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第 107 页)

ICS33.180.01 CCSM 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202X 有中继器的开放海缆通信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 ofrepeatered open submarine cable system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X-XX-XX发布 202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202X 目次 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系统组成及参考点, 5.1系统组成. 5.2系统参考点. 6系统技术要求, 6.1光信号加载要求. 6.2光信噪比相关参数 6.3系统跨段损耗要求 6.4系统工作波长及系统工作通带要求 6.5系统累积色散要求. 6.6光纤光缆要求. 6.7光耦合接入设备(OCJ)要求 6.8海底中继器(OSR)要求 6.9分支单元(BU)要求. 6.10海底光均衡器(OSE)要求 6.11维修要求. 7系统性能和测试要求. 7.1系统关键参数要求. 7.2系统测试要求. 7.3系统性能要求. 8系统光安全. 附录A (规范性) 开放海缆系统测试.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YD/TXXXX-202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华海通信 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和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世奎、王光全、高军诗、陈晓明、林江、李建苹、易小波、张晓宏、汤瑞、 贺永涛、叶胤、李启旺.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Ⅱ
YD/TXXXXX-202X 有中继器的开放海缆通信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有中继器的开放海缆通信系统的系统组成及参考点、系统技术要求、系统性能和测试 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有中继器的开放海缆通信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9771(部分)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 YD/T2283-2020海底光缆 T/CCSA262-2019有中继近海光缆通信系统技术要求 transmission systems) ITU-T G.694.1 WDM应用的光谱栅格:DWDM频率栅格(spectral grids for WDM applications: DWDM frequency grid) ITU-T G.697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光监测(Optical monitoring for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s) ITU-T G.971海底光缆系统通用特征(General features ofoptical fibre submarine cable systems) ITU-TG.977.1有中继海底光缆系统的横向兼容DWDM应用(Transverse patible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applications for repeatered optical fibre submarine cable systems) IEC60825-1激光器产品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与需求(Safety oflaser products-Part 1:Equipment classification and requirements) IEC60825-2激光器产品安全第2部分:光纤通信系统安全(Safety of laser products-Part2:Safety of optical fibre munication systems (OFCS)) 3术语和定义 T/CCSA262-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中继海底光缆通信系统repeatered submarine cablesystem 海底线路中采用海底光中继器的海底光缆通信系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10 CCS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202X 光缆用镀铜钢丝 Copper-coated steel wire for optical fibre cable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X-XX-XX发布 202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XXXX-202X 目次 前 言 1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4.1产品的原材料及性能分类 4.2型式及规格代号, 4.3产品标记及示例, 5要求, 5.1表面质量 5.2尺寸 5.3材料.

5.4机械性能 5.5镀铜层 6试验方法 6.1表面质量 6.2尺寸... 6.3机械性能 6.4铜层 7检验规则 7.1总则 6 7.2术语限定 7.3出厂检验 7.4型式检验 8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 8.1包装 8.2标志 8.3运输 K 8.4贮存 8.5质量证明书 附录A(资料性)工字轮的外形和尺寸 参考文献
YD/T XXXX-202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 究院、武汉网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长 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赣州金信诺电缆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市吴江区检验检测中心、江苏亨通光电 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英杰光缆科技有限公司、华能(泰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凯尔实验室、中 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仁贵、周道、李英志、李婷婷、程华、马善魁、华金婷、杨克森、李芳、朱 华、顾利国、陈晓红、施英杰、郭浩林、彭媛、吴祥君、范伟聪、丁玲、文静、黎华鹏、林建、李敬哗、 张洋、李忠明、胡震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YD/T XXXX-202X 光缆用镀铜钢丝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光续用镀铜钢丝(以下简称“钢丝”)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文件适用于光缆加强构件、增强件(自承式8字光缆吊线)用镀铜钢丝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检 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28.1-2021,ISO 6892-1:2019 M0D) GB/T238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238-2013,ISO7801:1984,M0D) GB/T239.1金属材料线材第1部分:单向扭转试验方法(GB/T239.1-2023,ISO 7800:2012 IDT) GB/T 467 阴极铜 GB/T2103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说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2976金属材料线材缠绕试验方法(GB/T2976-2020,ISO7802:2013 MOD) GB/T4354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 GB/T5231-202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22315-2008金属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 GB/T24242.2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第2部分:一般用途盘条(GB/T24242.2-2020,ISO 161202: 2017 M0D) YB/T135-2017镀铜钢丝镀层重量及其组分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镀铜钢丝copper-coatedsteelwire 用化学镀或电镀方法,在钢丝表面镀有铜层的钢丝.

3.2 息服务平台 平直度straightness 直条钢丝在长度方向上的平直程度.

3.3 残余伸长率residualelongation 卸除指定的应力后,伸长相对于原始标距的百分率.

3. 4 翘高warping height 钢丝各处翘离平面的最大垂直高度.

4产品分类 4.1产品的原材料及性能分类
YD/T XXXX-202X 4.1.1按钢丝表面的镀铜层材料,分为黄铜和阴极铜.

4.1.2按钢丝中碳素钢的牌号,分为45和70.

4.1.3按钢丝抗拉强度(单位为MPa)分为1370、1570、1650、1770.

4.2型式及规格代号 4.2.1钢丝的型式代号组成,其构成如图1所示.

I 碳素钢牌号 镀钢层材料 图1钢丝型式代号的构成 4.2.2钢丝的型式代号及分类如表1所示.

表1镀铜钢丝型式代号 型式代号1 型式代号Ⅱ 镀铜层材料 代号 碳素钢牌号 代号 黄铜 H 45钢 45 阴极铜 C 70钢 70 4.3产品标记及示例 产品标记由型式代号、规格代号、本文件编号组成.

示例1: 钢丝表面镀层为黄铜、钢牌号45、标称直径0.40mm、抗拉强度等级1650MPa的光缆用镀铜钢丝,表示为: H450 401650 YD/T XXXX202X 示例2: 钢丝表面镀层为阴板铜,钢牌号70、标称直径1.40m、抗拉强度等级1770MPa的光缆用镀铜钢丝,表示为: C70-1. 401770 YD/TXXX202X 5要求 5.1表面质量 钢丝表面应无氧化和油水等污染,且不应有裂纹、竹节、起刺、锈蚀、斑点、折弯和伤痕等影响使 用的缺陷.

钢丝表面的镀铜层应连续、均匀,但允许有少量闪光点和色差.

钢丝表面允许存在少量防腐、 减磨的乳化剂.

5.2尺寸 5.2.1标称直径 钢丝标称直径及允许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钢丝标称直径及允许公差 单位为毫米 钢丝标称直径(d) 允许公差 0. 35≤d≤0.80 ±0.01 0.80≤d1. 60 ±0.02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9.200 YD CCS M4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3-202X 数据中心和通信机房基站能源智慧化应用 技术要求 第3部分:能效管理系统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mart energy application in data center telemunication room and base stations-Part 3: Energy efficiency management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system 报批稿) 202X-XX-X×发布 202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 XXXX.3202X 目次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系统架构.. 5系统技术要求. 5.1基本要求.. 5.2数据采集层技术要求. 5.3数据分析层技术要求. 5.4应用管理层技术要求. 5.5传输接口层技术要求.. 附录A(规范性)用能数据采集上传要求 附录B(规范性)用能指标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3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是YD/TXXXXX《数据中心和通信机房基站能源智慧化应用技术要求》的第3部分,YD/TXXXX已 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一一第2部分:能源综合管控平台架构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 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 院有限公司,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维谛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中兴通讯股 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控捷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香江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武汉网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中通服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动 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电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广东南方电信 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赛尔通信服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娟娟、孙文波、杜民、石莹、齐曙光、刘郑海、刘强、陈东旭、王琰、赵云飞、 唐欧毅、曲鑫、谈骞、侯春华、杨睿、吴丽军、苏宁焕、王磊、姜忠隆、李世伟、慈松、刘敬伟、孙吴、 章鹏、陆卫方、张弛、孙国同、秦跃军、胡双平、房宗训、唐伟炼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 引言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和通信机房基站作为信息化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承载着越 来越多的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功能,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压力.

为了应对能源供应 和环境保护的挑战,实现数据中心和通信机房基站的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满 足数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必要制定数据中心和通信机房基站能源智慧化应用技术要求的标准, 指导数据中心和通信机房基站的能源智慧化应用,促进能源节约和碳中和,支撑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

因此,制定了本系列标准.

“数据中心和通信机房基站能源智慧化应用技术要求”系列标准结构和名称如下: 一一第1部分:总则.

目的在于规范数据中心、通信机房和基站的能源智慧化.

一一第2部分:能源综合管控平台架构.

目的在于规范数据中心和通信机房基站能源智慧化应用的 能源综合管控平台架构.

一-第3部分能效管理系统.

目的在于规范数据中心和通信机房基站能源智慧化应用的能效管理 系统功能架构及各类功能.

