过复核后方可使用.

5.1.2施工单位应会同建设、设计等有关单位,核对管道路线、相关地下管、线以及构筑物的资料, 必要时局部开挖核实.

5.1.3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对施工区域内地面上、地面下障碍物,与有关单位、所属户协商处理完毕.

5.1.4施工中,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雨季施工,应采取降低水位或排水措施,及时清除沟内积水.

5.1.5在施工区域内应设置安全护栏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5.2管沟开挖 5.2.1按轴线控制桩放线.

5.2.2管沟开挖与覆土厚度应按施工图进行.

5.2.3管沟开挖持力层原则上应至原土层.

如管沟底部为松散软土或粘土泥浆时,应在管沟底部的设 计标高上方预留50mm~100mm厚度土层,再夯实达到管沟底部设计标高:当管沟底部为粘土泥浆时, 应将管沟底部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下200m,然后用砂填实,并夯实达到管沟底部设计标高.

5.2.4有地下水地段的管沟,应采用相应的排水措施.

5.2.5管沟中心线坡向根据具体地形高差确定:管沟中心线坡度应>3%.

5.2.6管沟横断面和凝水器井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5.2.7凝水器井一般情况下宜每隔100m~200m设置一座,且设置在最低处:坡向改变的最低处应设 置凝水器井.

凝水器井的位置根据燃气管道位置确定,可在管沟内或管沟旁.

5.2.8对管沟底部夯实后,应分段按设计要求对管沟底部标高、管沟横断面、管沟中心线坡度及凝水 器井位置进行检查和验收.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65.020.40 B 60 DB50 重庆市地方 标 准 DB50/T911--2019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范 Standards for the depth of the document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04-08发布 2019-08-01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0/T 911-201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方案设计. 3 6初步设计. 6 7施工图设计. 12 8附录. 0
DB50/T911-2019 前言 本规定根据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2009规定编制.

本规定由重庆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起草单位: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廖聪全、罗毅、任荣志、张燮文、樊崇玲、赵先芳、秦江、曾映雪、罗建、兰 亚、徐淑君.

DB50/T 911-2019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范 1范围 本规定包含了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的术语和定义、总则以及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 设计阶段的内容和深度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重庆市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风景园林工程设计项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定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除本规定外,尚应符 合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规定.

CJJ/T67风景园林制图标准 CJJ/T171风景园林标志标准 GB/T 50103总图制图标准 GB/T50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104建筑制图标准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重庆市都市区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管理技术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定.

3.1风景园林工程 landscape and garden engineering 指城市公共空间、户外游憩空间、附属绿地等人文和自然环境从设计到施工建设的全过程.

3.2园林建筑 garden building 指既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又具有观赏价值,成为园林景观构成要素的建筑,含管理建筑、服务建筑 和亭、廊、楼、阁、榭、坊等景观建筑.

3.3园林小品 small garden ornaments 指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使用的小型设施,包括围墙、花架、 假山、叠石、照壁、花池、景观小桥等.

3.4场地site 指游憩、集散、运动、停车的场所,包括广场、运动场、停车场等.

DB50/T 911-2019 3.5立体绿化verticalplanting 指利用除地面资源以外的其他空间资源进行绿化的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 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

4总则 4.1风景园林工程设计阶段划分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的 工程,经有关部门同意,且合同中未作初步设计的约定,可在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

方案设计注重对设计总体布置及效果的把握: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需要:提供能源利用及与相 关专业之间的衔接:据以编制投资估算:提供申报有关部门审批的必要文件.

初步设计注重对方案设计理念、思路的深化,解决各专业的技术间题,协调各专业技术工种的矛盾, 达到计划安排、控制投资及审批要求: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解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协调 与相关专业之间的关系:能据以编制工程概算:提供申报有关部门审批的必要文件.

施工图设计则注重具体的施工工艺和做法,满足施工、安装及植物种植需要:满足设备材料采购、 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需要: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

4.2各阶段设计文件编排顺序 4.2.1封面 写明项目名称、设计阶段、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4.2.2昆页 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各专业设计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 员签署或授权盖章(方案阶段可省略):附设计单位资质证书影印件.

