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T 317-2023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质量考核通则.pdf
ICS 07. 060 D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317-2023 代替QX/T317-2016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质量考核通则 protectionsystem 2023-09-05发布 2023-1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317-2023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考核方式 6考核内容 考核结论 8考核报告 附录A(规范性)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质量项目考核内容及考核表样式 附录B(规范性)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质量综合考核内容及考核表样式 附录C(资料性)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质量考核报告样式 10 参考文献 13
QX/T 31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X/T317-2016《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通则》,与QX/T317-2016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考核的基本规定(见第4章,2016年版的第3章); b)删除了“考核程序”(见2016年版的第4章); c)删除了“考核组织”(见2016年版的第5章); d)更改了“考核方式"(见第5章.2016年版的第8章); e)更改了“考核内容”,并将2016年版的有关内容更改后纳入(见第6章,2016年版的7.7和8.2.2); f)增加了针对检测机构综合考核的方式及内容(见5.2和6.2): g)将"资料处理及判定规则"更改为"考核判定”,更改了-项目考核"的判定规则(见7.1,2016年 版的第9章); h)增加了“综合考核的判定规则"(见7.2); i)增加了“考核报告”(见第8章); j)剩除了“考核报告上报"(见2016年版的第10章); k)删除了“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报告样式”(见2016年版的附录A); 1)增加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质量项目考核内容及考核表样式”(见附录A): m)增加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质量综合考核内容及考核表样式”(见附录B); n)增加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质量考核报告样式”(见附录C).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浙江省气象安全技术中心、湖北省防雷中心、青海 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芜湖市气象局、池州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业斌、朱浩、郑文佳、朱传林、王康挺、王治邦、王学良、蔡忠周、李政、汪开斌、 孙浩、李丽、张钢、李金奎、程向阳.
本文件于201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QX/T 688-2023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pdf
ICS 07. 060 D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688-2023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s for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Requirements 2023-10-18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688-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5领导作用 5.1支持质量管理体系 5.2以用户为关注焦点 6策划 6.1内外部环境与相关方 6.2体系范围 6.3质量方针 6.4质量目标 6.5过程管理 6.6岗位、职责和权限, 6.7文件与记录管理 6.8风险和机遇的管理 6.9体系变更管理 7实施 ...... 7.1气象观测产品和服务要求 7.2业务运行控制 8 7.3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11 7.4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12 7.5业务研发控制 12 7.6中试的控制. 14 8绩效评价. 15 8.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15 8.2内部审核 16 8.3管理评审. 16 9改进 17 9.1总则. 17 9.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7 9.3持续改进. 17 10资源保障 18 10.1总则 18 10.2人力资源 18 10.3基础设施 6I
QX/T688-2023 10.4 工作环境 20 10.5计量资源 20 10.6知识管理 21 附录A(资料性)本文件与GB/T19001-2016结构对照情况 22 参考文献 25
QX/T68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之一.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北京市气 象探测中心、上海市气象局、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气象局、内蒙古 自治区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毫州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雁、雷勇、李明、张建磊、张鹏、王培助、石涛、顾浩、杨艳、曹婷婷、崔萍、李磊、 郭海平、温壮风.
QX/T 689-2023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pdf
ICS 07. 060 D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689-2023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Quality managementsystems for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Fundamentals andvocabulary 2023-10-18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 发布
QX/T689-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基本概念和质量管理原则 3.1基本概念 3.1.1气象观测质量 3.1.2气象观测质量管理 3.1.3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3.1.4过程方法 3.1.5风险和机遇 3.1.6PDCA循环 3.1.7文件 3.1.8评价 3.1.9持续改进 3.2质量管理原则 3.2.1以用户为关注焦点 3.2.2领导作用 3.2.3全员积极参与 3.2.4过程方法 3.2.5改进 3.2.6循证决策 3.2.7关系管理 3.2.8服务气象发展战略 3.2.9致力于提供高质量观测产品和服务 4术语和定义 0T 4.1有关质量管理的术语.. 10 4.2有关组织的术语. 12 4.3有关文件的术语. 13 4.4有关审核的术语 15 4.5 有关措施的术语 19 4.6有关装备的术语. 19 4.7有关数据的术语 21 4.8有关保障的术语 22 参考文献 24 中文对应词索引 25 英文对应词索引
QX/T68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之一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上海市 气象局、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毫州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雁、雷勇、姬翔、张鹏、顾浩、杨艳、曹婷婷、温壮风、杨馨蕊、崔萍.
QX/T 690-2023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建设指南.pdf
ICS 07. 060 D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690-2023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建设指南 Quality managementsystems for 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2023-10-18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 发布
QX/T690-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建设筹备 4.1确定范围 4.2成立组织 4.3分析现状 4.4选择咨询 4.5制定工作方案 5建设实施 5.1培训 5.2工作事项确定 5.3框架设计 5.4体系文件管理 5.5体系试运行 6检查与评价 6.1内部审核 6.2管理评审 6.3外部审核 6.4满意度评价 7保持与改进 7.1保持 7.2改进 附录A(资料性) 气象部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框架示例 A.1总体情况 A.2业务过程 A.3支撑过程 A.4管理过程 附录B(资料性) 气象部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整体模式示例 附录C(资料性) 气象部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布局示例 参考文献
QX/T69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之一: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安庆市气象局、廊坊市气象 局、江西省气象局、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上海市气象局、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内蒙古自治区 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气象局、毫州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雁、雷勇、张建磊、张鹏、汪勇进、王得来、罗晶、徐梦维、李磊、杨艳、顾浩、郭海 平、曹婷婷、温壮风.
