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为什莫有的价格调了有的价格没调?
提问日期:2024-01-17 23:00:31
提问网友:将来
问下,这个是别人调的价格,但是在这里边有的价格调了,但是有的价格为什莫没有调,还是有神魔说道?
解答网友:预算小魏
因为人家认为这不需要调吧😓
提问日期:2024-01-17 23:00:31
提问网友:将来
问下,这个是别人调的价格,但是在这里边有的价格调了,但是有的价格为什莫没有调,还是有神魔说道?
解答网友:预算小魏
因为人家认为这不需要调吧😓
提问日期:2024-01-17 22:58:31
提问网友:任何
解答网友:娃哈哈
要看图纸要求
提问日期:2024-01-17 22:30:44
提问网友:赵凯
解答网友:zhangy
提问日期:2024-01-17 22:29:00
提问网友:b
解答网友:GXZ
面漆不详,截图供你参考
提问日期:2024-01-17 22:17:06
提问网友:YY
解答网友:zhangy
提问日期:2024-01-17 22:15:26
提问网友:将来
这里的市场价来源是什莫?套定额的时候优先选取信息价,为什莫不选择市场价呢 市场价不是更贴近于实际吗?
解答网友:预算小魏
信息价有指导意义,市场价仅供参考,并且里面价格有高有低有些还有点离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P GB/T50493-2019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 报警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design of bustible gas and toxic gas detection and alarm for petrochemical industry 2019-09-25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国家市一场监督管理总局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 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5]274号)的要求,由中石化 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参编单位对《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 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一2009进行修订而成.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标准编制组针对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 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 了近年来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探测器的使用 经验,参考欧洲标准《可燃气体或氧气检测与测量仪器的选用、安 装、使用和维护指南》(EN60079-29-2) 在征求设计、生产、科研和探 测器制造企业等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检测点确 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设计、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 检测报警系统安装设计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标准适用范围“石油化工 新建、扩建及改建工程”修改为“石油化工新建、扩建工程”:.拓 展了有毒气体的范围,由《高毒物品目录》中所列的毒气扩大到常 见的剧毒气体;3.增加了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GDS)的设计相容性、独立性和可靠性要求;4.增加了可燃气体 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GDS)与火灾及消防监控系统分开设置 的要求;5.增加了开路式(激光、红外)探测器、噪声探测器等内 容,进一步完善了探测器的布点和布置要求;6.增加了常见气体 探测器选用指南、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配置图.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有限公司负责日常管理,由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 1 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石化广州 工程有限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191号中石化 大厦A塔20楼,邮编:510620).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深圳市诺安环境安全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格林通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北京燕山时代仪表有限公司 深圳市特安电子有限公司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安可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中石化霍尼韦尔(天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文科武裴炳安朱华兴吕明伦 金哲邵瑜林融卿笃安 唐蓉刘昕韩振东张占峰 龙方彦沙蓓裔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李冰曾裕玲葛春玉叶向东 李玉明张颖琮胡红页章敦辉 孙新文邢勐刘冰张同科 魏剑萍徐伟清严春明林洪俊 宋志远任泓刘凤戴文杰 张晋红马恒平孙建文陈鹏 孙旭李江陈学敏谭志波 魏高升邱敬敏张悦昆赵柱 陈鑫庄晓峰王成林李宣南 王若青 2 ...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 火电厂污染防治 技术手册 朱法华等著 贵州师范学院内部使用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内容提要 为满足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国家专项行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要求,近几年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得到了快 速发展. 本书以燃煤电厂烟气治理为重点,兼顾废水、固体废物、噪声等污染物治理,对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特别 是燃煤电厂烟气治理达标排放可行技术及超低排放可行技术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全面总结,主要内容包括火电厂生 产工艺及主要产污环节、火电厂工艺过程污染防治技术、烟气除尘技术、烟气脱硫技术、低氮燃烧与烟气脱硝技术、 汞污染防治技术、主要污染物治理设施的相互影响、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及典型案例、废水处理与回用 技术及典型案例、噪声治理技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技术等. 本书以当前技术发展和应用状况为依据,详细客观地剖析了火电厂不同污染防治技术,并对具有应用前景的 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可作为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等环节的技术依据,也是各级环保 部门、火电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参考.同时,本书还可作为电力行业与环保系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 理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学习、了解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的重要参考.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手册/朱法华等著.一北京:,2017.5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 ISBN978-7-5198-0755-9 I.①火Ⅱ.①朱Ⅲ.①火电厂一污染防治一手册V.①X773-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89313号 贵州师范学院内部使用 序 目前,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不断加剧,已经成为限制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 素,解决环境问题的需求十分迫切.