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 4520-2022 船舶行业企业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定.pdf
ICS 13. 100 U09 C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B/T4520-2022 船舶行业企业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定 Managementrequirements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profile in the shipbuiIdingindustry enterprise 2022-04-08发布 202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CB/T 45202022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5职业卫生档案 6职业卫生档案和记录存档期限 附录A(资料性)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档案”格式 附录B(资料性)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格式. 附录C(资料性) “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格式.
22 附录D(资料性) “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格式.
25 附录E(资料性)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格式 附录F(资料性) “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格式 41 附录G(资料性)职业卫生档案保存期限 46 参考文献.. 49 图A.1“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档案”格式 图B.1“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格式. 图C.1“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格式 22 图D.1“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格式 25 图E.1“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格式 15 图F.1“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格式. 41 表G.1职业卫生档案保存期限. 46
CB/T4520-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康元、吉洪文、王靖瑶、匡文琪、李倩倩.
II
CB/T 4520-2022 船舶行业企业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船舶行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职业卫生档案的一般要求、职业卫生档案内容、保存 期限等.
本文件适用于船舶行业企业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4.1企业应明确职业卫生档案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4.2职业卫生档案,是指企业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准确、完整反映 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全过程的文字、图样、照片、报表、音像资料、电子文档等文件材料.
4.3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a)建设项日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档案: b)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c)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 d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e)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f)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g)其他有关职业卫生管理的资料或者文件.
4.4企业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a)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和保存见《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令第5号) 及有关规定: b)归档纸质文件材料中,有重要修改意见和批示的修改稿及有发文稿纸或文件处理单的,应与文 件正本、定稿同时归档:
CB/T 4518-2022 船用橡胶接管.pdf
ICS 47.020.30 CCSU55 C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B/T4518-2022 代替CB7981979、CB/T9651995 船用橡胶接管 Rubber jointsofship 2022-04-08发布 202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CB/T 451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CB798-1979《橡胶减震接管》和CB/T965-1995《橡胶补偿接管》,与CB798-1979、 CB/T965-199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统一了工作温度范围(见表1): b)增加了DN32规格的GU型接管(见表2): c)增加并统一了对材料、尺寸和外观等要求(见第4章): d)增加了接管的爆破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见4.7、5.7).
e)本文件由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无锡市华东减震器有限公司、广州 龙穴管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永峰、王建华、张来萍、张建文.
本文件代替CB798-1979和CB/T965-1995.
CB798-1979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CB 798-1979; CB/T965-1995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CB/T 965-1980; CB/T 965-1995.
CB/T 4518-2022 船用橡胶接管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船用橡胶接管(简称接管)的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工作温度为-10C~80C的海水、淡水、燃油、滑油、空气等船舶管路用补偿、减 振连接件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531.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 度) GB/T699-2015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121-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金属粘合强度的测定二板法 GB/T1682-2014硫化橡胶低温胞性的测定单试样法 GB/T1690一201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GB/T1800.1-2009产品儿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GB/T2501-2010船用法兰连接尺寸和密封面 GB/T3098.1-201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3098.2-2015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GB/T3512-2014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GB/T3672.1-2002橡胶制品的公差第一部分:尺寸公差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8260-2008卡箍式柔性管接头型式与尺寸 GB/T10707-2008橡胶燃烧性能的测定 CB/T4196-2011船用法兰连接尺寸和密封面 3分类和标记 3.1型式
CB 20623-2018 舰船建造过程试航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要求.pdf
C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FL 1500 CB 20623-2018 舰船建造过程试航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和隐 患排查要求 Risk analysis and hazard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for sea trial in shipbuilding process 2018-12-28发布 2019-03-01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CB20623-2018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匡文琪、王靖瑶、李倩倩、吉洪文、袁鑫、杨洪杰
CB 20623-2018 舰船建造过程试航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舰船建造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试航作业的管理要求、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工作等内 容.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试航作业的安全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面,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B4294船舶试航安全管理规定 CB20617舰船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和隐患排查基本要求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航行试验seatrial 为了确定舰船的操纵性能、主辅机及各种机电设备和系统的使用性能,验证与合同规定、船级社规 范和其他要求的一致性,同时提供该舰船的操纵数据,在舰船航行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试验的统称.
4试航安全管理与人员要求 4.1试航舰船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船舶安全航行的规定,备好救生设备、消防设备设施和其他 安全设施 4.2试航前应向相关部门提出试航申请,经批准、清道后方可进行试航.
4.3试航前应成立试航作业领导小组,由主管试航作业的企业领导担任小组组长,试航相关部门主要 负责人作为小组成员.
4.4由试航领导小组组长召开航前准备会议,成立试航作业工作组,并指定工作组组长,试航工作组 成员应包含医护人员.
4.5试航工作组组长为试航期间生产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次试航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部 门指派专人参与.
4.6与试航作业相关的部门应按照CB4294的规定履行相关管理职责,为试航安全提供保障.
4.7试航前应编制航行试验大纲和安全保障方案,确定合理的航行路线.
4.8试航前制定试航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明确应急总指挥,确保通讯畅通.
4.9试航舰船上应张贴应急逃生图和应急集合点,确保应急递生口和进生通道畅通,壁梯应处于随时 可用状态.
4.10应建立参与试航人员名册,上下船进行登记,人员试航期间离开试航舰船必须报试航工作组, 经批准方可离开,试航结束后应对返航人员进行清点确认.
4.11舰船驾驶员应持有相应等级的驾驶证书,对试航水域情况熟知,且最近6个月有相应的驾驶经历.
4.12上船人员在试航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遵守试航安全管理规定.
4.13来自设备厂商等第三方参与试航的人员应接受安全教育,签订安全协议,遵守企业的安全管理规 章制度.
4.14应对参与试航人员派发试航工作证,参与试航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试航条件,患有禁忌症(患 Ⅱ期及以上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急性或传染性疾病)人员不宜参与试航.
CB 20623-2018 4.15各参与试航部门应指定专人全权负责本部门试航人员的安全保卫工作,安全管理部门应指派专职 安全员参与试航,协助试航组长做好日常安全工作,负责试航期间的安全检查与监督.
4.16各参与试航部门应将本部门的试航任务分解到班组和个人,个人对本岗位的安全工作负责,并接 受班组和专职安全员的监督检查, 4.17参与试航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按规定穿戴劳防用品,不得擅自离岗和串岗.
4.18试航前,应对船上救生设备、应急物资和备品备件等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应急物资充分, 备件固定良好.
4.19试航前,容易滑动的物件应固定和绑扎牢图:临时放置的物件,应绑扎牢靠,以免船身晃动倾斜 时移动伤人.
4.20航行期间应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4.21试航舰船应设立圆定吸烟点,其他场所严禁吸烟:应保持整洁,严禁乱扔乱放.
4.22乙炔、氧气、油漆和溶剂等易燃易爆危险品应按规定存放,保证空气流通,并设专人看管.
4.23试航过程中如需动火作业应严格按规定审批,落实安全要求后方可进行作业.
4.24进入密闭舱室进行试验、检查等,应按照危险作业许可制度进行确认和审批,符合安全要求方可 进舱作业.
4.25试航期间的饮用水、食物,必须符合卫生要求,留样保存.
4.26舰船在高速航行时,严禁坐在船舷两旁的栏杆或带缆桩上,以防因大风浪冲击发生落水事故.
4.27夜航中,非当值人员应在指定地点休息,不应在甲板、船舷等处无故停留、游荡.
4.28无关人员不得任意进入驾驶室、集控室等要害部位,不准在试验区域围观.
4.29机舱作业人员应经常检查主辅机的运行情况,密切注意各种仪表、信号等,泵浦、气泡、副锅炉、 废气锅炉等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做好值班记录.
4.30操舱试验时,甲板上除当值人员外,其他人应回到舱室内.
4.31抛错或锚机调试时,除操作人员外,其他人应离开作业区域.
4.32试航途中遇有大风浪时,不准单独行动,操作人员应穿好教生衣,加强值班巡查,巡查人员不得 少于两人,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处理.
4.33带缆人员应注意自己站立的位置,不准立在死角,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危险区域,以防 缆滑出或崩断伤人.
