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10月 ( 第 16 页)

ICS91.040.99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 T/CSUS10-2020 民用建筑室内绿色评价标准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interior green performance of civil buildings 2020-11-26发布 2020-12-01实施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发布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 民用建筑室内绿色评价标准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interior green performance of civil buildings T/CSUS 102020 主编单位:深圳市杰恩创意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 华 学 批准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施行日期:2020年12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20北京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关于发布《民用建筑室内绿色评价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民用建筑室内绿色评价标准》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标准,编号为T/CSUS10-2020,自2020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2020年11月26日
前言 根据《关于发布(2018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研编计划 (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 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 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包括9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 空间与高效、材料与环保、健康与舒适、智能与服务、运维与管理、 提高与创新.

本标准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负责管理,由深圳市杰恩创意 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 见或建议,请寄送解释单位(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苑路15号科兴 科学园B4栋13楼,邮编:518057) 本标准主编单位:深圳市杰恩创意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 限公司 深圳市博普森机电联问有限公司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森木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姜峰谢琳娜袁镇何日明 朱荣鑫黄献明曹阳王传顺 陈潇邓月超谈星火荣伟 王维扬张兰侠肖伟朱雪涛 1.
秦倩吴志强刘炜李艳丽 沈洋于蓓冯瑞勇周京京 张然李帆赵军凯叶盛林 胡安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王有为赵霄龙陈琪陈亮 狄彦强李俊奇孟建国蒋承红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1.040.99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 P33 T/CSUS04-2019 城市旧居住区综合改造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of Old Urban Residential Area 2019-07-09发布 2019-08-01实施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发布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 城市旧居住区综合改造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of Old Urban Residential Area T/CSUS04-2019 主编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批准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施行日期:2019年8月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北京
前言 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城科会字(2017) 21号文件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 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室外 环境、5道路与停车、6配套设施、7房屋、8建筑结构、9建筑设备、 10施工与验收.

本标准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负责管理和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地址:北 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办公西楼,邮编: 100835).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本标准参编单位:天津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长三角城镇发展数据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仇保兴李海龙孟冲陈天 宋昆陆化普赵江胡颐 孟庆林田炜丁勇陈立 张文才狄彦强安怡然盖轶静 王文静 卜琳 李小静林溪 余刚 徐文珍 闫晋波王云 仇勇懿汪承亮方敏王晓天 梁佳李睿王龙飞何莉莎 韩沐辰霍东林袁大吕杨雪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何兴华王清勤汪科毛其智 李俊奇史铁花陈琪
目次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3 3.1 基本要求 3 3.2 评估与策划 3 3.3 改造项目 5 4 室外环境. 9 4.1 公共空间 9 4.2 绿地植被 10 4.3 雨水控制利用 4.4 景观风貌 13 5 道路与停车. 5.1 道路 15 5.2 停车设施 16 5.3 交通标示 18 6 配套设施, 19 6.1 市政管线 19 6.2 公共服务设施 20 6.3 环卫设施 22 6.4 安防设施 23 7 房屋 7.1 屋面 24 7.2 立面 25 7.3 楼门楼道 25 8 建筑结构 8.1 结构加固 2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7.100 P62 -2019 CSEE T/CSEE 0106-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标准 T/CSEE 0106-2019 变电站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design of substation electrieal equipment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标准 变电站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 T/CSEE 0106-2019 中民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市:区.北述步 19 号 10906 Mp:wwe 北京传奇使彩数码你联有限公司印明 2019 年 2 月36般 209年2月北京第一次印明 880毫术×1230毫米16开本1印排24千字 SEE 统书号1551951241定价26.00元 本书如行印袋成能民圈,我社共销中心负贡动股 服权经校 2019-03-01发布 2019-05-01实施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发布
T/CSEE0106-2019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电气设备的抗震设计 2 4.1基本原则. 2 4.2地震作用. 4.3抗震设计与计算 4.4悬吊设备. 7 4.5抗震试验 8 5设备耦联连接的抗震设计 -8 5.1概述. .8 5.2软导线连接的电气设备抗震设计 8 5.3软导线连接的电气设备净距校核 9 5.4硬导线连接的电气设备抗震设计 10 6设备安装及减隔震设计 -10 6.1基本规定 . 10 6.2设备基础连接设计 10 6.3电气设备安装设计 10 6.4电气设备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
T/CSEE0106-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标准管理办法(暂行)》的要求,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 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变电专业委员会技术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同济大学、西安西电电气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规 划总院有限公司、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 顾问集团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公司华北 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北方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 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灾害防御中心、广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 院、河南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 研究院、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强、薛松涛、党镇平、卢智成、额士海、贺瑞、朱瑞元、田恩文、卓然、 朱晓利、余波、庞亚东、王晓京、曹枚根、刘立平、王涛、尤红兵、韦文兵、廖德芳、孙启刚、王健生、 曹永兴、徐肖伟、辛朝辉、李秋熠.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标准执行办公室(地址:北京市西城 区白广路二条1号,100761,网址:htp:/.csce.org.cn,邮箱:cscebz@csce.org.cn).

ⅡI
T/CSEE 0106--2019 变电站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电站电气设备及其连接的抗震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考虑抗震设防需求的新建、扩建变电站工程,包括电气设备本体、设备间耦联及设 备与基础连接的抗震设计.

换流站电气设备抗震设计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30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50260-2013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T/CSEE0010-20161000kV变电站抗震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50260一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 50260-2013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precautionary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 10%的地震烈度.

[GB50260-2013,定义2.1.1] 3.2 场地site 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

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 1.0km²的平面面积.

[GB50260-2013,定义2.1.2] 3.3 地震作用earthquake action 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GB50260-2013,定义2.1.3] 3.4 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值,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计地震加速度取值.

[GB 50260-2013,定义2.1.4] 3.5 设计特征周期design characteristic periodofground motion 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始点对 应的周期值,简称特征周期.

T/CSEE 0106-2019 [GB 50260-2013,定义2.1.5] 9 固有频率natural frequency 只取决于结构本身物理特性(质量、刚度和阻尼)的自由振动频率.

[GB 50260-2013,定义2.1.8] 3.7 基频fundamental frequeney 设备的第一阶固有频率.

