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第 2034 页)

ICS33.060 M6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35.1-2011 800MHz/2 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业务开通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1部分:信息模型 800MHz/2GHz cdma2000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munication network service provision management interfac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1:Information model 2011-12-20发布 2012-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335.1-2011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缩略语 1 4接口技术要求 4.1接口的位置 1 4.2接口功能需求 2 4.3接口性能要求 3 4.4业务开通管理接口采用的协议栈 3 5数据模型对象类分析 4 5.1概述 4 5.2对象类图 4 5.3对象类定义 I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335.1-2011 前言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800MHz/2 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业务开通管理接口技术要求》分为两个部分: 1)800MHz/2 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业务开通管理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信息模型 2)800M/Hz2 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业务开通管理接口技术要求第2部分:基于SOAP 协议的信息模型设计 本部分为其中的第1部分. 本标准参考3GPP2的X.S0004-000、X.S0011-001、X.S0011-002、X.S0011-005规范并结合我国具体情 况编制而成.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琳峰、易学明、吴敏清、陈久雨、王燕川、李文璟、朱戈、成明、张恩权.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5.220 L64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34-2011 灾备数据一致性测试方法 Consistency test methods for disaster recovery data 2011-12-20发布 2011-12-2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334-2011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1 4概述 1 5灾备数据一致性测试要求 2 5.1灾备数据一致性测试架构 2 5.2灾备数据一致性衡量标准 3 5.3灾备数据一致性测试要求 3 6灾备数据一致性测试场景及方法4 6.1数据存取层测试 6.2数据复制层测试 6 6.3应用层测试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验证数据一致性的工具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灾备数据一致性测试流程及基本要求8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334-2011 前言 本标准是通信灾备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预计发布如下: 一《第三方灾备数据交换技术要求》 —一《灾备系统性能测试方法》 《灾备数据一致性测试方法》 一《持续系统保护/特续数据保护(CSP/CDP)灾备技术要求》 随着灾备相关技术和业务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相关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安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 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辛阳、杜晓峰、芦效峰、朱洪亮、黄敏、李杨兵、郑旭、李兴亮、蒋旭初、 张刘.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40 M15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33.2-2011 2 GHz 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演进版高速分组接入(HSPA)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2部分:基于CORBA技术的信息模型设计 2GHz TD-SCDMA/WCDMA digital cell mobile munications network HSPAmanag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2:CORBA based information model design 2011-12-20发布 2012-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333.2-2011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4 WCDMA配置网络资源模型设计 4.1通用配置资源模型的DL定义 2 4.2无线接入网网络资源模型的DL定义16 5 WCDMA性能网络资源模型设计 26 5.1性能参数的DL定义 26 5.2数据类型的IDL定义 34 6 WCDMA性能管理接口功能相关的文件 46 6.1性能测量数据文件的Schema定义46 6.2性能测量数据文件的XML header定义 53 7TD-SCDMA网络资源模型设计 54 7.1通用网络资源模型的DL定义54 7.2无线接入网网络资源模型的IDL定义 54 8TD-SCDMA性能测量数据模型设计 70 8.1性能测量数据模型的IDL定义 70 8.2数据类型的IDL定义 80 9TD-SCDMA性能测量数据接口功能相关的文件93 9.1性能测量数据文件的Schema定义93 9.2性能测量数据文件的XML header定义 108 附录A(规范性附录)XML Schema文档补充说明 109 附录B(资料性附录)性能管理功能相关XML文件示例111 参考文献 115 I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333.2-2011 前言 本标准是《2 GHz 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版高速分组接入(HSPA)网络管 理技术要求》部分标准中的第二部分.