4.2.3设计文件目录 设计文件目录有: a)目录应从“1”开始一次性编排,不得从“0”开始: b)目录一般应包括序号(不得空缺)、图纸编号、图别、图纸名称、图幅、备注(方案阶段可省 略图幅、备注).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按照专业将目录、说明、图纸独立汇编成专业图册.

4.2.4设计说明 4.2.5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除应符合《风景园林制图标准》CJJ/T67、《风景园林标志标准》CJ/T171的规定外,还 应满足《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GB/T50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 等的相关规定: 4.2.6投资文件 方案阶段编制工程估算书,初步设计阶段编制截算书,施工图阶段编制预算书.

截算、预算可单独 成册.

概算书、预算书应根据合同约定提供.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键入文字] ICS65.020.40 CCS P50 DB50 重庆市地 方 标 准 DB50/T910-2019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of landscape planting engineering 2019-04-08发布 2019-08-01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0/T 910-2019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常规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技术规范 4.1施工准备. 2 4.2种植场地整理.. 2 4.3种植土. 2 4.4种植穴(槽) 4 4.5植物材料. 4 4.8植物种植. .5 4.9草坪建植. 6 4.10水(湿)生植物种植 5行道树种植 f 5.1一般规定. f 5.2种植. .8 6立体绿化 -8 6.1一般规定.. ..8 6.2屋顶绿化种植. 6.3立面绿化. 9 6.4坡面绿化. .9 7极端气温条件下植物种植 ..9 7.1一般规定. ..9 7.2气温35C以上条件的植物种植 .10 7.3气温5C以下条件的植物种植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大树移植 .11
DB50/T910-2019 前言 本规范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庆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重庆市园博园管理处、 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重庆风景园林学会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杨振华、唐凌、刘祥彬、冯义龙、王胜、周智勇、徐淑君、王礼曦、胡 艳燕、蔡球、郑军、胡静萍、高建明、李星、杨晓琴
DB50/T 910-2019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及与苗木种植紧密相关的附属设施建设的一般性原则.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特指从工程开工建设到峻工验收阶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J82-201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75-19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T24-1999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DBJ/T50-044园林栽植土壤质量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施工技术交底technicalclarification 在某一单位工程开工前,或一个分项工程施工前,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向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 的技术性交待.

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和安全等方面有 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于科学地组织施工,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

3.2 自然安息角angleofrepose 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时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

3. 3 有效土层厚度effective thickness of soillayer 能满足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层厚度 3. 4 催芽pregermination 能引起芽生长、休眠芽发育和种子发芽或促使这些提前发生的措施.

3.5 候平均气温five-day average temperature 连续5日的平均气温.

3. 6 立体绿化verticalgreening 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缘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 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

DB50/T 910-2019 3. 7 立面绿化facades greening 利用植物的关学、生态学等方面的作用,将植被与建构筑物垂直界面相结合,达到绿化、关化、 生态的目的,主要有建筑墙面绿化、立柱面绿化、横梁垂直面绿化、阳台绿化、窗台绿化等垂 直或接近垂直界面的绿化.

3. 8 极端气温条件extremetemperatureconditions 夏季气温高于35℃,冬季气温低于5℃的条件.

3. 9 大树bigtrees 常绿树种胸径大于15cm、落叶树种胸径大于20cm的乔木.

4常规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技术规范 4.1施工准备 4.1.1施工单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工程合同及与工程项目有关的技术标准.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应 按照批准的绿化工程设计及有关文件施工.

施工人员应理解设计意图,进行工程准备.

施工单位应 建立技术、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各种管理制度.

4.1.2工程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和各项技术交底记录.

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向各 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施工单位发现设计图纸内容与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相 符合的,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提出书面报告和意见,按照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重新确 认的设计图纸施工.

施工单位应组织进行施工设计交底,特别对地质、交通、电源及施工措施等方 面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重点交底.

4.1.3具备开工条件,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提交编制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申请, 获得批准后方可施工.

4.1.4施工单位应了解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控制桩点设置、红线范围、地形地貌、土质、水源、 水质、电源、交通等情况.

发现现场实际与设计图纸或施工合同规定内容不相符,施工单位应向建 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提出书面报告和意见.

4.2种植场地整理 4.2.1种植场地整理应符合设计规定,利于地表水下渗、排放和收集利用.

4.2.2改造的地形坡度超过土壤的自然安息角时,应采取相应的工程保护措施.