时程曲线time history curve 加速度、速度、位移等物理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分别称为加速度、速度、位移时程曲线.

[GB 50260-2013,定义2.1.9] 3.9 单体设备standalone equipment 未通过导线与其他设备相连的电气设备.

3.10 耦联设备couplingequipment 通过导线连接的相邻电气设备.

3.11 隔震设计isolation design 在设备基础与上部设备之间设置由隔震装置、整体隔震框架等部件组成的具有整体复位功能的隔 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达到预期防震要求.

3.12 消能减震设计design ofenergy dissipation 对设备设置减震装置,通过减震装置的相对变形或相对速度提供附加阻尼,以消耗输入结构的地 震能量,达到预期防震减震要求.

4电气设备的抗震设计 4.1基本原则 4.1.1抗震设计基本要求如下: a)当变电站所在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时,应进行电气设备抗震设计.

b)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8度地区,新建、扩建的220kV枢纽变电站和330kV及以上的变电站 内电气设备,按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设防,即按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作用设防.

c)当遭受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及以下的地震作用时,按本标准设计的变电站电气设备不应损 坏,应能继续使用.

当遭受到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按本标准设计的变 电站电气设备可能发生损坏,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4.1.2电气设备的抗震设计分析宜采用下列方法: a)对于基频高于33Hz的刚性电气设备,可采用静力法.

b)对于以一阶振型变形为主或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电气设备,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c)除上述以外的电气设备,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或时程分析法.

d)对于特别不规则或有特殊要求的电气设备,宜采用时程分析法;对于悬吊设备和带有明显非线 性的电气设备应采用时程分析法.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1.200 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 P26 T/CCIAT0016-2020 600MPa热轧带肋高强钢筋 应用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600MPa hot-rolled ribbed high-strength bars 2020-03-05发布 2020-05-05实施 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
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 600MPa热轧带肋高强钢筋应用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600MPa hot-rolled ribbed high-strength bars T/CCIAT 00162020 批准部门:中国建筑业协会 施行日期:2020年5月5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0北京
中国建筑业协会 公告 台910集 关于发布《600MPa热轧带肋高强钢筋应用 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600MPa热轧带肋高强钢筋应用技术规程》为中国 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编号为T/CCIAT0016-2020,自2020年5 月5日实施.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委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发行.

中国建筑业协会 2020年3月5日
前言 本规程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 通知》(国发(2015)13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 培育和发展工程建设团体标准的意见)(建办标[2016]57号) 的文件精神及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开展第二批团体标准编制工 作的通知)(建协函(2018)52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 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 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 规定:4材料:5结构设计:6构造规定;7施工;8质量验收.

本规程由中国建筑业协会科技应用与团体标准工作办公室负 责管理及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中国建筑第 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世纪大道1568号中建大厦25 楼,邮编:200122,联系电话:021-61282882).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同济大学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 上海祥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邓明胜张晓勇葛杰徐伟 冯俊熊浩白洁马俊 贾红学孙翠华杨燕胡晓依 孙庆亮赵文涛曹强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王群依张赤宇蔡亚宁肖华锋 刘润林花炳灿徐春丽巢斯 胡大柱
目次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基本规定 4材料 4.1钢材 4.2接头 8 5结构设计 10 6构造规定 13 6.1高强钢筋的锚固 13 6.2高强钢筋的连接 14 6.3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率 16 6.4混凝土保护层 18 7施工.. 20 7.1一般规定 20 7.2材料 20 7.3钢筋加工 20 7.4高强钢筋连接与安装 23 8质量验收. 25 8.1一般规定 25 8.2高强钢筋材料质量验收 25 8.3高强钢筋加工质量验收 26 8.4高强钢筋连接质量验收 28 8.5高强钢筋安装质量验收- 30 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UDC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 P T/CCES37-2022 建筑施工插卡型钢管脚手架 安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of clip-coupler steel tubular scaffold in construction 2022-11-03发布 2023-02-01实施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发布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 建筑施工插卡型钢管脚手架 安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eification for safety of clip-coupler steel tubular seaffold in construction T/CCES37-2022 批准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施行日期:2023年2月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2北京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文件 中土学标(2022〕9号 关于发布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 《建筑施工插卡型钢管脚手架 安全技术规程》的通知 现批准《建筑施工插卡型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为学 会标准,编号为T/CCES37-2022,自2023年2月1日起实施.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2022年11月3日
前言 本规程是根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关于(顶管工程施工规 程)等4项土木工程学会标准立项编制的通知》(土标委[2019] 10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泰利城 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和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 编制完成.

在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 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符号与参考标准, 构配件,荷载,设计计算,构造要求,安装与拆除,验收,安全 管理及有关的附录.

请注意本规程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其他专利.

本规程的发 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规程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学术与标准工作委员会负责管 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 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电 子邮箱:26756676@qq.).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泰利城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第三建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建工博海建设有限公司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昌平一建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建研建硕(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吴广彬刘国兴杨松州刘敏 邱乘达黄广鹏 周育军梁晓宁 孙合样 陈硕辉 胡裕新李雁鸣 刘迎红 李小荣 高洁闫伟 武琛 关庆涛 艾明星孙国槐 梅阳 柳培玉 王 雪邵康节 彭罗文 孙形彤 石永郭闻怡 毛诗洋 张晋峰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赵玉章 陈瑜 刘传高王国卿 李鸿飞张建华张岩 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ECS T/CECS1414-2023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高强盘扣脚手架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high strength steel disk locktubularscaffold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高强盘扣脚手架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high strength steel disk lock tubular scaffold T/CECS1414-2023 主编单位: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东 南大学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24年2月1日 2023北京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1702号 关于发布《高强盘扣脚手架应用 技术规程》的公告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21年第二批 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21]20号) 的要求,由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等单位编制的《高 强盘扣脚手架应用技术规程》,经协会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 分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T/CECS1414-2023,自 2024年2月1日起施行。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023年9月20日
前言 《高强盘扣脚手架应用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根据中 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21年第二批协会标准制 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21]20号)的要求进行 编制。

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 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9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 符号、基本规定、荷载、结构设计、构造、搭设与拆除、检查与 验收、安全管理等。

