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11月 ( 第 233 页)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建筑基坑设计P-BIM 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 Standard forP-BIMsoftware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of foundation excavationdesign T/CECS-CBIMU4-2017 主编单位:北京理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机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国家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 创新战略联盟 施行日期:2017年10月1日
前言 本标准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中国BIM标准制 修订计划>的通知(信息标委会[2013]4号)的要求,由国家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国BIM发展联盟)成员北京理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面成.

本标准是我国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系列标准之一,是国家标准《建筑 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的配套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负责归口管理,北京理正软件股份有限 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北京理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车公庄大街甲4号物华大厦4层:邮政编码:100044;电子邮箱:lzcehua@126.).

主编单位:北京理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济南大学土建学院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烟台市勘察设计审查服务中心 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中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中南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北京综建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叶圣国高晓军张志尧陈 伟 刘俊岩杨志银李显忠刘铁锐周雄 蔡雅琳王龙军刘佑祥马 龙雄华李海坤侯伟生王新胡仁平 张学生 主要审查人:黄强周文连金新阳杨国平康景文蒋景瞳黄立新孙静
目次 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数据导入 4.1-般规定 4.2岩土工程勘察子模型数据导人 4.3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子模型数据导人 4.4周边环境条件数据导入 5专业检查 ".... 2-11 5.1一般规定 5.2计算项目检查 2-11 5.3构造项目检查 2-12 5.4碰撞检查 2-13 6成果交付 2-14 7数据交付 2-15 7.1一般规定 2-15 7.2子模型创建 .2-15 7.3子模型数据交付 2-15 附录A建筑基坑设计P-BIM软件数据交换内容 218 附录B建筑基坑设计P-BIM数据交换库 2-19 本标准用词说明 2-36 引用标准名录 2-37 附:条文说明 2-39
Contens General Provisions Terms 3. Basic Requirements 4Data lmport 4.1General 4.2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Sub-BIM 4.3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Design Sub-BIM 10 4.4Surroundings 10 5Data Check... 5.1General ... 5.2Caleulation ltems 11 5.3Construction ltems -12 5.4Collsons -13 6Oute Delivery 7Data Delivery 15 7.1General -- 15 7.2Creation of Sub-BIM 7.3Data Delivery of Foundation Excavations Design Sub-BIM 2-15 Appendix AData Exchange Contens of P-BIM Software for Foundation Excavation Design 218 AppendixBP-BIM Data Exchange Library for Foundation Excavation Design 2-19 WordingExplanation 2-36 Referenced Standards ....... .2-37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39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P-BIM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统一P-BIM模型数据互用的基 本要求,提高BIM技术在建筑基坑设计中的应用效率和效益,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基坑设计P-BIM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以及与建筑基坑设计相关模 型数据的互用与管理.

1.0.3建筑基坑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准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ECS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Standard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CECS) 建筑工程P-BIM软件 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合集(一) Collection of standards forP-BIM software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Part I)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Standard of China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CECs) 建筑工程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合集(一) Collection of standards for P-BIM software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Part I) 发布机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国家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 创新战略联盟 Issued by China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Construetion Standardization (CECS)and China BIM Union(CBIMU) 施行日期:2017年10月1日 Implemented on1* Oetoher 201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China Architecture &.Building Press 2017北京 2017 inBeijing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建筑工程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合集(一) Collection of standards for P-BIM software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of building engineering(Part I)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海淀三里河路9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85号 关于发布《规划和报建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 等13项协会标准的公告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中国BM标准制修订 计划)的通知)(信息标委会(2013]1号)的要求,按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管理办法的相 关规定,由本协会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制的《规划和报建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 等13项协会标准经审查通过,现批准发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标准名称及编号如下: 1.《规划和报建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1-2017 2.(规划审批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2-2017 3.《岩土工程勘察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3-2017 4.《建筑基坑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4-2017 5.《地基基础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5-2017 6.(地基工程监理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SCBIMU6-2017 7.《混凝土结构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7-2017 8.《钢结构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8-2017 9.《砌体结构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9-2017 10.《给排水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10-2017 11.《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11-2017 12.(电气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12-2017 13.《绿色建筑设计评价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T/CECSCBIMU13-2017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国家建筑信息模型(BIM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二0一七年六月十五日
Announcementof ChinaAssociationforEngineering ConstructionStandardization No.285 AnnouncementofPublishing13 CopiesofAssociation Standards StandardforP-BIMsoftrwarefunctionandinformationexchangeof planningandsubmissionandothe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managementrules and procedures of ChinaAssociation for Engineer- 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the thirteen copies of Association Standards including Standard for P BIMsoftuare function andinformationerchange ofplanningand submissionare approved to publish and start to be implemented on 1 Oetober 2017 which were developed pursuant to the“Notice on Print- ing the Development andRevision Plan of China BIM Standards in 2013(IST[2013]No.4) issued by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Technical Committee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China BIM Standard Committee)and under its organization.Their titles and file num- bers are as follows: 1.Standard for P-BIM software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of planning and submission (T/ CECS-CBIMU 1-2017) 2.Standard for P-BIM software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of planning approval (T/CECS CBIMU2-2017) 3.Standard for P-BIM software fune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T/CECS-CBIMU3-2017) 4.Standard for P-BIM software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of foundation excavation design (T/CECS-CBIMU 4-2017) 5.Standard for P-BIM software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for design of soil and building foundation(T/CECSCBIMU 5-2017) 6.Standard for P-BIM software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of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su- pervision(T/CECS-CBIMU 6-2017) 7.Standard for P-BIM software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of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T/ CECS-CBIMU7-2017) 8.Standard for P-BIM software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of steel structure design (T/ CECS-CBIMU 8-2017) 9.Standard for P-BIM software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of masonry structure design (T/ CECS-CBIMU 9-2017) IST:Information Standardizstion Commite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电气设计P-BIM软件功能 与信息交换标准 StandardforP-BIMsoftwarefunctionandinformation exchangeofelectricaldesign T/CECS-CBIMU12-2017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发布机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国家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施行日期:2017年10月1日 3-1
前言 本标准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中国BIM标准制 修订计划>的通知》(信息标委会[2013]4号)的要求,由国家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国BIM发展联盟)成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标准是我国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系列标准之一,是国家标准《建筑 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的配套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负责归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电气设计P-BIM 标准编制组(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电子邮箱:yuxiaofei@cabrtech.).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 北京理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于晓菲张忱李茜孔嵩马小军吴燕王幸强黄蔓青愈国峰 王琳过俊蔺研叶凌梁元元 主要审查人:黄强周文连金新阳张小慧方玉妹梅雪皎罗英王玉玲孙胜进 郑颐赵昂 3-3
目 次 2术语 3-7 3基本规定. ....3-8 4数据导人 ...3-9 4.1一般规定.. ..3-9 4.2建筑设计子模型数据导人. 4.3结构设计子模型数据导人.. ...310 4.4地基基础设计子模型数据导人 311 4.5给排水设计子模型数据导人 3-11 4.6暖通空调设计子模型数据导人 3-12 4.7电气工艺设计子模型数据导人 .3-12 5专业检查. 3-13 5.1导人数据检查 .3-13 5.2供配电系统检查........... ..-13 5.3照明系统检查 ....313 5.4防雷及接地安全系统检查.. .3-13 5.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查. ..314 5.6智能化系统检查 314 5.7电气节能、绿色设计检查 ..14 5.8碰撞检查 ..14 6成果交付 ...315 6.1一般规定 .315 6.2施工图. ..315 6.3计算书. ...17 7数据交付 3-18 7.1一般规定 7.2子模型创建 7.3交付给综合碰撞检查的子模型数据 ....318 7.4交付给施工的子模型数据............. 7.5交付给专业设计审图的子模型数据 附录A子模型总信息....... 附录B子模型元素数据 表B1子模型构件数据.... 表B2子模型构件类型数据 ....363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3-4
Contents 1General Provisions 3 2Terms ... 3BasicRequirements............. 4DataImport 4.1General .... 4.2Architectural Design Sub-BIM ...... 4.3Structure Design Sub-BIM ......... 3-10 4.4Foundation Design Sub-BIM........ ..3-11 4.5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Sub-BIM 3-11 4.6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Sub-BIM........ .312 4.7 Electrical Technology Design Sub-BIM 312 5Datacheck........ .3-13 5.1 Imported Data 3-13 5.2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 .. ..313 5.3 Lighting System 3-13 5.4Light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Safety System ...313 5.5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5.6Inteligent System .. 5. 7Electrical Energy Saving and Green Design ....... 3-14 5.8Collisions........ 6Oute Delivery 3-15 6.1General ..... ..315 6.2 Construction Drawings 6.3Instructions of Calculation.............. 7Data Delivery 7.1 General........ 7.2Creation ofSub-BIM............. 7.3 Data Delivered to Collision Detection Sub-BIM 7.4Data Delivered to Construction Sub-BIM.............. 7.5Data Delivered to Design Review Sub-BIM............... ..337 AppendixAGeneral Information for Sub-BIM ........ .341 Appendix BElement Data of Sub-BIM.... 344 Table B-1 Component Data of Sub-BIM... 345 Table B-2 Component Type of Sub-BIM ........ ..3-60 Wording Explanation ..3-63 Referenced Stardands..... ..3-64 Addition:Explanation ofProvisions .3-65 3-5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P-BIM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统一P-BIM模型数据互用的基 本要求,提高BIM技术在电气设计中的应用效率和效益,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电气设计P-BIM软件的编制,以及与电气设计相关子模型数据的交换与管理.

