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第 43 页)

ICS 03.220.3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624-2023 代替Q/CR624-2017 铁路货运标识 China railway freight sign 2023-04-04发布 2023-06-05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CR 624-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体要求 分类 6构成要素 6.1色彩 6.2文字 6.3图形符号 7铁路货运形象标识 7.1一般要求 7.2基本组合规范 7.3应用规范 8货运场站名称标识 8.1 一般要求 8.2站名立体字 8.3货运场站出人口大门 9 8.4区域出人口标识 11 9引导提示标识 11 9.1 一般要求 11 9.2 名称及位置标识 11 9.3 服务提示标识 12 9.4 导向标识 12 9.5 安全警示标识 12 道路指示标识 12 10建筑物色彩 27 10.1 一般要求 27 10.2 营业厅 27 10.3 仓库 10.4 货棚 31 10.5 装卸设备库房 32 10.6 独立货运员办公用房 32 10.7 门卫室 33 10.8 33 10.9 货运场站内其他生产生活用房 35 11货运设备标识 35 11.1 一般要求 35
Q/CR 624-2023 11.2基本应用 35 12货运着装标识 111 47 12.1一般要求 L. 12.2基本应用 47 13广告宣传标识 48 13.1一般要求 48 13.2平面广告宣传 49 13.3办公文具 50 13.4会议展板 51 13.5展会 52 13.6宣传品 53 14子品牌系统 54 14. 1 一般要求 54 14.2新建子品牌设计原则要求. 54 14.3主、子品牌基本组合原则要求 54 14.4基本组合应用 57 14.5组合标识图形版面应用 58 附录A(规范性) 铁路保价标识 61 附录B(规范性) 色彩应用 62 附录C(规范性)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64 附录D(资料性)应用设置示例 69 参考文献 76
Q/CR 62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CR624-2017《铁路货运标识》.

与Q/CR624-201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本文件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文件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7年版的第1章); b)更改了“铁路货运标识“术语定义(见3.1.2017年版的3.1); e)更改了“货运场站”术语(见3.3 2017年版的3.3); d)删除了“无轨站的术语和定义及相关规定(见2017年版的3.3、3.5、14.4.2、14.4.2.1、 14. 4. 2. 2 14. 4. 2. 3 ) ; e)删除了“办理点“的术语和定义及相关规定(见2017年版的3.3、3.8); f)删除了与非铁路总公司所属企业合作时货运标识应用的规定(见2017年版的4.11): g)更改了“标识文字字体”(见6.2、表2~表5、表7、图2~图15、图18~图42、表D.1 2017年版 的6.2、表2-表5、表7、图 2~图15、图18~图51、表D.1); h)增加了“可视信息“标识分类(见5.35.4.5.5,2017年版的5.35.45.5): 更改了“物流中心表述(见8.4.2 2017年版的8.4.2): 删除了标识形式(见9.1.2 2017年版的9.1.2); k)增加了“小车停车位标线“中鱼刺状45°停车位示意图(见表4): 1)增加了道路交通标识及组合标识的参考国家标准(见表4); m)更改了禁止标识图标格式、说明及要求(见表4.2017年版的表4): n) 更改了“公告栏“标识图片(见表4,2017年版的表4); o)更改了“营业时间“标识表述(见表4、图39、图42.2017年版的表4、图40、图51); p)增加了货运受理服务中心及其他对外货运营业场所内部标识应用规定(见10.2.2.5); q)增加了货位标线示意图中四角实线、长宽虚线的标线示例(见图12); ( 增加了地坪标线示意图中四角实线、长宽虚线的标线示例(见图13): 更改了“危险品”相关标识表述(见表4、表5,2017年版的表4、表5); 更改了“货运胸牌示例”(见图20,2017年版的图20): u)更改了户外广告示例宣传内容(见图21、图22,2017年版的图21图22); v)删除了网络平台界面及示例(见2017年版的13.3、图24): w)更改了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说明(见表C.1,2017年版的表C.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 公司货运部、北京国新标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劲松、黄启营、王敏、宋丹丹、孙琴、李聪颖、贾永刚、郭歌、李思达、王宇嘉、 刘晓溪、陈琦、梁志杰、万佳鑫、张海艳.

本文件于2017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I
Q/CR624-2023 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应用实践,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 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 及经济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

来信请注明:Q/CR624-2023意见 .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IV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1.100.4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 546.1-2022 代替Q/CR546.1-2016 动车组用涂料与涂装 第1部分:车体外表面用涂料及涂层体系 Coatings and coating application for EMU/DMU Part 1:Coating materials and coating systems for exterior surface of coach bodies 2022-12-30发布 2023-03-15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CR 546.1-2022 目 次 前言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涂层体系 5技术要求 6检验 试验报告 8储存、运输和有效期
Q/CR 546.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C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Q/CR546《动车组用涂料与涂装》的第1部分.

Q/CR54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车体外表面用涂料及涂层体系: --第2部分:内部装饰用涂料及涂层体系: --第3部分:阻尼涂料及涂层体系; --第4部分:转向架用涂料及涂层体系; --第5部分:表面处理: -第6部分:涂装检查.

系),与Q/CR546.1-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6年版的第1章): b)增加了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见5.1): e)增加了水性涂料的相关内容(见表1表3、表4): d)更改了车体外表面配套涂层体系的构成(见4.1 2016年版的4.1); e)增加了实色面漆清漆的配套涂层技术要求(见表4): f)更改了耐水性试验的时间(见表4、表5.2016年版的表4、表5、表6): g)更改了光泽测量检验方法和技术指标(见表4、表5.2016年版的表4、表5、表6); h)更改了实色面漆、清漆及配套涂层体系的人工气候老化试验的时间和技术指标(见表4、表5, 2016年版的表4、表5、表6); i)增加了氢灯老化(滤过的氢弧辐射)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见表4、表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 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四方阿尔斯通铁路 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松柏、张宝祥、赵民、刘晓、李海虹、韩新正、刘秀川、伊钟毓、南阳、杜玮、 王涛.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本文件于201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应用实践,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 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 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

来信请注明:Q/CR546.1-2022意见 .

本文件的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I
No. Q/CR 546.1-2022 动车组用涂料与涂装 第1部分:车体外表面用涂料及涂层体系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动车组车体外表面用涂料(包括底漆、腻子、中涂漆、实色面漆、底色漆和清漆)及配 套涂层体系的技术要求,检验,试验报告,储存、运输和有效期.