本规程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涉及专利,本规程的发布 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市政工程产品应用 分会归口管理,由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给宝山钢铁股份有限 公司(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锦路655号、邮编:201900.邮 箱:qinyafei@)。

主编单位: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 参编单位: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 中国基建物资租赁承包协会 江苏速捷模架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 江苏国强镀锌实业有限公司 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专业信息模型数据导人 4.1一般规定 4-9 4.2总平面规划设计专业子模型数据导人 49 4.3建筑设计专业子模型数据导人 410 4.4景观设计专业子模型数据导人 4-11 4.5结构设计专业子模型数据导人 4-12 4.6暖通与空调设计专业子模型数据导人 4-12 4.7电气设计专业子模型数据导入 4-13 4.8给排水设计专业子模型数据导人 4-14 5评价检查 416 5.1一般规定 5.2绿色建筑节地与室外环境 *. .16 5.3绿色建筑节能与能源利用 4-17 5.4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17 5.5绿色建筑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6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质量 4-18 6成果交付 4-20 6.1基本要求 4-20 6.2专业交付文件 420 附录A绿色建筑设计评价各专业P-BIM模型数据描述 4--22 本标准用词说明 456 引用标准名录 4-57 附:条文说明 4-59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2Terms 47 3Basic Requirements 48 4Data Import 4-9 4. 1General 49 4. 2 Site Planning Sub-BIM 4. 3 Architectural Design Sub-BIM 410 4. 4 Landscape Design Sub-BIM 411 4. 5 Structure Design Sub-BIM 4-12 4. 6 HVAC Design Sub-BIM 412 4. 7 Electrical Design Sub-BIM *** 413 4. 8 Water Supply and Deainage Design Sub-BIM 414 5Data Check 416 5. 1 Geners ..... 416 5. 2 Land Seving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416 5. 3 Enengy Saving and Energy Utilization ** 417 5. 4 Water Saving and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4-17 5. 5 Material Saving and Material Resource Utilization 418 5. 6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418 6Oute Delivery 4-20 6. 1 General * 4-20 6. 2 Multidiseiplinary Documents Delivery 4-20 Appendix A P-BIM Data Description for Green Building Design and Assessment 422 Wording Explanation 456 Referenced Standards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P-BIM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统一P-BIM模型数据互用的基 本要求,提高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中的应用效率和效益,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民用绿色建筑设计评价阶段P-BIM软件的应用,以及绿色建筑设计评价相关子模 型数据的互用与管理。

1.0.3民用绿色建筑设计评价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专业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 0.1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 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简称模型。

2.0.2建筑信息子模型sub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ub-BIM) 建筑信息模型中可独立支持特定任务或应用功能的模型子集。

简称子模型。

2.0.3基于工程实践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方式practice-based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P-BIM) 方式。

以我国工程建设实践为基础,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管理流程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方式。

简称P-BIM 2. 0.4绿色建筑设计评价 P-BIM 软件 P-BIM software for green building design and assessment 满足我国现行国家及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同时能够符合本标准数据读 2.0.5外围护结构outer build...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EC T/CECSG:D67-03-2021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Standard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基础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PipePile Foundation Used in Highway Bridges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 Issued by China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基础技术规程 Foundation Used inHighwayBridge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 Pipe Pile T/CECSG:D67-03-2021 发布机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实施日期:2022年05月01日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公告 第1051号 关于发布《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基础技术规程》的公告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8年第二批协会标准制 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8]030号)的要求,由中交第二公路勘 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 规程》,经协会公路分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T/CECSG:D67-03一 2021,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前言 前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8年第二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协字(2018]030号)的要求,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 担《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的制定工作。 管桩基础在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编写组在总结公路桥梁预应力混 凝土管桩基础近年来的工程经验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规程的编制 工作。 本规程分为9章及10篇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工 程地质勘察、5管桩制品、6管桩基础设计、7桩身结构与连接验算、8管桩基础施工、9质 量检验,附录A管桩结构形式和桩身配筋、附录B管桩桩身力学性能设计用表、附录C管 力值计算方法、附录F锤击法沉桩设备选择参考资料、附录G静压法沉桩设备选择参考 资料、附录H锤击法沉桩施工记录表、附录J静压法沉桩施工记录表、附录K管桩基础工 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请注意本规程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涉及专利,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 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规程基于通用的工程建设理论及原则编制,适用于本规程提出的应用条件。对于 某些特定专项应用条件,使用本规程相关条文时,应对适用性及有效性进行验证。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分会归口管理,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函告本规程 日常管理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分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 编:100088;电话:010-62079839;传真:010-62079983;电子邮箱:shc@rioh.cn),或王志刚(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路18号;邮编:430056;电子邮箱:38626163@qq ),以便修订时研用。 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同济大学 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工业大学 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 -1—
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T/CECSG:D67-03-2021) 主 编:余顺新 主要参编人员:王志刚王志强韩强孙贵清王怀才刘辉 夏飞徐艳吴游宇潘兵奇遂宗典张嘉恒 杨建波赵伟华李谦冯太坤刘东升许坤 金露王丽静谢晓钟颜晓明赵博段宝山 主 审:汪晶 参与审查人员:侯旭 谢永利 黄志福赵尚传吴平平石名磊 曾勇吴志勇毛由田刘勇熊劲松丁印成 参加人员:刘颖王志海陈金州陈宏卓吴大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公路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T/CECSG:D40-01-2021) 6.5预应力筋加工和构造钢筋布设 18 6.6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浇筑 19 6.7预应力筋张拉 19 6.8养生 20 7质量检验评定 7.1一般要求. 21 7.2滑动功能层的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21 7.3钢筋加工及安装 21 7.4预应力筋的布设和张拉 22 7.5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面层质量检查 22 附录A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应力分析及计算流程 24 附录B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计算示例 28 附录C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 33 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 34
总 则 1总则 1.0.1为适应公路交通发展和建设需要,规范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使用技术,提升 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品质和耐久性,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规定了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质量评定和验收标准。

1.0.3本规程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

1.0.4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 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公路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T/CECSG:D40-01-2021)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cross-prestressedconcrelepavement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内设置双斜向预应力筋,在路面两侧或一侧施加斜向预压应力的 水泥混凝土路面。