1.0.3电气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3-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 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 StandardforP-BIMsoftwarefunction andinformation exchange of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design T/CECS-CBIMU11-2017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发布机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国家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施行日期:2017年10月1日 2-1
前言 本标准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中国BIM标准 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信息标委会[2013]4号)的要求,由国家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中国BIM发展联盟)成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标准是我国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系列标准之一,是国家标准《建筑 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的配套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负责归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 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电子邮箱:2030281951@qq.).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理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赵志安盛晓康于晓明张旭夏卓平王健张欧徐鸿叶金华 张智力齐刚李忠鲍玲玲康忠良邱相武叶凌 主要审查人:黄强周文连金新阳张小慧方玉妹梅雪皎罗英王玉玲孙胜进 郑颐赵昂 2-3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数据导人 4.1一般规定 4.2建筑设计子模型数据导人 9 4.3结构设计子模型数据导人 10 4.4地基基础设计子模型数据导人 11 4.5给排水设计子模型数据导人 11 4.6电气设计子模型数据导人 2- -12 4.7市政规划设计子模型数据导人 12 5专业检查 2 5.1导人数据检查 2- 5.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检查 2 13 5.3管道系统检查 2- 13 5.4附件设置检查 2-14 5.5设备参数检查 2- 5.6防排烟检查 2- 14 5.7碰撞检查 15 6成果交付 2-16 6.1一般规定 16 6.2施工图 2-16 6.3计算书 2 -18 7数据交付 2- 19 7.1一般规定 2- 19 7.2子模型创建 2-19 7.3交付给碰撞检查子模型的数据 2- 19 7.4交付给施工子模型的数据 -22 7.5交付给设计审图子模型的数据 49 附录A项目总体信息及模型数据描述 2-54 附录B实体对象描述 2-57 本标准用词说明 2-110 引用标准名录 2-111 附:条文说明 .2113 2-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 .. 3BasicRequirements.......... 4Data Import 4.1 General....... 4.2Architectural Design Sub-BIM ............... 4.3StructureDesign Sub-BIM................... 4.4.FoundaionDesign Su.BIM............ 4.7MuniciaPaningDesign Sub..IM........ ...13 5.1 Imported Data 5.2Indoor Air Design Parameters .214 6OuteDelivery 216 6.1 General ..... ..216 6.2ConstructionDrawings......... .....216 6.3Instructions of Calculation ........... 7DataDelivery....... ..19 7.1 General..... 7.2CreationofSub-BIM......... ..19 7.3Data Delivered to Collision Detection Sub-BIM ..2-19 7. 4Data Delivered to Construction Sub-BIM ........ ..2-22 7.5 Data Delivered to Design Review Sub.-BIM............ ..249 Appendix AInformation for Project and Model .254 Appendix BProperties for Elements... ..257 WordingExplanation.......... ....110 ReferencedStardands.......... .2111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113 2-5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P-BIM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统一P-BIM模型数据互用的 基本要求,提高BIM技术在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软件中的应用效率和效益,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P-BIM软件的编制,以及与民用建筑供暖通风 与空气调节设计相关的子模型信息交换与管理.

1.0.3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3.010 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 P30 T/CCIAT0025-2010 基于BIM的绿色施工监控信息化 管理规程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Green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Informatization Based on BIM 2020-10-30发布 2020-12-30实施 中国建筑业协会 发布
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 基于BIM的绿色施工监控信息化 管理规程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Green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Informatization Based on BIM T/CCIAT0025-20xx 批准部门:中国建筑业协会 施行日期:2020年12月30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0北京
前言 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开展第一批团体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建协函[2018]7号) 的要求,本标准(规范、规程)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的.

本标准(规范、规程)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 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审查定稿.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绿色施工信息采集:5.建 筑信息模型及信息智能集成:6.信息处理与应用:7.绿色施工公共信息平台功能要求.

本规程由中国建筑业协会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 的解释.

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给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 编码:10001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68号, 邮编:200135).

本规程参编单位:福建工程学院、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 造与智能建筑分会、福州建工(集团)总公司、湖南建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特房 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 贵任公司、福建优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南沙新区明珠湾开发建设管理局、福建璟榕 工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太原 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技术与 BIM应用分会等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王静陈滨津蔡雪峰赵静马永超王耀董建峰 郑莲琼苏清儒连世洪杨尊煌肖玉邓明胜刘远辉 胡珊曾谦王兴龙赵峰高璞赵红波张海滨 次晓乐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冯跃谢卫李久林杨煜杨健康金睿金德伟 胡兆文杨晓毅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3 3.1 一般规定 3.2 工程参建各方职责. 3.3数据采集设备的通用要求 4绿色施工信息采集 4.1信息采集范围与期限. 4.2信息采集要求. 4.3信息采集内容 8 5绿色施工信息模型及信息智能集成. 18 5.1一般要求 18 5.2信息智能集成 18 5.3数据交换标准. .20 6信息处理与应用. 21 6.1信息处理. 21 6.2信息应用 21 7绿色施工公共信息平台功能要求 22 7.1 一般要求 22 7.2功能架构 22 基础数据功能要求 .23 7.4环境保护功能要求. 24 7.5节材与材料资源功能要求. .24 7.6 节水与水资源功能要求. 24 7.7 节能与能源功能要求 25 7.8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功能要求. 25
7.9职业健康信息采集功能要求. 26 7.10绿色施工信息评价功能要求 26 本规程用词说明 .28 引用标准名录. 29 附:条文说明. .3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 P T/CCIAT0022-2020 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化产品分类 和编码标准 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intelligent products 2020-05-25发布 2020-07-25实施 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
前言 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开展第一批团体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建协函(2018)7号) 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 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电缆电线敷设器材:5.智 能化集成系统:6.信息设施系统:7.建筑设备管理系统:8.公共安全系统:9.信息化应用 系统.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业协会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 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邮编:100048).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 本标准参编单位: 中设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悉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中南设计集团(武汉)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技术与BIM应用分会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中信国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泰源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益泰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恒锋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I1
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盛云致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普天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慧城时代(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 湖南建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江森自动有限公司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音王电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徐玲献王玉瓣李翠萍罗文斌张恩茂张月珍陈众励耿望阳徐学民熊江王海 保霍伟亮张旭张先玉兰海民刘广波丁楠唐艺张敏王兴龙师宏刚王灵丽高杨 吴悦明仲恺吴品垫李凡吴自成陈应阎传文常富全、股家伟贾栋欧霖杰窦安华王 兴明赵艳玲迟增伟许勇侯移门表成龙连翊含王东伟马超李玲王丽红冯天伟舒天 忙曹山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魏来谢卫安卫华朱立彤周予启杨震卿孟庆祝董玉安王爱华 III
目次 1总则 2术语 .8 3基本规定. 3.1产品命名和分类 .9 3.2 产品编码. 3.3产品编码扩展、 10 4电缆电线敷设器材 .11 5智能化集成系统. 14 6信息设施系统.. 17 6.1信息接入系统 . 17 6.2电话交换系统. . 17 6.3信息网络系统. . 18 6.4综合布线系统 . 19 6.5无线对讲系统 .20 6.6移动通信覆盖系统, .21 6.7卫星通信系统 .22 6.8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22 6.9会议扩声系统 .23 6.10信息发布系统. .25 6.11时钟系统, .26 6.12公共广插系统 .26 7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28 7.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28 7.2建筑能效监管系统, .29 7.3电力监控系统 .29 7.4智能照明系统 . 30 7.5电梯管理系统 .31 7.6客房集控系统 31
7.7智能家居系统 . 32 7.8数据机房环控系统 8公共安全系统 .35 8.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5 8.2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40 8.38.3应急响应系统 . 45 9信息化应用系统 46 9.1公共服务系统 .46 9.2智能卡应用系统, 46 9.3物业管理系统 .47 9.4信息设施运行管理系统 47 9.5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48 9.6办公系统 .48 9.7酒店经营管理系统 . 49 9.8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系统, . 49 9.9博物馆业务信息系统, .50 9.10舞台监督通信指挥系统 .51 9.11票务管理系统 51 9.12自助寄存系统, .51 9.13专业音响系统 . 52 9.14会展建筑业务运营系统 .53 9.15校务数字化管理系统 .53 9.16多媒体教学系统 .54 9.17教学评估音视频观察系统 .54 9.18多媒体制作与插放系统 54 9.19语音教学系统, .55 9.20金融业务系统, 55 9.21医疗业务信息化系统 .55 9.22病房探视系统, 5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1.040.10 P 32 团 体 标 准 T/CAME24-2020 数字化手术室建设标准 Constructionstandardofdigitaloperatingroom 2020-11-07发布 2020-11-07实施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发布
T/CAME 24-2020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建筑环境及装饰要求 4.1一般要求 4.2标准数字化手术室 4.3数字化复合手术室 4.4机器人数字化复合手术室 4.5术中放疗复合手术室 4.6术中多联复合手术室 5网络要求 5.1一般要求 5.2有线网络 5.3无线网络 5.4定位网络 6硬件设 6.1设备基础要求 6.2设备数字化要求 7应用软件要求 7.1基础数字化业务 7.1.1患者信息管理 7.1.2 术中影像调度 7.1.3 手术示教 7.1.4 手术导航系统 7.1.5 语音控制应用 7.1.6 远程手术协同 7.1.7 沉浸环境系统 7.2临床业务 7.2.1手术排程管理 7.2.2 三方核查管理 7.2.3麻醉信息管理 7.2.4手术护理管理
T/CAME 24-2020 7.2.5药品管理系统 7.2.6输血管理系统 7.2.7耗材管理系统 7.2.8病理标本管理系统 7.2.9器械迫潮管理系统 7.2.10灭菌物品管理系统 7.2.11科室管理 7.3辅助管理 10 7.3.1门禁管理系统 10 7.3.2监控管理系统 10 7.3.3手术进程管理模块 10 7.3.4呼叫对讲系统 10 7.3.5医护患沟通系统. 7.3.6信息发布系统 11 7.3.7 环境监控系统 7.3.8行为管理系统 12 7.3.9医辅人员管理系统 12
T/CAME 24-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洁净装备工程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洁净装备工程分会手术部智能化专业学组、中国医学 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上海市肺 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中山大学中山 眼科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青 岛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盘锦市中心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北京洁净园环境科技有限公 司、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达实久信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通用 电气医疗系统贸易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迈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西门子 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东华医为科技有限公司、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卡尔史托斯内窥镜(上海)有 限公司、直观复星医疗器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文康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力申科学仪器 有限公司、浙江华健医用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艾康(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 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瑞华康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奥林巴 斯(北京)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强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汉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京恒新天朗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高通影像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尚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惠泽智信科技有限 公司、广州市桂勤器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海吉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常州利明屏蔽有限公司、巴可 伟视(北京)电子有限公司、广东盛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众森信和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昂科信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 慧影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医标环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烟台冰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恒新意 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卫国、刘缴超、吕晋栋、张美荣、周晓、余俊蓉、徐兴良、朱晨、师庆科、郭大为、 陈尹、李黎、陈璜、王冷、李根娣、郝梅、刘文军、王惠珍、张颖、毛中亮、郭华源、彭盼、韩冰、易杰、徐浩、 张瑞萍、郭文军、张丽、衡反修、王力华、牛维乐、沈崇德、李郁鸿、周欣、汤旭锋、陈婕卿、陈雯、陈墩、熊义、 贺乐凯、石鲁宁、吴晓帆、王文一、吴锦政、张小元、周丰平、威扬、张永强、孙国庆、黄秋宗、张红宇、 沈钦华、叶裕祺、张立广、潘求恩、李朋博、杨智超、蔡子牛、马瑜、王学勇、杨睿智、张萌、光晓山、陈永健、 韩立东、张唯、张允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240 CCS L 67 AIITRE 团 体 标 准 T/AI1TRE11005-2022 数字化供应链 成熟度模型 Digital supply chain-Maturity model 2022-08-11发布 2022-08-11实施 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发布
T/AIITRE 11005-2022 目次 前 引 言 m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5数字化供应链成熟度模型构建原则 5.1科学性 5.2实效性 5.3融合性 2 5.4前瞻性 2 6数字化供应链成熟度模型构成 2 7数字化供应链成熟度等级 2 7.1概述 2 7.2基础起步级(L1) .3 7.3单元优化级(L2) 3 7.4集成互联级(L3) .3 7.5全链贯通级(L4) .3 7.6生态智能级(L5) .4 8数字化供应链成熟度的评价域与评价子域 9数字化供应链成熟度要求 5 9.1供应链体系设计(D1) 5 9.2供应链平台赋能(D2) 7 9.3供应链业务运营(D3) 8 9.4供应链效能效益(D4) 10 参考文献 13
T/AIITRE1100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泰尔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赛昇科技有限公 司、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建筑材科工业信息中心、中国轻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纺织工 业联合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军友 诚信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海尔数 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君、窦克勤、宋晓波、王文博、程卫华、凌大兵、刘洁、刘小茵、江源、郭 和生、田洁、宋昱光、徐顺怡、王志林、陈伟、杨宝刚、王宏源、王金德、柳明军、郑燕、李清、刘俊 华.