环境问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之一,特 别是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 视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五大发展”理念,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 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先后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 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批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我国环境治理力度前所未有, 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明显加快,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环境问题全社会共治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环境管 理正在走向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科 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是提升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的基础,必 须加快建立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快建立科学有效防控人群健康和环境风 险的科技基础体系,建立开拓进取、充满活力的环保科技创新体系. “十一五”以来,中央财政加大对环保科技的投入,先后启动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 科技重大专项、清洁空气研究计划、蓝天科技工程等专项,同时设立了环保公益性行业科 研专项.根据财政部、科技部的总体部署,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紧密围绕《国家中长 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科技创 新规划》和《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划》,立足环境管理中的科技需求,积极开展应急 性、培育性、基础性科学研究.“十一五”以来,...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 使用维护技术 问答 孙亚辉编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前言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作为一种重要的验电和防止误操作、误入 带电间隔的辅助设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电力系统中 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高压带电显示装置产品多样、功能各异, 但其工作原理都基本相同,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需要电力工人尤 其是变电检修和变电运行人员有效掌握.但大部分电力工作者还 不能达到对其完全熟悉的程度.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一般不易引起 注意,相关专业书籍数量极少.基于此情况,笔者编辑《高压带 电显示装置使用维护技术问答》一书,以维读者. 本书以问答形式着重对有关知识点进行编写,侧重相关人员 在技术方面的实用性.此外,本书还涵盖了一些与高压带电显示 装置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知识点,以丰富本书内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并引用了一些文献资料,如厂家说 明书等,难以一一列举,在此一并向有关文献的作者表示最诚挚 的感谢.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得到了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 公司莆田供电公司庄建煌的细心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疏漏与不足之处,恳请 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12月 目录 前言 001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的别名有哪些? 1 002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003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 004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是如何分类的? 2 005 什么是“T”型高压带电显示装置?什么是“Q”型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 3 006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通常有哪些闭锁功能? .3 007 什么是高压带电显示验电装置? 3 008 什么是等电位式高压带电显示装置,其工作 原理是什么? 4 009 什么是高压带电显示装置的标称电压? 5 010 简述高压带电显示装置的发展方向. 6 011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的结构是怎样的? 6 012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主机的主要功能模块是什么?6 013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的主要应用场所是什么? .7 014 什么是双显示高压带电显示装置? 7 015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的选型原则是什么? 7 016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传感器的分类有哪些? 9 017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12 018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三相是如何配合工作的?14 019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感应式传感器的外形结构通常 分为哪几类? 15 1 ...
TEGAOYA JIAOLIUSHUBIANDIAN GONGCHENG XIANCHANG JIANSHE GUANLI BIAOZHUNHUA GONGZUO SHOUCE 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现场建设管理标准化 工作手册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编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现场建设管理标准化工作手册 前言 《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现场建设管理标准化工作手册》以《国家电网有 限公司业主、监理、施工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2018年版)》为依据,遵循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化基建队伍改革、强化施工安全管理”配套政策和国家 电网有限公司基建管理通用制度的要求,充分总结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 管理经验,经过广泛征求各单位意见编写而成. 本手册共5章,包括项目前期、工程前期、变电工程建设、线路工程建设、 工程后期,后附相关工作模板及标准. 本手册体现了五大特点:一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政府文件、相关行 业标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通用制度和管理办法等要求;二是总结了多年来特 高压交流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经验;三是将最新的基建专业管理制度和十二项配 套政策等落地;四是内容涵盖了项目前期、工程前期、工程建设和总结评价四 个阶段;五是统一了工作内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模板、工作标准和 监督检查等内容. 本手册适用于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管理相关人员,其他工程可参照使用. 由于编者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见谅. 目录 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现场建设管理标准化工作手册 前言 1 项目前期 1.1项目可研 1 1.1.1 协议文件 1 1.1.2 专题评估 2 1.1.3 现场踏勘 3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 3 1.2 项目核准 3 2 工程前期 5 2.1初步设计 5 2.2建立组织体系 6 2.2.1成立工程现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 6 2.2.2成立国网交流公司统筹支撑机构 7 2.2.3成立建设管理单位工程管理协调机构 7 2.2.4成立业主项目部 8 2.2.5成立项目安委会 9 2.3建立制度体系 9 18 ...