本文件适用于动车组车体结构外侧(除底架外表面)表面用涂料及配套涂层体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共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724-2019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 GB/T1725色漆、清漆和塑料 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1726涂料遮盖力测定法 GB/T1727漆膜一般制备法 GB/T1728-2020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1735色漆和清漆耐热性的测定 GB/T1749厚漆、腻子稠度测定法 GB/T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1770涂膜、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 GB/T177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1865-2009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噪露 滤过的鼠强辐射 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381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6部分:小色差的测定 GB/T5209色漆和清漆耐水性的测定浸水法 GB/T5210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GB/T6739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6742色漆和清漆弯曲试验(圆柱轴) GB/T9274-1988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GB/T9286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 GB/T9753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 GB/T9754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9761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 GB/T13452.2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14522-2008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光紫外灯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5.04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517.2-2023 代替Q/CR517.2-2016 铁路工程喷膜防水材料 第2部分:喷涂橡胶沥青 Spray-appliedwaterproof material for railway engineering- Part 2:Spray-appliedrubber bitumen 2023-05-31发布 2023-08-01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CR 517.2-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IV 1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与标记 4.1分类 4.2标记 5技术要求 2 5.1外观 2 5.2喷涂厚度 2 5.3防水构造 2 5.4物理力学性能 5.5有害物质限量 5.6氯离子 6检验方法. 6.1标准试验条件 6.2喷膜试件制备 6.3外观. 6.4固体含量 6.5 凝胶时间 6.6耐热度 6.7不透水性 6.8 黏结强度 6.9 弹性恢复率 6.10 钉杆自愈性 9 6.11 吸水率 6.12 阻燃性能 10 6.13 低温柔性 10 6.14 拉伸性能 10 6.15 接缝变形能力 11 6.16 抗冲击性能 6.17 抗窜水性(水力梯度) 6.18 与后浇混凝土剥离强度 11 6.19 与后浇混凝土浸水后剥离强度 11 6.20 有害物质限量 t 6.21 氯离子 II 6.22 抗裂疲劳性能 11
Q/CR 517.2-2023 6.23试件规格及数量 11 7检验规则 1 7.1检验分类 13 7.2出厂检验 13 7.3型式检验 14 7.4进场检验 14 7.5抽样 14 7.6判定规则 14 8施工与验收 15 8.1施工要求 15 8.2施工验收 15 9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15 9.1标志 15 9.2包装 15 9.3运输和储存 SI 附录A(规范性)喷涂橡胶沥青防水层抗裂疲劳性能试验方法 16
Q/CR 517.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Q/CR517《铁路工程喷膜防水材料》的第2部分.

Q/CR51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喷涂丙烯酸盐; 第2部分:喷涂橡胶沥青.

本文件代替Q/CR517.2-2016《铁路工程喷膜防水材料第2部分:喷涂橡胶沥青》.

与Q/CR 517.2-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本文件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喷涂橡胶沥青防水层的规格(见5.2.2016年版的5.2): e)删除了桥梁(路基)专用型防水材料阻燃性能的规定(见2016年版的5.4.1、7.3.2); d)更改了明挖隧道专用型防水材料低温柔性的技术要求(见5.4.2.2016年版的5.4.2),同时增 加了抗冲击性能、抗审水性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见5.4.2): e)更改了暗挖隧道专用型防水材料与后浇混凝土剥离强度以及与后浇混凝土浸水后剥离强度 的规定,同时增加了黏结强度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见5.4.2,2016年版的5.4.2): f)删除了实干时间、保护层混凝土与防水层黏结强度的规定(见2016年版的5.4.1、5.4.2、 5. 4. 3 、6. 2. 2、6. 6 、6. 19 、7. 2. 2、7. 3. 2、7. 4. 2) ; g)更改了标准试验条件和试件制备的规定(见6.16.2 2016年版的6.1、6.2); h)更改了固体含量、耐热度、黏结强度、阻燃性能、拉伸性能、抗冲击性能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 (见6.4、6.6、6.8、6.12、6.14、6.16 2016年版的6.4、6:7、6.9、6.13、6.15、6.17) 增加了拉伸 性能热处理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见6.14.5): i)更改了检验规则中的检验批数量,增加了B组分抽样数量(见7.2.1、7.4.1、7.5 2016年版的 7. 2. 1、7.4. 1、7. 5); j)增加了隧道、房屋建筑物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层的施工验收要求(见8.2.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 筑研究所、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策、葛凯、林传年、周勇政、徐升桥、苏伟、文望青、王凯林、李红权、马伟斌、 苏永华、班新林、孙大斌、严爱国、刘吉元、王苇、陈学峰、吕刚.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年首次发布为Q/CR517.2-201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应用实践,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 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 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100038).

来信请注明:Q/CR517.2-2023意见.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Q/CR 517.2-2023 引言 Q/CR517拟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

一第1部分:喷涂丙烯酸盐.

一第2部分:喷涂橡胶沥青.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9.28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1016-2024 铁路电力0.4kV低压电源互投装置 Bus coupler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ing equipment applied in 0.4kVrailwaypower system 2024-03-23发布 2024-06-01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CR1016-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环境条件 5 通用技术要求 6 电源级BTSE 7 配电级BTSE 检验方法 10 9检验规则 13 10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14 附录A(资料性) 铁路电力0.4kV低压电源互投装置(BTSE)转换时序图示例 16 17
Q/CR101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C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中国铁道科学 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中铁第四勤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 公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斌晓、乔凯庆、高汝英、陈肌、吕钢、漆生彪、同小伟、张业、王开怀、赵融、刘浩川、 关磊、崔小岳.

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应用实,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 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 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并抄送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白 贸试验区东七道109号,邮政编码:300162).

来信请注明:Q/CR1016-2024意见.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No. Q/CR 1016-2024 铁路电力0.4kV低压电源互投装置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铁路电力0.4kV低压电源互投装置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通用技术要求,电源 级低压电源互投装置,配电级低压电源互投装置,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铁路电力变电所及配电箱内,由低压进线开关和母联开关构成的电源互投装置.

注:开关是指GB/T14048.1定义的断路器或隔离开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C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 循环) GB/T2423.5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e:振动(正弦) GB4824-2019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射频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4048.1-201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T14048.11-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1部分:多功能电器转换开关电器 GB/T17626.13-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交流电源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 低频抗扰度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压电源互投装置bus coupler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ing equipment BTSE 由2台低压进线开关和1台母联开关及控制器组成,实现两路电源自动转换的成套电器装置.

3.2 电源级 BTSEpower supply BTSE 安装于电力变电所0.4kV低压开关柜内的BTSE.

3.3 配电级BTSEdistribution load BTSE 安装于配电箱内的BTSE.

Q/CR 1016-2024 No. 3.4 PC级的BTSEclass PC BTSE 能够接通和承载,但不用于分断短路电流或过载电流的BTSE.

3.5 CB 级的 BTSEclass CB BTSE 配备过电流脱扣器,能够接通和承载,并分断短路电流和过载电流的BTSE.

3.6 自投自复automatic transfer andrestore operation 当常用电源被监测到出现偏差时,BTSE自动将负载从常用电源转换至备用电源:如果常用电源恢 复正常时,则自动将负载返回到常用电源的操作.

3.7 自投不自复automatic transfer andnonautomatic restore operation 互为备用的操作mutual backup operation 常用电源被监测到出现偏差时,BTSE能自动将负载从常用电源转换至备用电源;当常用电源恢复 正常时,BTSE不能自动返回到常用电源,仅在备用电源出现故障或人工干预后,BTSE才能返回到常用 电源的操作.

3.8 进线开关分闸延时ine switchopening time-delay T 自监测到一路电源出现偏差起,到控制器发出进线开关分闸指令为止的时间.

3.9 母联开关合闸延时busbar switchclosing time-delay T 自进线开关分闸,到控制器发出母联开关合闸指令为止的时间.

3.10 母联开关分闸延时busbar switchopening time-delay T 自监测到失电电源恢复正常起,到控制器发出母联开关分闸指令为止的时间.

3.11 进线开关合闸延时ine switchclosingtime-delay T. 自母联开关分闸,到控制器发出进线开关合闸指令为止的时间.

4环境条件 4.1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正常工作大气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a)环境温度:周围空气温度不超过55℃,面且在24h内其平均温度不超过35℃:周围空气 温度的下限为-5℃.

b)湿度:温度为40℃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下可以允许有较大的相对湿 度,如20℃时达90%.

