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10月 ( 第 83 页)

ILS33.U6U YD CCS M3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44--2023 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与核心网 网络切片子网管理功能(CN-NSSMF) 接口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irementsfor5GnetworksliceinterfaceofNSMFand CN-NSSMF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44-2023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NSMF与CN-NSSMF接口总体概述 5.1接口概述. 2 5.2接口协议要求. 6NSMF与CN-NSSMF接口功能要求 3 6.1认证接口 3 6.2核心网切片子网业务实例生命周期管理接口 4 6.3切片子网配置参数管理接口, 5 6.4切片子网模板管理接口, 5 7NSMF与CN-NSSMF接口定义 6 7.1认证接口, 6 7.2核心网切片子网业务实例生命周期管理接口, 10 7.3切片子网配置参数管理接口 43 7.4切片子网模板管理接口. 52
YD/T434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5G网络端到端切片系列标准中的一项,该系列标准结构如下.

a)5G网络切片端到端总体技术要求; b)5G网络切片端到端网络切片模板(NST)技术要求; c)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技术要求: d)5G核心网网络切片子网管理功能(CN-NSSMF)技术要求; e)5G无线网网络切片子网管理功能(AN-NSSMF)技术要求; f)基于切片分组网(SPN)的承载网切片子网管理功能(TN-NSSMF)技术要求; g)5G网络切片通信服务管理功能(CSMF)与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接口技术要求; h)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与核心网切片子网管理功能(CN-NSSMF)接口技术要求; i)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与接入网切片子网管理功能(AN-NSSMF)接口技术要求; j)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与基于切片分组网(SPN)的承载网切片子网管理功能 (TN-NSSMF)接口技术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 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侯乐、贾宝军、徐雷、苗杰、王志会、伍嘉、蔡海涛、罗应瑞、赵鹏、毛斌宏、 李文璟、李世涛、巨满昌、李钢、李笑昕、李欣蔚.


YD/T 4344-2023 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与核心网切片子网管理功能 (CN-NSSMF)接口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与核心网子切片管理功能(CN-NSSMF)的接口功 能和接口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及核心网子切片管理功能(CN-NSSMF)的技术研 发、建设和运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5QI 5G业务质量标识 5G QoS Identifier AMF 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CSMF 通信服务管理功能 Communication ServiceManagementFunction D 标识符 Identifer NS 网络服务 Network Service NSD 网络服务描述符 Network Service Descriptor NSI 网络切片实例 Network Slice Instance NSIID 网络切片实例标识 Network Slice Instance Indentifier NST 网络切片模板 Network Slice Templete NSMF 网络切片管理功能 Network Slice Management Function NSSAI 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
YD/T4344-2023 NSSI 网络切片子网实例 Network Slice Subnet Instance NSSI ID 网络切片子网实例标识 Network Slice Subnet Instance Indentifier NSST 网络切片子网模板 Network Slice Subnet Templete NSSMF 网络切片子网管理功能 Network Slice Subnet Management Function S-NSSAI 单个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 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 SMF 会话管理功能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UPF 用户面功能 User Plane Function VNF 虚拟网络功能 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 VNFD 虚拟化网络功能描述符 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 Descriptor 5NSMF与CN-NSSMF接口总体概述 5.1接口概述 此接口用于NSMF调用CN-NSSMF的网络切片子网生命周期管理的能力创建和管理核心网网络切 片子网实例,查询子网实例的状态.

同时从CN-NSSMF查询和收集网络切片子网实例的资源、性能和 递给CN-NSSMF并由CN-NSSMF完成网络功能NF的配置.

NSMF-CN接口位置如图1所示.

网络切片管理域 CSMF CSMF-NSMF NSMF NSMF-AN NSMF-TN AN -NSSMF TN-NSSMF CN-NSSMF 网络切片业务域 UE R)AN TN CN DN Uu RAN-TN TN-CN N6 图1NSMF与CN-NSSMF接口示意 5.2接口协议要求 NSMF与CN-NSSMF接口协议要求包括.

a)NSMF与CN-NSSMF之间接口采用RESTfulAPI,基于Request和Response模式.

在没有特殊 要求的情况下,RESTfulAPI返回状态码如下: -200OK-[GET]:服务器成功返回用户请求的数据,该操作是幂等的(Idempotent).

201CREATED-[POST/PUT/PATCH]:用户新建或修改数据成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60.99 YD CCSM3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43-2023 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for5Gnetworkslicemanagementfunction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43-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概述, 2 5.1系统架构... 2 5.2功能概述. 2 6功能要求. 4 6.1切片模板管理.. 4 6.2切片模板设计. 4 6.3 切片生命周期管理, 5 6.4NSSMF接入管理. 7 6.5切片资源管理. 7 6.6 切片拓扑管理. 7 6.7切片性能管理. 7 6.8切片故障管理. 9 6.9切片策略管理. 10 6.10切片SLA管理 10 6.11网络切片管理数据开放, 10 7切片管理流程. .11 7.1网络切片模板管理流程. .11 7.2网络切片生命周期管理, 14 7.3告警管理流程... 24 7.4性能管理流程. 26
YD/T434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5G网络端到端切片系列标准中的一项,该系列标准结构如下: 1)5G网络切片端到端总体技术要求; 2)5G网络切片端到端网络切片模板(NST)技术要求; 3)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技术要求; 4)5G核心网网络切片子网管理功能(CN-NSSMF)技术要求; 5)5G无线网网络切片子网管理功能(AN-NSSMF)技术要求; 6)基于切片分组网(SPN)的承载网切片子网管理功能(TN-NSSMF)技术要求; 7)5G网络切片通信服务管理功能(CSMF)与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接口技术要求; 8)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与核心网切片子网管理功能(CN-NSSMF)接口技术要求; 9)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与接入网切片子网管理功能(AN-NSSMF)接口技术要求; 10)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与基于切片分组网(SPN)的承载网切片子网管理功能 (TN-NSSMF)接口技术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 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侯乐、贾宝军、徐雷、苗杰、王志会、伍嘉、毛斌宏、李文璟、李世涛、巨满 昌、李钢、李笑昕、李欣蔚.


YD/T 4343--2023 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的功能要求与切片管理流程.

本文件适用于5G网络切片管理功能(NSMF)的技术研发、建设和运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YD/T3973-20215G网络切片端到端总体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SMF 通信服务管理功能 CommunicationServiceManagementFunction ID 标识符 Identifer PNF 物理网络功能 Physical Network Function NF 网络功能 Network Function NFV 网络功能虚拟化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NFVO 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 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 Orchestrator NS 网络服务 Network Service NSD 网络服务描述符 Network Service Descriptor NSI 网络切片实例 Network Slice Instance NSI ID 网络切片实例标识 Network Slice Instance Indentifier NST 网络切片模板 Network Slice Templete NSMF 网络切片管理功能 Network Slice Management Function NSSAI 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 NSSF 网络切片选择功能 Network Slice SelectionFunction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60 YD CCSM3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42-2023 5G网络切片服务等级协议(SLA)保障技术 要求电力网络切片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5GnetworksliceSLAassurance-Power networkslice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42-2023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1 55G网络切片的SLA映射方法. 2 6电力业务特性. 2 6.1电力业务分类. 2 6.2电网控制类业务特性及通信需求, .3 6.3信息采集类业务特性及通信需求, 5 6.4移动应用类业务特性及通信需求. 7 6.5电力典型业务关键通信需求小结. .8 7电力业务切片分类. .9 8电力业务切片业务参数要求, 9电力业务切片端到端SLA保障要求 12 9.1总体要求.. 12 9.2监测要求.. 12 9.3控制要求.. 12 9.4切片管理要求. 13 附录A(资料性)电力业务网络切片标识 15 参考文献 18
YD/T434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5G网络切片服务等级协议(SLA)保障技术要求系列标准中的一项.

