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T 0606.12-2007 组织工程医疗产品 第12部分:细胞、组织、器官的加工处理指南.pdf
ICS_11.040.40 C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 0606.12 -2007 组织工程医疗产品第12部分: 细胞、组织、器官的加工处理指南 Tissue engineered medical products-Part 12: Guide for processing cells tissues and organs 2007-01-31发布 2008-01-01实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YY/T 0606.12-2007 目次 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 4意义及应用 5设施、试剂及操作程序 参考文献 YY/T 0606.122007 前言 YY/T0606《组织工程医疗产品》分为: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术语学; 一第3部分通用分类; 第4部分:皮肤替代品(物)的术语和分类; 一第5部分:基质及支架的性能和测试; 第6部分:I型胶原蛋白: 第7部分:壳聚糖; 第8部分:海藻酸钠; 第9部分:透明质酸钠; 一第10部分:修复或再生关节软骨的植人物体内评价: 第12部分:细胞、组织、器官的加工处理指南: -第13部分:产品保存; 第16部分:活细胞或组织的海藻酸盐凝胶固定或微囊化指南.
本部分为YY/T0606的第12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归口.
本部分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细胞室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孟淑芳、王佑春、林林、冯建平.
YY/T 0606.12-2007 组织工程医疗产品第12部分: 细胞、组织、器官的加工处理指南 1范围 1.1YY/T0606的本部分规定了用于组织工程医疗产品(TEMPs)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加工处理、 检定、生产以及质量保证的要求,包括: a)细胞、组织及器官的加工处理(即:设施、试剂、接收程序、检查以及贮存;组织培养成分,生物危 险因子以及操作区域): b)供体(人源或非人源)及筛查; c)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检定及加工.
1.2 本部分不适用于现行药品管理法中按照生物制品进行管理的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YY/T060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YY/T0606的本部分.
3. 1 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 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 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目前,我国人用 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含类毒索)、病毒类疫苗、抗毒索及免疫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体内及体 外诊断制品以及其他活性材料(包括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重组DNA产品、抗原-抗体 复合物、免疫调节剂、微生态制剂等).
3.2 复合产品binationproduct 复合产品包括下列几类: 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批准的组分组成的一种产品,即药品/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医疗器械,药 品/生物制品,或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它们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方法组合或混合 面成为一个整体: b)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批准的各自独立的产品,包装在一起或作为一个单元,如药品与医疗器械 产品,生物制品与医疗器械产品,或生物制品与药品; c)一种处于研发阶段的药品、医疗器械或生物制品,按照其研发计划或标签独立包装,但仅与一 种已批准的有特定规格的药品、医疗器械或生物制品联合使用,它们应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 适应症或效力,面且,研发产品的批准及已批准产品的标签可能需要变更,以反映诸如使用目 1 YY/T 0606.122007 的、剂型、使用强度、给药途径的改变或剂量明显变化: d)任何处于研发阶段的药品、医疗器械或生物制品独立包装,按照其预期标签仅与另一种特定 规格的研发药物、医疗器械或生物制品联合使用,它们应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适应症或效力.
面且,许多用于患者的体细胞产品将会与生物制品/医疗器械或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组成 为复合产品.
复合产品可适用于TEMPs. 3.3 细胞cll 构成有机体的具有独立功能的最小结构单位,含有单个或多个细胞核、细胞质及各种细胞器,并具 有半透膜性质的细胞膜.
虽然的细胞都必须在某一阶段合成蛋白质及核酸,利用能量并增殖,但细 脂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多样性及特异性.
细胞或细胞群可能来源于任一生物体、或不同的组织类型、或不 同的发育阶段,可能是存活的或非存活的,也可以是在基因或其他方面经过改造的.
细胞可以作为 TEMPs的一个组分.
3.4 干细胞stemcells 具有自我复制、增殖、分化为功能细胞潜能的原细胞.
3.5 组织tissue 一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可溶的和不可溶的,纤维性的和非纤维性的生物材料)的集合,具有特定的 结构和功能.
在胚胎后期和胎儿早期,有形式各异的四种最基本的组织: a)上皮、间皮、内皮,或三者的组合; b)结缔组织(如:脂肪、血液、骨、软骨以及疏松结缝组织); c)肌肉组织(平滑肌、骨骼肌、心肌); d)神经组织.
在一个已经分化的器官里包含了四种基本的组织类型.
组织及其衍生物可以作为TEMPs的成分.
3.6 器官organ 生物体中具有特殊功能的已分化的部分,器官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在胚胎后期及胎儿早期,器官 由四种基本的组织类型构成,即上皮组织/间皮/内皮、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这些组织形成 特殊的结构.
例如:帮助消化的肠道是由上皮层、疏松结缘组织、神经组织以及平滑肌组成.
器官及其 衍生物可以作为TEMPs的成分.
3.7 细胞培养cellculture 细胞在体外生长或维持的过程.
3.8 造传修饰geneticalmodification 对任何来源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在遗传物质上进行改变或修饰.
3.9 供体donor 提供细胞、组织、细胞/组织的生物体,这些细胞或组织可用于研究,也可按照已有的医学标准和程 序进一步处理用于移植,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Y/T 0606.10-2008 组织工程医疗产品 第10部分:修复或再生关节软骨的植入物体内评价指南.pdf
ICS11.040.40 C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 0606.10 -2008 组织工程医疗产品第10 部分:修复或 再生关节软骨的植入物 体内评价指南 Tissue engineered medical product-Part 10:In vivo assessment of implantable devices intended to repair or regenerate articular cartilage 2008-04-25发布 2009-06-01实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YY/T 0606.10-2008 前言 YY/T0606《组织工程医疗产品》分为: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3部分:通用分类; 第4部分:皮肤产品的分类; 第5部分:基质及支架的性能和测试; 第6部分:I型胶原蛋白; 第7部分:壳聚糖: 一第8部分:海藻酸钠: 第9部分:透明质酸; 一第10部分:修复或再生关节软骨的植人物体内评价指南: 一第12部分:细胞、组织、器官的加工处理; 一第13部分:细胞自动计数法.
本部分为YY/T0606的第10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检所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归口.
本部分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浙江大学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亮、欧阳宏伟、奚廷斐、王春仁.
YY/T0606.10-2008 组织工程医疗产品第10部分:修复或 再生关节软骨的植入物体内评价指南 1范围 YY/T0606的本部分规定了修复或再生关节软骨的植人物体内评价的通则.
本部分中的植人物 可由天然或合成生物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或其复合物构感,可含有细胞、药物,或生长 因子、合成多肽、质粒或cDNA等生物活性因子.
本部分描述了兔、犬、猪、山羊、绵羊等不同种属的动物模型和相应的试验程序,以及形态学、组织生 物化学和生物力学分析等结果测定和评价的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YY/T0606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面,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6886.1-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idtISO10993-1:1997)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YY/T0606的本部分.
3. 1 软骨再生Cartilage regeneration 具有与天然软骨相似的形态学、组织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关节样软骨的形成.
3.2 软骨修复Cartilagerepair 受损的软骨或其替代物通过细胞增殖和新细胞外基质合成的愈合过程.
E'E 纤维性软骨Fibrocartilage 软骨基质中含有大量平行或交织排列的胶原纤维束,其化学成分为I型胶原蛋白的软骨组织,无定 形基质很少,软骨细胞常成行分布于纤维束之间, 3. 4 透明关节软骨Hyaline articular cartilage 位于关节表面的软骨组织,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多糖,纤维是由Ⅱ型胶原蛋白组成的胶 原原纤维,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内, 4意义和用途 4.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提供各种动物体内模型,用于修复或再生关节软骨的组织工程医疗产品的临床 前评价.
4.2本部分包括动物模型介绍、手术要点、组织处理以及组织标本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等.
4.3本部分的使用者应按照GB/T16886.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的要求,在做本部分所述的体内 评价前,进行材料和/或器械的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试验, 1 YY/T 0606.10-2008 4.4动物模型结果不一定能预示人体使用结果,所以应谨慎解释在人体的可能适用性, 5动物模型 5.1概述 本章说明了在确定合适的动物模型、关节软骨缺损大小和部位等方面的考虑点(见表1).
注:非纯种动物应增加样本量.
表1关节软骨修复评价的动物模型 种属 成年年龄 成年重量/ 通常使用的 股骨保关节款 关键缺损大小 kg 快损部位 骨厚度/mm (直径)/mm 免 日本大耳自兔、新西 9个月 3~4 股骨显、滑车沟、经骨 兰大白兔 平台、骨 0.25~0 75 4 混种犬、Beagle >1~2年 15~30 股骨像、滑车沟、移骨 1.3 6 云南版纳猪、巴马 10个月 香猪 ~1年 20~40 股骨像、滑车沟 6 青山羊、品山羊、 Spanish、Dairy、Boer 2~3年 40~70 股骨保、滑车沟、经骨 平台、骨 1.5~2 6 Cross 绵羊 Suffolk a Texel 2~3年 35~80 股骨课、滑车沟 1.7 7 小型动物, 大型动物.
““表示尚无相关数据, 5.2关节大小和载荷 5.2.1人体透明关节软骨损伤常发生在膝关节,主要在内侧部分(如股骨内和坠骨平台).因此,宜 在动物模型中使用膝关节评价软骨修复/再生.
注:膝是复杂的活动关节,主要包括两个独立的关节连结:股关节和险股关节,股骨远端和股骨近端的关节面间 含有模行纤维软骨样半月板,隔离关节面.
股骨保和股晋平台软骨的接触出现在内、外侧半月板中部的最内 部分,力学载荷直接从股骨传递到轻骨,也通过半月板间接传递.
骨在滑车沟内和股骨醒形成关节.
5.2.2不同种属的动物在重量、关节解剖和步态方面有显著差异,具有不同的关节力学,这些因素影 响了关节软骨的厚度和分布,关节基质的大分子物质含量、分布和胶原结构等,上述环节在关节软骨的 疾病或损伤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宜仔细考虑适于植人物研究阶段的动物模型.
5.2.3应选择合适的动物和关节部位,使其关节面和关节软骨厚度适于进行对预期在人体使用的配 方、设计、尺寸和配套使用器械等的充分研究和优化.
5.2.3.1较大的动物具有更大的关节软骨表面积和厚度,更接近人体情况,更适于关节软骨修复研究.
5.2.3.2较大的缺损通常需要某种方式的固定以保护植人物,减少植人物脱位.
植人物的固定方法可 能对缺损周围宿主组织和修复有不利影响.
小型动物通常不需要围定,通过小型动物试验结果预测在 需要固定的大型动物和人体试验的结果时,需要注意试验中植人物设计的不同之处.
5.2.4对每种动物而言,关键大小的缺损定义为动物不经干预能修复的最大尺寸(直径)的缺损,每种 5.2.5力学载荷影响关节软骨修复.
在力学生物学因素中,间歇性静水压力和剪切应力在调控软骨发 育、滋养以及关节退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力学载荷大小或作用时间对植人物、植人部位周围原有关 节软骨及其下骨组织的影响随解副位置和关节部位而变化,因此,选择用于评价植人物的缺损部位时应 2 YY/T 0606.10-2008 体现力学载荷对植人物性能的影响.
5.2.5.1当分析植人部位在站立和运动中的受力状况时,应考虑每一种属动物的步态和姿态.
5.2.5.2股骨课、滑车沟和腔骨平台,以及同一关节面不同解副部位的受力状态和强度显著不同.
5.2.5.3由于动物跑动、跳跃、关节过度伸展或屈曲而使植人物受到过度和迅速变化的应力,会导致试 验结果变异性增加,应采取措施减少导致快速和/或过度关节运动的行为或其他因素.