本文件是“数据中心和通信机房基站能源智慧化应用技术要求”系列文件第3部分:能效管理系统, 主要规定了数据中心和通信机房基站能源智慧化应用的能效管理系统的整体功能架构、各类功能及其技 术要求.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YD/TXXXX-XXXX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20.10 CCS M 4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通信电缆氟塑料发泡绝缘射频同轴电缆 纵包编织外导体型 Telemunication cables-Foamed fluoroplastic dielectric radiofrequency coaxial cables -Longitudinally wrapped,braided outer conductor typ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XXXX-XXXX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4.1通则.. 4.2产品型号 4.3产品标记 4.4电缆结构图 5要求. 5.1内导体 5.2绝缘 5.3外导体或屏蔽 5.4护套... 5.5电气性能 5.6机械和环境性能 5.7限用物质含量, 6 5.8标志.. 5.9交货长度 5.10工程使用设计参数 6试验方法... 6.1电缆外观 6.2内导体 6.3绝缘... 6.4外导体 6.5护套 6.6电气性能 8 6.7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 9 6.8限用物质含量 10 7检验规则 10 7.1总则 10 7.2检验分类 10 7.3术语限定 10 7.4出厂检验 10 7.5型式检验 8包装、运输和贮存 12 8.1包装... 8.2运输和贮存 12 附录A(资料性)工程使用设计参数,
YD/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中国信 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 司、赣州金信诺电缆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信息通信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芳、桂宏兵、李军、宋志佗、刘骋、刘永坤、蓝燕锐、代康、王谦、黄奇平、 徐竞奕、肖仁贵、翟庆诗、韩超、邵世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
YD/TXXXXXXXX 通信电缆氟塑料发泡绝缘射频同轴电缆纵包编织外导体型 1范围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室内场合中用来传输信号的氟塑料发泡绝缘纵包编织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的设计、制 造和检验,其工作频率为50 MHz~6000MHz.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951.1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厚度和外形 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B/T2951.11-2008,IEC60811-1-1:2001,IDT) GB/T3048.10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 GB/T3198铝及铝合金箔 GB/T3953电工圆铜线 GB/T4909.2裸电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4909.3裸电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拉力试验 GB/T4910镀锡圆铜线 GB/T17651.2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第2部分:试验程序和要求 (GB/T 17651. 22021 IEC 610342:2019 IDT) GB/T17737.1-2013同轴通信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总则、定义和要求(IEC61196-1:2005, IDT) GB/T17737.101同轴通信电缆第1-101部分:电气试验方法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 17737. 101-2018 IEC 611961101:2005 IDT) GB/T17737.102一同轴通信电缆第1-102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电缆介质绝缘电阻试验 (GB/T 17737.102-2018 IEC 611961102:2005 IDT) GB/T17737.103同暂通信电缆第1-103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电缆的电容试验 (GB/T 17737. 1032018 IEC 61196-1-103:2015 IDT) GB/T17737.105同轴通信电缆第1-105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电缆介质的耐电压试验 (GB/T 17737.1052018 IEC 611961-105:2005 IDT) GB/T17737.108同轴通信电缆第1-108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特性阻抗、相位延迟、群延迟、电长 度和传播速度试验(GB/T17737.108-2018,IEC61196-1-108:2011,IDT) GB/T17737.112同轴通信电缆第1-112部分:电气试验方法回波损耗(阻抗一致性)试验 (GB/T 17737.112-2018 IEC 611961112:2006 IDT) GB/T17737.201同轴通信电缆第1-201部分:环境试验方法电缆的冷弯性能试验 (GB/T 17737. 201-2018 IEC 611961201:2009 IDT) GB/T17737.302同轴通信电缆第1-302部分:机械试验方法偏心度试验(GB/T 17737. 302-2018 IEC 611961302:2005 IDT) GB/T17737.314同轴通信电缆第1-314部分:机械试验方法电缆的弯曲试验 (GB/T 17737. 3142018 IEC 611961314:2015 IDT) GB/T18380.35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5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 直蔓延试验C类(GB/T 18380.35-2022,IEC60332-3-24:2018,IDT) GB/T23309电缆屏蔽用铝镁合金线 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YD/TXXXX-XXXX GB/T29197-2012铜包铝线 GB/T39560(部分)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GJB973B-2021柔软和半硬射频电缆通用规范 JB/T8137(部分)电线电缆交货盘 JB/T11131电线电缆用聚全氟乙丙烯树脂 SJ/T11411铜包钢线 YD/T3718通信电缆光缆用低烟低卤阻燃软聚氯乙烯塑料 IEC62153-4-4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4部分:电磁兼容(EMC)3GHz及以上频率屏蔽衰 减a试验方法三同轴法(Metallic munication cable test methods-Part 4-4: Electromagnetic patibility (EMC)-Test method for measuring of the screening attenuation 8 up to and above 3 GHz triaxial method)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4.1通则 产品分类按产品结构、材料、特性阻抗等进行区分,具体见产品型号.

4.2产品型号 产品型号由型式代号和规格代号组成,型式代号按表1规定,规格代号按表2规定.

表1型式代号 分类 内导体 绝缘 外导体或屏蔽 护套 标称特性阻抗 类型标识 代号含义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代号含义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发泡聚全 铝塑复合带织包 阻燃聚 标称特 省略 裸铜线 FF 省略 VZ 50 性阻抗50 省略 氯乙丙烯 镀锡钢线编织 氯乙烯 /s 标准屏蔽电缆.

H 通信 电缆 CS 铜包钢线 发泡全氟 铝塑复合带级包 聚全氟 性阻抗75 标称特 三屏蔽电缆b 铜包铝线 FP 烷氧基共 A 铝镁丝编织 乙丙烯 75 CA 聚物 Q 四屏蔽电缆 .

铝塑复合带纵包-镀锡铜线或铝读致线编织铝塑复合带纵包.

铝塑复合带纵包镀锡铜线或铝镁丝线编织.

.

铝塑复合带纵包镀锡铜线或铝镁丝线编织铝塑复合带纵包镀锡铜线或铝镁丝线编织.

表2规格代号 单位为毫米 规格代号 503 504 507 753. 5Q 75-4 754T 75-4Q 75-7Q 内导体标称直径 0.94 1.42 2.74 0.81 1.02 1.02 1.02 1. 63 绝缘标称直径 2.79 3 81 7.24 3.56 4. 24 4.24 4.24 7.11 4.3产品标记 产品标记由产品型号和本文件编号组成.

示例:内导体为钢包钢线、内导体标称直径为1.02m、绝缘为发泡聚全氟乙丙烯、绝缘标称直径为4.24mm、外导 体为鼠包镀锡铜线编织纵包镀锡钢线编织、护套为聚全氟乙丙烯、标称特性阻抗为75Ω的射频网轴电缆标记为: HCSFFF754QYD/T XXXX202X 4.4电缆结构图 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240 CCS L6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 面向云计算的零信任体系 第5部分:业务安全能力要求 Cloud puting oriented zero-trust system Part 5:Service security capabilityrequirement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发布 [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xxxxxxxxx 目次 前 言 IV 言 M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业务安全体系适用场景, 5业务安全应用体系架构. 6画像层... 7算法层, 8业务风险运营. 9业务安全能力要求, 附录A(规范性)内容安全能力要求 附录B(规范性)交易安全能力要求.

II' 附录C(规范性)信贷安全能力要求 .15 附录D(规范性)营销安全能力要求. 18 附录E(规范性)钧负安全能力要求. 21 附录F(规范性)防伪溯源安全能力要求 信息服务平台 23 附录G(规范性)私域安全能力要求 .25
YD/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是YD/T4598《面向云计算的零信任体系》的第5部分.

YD/T4598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体架构 第2部分:关键能力要求 第3部分:安全访问服务边缘能力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代替YD/T3796-2020《基于云计算的业务安全风险解决方案技术要求》,与YD/T3796- 202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私域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5章) 增加了业务安全适用场景(见第4章) 增加了业务安全体系架构(见第5章) 删除了业务安全能力等级划分(见2020年版第4章) 增加了防伪溯源安全能力要求(见附件F) 增加了私域安全能力要求(见第附件G)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 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网络 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 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芯盾时 代科技有限公司.

7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卫斌、郭雪、孔松、李忆晨、马铭洋、吴倩琳、王永霞、王浩硕、何亮忠、 杨佳丽、季文东、林顺东、王鑫渊、张锐刚、信雨含、康和、万晓兰、孙松儿、谌鹏、邹艳鹏、张 敏、李萌、郑佳佳、吴潇、陈东鹏、杨志伟.

难信息服务平台 I1
YD/TxxxXxXxxx 引言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为各产业提质降本增效带来活 力,产业数字化转型迎来发展浪潮.

同时,数字化转型中IT架构的变革为企业带来新的安全需求和挑 战,传统安全建设理念和手段遭遇瓶颈,如何更有效地保障数字资产与业务的安全可信,成为企业数 字化转型中的难点.

零信任、安全即服务、原生安全等新一代安全技术与业态兴起,为企业数字化转 型安全建设提供思路和手段.

《面向云计算的零信任体系》标准对满足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新一代零信任安全架构进行规范,拟 由六个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总体架构.

目的在于规范系列标准所涵盖的内容.

-第2部分:关键能力要求.

目的在于规范云环境下零信任产品的核心能力.

第3部分:安全访问服务边缘能力要求.

目的在于规范SASE场景下网络与安全的能力.

第4部分:数据保护能力要求.

目的在于规范云环境下数据保护产品的能力要求,为基于零信 任理念进行数据最小化授权和保护提供支撑.

第5部分:业务安全能力要求.

目的在于规范云环境下基于零信任理念的业务安全能力.

一第6部分:数字身份安全能力要求.

目的在于规范云上资源全面身份化后,其数字身份的安全 管控能力.

本文件是《面向云计算的零信任体系》的第5部分主要规范云环境下零信任产品的业务安全能力, 包括业务形态安全以及业务流程安全两个部分,业务形态安全包括内容安全、钓鱼安全、防伪溯源安 全、私域安全四个部分的能力要求,业务流程安全包括交易安全、信贷安全与营销安全三个部分的能 力要求.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1
YD/Txxxxxxxxx 面向云计算的零信任体系第5部分:业务安全能力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面向云计算零信任体系的业务安全能力要求,包括面向零信任的业务安全能力体系 适用场景、业务安全总体架构、业务安全能力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服务提供商在提供业务安全服务时的功能设计、产品研制、能力评估,同时适用于 用户在进行业务安全能力管理、对自身业务安全体系进行设计和评价时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32400-2015信息技术云计算概览与词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云计算cloudputing 一种通过网络将可伸缩、弹性的共享物理和虚拟资源池以按需自服务的方式供应和管理的模式.

