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第 2034 页)

ICS29.020 M04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004-2016 模块化通信机房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n modular telemunication room 2016-01-15发布 201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3004-2016 目次 前言 I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模块化机房分类与组成 2 5模块化机房整体技术要求 **4 6微模块技术要求 YD/T300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 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 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动力源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创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 限公司、北京纳源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南 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北京微点至信科技有限公司、博耳(无锡)电力成套有限公司、康明斯动力 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八达电信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融汇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曙光、余斌、杜民、袁晓东、娄洁良、王殿魁、王政宏、陈川、谢凤华、 李南、杨青、孔小明、王涛、王靖侠、张焱、王爽、朱国锭、冯剑超、冯志扬、程劲晖、 张卫星、鲍东、黄新宇、李慧蓉、胡春琳、罗少文、汤好绪、郭飞.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提问日期:2024-02-07 01:54:38

提问网友:无虞


解答网友:zhangy


窗框的颜色是深灰色,材质是铝合金。

玻璃是水晶灰色,5+9A+5表示双层中空玻璃,每层的玻璃厚5mm,中空厚度9mm

ICS33.060.20 M3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578.2-2013 20161426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第2部分:无线射频性能测试 Test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of LTE FDD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munication network (phase 1) Part 2: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erformance test QT 2013-07一22发布 2013-07一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578.2-2013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 概述 3 4.工测试环境说明 43 4.2终端信息 3 5发射机特性 5.1概述 5.2发射功率 -4 5.3输出功率动态调整35 5.4发射信号质量 5.5频谱外辐射79 5.6发射互调* *116 6接收机特性 118 6、1概述 *118 6.2分集特性 **118 6.3参考灵敏度电平118 6.4最大输入电平 **124 6.5邻道选择性(ACS) **126 6.6阻塞特性 -130 6.7杂散响应 139 6.8互调特性 **-141 6.9杂散辐射 144 7性能需求 ***146 7.1 FDD PDSCH解调(小区特定参考信号) 146 7.2 PCFICH/DPCCH解调 168 7.3 PHICH解调 -178 8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 中中中中中中 191 8.1概述 *191 8.2 AWGN条件下的CQ上报 191 8.3衰落条件下的COI上报 **-198 8.4PMI上报 85 FDD RI.上报 I YD/T2578.2-2013 前言 本标准是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第一阶段)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 及结构如下: a)YD/T2577一2013《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b)YD/T2578.1-2013《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1部分基本功能、业务 和可靠性测试(第一阶段)》; c)YD/T2578.2-2013《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2部分射频性能测试 (第一阶段)》; d)YD/T2578.3一2013《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3部分无线资源管理性 能测试(第一阶段)》; )YD/T2578.4-2013《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4部分协议一致性测试 (第一阶段)》; f)YD/T2578.5-2013《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5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第一阶段)》.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 本部分按照GB/T1.I-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与YDT2577-2013《LTE FDD...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60.20 M3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577-2013 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user equipment of LTE FDD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munication network (Phase 1) 2013-07-22发布 2013-07-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577-2013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2 4概述 6 5UE分类和功率等级 6 5.1UE的分类 6 5.2UE的功率等级 6 5.3UE传输能力等级 7 6承载业务 7 7终端设备功能 7 7.1终端人机界面的基本功能 7 7.2物理层功能 9 7.3层2功能 12 7.4层3及NAS层功能 14 8终端设备性能 18 8.1信道划分 18 8.2发射机指标 -20 8.3接收机指标 38 8.4性能要求 45 8.5信道状态信息上报 58 8.6无线资源管理性能要求 70 9功耗要求 91 10接口要求 91 10.1Uu接口要求 91 10.2Cu(USIM-ME)接口要求 91 11可靠性要求 92 12电磁兼容要求 92 13比吸收率(SAR)的要求 92 14电池和充电器要求 92 14.1电池性能 92 14.2充电器要求 92 15外观、包装和装配要求 92 I YD/T2577-2013 前言 本标准是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第一阶段)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 及结构如下: a)YD/T2577《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b)YD/T2578《LTE 