QX/T 693-2023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员管理指南.pdf
ICS 07. 060 D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693-2023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员管 理指南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for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Guidelines for internal auditor management 2023-10-18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国气象局 发布
QX/T 693-2023 目次 前言 I 引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内审员条件 4.1基本素质 4.2专业知识技能 5组织与职责 5.1内审组的组成及其考虑要点 5.2内审组组长条件 5.3内审主管机构职责 6内审员培训与能力保持 6.1内审员培训 6.2内审员能力保持 7内审员评价 7.1评价方法 7.2评价内容 参考文献
QX/T69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之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 中国气象局上海物资管理处.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艳、姬翔、邓风东、李雁、胡佳怡、张鹏、卢怡、张世昌、武安邦.
QX/T 706-2024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服务产品图形.pdf
ICS 07. 060 DX CCS A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7062024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服务产品图形 Graphicof service product for forestfire danger weather ratings 2024-06-20发布 2024-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706-202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图形底图 5图形要素 6图形示例 附录A(资料性) 底图辅助信息 附录B(资料性) 图形示例 参考文献
QX/T70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莉、杨晓丹、赵鲁强、李筱竹、王宇虹、陈仲榆、张晓美、吴英、江滢.
QX/T 706-2024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服务产品图形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服务产品的图形要素.
本文件适用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服务产品图形的制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996-2017公开版纸质地图质量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RGB 值RGB value 红(R)、绿(G)蓝(B)3种基色取值,范围从O(黑色)到255(白色).
[来源:GB/T 359682018 3.3] 3. 2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forestfire danger weatherratings;FFDR 反映林火发生及其扩散蔓延难易程度的气象影响危险性级别.
[来源;GB/T 36743-2018 3.10] 4图形底图 4.1投影 全国地图投影采用阿伯斯(Albers)投影,区域地图投影根据区域形状和位置采用兰勃特(Lambert) 投影或墨卡托(Mercator)投影.
4.2基础信息 4.2.1底图基础信息中的地图应符合GB/T19996一2017质量评定要求并经自然资源部审核,森林资 源分布、森林植被类型、自然保护区等信息在经审核后的地图上进行添加.
4.2.2底图中使用的要素颜色、线宽、字体等辅助信息见表A.1.
QX/T 707-2024 高山滑雪气象风险等级.pdf
ICS 07. 060 D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707-2024 高山滑雪气象风险等级 Grade of meteorological risk for alpine skiing 2024-06-20发布 2024-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707-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等级划分 5划分指标 参考文献
QX/T70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延庆区气象局、北京市气象台、国家气象中心、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内蒙 古自治区气象台、山西省气象台、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气 象灾害防御中心、河北省气象台.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伍永学、王燕娜、荆浩、陶亦为、时少英、李琛、阎宏亮、于波、赵斐、邱贵强、马学 峰、陈仲榆、李蒿恂、杨静超、高猛、张西雅、李如箭、段宇辉、陈子健、宋楠、贾良、王健、张杰、程婷婷、张瑶 珠、王猛、童明、李花河、隋婧怡、杜志俊、杨航、张文芸、张思晴、朱利苹、卢海涛.
QX/T 707-2024 高山滑雪气象风险等级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山滑雪气象风险等级的划分,并确立了等级划分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高山滑雪赛事气象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山滑雪alpine sking 阿尔卑斯滑雪 运动员利用滑雪板,自上而下高速滑过不同坡度、不同角度的旗门,滑向终点的竞技运动.
3.2 高山滑雪气象风险alpine skiing weatherrisks 因气象因素导致的高山滑雪赛事可能受到的影响.
3.3 瞬时风速instantaneous wind speed 空气微团的瞬时水平移动速度.
注1:单位为米每秒(m/s) 注2:在自动气象站观测中,瞬时风速是指3s内采样值的平均风速.
[来源:GB/T37467-2019,3.1.4.5,有修改] 3. 4 雪深snow depth 积雪表面到下垫面的垂直深度.
注:单位为厘米(cm).
[来源:GB/T35229-2017.3.1] 3.5 能见度visibility 视力正常(对比阔值为0.05)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 (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水平距离.
注1:对比阅值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其眼晴能觉察的最小亮度对比.
注2:单位为米(m).
[来源:GB/T27964-20112.2,有修改]
QX/T 708-2024 气候资源评价 冰雪旅游.pdf
ICS 07. 060 D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708-2024 气候资源评价 冰雪旅游 Climate resources assessment-Snow and ice tourism 2024-06-20发布 2024-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 发布
QX/T708-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评价资料 5评价指标 6评价等级 参考文献.
QX/T70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气候中心、国家气候中心、黑龙江省气候中心、吉林省气候中心、内蒙古自 治区气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春雨、周晓宇、崔妍、任玉玉、李经纬、肖漏、刘鸣彦、教雪、于宏敏、谢静芳、达 布希拉图.
QX/T 709-2024 陆上风电场局地气候效应评估指南.pdf
ICS 07. 060 DX CCS N 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709-2024 陆上风电场局地气候效应评估指南 Guidelinesforassessmentoflocalclimate effects ofonshorewindfarms 2024-06-20发布 2024-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709-2024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评估范围 5评估时段 6评估要素 7评估资料 8评估分析 9评估报告 附录A(规范性) 评估区与对比区评估要素对比值计算 附录B(规范性) 风电场运行前后评估要素差异计算 附录C(资料性) 风电场地表粗糙长度计算 附录D(资料性) Fitch风机模型 参考文献 12
QX/T70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风能太阳能气候资源分技术委员会(SAC/TC 540/SC2)提出并归口 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飞、陈正洪、常蕊、崔杨、刘勇洪、余哗、申彦波、艾泽、张雪婷、夏馨、马玉峰.