5.3动物性别与年龄 5.3.1由于血液循环中类固醇对软骨、骨代谢和再生的影响,应考虑试验动物的性别,不应使用妊娠 和哺乳期的动物.
试验组群内的试验动物性别宜一致.
5.3.2在生长过程中,骨和关节处于代谢和重塑的动态变化中.
由于存在这些生理过程对组织修复的 影响,因此试验中每种动物的年龄应超过骨骼成熟年龄.
试验组群内的动物应骨闭合,每种动物骨 骼成熟情况有不同,需要时通常可用放射显影确定.
5.3.3更老的动物更有可能发生骨质减少和退行性关节病,如骨关节炎,面关节软骨修复能力下降.
除非这些情况对植人物的预期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应避免使用过老的动物. 5.3.4间充质干细胞源、生长因子反应性和细胞代谢活性通常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因此,取决于宿主 细胞数量和活性的修复过程在更老的动物可能受一定影响.
5.4研究周期 5.4.1研究周期长短取决于植人物发展阶段、动物种属、缺损大小以及植人物的组成和设计.
5.4.2在小型动物模型,植人6至8周的小缺损可以提供植人物和固定器械存留时间,以及修复类型 等方面的信息.
5.4.3对于大型动物模型,8至12周的研究应仅限于提供生物相容性、早期细胞反应以及缺损内植人 物的存留和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5.4.4在形态学和组织生物化学检测结果(包括邻近软骨和软骨缺损下骨界面,及相对的软骨部位)的 基础上判断关节软骨修复或再生程度通常应需要8至12个月的研究.
5.5免模型 5.5.1与大型动物相比,免模型通常更为经济, 5.5.2由于兔关节软骨表面积小和厚度薄,缺损的大小受限,缺损内植人物固定方法的评估基本不 可行.
5.5.3免模型最适于评价生物相容性、材料配方以及植人物基本设计筛选等,免股骨和滑车沟是最 常使用的植人物评价部位.
候骨的使用也有过研究.
5.5.4通常,免关节软骨的修复速率、类型和程度较大型动物模型更为显著,这可能与更高的新陈代谢 活性,以及缺损部位旁多能干细胞的密度相关, 5.6犬模型 一般认为犬膝关节表面为中等大小,介于兔与成年山羊、绵羊之间.
犬滑车沟和股骨可作为植人 物评价部位. 5.7猪模型 猪轻股关节角的解副不同于其他许多四足动物,其活动范围减小,猪股骨课可用作植人物评价 部位.
5.8绵羊模型 5.8.1绵羊股骨噪通常用作植人试验部位.
5.8.2在正常活动范围内,股骨霖和坠骨平台的接触发生在骨平台的尾衡.
股关节活动度为 72士3°(完全屈曲)到145±5°(完全伸晨).
5.8.3在使用绵羊模型的某些研究中观察到手术后组织钙化.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Y/T 0268-2008 牙科学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单元:评价与试验.pdf
ICS_11.060.10 C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0268 -2008 代替YY/T0268-2001 牙科学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单元:评价与试验 Dentistry-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used in dentistry-- Part 1:Evaluation and test 2008-04-25发布 2009-06-01实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YY/T0268-2008 前言 本标准对应于ISO/FDIS7405:2008《牙科学口腔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评价).本标准与 ISO/FDIS7405,2008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根据ISO/FDIS7405:2008重新起草.
本标准与ISO/FDIS7405:2008的主要差异和原因如下: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有关生物试验方法系列医药行业标准,并在其他涉及这些标准的试验 方法的条款处进行引用: 3.3注:增加“也可视临床使用状态而定”; 将ISO/FDIS7405:2008中的6.1改为6,下面条号顺延.
取消ISO/FDIS7405:2008中具体 的试验内容(6.2~6.5).ISO/FDIS7405:2008中包含部分具体试验方法和步骤,本标准不 包含具体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步骤,仅是项目选择,因为具体试验方法已分别有单独的方法标 准,它们为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的第二单元的内容,这些方法标准和本标准共 同构成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 -取消ISO/FDIS7405:2008中的附录B和附录C,相关内容见参考文献; 一-参考文献内容根据需要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其他内容等同采用ISO/FDIS7405:2008, 本标准废除并代特YY/T0268一2001《牙科学用于口腔的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临床前评价第 1单元:评价与试验项目选择》. 本标准与YY/T0268-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正文中的“表1口腔材料生物相容性临床前评价试验项目"按ISO/FDIS7405:2008改 分类及生物学评价与试验选择表”: --删除YY/T0268-2001前言中“本标准与ISO7405:1997不同”;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相应的口腔医疗器械生物试验方法系列医药行业标准; “5生物学评价与试验“改为“5.生物学评价步骤”;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口腔材料和器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北大医疗器械质量监管检验中心负资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红、刘文一、郑刚.
本标准于1995年首次发布,2001年第一次修订,2008年第二次修订.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Y0268-1995、YY/T 0268-2001. YY/T0268-2008 引言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由两大部分组成.
本标准作为第1单元,是口腔医疗器械生物 学评价与试验项目的选择,为指南性标准,第2单元是口腔医疗器械具体生物学试验方法.
有些试验 方法是针对口腔医疗器械的特定试验方法,这些方法在口腔领城已有丰富的应用经验并已知在口腔领 城是特别需要的.
本标准内容中不包含具体的试验方法,有关的试验方法可选用相应的医药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及国 际标准.
应用本标准时应与GB/T16886一ISO1099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和/或相关的生物试 验方法医药行业标准结合使用.
本标准包含口腔医疗器械的分类和生物学评价与试验应考虑的试验方法的选择,在推荐试验方法 时,应优先考虑尽量减少动物的使用.
只有在全面仔细分析后认为有证据表明同样的试验结果不可能 用其他类型的试验所替代时,才考虑采用涉及动物的试验.
为保证试验所需动物数量为最少,在保证能 达到试验目的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在同一动物体上进行多种试验,如牙始牙本质应用试验和盖髓试验.
根据GB/T16886.2的要求,这些试验应以有效和人道的方式进行,在任何情况下,进行动物试验时均 应富有同情心,并按各试验规定的标准程序进行试验.
本标准遵循GB/T16886.1-ISO10993.1的基本原则,强调生物学评价与生物学试验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
本标准附录A表A.1中所列的试验项目是生物学评价的框架,在应用时,要根据材料的用 途、与材料可能接触的组织及接触的时间按生物学评价的框架中所列项目进行生物学评价,但并非所列 项目均要进行试验,因此,在进行生物学评价时,要注重合理的评价程序并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进行 评价.
在生物学评价前,尽可能先对器械材料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以尽量减少进行生物学试验;若选择 进行生物学试验时,应先进行体外筛选试验,尽量或少体内试验以保护动物.
在评价材料/器械的生物 安全性时,按服YY/T0316,进行风险分析并综合考虑, 本标准没有明确对与职业风险有关的试验方法的描述.
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是为使用者理解标准或使用标准时,提供一些推荐意见和建议,其中列出的 项目是生物学评价时应考虑的项目,而不是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应遵守的“条款”.
YY/T 0268-2008 牙科学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单元:评价与试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口腔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与试验应考虑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包括药物成分与器械为整体的复合器械.
本标准不包括不直接或不间接与患者身体接触的材料及器械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面,数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387齿科材料名词术语(idtISO1942) GB/T9258.1涂附磨具用磨料粒度分析第1部分:粒度组成(GB/T9258.1-2000, idt ISO 6344-1:1998) GB/T16886.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GB/T16886.1-2001, idt ISO 10993-1 1997) GB/T16886.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部分:动物保护要求(GB/T16886.2-2000, idt ISO 10993-2;1992) GB/T16886.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3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 (GB/T 16886.3-1997 ISO 10993-3 2003 IDT) GB/T16886.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GB/T16886.5-2003, ISO 10993-5 1999 IDT) GB/T16886.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6部分:植人后局部反应试验(GB/T16886.6一1997, idt ISO 10993-6 :1994) GB/T16886.1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GB/T16886.10- 2005 ISO 10993-10:2002 IDT) GB/T16886.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GB/T16886.11-1997, idt ISO 10993-11 1993) GB/T16886.1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GB/T16886.12-2005, ISO 10993-12:2002 IDT) ISO/TS22911牙科学牙科种植体系统临庆前评价动物试验方法 YY/T0127.1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溶血试验 YY/T0127.2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静脉注射急性全身毒性试验 YY/T0127.6口腔材料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显性致死试验 YY/T 0268-2008 YY/T0127.8口腔材料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皮下植人试验 YY/T0127.9口腔材料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细胞毒性试验(琼脂覆 盖法及分子滤过法) 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YY/T0127.11牙科学用于口腔的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临床前评价第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 学方法董髓试验 YY/T0279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口腔粘膜刺激试验 YY/T03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YY/T0316-2003,ISO14971,IDT) 3术语和定义 GB/T6387、GB/T16886.1、GB/T16886.12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医疗器械medical device 由制造者为医学目的用于人体的,不论是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的,包括附件及所需软件在内的任 何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a)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缓解; b)伤残的诊断、监护、治疗、级解或补偿: c)解副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或调节; d)妊娠控制.
注:医疗器械不同于药物和生物制品,它们的生物学评价方式不网.
3.2 口腔材料dentalmaterial 专为在口腔治疗活动中和/或与其相关的操作过程中使用所制备和准备的材料和/或物质或材料 和/或物质的组合. 3.3 最终产品finalproduct 处于“使用”状态的医疗器械.
注:许多口腔材料是在新调和状态下使用的,因此评价材料时对材料的新调和及固化状态均需考虑,也可视临床 使用状态面定.
3. 4 阳性对照positive control 阳性对照材料 经适当定性过的材料和/或物质.
当按规定试验方法评价时,这种材料证明试验系统的适宜性,能 在试验系统中出现重现性的、适当的阳性或反应性应答.
3.5 阴性对照negativecontrol 阴性对照材料 经适当定性过的材料和/或物质,当按规定试验方法评价时,这种材料证明试验系统的适宜性,能 在试验系统中出现重现性的、适当的阴性、无反应或最小应答.
注:实际操作时,阴性对照包括空白、试剂/溶剂和参照样品.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M/T 0101-2020 近场通信密码安全协议检测规范.pdf
ICS35.040 CCS L 80 GM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 行业标准 GM/T0101 -2020 近场通信密码安全协议检测规范 Test specification for cryptography and security protocol ofnear field munication 2020-12-28发布 2021-07-01实施 国家密码管理局 发布 GM/T 0101-2020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总体要求 5.1密码算法性能及工程实现的正确性的要求 5.2NEAU协议实现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要求 5.3其他要求 6测试拓扑 6.1发送者(A)测试拓扑 6.2接收者(B)测试拓扑 7密码算法性能及工程实现的正确性的测试方法 7.1密码算法性能测方法. 7.2对称密码算法工程实现的正确性的测试方法 7.3数字签名算法工程实现的正确性的测试方法 7.4密钥交换协议工程实现的正确性的测试方法 7.5随机数测试方法 8NEAU协议实现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测试方法 8.1NEAU-A测试方法 8.2NEAU-S测试方法 GM/T0101-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密码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关村无线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国家 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鼎 商用密码测评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中国通用技术研究院、天津市电子 机电产品检测中心、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 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志强、李琴、李国友、张国强、黄振海、李冬、潘琪、彭潇、李大为、颜湘、段亮、 吕春梅、周涛、赵旭东、于光明、林德欣、李楠、傅强、熊克琦、房膜、张璐璐、郑疆、朱正美、赵慧.