[来源:GB/T32400-2015.3.2.5] 3.2 业务安全 business security 保护业务系统正常逻辑免受被滥用或募改,减少业务目的与业务结果产生不确定性的措施或手 段.

3.3 业务安全风险business security risk 业务正常逻辑面临的被滥用或募改的威胁,进而导致业务目的与业务结果产生不确定性的威胁.

注:威助包含但不限于金融欺诈、账户盗刷、内容违规等.

3. 4 业务安全解决方案business security risk solutions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 240 CCS L6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1/0 [代替YD/T] 面向云计算的零信任体系 第6部分:数字身份安全能力要求 Cloud puting oriented zero-trust system Part 6:Capability requirements of digital identity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2023. 10 [××××]-[××]-[××]发布 [×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xxxxxxxxx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缩略语..... 2 5数字身份安全关键要素.

2 6身份管理能力要求. 3 6.1数字身份管理, 3 6.2属性管理, 4 6.3角色管理, 4 6.4身份生命周期管理, 4 6.5身份源管理. 4 6.6自服务管理. 4 7身份认证能力要求. .5 7.1认证源管理. ..5 7.2用户认证. .. 7.3设备认证.. ..5 7.4认证方式管理, .. 7.5认证策略. .. 8身份风险分析能力要求 6 8.1全域风险感知. ..6 8.2风险评估与处置, ..6 9授权和访问控制能力要求. 6 9.1访问控制. .6 9.2特权访问管理, 6 10审计管理能力要求, 7 10.1日志审计. 7 10.2合规审计.. 10.3安全审计.
YD/Txxxxx 11开发与集成管理能力要求.. 11.1开发友好, 11.2API开放 11.3集成能力.. 11.4接口支持.. 12通用能力要求. 12.1数据安全性 12.2业务连续性 12.3多租户隔离性, 12.4三员管理.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 起草.

《》 一一第1部分:总体架构 一一第2部分:关键能力要求 第3部分:安全访问服务边缘能力要求 一第4部分:数据保护工具要求 一一第5部分:业务安全能力要求 一第6部分:数字身份安全能力要求 本文件为YD/T×XXXX-XXX×的第6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 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指掌 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芯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易安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天翼安全科技有 限公司、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派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持安科技有限公司、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信大捷安 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倩琳、陈镇东、孔松、郭雪、王喜兵、季文东、李永波、张丽婷、黄超、 蔡东赞、张淼、季晟宇、吴奕鹏、王拥军、侯芳、韦钦海、于振伟、王典、曾帅、王肖斌、孔维国、 冯尧、陈栋、刘治平、邵根波、谌鹏、邹艳鹏、许金旺、陈晓、沈舒莉、王鑫渊、张星、吴良华、张 雄伟、何艺、杨柳、赵菁菁、刘为华、辛梓妮、康和、陈洪国、刘晨、谭翔、严益昌、胡向亮、田丽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丹、叶海鹏、江严明、邹小蔚 II1
YD/Txxxxxxxxx 引言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为各产业提质降本增效带来活 力,产业数字化转型迎来发展浪潮.

同时,数字化转型中IT架构的变革为企业带来新的安全需求和 挑战,传统安全建设理念和手段遭遇瓶颈,如何更有效地保障数字资产与业务的安全可信,成为企业 数字化转型中的难点.

零信任、安全即服务、原生安全等新一代安全技术与业态兴起,为企业数字化 转型安全建设提供思路和手段.

由六个部分构成.

一一第1部分:总体架构.

目的在于规范系列标准所涵盖的内容.

一一第2部分:关键能力要求.

目的在于规范云环境下零信任产品的核心能力.

一一第3部分:安全访间服务边缘能力要求.

目的在于规范SASE场景下网络与安全的能力.

一一第4部分:数据保护工具要求.

目的在于规范云环境下数据保护工具的能力要求,为基于零信 任理念进行数据最小化授权和保护提供支撑.

一一第5部分:业务安全能力要求.

目的在于规范云环境下基于零信任理念的业务安全能力.

一一第6部分:数字身份安全能力要求.

目的在于规范云上资源全面身份化后,其数字身份的安全 管控能力.

本部分为《面向云计算的安全信任体系》标准的第6部分,明确了数字身份安全能力要求,包括 身份管理能力要求、身份认证能力要求、身份风险分析能力要求、授权和访问控制能力要求、审计管 理能力要求、开发与集成管理能力要求和通用能力要求.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A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40 CCS M 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XX 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管理 技术要求 第2部分:系统功能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 of mobile Internet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Part 2 : System function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XXXX.2XXXX 目次 前 II 引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管理功能结构. 6客户体验数据采集功能要求. 6.1数据采集范围. 6.2网络数据采集.

6.3终端数据采集. 6.4管理数据采集.

7数据预处理功能要求. 7.1数据预处理功能概述. 7.2去除唯一属性.

7.3缺失值处理.. 7.4数据标准化. 8分析服务功能要求.

8.1分析服务概述 8.2指标计算. 8.3关联分析. 8.4数据存储. 5 9应用功能要求.

9.1应用功能概述 9.2指标监测. 9.3质差定位.

9.4工单分析.. 6 9.5VIP用户保障 9.6信令回溯 9.7运营支撑.. 10性能及可靠性要求 10.1系统性能. 10.2系统可靠性.
YD/TXXXX.2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YD/TXXXX《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管理技术要求》的第2部分.

YD/TXXXX已经发布 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基本原则: 一第2部分:系统功能: 一第3部分:数据模型; 第4部分:终端数据采集; 第5部分:网络数据采集: 第6部分:管理数据采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 司、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珂、王晴、刘霖筠、刘丽、叶玉剑.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
YD/TXXXX.2XXXX 引言 为了不断为广大客户提供新的、高质量的业务,增强竞争能力,使网络和业务产生巨大的经济效 益,各大电信运营商一方面在不断扩大其网络规模,另一方面需要改进客户体验,推广和管理新的增 值业务.

这就要求电信业务运营商不仅需要具备有效的管理网络设备和资源,更要关注用户端到端体 验评价,具备对移动互联网用户实际体验的采集、分析能力.

本标准旨在从用户业务体验角度出发, 对4G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端到端感知质量数据采集、分析进行规范,为业务感知评价及优化、精细 化运营等提供支持,对于实现移动互联网全业务端到端管理,提高面向客户的维护效率,提升客户服 务水平,降低移动用户感知分析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转变维护模式都将 具有重要的意义.

《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管理技术要求》拟由六个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基本原则.

主要内容包括: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管理应用场景;移动互联网客户体 验评价方法: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管理功能结构: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管理物理结构.

一第2部分系统功能.

规定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管理数据预处理、分析呈现以及系统管理的各 项功能需求.

-第3部分:数据模型.

规定基础数据的信息模型.

-第4部分:终端数据采集.

规定从终端侧采集、存储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数据的功能需求.

-第5部分:网络数据采集.

规定从网络侧采集、存储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数据的功能需求.

第6部分:管理数据采集.

规定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管理系统与专业网管、CRM系统、工单 系统、客服系统的接口功能需求.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XXX.2XXXX 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管理技术要求 第2部分:系统功能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包括客户体验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分析 服务、应用功能等.

本文件适用于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2: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P 手机应用程序 Application AR 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 CPU 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RM 客户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DNS 域名解析服务 Domain Name Service DPI 深度报文检测 Deep Packet Inspection eNB 增强型接入网节点 Enhanced Node B GIS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HSS 高速交换机 High Speei Switching IMSI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Intemstiorai Mobic Subscriber Identity IP 互联网协议 Internet Protocol KPI 关键性能指标 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 KQI 关键质量指标 Key Quality Indicator LTE 长期演进技术 Long Term Evolution MME 移动管理实体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SISDN 手机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 Mobile Subscriber 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number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5.210 CCS L7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XXXX-XXX 分布式应用架构通用技术能力要求 第4部分:服务网格平台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general technical capability requirements -Part 4: Service mesh platform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 XXXX-XX-XX发布 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xX0XxXXX 目 言 . 11I 引言 IY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2 5服务网格平台技术能力模型 6控制平面能力要求 6.1基本管理模式 6.2配置数据管理 6.3代理生命周期管理 6.4多用户管理 6.5平台可观测性支持 6.6控制平面可扩展性 7数据层面能力要求 7.1服务发现 7.2服务接入 7.3服务网关 5 7.4 流量治理 7.5 灰度发布 7.6数据平面可扩展性 7.7热升级 7.9数据平面模式支持 7.8非容器化支持 8平台安全能力要求 8.1服务身份识别与证书管理 8.2授权 8.3通信加密 8.4账号权限管理 8.5统一安全审计 9平台运维能力要求 9.1维护 9.2隔离故障代理 9.3网格诊断 9.4健康检查 9.5故障注入 9.6可观测性 10
YD/T X0XXXXX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X0XC-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Commemed随王非少一句专利的话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杭州 网易数之帆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易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 信集团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中国 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邹文浩、闫丹、陈蛇力、王夕宁、罗广明、马子昂、冯常健、装斐、戚玲娟、 刘洋、林杨、许振文、温怀湘、徐芳辰、鲁叶、邀明、万晓兰、郑佳佳、王萃期、毕赢木.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11
YD/T X0XXXXX 引言 在当今云原生与微服务架构盛行的时代,服务网格作为实现服务间通信、流量管理、安全策略实施 等关键功能的核心基础设施,其标准化对于构建和维护高效、可靠且可扩展的分布式系统具有至关重要 的意义 本文件规定了服务网格平台的功能架构以及技术指标,服务网格平台具备的功能项分为控制平面能 力、数据平面能力、平台安全能力、平台运维能力以及平台性能等五个部分,控制平面对服务网格系统 和其上的应用提供了服务注册发现、路由规则、证书、可观测性等一系列管理性系统服务,数据平面负 责调节和控制服务网格系统内的网络通信,平台安全能力通过身份与证书管理、授权和安全申计等能力 保障服务网格平台运行安全,平台运维能力为提供被托管业务系统提供可观测、健康检查、诊断、维护 等功能,平台性能对多种常见应用场景下的服务网格平台的稳定性、效率等性能指标提供了参考指标.