锅炉除尘技术 左其武张殿印编著 GUOLU CHUCHEN JISHU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天 北京 元00.0E:倍 前言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2001年以前国内火电厂使用静电除尘器的比例占99%以上,主要是当时我们国家的 环保排放要求低所致.我国火电厂烟尘治理工作已进行了多年,火电行业袋式除尘器 技术发展缓慢,所以大部分发电机组都配备了静电除尘器.我国于2004年1月1日 起颁布执行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 值都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其中烟尘排放要控制在50mg/m3.这实际上是对火力发 电机组除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50mg/m3的排放限值要求采用高效除尘技术,并 要求在选用脱硫工艺的同时考虑除尘要求,这给袋式除尘器在火电厂烟气净化中的应 用提供了最好的一个机会,主要还是因为最近几年袋式除尘技术的发展迅速,特别是 袋式除尘器的配件(滤袋、脉冲阀、控制PLC技术等)提高很快,同时袋式除尘器 可以提高10%脱硫效率,是火电厂锅炉烟气干法脱硫重要设备之一.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规和条例精神,凡对今后新建、扩建、改造的系 列链条工业锅炉、往复锅炉以及锅炉生产厂均需配套使用消烟、除尘、脱硫、脱氮除 尘器. 袋式除尘器是最能有效控制烟尘污染的设备.它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经过袋式 除尘器过滤后的烟气含粉尘浓度低于50mg/m3 甚至在10mg/m3以下,还能有效地 除去烟尘中的微细颗粒物.国外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将袋式除尘器应用到燃煤锅炉 的烟气净化上以代替静电除尘器. 为了使广大环保工作者、工程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能够深入了解燃煤锅炉烟气除 尘净化技术,掌握除尘系统的设计选型和运行维护,根据国内外燃煤锅炉烟气净化系 统设计、制造、安装经验,以及对外技术谈判和调研所掌握的资料,编著了《锅炉除 尘技术》一书.全书共分为9章,主要内容有锅炉烟尘原始数据,燃煤锅炉袋式除尘 器,除尘滤料,锅炉静电除尘器,输排灰装置,除尘配套设备,除尘风机,袋式除尘 器与静电除尘器的复合,以及中小型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等.本书特点是图文并茂、重 点突出、深入浅出、内容实用. 在本书的编著过程中,得到A.BITION公司、APP公司和EEC公司的大力支 持.王海涛、王冠、赵新志、周峰、张连中等专家和专业工作者为本书的编著提供了 宝贵的建议和技术资料,还得到冯馨瑶的鼎力相助,在此致以谢意. 因编著者经验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0年1月 目录 第1章原始数据 1.1烟尘来源与组成1 危害4 1.1.1烟尘来源1 1.2.3污染物排放标准6 1.1.2烟尘化学组成2 1.3燃煤锅炉烟气量和污染物的 1.1.3烟尘物理性质2 确定9 1.2锅炉烟气性质、特点及 1.3.1燃料燃烧排烟量9 主要危害 3 1.3.2燃煤锅炉污染物排 1.2.1烟气性质及特点3 放量 13 1.2.2燃煤锅炉烟气的主要 第2章燃煤锅炉袋式除尘器 15 2.1概述 15 2.4.5灰斗振动器 31 2.1.1燃煤锅炉袋式除尘系统 2.4.6气体出入口阀门31 的特点 15 2.5清灰系统33 2.1.2袋式除尘器在国内燃煤锅炉 2.5.1清灰的意义33 上应用状况 16 2.5.2脉冲清灰过程34 2.2袋式除尘器的基础知识...
GUOLU FANGMO FANGBAO PEIXUN JIAOCAI 锅炉防磨防爆 培训教材 大唐国际防磨防爆培训基地编 因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锅炉防磨防爆培训教材 前言 安全生产是生产企业的发展之本,提高生产设备可靠性则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对于 电力企业而言,随着工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进步,亚临界、超临界、 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日益增多,锅炉的工作状况对整个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更加突 出,锅炉的防磨防爆作为预防与控制锅炉“四管”泄漏的第一步,其作用也显得越发 重要. 锅炉防磨防爆涉及材料、化学、锅炉以及自动化等多个学科和专业领域,又与锅炉 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等过程密切相关.锅炉“四管”泄漏问题的复杂性和 困难性,使防磨防爆工作始终处于不断研究、探索中. 大唐国际张家口发电厂一直高度重视防磨防爆检查工作,其防磨防爆作业组在出色 完成厂内检查任务的同时,先后完成了全国15个省份30余家电厂200余次的防磨防爆 检查任务,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大唐国际防磨防爆培训基地依托于大唐国际 张家口发电厂于2012年成立,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防磨防爆专业培训,在培训中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许多宝贵的资料.为更好地服务防磨防爆培训工作,更加广泛地传播 锅炉“四管”泄漏预防与控制的经验,进行学术交流,特组织专业骨干编写本书. 本书是针对防磨防爆相关从业人员编写的,在编写中特别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 合.本书在总结大唐国际防磨防爆培训基地相关课程和教材建设的基础上,本着“务求 实用、突出重点”的原则,对防磨防爆涉及运行、金属、化学及焊接等方面知识进行了 整合,以满足大家的需要. 本书共计七章,杨晓松担任本书的主编,并负责编写其中的防磨防爆检查部分,由 姜海峰负责统稿.禹庆明负责编写书中的运行部分,王位负责编写书中的金属部分,李 岩负责编写书中的化学部分,李荣负责编写书中的焊接部分.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 了多位业内专家和朋友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鉴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谅解,并提出宝贵意见 和建议. 编委会 2015年10月 》锅炉防磨防爆培训教材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锅炉简介及燃料 1 第一节锅炉简介及分类 1 第二节锅炉燃料及燃烧特性 3 第二章锅炉安全运行 第一节锅炉冷态启动控制 9 第二节锅炉正常运行中参数的调整控制 21 第三节锅炉“四管”泄漏事故处理 .30 第四节锅炉停炉操作 33 第五节锅炉停炉后的冷却与保养 36 第三章锅炉防磨防爆检查 43 第一节防磨防爆工作 43 第二节锅炉防磨防爆检查的重点部位 .46 第三节关于磨损减薄与壁厚计算 57 第四节关于超温爆管与寿命消耗计算 61 第五节锅炉主要部件的失效 68 第四章锅炉“四管”失效分析及预防 .76 第一节加强金属监督工作 .76 第二节锅炉腐蚀失效形式的变化及分析83 第三节腐蚀失效判断及水质处理的实例 88 第四节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 92 第五节酸腐蚀与碱腐蚀引起的失效 96 第五章锅炉水处理化学知识 .97 第一节锅炉防磨防爆相关的化学知识 97 第二节火力发电厂中的水处理 101 第三节热力设备在运行期间的腐蚀与防止 103 第四节热力设备在停(备)用期间的腐蚀与防止114 第五节锅炉设备的化学监督 116 ...