GM/T 0101-2020 引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与第6章~第8章相关的 CN201410255349.X、US15/309861、JP2016-567036、EP15807391.6、KR10-2016-7034816 等专利的 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上述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
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发布机构备案.
相关信息可通过以下联系 方式获得: 专利权人: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68号西安软件园秦风阁A201 联系人:冯玉晨 邮政编码:710075 电子邮件:ipri@iwnm. 电话:029-87607836 传真:029-87607829 网址 : .iwnm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 利的责任.
GM/T 0101-2020 近场通信密码安全协议检测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符合GB/T33746系列标准的近场通信(NFC)设备的密码算法与NFC安全协议 (NEAU)检测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a)密码算法的性能和工程实现的正确性的检测方法及要求: b)NEAU协议实现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的检副方法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符合GB/T33746系列标准的NFC设备,用于检调其密码算法及NEAU安全协议 实现是否符合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2907 信息安全技术SM身组密 GB/T 2T678 信息安全技术 元序列 性检 GB/T 2918.2 信息安全技术 SM2 精国由线公钥密码算法第2部分:数字签名算法 GB/T 2918.3 信息要全技术 SM2精图由线公调密码算法第3部分:密钥交换协议 GB/T 8746 近场通信(NFC)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NFCIP1安全服务和协议 GB/T 33746.2 -2017 近场通信(NE)安全技术委求 第2部分:安全机制要 GB/T 35276 信息安全技术SM2密码算法世用规范 GB/T 37092 信息安全技术密码模块安全要求 GM/T 0042 -2015 三元对等密码安全协议测试规范 GM/Z 4001 盗码木语 3术语和定义 GB/T 33746.1 GB/T 33746.2 017 GM/T0042-2015 M/Z4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 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被测设备testedequipment 声称实现了NEAU协议的被测试的对象.
3.2 测试平台testplatform 收集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对其进行测试和判断,输出并记录测试结果的硬 件平台.
3.3 基准设备standard equipment 和被测设备协同工作执行NEAU协议交互,在对被测设备开展测试时需要同步使用的来自检测机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7251.4-201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4部分:对建筑工地用成套设备(ACS)的特殊要求.pdf
ICS 29.130.20 K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7251.4 -2017 /IEC61439-4:2012 代替GB/T 7251.4-2006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4部分:对建筑工地用成套设备 最新标准官方首发群:141160466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assemblies- Part 4: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assemblies for construction sites (ACS ) (IEC61439-4:2012 IDT) 2017-11-01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7251.4-2017/IEC 61439-4:2012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缩略语 3 5接口特性 6信息.. 7使用条件 5 8结构要求 9性能要求 10设计验证. 11例行检验 11 101ACS的特征 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用户信息模板 附录D(资料性附录)设计验证 附录O(资料性附录)温升验证指南 16 附录P(规范性附录)通过计算与已试验过的基准设计比较的母线结构短路耐受强度的验证17 附录AA(资料性附录)与一些国家有关的注释 附录BB(空缺) 附录CC(资料性附录)成套设备制造商和用户之间的协议项目 参考文献. 23 图101采用撞击元件的碰撞试验 表101计算负荷值 表D.1待完成的设计验证清单 15 表AA.1与一些国家有关的注释 表CC.1成套设备制造商和用户之间的协议项目 GB/T 7251.4-2017/IEC 61439-4;2012 前言 GB/T725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计划发布如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3部分:由一般人员操作的配电板(DBO); 第4部分:对建筑工地用成套设备(ACS)的特殊要求; 第5部分:公用电网电力配电成套设备: 第6部分: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 第7部分:特定应用的成套设备-如码头、露营地、市集广场、电动车辆充电站; 第8部分:智能型成套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一第10部分:规定成套设备的指南; 一第12部分:成套电力开关和控制设备.
本部分为GB/T7251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7251.4-2006《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部分:对建筑工地用成套设 备(ACS)的特殊要求》,与GB/T7251.4-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有关结构和技术部分的内容按GB/T7251.1-2013调整; 允许与已试验过的ACS比较, 本部分与GB/T7251.1-2013结合使用.
GB/T7251.1-2013的总则条款只适用于本部分明确 引用的范围.
如果应用决则的章和条、表格、图和附录,则通过参考GB/T7251.1-2013指明,例如, GB/T7251.1-2013的1.2.3、GB/T7251.1-2013的表4 或GB/T7251.1-2013的附录A. 带有号码101、102、103等的条是GB/T7251.1-2013中相同条的附加条款.
本部分中新增的表格和图从101开始计数.
本部分中新增的附录以字母AA,BB等命名,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61439-4:201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部分:对建筑 工地用成套设备(ACS)的特殊要求),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19212.24-2005电力变压器、电源装置和类似产品的安全第24部分:建筑工地用 变压器的特殊要求(IEC61558-2-23:2000,MOD)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控配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天传 电控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天津天传电控配电有限公司、杭州九川电气有限 公司、天津久安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电器科学研究院、波瑞电气有限公司、慈溪奇国电器有限公司、宁夏 力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磊、李靖泽、曹东明、王沙、刘晓林、单福和、李斌、朱文堂、江国庆、牛光军.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7251.4-1998 GB/T 7251.4-2006 GB/T 7251.4-2017/IEC 61439-4:2012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4部分:对建筑工地用成套设备 (ACS)的特殊要求 1范围 注:本部分中,缩略语ACS(建筑工地用成套设备,见3.1.101)是指打算在建筑和类似工地上使用的低压成套开关 设备和控制设备.
GB/T7251的本部分定义了ACS的特殊要求: -额定电压交流不超过1000V或者直流不超过1500V的成套设备; -ACS中变压器的标称初级电压和标称次级电压在上述规定的限值内; 一计划用于建筑工地,户内和户外,例如公众一般不进人的临时工作场所和建筑施工、安装、修 理、地产(建筑物)拆除或变化、土木工程(公共建筑)、挖掘或者任何类似的工作场所; 可运输的(半固定的)或移动的带外壳的成套设备.
制造和/或组装可能由初始制造商以外的制造商实施.
本部分不适用于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单独器件和整装的组件,例如电机起动器、熔断开关、电子设 备等.
本部分不适用于建筑工地的行政中心(办公室、更衣室、成套设备间、食堂、餐厅、宿舍、卫生间等)使 用的成套设备.
依据本部分制造的设备所提供的电气保护要求在GB/T16895.7中给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除以下内容外,GB/T7251.1-2013的第2章适用.
增加: 验(IEC60068-2-42:2003 IDT) GB/T7251.1-201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IEC61439-1:2011,IDT) GB/T16895.7-2009低压电气装置第7-704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施工和拆除场所 的电气装置(IEC60364-7-704:2005,IDT) GB/T17045-2008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IEC61140:2001,IDT) IEC60068-2-27:2008环境试验第2-27部分:试验试验Ea和导则:冲击(Environmental tes- ting-Part 2-27:Test-Test Ea and guidance: Shock) IEC61558-2-23电力变压器、电源装置和类似产品的安全第2-23部分:建筑工地用变压器的特 殊要求(Safety of transformers reactors power supply units and binations thereofPart 2-23: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and tests for transformers and power supply units for construction sites) GB/T 7251.4-2017/IEC61439-4:2012 3术语和定义 除以下内容外,GB/T7251.1-2013的第3章适用.
增加术语: 3.1通用术语 3.1.101 建筑工地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ACS)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assembly for construction sites(ACS) 为户内和户外建筑工地使用而设计和制造的组合装置.
该装置由一个或几个变压器或开关器 件连同控制、测量、信号、保护和调节及其内部电气、机械连接和结构部分组成.
3.2成套设备的结构单元 3.2.101 计量单元meteringunit 配备有电能测量设备的功能单元.
3.2.102 主要由一个或几个变压器组成的功能单元.
修改: 最新标准官方首发群:141160466 3.3成套设备的外部设计 3.3.1 开启式成套设备open-type ASSEMBLY GB/T7251.1-2013的本条术语不适用.
3.3.2 固定面板式成套设备dead-frontASSEMBLY GB/T7251.1-2013的本条术语不适用. 代替: 3.3.3 封闭式ACSenclosedACS 除了提供特定保护等级的安装面之外,面都封闭的ACS. 3.3.7 箱式ACSbox-type ACS 封闭的ACS用于: 安装在一个垂直画上; -或者由脚架或支架(链或非链)支撑,或者利用不作为ACS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固定件将其 置于一个水平面上(见GB/T7251.1-2013的3.4.2), 修改: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正式版 GB/T 7251.10-2014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0部分:规定成套设备的指南.pdf
ICS29.130.20 K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7251.10 -2014 /IEC/TR61439-0:201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0 部分:规定成套设备的指南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assemblies- Part 10:Guidance to specifying assemblies (IEC/TR 61439-0;2013 IDT) 2014-12-22发布 201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7251.10-2014/IEC/TR 61439-0:2013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GB7251(部分)中的成套设备应用 5电气系统 2 6短路耐受能力 7人的电击防护 8安装环境. 6 9安装方式. 13 10存放和装卸 11操作要求 12维护和升级能力 13载流能力. 19 14成套设备设计验证和例行检验流程 20 附录A(资料性附录)适合连接外接导体端子的钢导线截面积 22 附录B(资料性附录)内部隔离形式(见12.8) 附录C(资料性附录)GB7251.12的规范指南 26 附录D(资料性附录)GB7251.3的规范指南 31 附录E(资料性附录)GB7251.4的规范指南 附录F(资料性附录)GB7251.5的规范指南 37 附录G(资料性附录)GB7251.6的规范指南 38 附录H(资料性附录)GB7251.7的规范指南 42 附录I(资料性附录)关于某些国家的注的列表 43 参考文献 44 图1要求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 4 图B.1图B.2和图B.3中使用的符号 23 图B.2形式1和形式2 24 图B.3形式3和形式4 表A.1适合连接外接导体端子的铜导线截面积 22 表B.1内部隔离形式 23 GB/T 7251.10-2014/IEC/TR61439-0:2013 表C.1成套设备制造商与用户之间的协议项目 26 表C.2成套设备制造商与用户之间的协议的选项例子 29 表D.1成套设备制造商与用户之间的协议项目 31 表E.1成套设备制造商与用户之间的协议项目 34 表G.1成套设备制造商与用户之间的协议项目 38 表1.1关于某些国家的注的列表 43 GB/T7251.10-2014/IEC/TT:61439-0 2013 前言 GB725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计划发布如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成套电力开关和控制设备: 一第3部分:由一般人员操作的配电板(DBO); 第4部分:对建筑工地用成套设备(ACS)的特殊要求; 第5部分:公用电网电力配电成套设备; 第6部分: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 第7部分:特定应用的成套设备一-如码头、露营地、市集广场、电动车辆充电站: 第10部分:规定成套设备的指南; 本部分为GB7251的第10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TR61439-0:201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0部分: 规定成套设备的指南》.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4026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设备端子和导体终端的标识(GB/T4026- 2010 IEC 60445;2006 IDT)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2008,IEC60529:2001,IDT) GB16895.21低压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GB16895.21-2011, IEC 60364-4-41;2005 IDT) GB/T16895.23低压电气装置第6部分:检验(GB/T16895.23-2012, IEC 60364-6 :2006 IDT) GB/T20138电器设备外壳对外界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IK代码)(GB/T20138-2006, IEC 62262 2002 IDT)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限公司、天津天传电控配电有限公司、国家电控配电 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成都科星电力电器有限 公司、大全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合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川开电气股 份有限公司、甘肃电器科学研究院、有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柘中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余姚市电力设备修 造厂、广西柳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崔静、刘洁、王阳、韩东明、陈听、陈剑、张春香、李家源、魏光国、装军、韩国良、 窦娟娟、夏锦辉、李平、姚久明、祝延辉、刘林江、周志勇.