伴随看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分布式应用架构成为应用的主流架构.

为了规范分布式应用架构下 相关云原生技术平台的技术能力,促进云原生市场健康繁荣发展.

开展分布式应用架构通用技术能力要 求标准化活动势在必行.

本文件是“分布式应用架构通用技术能力要求”系列文件第4部分,该系列标准w的结构、名称和 目的如下: 一-第1部分:通用微服务平台.

目的在于规范微服务平台技术能力要求.

一一第2部分:安全容器平台,目的在于规范安全容器平台技术能力要求.

一一第3部分:云原生数据库,目的在于规范云原生数据库技术能力要求.

一一第4部分:服务网格平台.

日的在于规范服务网格平台技术能力要求.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80 CCS M 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302.3-XXXX 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网络管理技 术要求 第3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 QuantumKeyDistribution(QKD)network management Part 3:EMS-NMSinterface mon information model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4302.3xxxx 目次 前 言 IV 言 V 1范围. .6 2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7 5对象信息模型 5.1对象描述的格式说明 ..7 5.2配置信息模型 ..8 5.3故障管理信息模型(可选) ..49 5.4性能管理信息模型 .51 5.5通知管理信息模型.

.58 5.6安全管理信息模型. .65 5.7维护管理信息模型(可选) .67 6数据结构说明. .69 6.1数据结构描述的格式说明 .69 6.2配置对象数据类型定义. .69 6.3故障管理数据类型定义. .80 6.4性能管理数据类型定义 ..2 附录A(资料性)UML关系图图例说明 .87 A.1泛化 .87 A.2实现 87 A.3依赖 .87 A.4关联 ..88 A.5聚合. ..88 A.6组合. ..88 A.7 0..n. ..88 A.8 1..n. 服务平台 88
YD/T4302.3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是YD/T4302《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的第3部分.

YD/T4302已 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网络管理系统(NMS)功能: --第2部分:EMS-NMS接口功能; --第3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 司、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循态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勃、任国伟、王郁、赖俊森、岳斌、冯霄鹏、王学富、黄凡、周颖明、蒋 臣迪.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
YD/T4302.3xxxx 引言 YD/T4302《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网络管理技术要求》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若作为一个文件 篇幅过大.

因此,将系统功能、接口功能、接口模型、接口消息定义的要求分别编制成不同的分册,预 计包含以下5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网络管理系统(NMS)功能,主要规定QKDN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一第2部分:EMS-NMS接口功能,主要规定QKDN网元管理系统与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功能 需求: 一一第3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主要定义与实现技术无关的QKD网络EMS与NMS之 间的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第4部分基于REST技术的EMS-NMS接口,主要规定采用REST技术定义的QKD网络EMS与NMS 之间的接口消息模型.

一一第5部分: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主要规定QKDN网元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1
YD/T 4302.3xxx 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3部分:EMS- 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管理体系中EMS-NMS接口的通用信息模型和功能.

本文件适用于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管理系统研发、测试和运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YD/T4302.2-2023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2部分:EMS-NMS接口功能 3术语和定义 YD/T4302.2-20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多层子网multiLayer subnetwork 为了进行管理的目的,对网络功能划分为多个层级的子网,每一层子网又可以划分为更小的子网.

3. 2 物理终端点physicaltorminetion point 表示拓扑连接的终端功能的物理端口.

[来源:YD/T3727.3-2022 3.1.10] 3. 3 拓扑连接topologicallink 两个由同一EMS管理的物理终端点(即物理端口)之间的链路.

[来源:YD/T 3727.3-2022 3.1.6] 注:这两个终端点并不一定处于相邻的网元,拓扑连接可表示终端点之间的逻辑连接(如拓扑连接可能跨越由另外 不同的EMS管理的网元).

3. 4 子网subnetwork 为了进行管理的目的,对网络进行功能分割的子集.

[来源:YD/T3727.3-2022,3.1.7,有修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 180 CCS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3907.6-20XX 基于BB84协议的量子密钥分发 (QKD)用关键器件和模块第6部 分:量子态解码模块 Key ponents and modules for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QKD) based on BB84 protocolPart 6:quantum-state decoder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3907.6-20XX 目次 前 III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技术要求... 6 5.1光纤要求. 6 5.2光电特性要求.

5.3极限工作条件. 5.4推荐工作条件.

5.5外观要求.. 8 5.6环保符合性., 8 6参数测试. 6.1测试环境要求. 6.2测试仪器要求. 8 6.3量子态解码正交误差 8 6.4量子态解码共轭误差. II 6.5插入损耗. 12 6.6光回波损耗. 13 6.7输出端光回波损耗. 13 6.8调制带宽... 14 6.9射频半波电压 14 6.10电回波损耗. 14 7可靠性试验 14 7.1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 14 7.2可靠性试验要求. 15 7.3失效判据 16 8检验规则.. 16 8.1检验分类 16 8.2出厂检验.

16 8.3型式检验.

17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7 9.1标志. 17 9.2包装 81 9.3运输 18 9.4贮存 18
YD/T3907.4-20XX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3907.6-20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是YD/T3907《基于BB84协议的量子密钥分发(QKD)用关键器件和模块》的第6部分.

YD/T390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光源: 第2部分:单光子探测器: 第3部分: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第4部分:诱骗态调制模块: 第5部分:量子态编码模块; 第6部分:量子态解码模块.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 有限公司、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浙江 九州量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创为量子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武 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广东国腾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易迅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量子技 术研究院、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开启科量子技术(安徽)有限公司、山东量子科学技 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山东国迅量子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国光量子科技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东东、唐世彪、张萌、赖俊森、肖希、华昕、郝鹏磊、刘洋、李明翰、齐若 琳、程明、韩雁鑫、郭邦红、刘艳华、韩玄、刘驰、王其兵、刘仁德、范元滨、马昆、赵义博.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1.220.10 CCS M4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4083.2-202X 数字通信对称电缆用连接器 第2部分:8通道RJ45型 非屏蔽活动和固定连接器 Symmetricalcable connectors for digital munications-Part 2:RJ45type for 8-way unshielded free and fixed connector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202X-XX-XX发布 202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YD/T 4083.2-202X 目次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产品型号与标识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包装、运输和贮存 安装及使用温度 参考文献.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4083.2-202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YD/T4083《数字通信对称电缆用连接器》第2部分.

YD/T408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8通道RJ45型非屏蔽活动和固定连接器.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通维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亨通线缆 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赣州金信诺电缆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竞奕、李克坚、邵世杰、薛梦驰、马俊、刘泰、许江波、陈宁虎、代康、淮 平、阎传文、李芳、张磊、彭媛、郭志宏、李文、杨桃、周川楠.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
YD/T4083.2202X 引言 数字通信对称电缆用连接器,主要应用于信息通信用户基础设施综合布线系统中的通信设备端口、 配线单元、工作区模块(电信插口T0)等,实现与数字通信对称电缆的快速端接.

数字通信对称电缆用连接器包括有8通道RJ45型非屏蔽连接器、8通道RJ45型屏蔽连接器、M12型圆 形连接器等.

由于这些产品的结构差异较大,性能要求不一致,为了能够清晰地规范各自要求,YD/T4083 《数字通信对称电缆用连接器》根据其产品结构拟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第1部分:总则.

规定该类型连接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与命名、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8通道RJ45型非屏蔽活动和固定连接器.

规定了该类型连接器的产品详细规范: 一第3部分:8通道RJ45型屏蔽活动和固定连接器.

规定了该类型连接器的产品详细规范: 一第4部分:M12型圆形连接器.

规定了该类型连接器的产品详细规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Ⅲ1
YD/T4083.2-202X 和固定连接器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数字通信对称电缆用8通道RJ45型非屏蔽活动和固定连接器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 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输、贮存、安装及使用条件.

本文件适用于在信息通信综合布线系统中,数字通信对称电缆用8通道RJ45型非屏蔽活动和固定连 接器(以下简称为“连接器”)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21-2020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IEC60068-1:2013 IDT)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 28591: 1999 IDT) GB/T4210-2015电工术语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IEC60050-581:2008,IDT) GB/T5095.1-1997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1部分:总则(IEC 5121:1994 IDT) GB/T5095.5-1997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5部分:撞击试验(自由元件)、 静电荷试验(固定元件)、寿命试验和过负荷试验(IEC512-5:1992,IDT) GB/T5095.2509-2020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25-9部分:信号完整性试 验试验25i:外来串扰(1EC60512-25-9:2008,IDT) 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YD/T926.1信息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1部分:总规范(ISO/IEC11801:2017,NEQ) YD/T4083-2022数字通信对称电缆用连接器第1部分:总则 IEC60512-27-100:2011电子设备连接器试验和测量第27-100部分:IEC60603-7系列连接器500 Ml 以下的信号完整性试验.试验27a 到27g(Connectors for electronicequipment-Tests and measurements-Part 27100: Signal integrity tests up to 500 MHz on IEC 606037 series connectors -Tests 27a to 27g) 3术语和定义 YD/T4083-2022、YD/T926.1、GB/T4210-2015、GB/T5095.1-199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7.140 NB P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35070-2024 代替NB/T35070-2015 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编制规程 SpecificationforPreparation ofResettlementPlanning forHydropowerProject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4-05-24发布 2024-11-24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编制规程 SpecificationforPreparation of ResettlementPlanning forHydropowerProjects NB/T35070-2024 代替NB/T35070-2015 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24年11月24日 2024北京
国家能源局 公告 2024年第2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国家能源局批准 《Specification for Reservoir Arca Engincering GeologicalInvestigation of 计规范》等4项能源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附件3),现予以发布.