对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凝露应采取特殊措施;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应 具有适应潮湿环境的能力.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5.02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10-2023 代替Q/CR10-2014 铁路通信电源及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Supervision system for railway munication power and environment 2023-12-07发布 2024-02-29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CR 10-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系统结构和组成 4.1网络结构 2 4.2系统组成 4.3系统内部接口及通信协议 4.4系统外部接口及通信协议 5系统功能 5.1基本要求 5.2监控中心 5.3监控站 ..... 10 5.4监控终端 11 6监控对象及监控内容 11 6.1 外供电源引人配电箱(柜) 11 6.2 整流配电系统 11 6.3 不间断电源(UPS) 11 6.4 蓄电池 12 6.5 柴油发电机组 12 6.6 智能空调设备 12 6.7 非智能空调设备 12 6.8 机房环境 13 6.9 防雷设备 13 6.10 智能门禁(可选) 13 11°9 视额设备(可选) 13 6.12 热交换设备(可选) 13 6.13新风设备(可选) 13 7系统性能 13 7.1基本要求 13 7.2测量性能 14 7.3安全可靠性要求 15 8系统技术要求 15 8.1基本要求 15 8.2电磁兼容 15 8.3防雷 15 8.4安全性要求 15 8.5环境要求 15
Q/CR 10-2023 9网络安全 16 10试验方法 16 10.1试验环境条件和试验设备组网结构 16 10.2系统结构和组成试验. 16 10.3 系统功能试验 17 10.4 监控对象及监控内容试验 24 10.5系统性能试验 25 10.6环境适应性试验 28 10.7网络安全 29 11检验规则 30 11.1检验要求 30 11.2检验项目 30 附录A(规范性)B接口通信协议 32 参考文献 56
Q/CR1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Q/CR10-2014(铁路通信电源及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技术条件).与Q/CR10-2014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监控中心宜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更改了通信通道及组网方式(见4.2,2014年版的 4.2) ; b)更改了监控中心与监控站间系统内部接口(见4.3,2014年版的4.3): e) 更改了系统外部接口(见4.4 2014年版的4.4); d)更改了系统功能,增加了智能分析等功能(见第5章,2014年版的第5章); e)更改了监控对象和监控内容(见第6章,2014年版的第6章): f)更改了系统性能(见第7章,2014年版的第7章): g)更改了系统技术要求,单独成章(见第8章,2014年版的7.1): h)删除了室外型设备温度要求(见2014年版的7.4.1): i)增加了网络安全相关要求(见第9章); j)增加了试验方法(见第10章): k)增加了检验规则(见第11章): 1)更改了附录(见附录A,2014年版的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 铁路通信技术中心、通号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瑞垒、李维元、王继海、路晓彤、姜秋妍、李苏雯、张乐军、隋秀玉、罗静、 周家梁、焦晓辉、黎悦韬、邱萍、李正涛、陈郑超、许辉、史磊、王振华、张伊静、郭培利、李永康.

本文件于201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应用实践,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 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 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并抄送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 限公司(北京丰台科技园汽车博物馆南路1号院,邮政编码:100070).

来信请注明:Q/CR10-2023意 见.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和转让.

I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040. 20 CCS H26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47013.18-202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8部分:阵列涡流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cquipments- Part 18: Eddy current array testing cuwuuuo ZJKD 2024-05-24发布 2024-11-24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国家能源局 公 告 2024年第2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 国家能源局批准《直接串入式线路静止同步补偿装置》等335项能 源行业标准(附件1)、《Specification forReservoir Area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Hydropower Projects》 等20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2)、《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等4项能源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附件3),现予以发布.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二〇二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附件: 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 采标号 出版机构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1~19 (略) 26 NB/T 11497-2024 加氢站承压设备风险评价与检验 北京科学技术 出版社 2024-05-24 2024-11-24 21 NB/T 114982024 加氧站承压设备监测技术要求 北京科学技术 出版社 2024-05-24 2124-11-24 22 NB/T 11499-2024 石墨制无机有焙合成器 北京科学技术 出版社 2024-05-24 2124-11-24 23~202 (略) 203 NB/T 47013.16-202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6部分: 北京科学技术 红外热成像检测 出版社 2024-05-24 2124-11-24 204 NB/T 47013.18-202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8部分: 陈列涡液检测 北京科学技术 出版社 2024-05-24 2124-11-24 205 NB/T 470452024 舒即板式热交换器 NB/T 470452015 出版社 2024-05-24 2024-11-24 206~335 (略)
NB/T 47013. 18-2024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T- 一般要求 -4 5承压设备用材料及零部件的阵列涡流检测方法 6承压设备焊接接头阵列涡流检测的方法 15 7检测记录和报告 17 附录A(资料性) 阵列涡流探头的阵元、线圈激活模式和拓扑结构、分辨力 19 附录B(规范性) 阵列涡流检测仪性能指标要求 21 附录C(规范性) 阵列涡流探头性能指标要求 23 附录D(规范性) 标准试块 24 附录E(资料性) 阵列涡流C扫图(示例) 26 附录F(资料性) 裂纹深度评估方法 2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 040. 20 CCSH26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47013.16-202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6部分:红外热成像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equipments Part 16: Infrared thermographie testing ZJKD 2024-05-24发布 2024-11-24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国家能源局 公 告 2024年第2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 国家能源局批准《直接串入式线路静止同步补偿装置》等335项能 源行业标准(附件1)、《Specification for Reservoir Area Engineering GeologicalInvestigationof HydropowerProjects) 等20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2)、《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等4项能源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附件3),现予以发布.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二〇二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附件: 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 采标号 出版机构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1~19 (略) 20 NB/T 114972024 加氢站承压设备风险评价与检验 北京科学技术 出版社 2024-05-24 2024-11-24 21 NB/T 114982024 加氢站承压设备监测技术要求 北京科学技术 出版社 202405-24 2024-11-24 22 NB/T 11499-2024 石墨制无机有培合成器 北京科学技术 出版社 2024-05-24 2024-11-24 23~202 (略) 203 NB/T 47013.162024 承压设备无损检图第16部分: 北京科学技术 红外热成像检测 出版社 2024-05-24 2024-11-24 204 NB/T 47013.18202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8部分: 北京科学技术 陈列涡流检测 出版社 2024-05-24 2024-11-24 205 NB/T 47045-2024 纤焊板式热交换器 NB/T 470452015 北京科学技术 出版社 2024-05-24 2024-11-24 206~335 (略)
NB/T 47013.16-2024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方法概述 1 5一般要求 6检测. f- 7结果评价 8记录和报告 附录A(规范性) 承压设备泄漏红外热成像检测和结果评定 附录B(规范性) 承压设备内衬破损、结焦红外热成像检测和结果评定 附录C(规范性) 气瓶复合材料层红外热成像检测和结果评定 附录D(规范性) 承压设备保温层破损红外热成像检测和结果评定 1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5. 06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DQ/CR794-2020 铁路客车及动车组室内材料 保温材料 Indoor materials for railway passenger car and EMU/DMU Insulation materials 2020-12-11发布 2021-03-31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Q/CR794-2020 目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分类 5使用环境 6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8 检验规则 9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Q/CR794-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 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 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青岛 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绍利、王玮、徐世木、刘振华、陈梦、于全蕾、陈传志、石卫兵、董雪妍、般立阳、 陈小伟、李新峰、郑林青.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No.0122 Q/CR 794-2020 铁路客车及动车组室内材料保温材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铁路客车、动车组用保温材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使用环境,技术要求,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铁路客车、动车组用保温材料的制造与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007耐火材料含水量试验方法 GB/T3947-1996声学名词术语 CB/T5480矿物棉及其制品试验方法 CB/T6342泡沫塑料与橡胶线性尺寸的测定 CB/T6343泡沫塑料及橡胶表观密度的测定 CB/T6344-2008软质泡浓聚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GB/T6669-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GB/T8811硬质泡沫塑料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 GB/T8813硬质泡沫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 GB/T10295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 CB/T10299绝热材料增水性试验方法 GB/T11835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CB/T17146-2015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水蒸气透过性能试验方法 GB/T17657-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GB/T20247声学混响室吸声测量 GB/T34336-2017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 TB/T3139机车车辆内装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 TB/T3237动车组用内装材料阻燃技术条件 Q/CR699铁路客车非金属材料阻燃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玻璃棉板glasswoolboard 将玻璃丝棉施加热固性粘接剂制成的具有一定刚度的板状制品.