QX/T 710-2024 中国雨季监测指标 江南春雨.pdf
ICS 07. 060 DX CCS N 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710-2024 中国雨季监测指标 江南春雨 Monitoring indices of rainy season in ChinaJiangnan spring persistent rain 2024-06-20发布 2024-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710-202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监测区域与站点 5指标计算与判定 6等级划分 附录A(资料性) 江南春雨监测站点空间分布示意图 附录B(规范性) 江南春雨监测站点信息表 参考文献
QX/T71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气候中心、国家气候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詹丰兴、张超美、吴琼、周兵、许彬、章毅之.
QX/T 711-2024 气候服务术语.pdf
ICS 07. 060 D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711-2024 气候服务术语 Vocabularyofclimate service 2024-06-20发布 2024-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711-2024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基础 4类别 5产品 6效益 参考文献. 索引.
QX/T71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江苏省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 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玉洁、陈峪、张培群、纪翠玲、黄磊、许遐祯、陈克查、宋连春.
QX/T 711-2024 气候服务术语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气候服务基础、类别、产品、效益的术语及其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气候服务的产品加工、产品提供和产品服务信息等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基础 3.1 气候climate 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长期状态.
注:长期状态包括平均状况、各种可能的概率分布及其极端状况.
3.2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自然变率和/或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
气候资料climate data 记录局地或区域气候特征的长时间序列数据.
注1:气候资料包括历史和实时观测、多源再分析、气候模式输出和相关衍生数据等,及其产生方法、元数据等的 说明.
注2:长时间序列数据为连续30年以上的数据.
3.4 气候知识climate knowledge 关于气候(3.1)与气候变化(3.2)规律、影响及应对等方面的科学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3.5 气候产品climate product 据、影像等制品.
3.6 气候信息climateinformation 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气候(3.1)及其影响以及应对的气候资料(3.3)、气候知识(3.4)和气候产品 (3.5)的总和.
3.7 气候服务climate service 制作气候信息(3.6)并提供给气候服务用户的过程.
注:气候服务用户指接受气候服务的各级政府部门、咨询机构、企事业及科研单位和社会公众等.
QX/T 712-2024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粮食作物产量脆弱性.pdf
ICS 07. 060 D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712-2024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粮食作物产量脆弱性 2024-06-20发布 2024-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712-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资料收集 5脆弱性计算 6脆弱性判别 参考文献
QX/T71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中心、新疆兴农网信息中心、宁夏回族 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市气候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 象中心山西省气象台.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潘志华、董智强、何奇瑾、黄娜、陈、程路、王森、赵慧、樊栋模、黄蕾、张稼乐、尹 文娟、王子忠、孙国峰.
QX/T 713-2024 遮挡日照时数订正方法.pdf
ICS 07. 060 D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713-2024 遮挡日照时数订正方法 Correctionmethodfor sheltered sunshine duration 2024-06-20发布 2024-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713-202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数据总体要求 5订正方法 附录A(规范性) 太阳位置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QX/T71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委员会风能太阳能气候资源分技术委员会(SAC/TC540/ SC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叶冬、申彦波、王传辉、孙朋杰、欧阳威、成驰、曹润东、王玫班.
QX/T 714-2024 森林植被固碳释氧生态功能气象评价等级.pdf
ICS 07. 060 DX CCS B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714-2024 森林植被固碳释氧生态功能气象评价等级 Grade of meteorological assessment on ecological function of carbon fixation andoxygenrelease of forestvegetation 2024-06-20发布 2024-10-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 714-202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指数计算 5等级划分 附录A(资料性) 年度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计算方法 附录B(资料性) 平均气候条件下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QX/T 71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9)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林业科 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俊芳、曹云、崔晓军、姜月清、李森、杨罪云、张劲松、目伟兄.
QX/T 714-2024 森林植被固碳释氧生态功能气象评价等级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植被固碳释氧生态功能气象评价指数计算和等级划分,描述了森林植被固碳量 和释氧量的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森林植被固碳释氧生态功能气象评价等级的判定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森林植被forest vegetation 以多年生乔木为主体构成(包含灌木、草本植物),面积超过0.0667hm²(含0.0667hm²)的植物群 落. 注:多年为大于或等于10年.
[来源:GB/T30363-2013 3.1,有修改] 3.2 森林植被固碳forest vegetation carbon fixation 森林植被(3.1)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碳素的功能.
3. 3 森林植被释氧forest vegetation oxygen release 森林植被(3.1)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功能.
3. 4 单位面积[森林]植被(3.1)在某一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质减去自身呼吸消耗后剩余 的有机物质总量.
[来源:QX/T494-2019,2.5,有修改] 3.5 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of forest 3.6 森林植被固碳功能气象评价指数meteorologicalevaluation indexofcarbonfixationfunctionof forest vegetation 当年气象条件影响下的森林植被固碳量较多年平均气候条件下森林植被固碳量的变化量与多年平 均气候条件下森林植被固碳量之比.