2.1.2滑动功能层slidingfunctionlayer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下设置的用于预应力张拉时,混凝土层微滑动的功能层。

2.1.3缓凝胶黏材料retard-bondedadhesivematerial 涂敷在预应力钢绞线表面,具有缓凝、防腐特性和一定厚度的专用胶黏材料。

2.1.4临界荷位critical loadposition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在荷载和温度综合作用下产生最大疲劳应力的位置。

2.2符号 2.2.1材料性能: D-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下面层截面弯曲刚度;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截面弯曲刚度; E-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弯拉弹性模量; E- 第i结构层的回弹模量; E 路床顶面综合回弹模量: E,-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E. 粒料层的当量回弹模量; f- 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v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泊松比; 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面层的总相对刚度半径。

-2-
术语和符号 2.2.2 作用及作用效应: N 使用年限内车道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 各类轴型i级轴载的作用次数; N.- 设计轴载的作用次数; P. 设计轴载; 预应力筋容许张拉控制应力; 0 预应力总损失值; 荷载疲劳应力; 荷载应力; 有效预应力引起的混凝土面层中的纵向平均压应力; 温度疲劳应力; ., 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面层产生的最大温度应力。

2.2.3 几何参数: A, 预应力筋公称截面积; h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面层厚度; h 粒料基层的总厚度; l- 预应力筋布设间距; -预应力筋与路面的纵向夹角。

2.2.4计算系数: c、变异系数; g.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合系数; kc 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 k 温度疲劳应力系数; T 斜向预应力混凝土面层的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 设计使用年限; -可靠度系数。

-3-
公路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T/CECSG:D40-01-2021) 3基本规定 3.1设计参数 标与目标可靠度,应满足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的要求。

条文说明 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中第3.0.1条的规定,各级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设计安全等级及相应的设计基准期、目标可靠指标与目标可 靠度,应符合表3-1的规定。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面结构破坏可能产生很严重后果时, 可提高一级安全等级。

表3-1可靠度设计标准 公路等级 高速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安全等级 级 二级 三级 设计基准期(a) 20 15 10 目标可靠度(%) 95 90 85 80 70 目标可靠指标 1.64 1.28 1.04 0.84 0.52 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变异水平等级宜为低级,二级公路的变异水平等级宜不大于 中级,二级以下公路变异水平等级宜为高级。

变异系数范围应满足现行《公路水泥混凝 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的要求。

条文说明 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中第3.0.2条的规定,应按 公路等级以及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和所能达到的施工质量控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目次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系统组成 附录A公路直流供电接地系统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15

1总则
1.0.1为在公路直流供电系统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指导公路直流供电 系统设计,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维护方便,制定本标准。

统设计。

1.0.3公路直流供电系统应根据负荷性质、工程特点、供电条件、运行维护等因素,合 理确定设计方案。

1.0.4公路直流供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安全高效、节能环 保、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准的规定。

公路直流供电系统设计标准(T/CECSG:D85-08-2021
2术语
2.0.1公路直流供电系统DCpower supply system forhighway 适用于公路机电设施的直流1500V及1500V以下电压等级的供电系统。

2.0.2绝缘监测装置insulation monitoringdevice 用于监测直流系统对地绝缘电阻,当绝缘电阻异常时,具有报警功能的电子装置。

2.0.3系统标称电压nominalvoltage ofa system 用以标志或识别系统电压的给定值。

2.0.4单极直流系统monopolar DC system 仅有一个极的直流系统。

2.0.5双极直流系统bipolarDC system 具有两个对地处于相反极性极的直流系统。

2.0.6直流变换器DCconvertor 将一种直流电源变换成另一种具有不同输出特性的直流电源的设备。

2.0.7整流rectifieation 将电能从交流转换为直流的过程。

2.0.8系统最高电压highest voltage ofa system 系统正常运行的任何时间,系统中任何一点上所出现的最高运行电压值。

注:瞬态过电压(如由开关操作引起的)及不正常的暂态电压变化均不包括在内。

2.0.9系统最低电压lowestvoltage ofa system 系统正常运行的任何时间,系统中任何一点上所出现的最低运行电压值。

注:瞬态过电压(如由开关操作引起的)及不正常的暂态电压变化均不包括在内。

-2-
基本报定
3基本规定
3.0.1公路直流供电系统应包括整流装置、监控装置、配电装置、配电线路、接地系统 和附属设施等,系统结构框图如图3.0.1所示。

监控装置
上级电源整流装置配电装置配电线路负载
接地系统附属设施 图3.0.1公路直流供电系统结构框图
条文说明 上级电源和负载不在本标准规定范围内。

3.0.2公路直流供电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上级电源和负载的接入需求,并留有合理 裕量。

3.0.3直流标称电压在110-1500V范围内,直流供电系统的标称电压宜符合表3.0.3 的规定。

表3.0.3直流供电系统的标称电压 优选值备选值 单极性1500V或±750V双极性
A000 1 单极性750V或±375V双般性
600V 440V 400V
公路直流供电系统设计标准(T/CECSG:D85-08-2021)
续上表 优选值备选值
336V 单极性240V
单极性220V或±110V双极性 110V
条文说明 表3.0.3参照《中低压直流配电电压导则)(GB/T35727-2017),并根据公路工程直 流供电产品的需求特点,对个别参数进行了调整。

早期直流系统中采用270V和540V (±270V)系统比较多,但现在270V系统在通信系统内被240V系统统一,±270V系统基 本被弃用。

在公路直流远供产品中,直流800V产品较多,直流800V产品可以按照750V 标准进行统一。

在公路直流照明系统中,直接采用通信直流240V标准产品较多,根据这 个实际情况,在公路直流供电系统中,将240V由备选值更改为优选值。

3.0.4系统标称电压的选择应考虑传输容量、传输距离、负荷性质、工程特点,根据不 同的负荷和供电场景,选择合理的标称电压。

在一个供配电系统内,可选择多种直流标称 电压。

直流配电传输容量宜符合表3.0.4的规定。

表3.0.4直流配电传输容量 标称电压传输容量 1 500V/ ± 750V200 ~800kW 750V/ ±375V80 300kW 240V100%W 以下
条文说明 配电传输容量参考《直流配电电压》(TCEC107-2016)。