该部分标准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 1.2 GHz 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版高速分组接入(HSPA)网络管理技术要 求第1部分:信息模型 2.2 GHz 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版高速分组接入(HSPA)网络管理技术要 求第2部分:基于CORBA技术的网络资源模型设计 本部分依据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芮兰兰、王智立、高娴、柯小婉、徐克航、陈冰.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5.040 M15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33.1-2011 2 GHz 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演进版高速分组接入(HSPA)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1部分:信息模型 2GHz TD-SCDMA/WCDMA digital cell mobile munications network HSPAmanag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1:information model 2011-12-20发布 2011-12-2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333.1-2011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1 4 WCDMA网络资源模型 1 4.1通用配置网络资源模型 4.2无线接入网配置网络资源模型分析2 5TD-SCDMA网络资源模型 6 5.1通用配置网络资源模型6 5.2无线接入网配置网络资源模型分析6 6 WCDMA性能网络资源模型 11 6.1性能参数的命名规则11 6.2接入网性能数据 11 7TD-SCDMA性能网络资源模型 22 7.1性能参数的命名规则 22 72接入网性能数据22 参考文献 24 I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333.1-2011 前言 本部分是《2 GHz 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版高速分组接入(HSPA)网络管 理技术要求》部分标准中的第一部分.该标准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 1.2 GHz 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版高速分组接入(HSPA)网络管理技术要 求第1部分:信息模型 2.2 GHz 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演进版高速分组接入(HSPA)网络管理技术要 求第2部分:基于CORBA技术的网络资源模型设计 本部分依据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元峰、詹志强、高娴、柯小婉、乔自知、汪中琳.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30 M2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32-2011 移动网络二维码识读业务技术要求 Mobile bar code recognition servic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11-12-20发布 2011-12-2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332-2011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4业务总体描述 2 4.1业务定义 2 4.2业务模型2 ... 5系统结构 2 5.1系统结构2 5.2网元功能描述 6业务基本需求场景要求 3 6.1二维码上网应用3 6.2名片应用 4 6.3短信应用 5 6.4邮件应用 5 6.5文本应用 6 6.6WAP业务营销应用7 6.7SMS业务营销应用 8 6.8VR业务营销应用 8 7业务基本要求 9 7.1业务基本流程要求 9 7.2基本业务特征要求 10 8计费 11 9二维码规格要求11 9.1QR码 11 9.2DM码 12 9.3二维码印刷标准 13 9.4识读环境要求(建议)13 10业务编码要求 13 .10.1二维码上网应用编码规则 13 10.2其他应用编码规则14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332-2011 11二维码识读业务平台的技术要求 20 1山系统模块图 20 11.2各模块功能描述 20 12二维码识读业务终端技术规范 21 12.1终端功能要求 21 12.2终端业务应用要求 22 12.3终端异常处理要求 27 12.4终端性能要求 27 12.5终端硬件要求(推荐)27 12.6摄像头 27 12.7CPU 28 12.8存储器 28 附录A(资料性附录)终端界面推荐29 I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40 M15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31-2011 电信网和互联网服务目录管理技术要求 ICT service catalog manag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11-12-20发布 2012-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331-2011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2.1术语和定义 1 2.2缩略语 1 3电信网和互联网服务目录构成 2 4电信网和互联网服务目录的管理需求2 4.1概述 2 4.2服务目录管理3 4.3服务管理 3 4.4服务目录视图管理 3 4.5服务目录访问安全管理4 5支持服务目录管理的电信网和互联网服务目录描述模板4 5.1概述 4 5.2目录模板 4 5.3服务模板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信网和互联网服务目录视图举例7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电信网和互联网服务目录描述模板举例9 参考文献 11 I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331-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雪松、王颖、詹志强、王智立、许丹、仵东涛、王燕川、李凌.