1
2024版《江苏省工程勘察设计收费导则》(OCR).pdf
江苏省工程勘察设计 20249 版 FEE 收费导则 GUIDELINES JIANGSU PROVINCE ENGINEERING SURVEY ANDDESIGN 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江苏省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联合发布单位: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江苏省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主编单位: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参编单位: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昕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建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徐州中矿岩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市第二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委主任:孙晓文赵伟梅军何平 编委副主任:刘宇红胡爱文张斌赵亚萍李浩年郭海星 吴建伟季春华稽卫东姜艾青 编写人员:董文俊谭东林汪凯张胜松冯瑜张华军 姜丛梅朱蔚朱元武刘华郭涛刘弥 吴旭强杜娟袁亚坤吴敦军朱海建顾曦元 朱慧娴吴雯霞李铮黄兰可
江苏省工程勘察设计收费导则(2024版)1 前言 勘察设计行业作为工程建设的先导和灵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2年起,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收费执行由原国家计委、原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 标准”),该标准有效推动了勘察设计行业的稳步发展.
2015年国家发改委公布《关 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299号)文件,02 版标准废止,全面实行市场调节价.
实行市场调节价以来,勘察设计收费价格竞争日趋激烈,设计收费与勘察设计 应有的价值明显不匹配,严重影响了勘察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水平提升.
面对新 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勘察设计要求不断提高,设计内容不断增加,对于BIM、 城市更新、海绵城市、绿色建筑、全过程咨询等各类专项设计服务缺乏相应的收费 标准,增加的设计工作量的价值无法体现.
为维护本省勘察设计市场秩序,促进有序公平竞争,提升工程勘察设计水平, 保障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维护行业各方的合法权益,根据2023年4月1日颁布的《江 布行业服务成本信息或者收费规则等,引导发包承包双方合理确定勘察、设计费用” 的相关要求,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指导下,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牵头 组织编制了《江苏省工程勘察设计收费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根据全省工程勘察设计服务成本分析,通过充分调研、数据论证、专家指导编 制完成的《导则》,分为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以及项目前期策划和其他咨询服务三部 分内容.
《导则》旨在体现四个方面的指导原则:一是积极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二是解 决工程勘察设计收费面临的现实问题:三是体现优质优价、鼓励创新、树立精品意 识,四是体现工作导向,关注行业新兴业务和市场需求变化,与城乡建设商质量发 展工作导向相辅相成.
《导则》可以作为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的计算参考依据.
同时,基于避免不正当
2江苏省工程勘察设计收费导则(2024版) 竞争,以高质量设计引导高质量发展的原则,建议勘察设计收费浮动幅度值不超过 ±20% 《导则》制定过程中,得到了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处室的大力支持和 帮助,13个设区市建设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及会员单位对《导则》的编制提出了很 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导则》由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与江苏省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于2024年9 月1日联合发布实施,《导则》的实施接受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相关主管部门 的指导和监督.
本《导则》由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负责解释.
附:《江苏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68号) 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江苏省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2024年9月1日
江苏省工程勘察设计收费导则(2024版)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 第168号 《江苏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已于2023年1月27日 经省人民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4 月1日起施行.
许昆林 省长 2023年1月30日
DB32/T 4865-2024 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范.pdf
ICS 93.080.01 CCS P 66 DB32 江苏省地方 标准 DB32/T 4865-2024 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仪器 设备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engineering sitelaboratory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for highway and waterway 2024-09-20发布 2024-10-20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
DB32/T 4865-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配置验收和安装调试 4.1配置 4.2验收和安装调试 5溯源管理. -2 5.1一般要求 5.2分类管理 6检定/校准 6.1检定/校准工作的实施 -3 6.2检定/校准结果确认 6.3内部校准 6.4功能核查 7期间核查 8标识管理 9维修和保养 10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管理 -5 11档案管理. -5 12安全管理 5 附录A(资料性)工地试验室质量检测参数、仪器设备配备及技术性能一览表 附录B(资料性) 仅器设备计量参数一览表 28 参考文献 55
DB32/T 486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森森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南京宇达 兴科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常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 法监督支队、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江苏东南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宇 测计量服务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洲、张建、张卫中、薛宏、唐学农、王芮文、徐德民、高洁、欧定福、袁孝义、 杨福猛、李海涛、顾碧峰、李井增、包旭、毛安静、俞科峰、陈光林、乔智勇、占卫国、胡海波、廉云亮、刘宠、 汤彬伟、吴涛、王鹏泽、李玲、杨磊、何雨、黄飞、邱俊彦、韩辉、崔进冬、杨辉、杨易玲、刘林福、陆云涛、李岩、 张占宇.
DB32/T 4865-2024 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仪器 设备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配置、验收和安装调试、溯源管理、检定/校准、期间核查、标识管 理、维修和保养、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管理、档案管理、安全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水运工程项目工地试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RB/T039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计量溯源结果确认指南 3术语和定义 JJF1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计量湖源结果measurement traceabilityresults 计量检定/校准机构对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准后,出具的检定/校准证书或报告等.
[来源:RB/T 039-2020 3.1] 3.2 确认validation 对规定要求是否满足预期用途的验证.
[来源:GB/T 27025-2019 3.9] 4配置、验收和安装调试 4.1配置 4.1.1工地试验室应按合同约定和项目质量检测参数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质量检测参数和主要仅器设 备要求见附录A.
4.1.2仅器设备应为自有专用,规格型号、数量应与质量检测工作内容、工作量相匹配,满足周转及使用 赖率的要求.
4.1.3不同功能室使用同类精度、量程的仪器设备宜分别配置.
4.1.4工地试验室宜配置具有自动采集、存储、处理和打印一体功能的自动化检测仪器设备.