4.2.3废弃物、垃圾、有害物、杂草应按设计和规定进行清理和处理.

4.2.4种植土有效土层厚度内不允许出现不透水层,否则应采取措施,保证不积水.

4.3种植土 4.3.1种植土壤应疏松、无异味、无明显染色且无石块、建筑垃圾、垃圾等可视杂物,种植土壤质 量应符合DBJ/T50-044的规定,否则在绿化种植前须进行客土或改良.

使用的肥料不得污染土壤和 水源.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01 C80 备案号: DB46 海南省地方 标 DB46/T477-2019 城市综合管廊消防安全技术规程 Firesafety technicalcode ofurban utility tunnel 2019-03-29发布 2019-06-01实施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6/T 477-2019 前言 本规程为推荐性标准.

本规程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海南省消防总队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由海南省消防总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口市消防支队、海口市 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 限公司、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张刚、韩子忠、关通、石晓龙、陈治君、刘澄波、黄斌、李旭莹、许丁凡、谢 卓衡、姚斌、刘炳海、汤恕、刘文兵、聂江华、李欣、朱荣华、吴思军
DB46/T 477-2019 城市综合管廊消防安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城市综合管廊(以下简称综合管廊)消防安全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防火构 造及防火封堵、入廊线缆、通风和排烟、监控与报警、灭火设施和火灾逃生避难器材、应急照明及供配 电、消防安全及应急管理等.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干线及支线综合管廊,不适用于缆线管廊的建设.

与地下建筑合 建的综合管廊可以参照本规程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50838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B50898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GB/T51274城镇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DL/T5484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规程 GA306.1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1部分:阻燃电缆 GA306.2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2部分:耐火电缆 3术语和定义 GB 50016、GB50028、GB50052、GB 50058、GB 50116、GB 50140、GB 50217、GB 50838、GB50898、 GB/T51274、DL/T5484、GA306.1、GA306.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综合管廊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3.2缆线管廊 采用浅埋沟道或组合排管方式建设,设有可开启盖板或工作井但其内部空间不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 要求,用于容纳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续的管廊.

DB46/T 477-2019 4基本规定 4.1综合管廊的设计除执行GB 50016、GB50028、GB 50052、GB 50058、GB 50116、GB50140、GB50217、 GB50838、GB50898、GB/T51274、DL/T5484、GA306.1、GA306.2外,还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4.2含天然气管道舱室的综合管廊不应与其他建(构)筑物合建,天然气管道舱室与周边建(构)筑 物间距应符合现行标准GB50028的有关规定.

4.3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且宜与逃生口、吊装口、进风口结合设置或共用,逃生口的 设置应符合现行标准GB50838的规定.

4.4天然气管道舱室的排风口与其他舱室排风口、进风口、人员出入口以及周边建(构)筑物口部距 离不应小于10m.

天然气管道舱室的各类孔口不得与其他舱室连通,并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4.5综合管廊消防设施应与管廊主体结构同步设计、施工、验收.

4.6天然气管道舱内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现行标准GB50058有关爆炸性气体环境2区的防爆规定,舱内 的电气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线路敷设应符合现行标准GB50058的有关规定.

4.7消防控制室内的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和金属管、槽等应采用等电位连接.

4.8综合管廊选用的消防产品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并应符合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要求.

5防火构造及防火封堵 5.1综合管廊不同使用功能场所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

5.2综合管廊主结构体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性结构.

5.3综合管廊内不同舱室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性结构进行分隔.

5.4天然气管道舱及容纳电力电缆的舱室应每隔不超过200m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防火隔墙 进行防火分隔.

当有人员通行需要时,防火分隔处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5.5综合管廊交叉口及各舱室交叉部位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防火隔墙进行防火分隔.

当有 人员通行需要时,防火分隔处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5.6除嵌缝材科外,综合管廊内装修材料应采用不燃性材料.

5.7管线穿越防火分隔处应采用阻火包等防火封堵材料进行防火封堵,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 于3.0h.

5.8封闭式电缆线槽贯穿孔口处,线槽内部应采用有机堵料如防火泥、防火密封胶、防火泡沫等封堵.

6入廊线缆 6.1电力电缆应采用不燃电缆或阻燃电缆,通信线缆应采用阻燃线续:通信线缆和电力电续不应在同 一线槽敷设:双回路线路不宜同侧敷设,当只能同衡敷设时,应上下分层敷设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DB46/T 477-2019 6.2综合管廊内的电缆的防火与阻燃应符合现行标准GB50217和DL/T5484及GA306.1和GA306.2 的有关规定.