Q/CR794-2020 No.0122 3.2 岩棉板rockwool board 将岩棉施加热固性粘接剂制成的具有一定刚度的板状制品.

3.3 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reinforcednanoporous aerogelproduct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通过溶胶凝胶法,将增强材料与溶胶复合,然后用一定的干燥方式使气体取代凝胶中的液相形成 的纳米级多孔复合制品.

[来源:GB/T34336-2017 3.2] 3.4 降噪系数noise reduction coefficient 在250Hz、500Hz、1000Hz.2000Hx等测得的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末位 取0或5.

[来源:GB/T3947-1996 12.43] 4分类 铁路客车、动车组用保温材料分类如下: a)纤维材料:玻璃丝棉、高分子纤维材料、岩棉、碳纤维等 b)发泡材料:三聚氰胺发泡、橡塑发泡等.

c)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

5使用坏境 环境温度为-40℃-45℃;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5%RH(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 25℃).

6技术要求 6.1基本要求 6.1.1铁路客车用保温材料阻燃性能应符合Q/CR699的规定,动车组用保温材料阻燃性能应符合 TB/T3237的规定.

6.1.2铁路客车及动车组用保温材料环保性能应符合TB/T3139的规定.

6.1.3测试试样应在成品上取样,不再另行制备样品.

6.2尺寸、极限偏差及表面质量 6.2.1尺寸、极限偏差 保温材料的尺寸由供需双方确定,尺寸极限偏差应按图样标注及技术要求执行,如图样未标注,其 尺寸极限偏差则应符合表1规定.

保温材料长度大于或等于2000mm时,不应有负极限偏差,正极限 偏差不做规定.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5. 06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814-2021 铁路客车用电线电缆 Wire or cable forrailway passenger car 2021-04-11发布 2021-07-11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Q/CR 814-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环境条件 5产品分类标识 6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22 检验规则 37 9载流量 42 10标识、包装、运输与储存 43 11交货条件 43 附录A(规范性) 常用线缆结构参数 44 附录B(规范性) 厚度和总尺寸的测量 64 附录C(规范性) 应力开裂试验 69 附录D(资料性) 铁路客车标准壁厚及小尺寸壁厚线缆载流量参考 71 参考文献 74
Q/CR81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中 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 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装备有限公司、安微太平洋电材有限公司、天津金山电线 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芜湖鼎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耐克森(中国)线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海阔、朱宁龙、曾辉、杨君、刘文平、吴绍利.

本文件的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No.0110 Q/CR 814-2021 铁路客车用电线电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铁路客车用电线电缆(3.6kV及以下)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标识,技术要求,检 验方法,检验规则,载流量,标识、包装、运输与储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工作温度等级为90℃105C的电线电缆(以下简称“线缆").

本文件适用于铁路 客车、160km/h动力集中动车组拖车,用于铁路客车用电线电缆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

其他车型可 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抗拉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900.10-2013电工术语电缆 GB/T2951.1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GB/T2951.12-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热老化试验方法 GB/T2951.2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 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 GB/T2951.3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 专用试验方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 GB/T3956-2008线缆的导体 GB/T7113.2-2014绝缘软管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11026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 TB/T1484.1-2017机车车辆电缆第1部分:动力和控制电缆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0-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额定电压ratedvoltage 线缆设计和性能检验的基准电压.

注:用U或U/U来表示.

其中: U.

-任何绝缘导体与大地即线缆金属遮盖物或者环绕介质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U-多芯线缆或者单芯线缆系统的任何两导体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Q/CR 814-2021 No.0110 3.2 温度等级temperaturerating 导体长期允许工作的最高温度.

4环境条件 4.1环境温度:-40℃-45℃.

4.2海拔:不大于2500m.

4.4使用环境:有风、沙、雨、雪天气,偶有盐雾、酸雨、沙尘暴等现象.

特殊情况下会有长期持续盐雾 现象.

4.5列车运行区段使用条件与上述条款有差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产品分类标识 5.1产品分类 5.1.1额定电压 在交流电系统中,各条线缆的额定电压不应小于它所计划用于系统的标称电压.

在直流电系统中,各条线缆的最大对地电压(V.

)不应大于线缆额定电压(U.

)的1.5倍,其中V.

是 任何绝缘导体与大地即线缆金属遮盖物或环绕介质之间的直流电压,如U.

=600V时,V.

=900V.

线 缆的额定电压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额定电压 单位为伏 线缆对地电压U.

线缆两导体间电压U 最大对地电压V.

300 500 450 600 1 000 900 1 800 3 000 2 700 3 600 6000 5 400 按额定电压可分为以下等级: a)0.3/0.5 kV; b)0.6/1 kV; c)1.8/3 kV; d)3.6/6 kV.

5.1.2产品结构 按产品结构可分为以下形式: a)标准壁厚线缆; b)小尺寸壁厚线缆; c)薄壁线缆.

5.1.3用途 按用途可分为动力线缆和信号线缆.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5. 02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817-2021 列控中心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 train controlcenter 2021-04-11发布 2021-07-11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Q/CR 817-2021 目次 前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5 系统要求 6 功能要求 4 设备要求 23 8 设备接口和通信 24 处理能力指标 25 10电源要求 26 11电磁兼容和防雷要求 26 12环境适应性要求 26 附录A(规范性)区间轨道区段检查原则(以ZPW-2000A/S为例) 27 附录B(规范性) 集中区边界后方轨道区段继电器状态信息传递方式(以ZPW-2000R为例)29 附录C(规范性) 30 附录D(资料性) 轨道电路编码举例 1:1 31 附录E(规范性) 区间轨道电路方向切换 8 附录F(资料性) 区间改变运行方向 39 附录G(资料性) 区间通过信号机点灯控制 41 附录H(规范性) TCC应答器报文发送原则 42 附录I(规范性) 远程余LEU通信控制接口 44 附录J(资料性) TCC驱动采集继电器接口原理 45
Q/CR 81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 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军强、李莹莹、刘辉、刘长波、焦名、郝韬、潘长清、陈海明、徐先良、程露竹、 徐显、吴泳洁、石明明、崔岩、股琴、李湘宜、孟令韬、李鹏杰、高驾.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No. Q/CR 817-2021 列控中心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列控中心设备的系统需求、功能要求、设备要求、设备接口和通信、处理能力指标、电 源要求、电磁兼容和防雷要求以及环境适应性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列控中心(以下简称TCC)的研制、生产、测试、工程设计、施工调试、运行试验、运用 及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887-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21562-2008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IEC62278: 2002 IDT) GB/T24338.5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4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IEC62236-4: 2008 MOD) GB/T24339.1-2009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第1部分:封闭式传输系统中的安全 相关通信(IEC62280-1:2002,IDT) GB/T28808-2012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控制和防护系统软件(IEC62279:2002, IDT) GB/T28809-2012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信号用安全相关电子系统(IEC62425: 2007 IDT) TB/T3060-2016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 TB/T3074铁道信号设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主机单元vitalputerunit 采用安全架构并实现系统逻辑功能的计算机平台.

3.2 驱动采集单元input andoutput unit 接收列控中心安全主机产生的设备动作命令直接驱动继电器,采集继电器状态转化为表示信息传 送给列控中心安全主机的电子单元.