DB32/T 4865-2024 4.2验收和安装调试 4.2.1进入工地试验室的仪器设备应办理接收和验收手续,检查仪器设备型号、数量,检查仪器设备是否 满足现行规范标准和合同条件要求,检查仪器设备配件或辅助工具是否齐全完好,调拨的仪器设备档案 是否齐全.
4.2.2工地试验室建设前,应对仪器设备的安放位置进行规划定位并绘制图纸.
仪器设备进场后,应按 图纸的位置进行定位安装,并设置仪器设备定位标识.
4.2.3安放在操作台上的仪器设备应稳固和便于操作,仪器设备之间应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对互相有干 扰的仪器设备应进行有效隔离.
4.2.4大型仪器设备和有特殊要求的仅器设备,安装就位后,应进行调试,并留存安装调试记录.
4.2.5压力机、万能试验机等大型力学设备应安装安全防护设施.
5湖源管理 5.1一般要求 5.1.1工地试验室应制定仪器设备总体检定/校准计划和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内容应包括设备编号、名 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测量范围、计量参数、溯源方式、潮源周期、计量服务机构、本周期溯源时间、下一 周期计划溯源时间等信息.
5.1.2仅器设备检定/校准周期应根据其使用類率、使用环境、工作状态,结合规范规程要求综合确定.
5.1.3仅器设备总体检定/校准计划和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应经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审核确认.
5.1.4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参数应根据检测内容和有关规范规程要求确定,量程范围、精度等级应满足 试验检测要求.
5.1.5仪器设备出现以下情况下时.应重新检定/校准: a)仪器设备维修后,可能对量值溯源有影响; b)检测结果异常; c)固定位置仪器设备挪动位置; d)规范有明确规定.
5.1.6未进行检定/校准或检定/校准结果不满足使用要求的仪器设备不得使用.
5.2分类管理 5.2.1仅器设备分为通用类(I类)专用类(Ⅱ类)和工具类(Ⅲ类),溯源应按以下要求执行.
a)I类:主要为测量单一物理量(如质量、长度等)的通用计量器具.应送至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具 备相应仪器设备计量能力的专业计量站、校准实验室进行检定/校准,并取得检定证书或校准 证书.
b)Ⅱ类:主要为公路水运工程专用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根据具体情况分为两个层次: 1)Ⅱ-1类:有公开发布的国家或交通运输行业计量检定规程及校准规范的仪器设备,宜送至 交通行业国家或地方专业计量技术机构溯源: 2)ⅡI-2类:无公开发布的国家或交通运输行业计量检定规程及校准的规范的仪器设备,可送 至有技术能力的计量机构,按检测标准/规范要求,对影响检测的主要参数进行检定/校准.
国家或行业公开发布有直接依据的技术文件后,可按照“ⅡI-1"类别进行管理.
c)Ⅲ类:为无量值输出的工具类仪器设备,采取自行维护的管理方式,应根据仅器设备产品标准、 试验检测方法等技术文件,定期对仅器设备进行功能核查,保证其功能运转正常,并留存相应技
龙湖集团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2017版).pdf
Longior龙湖地产 附件六: 龙湖集团 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 模交互规范 (2017版) 研发部 造价采购部 流程与信息管理部 二零一七年四月 注:本附件作为《龙湖集团BIM应用指导手册(2017版)》中的一部 分使用
Longior龙湖地产 目录 1总则 1.1综述. 1.2依据. 1.3适用范围. 1.4术语. 1.4.1构件. 1.4.2构件图元. 1.4.3线性构件. 1.4.4面式构件 1.4.5点式构件. 1.4.6不规则体, 1.5用词说明, 2建模规范 2.1说明. 2.2图元建模规范. 2.2.1基本建模规范. 6 2.2.2图元绘制规范 12 2.3构件建模规范. 23 2.3.1构件命名. 23 2.3.2构件材质 24 2.3.3构件标高.. 24 2.3.4构件断面尺寸. 24 2.3.5内外墙体定义 24 2.3.6构件定义标识及替代定义标识.. 25
Longior龙湖迪产 1总则 1.1综述 三维设计建模规范,目前国内各设计院都在着手建立自己的三维 设计规范,但还缺乏行业内公认的、可执行的三维设计规范.
但BIM 发展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上游的BIM模型如果不能很好的传递、 应用到下游,则会严重阻碍BIM的持续发展.
为有效的实现三维设计模型和造价算量模型的交互承接,对三维设计 建模做相应约束,以实现三维设计模型与下游造价模型无缝衔接,并 可延续应用到施工及运维阶段.
本规范包括两大部分:设计本身的图元建模规范(仅限于三维设 计和造价算量交互易出问题的部分)和构件定义规范两大部分.
主要 以三维建模工具Revit和造价建模工具GCL2015为基准制定本规范.
Revit中针对土建专业,构件类别有限,因此在实际建模时常常使用 替代构件或自定义族进行定义.
为了更好的承接到造价算量模型中, 根据造价算量国标规范要求对Revit中构件做了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详见构件规范部分内容.
1.2依据 根据设计规范、国内清单定额计算规则规范要求,结合国内设计 行业制图特点及相关设计、造价软件,制定本规范.
Longor龙湖地产 1.3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使用Revit进行土建专业三维建模,并且符合本规 范要求的建模方式和构件范围及构件建模规范要求.
本规范不支持未 列在本规范内的构件以及其它三维建模软件所建模型.
本规范图元建 模规范部分适用于整个设计阶段,构件规范部分更适用于接口要求, 是三维设计规范的一部分,不是三维设计规范的全部.