6.3电缆桥架或支架上的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处应设置防火防爆盒.

6.4并行敷设的电力电缆,其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

7通风和排烟 7.1综合管廊舱内应设置事故后机械排烟设施,可与通风系统合用.

7.2各通风口通风设备应设置外联接头,当火灾熄灭后,舱内断电时外联接头可就近接入应急发电设 备.

7.3综合管廊通风口的设置应高于城市防洪标准水位,并采取防止雨水倒灌、废弃物投入等措施.

应 加设防止小动物进入的金属网格,网孔净尺寸不应大于10m×10m.

7.4综合管廊的事故通风量应根据通风区间、截面尺寸并经计算确定,且应符合现行标准GB50838 的有关规定.

天然气管道舱风机应采用防爆风机.

8监控与报警 8.1综合管廊应设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应与综合管廊监控中心控制区合用,消防控制室设备设 施的安装以及防火分隔措施应符合现行标准GB50016和GB50116的相关规定.

8.2干线、支线综合管廊含电力电续的舱室以及其他有火灾风险的舱室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a)舱室项部应设置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或图像型火灾探测器,需要联动触发自动灭火系统启动的 舱室尚应在舱室顶部或电力电缆层设置监测舱室空间温度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b)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舱室应在每个防火分隔区的人员出入口、逃生口、防火门处设置手动 火灾报警按钮和火灾声光警报器,且每个防火分隔区不应少于2套: c)当火灾确认后,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联动关闭着火防火分隔区及相邻防火分隔区的通风设备, 联动启动着火防火分隔区的自动灭火系统.

8.3风机房、变配电室等其他场所应设置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8.4每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保护管廊舱室的区域长度不宜大于1000m.

8.5舱室内如设置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可结合管廊内视频监控要求统筹设置.

8.6管廊内采用独立通信系统的固定式电话可作为消防专用电话.

8.7天然气管道舱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舱内应设置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 宜通过现场总线方式接入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天然气管道舱每个防火分隔区的探测总线应采用独立回 路.

8.8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160 CCS F 12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366-2021 并网光伏发电站施工与验收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power station 2021-09-27发布 2021-10-31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5/T 2366-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施工与安装. 6系统调试与检测 10 7工程质量验收.

16 8文件归档 附录A(资料性) 光伏组件现场测试表.

21 附录B(资料性) 光伏组串测试记录表.

22 附录C(资料性) 并网逆变器现场检查测试表. 23 附录D(资料性) 并网前后电网的电能质量记录表 附录E(资料性) 检查记录表, 26 附录F(资料性) 验收记录表.

28
DB45/T236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航桂实业有限公司、广西鼎旭同辉农业投 资有限公司、广西西江环境能源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广东永光新能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顺德中山大学 太阳能研究院、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万信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 司、品科能源有限公司、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声付、李展、李伟远、马岗权、黄德智、郑小鹏、吕东霖、陈荣、窦广元、 陈思铭、孙韵琳、禹中文、李林、李冰之、周兵、袁伯文、容晓晖、班正超、代洲洲、蒋海永、陈义桃、 田素峰、赵刚刚、刘淑娜、赵显光.

I11
DB45/T 2366-2021 并网光伏发电站施工与验收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并网光伏发电站施工与验收的基本规定、开工准备、系统安装、系统调试与检测、工 程质量验收以及记录报告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 改建、 年的地而光伏发电站、 面光快发购!