3.0.5公路直流供电系统最低电压应为系统标称电压的80%,系统最高电压应为系 统电压的120%。

3.0.6直流供电系统设备适用海拔不应超过2000m;当海拔超过2000m时,应根据 现行《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用低压电器技术要求》(CB/T20645)降额使用。

3.0.7公路直流供电系统的供电设...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ECS T/CECSG:D22-02-202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Standard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公路软质岩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for Designand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WeakRockEmbankment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 Issued by China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公路软质岩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for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Highway Weak RockEmbankment T/CECSG:D22-02-2022 发布机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实施日期:2023年01月01日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公告 第1273号 关于发布《公路软质岩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的公告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8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 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8]015号)的要求,由中交第二公路勘 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公路软质岩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 程》,经协会公路分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T/CECSG:D22-02一 2022,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二〇二二年八月十二日
前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8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工作。

编写组在分析总结我国公路及相关行业软质岩填筑工程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公路软质岩路堤填料分类和填筑压实质量控制指标与标准,以及软质岩路堤设计 与施工等技术要求,并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完成了 本规程的编制工作。

本规程由6章、2个附录组成,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软质岩填料分 类、4软质岩路堤设计、5软质岩路堤施工、6软质岩路堤检测与监测,附录A岩块浸水崩 解形态试验方法、附录B填料粒度分形维数确定方法。

本规程基于通用的工程建设理论及原则编制,适用于本规程提出的应用条件。

对于 某些特定专项应用条件,使用本规程相关条文时,应对适用性及有效性进行验证。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分会归口,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函告本规程日常管 理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分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编: 100088:电话:;传真:;电子邮箱:shc@),或张静波(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路18号;电话:027-84214165转4460;电子邮箱: zjb120@),以便修订时研用。

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湖南大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 编:张静波 主要参编人员:张晟斌骆行文刘晓明刘元炜李志勇卢正 郑祖恩王云吴万平柯能信黄明华刘文劫 何斌庄稼丰吴银亮牛延军詹永祥张晶 -1
公路软质岩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T/CECSG:D22-02-2022) 江泊消付伟张超戴少鹏李卓智杨明 主 审:张留俊 参与审查人员:方晓睿梅世龙王豪成永刚叶琼瑶曾铃 付智毛斌王云安罗强郑束宁刘吉福 成铭李刚宋常军张允阁吴连海冷伍明 胡惠华梅庆斌梁振宁曹周阳贺杰军...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目次 1总则 1 2 术语 3 计算浓度 (8) 控制措施 (+) 4.1围护结构 () 4.2室内污染源 (+) 4.3污染控制系统 (4) 5设计计算 (6) 5.1负荷计算 (6) 5.2设备选型 (6) 6检测 (8) 6.1检测项目和检测仪器 (8) 6.2空气净化装置过滤效果检测 (8) 6.3室内PM:浓度检测 (6) **** 7运行维护 7.1运行 (11) 7.2维护. 附录APM室外计算浓度表 (13)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9[) 附:条文说明 (17)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2 FFIFF (2) 3 Calculated Concentration ***( 3) 4 Control Measures .. (4) 4. 1 Building Envelope (4) 4. 2 Indoor Pollution Sourees (4) 4. 3 Pollution Control System (4) 5Design and Calculation **(6) 5. 1 Load Calculation ** (6) 5. 2 Equipment Seleetion ** ( 6) 6Test (8) 6. 1 Testing Items and Testing Instruments *****(8 ) 6. 2 Filtration Effeet of Air Cleaning Device Test 6. 3 Indoor PM,: Concentration Test (9) 7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 7. 1 Operation ** (11) 7. 2 Maintenance . Appendix A Chart for Outdoor Calculated Concentration of PM, s *** (13)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7)
1总则 1.0.1为控制建筑室内细颗粒物(PMes)污染,降低室内人员 因暴露于细颗粒物(PM:)污染环境下诱发疾病的风险,制定 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室内细颗粒 物(PM)污染控制。

1.0.3建筑室内细颗粒物(PM:)污染控制应结合所在地区的 环境空气质量、室内细颗粒物(PM:)控制目标、通风系统形 式等,进行合理的设计、检测和运行维护 1.0.4建筑室内细颗粒物(PMs)污染控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 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细颗粒物(PM)fineparticulate matter(PM;)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gm的颗 粒物,简称PM 2.0.2PMs室外计算浓度outdoor caleulatedconcentration of PM, 以室外环境PM.日平均质量浓度为基础,统计气象资料确 定用于建筑室内PM;污染控制设计计算的室外PM质量浓度。

2.0.3PM:室内计算浓度indoorcalculatedconcentration of PMs 用于建筑室内PM:污染控制设计计算的室内PM:日平均 质量浓度。

2.0.4PM;负荷PM;load 单位时间内室内获得PM的质量。

2.0.5穿透系数penetration coefficient 颗粒物跟随渗透风穿过建筑围护结构前、后的质量浓度之 比,无量纲。

2.0.6PMs去除能力removal capacity of PMs 单位时间内空气净化装置去除PMs的质量。

2.0.7计重效率arrestance 用人工尘试验过滤器,在任意一个试验周期内,受试过滤器 集尘量与发尘量之比,即受试过滤器捕集灰尘粒子质量的能力。

3计算浓度 3.0.1PMs室外计算浓度宜按下列规定取值: 1PMs室外计算浓度宜采用近3年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 日平均质量浓度: 2主要城市的PM室外计算浓度也可按照本规程附录A 的规定取值; 3对于未列人附录A的城市,可取就近城市的PM室外 计算浓度。