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40 M15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30.2-2011 统一MS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2部分:基于CORBA技术的信息模型设计 Common IMS network management interfac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2:CORBA based information model design 2011-12-20发布 2011-12-2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330.2-201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1 4配置网络资源模型设计 1 4.1通用配置资源模型的DL定义 4.2统一IMS网络资源模型的DL定义1 5性能网络资源模型设计 24 5.1性能管理资源模型的DL定义 24 5.2数据类型的DL定义 34 6性能管理接口功能相关的文件 36 6.1性能测量数据文件的Schema定义<measCollec.xsd36 6.2性能测量数据文件的XML header定义 44 附录A(规范性附录)Schema文档补充说明 45 附录B(资料性附录)性能管理功能相关XML文件示例47 参考文献 50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330.2-2011 前言 YD/T2330-2011《统一IMS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分为以下2个部分: 1)统一MS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信息模型 2)统一IMS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第2部分基于CORBA技术的信息模型设计 本部分是YD/T2330-2011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文璟、王智立、孟洛明、芮兰兰、高娴.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40 M15 YO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30.1-2011 统一IMS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1部分:信息模型 Common IMS network management interfac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1:information model 2011-12-20发布 2012-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330.1-2011 目次 前言 I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2 4网络资源模型 2 4.1通用网络资源模型 2 4.2统一IMS网络资源模型 3 5性能参数 20 5.ICSCF性能参数 22 5.2BGCF性能参数. 35 5.3MRFC性能参数 36 5.4MRFP性能参数 42 5.5MGCF性能参数43 5.6IMS-MGW性能参数 47 5.7HSS性能参数 56 5.8SLF性能参数 61 5.9BCF性能参数 62 参考文献 65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330.1-2011 前言 YD/T2330-2011《统一IMS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分为以下2个部分: 1)统一MS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信息模型 2)统一IMS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第2部分基于CORBA技术的网络资源模型设计 本部分是YD/T2330-2011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文璟、高志鹏、芮兰兰、亓峰、高娴.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50.01 M4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12-2011 无绳电话机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parameters for energy saving in cordless 2011-05-18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 1 YD/T2312-2011 目 次 前言 Ⅱ 引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2 4节能参数 2 5测试方法 2 5.1测试条件 2 5.2测试参考点 2 5.3无绳电话座机功耗的测试 3 无绳电话子机功耗的测试. 4 5.5子机充电器的测试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312-2011 前言 “通信终端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系列标准与“通信机房及其基础设施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系列标准及“通信网络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系列标准共同构成“通信产品和系统运营使用阶段的 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标准体系. 本标准是“通信终端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预计如下: ——无绳电话机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移动通信手持机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相关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巍、卢玉平、王亚军、邓文治、李晓明、王新京.