Ⅱ GB/T7251.10-2014/IEC/TR61439-0:2013 引言 本部分中,用户作为规定或选择成套设备特性的参与者.
用户同样也是使用和操作成套设备的参 与者,或由其他人代他们执行,本部分旨在为用户提供规范指南以达到成套设备的预期设计,贯穿本 部分中的术语”成套设备”指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术语“制造商“除特殊说明外都指成套设备 制造商.
GB7251(部分)旨在更好地协调适用于成套设备的的总则和要求,系列标准进一步追求 达到成套设备要求的一致性、成套设备验证的一致性并避免用其他标准进行验证, 对于各类成套设备的这些可以作为通用的,结合广泛应用的特定问题的要求,已被收录在 GB7251的总则中,例如温升、介电性能,各类成套设备确定其要求和相应验证方法只需两个主要 标准: a)GB7251第1部分基础标准的总则.
b)特定成套设备标准,在下文中称作相关成套设备标准.
GB7251(部分)包含了成套设备广泛的多种应用,某些根据其特殊应用具有特定的需求,为 了清晰地定义这些特定的需求,相关的特殊应用类型的成套设备标准已经(或正在)发布.
每个关于 GB7251.1的相关成套设备标准都不同程度规范了成套设备在其规定应用范围内所要求的特性和性 能.
每个相关成套设备标准包含附录“成套设备制造商与用户之间的协议”模板,以方便规范成套设备.
这些均在本部分中再现并解释.
对于成套设备中使用元件,“产品标准”参考国家标准的相关部分或几部分(如断路器参考 GB 14048.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828-2021 绵羊毛分级规程.pdf
ICS 59.060 CCS W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828 -2021 绵羊毛 分级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wool sniping classing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4082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文亮、王莉、吕晓红、王海波、姚苗苗、于海滨、马静涛.
GB/T 40828-2021 绵羊毛分级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绵羊毛分级程序,规定了羊只标识的要求、分级前期的准备、分级阶段剪毛和分选的 操作指示,描述了绵羊毛分级后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绵羊毛的分级操作过程.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1523绵羊毛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标识 4.1对羊只进行标识时,应使用易清洗的标记物质,在头部或鼻子上进行标记.
4.2不应使用有机溶剂(如汽油或柒油)来稀释标记液体.
4.3单只羊只使用喷剂、标记液体或烙印不应超过2处,每处最大直径不超过10cm. 4.4不对羔羊/断奶羊羊群和首批剪毛的羊只使用标记液/喷剂.
4.5确认并将任何带有有色羊毛、片花或单根花的羊只分出并做标识.
4.6查看羊只的化学药品使用情况记录,对在羊只体表使用的化学药品有效期内的羊只确认并标记.
5剪毛 5.1准备工作 5.1.1选择光线充足、干净平整、不透风的场地作为剪毛、羊毛整理和打包的工作区域.
5.1.2清理围场、场地、剪毛棚或卡车/运载工具,并去除潜在的污染物(如确保栅栏上没有黑色和 有髓纤维),清理剪毛区域与羊毛无关的材料(如衣物、线绳、聚乙烯、聚丙烯类的包装袋等).
5.1.3准备污染物容器、羊毛包装袋、毛包扣件、记录用品和其他必备用品.
5.1.4对设备进行检查,如磨刀器、桌子、打包机、天平、剪毛台和发动机.
用于收集剪毛板上的羊毛器 具,要保证其状况良好,没有松动或污染物质.
5.1.5避免狗等其他动物进入剪毛场所及其附近区域.
5.2待剪毛羊只的选择顺序 按以下顺序选择待剪毛羊只: GB/T 40828-2021 a)有色或有髓纤维白色羊毛羊只(如美利奴); b)与有色、部分有色或有髓公羊进行杂交的白色羊毛羊只(如杂交美利奴); c)含有有色或有髓纤维被标记为不合格的白色羊毛羊只; d)与有色或有髓羊只/羔羊及它们的杂交后代(包括脱毛羊种)一起培育或放牧的白色羊毛羊只; e)带有明显有色或有髓羊毛的羊只,如黑色斑点的杂交羔羊或黑色羊只; f)地毯毛羊; g)脱毛羊或其杂交后代.
5.3剪毛操作 5.3.1剪除羊只的臀部毛,羯羊和公羊阴茎部分羊毛,去除粪便污染羊毛.
5.3.2单独存放有色纤维.
5.3.3白色羊只剪毛过程中发现有色羊毛(如黑色和棕色斑点),应去除有色纤维并另行放置.
5.3.4在抓羊、捆绑、剪毛过程中尽量避免伤害羊,剪毛最大伤口长度应小于1cm,伤口数量不应超过 10处.
6分选 6.1羊毛分类 将单一套毛或非套毛种类按照品种、年龄(羔羊、断奶羊、成年羊)、细度(支数)、类型、洗净率、长度、 强度、不可洗净的颜色、毡并以及其他特征分别存放.
同一种类的羊毛在技术上和外形上的品质特征 一致.
6.2套毛除边 6.2.1对品种的套毛除边(毡并变硬,严重皮炎以及严重变黑的羊毛除外).
羊毛分级员应在不过 多别除套毛的同时,保证每一幅套毛正确的除边.
6.2.2用手指进行边缘去毛,手法要轻,避免扩大除边范围.
6.2.3除边数量以羊群及套毛的品质为依据,不应预先设定除边比例.
6.2.4将不同瑕疵的边缘毛分开放置(例如将死毡片毛、污渍毛、皮块毛等).
6.2.5剔除掉的有色或有简纤维的边缘毛不应与其他边缘毛放在一起.
6.2.7套毛除边的内容包括: a)污渍和粪污: b)短污毛和汗渍毛: c)皮块毛; d)短边缘毛; e)草刺毛; f)死毡片毛; g)腹部边缘毛: h)头腿尾毛; i)水清毛; j)弱节毛; k)皮炎毛; 1)标记毛; 2 GB/T40828-2021 m)有色毛: n)有髓毛; o)重剪毛.
7打包 7.1用于销售的绵羊毛不应使用编织化纤袋或麻类包装袋,包装材料应完好无损,不会污染羊毛, 并保护羊毛不受外界因素污染.
按GB1523规定,对不同型号、规格的羊毛分别打包.
7.2毛包重量范围为190kg~200kg,特殊型号、规格羊毛最小毛包重约为90kg.
毛包的最大长度为 1.25 m. 8标记 8.1成包羊毛每包应有标志,标志的字迹应醒目、清晰、持久.
8.2毛包上的标志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产地、牧场(或牧户)、包重、包号、交货单位、成包 日期.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826-2021 分梳山羊绒手排长度试验方法 图板电子扫描仪法.pdf
ICS 59.060 CCS W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826 -2021 分梳 山羊绒 手排长度试验方法 图板 电子扫描仪法 Test method for hand-arranging staple length of dehaired cashmere- Flatbed scanner method 2021-10-11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4082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晓红、王莉、田文亮、祁弘、王海波、姚苗苗、冯满荣、于佳.
GB/T 40826-2021 分梳山羊绒手排长度试验方法 图板电子扫描仪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用图板电子扫描仪检测分梳山羊绒手排长度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分梳山羊绒,经过分梳后的毛绒散纤维、洗净绵羊毛的手排长度参考使用.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本文件.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18267山羊绒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标准绒板standard flannelette board 用黑色针织立绒布紧实覆盖,大小为35cm×26cm的绒板.
注:绒布密度为 150 g/m²~250 g/m² 100%聚酯纤维.
3.2 图板graphic panel 带有手工排出的纤维长度分布图的标准绒板.
4测试原理 将图板放置在扫描仅的测量位置,摄像机对样本采集图像后,利用图像处理算法自动测量,计算机 度变异系数等数据.
5仪器和工具 5.1图板电子扫描仪:由测试主机、装有专用软件的电脑两部分组成,测试主机是光学机核式计量仪 器,立体图见图1,测试主机相机装置部分立体图见图2. GB/T 40826-2021 标引序号说明: 一操作箱上挡板; 操作箱前挡板; 操作箱侧挡板; 4 照明设备: 微调托盘; 6-样品放置平台; 7--计算机主机箱; 8-水平方向滑杆; 相机装置.
图1测试主机立体图(未画外罩) 2 标引序号说明: 10 摄像头调节装置; 11-调节滑杆; 12--工业摄像机; 13-工业摄像头.
图2测试主机相机装置部分立体图 GB/T 40826-2021 5.2标准绒板.
6试样的调湿和试验用温湿度条件 按照GB/T6529的规定.
7样品制备 按照GB18267执行.
8试验过程 8.1按照GB18267中规定的手排长度试验方法在标准绒板上排出纤维长度分布图.
8.2将标准绒板放在电子扫描仪工作台上,目光直视电脑采集的长度分布图,找出纤维长度分布图主 体轮廊位置,在纤维平齐的一端标注下水平线,主体位置最左端标注起点线,最右端标注终点线,最长纤 维顶端标注上水平线,选择测量范围,然后点击开始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9结果计算 9.1以两份试样平均长度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两份试样平均长度的绝对值超过2mm时,应增试 第三份试样,并以三份试样平均长度、短绒率、中间长度、有效长度(见附录A)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份试样长度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见9.2,并按照GB/T8170修约至两位小数.
9.2平行试验平均长度、标准差、长度变异系数按式(1)、式(2)、式(3)计算: S= S 式中: R 试样份数,n=2或3; L 第i份试样的手排长度,单位为毫米(mm); 第i份试样的长度标准差,单位为毫米(mm); L n份试样平行试验的平均手排长度,单位为毫米(mm); S n份试样平行试验长度标准差,单位为毫米(mm); CV-份试样平行试验长度变异系数,%.
10试验报告 试样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产品名称、样品编号; b)最长纤维长度、平均长度、短绒率、中间长度、有效长度、长度变异系数; c)分布图底边长度、测量间隔;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275-2021 纺织品 双组分复合纤维定量分析方法 熔融显微镜法.pdf
ICS 59.080.01 CCS W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275 -2021 纺织品 双组分 复合纤维定量分析方法 熔融显微镜法 Textiles-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biponent fiber Melting microscopy method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27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期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五邑大学、广州海关技术中心、中山海关技术中心、福建航港针织品有限公司、 深圳市兴业卓辉实业有限公司、浙江优全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 晋江中纺标检测有限公司、精准通检测认证(广东)有限公司、青岛百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无锡一棉 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中山中测纺织产业技术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巫莹柱、张晓利、赵珍玉、黄伯熹、杨明、田晓辉、斯颖、黄明华、王京力、郑金仁、 苏子越、潘宇、欧阳军、甄丽、周哗珺、杜婷、冯劲松.
GB/T 40275-2021 纺织品双组分复合纤维定量分析方法 熔融显微镜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熔融显微镜法测定双组分复合纤维中各组分质量分数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可熔融鉴别的双组分复合纤维及其外观形态未发生改变的纺织制品.
注:对于既能采用化学溶解法又能采用本方法测试的样品,优先采用化学溶解法.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FZ/T01101-2008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物理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组分复合纤维biponent filber 由两种具有不同化学或物理结构的高聚物组成的纤维.
注:双组分复合纤维包括皮芯型,并列型,原纤基质型和裂片型等4种结构.
4原理 用显微镜观测并采集双组分复合纤维横截面图像后,根据熔点、形貌、偏光性和溶解性等特性的不 同,确定相对应的纤维组分,测定横截面图像中两组分的面积比,结合各组分对应的体积密度,计算其相 应组分的质量分数.