3.0.2PMs室内计算浓度应符合表3.0.2的规定。

表3.0.2PM,室内计算浓度(pg/m²) 等级 现行值 引导值 I级 35 25 Ⅱ级 75 35 注:1PM:室内计算浓度为日均值 2I级适用于目标人群对PMs敏感性强的建筑或对室内PM:排度控制要 求较高的建筑,I级适用于目标人群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桥架 (3) 3.1桥架的组成 (3) 3. 2 桥架主体的类型和品种 (3) 3.3 附件及支、吊架 (3) 3. 4 桥架型号和规格 (4) 3.5 技术要求 (5) 3.6 材质技术要求及载荷特性 (7) 3.7 试验 (9) 3.8检验 (10) 4 工程设计 (12) 5 施工安装和验收 (14) 5.1般规定. (14) 5.2 测量定位. (14) 5.3 装卸、储运 (14) 5.4 支架、吊架安装 (15) 5.5 桥架安装 (15) 5.6 桥架工程验收 (16) 附录A 桥架型号与命名 (17) 附录B桥架载荷试验(人工加载法) (18) 本规程用词说明 (23) 引用标准名录 (24) 附:条文说明 (25) +6.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2) Cable Supporting System .. (3) 3. 1 Composition of Cable Supporting System (3) 3. 2 Types and Varieties of Main Body .****. (3) Accessory and Supporting and Hanging Device (3) 3. 4 Type and Specification of Cable Tray (4) 3.5 Technical Requirements (5) 3. 6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Materials and Load Characteristics ***** (7) 3.7Test (6) 3.8 Inspection (10) Engineering Design (12)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 (14) 5.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4) 5. 2 Measurement and Positioning (14) 5.3 Loeding and Unloading,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 ( (14) 5. 4 Installation of Support and Hanger 5.5 Installation of Cable Tray ***** (15) 5.6 Acceptance of Cable Tray Engineering (16) Appendix A Type and Name of Cable Tray Appendix BLoading Capacity Test for Cable Tray (Artificial Loading Method) (18)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23)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24)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5)
1总则 1.0.1为规范高分子合金电缆桥架的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及验 收,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和维护、确 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采用 高分子合金电缆桥架的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及验收。

1.0.3高分子合金电缆桥架工程设计宜采用机械强度高、耐候 性好、阻燃的环保型桥架。

1.0.4工程采用的高分子合金电缆桥架,应通过国家认可的质 量检测机构检测, 1.0.5高分子合金电缆桥架的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及验收,除 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高分子合金macromoleculealloy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树脂与精细化工助剂混合生产,能 明显提高物理力学性能的材料。

2.0.2高分子合金电缆桥架macromoleculealloycable sup porting system 利用PVC、ABS等多种高分子树脂及精细化工助剂经混料、 塑化、挤出或注塑定型、切制、组合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用以 承载绝缘导线、电缆、软电线等的结构,简称桥架。

2.0.3托盘tray 由底板和侧板组成,用于直接承托绝缘导线、电缆、软电线 等荷重的刚性槽形部件。

2.0.4槽盒trunking 带有盖板的托盘。

2.0.5梯架ladder 由侧板与若干根横档构成,具有一定刚度的梯形部件。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EO T/CECS584-2019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标准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for the aged 中国建筑工止出版社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标准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for the aged T/CECS584 -2019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19年9月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北京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422号 关于发布《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6年第二批 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6] 084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 (绿色养老建筑评价标准》,经本协会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专业委 员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T/CECS584-2019,自 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019年3月20日
前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6年第二批 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6 08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11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 定、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 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品质、施工管理、运营管理、创 新项.

本标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专业 委员会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 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 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环能院, 邮编:100013).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三峡大学 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国寿(天津)养老养生投资有限公司 鲁能集团有限公司 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四联优侍科技养老产业有限公司 莱茵斯(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 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研爱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卓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 保定市荣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冯铁栓王选刘燕游茂苗艳青 吕丽娜 安 宇 吴宇红郭顺智 罗斌 曲世琳 军 沈立洋 徐新华 李运江 李军袁鹏 韦正峥 袁静 周科嘉 黄千军 黄晓忠 杨翠珑 郑伯博 张乔 薛世伟 潜雨 孙崎峰 朱娜 任和 刘福明 韦古强 刘广东 邵晓亮 唐小虎 王综 王 飞 利 孙或 杨 军 宋新伟 刘佳 陈 范波 李 震 余洪运 袁大陆 张 伟 肖伟 波 主要审查人:娄乃琳 王玥高雪慧王家良王杰 张昕字李骥 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陕西华泰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博立灶具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华杰厨业有限公司 宁波金名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常熟市南方厨房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金佰特商用厨具有限公司 上海亮茂不锈钢设备有限公司 深圳市新厨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九龙厨具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联发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线友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博格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国家燃气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主要起草人:王启安翠林张志林黄嘉文岳大刚 徐海平程钧唐树松廖天军王彦 邓文伟 唐林东蔡建伟 鞠木春王月华 陈立德 林建元徐清东 杨自然何垣清 张国亮 凡思军霍剑飞金伟张金环 杜进平 主要审查人:赵自军杨永慧伍国福应援农武伟 广宏吴永王泳郑涛 .5.
目次 1总则 (1) 2术语 (2) 3系统设计 (3) 3.1一般规定 (3) 3.2燃气 (3) 3.3 给水排水 (4) 3.4 燃具 (4) 3.5通风 (5) 4设备安装 (8) 4.1安装准备 (8) 4.2燃气管道安装 (8) 4.3 燃具安装 (10) 4.4 监控及切断装置 (12) 4.5通风系统安装 (12) 5连接与检验 (16) 5.1燃具连接 (16) 5.2电气连接 (17) 5.3给水排水连接 (18) 5.4通风系统连接 (18) 5.5检验 (18) 6质量验收 (20) 7运行维护 (22) 附录A室内燃气管道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24) 附录B试通气前燃具气密性试验记录 (25) 附录C监控及切断装置试验记录 (26) .6.
附录D通风系统试验记录 (27) 附录E商用燃气燃烧器具及设施安装验收通知书格式(28) 附录F商用燃气燃烧器具及设施安装验收记录 本规程用词说明 (31) 引用标准名录 (32) 附:条文说明 (35)
Contents 1General Provisions 2Terms (2) 3SystemDesign (3) 3.1 General Requirements ... (3) 3.2 Gas (3)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4) 3.4 Gas Appliance .. (4) 3.5 Ventilation (5) 4Installation .(8) 4.1 Installation Prepare .. 4.2 Gas Pipe Connection (8) 4.3Gas Appliance Connection 4.4Monitoring Facilities and Shut-off Valve (12) 4.5Ventilation System Connection ... (12) 5Connection andInspection (16) 5.1 Gas Appliance Connection (16) 5.2 ElectricPower Connection (17) 5.3 Water Pipe Connection and Drainage (18) 5.4Ventilation System Connection .. (18) 5.5Inspection .. (18) 6Quality Acceptance (20) 7Operational Maintenance (22) Appendix ATest Records of Indoor Gas Pipeline Strength and Tightness (24) Appendix BTest Record ofFuelDevice Before Test .8.
Ventilation... (25) AppendixCTestRecord of MonitoringFacilities and Shut-off Valve . (26) AppendixDInspectionRecords ofVentilation System .... (27) Appendix EAcceptance Record of Fuel Equipment and Installation (28) AppendixFForm of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of FuelEquipment and Installation (29) Explanation of 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31) List of QuotedStandards .. (32) Addition:Explanation ofProvisions (3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设计. (4) 3.1一般规定 (4) 3.2系统设计 (4) 4 雨水储存单元 (10) 5 处理单元 (14) 5.1弃流、预处理单元 (14) 5.2 水质处理单元 (15) 5.3供水单元 ++.+* (16) 6控制单元. (17) 6.1一般规定 (17) 6.2储存与弃流装置 (17) 6.3 水处理装置. (18) 6.4供水装置 (18) 7施工及安装 (20) 7.1一般规定 (20) 7.2储水模块的安装 (20) 7.3管道数设 (22) 8验收. (23) 8.1一般规定 (23) 8.2峻工验收 (23) 9维护与保养 (26) 6-
附录A全国各大城市雨水储存设施的集蓄能力 与集蓄效率 (28) 本规程用词说明 (64) 引用标准名录 (65) 附:条文说明 (67)
Contents General Provisions (1) 2 s (2) Design (4) 3. 1 General Requirements (4) 3. 2 System Design (4) 4 Rainwater Storage Unit (10) 5Treatment Unit (14) 5. 1 Flow Abandoning and Pretreatment Unit 5. 2 Water Quality Treatment Unit . 5. 3 Water Supply Unit .. 6Control Unit .. (17) 6.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7) 6. 2 Storsge and Abandoning Device (17) 6. 3 Water Treatment Device * (18) 6. 4 Water Supply Device (18) 7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 (20) 7.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20) 7. 2 Storage Module Installation *** (20) 7. 3 Pipe Laying (22) 8 Check Before Acceptance (23) 8. 1 Geoeral Requirements .**** (23) 8. 2 Completion Acceptance (23) 9Maintenance (26) . 8.
Appendix A Storage Capacity and Storage Efficiency of Rainwater Storage Facilities in Major Cities of China (28)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64)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65)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67)
1总则 1.0.1为使模块化雨水利用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维护与 保养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水节能、保证质 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与小区模块化雨 水利用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维护与保养。