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 (第二版) 李加护闫顺林刘彦丰编 任有中主审 ?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 前州言 知识与具体生产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加强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 过课程设计应达到以下目的: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到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锅炉机组 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严肃认真和负责 的态度。
本书以紧密配合教学为原则,结合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项目经验,以国产 220t/h高压锅炉为对象,对整个热力计算思想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对各受热面的计算过 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并辅以方框图,便于读者理解;对各受热面的计算误差要求进行了 说明。
本书第一版自出版以来,被多所院校选用,并多次加印。
此次修订基本框架和结构仍沿 用第一版的,更正了第一版中的一些问题,使其更加完善和适用。
本次修订由华北电力大学李加护、闫顺林、刘彦丰完成。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使用本书的师生及 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7月
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 第一版前言 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 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加强教材建设,确保教材质 量,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组织制订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教材规划。
该规划强调适应不同 层次、不同类型院校,满足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坚持专业基础课教材与教学急需的 专业教材并重、新编与修订相结合。
本书为新编教材。
等题 的:巩固、充实和提高锅炉原理课程知识;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并学会使用热力 计算标准;具备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 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本书以国产220t/h高压锅炉为对象,对整个热力计算思想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对各 受热面的计算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并辅之以方框图,使学生在使用时更加容易理解;对各 受热面的计算误差要求进行了说明。
本书对锅炉各受热面结构图及其标注比较齐全,公式索 引十分清楚,能满足学生在规定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
本书由华北电力大学李加护、闫顺林、刘彦丰共同编写,浙江大学任有中老师主审。
编 者对于主审老师以及在编写教材过程中给予无私帮助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由衷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使用本书的师生及 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7年6月
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 目录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锅炉课程设计概述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热力计算方法 3 第三节基本资料 思考题. 9 第二章辅助计算 10 第一节燃料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10 第二节锅炉的空气量平衡 11 第三节燃料燃烧计算 11 第四节锅炉热效率及燃料消耗量的估算 15 思考题 22 第三章炉膛热力计算 23 第一节炉膛校核热力计算的步骤 23 第二节炉膛几何特征的计算 24 第三节炉膛热力计算中的几个问题 27 第四节炉膛热力计算 30 第五节炉膛顶部辐射受热面及工质增的计算 32 思考题 第四章对流受热面的热力计算 第一节概述 34 第二节各种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 37 思考题 66 第五章锅炉热力计算误差检查 68 思考题 69 第六章锅炉热力计算的计算机算法 70 第一节概述 70 第二节计算机算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70 第三节图表处理 72 第四节锅炉热力计算软件简介 73 第七章校核热力计算方框图汇总 80
附录A线算图 图A-1水冷壁的角系数 图A-2燃烧生成物的黑度 90 图A-3三原子气体的辐射减弱系数的确定 图A-4灰粒辐射减弱系数的确定 图A-5室式炉膛的黑度 91 图A-6沿炉膛高度的热负荷分配不均匀系数n 图A-7横向冲刷顺列光滑管束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图A-8横向冲刷错列光滑管束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图A-9空气及烟气作纵向冲刷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图A-10 临界状态以下过热蒸汽作纵向冲刷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图A-11辐射传热系数 图A-12 交叉流状况下的温压 图A-13锅炉燃烧固体燃料时受热面的灰污系数 .98 图A-14屏式过热器的灰污系数和利用系数 ...99 图A-15炉膛与屏分界面污染系数的修正系数 ..99 附录B表格.... 表B-1飞灰平均颗粒直径 100 表B-2灰污系数的修正值 .100 表B-3与燃料种类有关的系数B、C 100 ...