Q/CR 817-2021 No. 通信接口单元municationinterfaceunit 接收列控中心安全主机产生的通信命令,转发给外部通信设备,并接收外部通信设备的数据,传送 给列控中心安全主机的电子单元.

3.4 轨道区段设备状态track section equipment status 由轨道电路设备提供的轨道区段状态,分为占用和空闲两种状态.

3.5 闭塞分区设备状态block sectionequipment status 根据闭塞分区内的轨道区段设备状态判定的闭塞分区状态.

注:闭塞分区设备状态分为占用和空闲,当闭塞分区内轨道区段设备状态均为空闲,该闭塞分区设备状态为空 闲,闭塞分区内任意轨道区段设备状态为占用,该闭塞分区设备状态为占用.

3.6 闭塞分区逻辑状态block section logic status 通过区间占用逻辑检查判定的闭塞分区状态,逻辑状态分为空闲、正常占用、故障占用、失去分路 四种状态.

注1:空图状态:列车未占用该闭塞分区,建阔塞分区设备状态为空附: 注2:正常占用状态:列车占用该闭塞分区,且闭塞分区设备状态为占用 注3:故障占用状态:列车未占用该闭珈分区,但闭塞分区设备状态为占用.

注4:失去分路状态:列车占用该闭室分区,但闭塞分区设备状态为空润 3.7 信号许可signal authority TCC用来空间隔离不同列车,确定列车对其他闭塞分区逻辑状态影响范围的辅助标志.

SA包含 一个或若干个连续的闭塞分区,在一个SA内只允许有一列车.

区间逻辑状态确认命令sectionlogic statusconfirmationmand 通过CTC调度台及车务终端,人工拟定下达的区间逻辑状态操作命令的统称.

主轨道main track of track circuit 电气绝缘节分割的轨道区段,发送端调谐单元至接收端调谐单元之间的线路以及在一端为机械绝 缘节另一端为电气绝缘节时,发送或接收端调谐单元至机械绝缘节之间的线路.

3.10 小轨道small trackof trackcireuit 电气绝缘节分割的轨道区段,相邻两个主轨道之间存在隔离信号用的调谐区.

3.11 轨道区段tracksection 主轨道与当前运行方向小轨道所组成线路的总称.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AN: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Network) CBI:计算机联锁(Computer Based Interlocking)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5.02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843-2021 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TCS-2onboard ATP 2021-12-09发布 2022-01-09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CR 843-2021 目 前言 L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5 总体要求 6 车载设备功能 7 车载设备控制模式 8 CTCS-0级车载设备功能 20 9 故障状态下的运行 21 10运用环境主要指标 21 11车载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21 12EMC主要指标 22 13RAMS要求 22 附录A(规范性)CTCS-2级模式转换表 23
Q/CR 84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C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 公司、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卡斯柯信号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辉、李一楠、徐宁、刘磊、徐效宁、贺广字、高占盈、汪小亮、黄文宇、原野、 祁鹏、陈志强、王怀江、何字晖、郑璟瑜、陈俊.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No.0116 Q/CR 843-2021 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的设备组成、功能规格及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CTCS-2级列控车载设备(以下简称车载设备)的系统设计、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检 测检验、运用及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7650.2-1998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用测量 pH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 GB/T17651.2-1998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第2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 GB/T19666-2019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 GB/T21562-2008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 GB/T24338.4-2018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 GB/T24339.1-2009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第1部分:封闭式传输系统中的安全 相关通信 GB/T24339.2-2009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第2部分:开放式传输系统中的安全 相关通信 GB/T25119-2010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GB/T28808-2012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控制和防护系统软件 GB/T28809-2012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信号用安全相关电子系统 TB/T2615-2018铁路信号故障-安全原则 TB/T3060-2016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 TB/T3533-2018轨道电路读取器(TCR)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允许速度permittedspeed 车载设备不会报警和/或触发制动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

3. 2 目标速度target speed 列车运行前方目标点允许的最高速度.

II
Q/CR843-2021 No.0116 3.3 目标距离target distance 列车前端至运行前方目标点的距离.

3.4 目标距高模式曲线distance-to-gocurve 以目标速度、目标距离、线路条件、列车特性为基础生成的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一次制动模式 曲线.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TP:列车超速防护(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BTM:应答器传输模块(Balise Transmission Module) CO:引导模式(CallOnmode) CSM:顶棚速度监控(Ceiling Speed Monitoring) CTCS: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 DMI:人机界面(Driver-Machine Interface) DMS:列控车载动态监测及传输系统(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for train control equipment) EB:紧急制动(Emergeney Brake) EBI:紧急制动干预曲线(Emergency Brake Intervention supervision limit) EoA:行车许可终点(EndofAuthority) FS:完全监控模式(Full Supervision mode) GFX:磁钢过分相 IS:隔离模式(Isolation mode) LEU:地面电子单元(Lineside Electronic Unit) LKJ:列车运行监控装置 MA:行车许可(Movement Authority) MRSP:最限制速度曲线(Most Restrictive SpeedProfile)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05:目视行车模式(On Sight mode) P:允许速度(the Permitted speed limit) PS:部分监控模式(Partial Surpervisionmode) PT:冒后模式(Post Trip mode) 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Reliability,Availability,Maintainability,Safety) SB:常用制动/待机模式(Service Brake/Standby mode) SB7:最大常用制动(Service Braking level 7) SBI:常用制动干预曲线(Service Brake Intervention supervision limit) SH:调车模式(Shunting mode) SIL:安全完整性等级(Safety Integrity Level) TCR:轨道电路读取器(Track Circuit Reader) TR:冒进模式(Tripmode) TSM:目标速度监控(Target SpeedMonitoring) W:报警速度(the Warning speed limit)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5.08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866-2022 钢轨冻结接头 Rail frozen joint 2022-05-12发布 2022-07-12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CR 866-2022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5检验方法 6检验规则 7标志、包装、运输 附录A(规范性)钢轨冻结接头整体剪切试验 附录B(规范性)钢轨冻结接头疲劳试验
Q/CR 86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 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蒋金洲、王树国、徐玉坡、康庆涛、梁晨、肖俊恒、刘晓丹、胡智博、郭泽策、胡杰.

本文件为首次制定.

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应用实践,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 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 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

来信请注明:Q/CR866-2022标准意见 .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No. Q/CR 866-2022 钢轨冻结接头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轨冻结接头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50kg/m及以上钢轨冻结接头(以下简称冻结接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103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廊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123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T3077合金结构钢 GB/T6402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GB/T6461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JB/T8468锻钢件磁粉检测 TB/T1632.1-2014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TB/T 2344.1钢轨第1部分:43kg/m~75kg/m钢轨 TB/T234543kg/m~75kg/m钢轨接头夹板订货技术条件 TB/T2975-2018钢轨胶接绝缘接头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钢轨冻结接头railfrozenjoint 用胶粘剂将夹板与轨缝两侧钢轨粘接,并用高强度螺栓、平垫圈及螺母连接,在一定轴向力作用下 轨缝保持不变的钢轨接头,其结构见图1.

Q/CR866-2022 No. 标引序号说明: 1--钢轨; 2---夹板; 3--胶粘剂: 4-高强度螺栓; 5---平垫图; 6---螺母.

图1钢轨冻结接头剖面图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 冻结接头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图和本文件的规定制造.

4.1.2冻结接头在轨缝处不宜设置轨型端板.