5仪器设备和材料 5.1哈氏切片器.
5.2单面刀片, 5.3火棉胶.
5.4熔点测定仪:加热台可平放哈氏切片器,升温和保温功能可快速切换,加热温度可达300C以上, 精度为±0.5℃ 5.5数字式金相体视显微镜:放大倍数500~2000.配有偏光观测、图像采集、纤维形貌尺寸测定统计 等功能的数字式纤维分析软件.
也可使用其他能获得相同结果的显微镜.
5.6显微投影仪:放大倍数500~2000. 5.7方格措图纸:带坐标,最小格为1mm.
6试验步骤 6.1纤维试样的制备 按照FZ/T01101-2008,抽取代表性纤维样品,梳理平直,取适量纤维样品放人哈氏切片器(5.1) 矩形槽中,夹持固定:用单面刀片(5.2)沿着切片器的上下面切平纤维样品上、下两端,完成纤维试样制 备.
同理,制备2个平行试样.
若测定较细或易分裂的双组分复合纤维,可采用火棉胶(5.3)包埋纤维,减少纤维之间的挤压,提高 纤维边缘的清晰度和形态完整度.
6.2纤维横截面图的采集 将6.1中制得的纤维试样平放于熔点测定仪(5.4)加热台上,并随加热台移至数字式金相体视显微 镜(5.5)样品台上.放大2000信观测,使纤维横截面图像清晰:移动样品台,随机在12个不同位置采集 图像,并确保在纤维上不被重复采集,所采集的12张图像中至少应有120根横截面清晰的纤维.
若两组分的形貌、尺寸比较接近,对定量测定造成较大干扰,采集1张清晰图像,再在相同位置上取 偏光图像,输助定量测定.
6.3纤维各组分的定性分析 6.3.1对加热台上的纤维试样以3C/min~4°C/min速率升温,当某组分出现熔融时,立即转入保温 状态,记录熔融温度.
6.3.2微调数字式金相体视显微镜(5.5),放大500倍~1000倍观测纤维中低熔点组分的熔融过程,待 该组分大部分熔融后,采集熔融后图像,继续升温,测定并记录另一组分熔点.
结合熔融图像,或再辅以 偏光图像差异,确定清晰图像中双组分复合纤维的形貌(见附录A)及各组分的分布位置.
6.3.3根据各组分的熔点进行定性分析,并确定其相应体积密度(见附录B).
注:若两组分的熔点测定值比较接近,参照FZ/T01057,辅以其他定性方法进行基别 6.4纤维各组分的定量测定 6.4.1两组分横截面积比的测定 6.4.1.1方法A:数字式纤维分析软件测定 将6.2采集的60根清晰纤维横截面图像,分别导人数字式金相体视显微镜(5.5)配套的数字式纤维 分析软件,按照FZ/T01101-2008中7.2.1.2测定每根纤维中两组分横截面面积所对应的像素点数.
计算两者的比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6.4.1.2方法B:显微投影仪测定 将6.2采集的60根清晰纤维横截面图像,分别导人显微投影仪(5 6),按照FZ/T01101-2008中 7.2.1.1测定每根纤维两组分横截面积,计算所测两种组分横截面积的比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6.4.2测试纤维数量的检验 按照7.1中的公式(1)计算60根纤维的质量分数,按照附录C中的C.1计算该样本变异系数按照 C.3计算被测纤维数量.
如果需要增加被测纤维,则按照6.4.1对增加的纤维进行测定.
2 GB/T 40275-2021 7计算与结果的表示 7.1各组分平均质量分数的计算 组分1的平均质量分数X;按照公式(1)~公式(3)计算:组分2的平均质量分数X:按照公式(4) 计算. X.- p =r 1d ×100 -S 或aP Ps (2) "X=x N X-100-X 式中: X-第i根纤维组分1的质量分数,%; p 纤维中组分1的体积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²); P: 纤维中组分2的体积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 αu" 第i根纤维组分2横截面积对组分1横截面积的比值: S 第i根纤维组分1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²): S 第i根纤维组分2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²): P. . 第i根纤维组分1数字图像横截面内的像素点数: P 第根纤维组分2数字图像横截面内的像素点数: N 被测纤维总根数: 纤维中组分1的平均质量分数.% X:-纤维中组分2的平均质量分数.%.
7.2结果的表示 试验结果以同一种计算方法的两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表示,平行测试结果差异不超过3.0%,否则 应进行第三个试样测试,最终试验结果以三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表示,最终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文件编号: b)样品名称、规格: c)试样的数量: d)使用仅器的型号: c)使用的测定方法: 1)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变异系数、被测纤维根数; g)任何与本文件的偏离.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273-2021 纤维绳索 术语.pdf
ICS 59.080.50 CCSW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273 -2021 纤维绳索 术语 Fibre ropes and cordage-Vocabulary (ISO 1968:2004 MOD)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27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1SO1968:2004《纤维绳索术语》.
本文件与ISO1968:2004相比,主要做了下列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 将“椰壳纤维”术语从硬质纤维类别中移出,将编号由3.2.1.1修改为3.2.3,同时硬质纤维类别 中其他术语编号做相应调整(见3.2.3); 将“棉“术语从软质纤维类别中移出,将编号由3.2.2.1修改为3.2.4,同时软质纤维类别中其他 术语编号做相应调整(见3.2.4); 增加了绳索的注释(见5.1.7); 增加了绳缆的注释(见5.1.27): 增加了设计系数的注释(见5.2.3): 增加了捆扎绳的注释(见6.4.13): -增加了救援绳的注释(见6.6.7): 增加了拼音索引: 修改了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鲁普耐特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浙江园兄绳业有限公司、湖南鑫海 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轮绳网有限公司、山东莱威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岛大学、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陵申、黄勇、沈明、李桂梅、宁方刚、石建高、姜润喜、贺美娣、王向钦、马海有、 李茂巨、刘洋、葛亮、魏平、谭伟新、张传雄、宋炳涛、刘瑞强、刘东明、赵瑾瑜.
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GB/T 40273-2021 纤维绳索术语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与纤维绳索相关专业术语,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纤维和纤维原料 3.1基本词汇 3.1.1 纤维ribre 具有柔韧性、一定细度并且长度与最大截面尺寸之比高等特征的物质.
3.1.2 化学纤维man-made fibres 通过加工得到的纤维,与天然生长的纤维材料有明显的不同.
3.1.3 天然纤维naturalfibres 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纤维,如植物的外壳、叶、茎或种子等.
3.1.4 合成纤维syntheticfibres 由长分子链化合物的聚合物制成的纤维.
3.2天然纤维 3.2.1 硬质纤雄hardfibres 从单子叶植物的叶子或叶鞘取得的纤维.
如剑麻、马尼拉麻等.
3.2.1.1 赫纳昆麻henequen 从龙舌兰属赫纳昆(Agave fourcroydes)的叶部取得的纤维.
[来源;GB/T 11951-2018 3.2.3 5] 3.2.1.2 马尼拉麻manila 燕麻abaca 从蕉麻(Musa textiles)的叶部取得的纤维.
[来源:GB/T 11951-2018 3 2.3.1] 中国标准出版社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271-2021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pdf
ICS 59.080.01 CCS W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271 -2021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差示 扫描量热法 (DSC) Test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textile fibers-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27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期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普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蚌埠市洁气纳米新 材料有限公司、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尹巢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优全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纺标(深圳)检测有限公司、晋江中纺标检测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化学纤维 工业协会、百事基材料(青岛)股份有限公司、中山中测纺织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依文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起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利部(中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隋娇娇、高兵、刘飞飞、王立新、金小培、潘淑红、刘前林、黄明华、回春红、李娜、 许璐、夏建华、李德利、谢跃亭、王瑞玲、林鹏翔、王娜、谢远波、刘彦明、吴杏芳.
GB/T 40271-2021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1范围 本文件指述了一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鉴别纺织纤维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明显熔融峰温度且熔融峰温度低于分解温度的纺织纤维.
注:差示扫描量热法一般不单独应用,面是通过测定纤维的熔龍蛙温度和熔碰给辅助塞别纤维.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FZ/T01057.1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说明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熔融melting 完全结晶或部分结品物质的固体状态向不同黏度的液态的转变.
[来源;GB/T 6425-2008,3.5 5.1] 3.2 熔融给enthalpy of fusion 在恒压下,材料熔融所需要的热量.
注:单位为 kJ/kg 或J/g [来源;GB/T19466.3-2004 3.3,有修改] 3.3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calorimetry 在程序控温和一定气氨下,测量输给试样和参比物的热流速率或加热功率(差)与温度或时间关系 的技术.
[来源;GB/T 6425-2008 3.2.9] 3.4 差示扫描量热曲线(DSC曲线)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rycurve(DSCcurve) 由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得的输给试样和参比物的热流速率或加热功率(差)与温度或时间的关系曲线 图示.
注:由线的纵坐标为热流速率(heat flowrite)或称热流量(hest flow),单位为 mW(m] s),坐标为温度或 时间.
[来源;GB/T6425-2008,3.2.10,有修改] GB/T 40271-2021 3.5 校验calibration 在规定条件下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与被测量对应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3.6 仪器基线instrument baseline 无试样,仅有相同质量和材料的空样品Ⅲ测得的热分析曲线.
[来源;GB/T6425-2008 3.5 3.1a).有修改] 4试验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得纤维的DSC曲线如图1所示,图中T为纤维的熔融峰 温度,连接点T与T作一条基线,其与熔融峰之间的面积为纤维的熔融焙.
不同种类的合成纤维具 有不同的熔融峰温度,依此鉴别纤维的类别.
悠融 标引序号说明: 一起始温度,由外推起始准基线检知最初偏离热分析曲线的点所对应的温度.
T -外推起始温度,基线与转变开始的曲线最大斜李处切线的交点所对应的温度.
T= --始融峰温度,峰达到最大(小)值所对应的温度.
T -外推终止温度,基线与转变结束的曲线最大斜率处切线的交点所对应的福度.
T-终止温度,由外推终止准基线检知最后偏离热分析曲线的点所对应的温度.
图1典型DSC曲线图 5设备和材料 5.1差示扫描量热仅主要性能如下: a)能以0.5C/min~20℃/min的速率,等速升温或降温; b)能保持试验温度恒定在士0.5C内至少60min; c)能进行分段程序升温或其他模式的升温: d)气体流动速率范围在10mL/min~50mL/min.偏差控制在土10%范围内: c)温度信号辨别能力在0.1C内,噪音干扰能力低于0.5℃; [)仪器能够自动记录DSC曲线,并能进行面积积分,偏差小于2%.
5.2样品Ⅲ:用于放置试样和作为参比物,由相同质量的同种材料制成.
在测量条件下,样品Ⅲ不与试 样和气氨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
样品Ⅲ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加盖和密封.
5.3气源:氮气,纯度≥99.99%,流速为20ml/min. 2 GB/T 40271-2021 注;可采用其他减速,宜采用的流逐范照为20 ml./min~50 mL/min 5.4天平:精度为0.01mg 5.5剪刀或哈氏切片器,可剪切纤维.
6样品 样品的抽取和准备应符合FZ/T01057.1的规定.
将选取的样品用切片器或者剪刀剪碎,剪切长度 为2mm~3mm,避免混人其他杂质,用天平(见5.4)称取3mg~5mg,每个样品测试3个试样.
7试验步骤 7.1仅器长时间未使用或超过半年未校验,应先进行校验,校验方法见附录A,校验所用标准样品 见附录B. 7.2按仪器(见5.1)要求,打开仪器预热一定时间后再进行测试.