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60.20 M37 YO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11-2011 移动通信手持机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The parameter and measurement of energy saving for the mobile equipment 2011-12-10发布 2011-12-1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311-2011 目次 前言 Ⅱ 引言 I 1范围 1 2缩略语 1 3概述 2 4待机功耗测试 3 4.1测试目的 3 4.2测试条件 3 4.3测试方法 7 5通话功耗测试 9 5.1测试目的 9 5.2测试条件 9 5.3测试方法 12 6分组域数据传输功耗测试 13 6.1测试目的 13 6.2测试条件 13 6.3测试方法 16 7其他业务和功能功耗测试17 7.1测试目的 17 7.2测试条件 17 7.3测试方法 19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试环境 20 附录B(资料性附录)各制式工作频段21 参考文献 22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311-2011 前言 “通信终端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系列标准与“通信机房及其基础设施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系列标准及“通信网络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系列标准共同构成“通信产品和系统运营使用阶段的 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标准体系. 本标准是“通信终端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预计如下: —无绳电话机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移动通信手持机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相关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展讯 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锦仪、李波、郭启超、刘晋兴、马小丽、王勇.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160.30 M38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10-2011 通信用多用途音频编解码 Versatile audio codec for telemunications 2011-05-18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310-2011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概述 2 4.1多用途音频编解码概述 2 4.2应用场景 3 4.3分层编解码 4.4多码率编解码 6 5模式选择功能描述 5.1概述 7 5.2编码控制管理 7 5.3应用控制方法 8 5.4信号分类控制方法 9 6分层编解码功能描述 -12 6.1核心层编码 12 6.2扩展层编码 13 6.3核心层解码 14 6.4扩展层解码 15 7多码率编解码功能描述 16 7.1时域一变换域混合多码率编码 16 7.2变换域多码率编码 17 7.3时域一变换域混合多码率解码 17 7.4变换域多码率解码 18 8码流比特分配表 19 8.1分层编解码比特分配表 19 8.2多码率编解码码流格式 21 9存储和传输格式 22 9.1存储格式 22 9.2传输格式 27 10分层编解码模块 33 I 建流321一标准查面下载网wm32L.net YD/T2310-2011 10.1核心层编码 33 10.2扩展层编码 66 10.3核心层解码 79 10.4扩展层解码 82 11多码率编解码模块 92 11.1时域-变换域混合多码率编码 92 11.2 变换域多码率编码 92 11.3时域一变换域混合多码率解码 104 11.4变换域多码率解码 104 附录A(资料性附录)基于分裂表的标量和矢量量化07 参考文献 110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40.99 M3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294-2011 统一IMS归属用户服务器(HSS) 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Testing method of 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of the unified IMS (Release 1) 2011-05-18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294-2011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1 4测试方法 2 4.1测试结构 2 4.2信令监测要求 2 4.3测试说明 2 5功能测试 3 5.1注册/注销功能 3 5.2鉴权功能 16 5.3用户/业务位置查询功能 21 5.4业务数据的处理功能 26 5.5签约定位功能 32 6接口测试 35 6.1物理接口测试 35 7设备安全功能 36 7.1可用性和可靠性 36 7.2安全管理 37 8操作维护和网管功能 38 8.1用户操作台 38 8.2故障检测及处理 40 8.3设备监视 41 8.4系统数据管理 41 8.5告警要求 42 9性能测试 43 9.1注册用户数 43 9.2事务处理数 44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294-2011 前言 本标准是统一MS(第一阶段)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 —统一IMS的需求(第一阶段); 一统一MS的功能体系架构(第一阶段); 统一IMS组网总体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统一IMS查询/服务会话控制设备(I-CSCF/S-CSCF)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统一IMS代理会话控制设备(P-CSCF)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统一IMS归属用户服务器(HSS)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一 统一IMS查询/服务会话控制设备(I-CSCF/S-CSCF)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一统一IMS代理会话控制设备(P-CSCF)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统一IMS归属用户服务器(HSS)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 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松、张恒梁、聂衡、陈艾、顾旻霞、邹长乐、林涛.