该系列标准的预计 结构为.

a)5G网络切片服务等级协议(SLA)保障技术要求 b)5G网络切片服务等级协议(SLA)增强保障技术要求 c)5G网络切片服务等级协议(SLA)保障技术要求电力网络切片 d)5G网络切片服务等级协议(SLA)保障技术要求智能交通网络切片 e)5G网络切片服务等级协议(SLA)保障技术要求智慧钢厂网络切片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华 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丰雷、李文璟、章玥、张丽、陈铭松、赵广怀、申京、喻鹏、方海鹏、巨满昌.


YD/T4342-2023 5G网络切片服务等级协议(SLA)保障技术要求 电力网络切片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应用于电力行业的5G网络切片SLA保障的相关技术要求,包括电力网络业务需求, 电力业务切片分类、电力业务切片业务参数要求和端到端SLA保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城市、智慧电力等场景下的电力网络切片的SLA保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YD/T4342-20235G网络切片服务等级协议(SLA)保障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YD/T4342一202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5QI 5GQoS标识符 5G QoS Identifier CSMF 客户切片管理功能 Customer Slice Management Function NF 网络功能 Network Function NSMF 网络切片管理功能 Network Slice Management Function NSSMF 网络切片子网管理功能 Network Slice Subnet Management Function NWDAF 网络数据分析功能 Network Data Analysis Function PER 误包率 Packet Error Rate PMU 相量测量装置 Phasor Measurement Unit VTS 服务等级协议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40.40 YD CCS M3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4268-2023 IP网络路由仿真系统的信息接口技术要求 TheinformationinterfaceofIPnetworkroutingsimulationsystem 2023-04-21发布 2023-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4268-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IP网络路由仿真系统对外接口架构 5仿真拓扑数据接口. 5.1仿真系统的数据输入 5.2节点信息接口... 5.3接口信息接口.. 5.4链路信息接口. 5.5路由扩散关系信息接口.. 5 6路由转发数据接口.. 6.1仿真系统的结果输出. 6.2转发表信息接口. 6.3路由表信息接口. 6.4路径信息接口...
YD/T426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公文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 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畅、王泽林、姜文颖、龚霞、秦凤伟、朱永庆、韩博文、肖敏.

YD/T4268-2023 IP网络路由仿真系统的信息接口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IP网络路由仿真系统的信息接口,包括仿真拓扑数据接口、路由转发数据接口.

本文件适用于IP网络路由仿真系统的拓扑输入数据和仿真结果数据与周边系统对接的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节点node 即IP设备,集群设备被视为是一个节点.

3.1.2 链路link 即IP链路,链路连接两台IP设备,两侧分别对应两个接口.

IP链路不再考虑中途途径的光放、波 分等传输设备,直接视为是一条IP层链路.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GP 边界网关协议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IGP 内部网关协议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ISIS IS-IS路由协议 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OSPF OSPF路由协议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MPLS MPLS协议 Multi-Protocol LabelSwitching RR 路由反射器 Route Reflector ECMP 等价路由负载分担 Equal Cost Multi-Path
YD/T4268-2023 VLAN 虚拟局域网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PN 虚拟专用网络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4IP网络路由仿真系统对外接口架构 IP网络路由仿真系统的主要用途是针对IP数据网进行路由仿真,涉及IGP/BGP/MPLS等IP层面 的规划设计,分析IP网层面网络拓扑、引流方案的合理性,以寻求对IP网的优化.

对于路由仿真所需的数据,IP网络路由仿真系统需要与网管、控制器等系统或设备对接,获取网 络拓扑、网络性能等数据作为仿真的输入.

而对于路由仿真的结果,IP网络路由仿真系统需要与后续 的分析系统对接,将指定网络拓扑下的路由结果、业务路径结果给不同的分析系统,从而进行后续 的业务路径合理性分析、路径优化对比、网络均衡性分析等工作.

IP网络路由仿真系统的对外接口架构如图1所示.

仿真结果输出 路由转发数据接口 IP网络路由仿真系统 仿真拓扑数据接口 网络拓扑数据输入 图1IP网络路由仿真系统对外接口示意图 针对网络拓扑数据的输入,规范化的定义了仿真拓扑数据接口,包括: 一节点信息接口,用于描述待仿真网络拓扑的节点或设备情况; 一接口信息接口,用于描述待仿真网络拓扑的节点接口情况; 一链路信息接口,用于描述待仿真网络拓扑的链路情况; 一一路由扩散关系信息接口,用于描述待仿真网络拓扑的路由扩散关系情况.

针对仿真结果的输出,规范化的定义了路由转发数据接口,包括: 一一路由表/转发表信息接口,用于描述待仿真网络进行路由仿真运算后,得到的转发表或各类路 由表的情况; 一一路径信息接口,用于描述待仿真网络进行路由仿真运算后,得到的点到点路径情况.

5仿真拓扑数据接口 5.1仿真系统的数据输入 5.1.1数据输入的规范化 IP网络路由仿真系统,根据输入的网络拓扑数据,进行路由仿真工作.

原始的网络数据,包括多种形式,如设备配置、运维报表等文件都可以作为网络拓扑信息的原始数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030 YD CCSL7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4226--2023 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路由器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routers supportedmimic architecture 2023-04-21发布 2023-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226-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概述. 6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路由器通用技术要求 3 7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路由器功能要求.. 7.1路由协议执行体要求. 7.2管理协议执行体要求.. 7.3 输入输出代理要求 7.4 拟态裁决要求. 7.5 调度器要求. 7.6 主动防御要求. 7.7日志接口要求.. 8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路由器性能要求 8.1清洗时间. 8.2调度周期.. 8.3执行体状态收敛时间, 8.4系统恢复时间... 9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路由器安全要求 9.1差模注入情况安全要求. 9.2N-1模注入情况安全要求. 9.3N模注入情况安全要求 附录A(资料性)性能指标计算依据和参考阈值
YD/T422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设备”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1)支持拟态防御功能设备的总体技术指南; 2)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Web服务器技术要求; 3)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Web服务器检测规范; 4)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路由器技术要求; 5)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路由器检测规范; 6)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域名服务器技术要求; 7)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域名服务器检测规范; 8)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交换机技术要求; 9)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交换机检测规范; 10)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防火墙技术要求; 11)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防火墙检测规范; 12)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技术要求; 13)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检测规范; 14)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安全网关技术要求; 15)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安全网关检测规范; 16)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云组件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网络通信与 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信大网御科技 有限公司、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海龙、江逸茗、魏亮、谢玮、崔涛、贺倩、石悦、韩伟涛、伊鹏、张震、张 鹏、张进、王继、郭义伟、曾健、张华洪、兰丽莎、戴金友、梁利、刘楠、李辰菲、鲍尚策.