附件: 1.行业标准目录 2.行业标准外文版目录 3.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国家能源局 2024年5月24日
附件1: 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 标准 采标号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11 199 NB/T 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 35070-2024 35070-2015 NB/T 编制规程 2024-05-24 -11-0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前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2021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外 文版翻译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21)9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 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概述、规划大纲主要成果、规 划设计依据和原则、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城镇处理规划设计、专业项目处理 规划设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处理规划设计、水库库底清理规划设计、项目用地、 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概算、实施组织设计、其他.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本规程代替了《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编制规程》NB/T35070 -2015,修订时更名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编制规程》.

中,“, 涉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内容纳入本章进行规定.

占补平衡”章中的相关内容纳入本章进行规定.

一增加了附录A移民安置规划编制目录.

一修订了“农村移民安置”的相关内容,本章更名为“农村移民安置规划 设计”,删除了环境容量分析,将“农村移民安置规划方案”的相关内容纳入“规 划大纲主要成果”章进行规定.

将“城市集镇现状、影响情况及处理方案”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大纲主要成果” 章进行规定.

,“, 设计”,将原规程各专业项目现状、受影响情况及处理方案的相关内容统一纳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060.20 CCS K1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173-20XX 代替YD/T1173-2016 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 Flame-retardant and fire resistant flexible cables for munication power supply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1173-20XX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号与标记 4.1型号 4.2标记 5要求. 5.1导体 5.2隔离层 5.3耐火层 5.4绝缘层 5 5.5缆芯 6 5.6内衬层或内护层 铠装 6 5.7 5.8护套, 5.9机械物理性能和环境性能 8 5.10电气性能 9 5.11燃烧试验 5.12限用物质含量 5.13标识 10 5.14交货长度 10 6试验方法 6.1总则.. 10 6.2绝缘电阻 11 6.3耐电压试验 .11 6.4标识检查 11 7检验规则 12 7.1总则 12 7.2术语定义 12 7.3出厂检验 12 7.4型式检验 12 8包装、运输、贮存、安装及使用 13 8.1包装 13 8.2运输 13 8.3贮存 13 8.4安装及使用 13
YD/T 1173-20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YD/T1173-2016《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续》,与YD/T1173-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工作温度为90℃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的型式代号及要求(见4.1.2、4.1.3.1、5.4.3、 5.9): 一增加了成束阻燃A类无卤低烟软电缆的要求(见4.1.2、4.1.3.1、5.4.3): 一增加了成束阻燃C类无卤低烟软电缆的典型型式(见4.1.2、4.1.3.1、5.4.3); 一增加了低温冲击试验、低温卷绕试验和低温拉伸试验中适用于更低温度条件下的说明(见5.9): 一删除了氧指数要求(见2016年版的4.9.1、4.9.2); 增加了限用物质含量限值要求(见5.12): 增加了对试验结果进行修约的规定(见6.1.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德电缆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 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通维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建宇、谢红国、周建栋、张跃宗、郝顺、葛小言、杨文华、薛梦驰、罗勇、 陈少华、郭云峰、刘泰、翟庆诗、谢书鸿、林天.

本文件于2001年首次发布,2010年第一次修订,2016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1
YD/T 1173-20XX 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的型号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 贮存、安装及使用.

本文件适用于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以下简称电缆)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951.1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 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B/T2951.11-2008,IEC60811-1-1:2001,IDT) GB/T2951.12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 方法(GB/T 2951.12-2008 IEC 6081112:1985 IDT) GB/T2951.13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方 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GB/T2951.13-2008 IEC60811-1-3:2001 IDT) GB/T2951.14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 (GB/T 2951. 142008 IEC 6081114: 1985 IDT) GB/T2951.2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 -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GB/T2951.21-2008 IEC60811-2-1:2001 IDT) GB/T2951.3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GB/T2951.31-2008 IEC60811-3-1:1985 IDT) GB/T2951.32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GB/T2951.32-2008 IEC60811-3-2:1985 IDT) GB/T2952.3-2008电缆外护层第3部分: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 GB/T3048.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3048.5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 GB/T3048.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GB/T3048.9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9部分:绝缘线芯火花试验 GB/T3048.10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0部分:挤出护套火花试验 GB/T3953-2009电工圆铜线 GB/T4909.2裸电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4910-2022镀锡圆铜线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7650.2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酸度(用pH测量)和 电导率的测定(GB/T17650.2-2021 IEC60754-2:2019 IDT) GB/T17651.2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第2部分:试验程序和要求(GB/T 17651. 22021 IEC 610342: 2019 IDT) GB/T18380.12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 试验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GB/T18380.12-2022 IEC60332-1-2:2015 IDT) GB/T18380.33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3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 直蔓延试验A类(GB/T 18380.33-2022 IEC 60332322:2018 IDT) GB/T18380.35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5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 直蔓延试验 C类(GB/T 18380.35-2022 IEC60332-324:2018 IDT)
YD/T 1173-20XX GB/T19216.21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额定 电压0.6/1.0kV及以下电缆(GB/T 19216.212003,IEC60331-21:1999 IDT) 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39560(部分)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JB/T8137.2电线电缆交货盘第2部分:全木结构交货盘 JB/T8137.4电线电缆交货盘第4部分:型钢复合结构交货盘 YB/T024-2008铠装电缆用钢带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型号与标记 4.1型号 4.1.1型号的组成 电缆的型号由型式代号、规格和额定工作电压组成,中间用空格隔开,其构成如图1所示.

额定工作电压 规格 型式代号 图1型号的组成 4.1.2型式代号 型式代号由燃烧特性代号、系列代号、绝缘材料代号、护套材料代号、外护层代号和最高工作温度 代号等6个部分组成,其构成如图2所示.

有多种燃烧特性要求时,其代号按无卤低烟、阻燃和耐火的顺 序排列.

最高工作温度代号 分隔号 外护层代号 护套材料代号 绝缘材料代号 系列代号 分隔号 燃烧特性代号 图2型式代号的构成 型式代号中各部分的分类代号如下: a)燃烧特性代号: -Z:单根阻燃: -ZC:成束阻燃C类; -ZA:成束阻燃A类; WD:无卤低烟: N:耐火.

b)系列代号:R:软电缆系列.

c)绝缘材料代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80.10 CCS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1997.2-202X 代替YD/T1997.2-2015 通信用引入光缆 第2部分:圆形光缆 Drop optical fibre cables for telemunication Part 2:Round-type optical fibre cable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202X-XX-XX发布 202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1997.2-202X 目次 前 言 III 引 言 A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与型号 2 4.1分类 4.2型式 2 4.3规格.. 4.4产品型号和标记 5要求, 5.1结构 5.2长度 5 5.3性能要求 5 6试验方法 11 6.1总则 11 6.2光缆结构检查 6.3光缆长度检查 14 6.4紧套光纤弯曲性能 14 6.5光缆护套性能试验 .14 6.6光缆机械性能试验 16 6.7光缆环境性能试验 18 6.8光缆标志检查 19 6.9限用物质含量 19 7检验规则 7.1总则 19 7.2检验术语 19 7.3出厂检验 .20 7.4型式检验 20 8标志、使用说明书 .21 8.1标志 21 8.2使用说明书 21 9包装、运输和贮存 22 9.1包装.... 22 9.2运输和贮存 22 附录A(资料性)光缆的典型结构 3
YD/T1997.2-202X 附录B(资料性)自承式圆形引入光缆安装时悬挂点的固定夹持方式. 参考文献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1997.2-202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是YD/T1997《通信用引入光缆》的第2部分,YD/T199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蝶形光缆: 第2部分:圆形光缆; 第3部分:预制成端光缆组件: 一第4部分:光电混合缆.

本文件代替YD/T1997.2-2015《通信用引入光续第2部分:圆形光缆》,与YD/T1997.2-2015相 比,除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双护套和单芯紧套松套管结构型式及相关要求(见4.2.2、附录A): b)更改了光缆结构型式代号(见4.2.2,2015年版的4.2): c)增加了B6类单模光纤的要求(见4.3、5.3.1); d)增加了非金属增强构件的要求(见5.1.6): e)增加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护套材料的要求(见5.1.5.1、5.3.2.1、5.3.2.2): f)增加了撕裂绳的要求(见5.1.7): g)增加了阻水层的要求(见5.1.8): h)更改了不同使用场景下光缆对应的护套材料类型的要求(见5.1.5.1,2015年版的5.1.7): i)更改了成缆后紧套光纤弯曲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3.1.3、6.4,2015年版的5.3.1.3、 6.4) : j)增加了室内外架空引入(II1)敷设方式及对应的拉伸力、压扁力要求(见5.3.3.2、5.3.3.3): k)更改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要求(见5.3.3.4,2015年版的5.3.4.4); 1)更改了护套磨损性能要求(见5.3.3.5,2015年版的5.3.4.5): m)增加了使用撕裂绳开剥光缆的护套抽拔性能要求(见5.3.3.6.1); n)增加了室内外型光缆的渗水性能要求(见5.3.4.5): o)更改了光缆限用物质的含量限值要求(见5.3.5,2015年版的5.3.6): p)增加了光缆室内模拟安装试验的要求(见5.3.3.7、6.6.11); q)更改了护套热老化前后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的取样要求(见6.5.1,2015年版的 6. 6. 1) : r)更改了对自承式光续的拉伸性能试验方法(见6.6.2,2015年版的6.7.2); s)删除了护套热冲击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见2015年版的6.6.4): t)更改了反复弯曲、曲、低温卷绕试验中的弯曲半径要求(见6.6.5、6.6.7、6.7.5,2015年 版的6.7.5、6.7.7、6.8.5); u)更改了护套标志耐磨的试验方法(见6.8.1.2015年版的6.9.1): v)更改了自承式光缆架空敷设安装时光缆端头的固定夹持方式(见附录B,2015年版的附录B); w)更改了阻燃聚乙烯的要求(见5.1.5.1,2015年版的5.1.6.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 院有限公司、中通维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 司、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武汉网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 (上海)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思源、杨红伟、祁庆庆、薛梦驰、付靖宜、任艳、喻晨曦、陈宁虎、孙宏伟、 肖仁贵、宫振丽、陆石林、张玲、张义军、张革新、林卫峰、华金婷、林威宏.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文件于2015年首次发布: III
YD/T 1997.2-202X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80.10 CCS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1997.3-202X 代替YD/T1997.3-2015 通信用引入光缆 第3部分:预制成端光缆组件 Drop optical fibre cables for telemunication-Part 3:Pre-terminated optical cable assemblie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1997.3-202X 目次 前 言 III 引 言 A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4.1型式分类 4.2规格... 4.3型号及标记 5要求.... 5.1使用环境 5.2材料与结构 5.3外观及尺寸 5.4长度 5.5性能要求 6试验方法 9 6.1试验的环境条件 6.2数值修约规则 6.3外观及尺寸 6.4长度... 9 6 6.5传输性能 10 6.6智能型光缆组件功能 11 6.7光电混合缆组件电气性能 11 6.8机械性能 12 6.9环境性能 16 6.10燃烧性能 19 6.11限用有害物质含量, 20 6.12光缆计米误差 20 7检验规则 20 7.1总则 20 7.2出厂检验 21 7.3型式检验 21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3 8.1标志 23 8.2包装 8.3运输 3 8.4贮存
YD/T1997.3-202X 附录A(资料性)组件的典型结构.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1997.3-202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YD/T1997《通信用引入光缆》的第3部分,YD/T199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蝶形光缆: 一第2部分:圆形光缆; 一第3部分:预制成端光缆组件: 一第4部分:光电混合缆.