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40.99 M3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293-2011 统一IMS代理会话控制设备(P-CSCF) 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Testing method of proxy call control function(P-CSCF) of the unified IMS(Release 1) 2011-05-18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293-2011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缩略语 1 3测试方法 2 3.1测试结构 2 3.2信令监测要求 2 3.3测试说明 2 4功能测试 3 4.1用户注册状态订阅 3 4.2数据管理 4 4.3DNS查询 5 4.4会话管理 6 4.5非会话类请求处理 12 4.6SP压缩(可选) 14 4.7媒体授权功能 15 4.8紧急业务 17 4.9ALG功能 18 5安全测试 20 5.1注册与注销 20 5.2系统可靠性 27 5.3安全管理 29 6离线计费测试 31 6.1会话类业务计费 31 6.2非会话类业务计费 34 7接口测试 35 8操作维护和网管测试 36 8.1维护测试功能 36 8.2故障检测及处理 37 8.3设备监视 40 8.4数据管理 41 8.5告警功能 42 9性能测试 45 9.1注册用户数 45 92会话处理能力 46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293-2011 前言 ! 本标准是统一MS(第一阶段)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 一统一IMS的需求(第一阶段); 统一IMS的功能体系架构(第一阶段): 统一IMS组网总体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一统一IMS查询/服务会话控制设备(I-CSCF/S-CSCF)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统一IMS代理会话控制设备(P-CSCF)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统一IMS归属用户服务器(HSS)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统一IMS查询/服务会话控制设备(I-CSCF/S-CSCF)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一统一IMS代理会话控制设备(P-CSCF)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一统一IMS归属用户服务器(HSS)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 国电信集团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怡、曲振华、张恒梁、郝振武、黄倩、彭涛、刘景磊、顾旻霞、孟湘. F ! 1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40.99 .M3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292-2011 统一MS查询/服务会话控制设备 (I-CSCF/S-CSCF)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Test method of interrogating/serving call control function (I-CSCF/S-CSCF)of the unified IMS (Release 1) 2011-12-10发布 2011-12-1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292-201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缩略语 3测试方法 2 3.1测试结构示意图 2 3.2测试仪表 2 3.3测试说明 2 4I-CSCF功能测试 3 4.1注册和注销 3 4.2会话管理 7 4.3公共业务标识 14 4.4 Tel URI地址转换 16 5S-CSCF功能测试 17 5.1注册状态信息订阅 17 5.2用户和业务数据管理 -19 5.3漫游的支持 24 5.4信令路由 25 5.5会话控制 -28 5.6非会话请求 39 6安全要求 41 6.1S-CSCF认证鉴权功能 41 7计费功能测试 68 7.ICSCF的计费功能测试 68 8操作维护测试 81 8.1维护测试功能 -81 8.2故障检测及处理 82 8.3设备监视 88 8.4实时控制 89 8.5数据管理 90 8.6告警功能 91 9性能测试 94 94 95 I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jz321.net YD/T2292-2011 前言 本标准是统一MS(第一阶段)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 一统一IMS的需求(第一阶段); 统一MS的功能体系架构(第一阶段); 统一MS组网总体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一 统一IMS查询/服务会话控制设备(I-CSCF/S-CSCF)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统一IMS代理会话控制设备(P-CSCF)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统一IMS归属用户服务器(HSS)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一统一IMS查询/服务会话控制设备(I-CSCF/S-CSCF)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统一DMS代理会话控制设备(P-CSCF)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一统一IMS归属用户服务器(HSS)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 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武 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加懂、刘荣朵、张恒梁、张园、刘景磊、顾旻霞、彭涛、李振东、何岩.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40.99 M3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291-2011 统一IMS查询/服务会话控制设备 (I-CSCF/S-CSCF)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interrogat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serving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I-CSCF/S-CSCF) of the unified IMS (Release 1) 2011-12-10发布 2011-12-1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291-2011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1 4网络架构 5功能要求 3 5.1I-CSCF的功能 3 5.2S-CSCF的功能 5 6安全要求 15 6.1I-CSCF的安全功能要求 .15 6.2S-CSCF的安全功能要求15 7接口要求 16 7.1物理接口 16 7.2本地维护接口 16 7.3网元网管直连接口 16 