T/AIITRE110052022 引言 未来的市场竞争不仅是个体企业间的竞争,更是产业链、供应链间的竞争.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 与产业深度融合,供应链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发生了从底层逻辑直至顶层架构的全方位、系统性变革, 其体系结构由“链状”向“网状”演进,企业的战略目标由经济效益增长向供应链整体价值创造转变, 驱动方式由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变革,技术手段由单一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向跨企业的一体化数字化 平台升级,数字化供应链的全新形态应运而生.

企业设计、建设、管理数字化供应链一般遵循现状评价、差距分析、战略制定、行动方案确立、运 行实施和持续优化的通用流程.

然而,在具体过程中也面临建设目标不清晰,实施方案缺乏路径指引、 水平判别准则缺失,总体效能难以量化评价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推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步伐.

制定一套数字化供应链成熟度模型标准规范,可有效引导企业以成熟度评价为手段,锁定痛点问题、 抓准发展重点,打造高效、柔性、可控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也可为有关研究机构开展数字化供应链相 关研究提供参考,对于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供应链系列标准包括体系架构、成熟度模型、追潮体系通用要求、风险评估规范、通用安全 要求等,共同构成了一组密切相关的标准族.

本文件是数字化供应链系列标准之一,围绕数字化供应链 的特点及核心内涵,给出了数字化供应链成熟度模型及准则,是引导企业科学构建并逐级优化数字化供 应链的一个基础性、综合性标准.

Ⅲ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TB 安徽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协会团体标准 T/AACPM 001-2020 房屋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施工应 用规程 2021-12-13发布 2022-01-01实施 安徽省建设工程项自管理协会 发布
T/AACPM 001-2020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A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建筑信息模型(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11 3.2建筑信息模型元素BIMElement. 2 3.3模型细度(LOD)LevelofDevelopment 2 3.4施工建筑信息模型(BCIM)BIMinConstruction. 4基本规定. 4.1一般规定. 4.2施工阶段BIM应用策划 4.3施工阶段BIM应用管理.

4.4档案管理 5施工模型的创建和管理 5.1一般规定 5.2模型创建 5.3模型精度 5.4模型元素 6深化设计, 6.1一般规定, 6.2现浇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 6.3钢结构深化设计. 8 6.4机电专业深化设计 6 6.5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 10 6.6装饰装修工程深化设计 11 6.7屋面工程深化设计 12 6.8幕墙深化设计 12 7施工方案BIM应用 13 7.1一般规定 13 7.2施工组织模拟 14 7.3施工工艺模拟 16 8进度管理 18 8.1一般规定 18
T/AACPM 001-2020 8.2进度计划编制 81 8.3进度管理. 61 9预算及成本管理.. 20 9.1一般规定.. 20 9.2施工图预算. 20 9.3成本管理.. 22 10质量与安全管理, 24 10.1一般规定. 24 10.2质量管理.. 24 10.3安全管理. 25 11BIM创新应用. 26 11.1一般规定. 26 11.2BIM创新应用 26 12验收与交付. 27 12.1一般规定. 27 12.2模型管理.. 28 12.3资料管理. 28 12.4运维交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深化设计模型和施工过程模型的细度. II
T/AACPM 001-2020 前言 本规程按照T/CAS1.1-2017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 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提出单位:安徽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协会.

本规程起草单位:安徽中技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国华工程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建八局第 一建设有限公司、安徽华筑智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安徽国信建设集团有 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柏娟、梁强、林斌、曹明国、孟庆峰、卢光天、王业群、郑忠、梁永田、温童 仙、周敏、万磊、周国庆、朱绍山、侯庆达、陈谨.

本规程首次制定.

II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 CSPSTC -2020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模型分类与编码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模型编码的编码原则、编码结构、编码方法以及编码 管理与使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模型单元的统一管理与业务数据交 换,并可指导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企业使用信息化系统对BIM模型进行管理与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714-1997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GB32100-2015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GB/T51212-2016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GB/T51269-2017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prefabricatedbuilding 以规模化生产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并建造的混凝土结构 类房屋建筑.

注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分全装配建筑和部分装配建筑: 注2:全装配建筑一般为低层或抗震设防要求较低的多层建筑: 注3:部分装配建筑的主要构件一般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的 建筑物.

3. 2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 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GB/T 51212-2016术语 2.1.1] 3.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模型唯一标识码prefabricated concrete buliding BIMmodel identifier 用于唯一标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模型组件的一组字符.

3. 4
T/ CSPSTC -2020 BIM应用application of BIM 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项目中的各种应用及项目业务流程中信息管理的统称.

3.5 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 concrete ponent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

3.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各种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3.7 BIM模型构件 BIM ponent 构成BIM模型的基本对象或组件.

建筑信息元素BIMelement 建筑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简称模型元素.

3.9 几何信息geometricalinformation 反映建筑信息模型内外空间中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的信息统称.

3. 10 非几何信息non-getry information 反映建筑信息模型除几何信息之外的其它特征信息的统称.

3. 11 属性property 可以测量和检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物理或力学特征 3. 12 标准码 standard code 用于表达和传递构件主要属性信息的编码及相应扩充码,简称标准码.

3.13 属性码attribute code 用于表达和传递混凝土预制构件详细属性参数信息的编码 3. 14 BIM设计施工-体化 BIM integration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从BIM全寿命周期服务特点出发,实现BIM应用从设计到施工的全价值应用.

4编码原则
T/ CSPSTC -2020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模型的编码应遵循唯一性、稳定性和可扩充性的编码原则.

4.1唯一性 BIM模型与特定代码形成单一的相互映射关系,在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各阶段,以及工程 某些环节或任务中保持唯一性,即使BIM模型退役或弃用,其代码也将作为唯一识别码进行保 留.

4.2稳定性 若BIM模型的属性信息没有发生变化,则BIM模型编码一经分配,便保持不变.

4.3可扩充性 BIM模型编码需留有扩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编码进行类目扩充.