7.3取两个样品Ⅲ(见5.2),用天平(见5.4)称量其质量,精确到0.01mg,确保其质量相同,加盖压紧密 封,在室温下,打开炉盖,用摄子将密封好的空样品皿放人样品支持器中,按实际测试条件测定仅器 基线.
7.4另取样品Ⅲ(见5.2).用天平(见5.4)称其质量.精确到0.01mg,将试样放人样品Ⅲ内.加盖压紧密 封,再次称量装有试样的样品Ⅲ,精确到0.01mg.
7.5将装有试样的样品Ⅲ放人仅器指定位置的样品支持器中,另一处放人密封的空样品Ⅲ作参比.
7.6设定仅器程序,扣除仅器基线,在至少低于熔融峰温度50C的条件下开始以10C/min的速率升 温,加热到比外推终止温度(T)至少高30C,或低于热分解温度20℃~30C,记录DSC曲线.
对于 一些新型纤维以及某些经特殊加工处理获得的纤维,可对其进行第一次升温消除纤维加工过程的热历 史后,再次升温观察DSC曲线.
注:可采用其他升温建率,升温速率不宜超过20C/min. 7.7将仪器冷却至室温,取出试样旺,观察试样Ⅲ是否变形或试样是否溢出.
如果发现试样Ⅲ变形或 者试样溢出,则本次试验作废,重新测试.
7.8重复步骤7.4~7.7,对另外两个试样进行测试.
8结果表示 8.1熔融峰温度 熔融峰温度的测试曲线如图1所示,分别从图中读取每个试样的熔融峰温度(T),结果精确至 0.1℃,取试样的平均值作为该样品的熔融峰温度,结果修约到整数位,若进行二次升温,以第二 次升温后测得的值作为试验结果,合成纤维的熔融峰温度见附录C.
8.2熔融给 熔融熔的测试曲线如图1所示,以熔融蜂与基线之间的面积作为试样的熔融给结果精确至 0.1J/g.
取试样的平均值作为该样品的熔融焙,结果修约到整数位,若进行二次升温,以第二次 升温后测得的值作为试验结果.
合成纤维的熔融给见附录C.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263-2021 纺织品 短链氯化石蜡的测定.pdf
ICS 59.080.01 CCS W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263 -2021 纺织品 短链 氯化石蜡 的测定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short 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026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期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春海关技术中心、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京威纺织服饰有限公司、 浙江辰鸿纺织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三发卫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晋江中纺标检测有限公司、 深圳市贝格曼纺织品有限公司、杭州希睿迪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惟思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婷婷、王岸英、赵巍巍、李爱军、斯额、王松、史晓丽、陈克勇、朱小华、刘妍希、 章文福.
GB/T 40263-2021 纺织品短链氯化石蜡的测定 警示: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文件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气相色谐-申联质谱测定法测定纺织品中短链氯化石蜡(C-C)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纺织产品.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将试样加人正已烷-丙酮溶液中经超声波萃取,萃取液再依次经过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柱和硅胶固 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浓缩、定容,采用气相色谱-申联质谱仪(G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
5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5.1正已烷,萃取及净化时使用分析纯试剂,定容时使用色谱纯试剂.
5.2丙期.
5.3二氯甲烷, 5.4萃取溶剂:正已烷(5.1)与丙酮(5.2)以1:2的体积比混匀.
5.5洗脱溶剂:正已烷(5.1)与二氧甲烷(5.3)以1:2的体积比混匀.
5.6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柱;500mg.6ml.
使用前用5ml正已烷(5.1)活化,弃去流出液.
5.7硅胶固相萃取柱:500mg,3ml..使用前用5ml.正已烷(5.1)活化,弃去流出液.
5.8短链氯化石蜡(C-C)标准品:100μg/ml,平均含氧分别为51.5%,55.5%和63% 5.9短链氯化石蜡(C-C)标准工作溶液:分别取不同氯含量的短链氯化石蜡标准品(5.8)各1mL混 合在一起,此时混合标准溶液中短链氯化石蜡的总浓度是100pg/mL,再以正已烷(5.1)为溶剂稀释得 到系列标准工作溶液,现用现配.
5.10定性滤纸:直径10cm. 5.11锥形瓶:250ml 5.12梨形瓶:250ml. 5.13玻璃管:25ml. GB/T 40263-2021 6仅器 6.1气相色谱-申联质谱仪:配有电子轰击电离源(EI).
6.2天平:感量为0.01g.
6.3超声波仪:40kHz.
6.4旋转蒸发仪:配有水浴加热装置,温度35℃ 6.5氮吹仪:配有水浴加热装置,温度40℃.
7试样制备 取有代表性试样.剪成小于5mm×5mm片状,混合均匀.
8测定步骤 8.1萃取 称取按第7章制备的试样约1g(精确至0.01g),置于250mL锥形瓶(5.11)中.再加人20mL萃取 溶剂(5.4),在室温条件下超声提取30min,滤液经定性滤纸(5.10)过涉,分别用10mL的萃取溶剂对残 余样品和滤纸进行3次洗涤,合并以上滤液于梨形瓶(5.12)中,于35C水浴中旋转蒸发至近干,用 2 ml.正已烷(5.1)溶解,待净化.
8.2净化 将8.1中所得的萃取液完全转移到活化好的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柱(5.6)上,再用8mL正已烷 (5.1)分两次洗涤聚形瓶,每次4mL.洗涤液转移至固相萃取柱上得到的流出液再经过活化的硅胶固 相萃取柱(5.7),弃去流出液,用15mL.洗脱溶剂(5.5)洗脱,收集洗脱液于玻璃管(5.13)中,于40C水 浴中氮气吹至近干,用正已烷定容至1mL,供GC-MS/MS检测.
8.3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 8.3.1气相色谱条件 由于测试结果取决于所使用的仪器,不可能给出气相色谱分析的普遍参数.
采用下列操作条件已 被证明对测试是合适的.
a)色谱柱:DB-5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pm)或相当者; b)柱温:90“C保持1min.以25C/min速率升温到150C,再以8C/min的速率升温到300TC, 保持15 min; c)进样口温度:300℃: d)进样量:1pL,不分流,1.0min后开阀: c)载气:氮气: f)流速;1. 0 mL/min. 8.3.2质谱条件 由于测试结果取决于所使用的仪器,不可能给出质谱分析的普遍参数.
采用下列操作条件已被证 明对测试是合适的.
2 GB/T 40263-2021 a)离子源温度:310℃; b)传输线温度:300C; c)四级杆温度:150℃; d)监测方式:选择反应监测(SRM): e)溶剂延迟时间:4min; )选择离子:如表1所示.
表1定性和定量分析选择母离子、子离子和碰撞能量 化合物 母离子(m/=) 子离子(m/z) 碰撞能量/eV 89 0 53 1 10 115 0 79.0 15 短链氧化石蜡(C~C) 103 0 67 1 10 103 0 4.9 10 91 0 65 0 15 定量离子.
8.4定性测定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样液与标准工作液(5.9)中待测物质的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在2.5%以内,并且 表2规定的范围,则可判断样品中存在对应的被测物.
标准物质色谐图参见附录A.
注:由于待测试样中可能含有中链氯化石蜡面引起待洲试样目标峰重叠现象发生,此时待测试祥目标峰积分截止 时间点与对应标准样品日标峰结束时间点为准.
表2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定性相对离子丰度最大允许误差 相对离子丰度 ≥50% >20%~50% 0g~%01< ≤10% 允许的相对偏差 ±10% ±15% ±20% ±50% 8.5定量测定 根据样液中被测物质的含量,选定浓度相近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 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和待测样液 中短链氯化石蜡的响应值均应在仪器检测的线性范围内. 对标准工作溶液与样流等体积分组分时段参 插进样测定,以89.0/53.1的特征峰进行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 8.6空白试验 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8.1~8.5操作步骤进行试验. 9结果计算和表述 用色谱数据处理机或用标准曲线,按公式(1)计算试样中短链氯化石蜡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计算 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250-2021 城市景观照明设施防雷技术规范.pdf
ICS 07.060 CCS A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250 -2021 城市景观照明设施防雷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urban landscape lighting facilities 2021-05-21发布 2021-09-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250-2021 目 次 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直击雷防护 6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7防雷装置检测方法和维护 附录A(资料性)被保护设备的特性 附录B(资料性)隔离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GB/T 4025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合肥炜娃电气有限公司、 厦门大恒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防雷中心、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河北宇翔雷电灾 害防御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雷特防雷检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安徽省气象灾害 防御技术中心、深圳爱克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鹏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宁德市气象局、 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雷中心、深圳市气象服务有限公司、南京宽永电子系 统有限公司、福建省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晨辉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江苏云脉电气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金全、刘冰、曾颖婷、吕东波、王学良、陈华晖、林彬彬、李欣、肖再励、朱彪、 余建华、江一涛、秦建新、陶晓雨、余田野、冯鹤、张春龙、李玉、张锋斌、刘军、阳宏声、李博琛、游精义、 刘晓峰、高阳、金明达、陈青娇、吴海荣、王惠君.
GB/T 40250-2021 城市景观照明设施防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景观照明设施的防雷基本要求、直击雷防护、雷击电磁脉冲防护、防雷装置检测 方法和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景观照明设施的防雷设计、施工、检测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8802.12-2014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酒保护器选择 和使用导则 GB/T18802.22-2019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2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选择和使 用导则 GB19510.1-2009灯的控制装置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 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21714.1-2015雷电防护第1部分:总则 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景现照明landscape lighting 为表现建(构)筑物造型或自然景观特色、艺术特点、功能特征和周围环境布置的照明.
3.2 城市景观照明设施urban landscape lightingfacility 用于城市景观照明供电及控制的设施.
注:包括变配电室、控制室、工作开、配电箱、控制箱、管线、灯杆和灯具等.
3.3 电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 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电涌电流的电器,它至少包含一非线性的元件.
[来源:GB 18802.1-2011 3.1] 3.4 隔离器disconnector 在断开位置上符合规定隔离功能要求的一种机械开关电器.
GB/T 40250-2021 [来源:GB/T 14048.1-2012.2.2.8] 3.5 雷电临近预警lightning nowcasting and warning 对0h~2h内雷电活动发生的时间、区域及概率作出估计和警告.
[来源:QX/T262-2015 2.3,有修改] 3.6 目标区域target area 需要进行预警的地理区域,以便该区域发生雷电相关事件前帮助决策并采取预防措施.
[来源:GB/T38121-2019 3.1.24] 4基本要求 4.1城市景观照明设施(见3.2)应采取直击雷防护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措施.
4.2配电设备、控制设备或线缆不应悬挂在接闪杆、引下线、架空接闪网(线)的支柱上或沿着接闪线等 防雷装置布设.
4.3城市主要灯光秀和标志性建(构)筑物等重要场所的城市景观照明设施宜采取隔离控制措施.
4.4城市景观照明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a)配电室、控制室、灯具的防雷分类应符合GB50057-2010第3章的要求; b)设置在建(构)筑物内的配电室、控制室或安装在建(构)筑物上的灯具,按所在建(构)筑物防雷 类别设防: c)独立设置的配电室、控制室,若达不到规定防雷类别的划分条件时,应按第三类防雷建(构)筑 物设防: d)自然景观照明设施宜按第三类防雷建(构)筑物设防.
4.5城市景观照明设施的雷击电磁脉冲防雷区的划分应符合GB50057-2010中6.2.1的要求.