十三五 “十三五”普通 教材 锅炉实验与测试技术 主编鄢晓忠 副主编周臻 编写徐慧芳汪淑奇 冯磊华 刘亮 何金桥 主审刘志强 陈冬林 图书馆 中电力出服社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叶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锅炉实验与测试技术 前宣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 取、掌握知识及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仪器、 新的测试方法不断出现,使测试技术的水平日新月异.因此,编者结合锅炉工业的发展、锅 炉原理系列课程的特点编写了本教材,对于学生掌握锅炉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熟悉现代锅 炉测试技术手段,了解测试技术最新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 本书是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技术课锅炉原理系列课程(含单独实验课)的教学 而编写的.编写过程中,在总结了编者多年来从事锅炉原理系列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经验 的基础上,尽量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详细地介绍了各测试项目的基本测试原理、 测试方法与手段,对该领域内最新测量仪器及方法也做了介绍.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第五章第五~七节,第九章、第十章由鄢晓忠编写,第二章由 冯磊华编写,第三章由汪淑奇编写,第四章由周臻编写,第五章第一~四节由刘亮编写,第 六章由何金桥编写,第七章、第八章由徐慧芳编写,全书由鄢晓忠统稿. 本书由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志强教授和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陈 冬林教授担任审稿人,两位教授在百忙中详细审阅了全部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和建议,使编者受益匪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长沙理工大学李录平教授的热心指导与帮助,在此表示深 深的谢意.同时本书参考了相关标准与资料、产品样本和说明书,在资料整理过程中得到尹 艳山、聂明、张博、李帆等的热心帮助,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 本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限于编者水平,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 指正. 编者 2016年2月 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锅炉实验与测试技术 录 前言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锅炉实验的目的与分类 1 第二节锅炉实验大纲的拟定 2 第三节实验报告编写 .2 第二章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4 第一节误差的基础理论 4 第二节实验数据的记录及整理7 第三节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11 第四节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18 第三章煤的物理特性分析 19 第一节煤的可磨性测定 19 第二节煤粉细度与均匀度的测定 21 第三节煤粒的颗粒特性及粒度分布测定 23 第四节煤粉浓度测定 28 第四章煤的成分及发热量分析 31 第一节煤的采样及制样 31 第二节煤的工业分析 38 第三节煤的元素分析 51 第四节煤的发热量测定 66 第五节煤的各种基准换算 78 第五章热分析实验 80 第一节热分析技术概述 .80 第二节热分析的概念 .81 第三节热分析的基本特征及热分析仪器 82 第四节 影响热重分析测量实验的因素 86 第五节煤的热解及燃烧特性热重分析 .90 第六节煤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94 第七节热重分析在煤的工业分析中的应用 96 第六章煤灰特性测试分析 99 第一节灰熔融特性分析 99 第二节煤灰熔融性测定 102 第三节煤灰成分分析106 ...
锅炉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 考核培训系列教材 锅炉专业基本知识 GUOLU ZHUANYE JIBEN ZHISHI 广东省特种设备行业协会 组编 程绍兵 楼波许振达罗炳清 编著 因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锅炉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考核培训系列教材 ◆◆ ——锅炉专业基本知识 前言 《锅炉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考核培训系列教材》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 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140号令)、《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考核规则》(国家质检总局TSGZ6001一2013)相关要求,紧扣《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 人员考核大纲》(国家质检总局TSGG6001一2009)内容,专为锅炉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持 证考核培训工作而编写.本系列教材共分为《锅炉专业基本知识》、《锅炉设备及系统》、《锅 炉运行操作与事故处理》、《锅炉节能减排知识》、《锅炉安全管理与法规知识》5个分册. 本系列培训教材所涉及的锅炉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是指从事额定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3.8MPa蒸汽锅炉工作的人员.本系列培训教材是锅炉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自学和持证考试 的必备用书,适合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第95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所规 定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A3(额定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的蒸汽锅炉)和 三级锅炉司炉G3两个项目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同时,也可作为额定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3.8MPa蒸汽锅炉其他作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参考用书或电站锅炉运行值班员、锅炉 受热面安装工等技能鉴定理论考试学习参考用书. 为了方便锅炉作业人员较系统性地掌握锅炉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有针对性地复习 考核知识点,编写人员将考核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进行优化分类重组,梳理出内在联系,按专 业基本知识、专业知识(设备系统、运行操作、事故处理)、节能减排、安全管理与法规等 方面进行了内容重组和编写,本系列培训教材分为《锅炉专业基本知识》、《锅炉设备及系 统》、《锅炉运行操作与事故处理》、《锅炉节能减排知识》、《锅炉安全管理与法规知识》5个 分册,其具有以下3个特点: (1)系统性和全面性.系统性表现为:本系列培训教材主线清晰,各分册注重知识结构 的逻辑性、考纲知识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注重培养学员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便于 考证学员考前系统复习和平时的自学.全面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教材知识体系全面,本系列 教材将锅炉作业人员所涉及的专业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安全管理与法规、节能减排分列成 册,涵盖了锅炉专业的绝大部分知识;二是教材包含的锅炉型式全面,涵盖了目前电站锅炉 的各种炉型——层燃炉、循环流化床炉、煤粉炉、自然循环炉、控制循环炉、直流炉等从低 压到超超临界压力锅炉,逐一介绍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 (2)针对性和实用性.本系列培训教材针对特定锅炉作业人员考核大纲而编写,与依据 大纲编制的机考试题库和考试组卷相匹配,便于系统复习考点;本系列培训教材注重知识技 能掌握和考试的规律性,教材内容尽量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以实际工作所需知识、技能为 重点,便于作业人员快速掌握基本操作,同时又能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困惑. (3)适时性和发展性.本系列培训教材中的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节能减排知识适 合目前锅炉的现状和发展,将最新的技术引进了教材,弥补了传统教材的滞后性;同时安全 管理与法规知识部分是根据最新执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而汇编,随着技术和 法规的更新,在培训教学使用过程中,可适时地作局部更改,无...