YD/T4226-2023 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路由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路由器的技术要求,对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路由器在协议、功能、 安全性等方面提出具体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路由器的研制、生产、认证和实际环境部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YD/T1096-2009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边缘路由器 YD/T1097-2009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核心路由器 YD/T1452-2014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边缘路由器 YD/T1454-2014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核心路由器 YD/T2928-2015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集群路由器 YD/T4223一2023支持拟态防御功能设备的总体技术指南 3术语和定义 YD/T4223一2023《支持拟态防御功能设备的总体技术指南》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 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路由器mimicrouter 将一个路由消息交由多个路由计算执行体进行并行计算,对各个结果进行拟态裁决后输出的路由器.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GP 边界网关协议 BorderGatewayProtocol CPU 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YD/T4226-2023 IS-1S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 IntermediateSystemtoIntermediateSystem NetConf 基于XML的网络配置协议 Network Configuration Protocol OSPF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RESTful 表述性状态转移 RepresentationalStateTransfer RIP 路由信息协议 Routing InformationProtocol 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 SQL 结构化查询语言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SSH 安全远程登录 Secure Shell SYSLOG 系统日志 System Log Telnet 远程登录 TelemunicationsNetwork 5概述 支持拟态防御功能的路由器(以下简称“拟态路由器")是基于传统路由器设备采用拟态防御架构, 用多个异构余的功能执行体对同一输入进行处理,并对多个功能执行体的输出消息进行拟态裁决,通 过识别功能执行体输出消息异常,进行路由系统的安全防御.

拟态路由器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在不改变原有设备架构的基础上,按照YD/T4223一2023《支持 拟态防御功能设备的总体技术指南》规定的拟态防御架构构建,在拟态功能层面包括输入/出逻辑单元、 协议代理单元、拟态裁决单元、动态调度单元、控制与决策单元以及异构执行体池.

路由执行 管理执行 路由协消息 Q 体P 体P 拟态路由协 议代理分发 裁决议代理 路由执行 管理执行 管理协消息 体Pz 体P 拟态 管理协 议代理分发 裁决议代理 路由执行 管理执行 三层协消息 体Pi 体P 拟态三层协 议代理分发 裁决议代理 路由执行 管理执行 体Pix 体Px 执行体池 iiiL 动态调度 控制与 协议上报通道 决策 协议下发通道 流表 输入逻辑 查表转发 输出逻辑 转发引擎 图1拟态路由器总体架构 输入/出逻辑单元应支持路由协议报文和管理协议报文的甄别以及与其他报文的分合路,按照代理 的协议类型分为路由协议代理和管理协议代理,其主要功能包括输入消息的动态复制分发、根据路由协 议不同分别进行有状态操作和无状态操作、有状态操作对复制分发的消息进行修改并记录状态、无状态 操作仅进行复制分发.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210 YD CCSL67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207--2023 基于容器的平台安全能力要求 Containerbasedplatformsecuritycapabilityrequirement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4207-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2 4基于容器的平台安全概述, 2 4.1基于容器的平台安全技术能力参考模型 2 4.2不同级别的容器平台安全技术能力. 3 5基础级平台安全技术能力要求.. t 5.1基础设施安全. 4 5.2容器镜像安全.. 5.3容器运行时安全.. 6 5.4日志管理. 6 6增强级容器平台安全能力要求, 6 6.1基础设施安全. 6 6.2容器镜像安全. 8 6.3容器运行时安全. 6 6.4日志管理.. 9 7先进级容器平台安全能力要求. 10 7.1基础设施安全. 10 7.2容器镜像安全. ..11 7.3容器运行时安全, 12 7.4日志管理. 13 参考文献.. 14
YD/T420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 京)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 份有限公司、富通云腾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如明、张宇、李鹏、乐元、郑剑锋、谢平、刘超、吴栋、赵琦、陈文勋.

ⅡI
YD/T 4207-2023 基于容器的平台安全能力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容器的平台基础级、增强级和先进级的安全能力要求,该标准内容包括基础设施 安全能力要求、软件供应链安全能力要求、容器运行时安全能力要求及日志管理能力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分等级的基于容器的平台安全能力建设,同时适用于公有云服务和私有云软件产 品,即面向公共用户提供公有云服务和私有云环境下的软件产品或解决方案.

依据交付形式的差异,本 标准针对不同使用场景其技术指标要求有所不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39一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5069一2010信息安全技术术语 GB/T32400一2015信息技术云计算概览与词汇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32400-2015、GB/T22239-2019、GB/T25069-2010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1 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 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 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以及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来源:GB/T22239-2019,定义3.1] 3.1.2 组件ponent 可包含在某一保护轮廊、安全目标或包中最小可选元素的集合.

[来源:GB/T25069-2010,定义2.3.11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1.120.40 YD CCS M4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203-2023 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防雷与接地 技术要求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of tele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forinternetdatacenter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4203-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原则. 6 5直击雷的防护... 6 5.1接闪器和引下线.. 6 5.2接地网. 6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结构. 9 6.1接地连接方式. 9 6.2内部等电位接地连接方式, .11 7设备设施的接地. ..12 7.1设备接地. 12 7.2进局缆线的接地, 13 7.3其他设施的接地 8雷电过电压的防护. 14 8.1一般规定. 14 8.2防雷器的使用要求, 15 8.3 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电源系统雷电过电压保护原则 15 8.4 电源防雷器安装要求. .16 8.5信号线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原则. 17 附录A(资料性)全国年平均雷暴日数. 19 附录B(资料性)网状、星形和星形一网状混合型接地 22
YD/T420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与下列标准协调一致: GB50689一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 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天元瑞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传友、刘吉克、祁征、王伟、孙石峰、陈强、陆冰松、刘裕城、王亚萍、 蔡报松、雷明慧、张蒙、刘鹏.

IⅡ
YD/T 4203-2023 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的防直击雷系统、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结构、设备设施的接地、雷电 过电压防护等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的防雷接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 50689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YD/T1235.1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 YD/T1235.2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测试方法 YD/T1542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SPD)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3.1.1 防雷区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s(LPZ) 将一个易遭雷击的区域,按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建筑物内外、通信机房及被保护设备所处环境的不 同,进行被保护区域划分,被保护区域称为防雷区.