5直击雷防护 5.1当城市景观照明灯具安装于LPZ0,区时,按下列方法设置直击雷防护装置: a)灯具主体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网罩符合GB50057-2010中5.2.1的接闪器材料规格要求时,可 利用其作为接闪装置: b)灯具主体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网罩不符合GB50057-2010中5.2.1的接闪器材料规格要求时, 或安装在建(构)筑物上的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照明灯具,其防雷措施应按GB50057- 2010中4.3.1、4.3.2或4.4.1的要求设防: c)用于城市景观照明灯具的灯杆、支擦立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 贯通,可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或螺钉、螺栓连接; d)新建建(构)筑物在设计时宜预留立面上的接地连接导体: e)当采用独立接地装置时,其材料、结构和最小尺寸应符合GB50057一2010中5.4的要求,冲击 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30Ω.
5.2当配电室、控制室处于LPZO区时,按下列方法设置直击雷防护装置, a)宜利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构)筑物永久性金属物作为直击雷防护装置,利用柱内 钢筋为自然引下线,利用基础钢筋网为共用接地装置.
b)当配电室、控制室建(构)筑物为非钢结构或非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置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装置应按GB50057-2010中4.3.1~4.3.4或4.4.1~4.4.4的 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246-2021 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导则.pdf
ICS 07.060 CCS A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246 -2021 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导则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demonstration munity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246-2021 目 前言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风险普查 6风险评估 7风险防范 8应急响应 9宜传教育 10创新建设 参考文献 GB/T 4024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期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 中心、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气象局、贵州省贵阳市 清镇市犁楼镇人民政府.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强、赵洋、李海宏、顾宇丹、杨辰、孙石阳、丁曼、乔梁、余梅、曲凌鸽、陈雪、吴安坤、 陈宇、张皓、沈航、王勇.
GB/T 40246-2021 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导则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的总则、风险普查、风险评估、风险防范、应急响应、宣传 教育和创新建设等方面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0647.1社区服务指南第1部分:总则 GB/T26376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 GB/T36742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规范 GB/T37926美丽乡村气象防灾减灾指南 3术语和定义 GB/T20647.1GB/T37926GB/T26376和GB/T3674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 社区munity 居住在一定地城内的人们所组成的多种社会关系的生活共同体.
[米源;GB/T 20647.1-2006 3.1] 3.2 气象灾害meteorological disaster 由气象因素直接或间接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损害的现象.
注:包括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早、需电、冰覆、霜冻和大雾等.
[来源:GB/T 37926-2019 3.1] 3.3 防灾disaster prevention 灾害发生前,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预防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社会和环 境的影响.
[来源:GB/T 26376-2010 2.4] 3.4 减灾disastermitigation 在灾害管理的各个阶段,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社会和环境 的影响 GB/T 40246-2021 [来源:GB/T26376-2010.2.3.有修改] 3.5 气象灾害风险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 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社会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和量级.
[来源;GB/T36742-2018.3.4] 3.6 气象灾害风险隐患点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 potential point 因气象因素可能造成较大影响或损失的承灾体对象或地点.
4.1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人社区工作职责,制定工作制度,并接受相关部门指导.
4.2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资金保障.
4.3建立合作机制整合社区各方面资源,共同开展社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4.4与相邻社区共建气象灾害联防制度加强信息沟通,统筹安排物资,实现资源共享.
4.5开展气象防灾减灾规划制定、实施、总结和评估等工作.
5风险普查 5.1基于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结果,结合社区实际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明确气象灾害种类 和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并及时更新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数据,数据包括但不限于: a)社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基础遥感信息、道路、水域、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等数据: b)社区气象灾害灾情数据,包括影响社区的气象灾害种类、强度、时间、历史气象灾情、人员伤亡、 灾害损失等数据: c)社区气象灾害风险隐患点数据,包括内涝风险隐患点、老旧房屋、临时建构筑物、地下空间、危 化品场所、大型非规范性设施(如广告牌)等数据: d)社区人员密集场所相关数据,包括医院、学校、养老和儿童福利机构、密集住宅区、人口密集公 共场所等单位和场所数据及相关安全责任人等数据; e)社区防灾减灾教灾场所数据,包括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物资储备场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 行政办公场所等数据.
5.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方式,可联合应急管理部门、气象主管机构开展气象 灾害风险普查.
6风险评估 6.1根据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结果自行或委托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机构开展社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评 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n)不同气象致灾因子的时间、空间、强度特征; b)不同气象致灾因子的承灾体分布、隐患点分布及致灾闽值: c)不同时段社区综合气象灾害风险, 6.2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自行或委托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机构绘制气象灾害风险地图,内容包括但不 限于: a)社区主要气象灾害类型、时间、强度、特征及分布: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243-2021 龙卷风强度等级.pdf
ICS 07.060 CCS A 4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243 -2021 龙卷风 强度等级 Tornado intensity scale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2432021 目 次 前言 1范用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龙卷风判识 5等级划分 附录A(资料性) 基于灾情指示物及灾损程度的风速查算表 参考文. GB/T4024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姚明、梁旭东、孙继松、郑永光、周庆亮、李彩玲、蔡康龙、李兆明.
GB/T 40243-2021 龙卷风强度等级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龙卷风的判识规则和强度等级划分.
本文件适用于龙卷风的监测、预警、判识、等级评定和科学研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龙卷风tornado 龙卷 从积状云底延伸到陆面或水面的快速旋转空气柱.
注:常表现为漏斗状云体.
3.2 漏斗云funnel cloud 从积状云向下伸展的,通常呈漏斗状并伴随有旋转空气柱的云.
注:该旋转空气柱接地时为龙卷风.
3.3 对流性风暴convective storm 由积雨云构成的天气系统.
注:常伴有雷电、大风,强降水,有时会产生冰霍、下击暴流甚至龙卷风 3.4 阵风风速gust wind speed 龙卷风造成的某时刻地面最大瞬时风速(3平均风速).
3.5 径向速度radial velocity 风矢量沿雷达径向的分量, 注: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中也称多普勒速度.
3.6 龙卷涡旋特征tornadie vortex signature;TVS 龙卷风中心附近的涡旋性气流在多普勒天气雷达上的径向速度特征.
注:通靠为气旋性,表现为雷达径向速度场上邻近方位角像素之润的强烈气旋式切向速度对.
3.7 中气旋mesocyclone 对流性风暴中出现的水平直径为2km~10km的呈气旋性旋转的涡旋.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242-2021 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pdf
ICS 07.060 CCS A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242 -2021 用电需求气象条件 等级 Meteorological grades for power consuming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2422021 目 前言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指数计算 5等级划分 附录A(规范性) 阔值G.和Gw的计算方法 附录B(规范性) 日气象敏感用电量比(r )的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GB/T4024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期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洪国平、任水建、路宽、孙世军、何明琼、王苗.
GB/T 40242-2021 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电需求气象条件指数的计算方法及等级划分.
本文件适用于工作日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的预测、预警、监测、评价、科研及服务,周末及节假日可参 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7963-2011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 3术语和定义 GB/T27963-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用电需求气象条件指数meleorological indexfor power consuming 表征气象条件对用电需求影响程度的量.
3.2 温湿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 描述人体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综合感受的指数.
[来源:GB/T27963-2011 2.7] 3.3 日基本用电量daily fundamental power consuming 与气象条件无关的日用电量.
注:单位为千瓦时(kW-h).
3.4 日气象敏感用电量daily weather-caused power consuming 因气象条件变化引起的日用电量的变化量.
注:单位为干瓦时(kWh).
4指数计算 用电需求气象条件指数应按照公式(1)计算.
GB/T 40242-2021 7.5 RH0 5 V-1.0 0.3 3 0 T ≥ 31.0 ℃ T RH0.6 V-1.0 0.3 3.0 21.0℃≤T<31.0℃ V-1.0 (1) r 3 0 11.0℃≤T<21.0℃ 7.5 RH0.6 V-1.0 3.0 T<11.0℃ 式中: 1 用电需求气象条件指数: T 日平均气温值,单位为摄氏度(℃); Tns 日最高气温值,单位为摄氏度(℃); T. 日最低气温值,单位为摄氏度(℃); RH 日平均相对湿度值,以百分数(%)表示: V 日平均风速值,单位为米每秒(ms). 5等级划分 根据用电需求气象条件指数(I)将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划分为四个等级,应按照表1进行等级 划分 表1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划分 等级 述 泰岭-淮河以北地区指数范围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指数范围 I级 用电需求极商 1≤G成I≥G 1≤4.0.或1≥33.0 用电需求高 Gs<1≤Gw成Gsx≤1<Gs 4 0<1≤2 0,或 29 0≤1<33 0 Ⅲ级 用电需求较高 Gw.os<I≤Gwx ,或Gss≤1<Gs 2 0<1≤8 0 成 25 0≤1<29.0 N级 用电需求低 G.x<I<Gs 8 0<I<25 0 G(7=70%,40%,10%)为夏季用电需求气象条件等级阀值,G(i=70%,40%,10%)为冬季用电需求气象条件 等级阅值其确定方法符合附录A的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239-2021 城市雪灾气象等级.pdf
ICS 07.060 CCS A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239 -2021 城市雪灾 气象等级 Meteorological grades for urban snow hazard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239-2021 目 次 范围 规范 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等级划分 5指数计算 附录A(规范性) 区域划分 参考文献 GB/T4023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广娜、马国忠、吴岩、关铭、齐锋、孙琪、张月、赵柠.
GB/T 40239-2021 城市雪灾气象等级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雪灾气象等级划分及指数计算.
本文件适用于对城市雪灾气象等级的划分、风险评估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降雪量snowfall 某一时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固态降雪经融化后,未经蒸发、涉透、流失面在水平面上积累的 深度、 注:单位为毫米(mm),取1位小数, 3.2 日降雪量daily snowfall 一日内的累计降雪量.
注1:单位为毫米(mm).取1位小数.
注2:一日内通常指北京时08时至次日08时或20时至次日20时.
3.3 连续降雪日数number of consecutive days with snowfall 出现连续日降雪量(3.2)不小于0.1mm的累积日数.
3.4 最大日降雪量maximumdaily snowfall 连续降雪日数中日降雪量(3.2)的最大值.
注:单位为毫术(mm),取1位小数, 3.5 累积降雪量accumulated snowfall 连续降雪日数中日降雪量(3.2)的累加值.
注:单位为毫米(mm),取1位小数.
3.6 雪深 snow depth 积雪表面到下垫面的垂直深度.
注:单位为屋米(cm).
[来源:GB/T35229-2017 3.1] GB/T 40239-2021 3.7 风速wind speed 单位时间内空气移动的水平距离.
注:单位为米每秒(m/s).取1位小数.
[来源:GB/T21984-2017.2.12.有修改] 3.8 日最大风速daily maximum wind speed 一日内任意10min内平均风速的最大值.
注1:单位为米每秒(m/s),取1位小数.
注2:日内通常指北京时08时至次日08时或20时至次日20时.
3.9 日最低气温dailyminimum air temperature 一日内气温的最低值.
注1:单位为摄氏度(℃),零度以下为负值.
注2:一日内通當指北京时08时至次日08时或20时至次日20时.
3.10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空气中实际水汽压(e)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E)的比值.
注:以百分数(%)表示.
[来源:GB/T21984-2017.2.10] 3.11 日最小相对湿度dailyminimumrelative humidity 一日内空气相对湿度的最低值, 注1:以百分数(%)表示.
注2:一日内通营指北京时08时至次日08时或20时至次日20时.
3.12 城市雪灾urban snow hazard 由于降雪对城市居民的生命与健康,对城市建筑与设施、城市各行各业生产与社会活动造成不同程 度损害的事件.