4.34参与试航人员离开试验岗位前,应认真检查各自岗位周围的环境和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确认无 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谨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4.35试航过程中靠泊或锚泊时,应遵守当地海事及相关部门的规定,靠泊码头时,上下行人的扶梯或 跳板应放置稳妥并拉设安全网,严禁跳跃和攀爬上岸;错泊时,人员上下应乘坐交通艇,不准超载和强 行跳跃.
5试航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5.1试航作业风险分析依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国家发布的法律法规:“ b)国家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部门规章: c)地方政府发布的法规、规章; d)国家、行业标准规范: e)国际公约: f)各类设计规范: g)企业内曾经发生的个性事故案例.
5.2试航作业风险辨识阶段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航前准备: b)备航阶段: c)航行阶段: d)试航结束.
5.3试航作业安全分析程序及要求 2
CB 20623-2018 5.4试航作业归口管理部门应依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编制下发的企业“安全风险因素分析表”,结合 试航作业的班组或作业区城特点,编制试航作业“安全风险因素分析表”,并将试航作业“安全风险分 析表”分发至与试航作业相关的部门.
5.5各试航作业相关部门应组织承担试航作业相关职责的工段/班组,根据安全风险分析依据,结合所 承担的试航工作职责,选取合适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依据试航作业“安全风险因素分析表”和CB20617 中的要求开展安全风险分析工作,将风险分析的结果填入试航作业“安全风险分析表”,并报所在部门 提交至试航作业归口管理部门.
5.6试航作业归口管理部门应组织试航作业相关部门对试航作业安全风险分析表进行讨论,确认风险 分析对象、作业阶段、安全风险因素、安全风险原因、安全风险危害、相应措施和风险等级等相关内容, 并将确认后的试航作业安全风险分析结果提交安全部门汇总.
5.7试航作业归口管理部门应依据确认后的试航作业安全风险分析结果,组织相关作业人员开展安全 风险分析教育培训, 5.8当新型号舰船进行试航或舰船结构、设备设施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5:9试航作业安全风险分析情单 试航作业安全风险分析清单应包含作业阶段、安全风险因素、安全风险原因、安全风险危害、相关 措施和风险等级等内容.
试航作业安全风险分析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表1试航作业安全风险分析清单 序号 作业阶股 安全风险因素 安全风险原因 安全风险危害 相应措施 未制定试航大纲或未对试 伤亡事故 《试航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应对试 航大纲组织评审、试航大 职业病 航大纲的制定、评审等内容作出规 1 纲不演足要求 定,并按规定制定试航大纲并组织 水上交通事故 评审 未制定应急预案或应急预 伤亡事故 《试航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应对应 航前准备 管理因素 案不满足要求,未对应急 职业病 急预案的制定、评审、演练作出规 2 预案进行演练 定,并按规定制定急预案并进行演 水上交通事故 练,组织评审和演练 参与试航的第三方人员未 伤亡事故 按规定与参与试航的第三方人员签 3 签订安全生产协议 职业病 订安全生产协议 未对参与试航人员进行安 伤亡事故 全教育,人员安全意识不 试航前,按照规定对参与试航 足 职业病 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安全交底 试航前,对饮用食品、水进行仔细 饮用食品、水配备不足或 中毒等 清点,配备数量确保试航期间 备航阶段 管理因素 不符合健康要求 人员的正常生活,保鲜、储存等设 备运转正常 消防和救生设备、急救及 按规定配备消防、救生,急救、医 医用药品、损管器材等应 火灾、淹等 疗用品,确保存量充足,损管器材 急设施配备不足 经检验合格
CB 20622-2018 舰船建造过程舱室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要求.pdf
C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FL 1500 CB 20622-2018 舰船建造过程舱室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和隐患排查要求 Risk analysis and hazard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for ship cabin construction workin shipbuildingprocess 2018-12-28发布 2019-03-01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船舶行业标准 规船建造过程舱室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要求 CB 20622-2018 *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出版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0号 邮政编码:100081 网址: .shipstd..cn 电话:010-62185021 船舶标准化研究中心发行 不得 * 开本880×12301/16 印张1.50字数18.35千字 2019年3月第1版 2019年3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300 * 船标出字第2019053号 定价103元
CB20622-2018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倩倩、匡文琪、吉洪文、王靖瑶、袁鑫、呼和.
CB 20622-2018 舰船建造过程舱室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和隐患排查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舰船建造过程中舱室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舰船建造企业的舱室施工作业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共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面,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 GB3836.1爆炸性环境设备通用要求 GB60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AQ3009-2007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CB/T3749阻燃安全网 CB3785船舶修造企业高处作业安全规程 CB4204船用脚手架安全要求 CB20617舰船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和隐患排查基本要求 3管理职责 3.1生产管理部门 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舱室施工作业.
3.2工艺设计部门 工艺设计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a)负责对相关舱室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b)需现场检查确认的舱室施工作业,负责安排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确认.
3.3作业部门 作业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a)负责组织作业部门所属工段/班组开展危险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b)负责审核、确认作业部门所属工段/班组提交的作业安全风险分析结果: c)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安全风险分析教育培训: d)负责开展职责范围内的隐息排查治理工作.
3.4作业部门所属工段/班组 作业部门所属工段/班组主要职责如下: a)负责开展职责范围内的舱室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b)负责开展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5安全管理部门 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职贵如下: a)协助审核、确认作业部门的危险作业安全风险分析结果: b)负责汇总形成企业级舱室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分析结果.
CB 20622-2018 4舱室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4.1舱室分类 舰船建造过程中的舱室按区域可分为: a)机舱作业区: b)上建舱室作业区: c)货舱作业区; d)甲板作业区.
4.2舱室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分析阶段 舱室施工作业安全风验产生的阶段应包含: a)分段建造阶段; b)分段总组阶段: c)船体搭载阶段; d)系泊试验阶段.
4.3舱室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分析范围 既船建造过程舱室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分析范围可包含: a)明火作业; b)打磨作业; c)涂装作业; d)临时用电作业: e) 高处作业; f) 脚手架搭拆作业: g) 起重作业: h) 预装作业: 1) 安装调试作业: j)密性试验作业: k) 主机安装调试作业: 1)投油/串油作业; m)清理油舱/柜作业.
4.4舱室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分析依据 舰船建造过程舱室施工作业风险分析依据应包含: a)国家发布的法律法规; b)国家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部门规章: c)地方政府发布的法规、规章; d)国家、行业标准、规范: e)国际公约: f)各类设计规范: g)行业内曾经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
4.5舱室施工作业安全风险分析程序及要求 4.5.1作业部门应依据企业的“安全风险分析表”,编制舱室施工过程中各类作业安全风险分析表, 并下发至各作业所属工段/班组, 4.5.2舱室施工过程中各类作业所属工段/班组应成立安全风险分析工作小组,根据安全风险分析依 据,结合各类作业过程,选取合适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依据作业部门“安全风险分析表”和CB20617 中相关要求,分别开展各类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工作.
分别形成各类作业安全风险分析表并提交作业部门.
交的作业安全风险分析表进行讨论,确认作业活动、风险产生的工序环节、安全风险因素、安全风险原 2
CB 20621-2018 舰船建造过程重大件移位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要求.pdf
C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FL 1500 CB 20621-2018 舰船建造过程重大件移位作业安全风险 分析和隐患排查要求 Risk analysis and hazard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for major ponent transportation in shipbuilding process 2018-12-28发布 2019-03-01实施 CIEeS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别)内置指码
C820621-2018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靖瑶、李倩倩、区文琪、吉洪文、杨洪杰、王琮.
CB 20621-2018 舰船建造过程重大件移位作业安全风险 分析和隐患排查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舰船行业企事业单位(简称企业)重大件移位作业的管理职责、安全风险分析和隐患 排查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舰船建造过程重大件移位作业的安全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勤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38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10827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程 CB3787船厂厂内运输作业安全规程 CB4287船厂大型平板车及大型物件运输安全技术要求 CB20617靓船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和隐患排查基本要求 QC/T995液压驱动模块运输车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大型平板车the heavy-dutyflattransporter 具有液压悬架、液压驱动、电子液压复合多模式驾驶转向功能,承载平台可升降,承载能力一般在 80t及以上的自行式重载运输专用车辆.
液压驱动模块运输车hydrostaticdrivemodulartransporter 由动力模块单元和驱动模块单元车组成,自带动力,具有液压驱动、液压升降补偿、电子液压复合 多模式驾驶功能或机械一液压协同驾驶功能,能够进行模块化刚性并车或软并车,通过有线或无线遥控 器进行操作的专用车辆,包括多模式液压驱动模块运输车和拉杆式液压驱动模块运输车,液压驱动模块 运输车简称模块运输车.