3.1.2 雷暴日thunderstormday 一天中可听到一次以上的雷声称为一个雷暴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60 YD CCS M3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202-2023 5G小基站网络管理系统南向接口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forsouthboundinterfaceof5Gsmallcell managementsystem 2023-04-21发布 2023-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4202-2023 目次 前言.. IⅢ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系统架构. 2 5.1小基站设备网络位置与定义 2 5.2小基站设备网络管理结构 3 6小基站网络管理接口定义, 3 6.1接口定义内容. 3 6.2接口通信协议. .3 7接口管理功能需求 .5 7.1概述 .5 7.2事务需求. 6 7.3角色 .6 7.4配置管理接口功能需求, 6 7.5性能管理接口功能需求 7 7.6故障管理接口功能需求 .8 7.7维护管理接口功能需求, .8 7.8MR管理接口功能需求. II 8接口分析.. 12 8.1配置管理接口分析. 12 8.2性能管理接口分析. 15 8.3故障管理接口分析. 18 8.4维护管理接口分析 20 8.5MR管理接口分析. 27 9接口设计.. 30 9.1数据类型. 30 9.2接口方法设计 31 9.3接口参数设计. 46 9.4接口异常设计. 65 附录A(资料性)SCMS与小基站之间交互流程说明. 68 附录B(规范性)性能数据文件相关说明 87 附录C(规范性)引用说明 88
YD/T4202--2023 附录D(规范性)日志文件相关说明 89 附录E(规范性)MR数据文件相关说明 90 附录F(规范性)升级软件包相关说明. 98 附录H(资料性)SOAP报头字段相关说明. 100 参考文献.. 102
YD/T420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 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赛特斯信息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浙江香农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 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响、马键、苏翰、王东洋、钟期洪.

ⅢI
YD/T4202-2023 5G小基站网络管理系统南向接口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5G小基站设备网络管理南向接口技术要求,包括接口管理功能需求、接口分析、接 口设计,以及所使用的通信协议.

本文件适用于不共用宏基站网元管理系统的小基站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YD/T4009一20225G数字化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要求 3GPPTS32.401电信管理;性能管理;概念与需求(Telemunication management;Performance Management (PM); Concept and requirements) 3GPPTS32.432电信管理;性能管理;性能管理:文件格式定义(Telemunication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File format definition) 3GPPTS 32.591HeNB与HeNB管理系统(HeMS)间类型1接口概念与需求(Concepts and requirements for Type 1 interface HeNB to HeNB Management System (HeMS)) 3GPPTS32.592HeNB与HeNB管理系统(HeMS)间类型1接口信息模型(Information modelfor Type 1 interface HeNB to HeNB Management System (HeMS)) 3GPPTS 32.593HeNB与HeNB管理系统(HeMS)间类型1接口流程(ProcedureflowsforType1 interface HeNB to HeNB Management System (HeMS)) 3GPPTS 32.594HeNB与HeNB管理系统(HeMS)间类型1接口数据定义(Data definitions forType BroadBand Forum TR-069 附件9CPE WAN 管理协议(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 3术语和定义 由BroadBandForumTR-069附件9和YD/T4009-2022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240 CCS L6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199.5-2023 基于云网协同的上云业务用户体验质量评价 体系第5部分:服务体验评价方法 Userexperiencequality evaluationmethod inenterprisebased on cloud andnetworkcollaboration-Part5:Service experience evaluation method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4199.5-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IV 1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3.1术语和定义.. I 3.2缩略语.. 2 4上云业务服务体验质量评价框架, 2 4.1概述 2 4.2范围、对象和应用场景.

2 4.3服务体验指标体系 3 4.4实施应用评价方法. 3 5订购服务体验. 3 5.1概述 3 5.2业务订购能力. 4 5.3订购受理时长. 4 5.4SLA定制灵活度 .6 5.5专线可订购最高速率.

7 5.6多云灵活度. 5.7多云多网互联能力, 6开通服务体验. .9 6.1概述. 9 6.2开通上门次数, .9 6.3端到端开通时长 10 6.4专线验收灵活度, 7使用服务体验. 12 7.1概述. 12 7.2报障受理时长, 12 7.3故障恢复时长. 14 7.4业务可用率等级. 15 7.5S SLA报表查看灵活度 .15 7.6SLA报表丰富度 16 7.7带宽随选能力. 21 7.8SLA指标可视能力 .21 7.9运维中SLA保障能力 22
YD/T4199.5-2023 8综合评价方法. 22 8.1概述. 22 8.2KQI得分归一化 23 8.3权重设置 23 附录A(资料性)服务体验KQI指标来源参考 24
YD/T4199.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基于云网协同的上云业务用户体验质量评价体系》系列标准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1部分:质量评价方法 一第2部分:实施应用方法 -第3部分:计算分析方法 一第4部分:瓶颈分析方法 第5部分:服务体验评价方法 本文件是系列标准的第5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越、李毅、钱滨.

I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240 YD CCSL67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199.2-2023 基于云网协同的上云业务用户体验质量评价 体系第2部分:实施应用方法 User experience quality evaluationmethod in enterprisebased on cloud andnetworkcollaboration-Part 2: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method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4199.2-2023 目次 前言. Ⅱ 引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指标获取要求... 4.1操作覆盖要求. 3 4.2用户范围要求. 3 4.3测量时间要求. 4.4样本数量要求. 5测量工具要求. 5.1概述.. 5.2工具原理. 5.3工具形态.. 5.4工具部署... 6体验质量满足度评价方法, 6.1概述.. 6.2良好体验的评价.. 6.3业务质差率的评价.. 7质量满足度要求.. 附录A(规范性)典型上云业务用户体验指标概览 附录B(规范性)典型上云业务用户体验指标操作覆盖要求 11 附录C(规范性)典型上云业务质差事件判定要求, 14
YD/T4199.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 起草.

《基于云网协同的上云业务用户体验质量评价体系》系列标准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1部分:质量评价方法 第2部分:实施应用方法 第3部分:计算分析方法 第4部分:瓶颈分析方法 第5部分:服务体验评价方法 本文件是系列标准的第2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越、李毅.

II
YD/T4199.2-2023 引言 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

企业上 云,有利于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创新能力、业务实力和发展水平,促进互 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随着云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各行业企业上云进度的不断 加快,企业用户的体验需求也将被逐渐唤醒,对良好体验的追求也必将成为企业选择上云业务的重要考 虑因素.

如何评价和保障企业上云业务的用户体验质量,将直接影响用户对云服务商和运营商的选择, 从而决定着云业务的新用户发展和存量用户的留存.

传统的云计算服务指标(如数据持久性、数据可迁 移性、故障恢复能力等反映了云服务商对使用其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关心的指标和条款进行的承诺或说 明等指标)是被企事业单位中的运维技术人员所关心和感知的,上述指标的变化并不能直观地代表运行 在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平台之上的具体SaaS业务体验变化情况,更不能被企事业单位中使用SaaS业务的 业务人员所主观感受到.

而不同的SaaS业务对于云计算、网络和终端的相关性能指标的要求也完全不 同,即使传统的云计算服务指标相同,在不同云、管、端环境下业务人员所感受到的SaaS业务体验差 异也会很大.

引发企事业单位对上云服务投拆的过程,往往是“企事业单位的业务人员发现部分SaaS 业务不可用或体验质量下降≥联系企事业单位的运维人员解决故障≥企事业单位的运维人员联系云服 务商或运营商”,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发现,使用SaaS业务的最终用户(业务人员)并不会直接感知 传统的云计算服务指标劣化,而是先对用户体验和业务质量进行感知,然后运维人员才会怀疑故障可能 由云计算、网络和终端等问题引起.