及建筑屋面光伏发电站,但不 适用于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站和光 体化 BIPV)项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局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 文 的规 而构成 文件 市场监督管理 少的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 件: 的引用文 牛, 版本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8076混凝土外 加剂 GB13495.1消 全标 第 GB/T 16895. 23 置 检验 GB 17945消防 然明 散指 GB/T 18216. 1 1000 直流 下低压配 安全 检测的试验、测量或监 控设备第1部分: GB/T 18216. 2 直流 下低压配 安全 检测的试验、测量或监 控设备第2部分: 电阻 GB/T 18216. 3 直 下低压配 安全 检测的试验、测量或监 控设备第3部分: GB/T 18216. 4 和直 下低压配电 系统电 安 护检测的试验、测量或监 控设备第4部分:接地 电 GB/T 18216.5 和直 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 护检测的试验、测量或监 控设备第5部分:对地 GB/T18216.8交 E1500 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 防护检测的试验、测量或监 控设备第8部分:IT系统中绝缘 GB/T18216.9交流1000V 流16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 防护检测的试验、测量或监 控设备第9部分:IT系统中 家故所定位设备 GB/T18216.12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检测的试验、测量或监 控设备第12部分:性能测量和监控装置(PDM) GB/T19939光伏并网技术要求 GB/T29320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7钢结构设计标准 GB50018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 50026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B45/T 2366-2021 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4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8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2建筑地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5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3110kV~75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50601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50661结构钢焊接规范 GB 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794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 GB/T50796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 DL/T995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5065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范 DL/T5210.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NB/T32037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 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203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光伏组件PVmodule 具有封装及内部结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

又称太 阳电池组件.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3. 040 P 28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1645-2017 装配式混凝土梁式桥检测评定和维修加固 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 for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strengthening design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beam bridge 2017-12-30发布 2018-01-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5/T 1645-2017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桥梁的检测评定, h 6装配式混凝土梁式桥的维修加固设计 53 7装配式混凝土梁式桥的维修加固施工 127 8装配式混凝土梁式桥的施工监控 148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应力(应变)计算.

150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植筋. 153 附录C(规范性附录)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粘贴强度现场检测方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体外索加固体系结构分析方法和简支体系的内力计算方法, 160 附录E(规范性附录) 铝合金套管材质及规格, 163 附录F(规范性附录) 刚性支撑和弹性支撑铰支发加固的计算步骤. 164 附录G(资料性附录) 常用的桥梁项升与支座更换方法. 165 附录H(规范性附录) 局部承压验算方法 168 附录1(规范性附录) 锚栓施工方法.

169 参考文献. 171
DB45/T 164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高速公 路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增海、谭海晖、韩玉、熊劲松、唐费、韦达洁、杨礼明、侯攀、黄金文、蒋 凌杰、王承亮、罗彦、黄恩彩、李林龙、黄建伟、毛建平、蒙方成、黄建初、林峰、王建军、吴和才.

I1
DB45/T 1645-2017 装配式混凝土梁式桥检测评定和维修加固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装配式混款土柔或桥检测评定和维修加固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桥梁的检测评定、 桥梁的维修加固设计、桥柔的维低加周地工以及桥梁的施 监控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各等级 梁式桥的检测 维修加固工程,城市道路的装 配式混凝土梁式桥可参用 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 是必 凡是注 文件 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 其最 包括 适用 件.

GB/T 3191 铝及铝 合金挤 棒材 GB/T6946钢 铝压市 准 GB 8076混凝土 GB/T 17671 砂强 验 GB 50010混凝 构设计 范 GB 50017 钢结 GB 50119 混凝 GB 50202 建筑 规范 GB 50204 混凝 范 GB 50367 混凝 设计 GB 50550-2010 加网 质量验收 JG3056数显式 测 JGJ107钢筋机机连接技 规 JGJ 145 混凝土结构后错 固技 JTJ275-2000 海港工程混准 防腐蚀技术规范 JT/T 327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 JT/T531桥梁结构用芳纶红复合材料 JTGD60公路桥涵设计 用规 JTG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D6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D64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JTG/TF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H21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TJ21-2011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范 JTG/TJ22-2008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DB45/T 1645-2017 JTG/TJ23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JTG/T325-2014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TB/T2093吸水式锚固包技术条件 YBJ222冶金建设试验检验规程 YB/T9231-2009钢筋阻锈剂应用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10)65号公路工程峻(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装配式混凝土梁式桥prefabricatedconcrete beambridge 在预制场进行制作养护,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的梁式桥.

本标准主要包含目前常用的空心板、实心 板、箱梁、T型梁、I型梁等类型的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

3.2 桥梁检测bridge inspection 对桥梁结构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的现场检查、测试与记录描述.

包含桥梁的定期检查、特殊检查、荷 载试验、施工监控和运营监测.

3.3 桥梁构件bridgemembers 组成桥梁结构的最小单元,如一片梁、一个桥墩等.