4.1.3 左右两股钢轨的冻结接头应成对铺设,且冻结接头轨端至轨枕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1.4夹板外露面、高强度螺栓、平垫圈、螺母等部件应进行防锈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防锈处理后的零部件经120h中性盐雾试验,保护级不应低于5级: b)防锈处理后的金属部件应满足尺寸精度及性能要求; c)在特殊腐蚀环境使用时,防锈性能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2原材料 4.2.1 夹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采用40Cr或性能更优的合金钢制造,其性能应符合GB/T3077的规定.

b) 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夹板力学性能 抗控强度R 规定塑性延伸 强废R 布氏硬度 冷弯角D=3a 冲击吸收能量 项 日 MPa 浙后伸长率A断面收缩率ZHBW10/3000 9 KU(40 °℃)* MPa HBW J 性能指标 ≥980 ≥780 ≥9% ≥30% 280 ~388 30.完好 >30 冲击吸收能量仅适用于历年最低气温在-40℃及以下的迪区.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5.04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869.1-2022 铁路桥梁预制装配桥面设施 第1部分:混凝土防护墙、电缆槽和边墙 Prefabricated deck facilities ofrailway bridge- Part 1: Concrete protective wall cable trough and side wall 2022-05-12发布 2022-07-12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CR 869.1-2022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 5技术要求 6检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存放及运输
Q/CR 869.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章.

本文件是Q/CR869《铁路桥梁预制装配桥面设施》的第1部分.

Q/CR86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混凝土防护墙、电缆槽和边墙: 第2部分:连接装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集团有限 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 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皖赣铁路安徽有限资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永华、尹京、王乐然、班新林、江忠贵、韩晓强、王建军、杨春强、牛斌、黄新、 高策、孙大斌、邓运清、严爱国、王德志、吴延伟、刘伟、赵柯、侯宇飞、王强、陈胜利、杨心怡、王苇、张上、 王凯林、陈海涛.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应用实践,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 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 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

来信请注明:Q/CR869.1-2022标准意见 .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Q/CR869.1-2022 引言 Q/CR869《铁路桥梁预制装配桥面设施》由两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混凝土防护墙、电缆槽和边墙.

一第2部分:连接装置.

No.0149 Q/CR 869.1-2022 铁路桥梁预制装配桥面设施 第1部分:混凝土防护墙、电缆槽和边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铁路桥梁预制装配混凝土防护墙、电缆槽和边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 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存放和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铁路箱梁混凝土桥面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防护墙、电缆槽和边墙的设计、制造、安 装和检验,其他型式的桥梁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CB/T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T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励钢筋 GB/T5836.1建筑排水用硬聚乙烯(PVC-U)管材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23439混凝土膨胀剂 CB/T50081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TB/T2965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 TB/T3275铁路混凝土 TB10092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180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 TB10425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Q/CR749.3-2020铁路桥梁钢结构及构件保护涂装与涂料第3部分:附属钢结构 Q/CR756.1-2020铁路桥支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预制构件prefabricatedponent 由防护墙、竖墙、边墙、电缆槽底板等部分组成的钢筋混凝土整体构件.

注:在预制场(厂)内节没预制成型,预留与梁体、栏杆和声(风)屏障的连接接口.

3.2 连接装置boltingconnection 由预埋垫板、梁体预埋套筒、连接螺栓等组件组成的装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45.04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869.2-2022 铁路桥梁预制装配桥面设施 第2部分:连接装置 办 Prefabricated deck facilities of railway bridge- 11010 Part 2:Bolting connection 2022-05-12发布 2022-07-12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扫描全能王创建
Q/CR 869.2-2022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型号和结构型式 5技术要求“ 6检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和包装 附录A(规范性) 预理套简保证载荷试验方法 01 附录B(规范性) 预理套简硬度试验方法 扫描全能王创建
Q/CRB69.2-2022 前言 定起草.

-第1部分:混凝土防护墙、电缆槽和边墙: 一第2部分:连接装置.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归口.

限公司、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皖赣铁路安微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 司、河北华虹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永华、尹京、陈胜利、王乐然、班新林、马林、刘文荐、高策、孙大斌、邓运清、 严爱国、吴延伟、刘伟、赵柯、李彬洋、陶晓燕、张上、王凯林、周刃政、陈海涛、王强、李国清、王晓康.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应用实践,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 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 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

来信请注明:Q/CR869.2-2022标准意见 .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扫描全能王创建
Q/CR869.2-2022 旱15 Q/CR869《铁路桥梁预制装配桥面设施》由两个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混凝土防护墙、电缆槽和边墙.

一第2部分:连接装置.

扫描全能王创建
No.0133 Q/CR 869.2-2022 铁路桥梁预制装配桥面设施 第2部分:连接装置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铁路桥梁预制装配桥面设施连接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和结构型式、技术要求、检 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文件适用于铁路箱梁混凝土桥面预制装配桥面设施连接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紧固件外螺纹零件末端 GB/T196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GB/T197-2018普通螺纹公差 C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C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CB/T699优质碳索结构钢 GB/T123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些圈技术条件 GB/T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C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3077合金结构钢 CB/T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309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导 GB/T3103.1-2002紧固件公差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CB/T3103.3-2020紧固件公差平垫圈 C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6478冷微和冷挤压用钢 GB/T16825.1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 校准 Q/CR701-2019铁路桥梁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 扫描全能王创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3.04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905-2022 铁路工程预应力钢绞线用夹片式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Anchorage grip and coupler for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 in railway engineering 2022-08-15发布 2023-02-15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CR 905-2022 目 前言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代号和标记 5 一般要求 6技术要求 7检验方法 8检验规则 9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规范性)错固区传力性能试验方法和检验要求
Q/CR 90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 限公司,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浙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林、苏永华、石龙、牛斌、胡所亭、倪光斌、班新林、江忠贵、高策、陈良江、 苏伟、孙大斌、李解、陈海涛、严爱国、白玲、王芳、陈胜利、周成顺、曾利、周斌、刘成、蒋业东、李国清.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应用实践,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 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 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

来信请注明:Q/CR905-2022标准意见 .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II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3.04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 907-2022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Steel strand for railway prestressed concrete 2022-08-15发布 2022-10-15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CR907-2022 目 次 前言 1范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代号和标记 5技术要求 6检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规范性)特征值检验规则
Q/CR 90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 限公司,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银龙预应力材料股份 有限公司,浙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阴兴證 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永华、马林、石龙、胡所亭、牛斌、倪光斌、班新林、陈良江、高策、江忠贵、 苏伟、孙大斌、徐升桥、邓运清、文望青、严爱国、吴国琦、张松琦、陈胜利、谢志杰、闫崇健、周成顺、高永彬、 徐凯、刘文荐、涛雅、赵晓敏、白云、张剑锋、赵海风.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应用实践,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 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 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

来信请注明:Q/CR907-2022标准意见 .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III
No. Q/CR 907-2022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纹线的术语和定义,代号和标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铁路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中使用的,由7根冷拉光圆钢丝捻制成的、公称直径15.20mm 的标准型钢绞线,公称抗拉强度分为 1 860MPa、1 960MPa、2 000 MPa、2 100 MPa 2 200 MPa.2 300 MPa、 2400MPa各级.

其他型式钢绞线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1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碳酸钠分离二苯碳酰二耕光度法测定铬量 GB/T223.1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担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GB/T223.1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铜分光光度法 GB/T223.6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223.85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223.86钢铁及合金总碳含量的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6394金属平均品粒度测定法 GB/T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20123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21839-201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 GB/T24238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用热轧盘条 YB/T081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 YB/T169高碳钢盘条索氏体含量金相检测方法 YB/T4411高碳钢盘条中心马氏体评定方法 YB/T4412高碳钢盘条网状渗碳体评定方法 ISO 16120-1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第1部分:-般要求(Non-alloy steel wire rod for version to wire-Part 1 ; General requirements)
Q/CR 9072022 No.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文件.

3.1 15.20mm标准型钢绞线15.20mm standardstrand 由7根冷拉光圆钢丝捻制成的公称直径15.20mm钢绞线.