1.4术语 1.4.1构件 构件是对建筑工程中某一具体构件所具有的属性的描述,是预先 定义的某类建筑图元描述的集合体.
1.4.2构件图元 构件图元是建筑工程中实际的具体构件的应用,软件产品中表现 为绘图界面的模型,每个图元都对应有自己的构件.
1.4.3线性构件 可以在长度方向上拉伸的构件图元,称为线性构件,如墙、梁、 条形基础等.
1.4.4面式构件 厚度方便不可以被拉伸,水平可以多个方向被拉伸的构件图元, 4
Longior龙湖地产 称为面式构件,如现浇板.
1.4.5点式构件 本身断面不能被拉伸,高度可以被修改的构件图元,称为点式构 件,如柱、独立基础.
1.4.6不规则体 不能判断为可编辑的点、线、面构件的图元体,称为不规则体.
不规则体导入到广联达土建算量BIM专版GCL2015后,在GCL2015中 不能编辑和修改.
1.5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 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5
龙湖集团BIM项目建筑能耗模拟样例参考(模板附件中含CFD模拟).pdf
主要内容 计算参数 模拟分析 结论 附件:系统调试简介 附件:使用软件介绍
计算参数 计算用室外气象参数 本项目所在地为重庆,冬季空调干球设计温度为2.2℃;夏季空调干球设计温度为35.5°℃,夏季空调湿 球设计温度为26.5C.
本动态能耗模拟计算采用的室外气象参数文件为北京地区的建筑能耗用逐时气象文 件(清华大学等主编的《中国建筑能耗用气象数据》,选取典型气象年气象数据作为模拟用气象数据),其 全年室外干球和湿球温度变化如下所示: 40 35 30 25 20 15 1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8月9月 10月11月12月1月 一干球盘度/C一湿球温度/C
计算参数 空调系统现状分析 本项目采用了以下空调系统设计: (1)选用4台YKQ4Q4K35DGG型10KV高压启动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冷量为6489kW,另选2台 YRWGWCT4550C型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制冷量为1446kW,组合提供夏季空调冷源,螺杆机组适 应过渡季夜间小负荷运行情况; (2)选用4台2100kW的燃气常压热水机组组合提供空调热源; (3)台球室、保龄球、书城、儿童职场等设置全空气空调系统,使用卧式空气处理机组,利用室 外出入口、外门窗自然排风,内区设置机械排风系统.
过渡季节可实现全新风运行,空调气流组织采 用散流器均匀上送风,单层百叶风口上部集中回风.
其余中小型商铺、KTV、中庭内街采用吊顶式空 调器或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
中小型商铺新风系统采用分区域设置竖向系统,新风机组设于裙房 屋面,少部分区域采用本层吊装式新风机组,经新风机组处理后的信封直接送入房间,内区商铺新风 系统独立设置,使于解决内区商铺冬李偏热问题: (4)台球室、保龄球、书城、儿童职场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能实现全新风运行,过渡季节可充 分利用室外新风免费制冷; (5)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内外去分别设置水系统环路和独立新风系统,负三层至五层内区商铺冬 季设置冷却水供冷系统,节省冷水机组运行能耗.
3
计算参数 模拟分析方案 (1)根据设计图纸在IES中建立建筑模型, 如右图所示; (2)根据项目设计说明书、建筑设计节能标准以 及龙湖商业建筑设计指标,对模型进行房间模板的设 置; (3)对全年能耗进行模拟分析.
建筑能耗模拟计算模型
计算参数 主要房间室内设计参数 夏季室内 冬季室内最小湿度最大湿度 人员新风 设计温度 设计温度 (冬季) (夏季) 量 人员显热 人员潜热 灯光内扰 设备内扰 员新风量 人员密度 房间模板 人员新风量 'c % m2/(h-人) w/p w/p w/m2 w/m2 *1000/36 00/人员密 m2/人 度 商镇、零售 25 18 40 55 19 58 123 25 13 2.1111 2.5000 书城 25 18 40 55 20 63 45 25 13 2.2222 2.5000 厨房 25 20 40 65 40 74 161 30 L 2.2222 5.0000 卫生间 5 5 中庭 26 18 40 60 10 58 123 25 5 0.5555 5.0000 资饮 25 20 40 55 25 74 161 40 20 2.7778 2.5000 儿童职场 25 22 40 55 30 58 123 19 13 3.3333 2.5000 空调机房 5 L 酒冰场 24 16 40 6O 20 134 273 19 1.7778 3.1250 冷东机房 5 L 车车 4 55 58 123 KTV 25 18 40 23 30 13 2.0444 3.1250 保铃球 25 18 40 55 25 134 273 19 2.2222 3.1250 送风机房 L 5 5 游冰池 29 26 50 75 25 134 273 30 13 2.2222 3.1250 台 25 18 40 55 25 58 123 19 2.2222 3.1250 变电所 8 工具间 55 电梯机房 5 本能耗模拟计算设置的相关参数如上表所示,数据来源于项目电气设计说明、建筑设计节能标 准及龙湖商业建筑设计指标 5
龙湖集团BIM管线综合通用技术原则.pdf
Longior龙湖地产 龙湖集团 BIM管线综合通用技术原则 研发部 流程与信息管理部 注:本BIM管线综合通用技术原则,具体细则因项目而异,作为《龙 湖集团BIM应用指导手册》的一部分进行使用
Longior龙湖迪产 目录 前言: 3 一.管线综合原则 3 1.管综要求 3 2.总原则- 4 3.结构专业 5 4.水专业 6 5.暖通专业 -8 6.电气专业 -9 二.BIM管线综合备注事项- 10 1.BIM管线综合前对建模的要求 10 2.BIM管线综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0 3.BIM管线综合重点及难点部位提示 12 4.BIM管线综合的定位顺序 19 5.BIM管线综合应用技巧- 20 7.BIM管线综合出图标准 22 三、BIM管理流程- 23 1.BIM实施准备阶段 23 2.BIM应用工作准备 23 3.BIM应用阶段 24 4.BIM应用工作流程 24
Longior龙湖地产 前言: 根据性能和用途的不同,建筑物中的管线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水系统管线:一般由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淋灭火 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等系统组成,复杂建筑还可能包括中水系统、游泳池 循环水系统、冷却水循环水系统、景观循环水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消防炮灭火 系统等空调管道:(水)包括冷冻水、冷凝水、冷却水、甚至热水管道.