3.4 桥梁部件bridge ponents 结构中同类构件的统称,如梁、桥墩等.

3. 5 桥梁检算bridge calculation 依据桥梁检测结果、荷载作用及环境的变化,结合设计、施工、维修、加固和改造等资料进行的结 构性能计算.

3. 6 桥梁评定bridge evaluation 依据桥梁检测、检算或荷载试验评价桥梁结构的性能.

3.7 定期检查bridge periodicalchecking 按规定周期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测(以目测观察为主结合仪器观 测进行),以评定桥梁的技术状况.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3.160 CCS P 55 DB44 东省地方标 准 DB44/T 2283-2021 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导则 2021-03-06发布 2021-06-06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T 2283-2021 目次 前言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前期调查 6工程总体布局, 7工程任务和规模 8工程布置与主要建筑物 9工程施工组织 10工程管理, 11已建工程改造 附录A(规范性) 工程总体布局与各类环境敏感目标的区位关系 附录B(资料性) 各类工程生态任务划分, 10 附录C(资料性) 主要江河重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保障目标 11 附录D(规范性) 生态流量确定方法. 13 附录E(资料性) 主要江河润游鱼类.

16 附录F(规范性) 堤上设施适宜性规定 17 附录G(资料性) 已建工程生态改造主要内容 20
DB44/T 228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水利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水利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广东水利 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州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深圳市水务规划设 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科禹水利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涂金良、陈俊昂、李彬、郑悦华、刘海洋、陈国轩、陈映、黄显东、袁以美、 刘霞、朱军、秦茂洁、叶合欣、黄东、任启伟、刘立霞、刘晓平、杨飞、成洁、户朝旺、王英丽.

I1
DB44/T2283-2021 引言 广东省境内水系发达,修建有大量的水利工程用于防洪(潮)、治涝、供水、灌溉、航运、发电等.

众多的水利工程对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存在河道渠化、河道涵化、河道断 流、岸边带生境破坏、鱼类通道阻隔、水土流失等现象,对河湖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利影响.

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贯穿到水利工程设计全过 程中,减少水利工程对自然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维护河湖健康,结合广东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水文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地方特点,规范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技术要求,特制定本文件.

IⅢI
DB44/T 2283-2021 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利工程设计总则、前期调查、工程总体布局、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布置与主要建 筑物、工程施工组织、工程管理以及已建工程改造的生态设计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行政区域内河道整治工程(含堤防工程、护岸工程、清淤疏浚工程)、水库工 程、水电站工程、泵站工程、水闸工程、引调水工程、水系连通工程、海堤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人 工湖等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其他涉水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适用范围内的水利工程各阶段设计均应执行本文件,生态设计深度参照同阶段编制规程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5173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 GB/T50159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 GB5028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HJ2005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LY/T2016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技术规程 NB/T35037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设计规范 NB/T35053水电站分层取水进水口设计规范 SL368再生水水质标准 SL609水利水电工程鱼道设计导则 SL709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导则 SL/Z712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 SL752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 DB44/T1661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规程 SHP/TG(部分)小水电技术导则(Smal1 Hydropower Technical Guidelines Brochure)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水利工程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在实现水利工程为社会提供防洪(潮)、治涝、供水、灌溉、航运、发电等安全保障与社会服务功 能的同时,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健康,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并落实生态理念的工程设计.

3.2 河湖生态系统aquatic ecosyste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分类号案卷号件号 ICS13.220.01 G4A1 64 Q77 备案号:53153-2017 DB44 广 东省地方标准 DB44/T1856-2016 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施工 及验收规范 Codefordesign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of wireless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2016-05-17发布 2016-08-17实施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4/T 1856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广州瀚润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深圳市赋安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力天创纪 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云庆、洪声隆、张恒、彭朝阳、严洪、张庆、梅志斌、董文辉、张文海、常 磊、郑春华、顾维鑫、张伟勤、金鹏、肖蓉.

2
DB44/T 1856-2016 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构筑物中设置的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 收.

本标准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的物品及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 的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66 火家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EN 54-25-2008 Fire detection and fire alarm systems-Part 25:Components using radio links(火灾探 测和火灾报警系统 第25部分:无线通信组件) 3总则 3.1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应做到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3.2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交付使用前必须通过验收.

3.3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4系统设计 4.1基本要求 4.1.1一般规定 4.1.1.1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各部件的组网通信应遵循相关的通信协议规范.