[QC/T 9952015 3. 1] 3. 3 刚性井车mechanicalcooperation 多车井车时,相邻两个驱动模块单位车采用机械、液压、气路、电缆连接,实现车组协同作业.
[QC/T 995-2015 3.6] 3. 4 软并车electricalcooperation 多车井车时,两个运输车或驱动模块单位车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仅通过通信电缆、管线连接,实现 车组协同作业.
[QC/T 995-2015 3.7]
CB 20617-2018 舰船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和隐患排查基本要求.pdf
C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FL 1500 CB 20617--2018 舰船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和隐患 排查基本要求 Basic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for risk assessment hazard management and potential investigation of shipindustry 2018-12-28发布 2019-03-01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内置前码
CB20617-2018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元、吉洪文、王靖瑶、李倩倩、匡文琪、呼和.
CB 20617-2018 舰船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和隐患排查基本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船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和隐患排查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舰船行业企事业单位(简称企业)对科研、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危险 源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含勒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AQ30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2006年12月4日交通部令2006年第12号 (2012年3月14日交通运输部令2012年第3号修改) 《(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安全风险risk:hazard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
[GB/T 33000-2016 3.8] 3. 2 安全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hazardassessment 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 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GB/T 33000-2016 3.9] 注:安全风验评估包括安全风险辨识(危验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相关措施确定等.
4安全风险评估 4.1企业应对科研、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4.2安全风险评估包含明确安全风险对象、确定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安全风险原因、明确安全风险危 害、确定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判定安全风险等级、制定相关措施.
4.3安全风险对象应包括企业科研、生产、经营中的全部工艺、作业/工种、作业场所、设备设施.
4.4安全风险因素应针对工艺、作业/工种、作业场所、设备设施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情况,按 因素为依据确定:
CB 20617-2018 a)危险和有害因素: 一人的因素; 一物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b) 职业病危害因素: 粉尘: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放射性因素: 生物因素; 其他因素.
4.5分析安全风险原因应按GB/T6441的规定,对安全风险因素在具体工艺、作业/工种、作业场所、 设备设施可能造成的安全风险危害情况进行描述,包括: a)伤害方式: b)不安全状态; c)不安全行为: d)致害物; e)受伤性质; f)受伤部位; g)其他情况.
4.6明确安全风险危害应以GB/T644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 民共和国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13年)》规定的事故类别和职业病 分类为依据,例如: a)伤亡事故: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湾汤: 灼烫: 火灾: 高处验落: 坍場: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室息: 一其他伤害.
b)职业病: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职业性皮肤病: 职业性眼病: 职业性耳鼻唤口腔疾病: 2
CB 20600.8-2018 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 第8部分:现场施工安装专项.pdf
C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FL 1500 CB 20600.8--2018 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 第8部分:现场施工安装专项 Assessment criterion of ship industry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Part 8:sit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2018-12-28发布 2019-03-01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CB 20600.8-2018 目次 前言... II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核心要求........ 3 3.1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目标. 3.1.1责任制和目标... 3.1.2检查和考核.... 3 3.2组织机构和人员. 3.2.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3.2.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3安全生产投入..... 3.3.1安全生产费用..... 3.3.2保险...... 3.4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3.4.1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3.4.2管理制度...... 3.4.3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3.4.4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3.4.5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 5 3.4.6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4.7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5 3.4.8记录管理... 5 3.4.9发放、评估与制修订..... 6 6 3.5教育培训.. 3.5.1教育培训管理 3.5.2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5.3特种作业人员 3.5.4从业人员... 3.5.5外来人员... 3.5.6安全文化建设 3.6施工设备设施管理.... 3.6.1施工设备设施安装.. 3.6.2施工设备设施验收 8 3.6.3施工设备设施运行. 8 3.6.4施工设备设施检维修 9 3.6.5施工设备设施拆卸... 3.7作业安全... 3.7.1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 6 3.7.2危险作业许可, 3.7.3作业行为.. 10 3.7.4警示标志 10 3.7.5班组管理 II 3.7.6相关方 II 3.8安全风险管理 11
CB 20600.8-2018 3.8.1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 11 3.8.2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12 3.8.3交更管理......... 12 3.9隐患排查治理 12 3.9.1隐患排查 12 3.9.2隐患治理 12 3.10危险源控制与重大危险源申报 12 3.10.1危险源控制 12 3.10.2重大危险源申报与监控 12 3.11职业健康 13 3.11.1基本要求 13 3.11.2职业健康检查 13 3.11.3职业健康保护 13 3.11.4职业病危害告知 13 13 3.12.1应急救援组织 13 3.12.2应急预案 13 3.12.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13 3.12.4应急演练 14 3.12.5应急处置 14 3.13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14 3.13.1管理 14 3.13.2报告 14 3.13.3调查和处理.... 14 3.14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14 3.14.1绩效评定 14 3.14.2持续改进... 14 4一般原则...... 14 5考评方法和评分要素分值 14 5.1考评办法.. 14 5.2评分要素分值 15 II
CB 20600.8-2018 前言 本标准由以下八部分组成: CB20600.1一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1部分:总则 CB20600.2-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2部分:舰船造修企业 CB20600.3-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3部分:舰船装备制造企业 CB20600.4-2018规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4部分:航船科研单位 CB20600.5一2018靓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5部分:生产服务型企业 CB20600.6一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6部分:火工品专项 CB20600.7-2018靓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7部分:试验场(站)专项 CB20600.8-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8部分:现场施工安装专项 本部分是第8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吉武、金浩、吉洪文、陈健、王靖瑶、姚江、匡文琪、张英香、李倩倩、黄 肖静、赵英杰、潘长城、郭建华、闫野.
I11
CB 20600.4-2018 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 第4部分:舰船科研单位.pdf
C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FL1500 CB 20600.4--2018 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 第4部分:舰船科研单位 Assessment criterion of ship industry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Part4:ResearchInsititute 2018-12-28发布 2019-03-01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ONTEC
CB 20600.4-2018 目次 前言... II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核心要.......... 1 3.1.1责任制和目标... 3 3.1.2检查和考核.... 3 3.2组织机构和人员. 4 3.2.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3.2.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3安全生产投入 3.3.1安全生产费用.... 4 4 3.4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3.4.2.管理制度...... 5 5 6 3.4.4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6 8. 3.4.8记录管理..... 10 12 3.4.9发放... 3.4.10评估....... 15 3.4.11制修订 15 15 * ....** 15 3.5.1教育培训管理 15 16 3.5.3特种作业人员 16 3.5.4从业人员.... 3.5.5其他人员... 16 16 3.5.6安全文化建设 17 3.6设备设施管理... 17 3.6.1设备设施建设..... 17 3.6.2设备设施验收..... 17 3.6.3设备设施运行.... 17 3.6.4设备设施检维修.. 19 3.6.5设备设施拆迁... 19 3.6.6设备设施报废、拆除 19 3.6.7生产场所和设施租赁 19 3.7作业安全....... 20 3.7.1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 20 3.7.2危险作业许可... 22 3.7.3科研试验安全.. 23 1
CB 20600.4-2018 3.7.4作业行为 24 3.7.5警示标志 24 3.7.6班组安全管理 25 3.7.7相关方安全管理 25 3.8安全风险管理 25 3.8.1安全风险瓣识与评估 25 3.8.2变更管理 25 3.9隐患排查治理 25 3.9.1隐患排查 25 3.9.2隐患治理 26 3.9.3预测预警 26 3.10危险源控制与重大危险源申报 26 3.10.1危险源控制. 26 3.10.2重大危险源申报与监控 27 3.11职业健康 27 3.11.1基本要求 27 3.11.2职业健康检查. 28 3.11.3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 28 3.11.4职业健康保护..... 28 3.11.5职业病危害告知 28 3.11.6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28 3.12应急管理... 28 3.12.1应急救援组织. 28 3.12.2应急预案.... 28 3.12.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29 3.12.4应急演练... 29 3.12.5应急处置 29 3.13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29 3.13.1管理.... 29 3.13.2报告.... 3.13.3调查和处理 30 3.14自评和绩效评定 30 3.14.1自评... 30 3.14.2绩效评定 30 3.14.3持续改进 30 4评审项目和评审要素分值 30 参考文献... 43 II
CB20600.4-2018 前言 本标准由以下八部分组成: CB20600.2-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2部分:般船造修企业 CB20600.3-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3部分:舰船装备制造企业 CB20600.4一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4部分:靓船科研单位 CB20600.5-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5部分:生产服务型企业 CB20600.7-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7部分:试验场(站)专项 CB20600.8一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8部分:现场施工安装专项 本部分是第4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吉武、王靖瑶、赵英杰、吉洪文、陈健、匡文琪、金浩、李情倩、姚江、张 英香、黄肖静、潘长城、郭建华、闫野.