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一第1部分:基本功能、业务和可靠性测试; —第2部分:射频性能测试: ——第3部分:无线资源管理性能测试: ——第4部分:协议一致性测试; 一第5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 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重庆重 邮信科股份有限公司、摩托罗拉(北京)移动技术有限公司、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联发博动科 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星河亮点通信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朵灏、刘臻、来志京、曲笛、果敢、李波、赵晔、周晶、许巧春、 刘海涛、王玉霞、师延山、李芳、周珏嘉、徐川、吴越、傅宜康、段红光、赵璨. I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60.20 M3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576.2-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第2部分:无线射频性能测试 Test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of TD-LTE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munication network (phase 1) part 2: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erformance test 2013-07-22发布 2013-07-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576.2-201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概述 4.1测试环境说明 3 4.2终端信息 了 5发射机特性 *4 5.1概述 4 5.2发射功率 4 5.3输出功率动态调整20 5.4发射信号质量 48 5.5频谱外辐射 65 5.6发射互调 86 6接收机特性 88 6.1概述 88 6.2分集特性 -88 6.3参考灵敏度电平 88 6.4 最大输入电平 92 6.5 邻道选择性(ACS) 94 6.6阻塞特性 97 6.7 杂散响应 107 6.8互调特性 109 6.9杂散辐射 112 7性能需求 113 7.1 TDD PDSCH解调(小区特定参考信号) 113 7.2 PCFICH/PDCCH解调 145 7.3 PHICH解调 156 8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 169 8.1概述 169 8.2AWGN条件下的CQI上报 169 8.3衰落条件下的CQ1上报 176 8.4PMI上报 193 8.5 TDD RI上报 205 I YD/T2576.2-2013 前言 YD/T2576-2013《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分为5个部分: 一第1部分:基本功能、业务和可靠性测试 一第2部分:无线射频性能测试 一第3部分:无线资源管理性能测试 一第4部分:协议一致性测试 一第5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本部分为YD/T2576-2013《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的第2 部分.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大 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联发博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重庆重邮信科股 份有限公司、北京星河亮点通信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朵灏、刘臻、来志京、金晨光、许巧春、赵榕、刘海涛、王玉霞、师延山、 李芳、周珏嘉、吴越、傅宜康、段红光、赵璨.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60.20 M3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575-2016 代替YD/T2575-2013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user equipment of TD-LTE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munication network Phase1) 2016-07-11发布 201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575-2016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3.1术语和定义 2 3.2缩略语2 4概述 6 5UE分类和功率等级 7 5.1UE的分类 7 5.2UE的功率等级 7 5.3UE传输能力等级 7 6承载业务 7 7UE功能 8 7.1UE人机界面的基木功能 -8 7.2物理层功能 9 7.3层2功能 13 7.4层3及NAS层功能15 8UE性能 -19 8.1信道划分 19 8.2发射机指标 21 8.3接收机指标 33 8.4性能要求 39 8.5信道状态信息上报 55 8.6无线资源管理性能要求 67 9功耗要求88 10接口要求 88 10.1Uu接口要求 88 10.2Cu(USIM-ME)接口要求 -88 11可靠性要求 -89 12电磁兼容要求 89 13比吸收率(SAR)的要求 89 14电池和充电器要求 89 14.1电池性能 89 14.2充电器要求 89 15外观、包装和装配要求 89 I YD/T2575-2016 前言 本标准是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第一阶段)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 结构如下: a)YD/T2575《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b)《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第1部分:基本功能、业务和可靠性测试: ——第2部分:射频性能测试: —第3部分:无线资源管理性能测试: —第4部分:协议一致性测试; —第5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D/T2575-2013《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与YD/T 2575-201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MFBI频段互识别要求(见7.4.1.14); —增加了band41频带的频率范围(见8.1.5); 一增加了band41的共存杂散辐射带限制要求(见8.2.5.4.3); 增加了band41的参考灵敏度要求(见8.3.3); 一一增加了banda41参考灵敏度的上行配置(见8.3.3); 一增加了band41的带内阻塞要求,并将其他频段的带内阻塞例3的干扰由-30改为-38,删除了例 4的要求(见8.3.6.2); —增加了band41的带外阻塞要求(见8.3.6.3): 一增加了band41小区可探测的RSRP、RSRP Es/Iot.S...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30 M21 YO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29-2012 电信网和互联网服务生命周期管理 技术要求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lifecycle management for telemunication and Internet services 2012-12-28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429-2012 目次 前言 引言 Ⅲ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缩略语 4电信网与互联网服务参考模型1 5电信网与互联网服务生命周期过程 2 5.1业务层生命周期过程 3 5.2产品层生命周期过程7 6电信网与互联网服务生命周期管理功能 11 6.1业务层生命周期管理功能 11 6.2产品层生命周期管理功能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信网与互联网服务生命周期过程与TOM过程的对照14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429-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强、王智萍.