如果可以建立完善的的上云业务(SaaS)体验测量和评价体系,同 时与云、管、端等相关质量KPI评价建立关联映射,实现基于最佳业务体验的上云业务的交付手段和 故障的的预处理、提前解决,进而提升用户满意度,降低量.

基于云网协同的上云业务用户体验质量系列标准是为规范基于云网协同的企业上云典型业务的用 户体验评价方法而起草的,由以下五个部分的结构和名称所构成.

一第1部分:质量评价方法.

目的在于统一定义基于云网协同的上云典型业务的用户体验度量指 标、测试方法和获取规范,以对云服务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向企业提供的上云业务进行用户体 验评估.

一第2部分:实施应用方法.

目的在于基于用户体验度量指标基础,进一步用户质差事件和质差 率的计算方法,以指导和牵引云服务提供商、网络运营商、上云企业在系统开发验证、售前选 型和交付验收等环节运用质差率指导和改进上云业务的体验质量.

一第3部分:计算分析方法.

目的在于规范定义上云典型业务的体验KQI、业务KPI、网络KPI 和业务特征等指标的评分计算、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为云服务提供商、网络运营商提供标准 方法指引,对企业提供的上云业务用户体验的指标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和分析,为售前测试、交 付验收、瓶颈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00 CCSL0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4196-2023 确定人体内空间平均峰值比吸收率(SAR) 无线通信设备(30MHz-6GHz)有限元法 (FEM)计算SAR的通用要求 Standard forDeterminingthePeakSpatial-AverageSpecific AbsorptionRate(SAR)intheHumanBodyfromWireless CommunicationsDevices 30MHz-6 GHz:General RequirementsforUsingtheFiniteElement Method(FEM)forSARCalculations 2023-04-21发布 2023-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196-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2 4有限元方法-基本定义 2 5SAR计算与平均SAR 3 5.1概述 3 5.2SAR平均. 3 5.3功率调节. 4 6不确定度评估考虑因素 .4 6.1介绍. 4 6.2设备定位、网格密度、仿真参数等产生的不确定度.

5 6.3已成型的DUT数值模型不确定度和验证, .7 6.4不确定度预估. .7 7代码验证. .7 7.1介绍. .7 7.2代码性能验证. .8 7.3弱分片测试. 13 7.4验证psSAR计算. 20 7.5 规范基准. 20 附录A (资料性)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25 I'V 概述 25 A.2 模型边界值问题, 25 A.3 伽辽金弱形式. 25 A4FE近似值. 26 A.5 使用FE方法的注意事项, 26 附录B (资料性)场和SAR数据交换的文件格式 .27 附录C (资料性)弱分片测试问题中误差计算的解析解.

28 控制网格和FEM场值的生成 28 C.2自由空间弱分片测试 28 C.3介电层弱分片测试 28 参考文献 30
YD/T419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是《确定人体内空间平均峰值比吸收率(SAR)无线通信设备(30MHz~6GHz)》系列标准 之一,该系列标准结构及名称如下: a)YD/T3553确定人体内空间平均峰值比吸收率(SAR)无线通信设备(30MHz~6GHz)时域 有限差分(FDTD)法计算SAR的通用要求; b)YD/T3552确定人体内空间平均峰值比吸收率(SAR)无线通信设备(30MHz~6GHz)时域 有限差分(FDTD)法计算SAR的特殊要求; c)4196一2023确定人体内空间平均峰值比吸收率(SAR)无线通信设备(30MHz~6GHz)有限 元法(FEM)计算SAR的通用要求.

本文件修改采用了IEC/IEEE62704-4:2020《确定来自无线通信设备的人体空间平均峰值比吸收率 (SAR),30MHz~6GHz,第4部分:使用有限元方法计算SAR的通用要求》进行制订.

本文件与IEC/IEEE 62704-4:2020主要技术内容差异包括: 1)范围按GB/T1.1-2020要求进行描述; 2)规范性引用文件由IEEC标准改为行业标准;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增加缩略语“ABC吸收边界条件(AbsorbingBoundaryCondition)”“BEM 4)缩略语从章节4修改为章节3.2.

本文件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玉明、吴淑忠、齐殿元、赵竞、华滟凌、陈纪颖、戚露兴、赵如如、王振英、 金悦、许科、管斌、邹方竹、林军、林浩.


YD/T 4196-2023 确定人体内空间平均峰值比吸收率(SAR)无线通信设备 (30MHz-6GHz)有限元法(FEM)计算SAR的通用要求 1范围 本文件包括描述有限元法的概念、技术和局限性,并在用于确定空间峰值比吸收率时,规定有限元 法验证和不确定性评估的模型和程序,对无线通信设备建模提出建议和指导,并为此类模型和程序中的 合成SAR提供基准数据.

本文件不推荐具体的SAR限值.

本文件适用于确定空间平均峰值比吸收率(SAR)的数学模型,在人体解剖模型中使用无线通信设 备产生的电磁场条件有限元模拟来确定SAR.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YD/T1644.1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 第一部分:靠近耳边使用的手持式无线通信设备的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0MHz~3GHz) YD/T3553确定人体内空间平均峰值比吸收率(SAR)无线通信设备(30MHz~6GHz)时域有限 差分(FDTD)法计算SAR的通用要求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YD/T3553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网格mesh 仿真模型的离散表示,在FDTD方法中常用的规则三维笛卡尔排列中作为一组体元,或在FEM中 常用的不规则三维排列中作为一组四面体网格.

3.1.2电压源voltage source 电压振幅的来源,定义了网格边缘的电场分量,考虑到通过它的电流(由其周围的H场表示)和 通过其内阻的电压降.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030 YD CCSL7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184-2023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用户权益 保护测评规范 TestandEvaluationspecificationofuserrightsprotectionofmobile Internetapplication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4184-2023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3 5.1概述. 3 5.2未见明示... 3 5.3有明示未同意. 3 5.4明示不清晰. 3 5.5未见明示SDK. 3 5.6明示SDK未同意 3 5.7 明示SDK不清晰. 4 5.8同意不清晰. 5.9默认同意. 6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 6.1概述. 4 6.2超范围收集.. 4 6.3超频次收集.. 4 6.4SDK超范围收集 .5 6.5SDK超频次收集. .5 6.6静默后台超范围收集, 5 6.7静默后台超频次收集, .5 6.8SDK静默后台超范围收集 .5 6.9SDK静默后台超频次收集, 5 7违规使用个人信息, 6 7.1概述. 6 7.2未明示共享. ..6 7.3未同意共享. 6 7.4明示共享不清晰. 6 7.5服务器端共享. .6 8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 7 8.1概述 7 8.2未标明定推.
YD/T 4184-2023 8.3未明示第三方个人信息来源. 8.4未标识定推.. 8.5未提供关闭选项. 9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 7 9.1概述.. 7 9.2不给权限APP退出或关闭. 7 9.3不给权限APP弹窗循环.. 8 9.4申请无关权限. 8 9.5过度申请权限. 8 9.6频繁申请权限.. 8 10APP频繁自启动和关联启动. 8 11欺骗误导强迫行为.. 8 11.1概述. 8 11.2信息窗口关不掉. 9 11.3欺骗误导强迫下载、安装、使用APP. 9 11.4欺骗误导强迫点击跳转, 9 12欺骗误导用户提供个人信息. 9 13应用分发平台上的APP信息明示不到位. 9 14应用分发平台责任落实不到位, 10 II
YD/T418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快手科技有限 公司、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武林娜、王艳红、杜云、宋恺、卜英华、刘陶、周飞、陈鑫爱、李京典、李可 心、王淞鹤、宁华、李腾、毛欣怡、贾科、姚一楠、衣强、王宇晓、李跌婧、杨晓涵、安潇羽、刘凯红、 方强、周圣炎、贾雪飞、林冠辰、落红卫、赵晓娜、李然.