不适用于湿陷性 黄土、账缩土等特殊性岩土地区。

1.0.3模块化雨水利用系统应有确保人身安全、使用及维护安 全的技术与管理措施。

1.0.4模块化雨水利用系统应用技术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参编单位: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建研凯勃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重庆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建科建筑节能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营特工程咨询设计管理有限公司 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苏州爱博斯蒂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北京)有限公司 中海发展天津公司 招商蛇口(天津)有限公司 正荣环渤海区域公司 中建新塘(天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 天津瑞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尹波李晓萍王雯翡曹勇狄彦强 袁扬丁勇周海珠 孟冲郭振伟 叶凌尹亮亮袁继强贺芳王志霞 戴海峰李岩吴玉杰 田露范风花 汪磊磊吴志敏邓娜刘卫宋继红 沈丹丹崔新保季柳金许宝坤刘小芳 .5.
任涛张寇闵行博宋晨丁扬 冀凡张玉磊柴方君王锋王璞 主要审查人:宋波朱能李本强董岳华孙鹏程 孙金颖贾燕彤
目次 总则 (1) 2术语. (2) 3基本规定 (3) 4安全耐久 (5) 4.1安全 .(5) 4.2耐久 (8) 5健康舒适. (12) 5.1室内空气品质 (12) 5.2水质 (13) 5.3声环境与光环境 (14) 5.4室内热湿环境 (15) 6生活便利. (17) 6.1出行与无障碍 (17) 6.2智慧系统 .... (18) 7资源节约 (21) 7.1节地与土地利用 (21) 7.2节能与能源利用 (22) 7.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24) 7.4节材与绿色建材 (26) 8环境宜居. (29) 8.1场地生态与景观 (29) 8.2室外物理环境 (31) 附录A场地环境噪声检测验收记录表 (34) 附录B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验收记录表 (35) .7.
附录C暖通空调系统设备性能参数验收记录表 (36) 附录D电气与照明设备性能参数验收记录表 (38) 附录E节水器具和非传统水源利用参数验收记录表 (39) 附录F材料利用验收记录表 (40) 附录G室内声环境和围护结构隔声性能指标验收 记录表 (42) 附录H绿色建筑工程峻工验收现场检测报告 汇总表 (44) 附录』 建筑专业验收汇总表 (45) 附录K结构专业验收汇总表 (53) 附录L给水排水专业验收汇总表 (56) 附录M暖通专业验收汇总表 (59) 附录N电气专业验收汇总表 (62) 附录P室外工程验收汇总表 (65) 附录Q绿色建筑工程总体验收记录表 (69) 用词说明 (78) 引用标准名录 (79) 附:条文说明 (81) 8
Contents 1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2) 3Basic requirements (3) 4Safety and durability... (5) 4.1Safety ..... (5) 4.2Durability (8) 5Health and fort (12) 5.1Indoor air quality ...... (12) 5.2 Water quality (13) 5.3Indoor sound and daylighting environment............. (14) 5.4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 (15) 6Occupant convenience (17) 6. 1 Transit and accessibility (17) 6.2 Intelligent system (18) 7Resources saving (21) 7. 1 Land saving and land utilization (21) 7.2 Energy saving and energy resources utilization (22) 7.3Water saving and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24) 7.4Material saving and green materials .... (26) 8Environment livability (29) 8.1 site ecology and landscape (29) 8.2Outdoor physical environment (31) AppendixAEnvironmentalnoise acceptance record forms for inspection of site (34) 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目 次 1总 则 2术语 (2) 3健康舒适 (4) 3.1套内空间 (4) 3.2公共空间 (7) 3.3室内环境 (9) 4安全耐久 (15) 4.1建筑安全 (15) 4.2使用安全 (18) 4.3品质长久 (19) 5绿色低碳 (22) 5.1绿色设计 (22) 5.2 绿色建材 (23) 5.3 绿色建造 (24) 5.4低碳运行 (26) 6智能便捷 (28) 6.1数字家庭 (82) 6.2智慧楼宇 (30) 7和谐美好 7.1建筑外观 (33) 7.2邻里关系 (34) 7.3优质服务 (35) 用词说明 (37) 引用标准名录 (88) 附:条文加条文说明 (41)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3Healthy and fort 3.1Dwelling space .(4) 3.2Publie spsce (7) 3.3Indoor environment Safety and durability 4.1 Structure safety..... 4.2 Operation safety......... 4.3Quality durablity (19) 5Green and carbon reduction (22) 5.1Green design (22) 5.2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 (23) 5.3 Green construction *.. 5.4Low-carbon operation *.... 6Intelligence and convenience (28) 5.1Inteligent home ..... 6.2Intelligent building 7Harmony 7.1Architectural sppeurance 7.2 Neighborhood relations (34) 7.3Good service (3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37)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8)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总则 1.0.1为贯彻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 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 好城区,完善住房功能,优化住房性能,全面提升住房品质,制定本 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成套住房的设计、建 造、运维。