5模型分类与编码 5.1模型使用要求 5.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应用单位包括建设、设计、构件加工、运输、施工、监理等单 位各相关方宜基于统一的BIM模型,建立协同工作规定,保证BIM模型中需共享的数据在设计 各环节之间交换和应用,并在协同工作平台上协同工作、共享模型数据.

5.1.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模型应用单位应根据BIM应用目标和范围选用具备相应功能的 BIM软件,宜具备模型输入及输出、模型浏览或漫游、模型信息处理、相应的专业应用功能、 应用成果处理及输出.

5.1.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模型应用单位宜遵循本规范,根据本单位的管理要求和流程, 制定本单位的实施应用指南、BIM模型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库等.

5.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模型分类与编码应体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常规部分应 采用GB/T51269-2017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5.2模型分类要求 进行扩充.

5.2.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模型根据构件类型和用途,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模型分为 预制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梁、预制混凝土楼板、预制混凝土墙板、预制混凝土楼梯、预制混 凝土阳台、预制混凝土空调板、预制混凝土女儿墙八部分.

5.2.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模型采用GB/T51269-2017建筑信息模型分类中的表40-材料、 表41-属性,按照其特点进行扩充.

5.2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模型分类各层级之间的逻辑关系应符合相关规定,同一类目的 下一层级之中的不同类目应具有相同的划分标准.

5.2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模型分类宜按层级依次分为一级类目“小类”、二级类目“细 类”.

5.3模型编码结构
T/ CSPSTC -2020 段编码应来用“:”分隔,其编码结构见图1. x..xxxxxxx:xxx.x 属性参数编码 属性类型编码 件细类代码 构件小类代码 项目实施阶段代码 项目相关方代码 图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模型编码 5.3.2标准码描述应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标准码用以表示构件类型和主要属性,一组标准码由一组八位数字编码构成.

一一标准码由项目相关方代码、项目实施阶段代码、构件小类代码和构件细类代码组成.

一一标准码应采用一组以上编码组合描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模型的分类及主要属性, 相邻编码之间用加号“”连接,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一一项目相关方代码及其类目名称详见表1,项目实施阶段代码见表2,构件小类代码和构 件细类代码及其类目名称详见表3,类目名称详见表4.

5.3.3属性码描述应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一种属性采用一组属性码进行描述,一组属性码由一组属性类型编码和一组属性参数 编码构成.

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模型属性码分为普通型和输入型两类:普通型属性码用于属性 参数值可枚举的情况,输入型属性码用于属性参数值不可枚举的情况.

--普通型属性类型编码和属性参数编码均采用两位00~99数字表示.

一一输入型属性码的属性类型编码采用三位000-999数字表示,属性参数编码采用小括号 内输入属性参数值的形式表示.

一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模型属性码可按组连续排列,不限长度.

一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模型普通属性码及其类目名称详见表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 模型输入型属性码及其类目名称见表5.

6编码构成 6.1项目相关方代码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模型项目相关方代码见表1. 表1项目相关方代码及其类目 相关方名称 代码 备注 建设方 01 总承包企业 02
T/ CSPSTC -2020 地勘企业 o 设计企业 04 监理企业 05 施工企业 06 工程咨询企业 07 构件制作企业 80 规划局 09 住建局 10 质监站 11 建设局管理 安监站 12 安监局管理 消防局 13 人防办 14 城建档案局 15 其它 66 收容项 6.2项目阶段码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模型项目阶段码见表2.

表2项目阶段码 项目阶段名称 代码 备注 建设方案编制阶段 01 设计阶段 02 合约(招投标)阶段 03 施工BIM应用策划与管理阶段 04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阶段 05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预制加工阶段 06 施工模拟优化阶段 07 施工过程管理阶段 08 施工监理阶段 09 峻工验收阶段 10 运维阶段 11 其它 99 收容项 6.3构件小类和细类代码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构件小类代码和构件细类代码见表3. 表3构件小类和细类代码 构件小类代码及名称 构件细类代码及名称 01(框柱) 01(预制混凝土柱) 02(构造边缘构件) 03(约束边缘构件) 01(框架梁) 02(预制混凝土梁) 02(连梁) 03(非框架梁)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维设计模型与造价算量模型交互建模规范 Revit三维设计模型 与造价算量模型交互 建模规范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三维设计模型与造价算量模型交互建模规范 目 录 1总则.. 1.1综述 3 1.2依据 1.3适用范围 3 2术语.. .3 3 基本规定, 4 3.1楼层定义.. 4 3.2标高体系. .4 3.3原点定位.. 4 3.4分层定义绘制图元 .4 3.5参照绘制.. .4 4图元建模规范.. 4.1图元建模规范总说明 .5 4.2主体构件绘制规范 ..10 4.3装修构件绘制规范 ..15 4.4基础构件绘制规范 .... 4.5零星构件绘制规范 .21 5构件建模规范 ..24 5.1构件命名.. ..24 5.2构件材质.. ..24 5.3构件标高. .24 5.4构件断面尺寸 .24 5.5内外墙体定义, 24 附录构件定义标识及替代方案 .25
三维设计模型与造价算量模型交互建模规范 1总则 1.1综述 为有效的实现三维设计模型和造价算量模型的交互承接,对三维设计建模做相应约束, 以实现三维设计模型与下游造价模型无缝衔接.

本规范涉及两大部分:设计本身的建模规范(仅限于和造价算量交互易出问题的部分)和 构件规范两大部分.

Revit中针对土建专业,构件类别有限,因此在实际建模时常常使用替代构件或自定义族 进行定义.

为了更好的承接到造价算量模型中,根据造价算量国标规范要求对Revit中构件做 了相应的规范和要求,详见构件规范部分内容.

1.2依据 根据设计规范、国内清单定额计算规则规范要求,结合国内设计行业制图特点及相关设计、 造价软件,制定本规范.

1.3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使用Revit进行土建专业三维建模,并且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建模方式和构件 范围及构件建模规范要求,本规范不支持未列在本规范内的构件以及其它三维建模软件所建模 型.

本规范仅适用于接口要求,是三维设计规范的一部分,不是三维设计规范的全部.

2术语 不规则体:将revit图元导入土建GCL2013软件之后,属性不能编辑和修改的构件统称不 规则体.

线性构件:是指能够确定构件的线性方向的构件,比如墙、梁、条基等.

三维设计模型与造价算量模型交互建模规范 3基本规定 3.1楼层定义 按照实际项目的楼层,分别定义楼层及其所在标高或层高.

其中,楼层标高按照一套标高 体系定义,标高数值以来为单位表示,层高数值以毫米为单位表示.

3.2标高体系 建筑和结构一般来说会分别采用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定义,在设计建模过程中,建筑和结 构设计师会根据自己所负责专业采用各自标高体系.

要求建筑和结构构件只能采用一种标高体 系定义,不应两种标高体系混用.

3.3原点定位 为了更好的进行协同工作和碰撞检测工作以及实现模型向下游有效传递,各专业在建模前, 应统一规定原点位置并应共同产格遵守.

3.4分层定义绘制图元 按照构件归属楼层,分层定义、绘制各楼层的构件图元,严禁在当前层采用调整标高方式 定义绘制非当前层图元.

如:二层的柱,就在二层定义绘制:严禁在一层或三层采用调整标高 方式绘制二层的柱,其它构件图元同理.

注:对于梁板,设计习惯是当前层的梁板在上一层绘制,需要调整过来.

3.5参照绘制 一般不应采用参照引用方式绘制,因为以这种方式绘制后再合成的整体模型,Revit不是 按同一个整体模型进行存储的,会导致很多问题.

若采用参照绘制,需要将引用的参照单独导 出GFC,然后再导入GCL.

注:实际项目中,项目群中各单体项目会出现相似度很高的不同单体项目,此时设计多会 采用参照方式绘制.

如果以此方式绘制,导出时只能分别按对应楼层导出,同时设计需要注意 当前单体工程的标高修正.

三维设计模型与造价算量模型交互建模规范 4图元建模规范 4.1图元建模规范总说明 4.1.1重叠绘制 同类构件模型重叠,无论是对设计者来说,还是对造价人员或者施工人员来说都会造成识 图的偏差,因此,建模时应尽量避免同类构件模型重叠情况发生.

设计本身也是不允许同构件模型重叠的,但在实际建模时,因为设计师建模习惯以及建模 工具本身缺乏有效的检查功能,会出现很多同类构件模型有重叠情况出现.

Revit设计建模软 件本身没有提供同类构件重叠检查功能.

同类构件模型重叠,会导致非设计人员对设计理解有误,更会导致造价算量出现差错,因 此,在造价算量产品中依据造价规范要求是不允许有重叠情况出现的.

因为人工检查量大,因 此,造价算量软件中提供了重叠检查功能,提高工作效率:但设计软件中目前还未提供该项功 能,导致人工检查工作量很大(目前可以借助导出到造价算量进行检查再返回修改).

目前发现重叠较多的构件是墙、板、柱等主体构件.

1)墙建模示例:(墙平行重叠如下图) 因此,在同类构件建模时,严禁同一空间位置重叠位置.

(墙正确画法如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羿天设计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YTB001-2018 TA BIM设计指引手册 公开 2018年12月28日14点22分 公共服务平台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18年12月28日14点22 2018-06-01发布 2018-12-01实施 BIM研究所 编制 羿天设计有限公司 发布
BIM设计指引手册 前言 根据羿天设计有限公司(简称羿天)科技发展委员会的批准,本手册由羿 天设计有限公司BIM所(编制而成.