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40.35 M1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28-2012 1Pv6设备网络管理接口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 Protocol conformance testing method for network management interfaces of IPv6 equipment 2012-12-28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428-2012 目次 前言 I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2 4测试场景与总体要求 2 5 SNMP v2c协议一致性测试2 5.1 SNMP v2c传输协议测试 2 5.2 SNMP v2c原语操作测试 3 5.3 SNMP v2c配置测试 4 6 SNMP v3协议测试 5 6.1 SNMP v3传输协议测试5 6.2 SNMP v3原语操作测试 5 6.3 SNMP v3配置测试 7 IPFIX协议测试 8 7.1 IPFIX传输协议测试 8 7.2 IPFIX配置测试 8 7.3 IPFIX报文收发测试 9 7.4 IPFIX模板管理测试 10 7.5流聚合和采集规则测试11 8 Syslog协议测试 12 12 8.2 Syslog:报文的收发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428-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瑞军、刘涛、张晨、陈彦名、王磊、李端、张艋、罗枫、孙超.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01 M19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26-2012 不同运营商软交换网络之间互通 的总体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interworking between different operators'softswitch network 2012-12-28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426-2012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1 4互通方案 2 4.1TDM方式一 2 4.2TDM方式二 3 4.3TDM方式三 4 4.4P方式 4 5业务互通的要求5 6网间互联要求 6 7网间号码传送 6 8接口和信令要求6 9计费要求 6 I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426-2012 前言 本标准是软交换网络互通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预计如下: 一《不同运营商软交换网络之间互通的总体技术要求》; 一 《不同运营商软交换网络之间互通的协议技术要求》 《不同运营商软交换网络和电路交换网之间的互通技术要求》; 《不同运营商软交换网络和数字集群之间的互通技术要求》; 一《软交换互通系列互通设备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海花许慕鸿刘荣朵.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S33.040 M3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25-2012 统一MS会话边界控制设备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in unified IMS 2012-12-28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425-2012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2 4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网络位置 2 5统一IMS的会话边界控制设备的功能架构3 6基本功能要求 5 6.1信令代理功能(可选) 5 6.2NAT控制、NAT穿越和门控功能 5 6.3带宽控制功能5 6.4QoS标记功能 6.5流量监测和统计报告功能(可选)5 6.6资源状态同步功能 6 6.7通信可靠性功能要求 6 6.8安全功能要求 6 7Ia参考点要求 6 7.1SBC参数 6 8接口要求 7 8.1千兆比以太网接口7 8.210/100 BaseT接口 7 9协议要求 7 9.1TCP/UDP/IP协议要求7 9.2PSec协议要求(可选) 7 9.3 Telnet协议 7 9.4SNMP协议 7 9.5NTP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7 9.6SP协议要求 9.7H.248协议要求 7 10性能要求 8 10.1容量要求 8 10.2服务质量要求8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425-2012 10.3媒体处理能力要求 8 10.4媒体流转发时延要求 8 10.5信令处理能力要求 8 10.6信令转发时延要求 11操作维护管理要求 9 11.1配置管理 9 11.2性能管理 9 11.3故障管理 9 11.4安全管理 10 11.5安全日志功能 10 11.6后台操作维护功能要求 1 12可靠性要求 10 13同步要求 10 14环境要求 10 14.1环境温、湿度要求10 14.2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11 14.3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千扰要求 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SBC在不同的场景下的组网12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30 M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24-2012 基于P的融合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converged IP messaging 2012-12-28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424-2012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缩略语 2 5CPM业务需求 4 6CPM总体架构 5 6.1概述 5 6.2CPM开放业务架构 5 6.3技术依据 5 6.4CPM能力平台的架构 6.5功能实体 6.6外部功能实体 17 6.7CPM接口 19 6.8安全 22 7基本流程 23 7.1CPM用户发送CPM消息 23 7.2CPM消息递送报告(消息发送不成功的情况) 25 7.3 CPM离线消息处理26 7.4CPM文件传输 27 7.5 CPM用户邀请另一个CPM用户进行会话 30 7.6 CPM用户发起一个临时群组会话 31 7.7 CPM用户获取群组信息 32 7.8 CPM消息互通 33 7.9CPM大消息传送 35 附录A(资料性附录)应用场景 41 附录B(规范性附录)CPM业务需求60 参考文献 77 I 建筑321-一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424-2012 前言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了OMA-AD-CPM-V10-20101012-C、OMA-RD-CPM-V1_0-20101012-C、 OMA-TS-CPM_System_Description-V1_0-20101012-C编制,与以上规范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其中,满 足OMA-RD-CPM-V10-20101012-C中对融合消息业务的需求,遵从OMA-AD-CPM-V10-20101012-C中 定义的OMA CPM架构,并依照OMA-TS-CPM System Description-V1_0-20101012-C中定义的业务流程.