II
CB 20600.3-2018 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 第3部分:舰船装备制造企业.pdf
C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FL 1500 CB20600.3-2018 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 第3部分:舰船装备制造企业 Assessment criterion of ship industry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Part 3:Ship equipment manufacture enterprise 2018-12-28发布 2019-03-01实施 CIFTEES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CB 20600.3-2018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核心要求....... 3.1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目标 3.1.1责任制和目标... 3.1.2检查和考核... 4 3.2组织机构和人员 f 4 3.2.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4 3.2.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 3.3安全生产投入 5 3.3.1安全生产费用... 5 3.3.2保险. 3.4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5 6 3.4.1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6 3.4.2管理制度... 3.4.3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6 6 3.4.4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7 3.4.5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 8 3.4.6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6 3.4.7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 10 3.4.8记录管理 13 3.4.9发放.
16 3.4.10评估 16 3.4.11修订. 16 3.5教育培训 16 3.5.1教育培训管理 16 3.5.2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7 3.5.3特种作业人员 17 3.5.4从业人员 17 3.5.5其他人员 17 3.5.6安全文化建设 17 3.6设备设施管理 17 3.6.1设备设施建设 17 3.6.2设备设施验收 18 3.6.3设备设施运行 18 3.6.4设备设施检维修 21 3.6.5设备设施拆迁 21 3.6.6设备设施拆除、报废 21 3.6.7生产场所和设施租赁 21 3.7作业安全 21 3.7.1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 21 3.7.2危险作业许可 23 3.7.3作业行为 23
CB 20600.3-2018 3.7.4警示标志.... 23 3.7.5班组安全管理. 24 3.7.6相关方.... 24 3.8安全风险管理 25 25 3.8.2变更管理 25 3.9隐患排查治理.... 25 3.9.1隐患排查 25 3.9.2隐患治理 = = 25 3.9.3预测预警 26 26 3.10.1危险源控制. 26 27 3.11职业健康...... 27 3.11.1蒸本要求..... 27 3.11.2职业健康检查........... 27 27 3.11.4劳动和职业病防护... 28 3.11.5职业病危害告知... 28 28 3.12应急管理.... 28 3.12.1应急救援组织... 28 3.12.2应急预案 28 3.12.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29 3.12.4应急演练 29 3.12.5应急处置 29 3.13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29 3.13.1管理..... 29 3.13.2报告.... 29 3.13.3调查和处理 30 3.14自评和绩效评定 3.14.1自评........ 30 3.14.2绩效评定 30 3.14.3持续改进 30 4评审项目和评审要素分值.... 30 参考文献.... 37 II
CB 20600.3-2018 前言 本标准由以下八部分组成: CB20600.1-2018规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1部分:总则 CB20600.2-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2部分:舰船造修企业 CB20600.3一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3部分:靓船装备制造企业 CB20600.4-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4部分:舰船科研单位 CB20600.5-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5部分:生产型服务企业 CB20600.6一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6部分:火工品专项 CB20600.8一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8部分:现场施工安装专项 本部分是第3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元、吉洪文、王吉武、王靖瑶、姚江、匡文琪、黄肖静、李情倩、陈健、李 传明、金浩、郭建华 II1
CB 20600.2-2018 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 第2部分:舰船造修企业.pdf
C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FL 1500 CB20600.2--2018 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 第2部分:舰船造修企业 Assessment criterion of ship industry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Part 2 : Shipyard 2018-12-28发布 2019-03-01实施 CTECS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CB 20600.2-2018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核心要求... 3.1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目标 3.1.1责任制和目标 3.1.2检查和考核... 3.2组织机构和人员.. 3.2.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3.2.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 3.3安全生产投入. 5 3.3.1安全生产费用, 3.3.2保险.... 3.4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3.4.1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6 3.4.2管理制度、 6 3.4.3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7 3.4.4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8 3.4.5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 9 3.4.6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0 3.4.7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 12 3.4.8记录管理, 15 3.4.9发放 18 3.4.10评估 18 3.4.11修订... 81 3.5教育培训 18 3.5.1教育培训管理 18 3.5.2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8 3.5.3特种作业人员 19 3.5.4从业人员 19 3.5.5其他人员 19 3.5.6安全文化建设 19 3.6设备设施管理 19 3.6.1设备设施建设 19 3.6.2设备设施验收 20 3.6.3设备设施运行.
20 3.6.4设备设施检维修 22 3.6.5设备设施拆迁 22
CB 20600.2-2018 3.6.6设备设施报废、拆除.
22 3.6.7生产场所和设备设施租赁 23 3.7作业安全... 23 3.7.1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 23 3.7.2危险作业许可.
25 3.7.3作业行为 26 3.7.4警示标志 26 3.7.5班组安全管理 27 3.7.6相关方 27 3.8安全风险管理 27 3.8.1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
27 3.8.2变更管理 27 3.9隐患排查治理 28 3.9.1隐患排查 28 3.9.2隐患治理 28 3.9.3预测预警 28 3.10危险源控制与重大危险源申报 28 3.10.1危险源控制.
28 3.10.2重大危险源申报与监控, 29 3.11职业健康... 29 3.11.1基本要求.. 29 3.11.2职业健康检查 29 3.11.3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 29 3.11.4劳动和职业病防护... 30 3.11.5职业病危害告知... 30 3.11.6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31 3.12应急管理, 31 3.12.1应急救援组织 31 3.12.2应急预案.
31 3.12.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31 3.12.4应急演练... 31 3.12.5应急处置. 32 3.13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32 3.13.1管理, 32 3.13.2报告... 32 3.13.3调查和处理 32 3.14自评和绩效评定 32 3.14.1自评.... 32 3.14.2绩效评定、 32 3.14.3持续改进 33 4评审项目和评审要素分值 33 参考文献, 40 II
CB 20600.2-2018 前言 本标准由以下八部分组成: CB20600.1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1部分:总则 CB20600.2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2部分:舰船造修企业 CB20600.3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3部分:舰船装备制造企业 CB20600.4规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4部分:舰船科研单位 CB20600.5规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5部分:生产型服务企业 CB 20600.6规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6部分:火工品专项 CB20600.7规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7部分:试验场(站)专项 CB20600.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8部分:现场施工安装专项 本部分是第2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元、王靖瑶、王吉武、吉洪文、姚江、李情情、金浩、国文琪、陈健、李传 明、黄肖静、郭建华.
III
CB 20600.1-2018 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 第1部分:总则.pdf
C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FL 1500 CB20600.1--2018 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 第1部分:总则 Assessment criterion of ship industry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Part1:General 2018-12-28发布 2019-03-01实施 CiTEcS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别)内里防物码
CB 20600.1-2018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4.1建立和保持 4.2军工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主管部门和评审机构 2 4.3自评与评审 2 4.4考评等级 5自评.... 2 2 5.1自评时间 2 5.2自评组织 2 5.3自评的实施 3 6评审申请 3 6.1申请评审基本条件 3 6.2评审申请及材料......... 7评审准备. 7.1评审组织 4 7.2评审专家 4 4 8考评标准和标准化得分 8.1考评标准 4 8.2标准化得分 4 9评审..... 5 5 9.1评审程序 9.2首次会议 9 9.3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考试.. 7 9.4现场评审.... 9.5形成评审结论并编制评审报告 6 9.6与军工单位负责人沟通. 9.7次会议.... 9 9 10评审问题整改和验证 9 10.1评审问题整改. 6 10.2整改验证. 6 11评审材料上报和归档 10 11.1评审材料上报 10 11.2评审材料归档 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军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格式 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军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申请》格式 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军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申请请示》格式 19 附录D(资料性附录) 《评审机构保密承诺》格式 《军工单位接受现场评审声明》格式 20 附录E(资料性附录) 21 附录F(资料性附录) 《评审专家保密承诺》格式 22 附录G(资料性附录) 《军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格式 23
C8 20600.1-2018 附录H(资料性附录) 《军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审记录表》格式 25 附录I(资料性附录) 《军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审评分汇总表》格式 02222 附录J(资料性附录) 《军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报告》格式 附录K(资料性附录) 《军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问题整改报告》格式 附录L(资料性附录) 《军工安标评审问题整改项现场验证说明》格式 参考文献..... 33 II
CB 20600.1-2018 前言 本标准由以下八部分组成: CB20600.1-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1部分:总则 CB20600.2-2018规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2部分:规船造修企业 CB20600.3-2018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3部分:舰船装备制造企业 CB20600.4-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4部分:舰船科研单位 CB20600.5一2018规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5部分:生产型服务企业 CB20600.6一2018靓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6部分:火工品专项 CB20600.7-2018舰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第7部分:试验场(站)专项 本部分是第1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 附录L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康元、匡文琪、王吉武、吉洪文、姚江、王靖瑶、陈健、李倩情、金浩、李传 明、潘长城、郭建华.