本手册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BIM所BIM设计项目的实践经验和 研究成果,借鉴了其他公司BIM设计经验,并依据“各专业制图标准”、《建 筑制图统一标准》和参考《羿天设计手册”的相关标准,经过广泛征求意见, 反复讨论和修改,初稿通过科技委审查.

本手册共7章、3个附录.

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BIM设计工作环境、 12 BIM设计规定、BIM室内设计流程、BIM设计案例分析、附录A、B、C.

本手册由羿天设计有限公司负责管理,由BIM所负责解释.

由于实践经验 不足,相关系统工作还未完成,本手册中很多内容还不完善,目前提供本试用 版供大家参考,各部门在项目实践中一起总结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供今 后继续对本手册修订与完善.

主编单位:湖北羿天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18年12月28日14点22分 BIM所 二0一八年六月 2/56
BIM设计指引手册 目录 前 1. 则 (5) 2. 语 (6) 3.BIM设计工作环境 (8) 3.0.1 软件、硬件 (8) 3.0.2 工作习惯和任务拆分 (8) 3.0.3 网络、存储部署 (8) 4.BIM设计规定 (9) 4.0.1 项目样板 (9) 4.0.2 项目设置 (11) 4.0.3 视图样板 2018年 (22) 4.0.4 传递项目标准 (27) 4.0.5 模型布局 (27) 4.0.6 出图设置 (29) 4.0.7 “01协调”内容的规定 (32) 4.0.8 文件、文件夹命名规定 (34) 4.0.9 建模深度规定 (36)
BIM室内设计流程 (40) 5.0.1 项目策划 (40) 5.0.2 Revit操作流程 (40) 5.0.3 扩初阶段BIM设计流程 (41) 5.0.4施工图阶段BIM设计流程 (41) 准信德公共服务平台 6.附录A模型类别详细设置 (45) 附录B注释类别详细设置: 2018年12月28日14点22分 (50) 附录CBIM模型精度表 (50)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18年12月28日14点22分
BIM设计指引手册 1.总则 1.0.1随着国家和各地区对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推广和规定,BIM设计将 引领建筑设计与管理的变革.

BIM可以实现项目设计不同专业、阶段和 项目相关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虚拟设计和建造.

1.0.2为规范和指导公司BIM设计,规范设计过程、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 信息公共 效率,制定本手册.

2018年13 1.0.3本手册适用住宅、普通公建BIM设计,其他建筑,后BIM验证项目可参 28F 照执行.

本手册依据BIM设计软件“Revit2016”编写.

1.0.4BIM设计除参考本手册外,还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和羿天设计其他企业标 准.

随着BIM设计项目实践经验的增加,本手册将继续修订完善.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18年12月28日14点22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YPTE 陕西宇阳石油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 Q/YPTE 002-2020 公开 2020年12月2 工程设计数字化交付标准 Standard of digital delivery for engineering design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20年12月29日14点19分 2020-12-01发布 2021-01-01实施 陕西宇阳石油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20年12月29日14点19分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20年12月29日14点19分
Q/YPTE 002-2020 目次 前 范围 2术语 3基本规定 4交付基础 4.1数据格式分类 4.2基础内容 5交付格式 5.1电子技术文件 5.2数字签章 6交付流程 7交付内容 7.1一般规定 7.2数字化图纸 7.3模型 8交付平台, 8.1功能要求 8.2接口要求 9数字化交付流程及典型交付清单 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20年12月29日14点19分
Q/YPTE 002-2020 前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 的规则起草.

为使气田建设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成果顺利完整的交付建设单位,保证设计资料的完整性和有效 性,特制定本数字化交付设计标准 SL 本标准不涉及任何专利但注意具体的工程应用可能会涉及特定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 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当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现行的强制标准发生冲突时,以法律法规、强制国标为准.

本标准由陕西宇阳石油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宇阳石油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专业起草人:姜鹏、曹云、谢伟、主建,徐星、马腾飞、肖丽、吴昌库、 于腾蛟、郝少鹏、张孟、李帅、刘培锋、李军龙.

14点19分 本标准于2020年12月01日首次发布.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20年12月29日14点19分 II
Q/YPTE 002-2020 工程设计数字化交付标准 1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设计的数字化成果交付及相关活动.

1.2工程设计数字化交付及相关活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现行相关标准的规 定.

1.3本标准规定的数字化交付,立足于二维图纸表达,向三维和BIM成果引导.

2020年12月29 2术语 公共服 2.1 数字化 用可以度量的数字组成复杂多变的信息,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对事物进行模拟与计算.

2. 2 工程设计数字化 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工程设计的数字化生产、交付与管理人 2. 3 数字化交付 交付方与接收方通过数字化表达、结构化数据、BIM等方式,进行电子文件的传递.

2. 4 交付物 A 交付方与接收方互相约定内容的电子文件,根据工程的不同类别与所处阶段确定交付物的格式、内 容及深度.

2. 5 结构化数据 通常指可以用二维表结构进行逻辑表达和实现的数据,严格地遵循数据格式与长度规范,主要通过 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

2. 6 电子文件 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相关载体.

电子文件分为电子技术文件与数字签章, 两者共同构成工程的电子文件.

2. 7 电子技术文件 2. 8 数字签章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在电子文件中,将签名、印章以电子形式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或企、事业身份的 数据信息,且带有数字证书的电子签章.

2. 9 建筑信息模型(BIM) 全生命期工程项目或其组成部分物理特性、功能特性及管理要素的共享数字化表达.

简称“BIM".

以模型为载体,集合构件各种信息的电子文件,构件信息包括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

2.10 交付平台 以数字化远程同步功能为基础,以数字交付文件数据为驱动,以数据库技术为存储媒介,对工程勘 察设计数字化文件进行交付为目的管理型平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JT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JY01-2021 TAY 业标准 公开 面向全过程管理的BIM建模 服务平台 技术指南 日09点34分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 公开 2021年12月1日发布 60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针对我国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BIM)技术的 需求,结合近年来我国公路行业工程实践经验,经过广泛的调研和分析论证,提出符合公路工程施工阶段BIM 模型建立的技术要求,并广泛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完成本标准的制定工作.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规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春杰李志聪张磊自涛金风温王联芳薛善光焦彦利张悦纪强吴国宾韩瑞东 高飞张鹏崔志永刘桂满王京力李昆孟子淞赵金龙肖健注代俊任宇扬彭姚唐旭磊张雪明许瑞宁 董坤杰刘雪飞栗晴晖解振龙张龙韩明敏潘秀新彦陈尧张聪乔盘刘鹏中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日 09点34分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21年12月03日09点34分
5 目录 前 言 1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3 4.1建模软件说明.. 3 4.2各阶段模型的基本要求. 4 4.3 模型精度要求 4 4.4项目建模单位 4 4.5坐标体系 5建模深度说明. 5 5.1公路工程BIM建模深度一般规定 5 5.2工程环境及基础数据深度说明(含路线数据地形环境、 (金 5 5.3路基基础工程建模深度说明(含防护、排水、特殊各基) .6 5.4路面工程建模深度说明(含路面排水) 6 5.5桥通工程建模深度说明.. 5.6隧道工程建模深度说明. 6 5.7交安、机电工程建模深度说明 6 5.8房建工程建模深度说明. 6模型单元分级及构件分类 6 6.1-般规定 6 6.2模型单元分级 6.3分级文件组织规测 .6 6.4文件命名规则. .8 6.5构件分类规则 10 6.6命名规则 14 7. 图层划分 15 7.1 -般规定 .15 7.2 图层划分规则. 15 8 模型信息 16 8.1模型信息一般要求 16 8.2几何信息要求. 16 8.3非几何信息要求 16 9 材质要求 16 9.1基本原则 16 9.2模型材质及颜色要求 16 10 模型编码. 17 10.1 一般规定 17 10.2 编码规则 17 10.3 编码表 17 11 模型轻量化 17 11.1轻量化方案 .17 112轻量化模型标准 18 113轻量化模型法线标准 18 114轻量化模型UV标准. 18 11.5轻量化材质标准 18
116轻量化文件体量标准 19 BIM应用规定. 19 12.1-般规定 19 12.2应用策划 19 12.3建设项目BIM应用要求 20 13 成果交付. 23 13.1-般规定 23 13.2交付内容 23 13.3成果文件命名.. 25 附件1:BEM模型建模精度及拆分细节说明 26 表1-1道路模型深度等级表 26 表A-2桥梁型深度等级表 28 表A-3隧道模型深度等级表 OE 表A4涵同模型深度等级表 32 表A-5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度等级表 33 附件2:公路工程模型文件图层应用规测.

34 表2-1桥梁工程图层线划分规 34 表2-2路面工程图层线分规 36 表2-3路基工程图层划分规职. 37 表24隧道工程图层线分规 39 表25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图层划分规则 40 附件3:公路工程中模型材质颜色统一标准 41 表3-1道路专业模型单元颜色设置 41 表3-2桥梁专业模型单元氮色设置 43 表33能道专业模型单元色设置 45 表34潘时专业模型单元颜危设置 长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47 附件4:公路工程构件编码表 公开 48 2021年12月03日09点34分
面向全过程管理的BIM建模技术指南 1范围 1.0.1本规范为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企业标准.

1.0.2为规范院内公路工程信息模型的建模标准、分类和编码,实现公路工程全寿命周期信息的交 换、共享,制定本标准 1.0.3本标准适用于院中标公路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阶段信息模型的建模、分类和编码.

1.0.4建设期BIM模型的建立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21年12月03日 共服务平 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09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女件.