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80.10 YD CCS M3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177.5-2023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 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 第5部分:设备信息 Applicationpersonalinformationcollection and usageminimization andnecessity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Part5:DeviceInformation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177.5--2023 目次 前言. Ⅱ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5基本原则.. 6设备信息类型. 7设备信息典型收集使用场景. 8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各环节最小必要评估要求, 8.1告知同意. 8.2收集阶段.. 8.3存储阶段.. 8.4使用阶段.. 8.5提供阶段.. 6 8.6删除阶段. 6 9评估方法 6 9.1告知同意. 9.2收集阶段.. 9.3存储阶段.. 9.4使用阶段. 10 9.5提供阶段. .11 9.6删除阶段.. .11 参考文献. 13
YD/T 4177.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YD/T4177《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的第5 部分,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位置信息.

一第3部分:图片信息.

第8部分:录像信息.

一第10部分:通话记录.

第11部分;短信信息.

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阿 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博鼎实华 (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恺、王宇晓、杜云、李跌婧、杨骁涵、宁华、王艳红、李梦月、安潇羽、田 申、刘凯红、孙瑞君、刘陶、武林娜、高震、张吉、姚一楠、黄天宁、衣强、贾科、徐曼、赵晓娜、董 小欢、落红卫、刘献伦.

II
YD/T4177.5-2023 引言 随着移动应用种类和数量呈爆发式增长,APP侵害用户权益事件层出不穷,个人信息保护态势愈 加严峻,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尤其是人脸、通讯录、短信、位置、图片等敏感个人信息受到政府机构和 社会公众高度关注.

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旨在对移动互联网行业收集使用人脸、通讯 录、短信、位置、图片等敏感个人信息进行规范,落实最小、必要的原则.

YD/T4177一2023拟由16 个部分构成.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第1部分:总则.

一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第2部分:位置信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第3部分:图片信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第4部分:终端通讯录.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第5部分:设备信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第6部分:软件列表.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第7部分:人脸信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第8部分:录像信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第9部分:录音信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第10部分:通话记录.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第11部分:短信信息.

一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第12部分:好友列表.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第13部分:传感器信息.

一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第14部分:应用日志信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第15部分:身份信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第16部分:剪切板信息.

I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80.01 YD CCS M3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020.4-2023 城域接入用单纤双向波分复用器 第4部分:MWDM Single fiber bi-directional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rs formetro accessnetwork-Part4:MwDM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020.4-2023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分类... 5.1按工作温度范围分 5.2按部署位置分. 5.3按所应用系统分. 3 6技术要求. 6.1 接口要求.. 6.2 波长分配.. 6.3 光学特性. 3 6.4 封装结构.. 5 6.5 环境适应性要求 5 6.6波长信息标识. 5 6.7环保符合性.. 6 7测试方法. 6 7.1 测试环境. 6 7.2 测试仪器.. 6 7.3 中心波长、中心波长偏差、1dB带宽、波长热稳定性 8 7.4 通道插入损耗、通带平坦度、插入损耗热稳定性 6 7.5 成对合分波器插入损耗. 10 7.6 相邻通道隔离度、非相邻通道隔离度 ..11 7.7 偏振相关损耗. .11 7.8回波损耗. ..11 8可靠性试验. ..11 8.1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 ..11 8.2可靠性试验要求. II 8.3失效判据. 12 9检验规则. 12 9.1出厂检验. 12 9.2型式检验. 13
YD/T4020.4-2023 10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14 10.1标识... 14 10.2包装 14 10.3运输. 14 10.4贮存 14 附录A(资料性)BiDi-MWDM的实现原理 15 附录B(资料性)BiDi-MWDM封装结构.. . 16 ⅡI
YD/T 4020.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YD/T4020《城域接入用单纤双向波分复用器》的第4部分.

YD/T4020已经发布以下 部分.

第1部分:DWDM.

第4部分:MWDM.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 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瑞斯康达科技发展 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迅特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 司、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菲尼萨光电通讯(上海)有 限公司、武汉永鼎光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通鼎宽带有限公司、中天宽带 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网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东、孙将、宋梦洋、徐旺生、潘峰、谢俊杰、张德朝、苏文彪、武成宾、梅 燕、查英、魏志坚、宋岩、陈聪、黄恒松、姚超男、薄生伟、刘佳琪、王雷、田军、吴敏、张伟、张玺.

I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20 YD CCS M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888.5-2023 通信网智能维护技术要求 第5部分: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通信网 智能维护 Requirementsfortelemunicationssmartmaintenance--Part5: Smartmaintenanceofmunicationnetworkbasedonwearable device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888.5-2023 目次 前言.. IⅡI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维护对象及维护内容. 2 6智能可穿戴运维设备的性能要求. 2 7系统体系结构.. 3 7.1功能体系结构.. 3 7.2物理体系结构. 4 8智能可穿戴运维设备的功能要求, t 8.1功能概述 4 8.2智能可穿戴运维设备基本功能 4 8.3智能可穿戴运维设备通信功能. 5 8.4应用功能. 9系统接口要求.. 9.1智能可穿戴运维设备与通信网智能维护系统之间的接口 9.2智能可穿戴运维设备与智能维护对象接口
YD/T3888.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YD/T3888《通信网智能维护技术要求》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基本原则.

第2部分:智能维护支撑系统.

第3部分:智能维护信息模型.

一第4部分:智能维护通用流程.

第5部分: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通信网智能维护.

第6部分:基于无人机的通信网智能巡检.

第7部分:基于机器人的通信网智能巡检.

本文件是YD/T3888的第5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万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雪松、芮兰兰、郭少勇、元峰、杜鹤、李文璟、高志鹏、杨杨、廖建新、林 巍、高娴、葡鹏、王苗苗、陈世优、王佳星.

IⅡ
YD/T3888.5-2023 引言 受制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的不充分,长期以来,对构成网络的非智能属性部分(设备、 线路等哑资源)的现场维护工作需要大量人力的现场参与,维护流程难以形成有效闭环,智能化程度低, 哑资源信息难以保证一致性和完备性,严重影响了网络管理的质量.