风系统管线:包括通风工程、空调系统中的各类风管.
如:空调风管、平时 送风管、平时排风管、消防排烟管、排油烟风管等 供配电线路或电缆:包括动力配电、电气照明配电、弱电系统配电等,其中 弱电内容包括共有电视天线、通讯、广播及火灾报警系统等.
燃气专业管线:燃气管.
以上所列的管道或穿线管其有各自的工艺布置要求,当出现相互交叉、挤占同一 空间的问题时,应从整体出发,使众多功能各异的管线布置得当.
建筑设备中管 线工程综合设计时互相避让的原则如下.
一.管线综合原则 1.管综要求 1)满足深化设计施工规范 机电管线综合不能违背各专业系统设计原意,保证各系统使用功能.
同时应该满 足项目对建筑空间的要求,满足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要求.
对于特殊建筑形式或 特殊结构形式(如屋面钢结构桁架区域),还应该与专业设计沟通,对双方专业 的特殊要求进行协调,保证双方的使用功能不受影响.
2)合理利用空间 机电管线的布置应该在满足使用功能、路径合理、方便施工的原则下尽可能集中 布置,系统主管线集中布置在公共区域(如走廊等).
3)满足施工和维护空间需求 3
Longfor龙湖地产 8 充分考虑系统调试、检测和维修的要求,合理确定各种设备、管线、阅门和开关 等的位置和距离,避免软碰撞.
4)满足装饰需求 机电综合管线布置应充分考虑机电系统安装后能满足各区域的净空要求,无吊顶 区域管线排布整齐、合理、美观.
管线底标高距精装完成面至少200mm距离,满 足龙骨、机电末端、各类天花造型的需求.
5)保证结构安全 机电管线需要穿梁、穿一次结构墙体时,需充分与结构设计师沟通,绝对保障结 构安全.
2.总原则 2.1管道在平面上应尽量均匀、平行数设,成排管道尽量管底标高相同,采用综 合支架安装,可能情况下尽量不分层,以便于安装、检修 2.2在平面紧张不得已必须分层毅设管道时,应将平时检修概率较低、防水要求 较高或卫生要求较高的管道至于检修概率较高、防水要求不高或卫生要求不高的 管线上方,如电缆桥架、空调风管一般应设于给排水管线上方,桥架及各类检修 阀门应设于便于检修的位置,给水管道一般应设于排水管道上方等 2.3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
2.4有压管让无压管.
2.5低压管避让高压管.
2.6临时管线避让长久管线.
2.7金属管避让非金属管.
2.8消防水管避让冷冻水管(同管径).
2.9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低温管让高温管.
2.10可弯管线让不易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2.11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
2.12水系统管路不允许进入电气用房,如高低压电房,控制室,电梯机房等.
2.13电气桥架和水管让通风管,电气桥架让水管.
4
Longfor龙湖地产 8 2.14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不应铺设桥架.
2.15电缆(动力、自控、通讯等)桥架与输送液体的管线宜分开布置或布置在其 上方.
2.16强弱电分设由于弱电线路如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和其它建筑智能 线路易受强电线路电磁场的干扰,因此强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不应数设在同一个电 缆槽内,而且留一定距离.
2.17为避免电磁场效应,必须保证强电桥架不能进入弱电间.
2.18当各专业管道不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汽车库等):水管和桥架布置在上层, 风管布置在下层:若结构为无梁楼盖的非吊顶区域,风管布置在商场,其余管道 与风管同层或布置在下层:如果同时有重力水管道,则必须保证重力管线的放坡 空间.
2.19当各专业管道存在大面积重叠时(如走道、核心筒等),可考虑将不需要开 设风口的通风管道、桥架和需要开设风口的通风管道、水管进行分列排布,保证 其安装条件的同时,尽量使管线排布美观.
2.20走道吊顶里不能全部摆满,要留出一定的操作空间(检修空间≥400mm)便 于以后检修 冷冻水管道安装原则:空调末端设备高于支管,支管高于水平支干管,水平支干 管高于水平主干管,管道不能上凸和下凹.
2.21地上室内空间如无特殊要求,最低应大于2200mm.
2.22地下车库管综时如无特殊要求主车道净高大于2400mm,单层车位区最低净 高要大于2200mm,双层车位区大于3600mm.
如管线过防火卷帘时能满足最低净高 的前提下可以从防卷上方通过,如不能,尽量争取提前预埋套管.
3.结构专业 3.1结构平面上已经标注为后浇板的区域,若在此区域内留洞,需要表示清楚.
3.2对于人防区域顶板上留洞,无论洞口大小,必须保证人防审图同意,并在结 构图上表示.