JTGD50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JTG D50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JTGD50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设计应用标准 业标准信 3术语和定义 3.0.1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IM) 在建设工程及实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 关服务平台 3.0.2建筑信息模型元素BIMelement 建筑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位.

简称模型元素.

3.0.3模型精细度levelof development (LOD) 模型元素组织及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的详细程度.

3.0.4设计建筑信息模型BIMindesign 设计阶段应用的建筑信息模型.

简称设计BIM.

3.0.5施工建筑信息模型BIMinconstruction 施工阶段应用的建筑信息模型.

简称施工BIM.

3.0.6运维建筑信息模型BEMin operation andmaintenance 运维阶段应用的建筑信息模型.

简称运维BIM.

3.0.7建筑信息模型软件Softwareof BIM 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创建、使用、管理的软件.

简称BIM软件.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深高蓝德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BIM设计建模标准(试行) 公开 2021年12月30日11点06分 公开 蓝德环保  2021年12月30日11点06分 BIOLAND 蓝德环保
目录 1基本规定 1.1一般规定 1.2命名规则 1.3版本管理 2建模精度标准及相关规定.

2.1BIM模型交付总体要求 2.2模型检查规则 2.3模型精细度等级, 2.4模型深度等级 2.5模型交付深度 01 3数据库建设及维护.. 15 3.1数据库的外部获取渠道 3.2构件开发原则 16 3.3设备标准化系列. 17 4BIM模型建模方法和流程 17 4.1建模总体原则 4.2各专业协作工作流程 17 附录A部分推荐建模流程. 81 A.1Revit建筑建模流程. .18 A.2 Solidworks建模流程 -2021年12月30日11点06分 21 A.3PDMS建模流程 服务平台 .26
BIOLAND 深高蓝德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BIM建模标准 1基本规定 1.1一般规定 1.1.1BIM应用设计阶段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模型应满足各阶段设 计深度的要求.

1.1.2BIM设计参与专业包括总图、景观、建筑、结构、机电MEP、工艺设备、工艺管 道、室内视觉设计等.

1.1.3各专业建模软件及版本如下: 方案、景观:sketchup2020,存档文件格式 skp: 总图、建筑、结构及机电MEP:revit2020,存档文件格式rvt; 工艺设备:solidworks2018,存档文件格或stp(A214): 工艺管道:PDMS12.1.sp4,以项目文件夹形式存档: 室内视觉设计:sketchup2020为主,revit2020配合:存档文件格式skp、rvt: 漫游审查:navisworks2020,工作文件格式nwf,存档文件格式nwd: 整合效果:lumionl0.0,存档文件格式sl10.

1.2命名规则 LAND 1.2.1模型单元及其属性命名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使用汉字、英文字符、数字、半角下划线””和半角连字符“-”的组合: (2)字段内部组合宜使用半角连字符“",字段之间宜使用半角下划线“_”分隔: (3)各字符之间、符号之间、字符与符号之间均不宜留空格.

02 1.2.2电子文件夹的名称宜由项目编号、项目简称、分区或系统、设计阶段、文件夹类 型和描述依次组成,以半角下划线“”隔开,字段内部的词组宜以半角连字符“-”隔开, 30F 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项目编号同施工图项目编号,方案阶段及初设阶段可省务 (2)项目简称可采用英文、拼音缩写或汉字,不宜空缺: (3)文件夹类型宜符合表1.2.2的规定: 表1.2.2文件夹的类型 文件夹类型 文件夹类型(英文) 内含文件主要适用范围 工作中 Work In Progress (WIP) 仍在设计中的设计文件 共享 Shared 专业设计完成的文件,但仅限于工程参与方内
BIOLAND 深高蓝德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BIM建模标准 出版 Published 已经设计完成的文件,用于工程参与方之间的 协同 存档 Archived 设计阶段交付完成后的文件 外部参考 Ining 来源于工程参与方外部的参考性文件 资源 Resources 应用在项目中的资源库中的文件 (4)用于进一步说明文件夹特征的描述信息可自定义.

1.2.3电子文件的名称宣由项目编号、项目简称、模型单元简述、专业代码、描述依次 组成,以半角下划线” ”隔开,字段内部的词组宜以半角连字符“”隔开,并宜符合下列 规定: (1)项目编号同施工图项目编号,方案阶段及初设阶段可省略: (2)项目简称可采用英文、拼音缩写或汉字:不宜空缺: (3)模型单元简述可采用建筑物名称或区域名称: (4)专业代码宜符合表1.2.3的规定,当涉及到多专业时可并列所设计的专业: 06 表1.2.3专业代码 专业(中文) 专业(英文) 专业代码(中文) 专业代码(英文) 总图 General 总 D 建筑 Architecture 建 A 结构 Structural 结 S 给水排水 Plumbing 水 P 暖通 Mechanical 暖 M 电气 Electical 电 E 智能化 Telemunications 通 T 景观 Landscape 景 L 环境工程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环 EE 1.3版本管理 1.3.1建筑信息模型的电子文件夹和文件,在交付过程中均应进行版本管理,并宜在命 名字段中标识.

1.3.2文件夹的版本管理宜在文件夹类型字段中标识,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设计阶段的交付中,交付物文件所在的文件夹类型宜为出版,交付完成后,建筑 信息模型及交付物均宜根据设计阶段分别存档管理,全部文件所在的文件夹类型宜为存档: (2)面向应用的交付中,交付物文件所在的文件夹类型宜为共享,交付完成后,建筑 2
BIOLAND 深高蓝德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BIM建模标准 信息模型及交付物均宜根据应用类型分别存档管理,全部文件所在的文件夹类型宜为存档.

1.3.3文件的版本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计阶段交付时,应写明设计阶段的名称: (3)面向应用交付时,应写明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应用需求的代号.

1.3.4同一设计阶段或面向同一应用需求多次交付时,文件夹和文件版本应在标识中添 加版本号,版本号宜由英文字母A~Z依次表示.

2.1BIM模型交付总体要求 2.1.1应保证BIM模型交付准确性.

BIM模型交付准确性是指模型和模型构件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模型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准确无误,相关属性信息也应保证准确性.

在模型交付前应对模型进行检查,确保模型准确 点06分 反映真实的工程状态.

2.1.2交付的BIM模型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应有效传递.

2.1.3交付的BIM模型应满足各专业模型等级深度.

2.1.4在满足项目需求的前提下,宜采用较低的建模精细度,能满足工程量计算、施工 深化等BIM应用要求.

2.2模型检查规则 20 BIM模型是工程生命周期中各相关方共享的工程信息资源,也是各相关方在不同阶段 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

因此,模型交付之前,应增加BIM模型检查的重要环节,以有效地 保证BIM模型的交付质量.

为了保证模型信息的准确、完整,在发布、使用前对模型的检 11点06分 查必须规范化和制度化.

在模型检查过程中,应考虑如下几方面的检查内容: 2.2.1模型完整性检查 指BIM模型中所应包含的模型、构件等内容是否完整,BIM模型所包含的内容及深度 是否符合交付等级要求.

2.2.2建模规范性检查 指BIM模型是否符合建模规范,如BIM模型的建模方法是否合理,模型构件及参数间 的关联性是否正确,模型构件间的空间关系是否正确,语义属性信息是否完整,交付格式及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PS 博锐尚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 Q/PS 004-2021 公开 2021年03月30日 绿色建筑BIM运营机电系统模型参数化 点01分 数据标准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21年03月30日12点01分 2021-03-30发布 2021-03-30实施 博锐尚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
Q/PS 004-2021 目录 1总则... 2术语与定义 3基本规定 附表A机电底层数据点位表 附表B添加注释的点位列表. 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44 45 2021年03月30日12点01分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21年03月30日12点01分
Q/PS 004-2021 1总则 1.1为保证绿色建筑机电底层数据的统一性、规范性、有效性,提高机电系统准确性,提 升绿色建筑运营效率,特制订本标准.

1.2本标准作为机电供应厂商在机电底层数据时的重要依据,适用于数字运营平台下 各类机电系统及设备的数据上传需求及对应点位的确认.

1.3机电底层数据中的点位要求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遵守国家、行业、地方有 总公共服务平台 2021年03月30日12点01分 关现行标准的规定.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21年03月30日12点01分
Q/PS 004-2021 2术语与定义 2.1机电底层数据Electromechanicalunderlyingdata 机电底层数据是保证数字运营管理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底层机电系统和设备中的相关 运行数据点位,由相关供应厂商保证点位的正确提供.

2.2设备类型Devicetype 数字运营平台子系统下分设备类型,在本标准中延用此分类,各类供方厂商对应不同 信息公共服 2.3点位Point 12点01分 2.4数据类型Datatype 点位的数据格式类型,包括布尔型,浮点型,整型以及字符型.

2.5物理单位Physicalunit AL 当点位数据类型为浮点型时,大部分点位上传数据的数值带有相应的物理单位,也有 些点位数值可能无单位.

2.6枚举值选项Enumeratedvalueoptions ~0 枚举值是通过预定义列出值的标识符来定义一个有序集合,这些值的次序和枚举 类型说明中的标识符的次序是一致的.

当数据类型为布尔型或者整型时,表示点位上传数 据是通过枚举的方式表征其逻辑意义.

枚举值选项即表示预定义集合中标识符与实际含义 点01分 值的对应关系.

2
Q/PS 004-2021 3基本规定 3.1机电底层数据标准应充分考虑数字运营平台的相关要求,并结合相关厂商的实际情况 应用.

3.2机电底层数据标准中点位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严谨的意义,点位的设定符合厂商系统或 设备实际情况,同时可以对数字运营平台进行解释.