III
DB32/T 4879-2024 绿色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标准.pdf
ICS 91.010 CCS P 07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879-2024 绿色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 application 2024-10-28发布 2025-05-0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
DB32/T 4879-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2 5全生命周期应用策划 -3 6模型规定 7设计阶段应用. 13 8施工阶段应用 ...16 9运维阶段应用 21 附录A(规范性)结构基础(砼结构)模型精细度表达 ...26 附录B(规范性) 结构框架、空间划分、内部装饰、外部装饰(砼结构)主要构件模型精细度表达-31 附录C(规范性) 结构框架、空间划分、内部装饰、外部装饰(钢结构)主要构件模型精细度表达36 附录D(规范性) 机电专业主要构件模型精细度表达 附录E(规范性) 场地主要构件模型精细度表达 ...46 附录F(规范性) 装修专业主要构件模型精细度表达 参考文献 .-56 图1绿色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周期具体应用流程 图2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管道系统轴测图 15 表1建筑工程对象的拆分. 表2设备工程对象的拆分 表3场地工程对象的拆分. -8 表4设计阶段模型精细度基本等级划分 表5模型单元精细度的分级“ 6- 表6几何表达精度的等级划分 表7信息深度的等级划分 ...10 表8建筑结构构件优先级 .-11 表9机电管线构件优先级 表10BIM交付成果文件格式 .12 表11各阶段BIM技术应用成果交付内容 ..-12 表12设计各阶段优化内容 13 表13施工模拟模型元素及信息 -17
DB32/T 4879-2024 表14预制构件模型元素及信息 .-18 表15进度管理模型元素及信息 表16成本管理模型元素及信息 表17安全管理模型元素及信息 ....20 表18能源与碳排放管理的附加数据与模型对象的对应关系 .....2 表19能源与碳排放管理模型元素及信息 ....22 表20安防与消防管理的附加数据与模型对象的对应关系 .....22 表21安防与消防管理模型元素及信息 .... 表22空间与资产管理的附加数据与模型对象的对应关系 2..... 表23空间与资产管理模型元素及信息 .....24 表24设备设施管理的附加数据与模型对象的对应关系 表25设备设施管理模型元素及信息 ...25 表A.1结构基础(砼结构)LOD1.0模型精细度表达 ....26 表A.2结构基础(砼结构)LOD2.0模型精细度表达 ...27 表A.3结构基础(砼结构)LOD3.0模型精细度表达 ....28 表A.4结构基础(砼结构)LOD3.5模型精细度表达 ....29 表A.5结构基础(砼结构)LOD4.0模型精细度表达 表B.1结构框架、空间划分、内部装饰、外部装饰(砼结构)主要构件LOD1.0模型精细度表达-31 表B.3结构框架、空间划分、内部装饰、外部装饰(砼结构)主要构件LOD3.0模型精细度表达-33 表B.4结构框架、空间划分、内部装饰、外部装饰(砼结构)主要构件LOD3.5模型精细度表达-34 表B.5结构框架、空间划分、内部装饰、外部装饰(砼结构)主要构件LOD40模型精细度表达-35 表C.1结构框架、空间划分、内部装饰、外部装饰(钢结构)主要构件LOD1.0模型精细度表达-36 表C.3结构框架、空间划分、内部装饰、外部装饰(钢结构)主要构件LOD3.0模型精细度表达-38 表C.4结构框架、空间划分、内部装饰、外部装饰(钢结构)主要构件LOD3.5模型精细度表达-39 表C.5结构框架、空间划分、内部装饰、外部装饰(钢结构)主要构件LOD4.0模型精细度表达-40 表D..机电专业主要构件LOD.1.模型精细度表达..................................41 表D.2机电专业主要构件LOD2.0模型精细度表达 表D.3机电专业主要构件LOD3.0模型精细度表达 ..3 表D.4机电专业主要构件LOD3.5模型精细度表达 表D.5机电专业主要构件LOD4.0模型精细度表达 ...45 表E.1场地主要构件LOD1.0模型精细度表达 ..46 表E.2场地主要构件LOD2.0模型精细度表达 表E.3场地主要构件LOD3.0模型精细度表达 ....8 表E.4场地主要构件LOD3.5模型精细度表达 表E.5场地主要构件LOD4.0模型精细度表达 表F.1装修专业主要构件LOD1.0模型精细度表达 ...51 表F.2装修专业主要构件LOD2.0模型精细度表达 Z..... 表F.3装修专业主要构件LOD3.0模型精细度表达 g.... 表F.4装修专业主要构件LOD3.5模型精细度表达 .54 表F.5装修专业主要构件LOD4.0模型精细度表达
DB32/T 487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GJ32/TJ210-2016《江苏省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应用标准》,与DGJ32/TJ210 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新增了“绿色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周期应用策划“相关内容: 修改、完善了模型应用规定: 将原“设计协同“修改完善为“设计阶段应用”: 新增了“施工阶段应用“运维阶段应用”.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东南大学、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生态 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衡设计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南京毕亩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照、吴大江、吴刚、刘宇红、韦笑、薛世伟、严怀达、汤显泽、朱强、汪深、马少亭、 孙昱晨、李兵、张宏、侯智荣、李国建、孙晓波、张华、霍慧秀、张骋.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年首次发布为DGJ32/TJ210-201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2/T 4878-2024 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pdf
ICS 29.240.01 CCS P 30/39 DB32 江苏省地方 标准 DB32/T 4878-2024 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in residential districts 2024-10-28发布 2025-05-0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
DB32/T 4878-2024 目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供配电系统 5.1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5.2负荷计算 5.3居住区供电 -5 5.4 供配电设施 5.5配电装置接地 5.6电能计量 5.7 智能化要求 5.8电动车辆充电设施接人 5.9分布式电源接人 6设备选型 10 6.1中压设备 -10 6.2低压设备 11 6.3电缆及附件 6.4直流电源系统 6.5配电自动化终端 12 6.6计量表箱 -12 附录A(资料性)居住区典型供电方案示例 14 附录B(资料性) 主要配电设备技术参数 19 附录C(规范性)计量箱电气配置要求 附录D(资料性)开关站、配电室电缆层尺寸示意图 参考文献 40
DB32/T 487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GJ32/TJ11-2016《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与DGJ32/TJ11-2016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新增加、修订了部分术语: 按建筑高度对居住类建筑进行分类,完善居民负荷配置容量; 一对变压器的能耗级别提出要求,并更新附录B中设备技术参数; 优化环网柜内设备选型,并配置外部电源快速接口; 增加电缆防火相关措施要求: 一结合暴雨灾害等问题,明确了环网室、配电室设置要求,并增加电缆层方案; 增加配电站房智能辅控等要求: 增加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接人的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锋、龙禹、陈辉、左强、刘利国、魏星琦、王旗、潘熙、陆伟伟、陈霄、王黎明、 赵季平、姚康宁、张策.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7年首次发布为DGJ32/TJ11-2016;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2/T 4878-2024 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供电系统以及设备选型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居住区及住宅等居住类建筑的供配电设施建设.