随着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可穿戴技术的实用化,以及人机交互能力的友好性 不断提升,基于智能可穿戴技术的维护设备、智能巡检设备(如机器人)等已经在通信网络维护领域进 行了示范应用.

YD/T3888《通信网智能维护技术要求》旨在确定通信网智能维护的架构、支撑系统、维护设备及 维护流程,分为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基本原则.

目的在于确定通信网络智能维护的应用场景、智能维护功能结构、智能 维护物理结构、智能维护信息模型框架、智能维护流程框架.

一第2部分:智能维护支撑系统.

目的在于确定通信网智能维护支撑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要求、 接口技术要求.

第3部分:智能维护信息模型.

目的在于确定通信网智能维护系统的通用信息模型,具体包括 与技术无关的通用信息模型对象、属性及对象之间关系的定义与描述.

一第4部分:智能维护通用流程.

目的在于确定通信网智能维护各类通用流程的目标、范围、设 计、关系、角色和相应的职责,包括现场巡视、现场检修、现场故障处理、业务开通现场施工、 维护工作评价和维护知识库管理等典型流程.

第5部分: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通信网智能维护.

目的在于确定通信网智能维护系统中用于维护 工作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的主要功能、接口要求、性能指标和软硬件要求.

-第6部分:基于无人机的通信网智能巡检.

目的在于确定通信网无人机智能维护系统的系统结构、 功能要求和流程、维护目标、内外部系统接口要求、与智能维护相关的无人机关键参数要求.

一第7部分:基于机器人的通信网智能巡检.

目的在于确定基于机器人的通信网智能巡检技术要 求,主要包括巡检对象、基于机器人的巡检功能及相关接口技术要求.

I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 YD CCS M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888.4-2023 通信网智能维护技术要求 第4部分:智能维护通用流程 Requirementsfor telemunications smart maintenance--Part4: Smartmaintenancemonproces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888.4-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通信网智能维护通用流程定义方法 6现场巡视流程 2 6.1目标和范围. 6.2触发、输入、输出及与其他流程间的关系 2 6.3参考设计 6.4角色和职能.. 7现场检修流程.. .5 7.1目标和范围.

5 7.2触发、输入、输出及与其他流程间的关系、 .6 7.3参考设计. 6 7.4角色和职能. 8 8现场故障处理流程, 8 8.1目标和范围.. .8 8.2触发、输入、输出及与其他流程间的关系 ..9 8.3参考设计. 10 8.4角色和职能. 11 9业务现场开通流程, 12 9.1目标和范围. 12 9.2触发、输入、输出及与其他流程间的关系 12 9.3参考设计.. 12 9.4角色和职能. 13 10维护工作评价流程, 14 10.1目标和范围 14 10.2触发、输入、输出及与其他流程间的关系 14 10.3参考设计.. 15 10.4角色和职能. 16 11维护知识库管理流程, 16
YD/T3888.4-2023 11.1目标和范围. 16 11.2触发、输入、输出及与其他流程间的关系 17 11.3参考设计, 18 11.4角色和职能. 18 ⅡI
YD/T3888.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YD/T3888《通信网智能维护技术要求》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基本原则.

一第2部分:智能维护支撑系统.

一第3部分:智能维护信息模型.

第4部分:智能维护通用流程.

第5部分: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通信网智能维护技术要求.

-第6部分:基于无人机的通信网智能巡检技术要求.

一第7部分:基于机器人的通信网智能巡检技术要求.

本文件是YD/T3888的第4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万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芮兰兰、高志鹏、郭少勇、元峰、杜鹉、李文璟、林巍、高娴、蔺鹏、陈世优、 王苗苗、王佳星.

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80 YD CCSM3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834.2--2023 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技术要求 第2部分:基于高斯调制相干态协议的QKD 系统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quantumkey distribution(QKD)system -Part 2:Gaussianmodulation coherent protocol QKDsystem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834.2-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系统分类. .2 5.1系统应用代码. .2 5.2波长区间分配. 6系统模型和参考点. 7系统参数要求. 8QKD设备技术要求 6 8.1QKD发送端. 6 8.2QKD接收端. .8 8.3商信号收发模块. .10 8.4控制处理模块. 10 8.5密钥接口模块. .11 8.6管理接口模块. .11 9合/分波器技术要求.. 12 10光路交换机技术要求. 12 11系统其他要求. 12 11.1系统长期稳定性. 12 11.2系统余保护 12 11.3系统上电与恢复时间 12 11.4系统环境适应性 12 12电源电压容限范围. 13 13网元管理技术要求. 13 13.1配置管理. .13 13.2用户管理. 13 13.3故障管理. .13 13.4性能管理. 13 附录A(规范性)基于GMCS协议的零差探测QKD系统密钥成码率计算和统计方法 15
YD/T3834.2-2023 附录B(规范性)基于GMCS协议的外差探测QKD系统密钥成码率计算和统计方法. 18 附录C(资料性)基于GMCS协议的零差探测QKD系统协议及其流程. 21 附录D(资料性)基于GMCS协议的外差探测QKD系统协议及其流程, 23 Ⅱ
YD/T 3834.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YD/T3834《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技术要求》的第2部分.

YD/T3834已经发布了 以下部分: 第1部分:基于诱骗态BB84协议的QKD系统.

第2部分:基于高斯调制相干态协议的QKD系统.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循态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 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山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 司、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 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济 南量子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赖俊森、周颖明、王敬、王涛、李明翰、戚飞、李政宇、张一辰、王旭阳、黄 鹏、徐兵杰、李东东、田野、程明、赵春旭、周慧、肖希、周飞.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30 YD CCS M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758.3-2023 电信数据服务平台 第3部分:功能及技术规范 Tele data service platform-Part 3:Function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758.3-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I 3.2缩略语... 4 4平台技术规范.. 4 4.1通用管理.. 4 4.2 5 4.3 即时数据分布式缓存, 7 4.4平台计算能力. 7 4.5 数据能力适配及封装, .8 4.6 认证和鉴权. 14 4.7 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 15 4.8 元数据管理. .15 4.9数据服务开放. 15 4.10服务开放支撑. 17 5平台业务流程规范. 17 5.1管理流程. 17 5.2接口调用流程. 17 6平台计费规范. 19 6.1支持多种模式的计费, 19 6.2支持多种付费方式, 19 6.3计费结果统计. 19 7平台安全性规范. 19 7.1权限管理. 19 7.2访问控制. 19 7.3大数据安全分析.

20 7.4大数据安全防护 20 7.5大数据环境隔离技术. 21 7.6系统安全. 21 7.7物理安全. 22 7.8网络安全. 22 7.9服务器安全. 22 I
YD/T3758.3-2023 7.10数据安全. 23 7.11应用安全, 23 7.12故障告警及错误报告 23 7.13日志管理. 24 7.14数据备份与恢复, 24 7.15快速响应. 26 8其他要求. 26 8.1基本要求. 26 8.2成熟性要求. 26 8.3先进性要求.. 26 8.4可扩展性要求.. 26 8.5可视化管理要求. 27 8.6负载均衡要求. 27 8.7查询速度要求. 27 8.8部署要求. 27 8.9操作系统要求. 27 8.10应用软件设计要求, 27 IⅡ
YD/T3758.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系列标准之一,目前计划编写以下部分.