4.1.1.2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无线频谱采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的无线频段.

4.1.1.3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符合GB50116-2013中3.1.1~3.1.4的规定.

4.1.1.4任一台无线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无线消防联动控制器所连接或控制的无线火灾探测器、无线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无线火灾声和/或光警报器和无线模块等设备总数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 余量.

4.1.1.5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各设备的ID应是唯一的.

不在系统管理范围内的设备不应成为系 统的功能组件.

同一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制造商不同系统中的设备也不应被其他无线火灾报警系统 接受和管理.

3
DB44/T 1856-2016 4.1.1.6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各设备应采用一个通信协议,多个设备同时发出报警信号时,报 警信号不丢失.

4.1.1.7在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的无线频率范围内,不同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间应保证无 线射频信号间不会相互干扰.

4.1.1.8当其他设备和无线火灾报警控制器失去通信能力时,无线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在300s内检测 到并在之后的100s内显示出通信故障的设备.

4.1.2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4.1.2.1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符合GB50116-2013中3.2的规定.

4.1.2.2设计无线设备的安装位置时除应考虑无线火灾报警系统功能要求设置的位置外,还应保证 其与上一级的通信设备(无线中继器或无线火灾报警控制器)之间的距离在有效通信距离内,及RSSI 值均应≥-75dBm.

4.1.2.3无线火灾报警控制器、无线消防联动控制器等控制器类设备的安装不应在电磁场干扰较 强、无线屏蔽及其他影响无线设备工作的环境附近.

4.1.3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应符合GB50116-2013中3.3的规定.

4.1.4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GB50116-2013中3.4的规定.

4.2消防联动控制设计 消防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GB50116-2013中4.1~4.10的规定.

4.3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应符合GB50116-2013中5.1~5.4的规定.

4.4系统设备的设置 4.4.1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的设置应符合GB50116-2013中6.1~6.7、6.9~6.11的规定.

4.4.2无线模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无线模块的设置应符合GB50116-2013中6.8.2~6.8.4的规定: 2每个报警区域内的无线模块宜集中设置在本报警区域内的无线模块箱内.

注:无线模块箱应避免采用金属等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材质.

4.4.3无线中继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台无线中继器连接的其他无线设备的数量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 2无线中继器宜居中设置在其所连接的无线设备间: 3无线中继器宜安装在不易触及的位置.

4.5系统供电 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供电应符合GB50116-2013中10.1~10.2的规定.

4.6布线 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有线部分的布线应符合GB50116-2013中11.1~11.2的规定.

4
DB44/T 1856-2016 5系统施工 5.1基本要求 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质量管理和设备、材料进场检验应符合GB50166相关规定.

5.2系统施工 5.2.1一般规定 5.2.1.1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前,应具备系统图、设备布置平面图、接线图、安装图以及消 防设备联动逻辑说明等必要的技术文件.

5.2.1.2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包括隐蔽工程验收)、检验 (包括绝缘电阻、接地电阻)、调试、设计变更等相关记录.

5.2.1.3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过程结束后,施工方应对系统的安装质量进行全数检查.

5.2.1.4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峻工时,施工单位应完成峻工图及竣工报告.

5.2.2布线 5.2.2.1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有线部分布线应符合GB50166相关规定.

5.2.2.2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各组件与上一级的通信设备(如无线中继器或无线火灾报警控制 器)间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本标准4的要求.

5.2.3系统设备的安装 5.2.3.1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设备的安装应符合GB50166相关规定和本标准的要求.

5.2.3.2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设备的安装不应在电磁场干扰较强、无线屏蔽及其他影响无线设 备工作的环境附近.

5.2.3.3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本标准4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测试检查.

通过测试获取设备与其上一级的通信设备(无线中继器或无线火灾报警控制 器)之间的数据链路质量,返回的RSSI值均应≥-75dBm.

5.2.3.4同一报警区域内的无线模块宜集中安装在无线模块箱内,无线模块(或无线模块箱)应独 立支撑或固定,安装牢固,并应采取防潮、防腐蚀等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3.5无线中继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无线中继器应安装在不易触及的位置,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2.2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b)无线中继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障碍物: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c)无线中继器应独立支撑或固定,安装牢固,并应采取防潮、防腐蚀等措施.