西门子燃气轮机 控制系统解析 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西门子电站自动化有限公司编著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中电力出版社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西门子燃气轮机控制系统解析 序 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燃气发电是主要发电方式之一,燃气机组占比超过燃煤 机组.为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也为降低北京的燃煤消耗 量,改善首都的环境质量,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近几年加大了清洁能源 的投资力度,除了在资源丰富的地区投资风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以外,还在北 京、珠三角等负荷中心地区重点发展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目前已有7个 电厂9套13台总装机容量为480万kW的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投产发电, 另有3个电厂3套5台总容量200万kW的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在建或拟 建,燃气机组容量超过京能集团总装机容量的1/4.这使得京能集团的电源结构更 趋合理,清洁能源比例逐步提高. 大型燃气轮机技术门槛高,自动化程度高,对运行、检修、维护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为了保障燃气机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需要电厂技术人员对燃气机组的 结构、控制系统等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为此,京能集团集中专业技术力量,选取 占集团燃气机组近2/3的西门子F级和E级燃气轮机,对其控制系统进行了比较系 统、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编写完成了《西门子燃气轮机控制系统解析》一书.本书 立足于京能集团已建的多个燃气机组工程项目,提供的控制逻辑取自于实际工程, 因而具有比较强的实用价值. 京能集团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理念的基础上,跟踪燃气机组的技术发展 趋势,不断总结、优化控制逻辑,提高燃气机组日常运行的自动化水平,提高检修 维护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时效,使燃气机组的运行更加安全、更加可 靠、更加经济、更加环保. 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将其作为京能集团从事燃气机组建设、运行、检修、 维护人员的培训教材和日常参考资料.如果同时也能为国内其他从事燃气机组设 计、建设、运行、检修等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带来一定的帮助,我们将深 感欣慰. 胜 2016年1月9日 ...
继电保护精益化评价 异常缺陷处理手册 智能变电站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组编 中园电力出服社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序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能已成为现代社会 不可或缺的能源形式.为了适应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对电力供应的需要, 同时有效减少过量使用化石能源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 利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把“推动再电气化、构建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 方式满足电力需求”作为基本使命,通过多年来的持续建设与创新发展,电网 的规模不断增大,新能源并网容量持续增长,一大批新科技、新技术以及新装 备在电网中得到了推广应用,逐步把国家电网打造成为一个以超特高压网架为 特征的特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 与此同时,随着电网格局的变化以及电力电子设备在电网中的推广应用, 电网的系统特征及其故障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电网稳定运行的压力越来越 大,单一故障全局化等特征日趋明显,一旦发生电网事故,波及和影响的范围 日渐增大,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所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众所周知,在电网 诸多设备中,继电保护对于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责无旁贷,作为电网的安全 卫士,必须为安全运行站好岗、放好哨. 为了保证继电保护在电网运行中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要求发挥作用,除了 提升保护装置自身的技术水平外,加强运行中的专业管理、保证设备及相关二 次回路的健康水平同样也非常重要.当前,许多单位中专业人员少、工作多的 矛盾相当突出,在此环境下欲要扎扎实实地保证保护设备及相关二次回路的健 康水平,一是要建立精益化的管理模式,制定完善、规范的标准并严格执行; 二是提高对保护装置缺陷的分析、处理技能,一旦运行中的保护出现异常缺陷 时,做到精确分析,精准处理,在异常缺陷处理过程中避免发生次生缺陷或事 故.