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适用范围增加了双芯、多芯光缆组件(见第1章): b)更改了产品分类要求(见第4章,2015年版的第3章): c)更改了连接器要求(见5.2.2,2015年版的4.2.2): d)增加了MP0连接器要求(见5.2.2.4,5.3.2.1,5.5.1.1,5.5.1.4,6.5.1); e) 更改了组件结构要求(见5.2.3,附录A,2015年版的4.2.3): 更改了外形尺寸要求(见5.3.2,2015年版的4.3.2); 更改了插入损耗指标要求(见5.5.1.1,2015年版的4.5.1.1); 更改了互换性要求(见5.5.1.4): i)增加了智能型光缆组件的智能功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5.2,6.6): j)增加了光电混合缆组件电气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5.3,6.7): k) 更改了机械性能要求(见5.5.4,2015年版的4.5.2): 更改了环境性能要求(见5.5.5,2015年版的4.5.3); 更改了燃烧性能要求(见5.5.6,2015年版的4.5.4): 更改了限用有害物质含量要求(见5.5.7,2015年版的4.5.5): 更改了互换性试验方法(见6.5.4,2015年版的5.4.4); 增加了分支器或热缩管抗拉力试验方法(见6.8.3): q 删除了机械耐久性要求及试验方法(2015年版的5.6.6); 更改了浸水试验方法(见6.9.6,2015年版的5.6.5): s) 增加了气密性要求及试验方法(见6.9.8): t) 更改了燃烧性能试验方法(见6.10,2015年版的5.7); u)更改了限用有害物质含量试验方法(见6.11,2015年版的5.8).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 份有限公司、江苏欣达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中国 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四川天府江东科技有 限公司、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 司、广东中德电缆有限公司、常州太平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通鼎互联信息股 份有限公司、苏州苏驼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岳泰、宋志伦、薛梦驰、张理珂、任艳、黄美金、彭媛、何伟、刘骋、朱卫 华、李俊画、李婧、刘泰、李琳莹、沙和鸣、吴祥君、左琼华、林卫峰、谢红国、姚秋飞、张义军、肖 仁贵、许助勇、魏成东、聂涛涛、何磊.

本文件及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D/T 1997. 32015; 一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I
YD/T1997.3-202X 引言 通信用引入光缆应用于接入网的入户引入段,具有结构尺寸小、弯曲半径小的特点,可满足室内及 室内外环境下的应用产品包括有蝶形光缆、圆形光缆、光缆组件、光电混合缆.

由于所包含的产品结 构差异较大,性能要求不一致,为了清晰地规范各自要求,YD/T1997《通信用引入光缆》根据产品结 构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蝶形光缆.

目的在于规定蝶形引入光续的产品规范.

一一第2部分:圆形光缆.

目的在于规定圆形引入光缆的产品规范.

第3部分:预制成端光缆组件.

目的在于规定引入光缆预制成端光缆组件的产品规范.

第4部分:光电混合缆.

目的在于规定通信用引入型光电混合缆的产品规范.

本文件是通信用引入光缆的第3部分,即预制成端光缆组件,该组件包含有光缆和连接器,在工厂 将连接器与光缆良好端接,产品形式为组件.

与现场端接连接器相比,具有连接损耗小,可靠性高,减 少光链路中光纤接头,省略现场接续,方便施工的特点.

光缆包括蝶形缆、圆形缆、光电混合缆连接 器包含有普通型(包含MPO型)、防水型、智能型.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V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80.10 CCS M 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2000.3-202X 平面光波导集成光路器件 第3部分:非均匀分路器 Integrated optical path devices based on planar lightwave circuit Part 3:Non-uniform optical power splitter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2000.3-20XX 目次 前 III 引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分类. 5.1按输入/输出端口数分类. 5.2按分光比分类... 5.3按光接口类型分类 5 5.4按应用场景分类. 6技术要求..... 6.1光学性能要求, 6.2高功率传输性能要求.. 6.3封装结构. 6.4环保符合性 6.5阻燃性. 6.6外观要求, 7测试方法.. 7.1外观检查. 7.2测试环境.. 7.3测试条件. 8 7.4工作带宽, 7.5插入损耗. 7.6方向性.. 13 7.7通道均匀性 14 7.8偏振相关损耗. 14 7.9回波损耗, 15 7.10振动试验. 16 7.11冲击试验.. 7.12光缆抗拉试验(直拉) 17 7.13光缆扭转试验. 18 7.14光缆侧拉试验, 61 7.15低温试验, 20 7.16高温试验(干燥) 21 7.17温度循环试验, 21 7.18高温高湿试验.
YD/T2000.3-20XX 7.19水浸泡试验 7.20盐雾试验, 22 8可靠性试验. 23 9检验规则. 23 9.1检验分类.. 9.2出厂检验.

9.3型式检验. 24 10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5 10.1标志, 10.2包装. 26 10.3运输. 26 10.4贮存. 26 附录A(规范性)三种典型非均匀分路器光学指标 27 附录B(资料性)非均匀分路器封装结构示意图 67 B.1面板型非均匀分路器.. 29 B.2微型模块式非均匀分路器.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2000.3-20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YD/T2000《平面波导集成光路器件》的第3部分,YD/T200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基于平面光波导(PLC)的光功率分路器: 第2部分:基于阵列波导光栅(AWG)技术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滤波器; 一第3部分:非均匀分路器.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 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 有限公司、常州太平通讯科技有限公司、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展通电信设备股份有 限公司、深圳市中兴新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欧月华、任艳、陈瑰、宋梦洋、程刚喜、黄美金、胡孝芳、王波、贺勇军、 刘德强、曾大庆、吴敏、马爱萍、吴锦辉、孔清清、茹锋、孔祥君、袁春英、王亮亮.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I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20.10 CCSM4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163-202X 代替YD/T2163-2010 移动通信用50Q集束同轴电缆 50Qbundled coaxial cablesformobile munication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2163-202X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4.1电缆型号 4.2产品标记与示例 5要求.. 5.1结构 5.2电缆性能要求 6试验方法 6.1续芯... 6.2电缆外护套 6.3电气性能试验方法 6.4电缆机械物理性能与环境性能 6.5阻燃电缆的燃烧性能 6.6限用物质含量限值 7检验规则 7.1出厂要求 7.2产品检验 7.3出厂检验 7.4型式检验 8包装、运输和贮存 8.1包装.

8.2运输和贮存 信息服务平台
YD/T2163-202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YD/T2163-2010《移动通信用50Q集束同轴电缆》.

与YD/T2163-2010版文件相比, 除了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电缆的工作频率范围(见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 b)增加了绞合系数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c)增加了实芯聚四氟乙烯绝缘编织浸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和无线通信用50Ω泡沫聚烯烃绝缘 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的单元电缆类型,将型式代号及含义和规范代号及含义合并, 更改为型号代号及含义(见表1,2010年版的表1): d)增加了聚氯乙烯外护套和聚全氟乙丙烯外护套规格(见表1): e)增加了单元电缆芯数推荐采用3芯、4芯、5芯(见图2、图3); f)增加了骨架式缆芯结构(见5.1.1): g)增加了单元电缆的推荐类型(见表2); h)增加了PP网状纤维带填充绳(见5.1.2.3): i)更改外护套外径和最小厚度的要求(见5.1.3.4,2010年版4.2.2.3): j)增加了外护套物理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具体要求(见表5); “重复弯曲”(见5.2.2.2,2010版4.3.1.3),删除电缆“高温性能”要求; 1) 更改了电缆电气性能要求,增加了单元电缆相位一致性、无源三阶互调电平的要求:更改了 电压驻波比要求(见表6,2010年版表11): ) n)删除了单元电缆的试验方法(2010年版5.1): o)增加了缆芯的试验方法(见6.1): p)增加了电缆的电气性能关于单元电缆相位一致性、无源三阶互调电平的试验方法(见6.3.7 和6.3.7.10) q)增加了电缆低温弯曲和重复弯曲试验后电压驻波比要求(见6.4): r) 更改了100%检验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8,2010年版表12):修改了抽样检验项目、 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9,2010年版表13):修改了型式试验的检验项目、要求和试验方法 (见表10,2010年版表1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成都泰 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 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凯尔实验室、武汉网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塔 股份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吴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永健、薛梦驰、刘泰、韦小兰、李芳、曹景阳、田彦豪、刘红峰、范伟聪、 袁凡、周祎、刘中华、吴迪、杜泉峰、王念立、王斌、赖玉强、赵瑞静.