3.3设备管道如果需要穿梁,则开洞尺寸必须小于1/3梁高度,而且小于250.
开润位置位于梁高度的中心处.
在平面的位置,位于梁跨中的1/3处.
穿梁定位 5
龙湖集团BIM模型规划通用技术标准(2017版).pdf
Longior龙湖地产 附件三: 龙湖集团 BIM模型规划通用技术标准 (2017版) 研发部 造价采购部 流程与信息管理部 二零一七年四月 注:本BIM模型标准为通用模板,具体细则因项目而异,作为《龙湖 集团BIM应用指导手册(2017版)》的一部分进行使用,在实施 成本测算过程中需参照指导手册中《龙湖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 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范(2017版)》进行模型扣减及交互规 则进行.
Longior龙湖地产 目录 一、总原则 1.1概述 1.2模型管控流程 二、BIM模型信息要求. 2.1基础信息要求 2.2几何信息要求 2.3专业信息要求 三、BIM模型标准. 3.1模型基本条件标准 3.1.1项目基点、方位、标高和单位标准 6 3.1.2模型创建依据 8 3.1.3文件大小控制标准 8 3.2BIM建模标准 8 3.2.1BIM模型拆分原则 8 3.2.2项目区位及项目名称代码 3.2.3地块、业态、设计区域代码 10 3.2.4专业代码 12 3.2.5系统代码 12 3.2.6文件命名 .14 3.2.7系统族命名 14 3.2.8标准构件族命名 . 16 3.2.9内建族命名 16 3.2.10模型材质命名原则, 17 3.2.11BIM机电模型配色标准 20
Longior龙湖地产 3.3募墙创建基本规定....... 3.3.1模型文件基本规定... ..22 四、峻工模型信息录入原则.... ....23 4.1玻工模型中系统族信息录入..... 4.2玻工模型中标准构件族信息录入... ...22 4.3玻工模型中内建族信息录入.... .....22 一、总原则 1.1概述 原则:本标准适用于为以下工作规定BIM模型标准:根据设计院所提 供的图纸创建BIM模型,并进行方案比选、管线综合、能耗分析、 成本测算等BIM应用工作.
其中实施成本测算时,模型需要参考 《附件六:龙湖算量模型与Revit土建三维设计模型建模交互规 范(2016版)》进行扣减及交互规则进行搭建.
目标:指导按各阶段设计图纸完成BIM模型、优化设计图纸并完成相 关应用等工作.
对象:针对龙湖集团研发部、商业地产部、地区公司研发部与龙湖 BIM项目的各个分供方团队.
1.2模型管控流程 1.2.1建模管控流程图
Lonolor龙湖地产 设计单位项目 负责人 图 设计图 T 纸问题 纸信息 提需求 龙湖经理 BM咨询单位项 BIM经理人 目经理 B反 建筑专业 结构专业 馈问题 机电专业 其官专业 负责人 负责人 负责人 负责人 龙湖BIV-1T经 分供方BIM团队 理支持 信I建璃组工程 B皓构组工程 BIM机电组工程 BIV其它专业组 师 师 工程师 有 建视进程中有无图纸间题 无 龙湖BIW造采 经理 完成模型 完成BIM算量 提需求 二、 BIM模型信息要求 2.1基础信息要求 系统族、标准构件族的创建 系统族:系统族是在AutodeskRevit中预定义的族,包含基本 建筑构件,例如墙、窗和门.
例如,基本墙系统族包含定义内墙、外 墙、基础墙、常规墙和隔断墙样式的墙类型.
可以复制和修改现有系 统族,但不能创建新系统族.
可以通过指定新参数定义新的族类型.
标准构件族包括标准构件族、内建族.
标准构件族:在默认情况下,在项目样板中载入标准构件族,但 更多标准构件族存储在构件库中.
使用族编辑器创建和修改构件.
可以复制和修改现有构件族,也可以根据各种族样板创建新的构件 4
Longior龙湖地产 族.
族样板可以是基于主体的样板,也可以是独立的样板.
基于主 体的族包括需要主体的构件.
例如,以墙族为主体的门族.
独立族包 括柱、树和家具.
族样板有助于创建和操作构件族.
标准构件族可以 位于项目环境外,且具有.rfa扩展名.
可以将它们载入项目,从一 个项目传递到另一个项目,而且如果需要还可以从项目文件保存到您 的库中 内建族:内建族可以是特定项目中的模型构件,也可以是注释构 件.
只能在当前项目中创建内建族,因此它们仅可用于该项目特定的 对象,例如,自定义墙的处理.
创建内建族时,可以选择类别,且您 使用的类别将决定构件在项目中的外观和显示控制.
BIM模型可以看做是系统族与标准构件族按照专业要求的集合 体.
族的精细程度决定了BIM模型的深度.
因此,根据不同阶段和专 业的设计深度及其对BIM模型深度要求的不同,应首先明确所需族的 种类及精细程度,并针对每个族都规定相应的命名规则、技术要求.
随着设计阶段或专业要求的深入创建,族的种类和精细程度也应逐步 深入或更新.
例如:对于暖通专业,在初设阶段可只表现大致路由, 末端及附件均不体现:而在施工图阶段应表现详细路由,且末端、附 件均应体现.
2.2几何信息要求 几何信息包括形状、尺寸、坐标等.
几何信息的精度要求,按照 不同设计阶段应该是逐层递进的进行修改、完善.
例如:初设阶段机房中设备体块表示即可,到了施工图及施工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