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 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波、王姗姗、吴伟、梁刚、卢艳、孙扬、丁欣、彭锦.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30 M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23-2012 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 技术的电信业务能力开放平台技术要求 Requirement to REST based tele service open platform 2012-12-28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423-2012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开放平台概念及总体功能 3 6系统架构要求 3 6.1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技术的电信业务能力开放架构 3 6.2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技术的电信业务能力开放平台(REST TOP)的系统结构8 7业务流程要求 9 7.1概述 9 7.2管理流程9 7.3能力调用流程 14 8计费和向计费系统提供的信息要求 19 8.1计费要求 19 8.2向计费系统提供的信息要求 19 9网管要求 20 9.1管理方式 20 9.2网络管理的主要功能 20 10安全性要求 20 附录A(资料性附录)应用使用流程(示例) 22 附录B(规范性附录)服务水平协议(SLA)列表26 参考文献 27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423-2012 前言 本标准是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技术的电信业务能力开放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 及名称预计如下: 一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技术的电信业务能力开放平台技术要求; 一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技术的业务能力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点击拨号业务; 一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技术的业务能力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短消息和多媒体消 息业务; 一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技术的业务能力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搜索业务; 一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ST)技术的业务能力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微博业务.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管晓培、王亚晨、俞承志、吴伟、刘晓靖、黄峥.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 M3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22-2012 基于H.248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测试方法 Testing method for 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based on H.248 2012-12-28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422-2012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缩略语 1 3H.248协议结构 1 4测试结构 1 5H.248MGC测试项目 2 5.1 ServiceChange 2 5.2各种包的定义和应用 22 5.3描述符的定义和应用 45 5.4通配符的应用 64 5.5定时器的应用 67 5.6错误码 72 5.7杂项 76 5.8安全 82 6H.248MG测试项目 83 6.1 ServiceChange 83 6.2各种包的定义和应用 115 6.3描述符的定义和应用 115 6.4通配符的应用 115 6.5定时器的应用 115 6.6错误码 116 6.7杂项 128 6.8安全129 I 建筑321一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422-2012 前言 本标准是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结构及名称如下: 一YD/T1292一2011基于H.248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技术要求; 一YD/T2422-2012基于H.248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测试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蒋晓琳、武静、林杨波.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S01.040.35 M1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21-2012 域名注册协议主机供应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host mapping protocol in domain name registration protocol 2012-12-28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421-2012 目次 、前言 IⅡ 引言 II 1范围 1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2.1术语和定义 1 2.2缩略语 2 3协议概述 2 4协议要求 2 4.1域名对象和主机对象的关系 2 4.2对象属性2 4.3EPP命令映射 4 4.4形式语法 7 4.5中文化规定 { 附景A(资料性附录)例子3 9 参考文献 I 建筑321一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421-2012 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域名系统越来越成为影响互联网稳定性的基础设施和核心系统.而域名注 册服务为域名系统提供数据源并进行域名管理,对整个域名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 此,十分有必要为域名注册服务中的各技术方面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以便为域名注册系统的安全稳定 运行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保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域名注册”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构如下: 1.《域名注册总体技术要求》 2.《域名注册审核要求》 3.《域名注册数据存储技术要求》 4.《域名注册系统服务水平要求》 5.《域名注册服务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6.《域名注册系统安全防护要求》 7.《域名注册系统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8.