改建、扩建的居住区供配电设施 建设宜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14048.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20052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243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GB/T33592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控制规范 GB/T33593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 GB/T33982分布式电源并网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55024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 DL/T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721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 DL/T802(部分)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居住区residential district 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被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 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配套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DB32/T 4878-2024 3.2 配套设施neighborhood facility 对应居住区分级配套规划建设,并与居住人口规模或住宅建筑面积规模相匹配的生活服务设施.
注:主要包括基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场站及社区服务设施、便民服务 设施.
3.3 中压开关站MVswitching station 设有中压配电进出线,对功率进行再分配的配电装置,相当于变电站母线的延伸,能用于解决变电站 进出线间隔数量有限或进出线走廊空间受限,并在区域中起到电源支撑的作用.
3.4 配电室distributionroom 3.5 预装式变电站prefabricated substation 预装的、并经过型式试验验证的、安装在一个外壳中的成套设备.
注:包括电力变压器、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高压和低压内部连接线缆、辅助设备和回 路的元件及外壳,简称箱变.
3.6 配电变压器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将10kV或20kV电压变换为400V电压的配电设备.
注:简称“配变”.
按绝缘材料,可分为消浸式配电变压器,干式配电变压器.
3.7 环网箱ring main unit cabinet 安装于户外、由多面环网柜组成、有外箱壳防护.用于10kV或20kV电缆线路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 且不含配电变压器的配电设施.
低压电缆分支箱LVcablebranch box 完成配电系统中低压电缆线路的汇集和分接功能的电气连接设备.
配电自动化终端remote terminal uni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安装在配电网的,完成数据采集、控制、通信等功能的各类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
3.10 配置系数coefficient configuration 配置变压器的容量或低压配电干线的馈送容量与低压用电负荷之比值.
3.11 电能计量装置electric energymetering device 包含各种类型计量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箱(屏、柜)、各类型采集 终端等的装置.
3.12 充电设施charging facilities for electric vehicle 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相关设施的总称.
注:由一台或多台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组成,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并且能在充电过程中对充电设备进行状态监控.
DB32/T 4877-2024 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检测与评定规程.pdf
ICS 27.160 CCS F12 DB32 江苏省地方 标准 DB32/T 4877-2024 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 检测与评定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engineering testing and evaluating of construction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s 2024-10-28发布 2025-05-0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
DB32/T 4877--202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集热系统性能 6控制系统 7系统安全性能 8检测报告 附录A(规范性)江苏省I、Ⅱ区城市划分及对应辐照量分段统计表 附录B(规范性)太阳能集热器轮廊采光面积的测量方法 附录C(资料性)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检测报告
DB32/T 487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GJ32/TJ90-2017《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检测与评定规程》,与DGJ32/TJ90 201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细化了系统性能检测的条件,对江苏省太阳能辐照量进行了分区划定: 调整了检测仪器的精度: 一修订了日有用得热量的计算公式; 增加了集热系统效率、太阳能保证率的检测与评定内容.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方建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江苏衡通勘测技 术有限公司、苏州力慷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中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江苏泓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 公司、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启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苏州达峰建筑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博衍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吴尧、赵雪磊、唐笋耕、杨建平、徐飞、荆杰、陈哲、吴玉龙、钱骏、许小磊、陈育中、 李欣、宋二玮、吕君.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9年首次发布为DGJ32/TJ90-2009;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2/T 4877-2024 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 检测与评定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检测与评定的基本规定、集热系统性能、控制系统、系统安全 性能、检测报告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工程检测与评定.
建筑太 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检测与评定,除符合本文件外,还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5480矿物棉及其制品试验方法 GB/T19565总辐射表 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24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5080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 JGJ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DGJ32/TJ159建筑电气工程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检测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太阳能热水系统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并在必要时与辅助热源配合使用以加热水所需的子系统与部件的组合.
注: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循环系统、辅助加热系统、热水供应系统及控制系统.
3.2 总辐射表pyranometer 测量平面接收器上半球向日射辐照度的辐射表.
3.3 采光面积aperture area 非会聚太阳辐射进人集热器的最大投影面积.
DB32/T 4876-2024 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标准.pdf
ICS 91.200 CCS P 00/09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876-2024 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标准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site dust control 2024-10-28发布 2025-05-0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
DB32/T 4876-2024 目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一般规定 4.1扬尘防治责任制 4.2扬尘防治专项方案 4.3扬尘防治技术交底 2 4.4扬尘防治检查 4.5分包单位扬尘防治 5扬尘防治要求 5.1建筑工地围挡 5.2道路和场地硬化 5.3裸土和物料覆盖 5.4湿法降尘作业 5.5建筑垃圾处置 5.6车辆冲洗管理 6扬尘应急响应 7扬尘监测监控 7.1监测设备及平台 7.2监测点位设置 7.3监测点预警响应
DB32/T 487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代替DGJ32/J203-2016(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标准》,与DGJ32/J203-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扬尘应急响应的相关要求; 增加了扬尘监控监测的相关要求; 删除了检查评分的相关要求; 删除了评定等级的相关要求; 删除了附录A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分项检查评分表的相关要求; 删除了附录B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检查评分汇总表的相关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扬州市建设工程管理中心、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市建设工程管理服务中 心、东晟兴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邢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龙源润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欣、徐嘉样、夏亮、沈东、祝飞飞、顾维扬、邹厚存、杨光、张爱兰、王超、 王贤坤、丁传武、赵越、罗志强.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年首次发布为DGJ32/J203-201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2/T 4876-2024 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标准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拆除工程施工现场扬尘防治、监测和检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50640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GB/T50905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CJI27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T134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 JGJ5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146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DB32/T4175建设工程智慧安监技术标准 3术语和定义 3.1 建筑工地扬尘dust from construction site 建筑施工现场范围及物料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颗粒物的统称.
注:本文件采用可吸人颗粒物(PM)作为建筑工地扬尘的控制指标.
3.2 可吸入额粒物PM; particulate matter with particle size below 10 microns 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um的颗粒物.
注:也称可吸人颗粒物.
3.3 扬尘防治dust control 通过采取管理、技术和经济等措施,有效预防扬尘污染发生.
3.4 围指fence 将建筑工地与外部环境隔离,使其成为相对封闭空间所采用的隔离物.
注:包括砌体式围墙、装配式围挡等.
3.5 建筑垃圾construction waste 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拆除工程等进行建设、改造、装修、开挖、铺设等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
DB32/T 4876-2024 注:主要包括渣土、废旧混凝土、碎砖瓦、废浙青、废旧管材、废旧木材等.
防溢座base to prevent dust from overflowing 在围挡和地表间隙间设置的能够防止泥、沙等易散失建筑材料散溢到围挡外的一种金属或者混凝土 材质的防溢设施.
3.7 扬尘在线监控平台on-line monitoringplatform for construction dust 从扬尘在线监测装置采集并传输数据,对监测结果进行检查、判别、储存、处理及统计分析、自动报警 的信息化系统.
4一般规定 4.1扬尘防治责任制 4.1.1施工和监理合同中应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扬尘防治工作职责和防治目标.
4.1.2建设单位对扬尘防治负总责,应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好扬尘防治工作.
4.1.3建设单位应将扬尘防治纳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畴,扬尘防治费用作为不可竞争费,按规定专项列 支,并及时足额支付.
4.1.4施工单位对扬尘防治负主体责任,应建立健全扬尘防治管理体系,编制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
4.1.5施工单位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扬尘防治管理组织,并配备扬尘防治管理人员.
4.1.6施工单位应与专业分包单位签订扬尘防治目标责任书,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专业分包单位应 对分包工程范围内的扬尘防治负责.
4.1.7施工单位应将扬尘防治纳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教育的内容.
4.1.8施工单位应制定扬尘防治资金保障制度,编制扬尘防治资金使用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4.1.9施工单位项目部应制定以建筑工地围挡、场地路面硬化、物料堆放覆盖、湿法降尘作业、建筑垃圾 处置、车辆密闭运输等为主要内容的扬尘防治管理目标.
4.1.10施工单位项目部应建立扬尘防治管理目标考核小组,对扬尘防治管理目标进行分解、检查、 考核.
4.1.11施工单位应在建筑工地出入口醒目位置公示扬尘防治措施、扬尘防治负责人、扬尘防治监督管 理部门等信息,并设置渣土运输公示牌.
4.1.12监理单位对扬尘防治负监理责任,监理单位应监督施工单位做好扬尘防治工作,并及时向建设 单位报告.