8操作维护及网管要求 16 8.1维护测试功能 16 8.2故障检测处理 16 8.3状态监视及性能管理 17 8.4系统实时控制 17 8.5软、硬件更新 17 8.6数据修改 17 8.7告警要求 18 9性能及可靠性指标 18 9.1会话处理能力18 9.2注册用户数 18 9.3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 18 10环境要求 18 11电源与接地要求 18 附录A(资料性附录)计费话单内容19 I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291-2011 前言 本标准是统一IM第一阶段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 一《统一MS的需求(第一阶段)》 一一《统一IMS的功能体系架构(第一阶段)》 一一《统一IMS的组网总体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一《统一IMS查询/服务会话控制设备(I-CSCF/S-CSCF)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一《统一IMS代理会话控制设备(P-CSCF)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一《统一IMS归属用户服务器(HSS)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 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荣朵、刘文宇、聂衡、陈艾、黄文利、柳晶.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40.30 M1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290-2011 统一MS网络与软交换网络 互通信令流程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unified IMS and softswitch 2011-05-18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290-2011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4综述 2 4.1互通的业务范围 4.2IWU的功能模型 3 4.3互通原则要求 3 5I-IWU中从IMS SIP到软交换SP-I的呼叫的互通5 5.1基本要求 5 5.2封装IAM的NVITE消息的发送5 5.3封装ACM的180/183响应的接收 6 5.4封装CPG的180/183响应的接收7 5.5封装ANM的200OK响应的接收7 5.6封装CON的200OK响应的接收 7 5.7承载通道的直通连接 7 5.8释放程序 7 6O-IWU中从软交换SIP-I到IMS SIP的呼叫的互通9 6.1第一个NVITE的发送 9 6.2发出INVITE之后的封装的SAM的接收10 6.3MS侧180响应的接收 10 6.4IMS侧183的接收11 6.5MS侧181的接收 12 6.6定时器超时及Early ACM的发送 12 6.7接收200OK的处理 12 6.8承载通道的直通连接 12 6.9O-IWU的释放程序 12 6.10O-IWU的定时器15. 附录A(资料性附录)MS与软交换互通的基本信令流程16 附录B(资料性附录)IMS与软交换的补充业务互通流程29, 附录C(资料性附录)媒体直接互通方式下MS与软交换语音媒体编码不一致时的互通流程37 I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290-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衡、张园、吴宏建、林美玉.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60.01 M3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164.4-2013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 第4部分室内分布系统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location and sharing of the tele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Part 4:indoor distributed system 2013-10-17发布 2014-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164.4-201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3 4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基本要求3 4.1基本原则 3 4.2共享室内分布系统基本要求 4 4.3共建室内分布系统基本要求4 4.4WLAN共建要求 4 4.5干扰隔离及频率规划要求4 5设备或器件共建共享基本要求4 6电磁辐射环境要求 5 6.1基本要求 5 6.2限值标准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室内分布系统共享案例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室内分布系统共建案例9 I YD/T2164.4-2013 前言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标准共分为4部分,该标准的名称及结构预计如下: a)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第1部分钢塔架 b)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第2部分基站设施 c)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第3部分传输线路 d)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技术要求第4部分室内分布系统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 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邮 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陆冰松、孙向前、齐殿元、祝满昌、侣俊泽、石涛、李海滨、刘京、陈樱、 孙韬、崔亮、黄明、刘华春、潘三明.