2开 3.3本标准中数据点位信息按照厂商类别分类,供方厂商可根据设备类型查看数据点位信 2021年031 息.

3.4数据点位标准内容包括:点位名称,数据类型、物理单位和枚举值选项.

中( 点01分 位.

2)点位名称一列表示该数据点位的具体含义.

3)数据类型一列表示该点位的数据存储格式.

4)物理单位一列表示部分浮点型点位的物理量单位信息.

5)枚举值选项一列表示该布尔型或整型点位的可选选项列举.

2021年03 完整的机电底层数据点位表见附表A.1-A.13.

其中标有*的点位,在本标准中对其数据 类型、物理单位,以及枚举值选项不做严格的要求,以能够通过逻辑转换获得该点位所要 2点01分 求含义的数据为最终标准,其具体注释内容见附表B.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 公开 2020年08月27 绿色建筑工BIM模型转换的模型轻量化及质 量控制技术评价技术规范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20年08月27日17点24分 2020-7-28
目录 前言 1范围... 2模型轻量化的最终目标 3BIM模型轻量化输人标准 3.1BIM模型建模工具要求. 2 3.2BIM模型标准 4模型轻量化质量评价. 16 4.1BIM模型轻量化存储评价标准 91 4.2几何模型数据轻量化评价标准.. 二共服务平台 .16 4.3非几何数据轻量化评价标准, 0年08月27日17点24分 .16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20年08月27日17点24分
前言 BIM模型的轻量化是为了尽可能缩小BIM模型的体量,使其可以更加适宜web、移动端,同时使 顶层业务应用降低对网络和硬件的需求,实现模型高效便捷的调用,进而通过虚拟建造和现场可视化管 控结合,实现精细化管理,最终企业管理层再对项目进行整体把控,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轻量化技术追求的是将BIM模型变得更轻,更快、更便捷,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包含两方面,其一 是对初始模型的输入标准的体系进行建设,其二是轻量化技术的质量检查标准体系进行建设.

两方面相 20 互结合,相辅相成,最终完成绿色建筑峻工BIM模型转换的模型轻量化及质量控制技术评价技术规范 月27日17点24分 的建设.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20年08月27日17点24分
绿色建筑BIM运营模型参数化快速建模及质量评价技术 ET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BIM模型轻量化处理的输人标准,及轻量化技术的质量评价标准,通过 该套标准实现对BIM轻量化技术的质量管理.

2模型轻量化的最终目标 建筑运营阶段对各专业、各信源的数据需求庞大,运营活动所涉及的环境和场所也趋于 多样化,包括中控室、远程管理、移动端执行和管理等,这些因素导致,在建筑运营阶段, BIM模型不再是关键的生产资料,面转变为重要的运营数据来源和综合备档载体.

绿色建筑运营阶段对模型的应用可分解为四个层级: 0年 1)数据层,关注于设备和空间的台账.

坐标、参数,以及各类设备、空间之间的连接 关系: 2)平面层,关注于平面二维视角下的模型数据,包括空间平面布置图、设备和管线落 位图; 3)三维层,关注于三维几何模型数据,将空间、设备、管网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 尺寸、方向予以呈现: 4)BIM层以BIM模型为载体,是空间、设备、管网的几何参数和非几何参数的全 量集合体. BIM模型轻量化要实现上述四个层级的数据统一性、一致性和联动性.

从而能够在不 同工作场景和不同IT载体上,灵活方便的使用BIM模型.

3.BIM模型轻量化输入标准 3.1BIM模型建模工具要求 BIM模型轻量化工具应支持市场上通用的BIM模型工具,龙其重点支持国内主流Revit、 Rhino等工具. Revit模型软件版本要求 根据运维平台的要求,运维模型的软件要求为AutodeskRevit2017及以下版本.

各专业模型的软件版本必须统一,若现有模型软件版本不统一需统一升级为Autodesk Revit2017. 3.2BIM模型标准 在一个建筑里,每一层的模型的内容包括本层的信息,即全部专业在同一个文件里, 当有夹层时,夹层也应单独作为一个文件,命名依据楼层编码规则.

表2-1楼层命名规范 楼层名称 编码
绿色建筑BIM运营模型参数化快速建模及质量评价技术 屋顶 RF 屋顶夹层 RFM 地上五层 F5 地上四层 F4 地上三层夹层2 F3M2 地上三层夹层1 F3M1 地上三层 F3 地上二层夹层 F2M 地上二层 F2 地上一层 F1 地下一层夹层 BIM 地下一层 20h BI 地下二层夹层2 B2M2 地下二层夹层1 B2M1 地下二层 B2 一、模型范围和精度要求 运维BIM建模的内容与精度要求如下表所述,如有特殊要求,会另行说明.

表3-1运维建模内容 序号 建模分类分项 建模分项内容 对标精度 基础围护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墙、门、窗、隔断 LOD200 建筑专业 1-2 幕墙 LOD200 1-3 空间分隔与标识 2 结构专业 2/ 基本结构构件、包括但不限于柱、梁 LOD200 冷势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制冷机、水泵、锅炉、冷 3-1 却塔、换热器 LOD300 3-2 末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空调箱、新风机、风机盘管、 空调专业 VRF空调、热风幕2 LOD300 3 3-3 空调水管网,包括但不限于冷冻水管网、冷却水管网 LOD300 空调风管网,包括但不限于空调风管网、新风管网、 3-4 风口 LOD300 4-1 给排水相关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水泵、水处理仪、水 箱 LOD300 给排水专 4 业 4-2 景观水相关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水泵、喷水池 LOD300 4-3 水管网,包括但不限于生活供水、中水、直饮水 LOD300 5-1 变配电相关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变压器、高压柜、低 压柜、直流屏、发电机 LOD300 强电专业 5-2 变配电网络,相关设备关键属性标记 5-3 电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直梯、扶梯 LOD300 5-4 照明灯具 LOD200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 公开 2020年08月27 绿色建筑BIM运营模型参数化快速建模及质量评价 21分 技术规范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20年08月27日17点21分 2020-7-28
目录 前 言 1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模型参数化建模的最终目标 3.1参数化建模技术分析. 3.2解决问题和技术难点 4模型参数化建模技术要求 4.1参数化建模技术路线 基于二维图纸的参数化建模 4.3 基于点云的参数化辅助建模 4.4 模型参数化建模分类 5模型参数化质量评价. 5.1模型信息准确性评价 5.2模型自动化程度评价 5.3图形信息的评价标准 8 5.4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20年08月27日17点21分
前言 随着BIM技术的发展与政府对BIM应用的大力推广,BIM技术与既有建筑运维管理相结合渐成趋 势,为既有建筑的运维管理带来新的技术应用和支撑,BIM技术在既有建筑运维管理应用首当其冲是要 解决既有建筑建模问题:BIM建模技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建工程的模型创建,既有建筑普遍面临 的建模时间久、成本高以及模型体量大等诸多问题重需得到关注与解决,既有建筑模型的来源主要有两 部分,一是二维图纸模型翻模产生的模型 20 二是存量建筑生成数字化模型.

与在建建筑相比,既有建筑是已经建好并且投人运维的建筑,具有建设过程的整套完整资料,针对 建筑的几何及相关属性数据,可以通过现场勘测工具进行现场测量和识别,采集数据,既有建筑的BIM 路线清晰,为既有建筑BIM技术的应用确定了应用方向和技术发展趋势.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20年08月27日17点21分
可口 绿色建筑BIM运营模型参数化快速建模及质量评价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模型参数化建模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路线、常见技术、参数化建模分类、 等技术要求,以及参数化建模的质量评价. 2术语和定义 参数化经过程序内部逻辑的分析处理,最终生成模型对象的过程.

既有建筑--已建成使用的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点云 一点云是在同一空间参考系下表达目标空间分布和目标表面特性的海量点 集合 信息公共服务 3模型参数化建模的最终目标 3.1参数化建模技术分析 大量的研究致力于从设计的角度探讨参数化建模的相关问题,在BIM设计软件中建立 参数化单元构件库.

但是文献资料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而软件手册只是软件功能的简单展 示,设计者在BIM设计过程中往往不了解技术发展动向又缺乏实际案例指导,导致参数设 定的思路模翻,所建立的信息模型无法实现参数控制,并且很难用于实际阶段工作.

既有建筑BIM运营模型快速化建模系统,采取参数化建模、图纸自动化建模等功能模 块,基于图纸输出运营BIM模型,为建筑基于BIM模型进行运营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1)丰富既有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相关构件族库,实现各类相关构件的参数化建模:在实 际建筑行业,需要将构件进行拆分及编码,为后期的使用和维护带来更多大的便利,为了满 足未来建筑行业BIM应用的构件模型需要,可以构件库分为通用构件族库和产品化构件库, 20年 构件参数主要分为: 基本属性(构件名称、版本号、创建时间构件描述、备注) 几何属性,主要有定位参数、截面参数等: 组建的建筑构件库,主要为设计规范化和优化提供功能、性能模型数据基础,保证构件 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及数据的协调性.