1.0.3好住房建设应以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为指 导,坚持以人为中心,同时结合各地区气候、环境、资源、经济与文 化等特点进行设计、建造、运维。

1.0.4本导则设置健康舒适、绿色低碳、智能使捷、安全耐久、和 谐美好五部分,各部分设置完善类技术内容和提升类技术内容。

完善类技术内容为好住房安全和功能的要求:提升类技术内容为 好住房功能和性能的提升要求。

1.0.5好住房的设计、建造、运维除应符合本导则规定外,尚应符 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标准的 规定。

2术语 2.0.1好住房 berter housing 立足新时代住房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具备住房基本性能基础上,满足健康舒适、绿色低碳、智能便捷、 安全耐久、和谐美好目标要求的住房。

2.0.2建筑非结构构件 residential non structuraleompo nents 住房中固定于楼屋盖结构和承重墙柱等承重骨架体系的非承 重墙体、门窗、装饰性构件、雨篷、固定遮阳构件和大型储物架等。

2.0.3建筑附属机电设备rcsidenceattachedcquipment 住房中固定于承重骨架体系和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机电类设备 和系统,主要包括电梯、照明和应急电源、通信设备、管道系统、采 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烟火监测和消防系统、公用天线、活动遮阳设 备、太阳能设备等。

2.0.4建筑电力交互 grid-interaction of building 应用信息通信技术,使建筑与电网进行用电信息交互,实现供 电与用电双向调节的建筑用能管理技术.由产能装置、储能设施、 调节装置以及用电设备构成。

2.0.5数字家庭digitalhome 以住房为载体,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人工 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系统平台、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满 足用户信息获取和使用的数字化家庭生活服务系统。

2.0.6数字家庭平台digitalhomeplatform 提供设备控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ECS T/CECS1551-2024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边缘叠合楼板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dge laminated slab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边缘叠合楼板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dge laminated slab T/CECS1551-2024 主编单位:筑友智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24年7月1日 2024北京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1899号 关于发布《边缘叠合楼板技术规程》的公告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20年第一批 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20)14号) 的要求,由筑友智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等单位编制的 《边缘叠合楼板技术规程》,经本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组织审查, 现批准发布:编号为T/CECS1551-2024、自2024年7月1日 起施行。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024年2月8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天津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肇庆德通有限公司 深圳世纪百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金佰特商用厨具有限公司 深圳市大成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陕西华泰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中成伟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悦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水纹厨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广州净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云浮市恒宝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市奥众风机设备有限公司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河南大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同为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张胤桢李本强杨继海韩宇刘红 盛晓康 高军 吴延奎 谷现良舒海文 王华汪德安 陈圣汗 曹昌盛贺廉洁 蒋能飞 王辉 丁涛 王军周忠亭 寇志刚 徐清东 谢建广 王志刚石明益 席庶 蔡卓伦 梁雪斐 蔡建伟 王丽娜 牛天才 沙真明 郝寅龙 李国伟 邓娜 苑翔 柳靖 赵启超 主要审查人:徐稳龙 都军强 张晓明 月于晓明李宝山 何万清钱振清 .2.
目次 1总 则 2术 语 3基本规定 (4) 4 系统设计 (6) 4.1一般规定 (6) 4.2局部排风 (7) 4.3 全面排风 (13) 4.4 补风系统 (14) 4.5风管及附件设计 (15) 5设备选用 (20) 5.1一般规定 (20) 5.2 油烟净化器 (20) 5.3通风机 (21) 6自动控制系统 (23) 7施工安装 (26) 7.1一般规定 (26) 7.2 风管与附件安装 (27) 7.3设备安装 (28) 7.4减振降噪 ..... (29) 8调试与验收 (31) 8.1一般规定 (31) 8.2设备检验与调试 (31) 系统调试 (32) 8.4验收 (88)
9运行与维护 (34) 用词说明 (36) 引用标准名录 (37) 附:条文说明 (39)
Contents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2) 3 Basicrequirements (4) 4System design (6) 4.1 General requirements .... (6) 4.2 Local exhaust air (7) 4.3 All-around exhaust air 4.4 Air makeup system (14) 4.5 Design of air duct and accessories (15) 5Equipment selection (20) 5.1 Generalrequirements...... (20) 5.2Oil fume purifier (20) 5.3Fan (21) 6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23)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26) 7.1 Generalrequirements (26) 7.2Duct installation .... (27) 7.3 Equipment installation (28) 7.4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29) 8Commissioning and acceptance (31) 8.1 General requirements ...... (31) 8.2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debugging (31) 8.3 System debugging (32) 8.4 Acceptance .. (33) .3.
9Operationandmaintenance (34) Explanation ofwording (36)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7) Addition:Explanation ofprovisions (3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