安装在轻质墙上 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d)无线中继器附近应张贴尺寸不小于100mmx100mm的“禁止调节天线方向"的警示标签.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1. 040. 01 P 30 DB44 广东省地方 标 DB44/T2228-2020 智慧园区设计、建设与验收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smart parks 2020-04-22发布 2020-07-22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T 2228202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智慧园区设计要求. 4.1目标. 3 4.2 信息基础设施 3 4.3 智能感知系统 4 4.4信息传输网络. 4.5支撑平台 4.6 应用服务软件 4.7园区管理体系 .5 4.8不同类型智慧园区设计要求.

-5 5智慧园区建设要求 5 5.1 目标 5 5.2 信息基础设施 5.3智能感知系统 .6 5.4信息传输网络 .8 5.5支撑平台 8 5.6应用服务软件 6" 6智慧园区验收要求.. .11 6.1智慧园区验收内容 11 6.2智慧园区验收职责 .12 6.3智慧园区审核监控.. .12 6.4智慧园区验收流程 .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智慧园区基础设施和系统配置参考 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智慧园区评估参考 15
DB44/T 222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州市智慧城市发展促进会提出.

本标准归口单位:广东省智慧城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市智慧城市发展促进会、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伟志股份公 司、华南师范大学、清远天安智谷有限公司、华南师大(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地质 测绘院、广东省惠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佛山市顺德区照明电工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成江、赵灵智、张一杭、黄丹霞、陈志谋、赖坤洪、李更尔、温志凡、胡文 勇、宿世臣、张晋、李洁、谢荣安、胡波.


DB44/T XXXXX2019 智慧园区设计、建设与验收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慧园区的设计、建设、验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功能定位的智慧园区的设计、建设、验收工作.

对信息化系统具有特殊要求的园 区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73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74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YD/T5120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 YD5191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 DB31/T370.2宽带接入工程系列标准第2部分:无线局域网工程施工及验收测试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产业园区industrialpark 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具有产业集群载体特征的特定区域.

3. 2 智慧园区smartpark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园区基础设施优化、运营管理精细化、功能服务信息 化和产业发展智慧化.

3. 3 园区驻地网park premises network 园区内用户终端至用户网络接口所包含的机线设备,由完成通信和控制功能的用户驻地布线系统组 成,以使用户终端可以灵活方便地进入接入网.

园区用户终端至园区运营商网络接口之间所包含的管道、
DB44/T 2228-2020 线缆及其配线设备等硬件设施,由信息接入管道、用户机房、室外管线、室内桥架管线和配线设施等组 成,以使用户终端可以灵活方便地进入接入网.

园区驻地网线缆通常作为园区综合布线的主干部分.

3. 4 多网合路无线覆盖系统multiplenetworkswirelesscoverage system 使运营商各种形式的网络信号在园区内进行覆盖传输的通信信号系统.

3. 5 智能感知系统intellisensesystem 园区智能感知系统包括智能感知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及其自带的现场管控软件,实现对人、车、 财、物的位置、流向、状态、环境、能源等参数信息的智能感知、采集、传输和现场控制等,易于识别、 跟踪、管理和控制.

3.6 支撑平台supportplatform 对基础设施层进行统一认证管理、统一权限管理等操作,对基础应用与服务层进行流程的定制化管 理,通过支撑平台的记录和控制机制实现应用平台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同时,通过信息交换服务实 现基础架构和基础应用与服务之间的数据交换.

3. 7 环境监控管理environmentalmonitoringmanagement 对园区内的水质、大气、噪声等环境进行综合管理.

3.8 智能交通管理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management 将先进的信息、通讯等技术集成运用于产业园区内交通运输管理体系,如停车问题,引入智慧停车、 立体停车、停车指引等.

3. 9 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对产业园区的产能、输能和用能等进行综合管理和最优控制,并对产业园区内太阳能、风能、电池 储能以及充电桩等分布式能源组成微网系统的统一协调和管理.

3. 10 公共信息服务publicinformation service 基于统一用户、授权管理和单点登陆技术,为企业及其员工等提供多样化的访问形式和综合性的服 务门户.

4智慧园区设计要求 4.1目标 智慧园区设计是指对产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信息传输网络、支撑平台、应用服务 软件、园区管理体系等进行统一设计.

设计的要求是: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