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1部分:总体要求.

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2部分:术语和参考模型.

一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3部分:功能及技术规范.

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4部分:平台功能测试规范.

一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5部分:多方可信计算环境功能及技术要求.

一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6部分:数据网关技术要求.

一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7部分:数据服务开放.

一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8部分:用户管理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凯、刘寒、姜春宇、徐乐西、董润莎、杨疆、王涛、程新洲、周峰、李慧、 杨嘉诚.

I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30 YD CCS M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758.2-2023 电信数据服务平台 第2部分:术语和参考模型 Teledata service platform-Part 2:Terminologies andreference model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758.2-2023 目次 前言. .I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 4电信数据服务平台参考模型. 4 4.1总体架构.. 4 4.2数据源. 5 4.3 数据采集. 4.4 云化资源池. 5 4.5 数据分析挖掘. 6 4.6 数据服务 6 4.7 开放门户 6 4.8 平台管理. 6
YD/T3758.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系列标准之一,目前计划编写以下部分.

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1部分:总体要求.

一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2部分:术语和参考模型.

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3部分:功能及技术规范.

一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4部分:平台功能测试规范.

一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5部分:多方可信计算环境功能及技术要求.

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6部分:数据网关技术要求.

一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7部分:数据服务开放.

一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8部分:用户管理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凯、刘寒、姜春宇、徐乐西、董润莎、杨疆、王涛、程新洲、周峰、李慧、 杨嘉诚.


YD/T3758.2-2023 引言 电信行业拥有海量数据资源,数据具有实时性、高价值等特点,将电信数据进行合理合规有序开 放,支撑社会经济各行业领域应用具有深远意义.

通过规范电信数据服务平台架构、技术、应用、管理 等多方面要求,能够有效量化衡量电信数据开放的具体效果,进一步促进电信数据开放进程.

为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增强电信数据服务平台效能,提供可用的技术路线,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特开展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的标准化工作.

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系列标准,该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第1部分:总体要求.

目的在于提出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的技术和管理要求,从数据、流程、管 理、监控、应急手段等方面明确其要求.

一一第2部分:术语和参考模型.

目的在于统一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的相关术语,明确平台技术和功 能架构.

第3部分:功能及技术规范.

目的在于明确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技术要点、应用场 景、支撑能力等规范.

一第4部分:平台功能测试规范.

目的在于明确电信数据服务平台技术、功能、应用等方面的指 标要求及具体的评估方法.

一第5部分:多方可信计算环境功能及技术要求.

目的在于设计一个可用于多方数据融合应用的 可信环境,既保证技术可行性,又确保数据安全性.

第6部分:数据网关技术要求.

目的在于明确电信数据服务平台数据网关技术要求的功能架构、 功能要求、业务流程、服务接口、性能要求等.

一第7部分:数据开放要求.

目的在于明确数据服务开放的通用业务框架、业务角色分类及权限 及通用业务流程.

一第8部分:用户管理要求.

目的在于明确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的用户管理的功能参考模型、通用 业务流程、资源与数据隔离等功能模块技术要求.

本文件为《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的第2部分术语和参考模型.

主要规定了电信数据服务平台标准 的术语、定义和缩略语,明确了平台总体架构、数据源、数据采集、云化资源池、分析挖掘、数据服务、 开放门户、平台管理等内容.

I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30 YD CCS M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758.1-2023 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第1部分:总体要求 Teledataserviceplatform-Part1:Generalrequirements 2023-07-28发布 2023-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3758.11-2023 目 前言. IⅡI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5总体要求... 6区域规划洞察技术要求 6.1管理流程.. 6.2接口调用.. 4 6.3接口通信.. 6 6.4访问控制.. 6 6.5数据分析. 6 7区域规划洞察功能要求 7 7.1用户洞察.. 7 7.2商业洞察.. 8 7.3交通洞察. 8 7.4网络洞察. 9 7.5城市规划.. 9 7.6交通规划.. 10 7.7网络规划.. ..1 8区域规划洞察数据安全及敏感数据保护要求 .12 8.1数据采集安全.. 12 8.2数据下载入库安全. 12 8.3数据存储安全. 12 8.4数据处理安全. 13 8.5数据应用安全.. 13 8.6数据备份与恢复, 14 8.7敏感数据使用要求. 14
YD/T3758.1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系列标准,该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一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第2部分:术语及参考模型 一第3部分:功能及技术规范 第4部分:平台功能测试规范 一第5部分:多方可信计算环境功能及技术要求 一第6部分:数据网关技术要求 -第7部分:用户管理要求 第8部分:数据服务开放 -第9部分:信用服务技术要求 一一第10部分:金融风险防控应用技术要求 第11部分:区域规划洞察应用技术要求 ....... 本文件为《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的第11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香港中 文大学(深圳)、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清华 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山西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乐西、程新洲、董润莎、赫欣、栾玉婷、刘寒、王妙琼、魏凯、姜春宇、韩 玉辉、王卫东、崔曙光、梁应散、高飞飞、温淼文、邢焕来、赵亮、曹越、孙文、贾敏、秦志金、刘妍 妍、郭天昊、崔高峰、王朝炜、胡欣、王程、尹峰、黄川、许杰、刘雨薇、陈凯、林海、林娜、刘志强、 冯义志、张军、王曲北剑、杨黎斌、王爽、潘思宇、显昆、王天翼、吕非彼、贾玉玮、关键.

ⅡI
YD/T 3758.11-2023 引言 区域规划及洞察长期以来受制于官方的测绘数据、统计资料,实时性、精准性受到影响.

而运营商 大数据中可提炼出城市区域规划洞察所需的数据字段:还具有广覆盖及时间段跨越长的特性,满足区域 规划洞察所需大样本、持续性观测居民个体时空活动的需求.

因此,如何利用海量的运营商数据进行高 效的区域规划及洞察,并在该过程中实现数据安全管控,保护用户隐私,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标准进行约 束.

为引导基于电信数据的区域规划洞察应用顺利发展,提高效率,保护用户隐私,特开展区域规划洞 察相关应用的标准化工作.

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系列标准,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一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目的在于提出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的总体技术要求.

一第2部分:术语及参考模型.

目的在于提出电信运营商及相关数据服务企业在建设服务平台时 可参照的标准模型,明确其体系架构、功能模块设置、数据流程、业务逻辑等.

一第3部分:功能及技术规范.

目的在于明确电信数据服务平台技术规范、业务流程规范、计费 规范、安全性规范等.

...... 一一第11部分:区域规划洞察应用技术要求.

目的在于提出电信数据服务平台在区域规划洞察领 域的数据应用及技术要求.

本文件为《电信数据服务平台》的第11部分区域规划洞察应用技术要求.

主要规定了电信数据服 务平台在区域规划洞察领域的数据应用要求,包括总体要求、技术要求、功能要求、数据安全及敏感数 据保护要求.

IⅢ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