本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D/T2163-2010;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YD/T 2163-202X 移动通信用50Q集束同轴电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移动通信用500集束同轴电缆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 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移动通信用50Ω集束同轴电缆的制造、测试、验收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951.1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 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B/T2951.11-2008,IEC60811-1-1:2001 IDT) GB/T6995.3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8815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 GB/T13542.4电气绝缘用薄膜第4部分:聚酯薄膜 GB/T15065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GB/T17737.101同轴通信电缆第1-101部分:电气试验方法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 17737. 101-2018 IEC 611961101:2005 IDT) GB/T17737.102同轴通信电缆第1-102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电缆介质绝缘电阻试验(GB/T 17737. 102-2018 IEC 611961102:2005 IDT) GB/T17737.105同轴通信电缆第1-105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电缆介质的耐电压试验(GB/T 17737. 105-2018 IEC611961105:2005 IDT) GB/T17737.108同轴通信电缆第1-108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特性阻抗、相位延迟、群延迟、电长 度和传播速度试验(GB/T17737.108-2018 IEC61196-1-108:2005,IDT) GB/T17737.112同轴通信电缆第-112部分:电气试验方法回波损耗(阻抗一致性)试验(GB/T 17737. 112-2018 IEC 611961112:2011 IDT) GB/T17737.201-2015同轴通信电缆第1-201部分环境试验方法电缆的低温弯曲性能试验(IEC 61196-1201:2009 IDT) GB/T18380.12-2022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 直蔓延试验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IEC60332-1-2:2015,IDT) GB/T18380.35一2022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5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续火 焰垂直蔓延试验C类(IEC60332-3-24:2018,IDT) 21021. 1-2021 IEC 620371:2012 IDT) GB/T21021.4一2021无源器件和微波元器件的互调电平测素第4部分:同轴电缆的无源互调测量 (IEC 620374:2012 IDT) GB/T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39560(部分)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JB/T8137电线电缆交货盘 JB/T11131电线电缆用聚全氟乙丙烯树脂 JB/T12750多层板电线电缆交货盘 YD/T837.2-1996铜芯聚烯经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气性能试验方 法 YD/T837.3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3部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 法
YD/T 2163-202X YD/T837.4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部分:环境性能试验方法 YD/T837.5-1996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5部分:电缆结构试验 方法 YD/T1092通信电缆无线通信用500泡沫聚烯烃绝缘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 YD/T1113通信电缆光缆用无卤低烟阻燃材料 YD/T1319通信电缆无线通信用50Q泡沫聚烯烃绝缘编织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 YD/T2651通信电缆实芯聚四氟乙烯绝缘编织浸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 YD/T4080通信电缆光缆用绕扎材料 YD/T4081通信电缆光缆用撕裂绳 IEC61196-1-113同轴通信电缆第1-113部分:电气试验方法衰减常数试验(Coaxial munication cables - Part 1113: Electrical test methods - Test for attenuation constan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绞合系数strandingcoefficient 在成缆一个节距内,单元电缆的实际长度与节距长度之比.

4产品分类 4.1电缆型号 集束电缆型号由单元电缆型式代号、集束电缆外护套材质、单元电缆特性阻抗、单元电缆规格代号 和单元数组成,集束电缆的型号组成部分见图1.

集束电缆的类型及含义见表1.

单元电缆单元数 单元电缓规格代号 单元电缆特性阻抗 集束电缆外护套材质 单元电缆型式代号 图1集束电缆型号组成 表1集束电缆的型号及含义 单元电缆型式代号 集束电缆外护套材质 单元电酸格性阻抗 单元电缆规格代单元电缆单元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号 数 YD/T 2651- 聚四氟乙烯绝缘射频 2013表1中型式同轴电缆实芯绝缘编 V 聚氯乙烯 YD/T2651-2013 代号 织浸锡外导体型 表2中规格代号 Y 线性低密度聚乙 YD/T 1319- 50Ω泡沫聚烯烃绝缘 烯 2013表1中型式编织外导体射频同轴 50 标称特性阻抗 YD/T 1319-2013 无卤低烟阻燃聚 为50Q 表2中规格代号 单元电缆数量 代号 电缆 YZ YD/T 1092- 50Q泡沫聚烯烃绝缘 烯烃 2023表1中型式 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 YD/T 10922023 代号 同轴电缆 F 聚全氟乙丙烯 表2中规格代号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 040.40 CCS M3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业标准 YD/T2543-20XX 代替YD/T2543-2013 数据中心能耗测试与评估方法 Energy consumption te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data center (报批稿)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3-xx-Xx发布 2023-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 254320XX 目次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数据中心能耗指标 6数据中心能耗测试与评估方法 6.1概述..... 6.2能耗测量点. 6.3测量周期和频率 6.4测量设备和系统. 7能效数据发布要求 参考文献....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254320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YD/T2543-2013《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能耗测评方法》,与YD/T2543-2013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将名称更改为《数据中心能耗测试与评估方法》; 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一更改了术语和定义的注(见第3.1,2013版的3); -更改了PUE指标测量点(见第5.2.1,2013版的5.2.1); 一增加了IT设备能耗的间接测量和估算(见第5.2.5): 一增加了能耗测量检测要求(见第5.3.2): 一更改了测量设备和系统要求,包括测量点要求、仪表精度、温度记录(见第5.4,2013版的 5. 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阿 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成都超算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维谛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科华数 据股份有限公司、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洁、郭亮、吴美希、唐华斌、常金风、赵继壮、阮迪、温小振、郑亮、柴华、 刘宏伟、吴健、韩会先、吕云屏、宋不、刘清东.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一一本次为第1次修订.

YD/T 254320XX 数据中心能耗测试与评估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数据中心在能耗方面的测试与评估方法.

分析了数据中心的能耗结构,定义了数据中 心的能效指标,提出了数据中心能耗测量方法和能效数据发布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数据中心能耗的测量及能效的计算,用于了解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状况,比较不同数据 中心之间的能源效率并作为数据中心节能水平评级的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40879-2021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和能效等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数据中心能耗结构datacenter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数据中心一般由所在地电网或专用的发电设施提供电力供应,经过变、配电等环节处理后,为数据 准信息服务平台 中心的用电设备提供电源.

注:数据中心的能耗由以下部分组成: -IT设备; -制冷设备; -供配电系统自身的消耗: -其它消耗电能的数据中心设施.

3. 2 IT设备IT equipment 1
YD/T 254320XX 包括数据中心中的计算、存储、网络等不同类型的设备,用于承载在数据中心中运行的应用系统, 并为用户提供信息处理和存储、通讯等服务,同时支撑数据中心的监控管理和运行维护.

注:IT设备的具体类型包括: 一计算类:如服务器、工作站、小型主机、信息安全设备等: -存储类:如磁盘存储阵列、光盘库存储设备、磁带存储设备等; 一网络类: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网络分析仪、负载均衡设备等; -IT支撑类:如网络管理系统、可视化显示和控制终端等安装在主机房内的电子设备.

3. 3 制冷设备cooling equipment 为保证IT设备运行所需温、湿度环境而建立的配套设施.

注:主要包括以下类型设备: 一机房内所使用的末端空调设备:房间级、行级、机柜级、芯片级空调和机房温度湿度调节设备等: -室外冷却系统:风冷、水冷、蒸发冷却空调设备和空调制冷输送设备等; -新风系统:新风机及送风、回风风机、风阀等; -其他与制冷相关的设备,如电加热设备等.

3. 4 供配电系统powersystem 用于提供满足设备使用的电压和电流,并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注:主要包括以下设备类型: -供电设备,包括高、中和低压变压器、不问断电源(UPS)、蓄电池和高压直流等; 信息服务平 -配电设备,包括配电柜、列头柜、PDU等; 一后备电源,包括柴油发电机等.

3.5 其他基础设施otherinfrastructure 数据中心中其它消耗电能的基础设施.

注:主要包括照明设备、安防设备、灭火、防水、传感器以及数据中心建筑的相关管理系统等.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D ICS 35.110 CCS M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584xxxx 代替YD/T2584-2015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安全防护要求 Security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for the Internet data center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2584-xxxx 目次 前 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4互联网数据中心安全防护概述 4.1互联网数据中心安全防护范围 4.2互联网数据中心安全防护内容 5互联网数据中心安全防护要求. 5.1第1级要求. 5.1.1业务安全 5 5.1.2网络安全. 5.1.3主机安全, 5 5.1.4物理环境安全 5.1.5管理安全.. .6 5.2第2级要求 .6 5.2.1业务安全. .6 5.2.2网络安全. 5.2.3主机安全. .8 5.2.4物理环境安全. .8 5.2.5管理安全. 8′ 5.3第3级要求 8' 5.3.1业务安全. 8′ 5.3.2网络安全. .9 5.3.3主机安全 .9 5.3.4物理环境安全. 10 5.3.5管理安全. .10 5.4第4级要求 .10 5.5第5级要求, 想服务平台 .10 参考文献 .10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2584-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YD/T2584-2015《互联网中心(IDC)安全防护要求》.

本文件对YD/T2584-2015的具体修订内容如下: a)第1章“范围”下“本标准规定了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在安全等级保护、安全风险评估、 联网数据中心(IDC)的安全防护要求,包括业务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物理环境安 全和管理安全等方面.