3.13 城市雪灾气象指数urban snowhazard meteorological index 城市雪灾严重程度的气象评价指标.
4等级划分 根据城市雪灾气象指数1(见第5章)将城市雪灾气象等级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严重四个级别, 见表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217-2021 财经信息技术 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数据接口.pdf
ICS 01.040.35 A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217 -2021 财经信息技术 养老保险 基金审计数据接口 Financ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ata interface of basic old-age insurance fund auditing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217-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数据元 4.1数据元的描述规则 4.2数据元细目 5接口文件的输出 41 5.1输出文件的格式 41 5.2输出文件的数据结构 41 5.3输出文件的输出说明 60 5.4输出文件的时间要求 60 6符合性评价 61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数据接口的XML大纲 62 A.1标准元索类型类XML.大纲 62 A.2 单位信息类XML大纲. 83 A.3 人员信息类XML大纲 89 A.4 参保信息类XML大纲 104 A.5 单位征缴类XML大纲 129 A.6 人员缴费类XML.大纲 146 A.7 待遇支付类XML.大纲 171 A.8信息变更类XML大纲 180 A.9参数类XML大纲 189 A.10财务类XM1.大纲 197 附录B(资料性附录)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数据接口的XML实例 209 B.1单位信息类XML实例 209 B.2人员信息类XML实例 210 B 3 参保信息类XML实例 212 B.4 单位激费类XML实例 215 B.5个人缴费类XML实例 217 B.6 待遇支付类XMI实例 220 B 7 信息变更类XML.实例 221 B.8参数类XML.实例 222 B 9 财务类XML实例 224 参考文献 226 GB/T 40217-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审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浙江省审计厅.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文华宜、杨莉、吴星、陈换昌、吕天阳、陈博、姜英杰、方宁、康延涛、刘晨赫、陈宁、 邱文强、朱杰、金华振、童晓文、蒋品波、陈康、徐康.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 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近年来,我国全面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改革基本完成,城乡居 民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企业年金制度不断完善,职业年金制度逐步推进,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 保险制度加快试点,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等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加速形成.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执行、业务管理、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检 查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各统筹区养老保险管 理信息系统独立运行,数据库结构不完全统一,数据内容细节差异较大.
全国审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组织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浙江省审计厅,系统梳理了全国各地养老保 险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和业务办理流程,构建了统一的数据元、数据表和数据接口输出文件,并 在部分地区实地测试运行.
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数据接口的编制,既为审计机关开展养老保险基金审计 提供数据采集和处理标准,满足养老保险基金审计业务的基本需要,对于提高信息化环境下养老保险基 金监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具有非需重要的现实意文,也可为其他需要提供参考.
GB/T 40217-2021 财经信息技术 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数据接口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数据接口的要求,包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数据元和数据接口输出 文件的格式、数据结构及时间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数据交换和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GB/T8563.2-2005奖励、纪律处分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荣誉称号和荣誉奖章代码 GB/T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GB/T18142-2017信息技术数据元素值表示格式记法 GB/T31594-2015社会保险核心业务数据质量规范 GB32100-2015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LD/T92-2013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指标集与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本养老保险basic old-age insurance 国家立法实施的,通过参保人、用人单位和政府等多方筹资形成基金,对参保并缴纳费用、达到待遇 领取条件者依法提供物质括助,在其因年老面退出劳动后,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注1:本标准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注2:改写GB/T 31596 2-2015.定义2.1.
3.2 养老保险基金审计basic old-age insurance fund auditing 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执行、业务管理、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真实性、 合法性、效益性(包括安全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审计监督检查的活动.
3.3 数据接口data interface 计算机软件系统之间传送数据、交换信息的接口,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实现.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215-2021 气象观测装备编码规则.pdf
ICS 07.060 CCS A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0215 -2021 气象观测 装备编码规则 Code of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equipment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215-2021 目 次 范围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编码总体结构 5编码内容 附录A(规范性) 气象观测装备类别及编码 附录B(规范性) 气象观测装备校验码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GB/T4021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期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华云东方探测技术有限公司、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建苹、张路桥、刘银锋、任杰、李德伟、张利利、方海涛.
GB/T 40215-2021 气象观测装备编码规则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装备的编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12904-2008商品条码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编码总体结构 装备编码包括装备类别、厂家、生产序列和校验信息等内容,总体结构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装备编码总体结构 内容 长度 装备类别码 9个字符 厂家识别码 8个字节 生产序列码 14个字符 校验码 3个字符 5编码内容 5.1装备类别码 5.1.1装备类别码结构 用于标识装备所属分类,应由门类码、大类码、中类码、小类码、细类码5部分共9个字符构成,编码 结构应符合表2的要求.
若划分至中类码后,无法再继续分出若干小类,则小类码编码为“00”.
GB/T 40215-2021 表2装备类别码结构 内容 长度 门类码 1个字符 大类码 1个字符 中类码 1个字符 小类码 2个字符 细类码 4个字符 5.1.2门类码、大类码、中类码、小类码 门类码、大类码、中类码、小类码等装备的类别及其对应编码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1.3细类码 5.1.3.1新出厂装备,细类码由各生产厂家自行编码:名称不同或型号不同即划分为1个细类,细类码 按0000~9999顺序编码.
5.1.3.2已出厂装备,细类码由使用单位、主管部门编码:名称不同或型号不同即划分为1个细类,细类 码按0000~9999顺序编码.
5.2厂家识别码 用于标识装备生产厂家,应按照GB12904-2008中4.1.1.2的规定编码.
若长度少于8个字符,在 高位用“0"补足8位:若长度多于8个字符,则省略多出的高位字符,保留低位8个字符.
5.3生产序列码 5.3.1生产序列码结构 用于标识某一台/套装备,由型号批次码、生产日期码和生产顺序码组成,编码结构应符合表3的 要求, 表3生产序列码结构 内容 长度 型号批次码 2个字符 生产目期码 8个字符 生产顺序码 4个字符 5.3.2型号批次码 用于标识装备的批次,从“1"开始的顺序递增,共2位字符,不足2位的高位用“0"补足.
无批次的 装备,批次码置为“00”.
5.3.3生产日期码 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40180-2021 婴童浮力泳装.pdf
ICS 61.020 CCS Y 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180 -2021 婴童 浮力泳装 Buoyant swimwear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18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期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福建祥锦实业有限公司、晋江市七彩孤服装织造有限公司、 必维申美商品检测(上海)有限公司、晋江标普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上 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金发拉比妇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浙 江依爱夫游戏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硕、李金勃、高铭、刘贵、洪建库、陈祥林、林登光、田琳琳、杨秀月、张晓烽、 刘风荣、姜丽芬.
GB/T 40180-2021 婴童浮力泳装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婴童浮力冰装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纺织织物为主要面料,用于年龄在14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和儿童穿看的浮力泳装.
其他可穿戴形式的浮力产品如脖圈、臂圈、胸带、背包等可参照执行.
本文件不适用于救生衣和以塑料为主要材料的浮力辅助工具.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335.3服装号型儿童 GB/T2910(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3917.2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T5714纺织品色半度试验耐海水色牢度 GB/T6411针织内衣规格尺寸系列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427-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鼠弧 GB/T843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氯化水色牢度(游泳池水) GB/T13772.2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2部分:定负荷法 GB/T1888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液色牢度 GB/T19976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钢珠法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T31127-201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拼接互染色牢度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T31907服装测量方法 FZ/T01057(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FZ/T01095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 FZ/T70006针织物拉伸弹性同复率试验方法 FZ/T80002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GB/T 40180-202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文件.
3.1 初始浮力original buoyancy 浮力泳装首次使用前,将其完全浸没于水中,按规定条件测得的水对浮力泳装竖直向上的作用力.
3.2 自具浮力inherent buoyaney 密度比水小的物体、或具有充有气体的密封气室的物体本身具有的浮力.
3.3 浮力泳装buoyant swimwear 以纺织织物为主要面料,装配有浮力材料和/或充气气室来提供水中运动所需浮力的可穿戴式 服装.
注:如连裤装、上衣、背心等.
4要求 4.1使用说明 4.1.1成品使用说明 按GB/T5296.4和GB31701的规定执行.
适用时,应标明以下内容: a)浮力材料的材质: b)浮力泳装的正确穿戴或使用方法: 注:需要时可使用图形符号,附录A给出了耐久性标签使用说明格式示例.
4.1.2号型规格 号型设置应按GB/T1335 3或GB/T6411的规定执行,还应以千克(kg)为单位标注适穿的体重范 围,可增加标注适穿的年龄范围.
4.1.3警告标志 应在耐久性标签上或产品的显著位置印剧或压印警告标志,且警告标志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应清晰 易懂. 警告标志应采用国家规定的规范汉字印刷,“警告”字样高度不小于5mm,且采用黑体字体,其他文字 高度不小于3mm:警告标志的额色宜醒目,应与背景形成反差,并在产品使用寿命期内保持清晰可见.
应标注以下类似警告性文字内容: a)注意溯水危险: b)只限于在有成人监护的条件下正确穿戴和使用: c)不应作为教生衣使用; d)使用时气室应保持充气状态(适用于可充气式产品); c)只可戴在上臂上(适用时); f)组件都应穿戴好(适用时).
注:需要时可使用图形符号.
GB/T 40180-2021 4.2水中安全性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水中安全性要求 项目 要求 不应使用松致的颗粒状材料:块状浮力材料的放置,应保证使用者穿看浮力泳装.
自县浮力材料 处于静止水面时,头部位于水面以上浮力材料可拆卸的浮力泳装应有防止使用 时浮力材料从放置部位滑脱的设计 可充气式浮力泳装的一个浮力组件一般由两个独立气室组成,也可以由一个自具 气室” 浮力材科和一个气室组成:当浮力完全由可充气气室提供时,应至少具有两个独 立的气室,以保证其中一个气室发生故障时,浮力泳装仍其备功能性和安全性 结构 可充气式浮力泳装每个气室都应安装气唯止同阅,气塞应连接在气哺主体上:各 气嘴、气塞 气室充满气体时,气塞可压人气座,气嘴和气塞的凸出部分不应高出浮力泳装表 面 5 mm 以上 织带、系带 用于调节尺寸或起连接作用的织带和系带,其宽度不应小于30mm,背心式浮力 冰装应有防止使用者从泳装中游出的设计,如装配裆带 如果插初、两节器或其他可拆锋紧固件作为浮力冰装的一部分,以使浮力冰装附 抽扣、调节器等紧网件 者于身体或为了连接功能部件或组件,应至少需要两个同时或按顾序操作来释放 或打开,以防止使用时意外打开 初始浮力 符合表2要求 浮力损失率/%≤ 10 浮力 可充气式浮力泳装的一个组件中的任一气室完全放气后,浮力装所提供的浮力 性能 不小于表2中初始泽力的50%.
当泽力冰装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组件组成时,单个 剩余浮力/N 组件中任一气室完全放气后,该组件所提供的浮力不小于表2中初始浮力的25% 可充气式浮力泳装选到正常使用压力后,打开气塞2min后仍应其有至少75%的 初始浮力 气室缝合强度和耐用性 应保持气密状态,无漏气 气室耐截穿性 应保持气密状志,无漏气 不得出现浮力材料脱离,织物断装,破损,缝线断裂等情况:插扣、控链或其他紧固 成品穿藏时整体完整性 件不得在施加的载荷方向上移动超过25mm:如果织带、胶带等要紧贴身体穿藏, 不应扭绞或卷边 仅考核装配自具浮力材料的浮力泳装.
仅考核装配可充气气室的浮力涨装.
仅考核装配气室的浮力泳装.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02
103
104
…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