《域名注册协议主机供应技术要求》 9.《域名注册协议基于TCP的传输技术要求》 10.《域名注册协议可扩展供应协议技术要求》 11.《域名注册协议域名供应技术要求》 12.《域名注册协议联系人供应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标准主要起草人:姚健康、孔宁、沈烁.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40.35 M1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19-2012 域名注册协议联系人供应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ntact mapping protocol in domain name registration protocol 2012-12-28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419-2012 目次 前言 I 引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2 4协议概述 2 5协议要求 2 5.1对象属性 2 5.2数据元素和属性的公开 4 5.3EPP命令映射 5 5.4形式语法11 5.5中文化规定 11 景A(资料性附录)例子2 参考文献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419-2012 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域名系统越来越成为影响互联网稳定性的基础设施和核心系统.而域名注 册服务为域名系统提供数据源并进行域名管理,对整个域名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 此,十分有必要为域名注册服务中的各技术方面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以便为域名注册系统的安全稳定 运行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保证.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域名注册”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构如下: 1.《域名注册总体技术要求》 2.《域名注册审核要求》 3.《域名注册数据存储技术要求》 4.《域名注册系统服务水平要求》 5.《域名注册服务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6.YD/T2245-2011《域名注册系统安全防护要求》 7.YD/T2246-2011《域名注册系统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8.YD/T2421-2012《域名注册协议主机供应技术要求》 9.《域名注册协议基于TCP的传输技术要求》 10.《域名注册协议可扩展供应协议技术要求》 11.YD/T2420-2012《域名注册协议域名供应技术要求》 12.YD/T2419-2012《域名注册协议联系人供应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标准主要起草人:姚健康、孔宁、沈烁.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40 M3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16-2012 公众P网络可靠性 IP快速重路由技术要求 Reliability for pubilc IP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IP fast reroute 2012-12-28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416-2012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P快速重路由概要 2 5IP快速重路由机制一LFA 2 6故障场景及其检测技术 3 6.1故障场景 3 6.2故障检测技术 4 7备份下一跳计算 4 7.1计算方法 .4 7.2基本无环条件 5 7.3节点保护备份下一跳 5 7.4广播链路和NBMA链路 5 7.5 ECMP和备份 ..6 7.6LFA选择程序 6 7.7LFA类型 6 8故障情况下备份路径的应用7 9故障恢复 10路由/协议方面 10.1LDP模式 7 10.2IS-IS 7 10.3OSPF 7 10.4BGP下一跳同步 8 10.5组播考虑 11安全考虑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FRR在P公众网络中的应用分析 9 参考文献 13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 .jz321.net YD/T2416-2012 前言 .本标准是公众网络可靠性技术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名称如下: 1.YD/T2373-2011《公众P网络可靠性总体技术要求》 2.YD/T2175-2010《公众P网络可靠性标记分发协议(LDP)平滑重启动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3.YD/T2176-2010《公众P网络可靠性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协议(IS-IS)平滑重启动技术要求及 测试方法》 4.YD/T1702-2007《公众IP网络可靠性P快速重路由技术框架》 5.YD/T2416-2007《公众P网络可靠性P快速重路由技术要求》 6.《公众IP网络可靠性RSVP-TE平滑重启动技术要求》 7.《公众P网络可靠性双向转发检测(BFD)机制的技术要求》 8.《公众P网络可靠性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VRRP)技术要求》 本标准主要参考国际标准IETF RFC5286整理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国辛纯、谭伟、沈旺.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100.30 L79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15-2012 基于shim6的Pv6站点多归属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multihoming shim protocol for IPv6 2012-12-28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415-2012 目 次 前言 I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shim6协议综述 5 4.1概述 5 4.2shim子层的位置 5 、: 4.3总体操作 6 4.4上下文标签 8 4.5上下文分叉 8 4.6API扩展 8 4.7shim6安全 8 4.8sbim控制报文的概述 -9 4.9扩展头顺序 9 5报文格式 10 5.1概述 10 5.2共同的shim6报文格式 10 5.3shim6净荷扩展头格式 10 5.4共同的shim6控制头 11 5.5I1报文格式 12 5.6R1报文格式 13 5.7I2报文格式 14 5.8R2报文格式 15 5.9R1bis报文格式 17 5.10I2bis报文格式 18 5.11更新请求报文格式19 5.12更新确认报文格式 21 5.13保活(Keepalive)报文格式22 5.14探测(Probe)报文格式 22 515出错报文格式 26 5.16选项格式 27 I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jz321.net YD/T2415-2012 6一台主机的概念模型 34 6.1概述 34 6.2概念数据结构 34 6.3上下文的状态机状态 35 7建立ULID对的上下文 36 7.1概述 36 7.2上下文标签的惟一性 36 7.3定位符验证 36 7.4普通上下文的建立 37 7.5同时的上下文建立 37 7.6上下文恢复 38 7.7上下文的混淆 39 7.8发送I1消息 40 7.9重传I1消息 40 7.10 接收I1消息 40 7.11发送R1消息 41 7.12 接收R1消息和发送I2消息41 7.13 重传I2消息 42 7.14接收2消息 42 7.15 发送R2消息 43 7.16 对上下文混淆的匹配 43 7.17接收R2消息 43 7.18 发送R1bis消息 7.19 