” b)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增加了6项国家标准引用,删除原8项行业标准: c) (p f) 第5章“互联网数据中心安全防护内容”下增加内容“IDC业务经营者应根据YD/T3799-2020 中确定安全等级的方法对IDC进行定级,并依据安全等级开展包括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物 理环境安全和管理安全等六个层面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涉及5.2: g) 协议和双栈协议”,主要涉及6.1.2.3; h) 第6章将引用标准进行了更新,主要涉及6.1.2.5、6.1.3、6.1.4; i) 第6章“网络安全”下“网络结构"第a)项“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反 映互联网接口、内部网络划分等);“改为“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反映互联网接口、内部网络划分等)并整理资产表:"主要涉及6.2.2.1第a)项; 第6章将“IP源地址”改为“IPv4/IPv6源地址”,主要涉及6.2.2.2、6.2.2.4、6.3.3: k)第6章将“SSL/TLS”改为“TLS/TLCP”,主要涉及6.2.2.2; ) 安全漏洞”,主要涉及6.2.2.2 m)第6章“网络安全”下“能够通过IP5元组、包过滤、阔值限制、重定向等手段清洗DDoS攻 击流量”改为“能够通过解析IPv4/IPv6报文,基于IP5元组、包过滤、阅值限制、重定向等 手段清洗DDoS攻击流量,DDoS攻击防护能力覆盖IDC网络出口带宽”,主要涉及6.2.2.3; n)第6章“网络安全”下“应对IDC网络系统中的关键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 为等进行日志记录”改为“应对IDC网络系统中的关键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 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并定期对日志进行安全审计,形成相关的审计文档”,主要涉及 6.2.2.6; 0)第6章将原管理安全内容进行了合并,主要涉及6.2.5、6.3.5; P)第6章“网络安全”下增加内容“安全域之间的IP网络边界设备应启用接入访问控制策略, 应依据不同安全域互相访问需求对包括源IP地址、端口号等在内的控制项进行限制,避免开 放过长IP地址段及过多端口”,删减“IDC应对主机防恶意代码软件及网络设备防恶意代码 软件进行统一管理”,主要涉及6.3.2.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20.10 CCS M 4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651-202X 代替YD/T 2651-2013 通信电缆聚四氟乙烯绝缘射频同轴电缆 实芯绝缘编织浸锡外导体型 Telemunication cables -Soli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dielectric tin soaked braid outer conductor type radio frequency coaxial cable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 2651-202X 目次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5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 铜箔的主要性能 附录B(资料性) 工程使用设计参数 20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YD/T 2651-202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YD/T2651-2013《通信电缆实芯聚四氟乙烯绝缘编织浸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

与YD/T2651-201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规格代号为50-2(英制代号50-113)、50-3L、50-4的电缆;删除了41-3规格的电 缆:2013年版规格代号为50-2(英制代号50-086)修改为50-1.5(见表2,2013年版的表 2); b)增加了低损耗实芯电缆的结构示意图(见4.3); c)更改了镀银铜包钢线的规范性引用文件“ASTMB501”为“GB/T36634”(见5.1.1,2013年 版的4.1.1); d)增加了低损耗实芯电缆的外导体类型(见5.3.1): e)更改了外导体的直径公差(见表3,2013年版的表5): f)更改了FEP护套的热老化前的断裂伸长率和热老化的老化温度(见表5,2013年版的表4); g)增加了700MHz、3500MHz、4900MHz、7200MHz频点的衰减常数要求(见表6): h)更改了“回波损耗”为“电压驻波比”:增加了(4800~5000)MHz、(5945~7200)MHz工 作频段的电压驻波比要求:将电压驻波比的(790~960)MHz、(1710~2170)MHz、 (2300~2700)MHz、(3300~3400)Mz、(5700~5900)MHz的工作频段修改为(690~ 960)MHz、(1700~2700)MHz、(3300~3900)MHz、(5160~5945)MHz的工作频段(见 表6,2013年版的表6): i)更改了“互调电平”为“三阶无源互调电平”,将测试频率900MHz、1800MHz更改为不高于 6000MHz(见表6,2013年版的表6); j)更改了衰减常数的规范性引用文件“GJB973A-2004”为“GB/T17737.113”(见6.6.6, 2013年版的5.6.6); 1)删除了三阶无源互调电平测试的输入信号频率(见6.6.11,2013年版的5.6.11的表10): m) 由二客,号由,, 量限值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7、6.8,2013年版的4.7、5.8): n) 更改了LSZH护套的低温弯卤的试验温度(见6.7.4,2013年版的5.7.4): o)增加了“抗应力开裂(仅适用于FEP护套电缆)的试样在试验后的取样方式的要求(见 6. 7.5) ; p)删除了2013年版的附录A(规范性附录)编织用镀锡铜包铝合金线:增加了附录A(规范性) 铜箔的主要性能(见附录A,2013年版的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 公司、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亨鑫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网锐检测 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寿皓、韦小兰、陈宁、罗勇、陈迎新、代康、刘中华、赵瑞静、许江波、郭 志宏、霍庆诗、高亮、甘露、刘哲、胡法岩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如下: YD/T 2651-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YD/T 2651-202X 通信电缆聚四氟乙烯绝缘射频同轴电缆 实芯绝缘编织浸锡外导体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实芯聚四氟乙烯绝缘编织浸锡外导体型射频同轴电缆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天线内部及各种射频模块中用来传输信号的射频同轴电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2951.1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 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B/T2951.11-2008,IEC60811-1-1:2001,IDT) GB/T4909.2裸电缆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4910镀锡圆铜线 GB/T6995.2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2部分:标准颜色 GB/T6995.3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7737.101同轴通信电缆第1-101部分:电气试验方法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 17737. 101-2018 IEC 611961101:2005 IDT) GB/T17737.102同轴通信电缆第1-102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电缆介质绝缘电阻试验(GB/T 17737. 102-2018 IEC 611961102:2005 IDT) GB/T17737.103同轴通信电缆第1-103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电缆的电容试验(GB/T17737.103- 2018 IEC 611961103:2015 IDT) GB/T17737.105同轴通信电缆第1-105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电缆介质的耐电压试验(GB/T 17737.105-2018 IEC 611961105:2005 IDT) GB/T17737.108同轴通信电缆第1-108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特性阻抗、相位延迟、群延迟、电 长度和传播速度试验(GB/T17737108-2018,IEC61196-1-108:2011,IDT) GB/T17737.112同轴通信电缆第1-112部分:电气试验方法回波损耗(阻抗一致性)试验(GB/T 17737. 112-2018 IEC 61196-1112:2006IDT) GB/T17737.113同轴通信电缆第1-113部分:电气试验方法衰减常数试验(GB/T17737.113- 2024 IEC 611961113:2018 IDT) GB/T17737.201-2015同轴通信电缆第1-201部分:环境试验方法电缆的冷弯性能试验(IEC 611961201:2009 1DT) GB/T21021.4无源射频和微波元器件的互调电平测量第4部分:同轴电缆的无源互调测量(GB/T 21021. 4-2021 IEC 620374:2012 IDT) GB/T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36634电子产品用镀银铜包钢线 GB/T39560(部分)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HG/T3028翻状挤出用聚四氟乙烯树脂 JB/T3135镀银软圆铜线 JB/T8137电线电缆交货盘 JB/T11131电线电缆用聚全氟乙丙烯树脂 SJ/T11472镀锡铜包铝线
YD/T 2651-202X YD/T837.5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5部分:电缆结构试验方法 YD/T1113通信电缆光缆用无卤低烟阻燃材料 IEC60068-2-20:2021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试验Ta和试验Tb:带导线装置的可焊接性和焊 接热抵抗性的试验方法(Environmentaltesting-Part 2-20:Tests -Test Ta and Tb:Test methods for solderability and resistance to soldering heat of devices with leads)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4.1电缆型号 电缆型号由型式代号和规格代号组成.

型式代号应符合表1的规定,规格代号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型式代号中各个代号的含义 分类 内导体 绝缘 外导体 护套 标称特性阻抗 类型标识 代号含义 代号 含义 代号含义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省 镀锡铜线编 聚全氟乙 标称特 略 织浸锡 F 丙烯 50 性阻抗 镀银 为50Q SC 省 标准实 钢线 实 镀锡铜包铝 无卤低烟 标称特 略 芯电缆 通 芯 合金线编织 YZ 阻燃聚烯 35 性阻抗 信 聚 浸锡 烃 为35Q H 电 F 四 钢箔织包 标称特 镀锡铜线编 75 性阻抗 镀银 烯 织浸锡 省 为75Q 低损耗 SCCS 钢包 钢箔织包 略 无护套 实芯电 钢线 镀锡铜包铝 标称特 缆 CA 合金线编织 100 性阻抗 浸锡 为100 表2规格代号 规格代号 50-1 50-1.5 50-2 50-3L 35-3 50-3 75-3 100-3 50-3.5 50-4 50-5 内导体标称直径(mm) 0.29 0.53 0.70 0.88 1.28 0.93 0.52 0.29 1. 08 1.20 1.65 绝缘标称直径(mm) 0.94 1.65 2.20 2.80 3.00 3.00 3.00 3.00 3.50 3.80 5.27 4.2产品标记与示例 产品标记由型式代号、规格代号和本文件号组成.

示例:内导体为镀银钢线、内导体标称直径0.93mm:绝缘为实芯聚四氟乙烯、绝缘标称直径3.00m:外导体为镀 锡铜线编织浸锡:护套为聚全氟乙丙烯:标称特性阻抗为500的射频同轴电缆标记为: HSCFF503 YD/T 2651202X 4.3电缆结构图 无护套电缆的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标准实芯电续的结构示意如图2所示:低损耗实芯电缆的结构 示意如图3所示.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