3.2 公称直径nominaldiameter 钢绞线外接圆直径的名义尺寸.

稳定化处理stabilizingtreatment 为减少应用时的应力松弛,钢绞线在一定张力下进行的短时热处理.

3.4 热轧风冷盘条hot-rolled air-cooledwire rod 热轧成型,经在线风冷处理方法冷却获得的盘条.

3.5 热轧水浴盘条hot-rolledwater-bathwire rod 热轧成型,经在线水浴处理方法玲却获得的盘条.

3.6 热轧热处理盘条hot-rolledheat-treatedwire rod 热轧成型,经盐浴、铅浴(含在线或离线)等方法,进行等温索氏体化处理后获得的盘条.

4代号和标记 4.1代号 本文件规定的由7根冷拉光圆钢丝捻制成的15.20mm标准型钢绞线,其代号为1x7.

4.2标记 按本文件交货的钢纹线,其标记表示如下: 线 15.20 Q/CR 9072022 标准编号 强度级别(MPs) 公称直径(mm) 代号 名称 示例:钢纹线-1×7-15.20-2300-Q/CR 907-2022 表示抗拉强度为 2 300MPs级的15.20 mm标准型钢纹线.

5技术要求 5.1外形、尺寸、质量及允许偏差 5.1.115.20mm标准型钢绞线的外形见图1,其尺寸、允许偏差及每米理论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9.280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912-2022 电气化铁路简统化接触网零部件 Simplification overheadcontactsystemfittings inelectrificationrailway 2022-08-15发布 2022-11-15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CR912-2022 目 次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适用条件及一般要求 5主要装备技术要求 6检验规则及检验方法 7标志与包装 中国铁道出
Q/CR91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中国铁道科学 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设(济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汉和飞轮(北京)电 气化器材有限公司、中法高铁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凌青、罗健、蒋先国、张润宝、古晓东、邓洪、王国梁、何常红、金柏泉、刘永红、 刘玉辉、李文豪、陈伟、张琦、王伟、张毅、林德福、尹魁元、闫军芳、韩宝峰、冯晓河、张军红、王兴全.

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应用实践,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 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寄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 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邮政编码:100081),并抄送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来信请 注明:Q/CR912标准意见.

本文件归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及转让.


No. Q/CR 912-2022 电气化铁路简统化接触网零部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气化铁路简统化接触网零部件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条件及一般要求、主要装备技 术条件、检验规则及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

注:简统化接触网装备含腕臂和定位装置、终端锚固线夹、接触线中心错结线夹、整体吊弦.

本文件适用于250km/h及以上高速铁路接触网,其他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1.1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 GB/T91开口销 GB/T470-2008 锌锭 GB/T 699-2015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1220-2007 不锈钢棒 CB/T 15912018 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2040-2017铜及铜合金板材 GB/T3077-2015合金结构钢 GB/T3098.1-201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3098.2-2015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 GB/T3098.6-2014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3098.15-2014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GB/T3280-2015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3880.1-201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一部分:一般要求 GB/T4436-2012铝及铝合金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GB/T5231-2022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CB/T6892-2015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GB/T8013.1-2018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1部分:阳极氧化膜 GB/T8162-2018结构用无缝钢管 GB/T13793-2016直缝电焊钢管 GB/T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17395-2008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20078-2006铜和铜合金锻件 CB/T20878-2007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Q/CR912-2022 No. GB/T30016-2013接触网用青铜板带 TB/T2073-202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 TB/T2074-202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 TB/T2075.1-202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1部分:腕臂支撑装置 TB/T2075.3-202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3部分:限位型定位装置 TB/T2075.6-202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6部分:中心锚结装置 TB/T2075.7-202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7部分:整体吊弦及吊弦线夹 TB/T3111-2017电气化铁路用铜及铜合金绞线 YS/T649-2018铜及铜合金挤制棒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铰链结构hinge structure 用销轴将零部件的两个本体连接并允许两个本体之间做相对转动的连接结构.

3.2 组合承力索座integratedcatenarywire support clamp 用于安装固定承力索,同时具有连接平腕臂与斜腕臂、连接定位支撑的功能.

3.3 组合定位环integrated eye endholder for tube 安装在斜腕臂上,具备同时安装定位管及腕臂支撑的功能.

3.4 腕臂连接器cantileverconnector 安装在平腕臂上,用于平腕臂与斜腕臂的连接固定.

3.5 支撑连接器supportconnector 安装在腕臂管或定位管上,用于安装腕臂支撑或定位支撑.

4适用条件及一般要求 4.1接触网主要基础数据 4.1.1接触网运行基本风速为30m/s.

4.1.2环境温度为-40℃~40℃.

4.1.3接触网系统设计使用年限不小于30年.

4.1.4接触网在自然环境中应满足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有良好的机械、电气强度和安全性能.

4.1.5接触网安装设计应满足机车车辆限界和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的要求.

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设计规范 CodeforDesignofRailwayPassengerService InformationSystem Q/CR9140-2023 主编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施行日期:2023年3月30日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3年北京
国铁集团关于发布 《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设计规范》的通知 铁建设[2023]48号 现发布《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设计规范》(Q/CR9140一 2023),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原铁路总公司印发的《铁路客运服务 信息系统设计规范》(Q/CR9140一2018)、《铁路车站客运服务信 息系统及客票系统工程备品备件配置指导意见》(铁总建设 [2014]95号)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国铁集团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由中国铁路经济规 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3月30日
前言 本规范根据《国铁集团关于印发2020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 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20]68号),全面总结和吸纳近年来 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运用和设备维护管理经验,结合 京张、京雄铁路智能化创新成果,从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电 子客票、网络安全、接口设计等方面修订相关内容,在广泛征求意 见的基础上,经审查编制而成.

本规范共分12章,包括总则、术语和缩略语、旅客服务与生产 管控平台、旅客服务信息系统、客运管理系统、客票系统、行包信息 系统、车站门禁系统、网络及安全、系统布线、运行环境、接口设计.

本规范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增加“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章,规定了旅客服务与生 产管控平台系统架构以及各级系统功能、设备设置和接口等要求.

2.“旅客服务信息系统”规定了车站客运广播、综合显示、视 颜监控、时钟、旅客运输安全检查、信息查询、人侵报警、求助等系 统功能、设备设置等要求.

增加了“车站站台端部防入侵报警装 置”一节,修改了部分终端设置要求,网络及安全等内容纳人“网 络及安全”章.

3.“客票系统”规定了客票系统架构、系统功能、设备设置和 接口等要求.

根据电子客票的相关要求,修改了部分客票终端设 备设置要求,网络及安全等内容纳人“网络及安全”章.

4.增加了“网络及安全”章,规定了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 台、客票系统、其他系统网络及安全相关内容.

等相关专业接口设计要求,增加了与火灾自动报警、建筑设备监控 3
的接口设计规定.

6.修改了附录A,增加了综合指挥中心的计算机终端设备配 置要求.

增加附录B,规定了铁路车站客运服务信息系统备品备 件配置数量.

本规范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 验,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 资料寄送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空港经济区东七道 109号,邮政编码:300308),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 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 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经济 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周锋、黄乃斌、吴歆彦、袁莉、杨国元、蔡云、 白学丰、李士达、闫宏伟、赵泽宇、游雪松、张涛、冯敬然、宋伟、 苗俊杰、洪伟、胡蝶、王婧、谢甲旭、徐春婕、杨文、李雁明、 徐东平、倪明、杨涛、胡芳、王雪、宋怡然、卢欣宁、王涛.