接收R1bis消息和发送I2bis消息 45 7.20重传I2bis消息 45 7.21接收I2bis消息和发送R2消息45 8处理ICMP出错消息 46 9ULD对上下文的拆除 48 1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20.01 M3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14-2012 数字移动终端外围接口数据交换测试方法 Test methods for data exchange via peripheral interface of mobile terminal 2012-12-28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414-2012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1 4测试用程序及测试用udx文件1 4.1测试用程序 1 4.2测试用udx文件 5支持数据交换场景要求的测试 2 5.1测试方法 ◆◆◆◆◆◆◆◆一 2 5.2预期结果 2 6数据交换代理功能要求的测试方法3 6.1数据交换的支持能力要求 3 6.2数据交换文件的生成、解析正确性要求 3 7数据安全要求的测试方法 3 7.1测试方法 3 7.2预期结果 4 8数据冲突的测试方法 4 8.1测试方法 4 8.2预期结果 4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414-2012 前言 本标准是数字移动终端外围接口数据交换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和结构如下: a)YD/T1760-2012《数字移动终端外围接口数据交换技术要求》; b)YD/T2414-2012《数字移动终端外围接口数据交换测试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高雄、张薇、匡晓炬、史德年、何桂立、陈国乔.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60.99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13-2012 2 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演进架构的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 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第五阶段) 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 2GHz W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munication network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Test methods of evolved architecture RAN equipment (Phase 5)-HSPA 2012-12-28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413-2012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1 4E-HSPA Node B设备技术要求 3 4.1概述 3 4.2E-HSAP Node B.功能要求5 4.3性能 7 4.4业务 7 4.5E-HSPA Node B设备性能 7 4.6接口要求 7 4.7操作维护(0&M)要求 7 4.8同步要求 7 4.9环境要求 .7 4.10电源和接地 7 4.11电磁兼容能力 7 4.12安全要求 7 5E-HSPA Node B设备测试方法8 5.1概述 8 5.2基本功能测试 8 5.3UE接入类型支持 63 5.4业务承载能力测试 63 5.5无线指标测试 63 5.6环境适应性测试 63 5.7操作维护测试 63 5.8安全性能测试 63 5.9电磁兼容性测试 63 6E-HSPA Node B Iur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63 参考文献 64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413-2012 前言 本标准是2 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第五阶段)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 称预计如下: a)YD/T2349-2011《2 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第五阶 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 b)YD/T2350-2011《2 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试方法(第五阶 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 c)YD/T2413-2012《2 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架构的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 要求和测试方法(第五阶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 d)YD/T2351-2011《2 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Iur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第五 阶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 )2349-2012《2 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五阶段)增强型高 速分组接入(HSPA)》; f)2413-2012《2 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五阶段)增强型高 速分组接入(HSPA)》 一第1部分:基本功能、业务和性能;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60.99 M3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12-2012 NCDMA双卡双通 数字移动通信终端测试方法 Test methods of WCDMA dual card dual active digital mobile station 2012-12-28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412-2012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2 4术语和定义 2 5 WCDMA/WCDMA(含WCDMA/GSM(GPRS)双卡终端业务和功能测试方法2 5.1 WCDMA模式下的业务和功能测试方法 2 5.2GSM模式下的业务和功能测试方法 2 5.3双卡终端的业务和功能测试 2 6、性能测试 12 6.1 WCDMA模式下的性能要求12 6.2GPRS/GSM模式下的性能要求 12 7卡接口测试 13 8终端耗电性能测试 13 9音频测试 13 10环境和可靠性测试 13 11电磁兼容测试 13 12移动台电气安全性能测试 13 13比吸收率(SAR)的测试方法 13 14电池和充电器测试方法13 14.1电池 13 14.2充电器及接口特性 13 15外观包装和装配检查3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412-2012 前言 本标准是WCDMA双卡双通数字移动通信终端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 a)YD/T2411《WCDMA双卡双通数字移动通信终端技术要求》 b)YD/T2412《WCDMA双卡双通数字移动通信终端测试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诺基亚通信有限 公司、摩托罗拉(北京)移动技术有限公司、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智江、顾旻霞、于英涛、宋丽梅、张俊、李笑郁、严斌峰、侯玉华、韩玲、 匡晓烜、朵灏、石美宪、杜志敏、李俨.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