2)研究图纸自动化建模技术,根据图纸提取部分构件模型,提升建模效率:实现对图 纸中相关信息的识别与提取,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完成了对所述矢量建筑图纸中所表示建筑 的三维重建,与现有的人工重建方法相比,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是一种全自动的方法, 其缺点有两点: 》要求输人的建筑图纸必须满足某种绘图标准,包含足够丰富的信息,而通常得到的 2
可口 绿色建筑BIM运营模型参数化快速建模及质量评价技术 建筑图纸往往不具备这种条件: 》识别准确率不高,且识别过程产生的错误难以控制. 3)研究既有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模型激光扫描辅助建模技术,提升建模质量:激 光扫描技术可以高效、完整地记录施工现场的复杂情况,为工程质量检查、工程验收带来巨 大帮助,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将BIM模型用于现场管理需要集成有效的技术手段作为辅 助. 4)研发既有绿色建筑运营阶段BIM快速建模系统,整合各项建模提升技术,提升建模 信息公共服务 效率及建模质量. 2020年08月27 3.2解决问题和技术难点 1)参数化建模的层次 在参数化建模的发展过程当中,最简单的应用是定及形状,尽管这些形状可以极其复杂, 但都可以通过方程、矩阵和布尔运算等途径实现,这样的操作称为参数化实体建模.

设计人 员可以通过更改模型的参数来改变模型;较高层次的应用是,当参数更改时,与之相关 的模型以固定顺序按特定要求自动更新,称为参数化模型组装;参数化建模更高层次的应用 则是定义规则,以不同的方式将各个形状相关联.

2)参数化建模目标 利用参数驱动模型的建立和编辑,最根本的原因是建立一个高效的自动的设计编辑系统, 因为设计过程中常常是根据设计原则进行大量的重复性工作,难免出现差错,造成返工,传 统的设校审流程是在结果上纠错参数化建模的过程中,要在设计的全过程,尤其是建模规 则的制定中加入纠错环节.

当然,参数化不是万能的,目前也没有达到人工智能的高度,它只是解决以下基本的问 口 题,达到一系列清晰明确的目标.

17点21分 可以将参数化建模的目标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类: 参数化关系的普遍性,支持三角函数、线性代数变换、高等数学中微积分等运算能 力. 》支持多变量函数表达式,建立可以连接不同特征至一个具体构件的规则. 》提供构件之间的关联,并制定连接运算公式原型,实现各个构件的自动连接.

》利用全局或外部参数来控制构件的配置或选择, 》扩充现有参数化构件类别的能力,使现有的参数化单元能够有机地结合成新的参数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HM 汉尔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 公开 2019年08月26 Q/HM 03-2019 汉尔姆BIM建筑信息化族制作及族库标准 halumm BIM Family production and Family Library Standard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19年08月26日14点47分 2019-8-26发布 2019-9-2实施 汉尔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汉尔姆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 发布
目录 汉尔姆BIM建筑信息化族制作及族库标准 术 语 3族制作要求. 3.1一般要求, 3.2各专业族制作特殊要求 4构件库 ..1. 4.1一般要求 16 4.2构件库规定.

16 4.3构件信息库管理维护规定 22 5族库.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1一般要求.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19年08月26日14点47分
1总则 1.0.1为统一汉尔姆构件命名和制作方式,统一模型创建最小单元,同化设计参数,实现汉尔姆 全专业构件分类统一管理,提高模型设计效率,降低模型搭建成本,将设计、成本、质监、计划等管理信息 存储于构件中,实现BIM模型的信息关联,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汉尔姆BIM信息化标准化模式.

根据王晓冬 董事长在公司战略规划的相关BIM技术战略指导要求,编制《汉尔姆族制作及族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1.0.2本标准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弱电、幕墙、景观、内装、导视和夜景照明共 11个专业.

2019年 1.0.3本标准基于Autodesk Revit 软件进行制定,族制作及族库应严格执行本标准,同时也应符合 月26日 国家、地方、行业和汉尔姆其它相关标准规定.

14. 1.0.4本指南在使用过程中有关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主管部门:设计中心BIM部门,以便今后继 续修改完善.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19年08月26日14点47分
2术 语 2.0.1 构件Component 模型构成的最小三维数据几何和信息单元,是项目中一个关键属性参数或多个关键属性参数集合在项目 中确定为一个固定值的最小不重复项.

汉尔姆总承包项目,使用Revit族在项目中创建并确定为固定参数 值形成构件,由构件拼装组成项目模型.

2.0.2构件库Component Library 构件的集合,由族库和汉尔姆产品信息数据库组成.

构件信息数据库为包含构件单元化尺寸、规格、性 能参数等关键属性项与固定参数属性值集合,必须与汉尔姆总承包项目所需产品材料设备属性值相匹配.

2.0.3族Family 组成项目的元素,同时是参数信息的载体.

个族的各个属性参数对应的值可能不同.

26F 2.0.4族库Family Library 14点47分 族的集合,包含直投项目各专业、各类别等组成元素.

2.0.5族类别 Family category 用于设计建模或归档的一组图元,决定族在项目中的工作特性.

2.0.6族类型Familytype 用于表示同一族的不同属性参数值,族可以有多个类型.

2.0.7系统族Systemfamily 已经在项目中预定义并只能在项目中进行创建和修改的族类别.

2.0.8载入族Loadingfamily 使用族样板在项目外创建的RFA文件,可以载入到项目中,具有属性可自定义的特征.

2.0.9共享参数 Shared parameter 可以添加到族或项目中的参数定义.

共享参数定义可保存在与任何族文件或Revit项目不相关的文 件中,这样可以从其它族或项目中访问此文件.

共享参数是一个信息容器定义,其中的信息可用于多个 族或项目.

2.0.10 主参数Main parameter 族在项目环境中,有改变其参数值需求的参数.

2.0.11辅助参数Auxiliary parameter 族在项目环境中,无法直接改变并且当主参数变化时联动变化的参数.

3
3 族制作要求 3.1一般要求 3.1.1族制作必须参照本标准相关规定,族编码规则按照《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 2017国标相关规定要求.

3.1.2各专业相应构件类别族本企业研发产品建模精度必须达LOD400精度,预设参数化满足后续深 化设计使用要求,参数信息需补充完整产品BOM编码信息、企业造价、标准加工图编号等信息:上传与公共 平台的企业族需为L0D300进度模型,内部模型与外部模型编码需对应.

20. 3.1.3 各专业相应构件类别族非本企业研发产品建模精度需达LOD300精度,满足深化设计及后续使 实服务平台 年08月26日 用要求.

3.2.1建筑 1.墙洞口族类别选“窗” 2.人防门有共享参数“抗力级别”,防火门有共享参数“防火等级” 3.电梯、扶梯等应有共享参数“使用区域” 惟信息公共 4.电梯族类别选“专用设备” 5.楼梯采用“按构件”,不采用“按草图” 19年 6.根据成本钢筋算量要求,楼梯族制作时,需要在梯段包含以下8个参数(详见下表),之后由成本算量软 件读取相关参数完成算量,预制钢楼梯或预制PC楼梯按照产品族相关要求制作.

表-在梯段需包含的参数表 点474 参数名 参数类型 说明 梯段编号 实例 同图纸梯段编号 梯段类型 实例 参照国家标准图集填写值:ABCD 结构深度 类型 实际踢面数 实例 15 梯板宽 实例 150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HM 汉尔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 公开 2019年08月05日 Q/HM02-2019 汉尔姆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指南 halumm unifisd standard for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19年08月05日10点48分 2019-7-1发布 2019-8-5实施 汉尔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汉尔姆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 发布
目录 总则 2 应用综述, 2.1BIM应用阶段 2.2阶段BIM应用说明 2.3BIM应用总体流程 .12 2.4BIM项目管理与协同 .12 应用资源 13 3.1BIM环境资源 .13 3.2BIM人力资源 .16 4基于BIM的深化设计项目管理, .19 4.1概述 19 4.2制定项目BIM目标 .20 4.3组建项目团队 .20 4.4 软硬件选择 ..22 4.5 进度控制. .23 4. 6 质量控制. .24 4.7 协同管理. .26 4. 8 多方管理. .27 4.9 成果整理. .28 5 基于BIM的协同深化设计 .29 5.1概 述 .29 5.2 中心文件协同方式 ..30 5.3 文件链接协同方式 31 5.4 文件集成协同方式 ..33 5.5 数据总线协同方式 .34 5.6 模型深化与管理 ..37 6 施工BIM实施体系.. .49 6.1概述 .49 6.2BIM应用目标 .49 6.3BIM团队组织机构 .50 6.4BIM应用方案内容. .51
BIM应用软硬件选择 .52 6.6BIM基准模型约定 52 6.7BIM协同平台. .54 7 施工BIM实施管理 .55 7.1概述 55 7.2 施工组织管理 .55 7.3 施工技术管理 65 7.4 施工进度管理, .62 7.5 施工质量管理 .64 7.6 施工安全管理, .65 7.7 设备与材料管理 .67 7.8成本管理. 89 7.9构件预制加工管理 .70 施工BIM峻工验收 71 8.1 概述 71 8.2 数据信息管理 .71 8.3 操作流程. 72 8.4 应用成果. .73 6 运维管理 .75 9.1 运维阶段BIM技术应用点 75 9.2基于BIM的运细管理平台建设 77 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19年08月05日10点48分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19年08月05日10点48分
1总则 1.0.1为指导和规范公司在装配式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装配式装饰工程(包含装 配式墙体工程)(以下简称项目工程)全生命周期BIM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公司深化设计团队和施工团队 在企业内的BIM技术普及应用,推进公司深化设计及施工信息化和配合产品制造信息化已有成果的应用, 促进公司在建筑装饰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王晓冬董事长在公司战略规划的相关BIM技术战 略指导要求,编制《汉尔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1.0.2本指南适用于项目工程在深化设计、施工和运维全过程的BIM技术应用,是公司在工程实 施BIM技术的重要参考,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采用.

2019年08月05日10点48分 松共服务平台 后继续修改完善.

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开 2019年08月05日10点48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