为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建立了以公司继电保护专业精益化管理评价 规范为指导,国、省、地调分级组织,全面覆盖、全程闭环的继电保护精益化 管理评价体系,形成了一套适合继电保护专业特点的精益化管理模式.同时组 织有经验的专业人员,针对现场较为典型的继电保护、控制系统缺陷异常分析 处理工作进行了总结提炼,力图在新的电网结构和新的运行管理模式下,及时 发现并处理装置缺陷和现场隐患,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应当指出的是,精益化管理工作不是一时一事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长期坚持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同时,精益化评价的标准以及缺陷分析处理 方法不是教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金规玉律”,应随着技术的进步,对技术问 题认识的提高,不断修订、完善.为此,一方面应将精益化评价融入日常运行 维护、管理工作之中;另一方面则要对精益化评价标准、缺陷分析处理方法的 内涵认真学习和领悟,了解标准制定的背景和要解决的问题,做到“知其然, 且知其所以然”.当标准内容与现实管理模式、实际电网或设备情况不相符时, 及时进行修订,以真正使其具有生命力. 2015~2017年,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组织开展了第一轮继电保护精益化 管理评价工作,一方面通过扎实精细的自评价和复评价工作,对公司系统各运 行单位的继电保护设备、专业全过程管理各环节进行了较全面的考量,深度挖掘 了专业管理的薄弱点和现场设备运行隐患;另一方面检验了精益化评价标准的实 用性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编写了包括 《继电保护精益化评价指导手册》《继电保护精益化评价典型案例汇编常规变电 站》《继电保护精益化评价典型案例汇编智能变电站和在线监测与分析系统》 《继电保护精益化评价异常缺...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组合电器设备局部放电特高频 检测与故障诊断 唐炬张晓星曾福平著 科学出版社 北京 前言 2011年,国家制定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当中明确将“建设与发展特高压 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纳入其中,至此,以 超/特高压输电为特征的智能电网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我国已进人电网 建设高峰期. 以F气体作为主要绝缘介质的金属全封闭开关系统,即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GIS) 因其占地面积小、运行可靠、电磁辐射小以及检 修周期长等突出优点,正广泛应用于高压和超/特高压输变电领域中,同时也是现 代城市供电系统新建变电站和城网改造的首选装备,是构成超/特高压电网和现代 城市电网的重要装备之一,其安全可靠运行既是直接保障大中城市供电可靠性的 基础,也是直接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石. 尽管GIS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很高,但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统计和我国 电力运行公报表明:运行中的GIS设备发生绝缘的故障率远高于IEC标准规定的 水平,且故障多发生在较高电压等级的GIS设备中.大量的研究表明,GIS设备绝 缘故障前,往往会产生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 PD) PD既是加速绝缘劣化最 为主要的原因,又是表征绝缘状态最为有效的特征量.通过对GIS设备内部PD 过程中所产生的特高频(ultra-high frequency UHF)信号进行监测,能够作为保证 GIS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技术手段,其主要难点是从强烈的电磁干扰环境中 准确获取PD信号、确定PD源并定量估算PD量的大小. 本书就最能反映设备内绝缘故障特征与程度的UHF PD信号传播、传感、噪 声去除、特征提取、故障识别、定位和放电量标定等关键科学技术难题进行深入分 析与探讨.第1章综述GIS设备PD监测方法和意义;第2章分析GIS设备内部 UHF电磁波传播特性;第3章分析GIS设备内绝缘缺陷的UHF PD信号波形特 征:第4章介绍用于检测GIS设备UHF PD的各种内外置传感器;第5章建立 UHF PD信号数学模型;第6章分析GIS设备监测现场的噪声特点及去噪效果评 价体系;第7章采用小波去除噪声;第8章利用复小波变换抑制白噪声干扰;第9 章利用谐波复小波抑制周期性窄带干扰;第10章介绍PD模式识别方法;第11章 介绍PD信息融合技术;第12章介绍GIS设备PD定位技术;第13章探讨PD放 电量标定原理及方法:第14章介绍GIS设备UHF PD监测装置;第15章结合现 场应用进行实例分析.其中,唐炬教授负责全书的统稿和各章的修改及审定,并负 责撰写第1~4、6~9章;张晓星教授负责撰写第5章、10~12、14和15章;曾福平 i* 组合电器设备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与故障诊断 博士负责第13章的撰写工作,并协助统稿以及在出版过程中的相关工作. 本书是作者及其同事多年来对GIS设备内部产生PD信号传感、提取、定位和 标定等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系统研究的结晶.在研究过程当中,得到了国家重点 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防御输变电装备故障导致电网停电事故的基 础研究”(2009CB724500)和“电气设备内绝缘故障机理与特征信息提取及安全评 估的基础研究”(2006CB7084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合电器中混合绝缘缺 陷局部放电机理及模式识别研究”(50377045)、“用复小波(包)提取GIS复杂电场 中局部放电信号研究”(50577069)、“G1S绝缘缺陷...