4.1.13监理单位应按照施工合同及时向施工单位确认扬尘防治费用,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4.2扬尘防治专项方案 4.2.1施工单位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应编制扬尘防治专项方案,并履行审核、审批程序.
4.2.2扬尘防治专项方案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2.3施工单位项目部应按扬尘防治专项方案组织实施.
4.2.4大型项目宜采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建筑工地扬尘防治,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虚拟仿真技术, 分析、建立现场三维模型,对建筑场地布置、土方开挖回填、场地排水等实现策划、优化和比较集成.
4.3扬尘防治技术交底 4.3.1施工单位项目部应建立扬尘防治技术逐级交底制度.
DB32/T 4875-2024 既有建筑隔震加固技术规程.pdf
ICS 91.120.25 CCS P15/19 DB32 江苏省地方 标准 DB32/T 4875-2024 既有建筑隔震加固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seismic isolation retrofit of existing buildings 2024-10-28发布 2025-05-0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
DB32/T 4875-202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3 5基本规定 6隔震加固设计 6.1 一般规定 6.2 地震作用和地震响应计算 6.3上部结构设计 11 6.4 隔震层设计 12 6.5 隔震支座设计 13 6.6下部结构和地基基础设计 13 7抗震构造措施 14 7.1上部结构 --14 7.2隔震层及连接构造 15 7.3隔震支座构造 7.4下部结构及基础构造 16 8隔震加固施工 17 8.1 一般规定 17 8.2施工流程 17 8.3荷载托换 19 9隔震加固验收. ..-20 9.1 一般规定 20 9.2 支座 21 9.3阻尼器 9.4柔性连接 -24 9.5隔震缝 .-24 10隔震加固维护 -24 10.1 一般规定 -24 10.2维护要求 25
DB32/T 4875-2024 附录A(规范性)隔震支座选型 附录B(规范性)隔震支座材料 30 附录C(规范性)抗震构造措施补充表
DB32/T 487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代替DGJ32/TJ215-2016《既有建筑隔震加固技术规程》,与DGJ32/TJ215-2016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设计工作寿命”修改为“设计工作年限”,将“后续使用年限“修改为“后续工作年限”将“剩余 使用年限”修改为“剩余设计工作年限”等; 增加了橡胶支座、摩擦摆、阻尼器等混合使用的要求: 增加了支座和阻尼器储存和搬运的要求: 一增加了阻尼器施工的要求: 一更改了弹性滑板支座的条文; 更改了第6章隔震加固施工、第7章隔震加固验收的条文; 增加了荷载托换的设计、构造要求: 一增加了附录C隔震加固后的构造措施表: 对规程中的相似条文进行了整合.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鸿基节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东南大学、江苏省 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北新区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 审查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卫龙武、周慧、郭形、顾瑞南、包红燕、卫海、刘涛、陈忠范、汪凯、卢中强、张志强、 彭卫纲、徐贾、周岸虎.
DB32/T 4875-2024 既有建筑隔震加固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既有建筑隔振加固的基本规定、隔震加固设计、抗震构造措施、隔震加固施工、隔震加 固验收、隔震加固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既有建筑基于水平地震作用下的隔震加固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500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 GB5500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 GB5500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 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5021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23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5022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T20668.1橡胶支座第1部分:隔震橡胶支座试验方法 GB/T20668.3橡胶支座第3部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GB/T37358建筑摩擦摆隔震支座 GB/T51408建筑隔震设计标准 JGJ116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JGJ123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JGJ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360建筑隔震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既有建筑existing building 已建成可以验收的和已投入使用的建筑.
DB32/T 4874-2024 既有建筑幕墙维护与改造工程技术标准.pdf
ICS 03.120.20 CCS P 00/09 DB32 江苏省地方 标准 DB32/T 4874-2024 既有建筑幕墙维护与改造工程 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maintenance and renovation of existing curtain wall 2024-10-28发布 2025-05-0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 版
DB32/T 4874-202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3 5材料 -5 5.1一般规定 5.2面板及骨架材料 -5 5.3密封及粘结材料 5.4其他材料 -5 6检查 6.1一般规定 -5 6.2检查周期 6.3日常检查 6.4全面检查 6.5特定检查 14 6.6专项检查 14 7维护 -20 7.1 一般规定. 20 7.2 玻璃幕墙维护 .-21 7.3金属与石材幕墙维护 23 7.4人造板幕墙维护 7.5采光顶、雨篷与金属屋面维护 25 8改造 8.1 一般规定 -25 8.2 改造设计 ...25 8.3玻璃幕墙改造“ -26 8.4金属与石材幕墙改造 ...27 8.5人造板幕墙改造 28 8.6采光顶、雨篷及金属屋面改造 9施工与验收 28 湖[6 28
DB32/T 4874-2024 9.2施工 29 9.3验收 9.4安全规定 30 10清洗 30 附录A(资料性)既有建筑幕墙基本情况表 32 附录B(资料性)既有建筑幕墙日常检查记录表 附录C(资料性) 既有建筑幕墙资料核查记录表 35 附录D(资料性) 既有建筑幕墙全面(特定、专项)检查记录表 36 参考文献
DB32/T 487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装饰装修发展中心、江苏省装饰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长龙、曹宁、高枫、屠亚星、陈得生、王鹏、顾晓冬、孔桂华、晃晓刚、计苓、梁喆、 唐海兵、李奇松刘勇.
DB32/T 4874-2024 既有建筑幕墙维护与改造工程 技术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既有建筑幕墙维护与改造中的通用功能、性能,以及满足既有建筑幕墙维护与改造功 能性要求的通用技术措施,内容涵盖既有建筑幕墙的检查、设计、施工、验收等过程技术和管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民用和一般工业用建筑的既有建筑幕墙维护与改造及运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574工业用橡胶板 GB6095坠落防护安全带 GB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16776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GB/T23261石材用建筑密封胶 GB23525座板式单人吊具悬吊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GB 23864防火封堵材料 GB/T24498建筑门窗、幕墙用密封胶条 GB/T29061建筑玻璃用功能膜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2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GB504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134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GB/T5574工业用橡胶板 GB/T24498建筑门窗、幕墙用密封胶条 GB/T51410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标准 GB55029安全防范工程通用规范 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JC887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胶粘剂 JC/T973建筑装饰用天然石材防护剂 JGJ3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8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DB32/T 4873-2024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消防技术标准.pdf
ICS 91.100.99 CCS P 00/09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873--2024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消防技术标准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site technician in Jiangs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2024-10-28发布 2025-05-0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
DB32/T 4873-202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3 5消防安全等级 -3 6隧道防火及疏散设计 6.1一般规定 -5 6.2防火保护 6.3安全疏散 7防烟排烟系统 7.1一般规定 7.2机械防排烟系统 7.3排烟风机 -8 7.4其他设施防排烟系统 7.5防排烟系统控制 8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 8.1一般规定 8.2消防给水设施 8.3消防灭火设施 -10 9消防电气系统 11 9.1电源与供配电 9.2应急照明与疏散标志 -12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1紧急电话与有线广播 12 10.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3 10.3消防控制室和消防联动控制 13 11消防施工及验收 ...-14 11.1一般规定 14 11.2隧道防火保护施工及验收 11.3隧道消防设施施工及验收 14 12消防安全运营管理 -15
DB32/T 4873-2024 12.1一般规定 12.2消防设施维护管理 I6 12.3火灾应急处置预案
DB32/T487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 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振雄、杨玉冬、蔡志军、王峻、周欣、崔佳、周璇、骆晶、张旭生、苏昂、陈稳、张志祥、 杜骋、王珂.
DB32/T 4873-2024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消防技术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消防安全等级、隧道防火及疏散设计、防烟排烟系统、消防给水及灭 火设施、消防电气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施工及验收、消防安全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消防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速公路隧道的消防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营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824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 GB25506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 GB5006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51泡沫灭火系统技术标准 GB501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19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5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125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速公路隧道expressway tunnel 在高速公路沿线设置的供非危险品化学品等机动车通行的隧道.
注:包括水下隧道、山岭隧道等类型.
3.2 水下隧道underwater tunnel 下穿河流、湖泊、海湾或海峡等水域的高速公路隧道.
3.3 山岭隧道mountain tunnel 贯穿山岭、丘陵的高速公路隧道.