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50.99 M4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686-2011 代替YD/T1686-2007 P电话终端设备语音质量及传输性能 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Speech quality and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IP telephony equipment 2011-06-01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1686-2011 目次 前言 川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3 4技术要求 4.1概述 4 4.2手柄条件下技术要求 4 4.3免提条件下技术要求10 4.4头戴机条件下技术要求 14 4.5电接口条件下技术要求 15 5测试方法 16 5.1手柄条件下测试方法 16 5.2免提条件下测试方法 -27 5.3头戴机条件下测试方法30 5.4电接口条件下测试方法 30 附录A(规范性附录)IP电话设备质量分级原则和方法 33 参考文献 34 YD/T1686-2011 前言 本标准代替YD/T1686-2007《IP电话终端设备语音质量及传输性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与YD/T 1686-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调整了标准内容结构.将原标准中手柄、免提、电接口条件的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分别设立章 节; 一修改了P电话设备手柄条件下的频响、失真、带外信号抑制的要求与测试方法,与ITU-TP.310 协调一致: 一修改了P电话设备手柄条件下的回声特性与稳定度损耗测试信号,与ITU-TP.310协调一致; 修改了P电话设备免提条件下的频响、失真、带外信号抑制的要求与测试方法,与ITU-TP.310 协调一致: 一修改了P电话设备免提条件下的回声特性与稳定度损耗测试信号,与ITU-TP.310协调一致: ——增加了在各条件下短时脉冲峰值声压、最大长时干扰声压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增加了P电话设备头戴机条件下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与ITU-TP.310协调一致; 修改了P电话设备在各条件下的测试环境与测试设备要求,与ITU-TP.310和P.342协调一致: —一修改了建立时间为发送方指标; 修改了最小激活电平的要求; —一修改了建立时间的测试方法; 修改了语音活动检测特性与舒适噪声生成特性要求; 修改了背景噪声传输要求与测试方法; 删除了丢包补偿特性要求; —一删除了语音质量测试的测试设置条件; —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文字表述及说明.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高雄、朱晓峰、张薇、史德年、赵澎、卢玉平.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050.01 M37 YO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538-2011 代替YD/T1538-2006 数字移动终端 音频性能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acoustics performance of digital mobile terminal 2011-06-01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1538-2011 目 次 前言 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4技术要求 2 4.1发送灵敏度/频率特性 2 4.2接收灵敏度/频率特性 3 4.3发送响度评定值(SLR) 4.4接收响度评定值(RLR) 5 4.5空闲信道噪声 6 4.6侧音掩蔽评定值(STMR) 6 4.7声学回声控制 6 4.8发送失真 6 4.9接收失真 7 4.10环境噪声抑制(ANR) 5测试方法 7 5.1试验条件 5.2发送灵敏度/频率特性 5.3接收灵敏度/频率特性 13 5.4发送响度评定值(SLR) 15 5.5接收响度评定值(RLR) ..16 5.6空闲信道噪声 18 5.7侧音掩蔽评定值(STMR) 18 5.8声学回声控制 20 5.9发送失真 21 5.10接收失真 22 5.11环境噪声抑制(ANR) 22 YD/T1538-2011 前言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主要参考了以下国际标准: 一3 GPP TS26.131(v9.3.0)《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集团业务和系统特征技术规范;电话终端的 音频特性;要求》: 一3 GPP TS26.132(v9.2.0)《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集团业务和系统特征技术规范;语音和可视 终端音频测试规范》; —3GPP2C.S0056(v1.0)《推荐cdma2000移动台的最低性能规范》的部分内容; 一ITU-TP.380《头戴终端的电/声测量》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D/T1538-2006《数字移动终端音频性能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标准与YDT 1538-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使用Typel仿真耳的测试方法; —一删除了LSTR、带外信号、稳定度储备等测试项; 一重新定义了cdma2000终端音频性能的测试方法及技术要求; 修改了STMR及失真的测试方法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澎、朱晓峰、易高雄、汪薇薇、史德年. u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3.180.20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537-2015 代替YD/T1537-2006 通信系统用户外机柜 Outdoor cabinets for telemunications system 2015-04-30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1537-2015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4分类 3 5基本要求 3 5.1环境条件 5.2外观与表面处理 5.3结构要求 *4 5.4电磁屏蔽效能(可选) 5 5.5监控、告警要求(可选) 6 5.6噪音要求 ...6 5.7照明及其他要求 6 6环境适应性要求 7 6.1温度适应性 7 6.2防盐雾腐蚀 7 6.3防水 6.4防尘 6.5防凝露 6.6防风 7 7机械性能要求 7 8安全要求 *7 8.1一般要求 7 8.2接地保护 8 8.3锁具要求 8 9试验方法 8 9.1试验条件 8 9.2外观、尺寸及功能检测8 9.3表面喷涂试验8 9.4腐蚀性液体浸入试验 9.5环境试验 9.6机械试验 10 9.7安全性能试验 12 I YD/T1537-2015 9.8电磁屏蔽试验 14 9.9告警功能试验 14 9.10噪音测量 14 9.11照度检查 14 9.12保温隔热性能试验 15 10检验规则 15 10.1出厂检验“ 15 10.2型式检验 16 10.3质量合格分类 16 10.4抽样方式与判定 16 11标志、包装、运输、储存16 11.1标志 16 11.2包装 16 1.3运输和储存17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