研究生教材 电能计量 大数据及应用 李宁袁铁江 孙谊媊 栗遇春 杨金成王璐 张科王新刚 张建文 刘卫新王刚 刘国亮 张龙徐一晨 史旭东 段志尚 山宪武著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前言 Preface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大营销”推广的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已具规模,特别是智能电能表已获得大范围的推广应 用.在电力系统采集系统中,每年产生大量的智能电能表采集数据,但对这些 数据的处理还停留在简单的数据备份、查询及简单统计阶段,并没有对这些电 力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深人的分析.为满足广大电力工作者需要,国网新疆电 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组织撰写了本书.本书基于国网新疆电力公司 在电能计量技术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案例系统地介绍电 能计量大数据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本书第0章对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对电能计量数据的应用背 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等做了简要介绍.第1章对智能电能表及其 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等进行了介绍.第2章介绍了智能电能表 常见模块的故障及其产生原因.第3章介绍了基于智能电能表计量数据的计量 故障判断方法及其数学模型.第4章介绍了基于计量大数据的智能电能表可靠 性预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基于大数据原理的智能电能表的故障 预测和可靠性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希望本书能够对电力系统工程师、电气 工程设计人员和电气工程专业的师生在相关领域的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提供一 定的参考.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得到包括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 持,也得到了业界专家、学者们的无私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由于作者的知识水平和 经验,书中的观点和结论若有不妥之处,望读者原谅和批评指正. 目录 Contents 前言 0绪论 1 0.1引言 3 0.2数据挖掘概述 .4 0.2.1数据挖掘的定义 .4 0.2.2数据挖掘发展背景 6 0.2.3数据挖掘方法分类6 0.2.4数据挖掘处理对象11 0.2.5数据挖掘程度 12 0.3计量大数据深化应用背景分析12 0.3.1智能化电网的全面建设,电力数据资源急剧增长12 0.3.2电网计量数据的发展已呈现大数据特征13 0.3.3电网基础数据融合困难 14 0.3.4电力行业数据资源亟待价值挖掘和应用15 0.3.5传统技术已不能很好解决电网业务问题15 0.4电力计量大数据应用现状 .16 1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系统概述 .19 1.1引言 21 1.2智能电能表总述 21 1.2.1电能表的发展与智能电能表21 1.2.2智能电能表的工作原理 28 1.3用户数据采集系统概述 32 1.4智能电能表计量数据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48 1.4.1信息采集系统国外发展概况 .48 1.4.2信息采集系统国内发展概况49 ...
DIANWANG DIAOKONG YUNXING RENYUAN SHIYONG SHOUCE (2018BAN) 电网调控运行人员 实用手册(2018版)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编 中月电力出版社 CHINA ELECTRIC POWER PRESS 前言 电网调控运行人员实用手册(2018版) 2013版《电网调控运行人员实用手册》自发行以来,在指导调控运行人员开展实时 运行与业务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广泛好评.近几年,随着电网规模及调控业 务发展迅速,大运行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成果落地不断推进,书中部分内容已不能涵盖电 力市场、清洁能源消纳等专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为适应电网发展需要,更好地指导公 司调控系统运行人员业务开展,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组织相关调控分中心、省调开展了 《电网调控运行人员实用手册》修编. 本次修订新增电网调控运行管理、电网设备监视、电力市场、电网新技术应用、调控 技术支持系统五章,着重突出近几年电网在新技术应用、运行管理及技术支撑等方面的创 新性变化,并结合当前电网实际,对其余章节内容做了修订更新. 修订后本书共13章,其中第1章、第12章由华东电力调度控制分中心负责编写,第 2章由山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编写,第3章、第5章由山西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编 写,第4章、第10章由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编写,第6章、第11章由辽宁电力调 度控制中心负责编写,第7章由河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编写,第8章、第9章由浙江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编写,第13章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编写.全书由国家电 力调度控制中心统稿并审定. 本书可供各级调度控制机构运行人员以及变电站、换流站、发电厂运行人员学习培训 使用. 由于条件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诚望各位专家读者斧正. 编者 2018年3月 目录 电网调控运行人员实用手册(2018版) 前言 第1章电力系统概述 1 1.1电力系统基础 3 1.1.1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 3 1.1.2 电力生产主要特点 3 1.2我国电网发展历程 4 1.2.1我国早期电网及发展历程4 1.2.2特高压交直流联网 5 1.2.3我国电网现状和特点7 1.3我国电网调控发展历程 9 1.3.1我国早期电网调控及发展历程9 1.3.2 电网调控管理现状 10 第2章电网调控运行管理 21 2.1调控运行管理主要内容 23 2.2 实时调控运行管理 24 2.2.1运行值班岗位设置 24 2.2.2实时倒闸操作 25 2.2.3 实时运行监视 26 2.2.4 电网故障处置 28 2.2.5 运行后评估 29 2.3 调控运行专业管理 29 2.3.1 安全内控管理 29 2.3.2在线安全分析 29 2.3.3 日内市场管理 29 2.3.4调度运行应急管理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