DB32/T 4872-2024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快速热修复技术规程.pdf
ICS 93.080.01 CCS P 51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872-2024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快速 热修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rapid hot repair of urban asphalt pavement for daily maintenance 2024-10-28发布 2025-05-0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
DB32/T 4872-202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材料 6设备 7路面功能性热修复 7.1施工准备 7.2施工流程 8路面结构性热修复 8.1施工准备 -b 8.2施工流程 9路面附属构造物周边沥青路面热修复 9.1 一般规定 9.2非检查井路面附属构造物周边沥青路面热修复 9.3检查井周边沥青路面热修复 10质量控制与验收 10.1 一般规定 10.2控制项目
DB32/T 487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江苏英达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 局、南京市城市道路管理中心、济南市槐荫区市政工程服务中心、济南易通城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雷涛、侯梦飞、刘哲、段鹏鹏、王强、姚文亮、刘小庆、梅智平、汤桂华、陈安京、 赵海明、刘锋锐、张旭、项海崃.
DB32/T 4872-2024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快速 热修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城镇道路沥青路面日常养护快速热修复的施工及验收.
本文件规定了快速热修复定义,施工材料及设备要求、施工流程,施工验收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CJJ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T43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规程 CJJ169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JTGE20公路工程浙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沥青路面废弃料waste materials of original asphalt pavement 原沥青路面无法就地再生利用的沥青混合料.
注1:包括原路面已松散,或浙青膜剥落严重(常位于麻面、水损害严重处)的浙青混合料:原路面被油、土、灰等杂物 污染的浙青混合料:修复过程中,加热后失去粘性难以压实的浙青混合料.
注2:包括原路面已松散,或浙青膜剥落严重(常位于麻面、水损害严重)处的浙青混合料,被泊,土,灰等杂物污染的 浙青混合料,以及加热过程中失去性难以压实的沥青混合料.
3.2 原沥青路面再用料reused materials of original asphalt pavement 原沥青路面加热后可有光泽、有黏性、易压实,就地再生利用的沥青混合料.
注:包括原路面未被污染、浙青膜未脱落的浙青混合料.
3.3 新沥青混合料热拌料newhotasphalt mixture 由浙青拌和站热拌生产的新沥青混合料.
3.4 新沥青混合料冷却料newcooled asphalt mixture 由沥青拌和站热拌生产,经冷却后备用的新沥青混合.
DB32/T 4872-2024 3.5 热态沥青混合料hot asphalt mixture 由热修复设备热拌加工、供应的浙青混合料,其来源包括新沥青混合料热拌料、新沥青混合料冷却料 和原沥青路面再用料.
路面功能性热修复functional hot repair ofpavement 针对沥青路面表层病害,经快速热修复后恢复路面平整度、抗滑等使用功能的养护措施.
3.7 路面结构性热修复structural hotrepair ofpavement 针对沥青路面中下面层及基层出现车辙,坑槽,唧浆,网裂沉陷等局部的结构性病害,经快速热修复 后恢复路面结构层承载力和完整性的养护措施.
3.8 路面附属构造物ancillary structure of pavement 与沥青路面相接的构造物.
注:包括检查井、路缘石、雨水井等.
3.9 快速热修复rapid hotrepair 沥青路面病害无需累积集中处理,通过加热、耙松修复范围内原路面沥青混合料,其上喷酒乳化沥 青,补充热态新沥青混合料后碾压,使新旧料相互嵌挤,实现热粘结的快速施工工艺.
注:快速热修复针对城镇道路浙青路面出现的坑槽,浆等局部病害,可实现及时响应.随坏随修的目标,相对于传统 处治方式,维修速度快,维修质量好,单处病害维修时间30min左右.
4基本规定 4.1施工单位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体系.
4.2施工前应详细调查浙青路面病害类型、面积和位置.制定修复方案.
4.3浙青路面日常养护热修复不应在雨雪天气条件下施工.
4.4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质量管理及成品保护.
4.5用于修复上面层的新沥青混合料宜采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其集料岩性宜与病害路面材料相同.降 低路面色差.
5材料 5.1沥青再生剂性能应符合CJ/T43的规定,具体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表1中检测方法应 按 JTG E20 执行.
表1沥青再生剂的性能指标 检测项目 性能指标 检测方法 60 °℃C黏度/(mm²/s) 品 T0619 闪点/C >220 T0611 饱和分含量/% 30 T0618 芳香分含量/% 09 T0618
DB22/T 3667-2024 季冻区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监测技术规范.pdf
ICS 93.080.01 CCS R 18 DB22 吉林省地方标 電准 DB22/T3667-2024 季冻区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xpressway infrastructure monitoring in seasonally frozen region 2024-11-27发布 2024-12-27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667-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5监测方案编制 5.1一般规定 5.2监测方案内容 6监测设备.. 6.1设备选型 6.2设备安装、调试、维护 7基础设施监测 7.1路基监测 7.2路面监测 6 7.3桥梁监测 6 7.4隧道监测 8 8监测数据分析 9 8.1一般规定 10 8.2路基监测数据分析 10 8.3路面监测数据分析 10 8.4桥梁监测数据分析 10 8.5隧道监测数据分析 10 9监测报告 10
DB22/T366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诚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 学研究院、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北京网路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中公诚科(吉林)工程 咨询有限公司、吉林省交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郝晶祥、邵新怀、张宏伟、孙会、周旋、魏立伟、张亮、史永超、丁凯、阮蓬、 李悦、李延明、杨云鹏、王海涛、吕也、杨久天、王永光、方彦明、张雷、方正鹏、仲崇波、汪林.
I1
DB22/T3667-2024 季冻区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季冻区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监测的总体要求、监测方案编制、监测设备、基础设施监测、 监测数据分析、监测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季冻区高速公路基础设施(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新建、改(扩)建、在役阶段的 监测工作.
普通公路基础设施监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982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JT/T1037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JTGC2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TD31-06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G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季冻区seasonalfrozen region 地表层土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称为季节性冻土,其所在地区称为季冻区.
3. 2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监测expressway infrastructuremonitoring 指对高速公路结构、状态和性能进行实时检测,获取基础设施环境、作用、结构响应与结构变化定 量数据的活动.
4总体要求 4.1季冻区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监测宜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
4.2应根据季冻区公路基础设施监测项目特点、设计要求、现场条件、监测措施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 方法,同一监测点可选择不同监测方法相互验证.
4.3基础设施监测断面和监测点应根据监测项目特点、工程规模、现场条件进行布设,且能够反映监 测对象的整体状态.
4.4同一基础设施不同监测内容的监测点宜布设在同一监测断面.
DB22/T 3667-2024 5监测方案编制 5.1一般规定 5.1.1应根据季冻区地质、工程特点、气象及水文条件等因素编制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监测方案.
5.1.2应结合当地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病害防治的相关要求和经验进行监测方案设计.
5.1.3新建隧道监测应结合设计地勘资料、围岩等级及施工情况等资料动态制定监测方案.
5.2监测方案内容 5.2.1基础设施概况 应包括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基本信息、结构技术数据、地理位置信息及以往监测、检查、维修、养护 等背景调查,明确监测目的.
5.2.2监测依据 应明确监测依据的相关标准及技术指南等文件名称.
5.2.3监测位置、编号、记录 应明确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监测位置、编号及问题描述记录等内容.
5.2.4监测内容 根据基础设施类型、内业资料及现场调查资料等分析确定的监测内容.
5.2.5组织实施 应包括工作流程、监测顺序、人员和仪器设备的组织、监测过程中的交通组织和安全保障措施等.
6监测设备 6.1设备选型 6.1.1宜具有自动采集、数据无线传输、远程控制等功能.
6.1.2应具备抗干扰能力,能适应严寒、高温、高湿、酸碱等恶劣条件.
6.1.3应充分考虑设备安装的可操作性和维护的便捷性.
6.1.4预埋在结构内部的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20年,附着安装在结构上的非埋入式传感器的使 用寿命应不低于5年.
6.1.5设备工作温度范围为-60℃~80C.
6.2设备安装、调试、维护 6.2.1监测设备安装安全要求应符合JTGF90中的规定.
6.2.2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现场安装前应验定,安装后应进行校验,并定期检查或校准.
6.2.3监测点应明确传感器的类型、数量、安装位置和方向,宜可更换.
6.2.4对不可更换传感器的监测点,宜做余布设.
6.2.5对基础设施关键部位或关键构件监测内容,宜布设校验点.
6.2.6监测布设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