主要审查人:王学林、尹福康、严瑾、甘博捷、宁斐、王洪业、 滑蓉、叶年发、付鹏、魏长水、王巍、谭建文、乔林、郝刚、 张艳春、谭秋钰、赛峡、骆友曾、刘结平、白斐、兰羽、吴文楠、 薛峰、沈懿、戎强华、王丹.

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9160-2022 铁路工程接口设计指南 InterfaceDesignGuidelinesforRailwayEngineering 2022-11-17发布 2023-03-01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铁路工程接口设计指南 InterfaceDesignGuidelinesforRailwayEngineering Q/CR9160-2022 主编单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施行日期:2023年3月1日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2年北京
国铁集团关于发布 《铁路工程接口设计指南》的通知 铁建设(2022)135号 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各铁路公司: 现发布《铁路工程接口设计指南》(Q/CR9160-2022,单行本另发),自2023年 3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国铁集团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由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 院、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标准在使用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请各单位及时向国铁 集团建设管理部和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公司.

国铁集团 2022年11月17日
前言 本指南根据国铁集团《关于印发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 (2020)68号)的要求,为加强铁路建设项目接口设计管理,规范铁路建设项目接口 设计,提高铁路工程设计质量,在全面总结和吸纳铁路工程各专业接口设计实践经验 基础上,系统梳理和分析铁路工程各专业设计接口需求,经广泛征求建设、设计、运 营等单位意见编制而成.

本指南共分22章,包括总则、术语和缩略语、基本规定、总体接口设计、线路、 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站场及段所、通信、信号、信息、灾害监测、牵引供电、 电力、给水排水、建筑结构、暖通空调及室内给排水、综合系统、施工组织、环境保 护与水土保持等,另有一个附录.

本指南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明确了本指南适用于铁路建设项目施工图阶段.

2.定义了铁路工程接口设计相关术语.

3.提出了铁路工程设计接口划分为外部接口和内部接口,明确了接口设计要求及 接口设计管理各方职责.

4.规定了界面管理接口、前置性要件接口、与其他行业接口、与运营单位接口等 外部接口内容、涉及专业和成果形式.

5.明确了内部接口分为总体接口、专业接口和综合系统接口三类.

6.规定了总体接口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7.规定了线路、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站场及段所、通信、信号、信息、灾 害监测、牵引供电、电力、给水排水、建筑结构、暖通空调及室内给排水、施工组织、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等专业接口的设计内容、涉及专业和成果形式.

8.规定了综合接地、综合排水、用地、管线综合和消防等系统接口设计的接口内 容、涉及专业和成果形式.

本指南系首次制定,在使用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 积累资料.

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中国国家铁 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中 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杨园和平大道745号,邮政编 码:430063),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 29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指南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章节 主要起草人 第1章总则 汤晓光、杜通道、倪光斌、光振雄、邱文展、周勇政、刘华、 徐保红、王培峰 第2章术语和缩略语 杜通道、范海江、徐保红、李东、池春玲、余文彬、王鑫 第3章基本规定 辛维克、杜通道、高策、邱文展、马 章、范海江、滑 蓉、 陈厚文、班新林、徐保红、余行、梁 旺、李玉生 杜通道、左鹏飞、周勇政、邱文展、徐保红、马 章、范海江、 任凯、杨宏图、姚章军、梁朝辉、张跃湘、汤锁 二、许见超、 第4章总体接口设计 鲍学英、余君领、池春玲、游珊珊、张伟、许洪伟、郑 吉、 匡晋平、黄中平、刘晓莉、代中军、葛海娟、闵国水、曾长贤、 高玉红 第5章线路 杜通道、邱文展、汤锁二、刘华、纪雪艳、姚章军、方文珊、 张跃湘、陈厚文、徐保红、王晓鸿、袁中平、杜振江 第6章路基 国晋平、唐广辉、曾长贤、杨常所、赵晋乾、徐红星、金海元、 黄国良、陈远洪、纪雪艳、曹策、代中军、赵恒、黄颖婷 第7章桥涵 黄中平、闫志刚、高 策、周勇政、董华县、崔丽红、康银庚、 韩晓强、王凯林、王 芳、王 斌、王庭正、代中军、黄颖婷 第8章隧道 许洪伟、朱国伟、辛杰、霍建勋、焦齐柱、徐文俊、代中军、 黄颖婷、刘喆 第9章轨道 葛海娟、张娅敏、杜通道、李秋义、杨艳丽、刘华、姚章军、 蒋函珂、代中军、杜振江 第10章站场及段所 刘晓莉、刘杰、桑翠江、李明国、刘传朋、李军营、邓 勘、 汪霞、倪刑、张伟、杨辉、张瑕、黄颖婷 第11章通信 李飞、刘立海、闫宏伟、路晓彤、焦晓辉 第12章信号 池春玲、马章、梁朝辉、吴款彦、张伟、武汝涵 第13章信息 王雪、滑蓉、甘博捷、刘立海、赵泽宇、白学丰 第14章灾害监测 池春玲、路晓彤、梁朝辉、张伟、李可佳 第15章牵引供电 范海江、王林、郑吉、刘水红、李文豪、夏炎、李红梅、 黄维、朱飞雄、刘诗慧 第16章电力 葛鹏、陶力军、夏炎、张苏、刘诗慧 第17章给水排水 张汉英、吕轶娜、蒋金辉、马莉亚 方健、游珊珊、余文彬、黄建勇、黄立中、余行、张传波、 第18章建筑结构 杨劲、王银船、倪﹞、张现、代中军、姜锐、郭瑞霞、王 鑫、周卓 第19章暖通空调及室内给排水 黄丽娟、吕轶娜、毕庆焕、方健、王银船 杜通道、邱文展、汤锁二、纪雪艳、刘晓莉、黄立中、张伟、 第20章综合系统 游珊珊、余文彬、黄丽娟、张汉英、葛鹏、池春玲、徐保红、 李军营、梁朝辉、刘传朋、郭海东、张伟、刘杰、闫志刚、 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R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9161-2023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规范 CodeforTemporaryLandReclamationofRailway EngineeringConstructionProjects
2023-02-14发布2023-02-14实施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为规范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的土地复垦工作,提高铁 路项目土地复垦的实施质量,推进铁路项目土地复垦管理的制度 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 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 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 1号)、《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自然资规
发[2022]129号)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制订《铁路 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规范》。

本规范共分7章,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复垦设计、 复垦施工、复垦质量控制与验收、复垦管理,另有2个附录。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明确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明确了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临 时用地的使用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强调源头控制、全过程管 理,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地资源的损毁面积、 减轻损毁程度。

2.明确了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勘察设计应充分考虑 临时用地复垦条件,合理选择临时用地位置,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和 范围。

规定了临时用地并展复垦设计的技术要求。

3.明确了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施工的技术要求, 规定了复垦施工一般包括表土剥覆工程、土地平整工程、构筑物和 固化物清理和处置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植物工程、必要 3
的监测和管护工程等措施。

4.规定了不同复垦方向和复垦类型的临时用地应符合相应 的复垦质量控制标准,明确了临时用地达到复垦验收条件后应及 时开展验收的要求。

5.明确了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 临时用地复垦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

本规范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 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余兴、张良涛、喻冷潇、江涛、刘建明、邓振林、 王培峰、丁亚超、李肖伦、覃伟华、黄炬斌、陈更、黄源、曾长贤、 田士军、周辉宇、孙长江、张浩、田龙飞、余行、邓林飞、李修臣、 段剑林、邵珠杰、胡金山、余姝萍。

主要审查人:付建斌、谭敏、时磊、孙长学、吴连海、易兵、 周妍、郑文臻、金强、茹旭、李耀增、杨常所、喻吴畏、赵艳玲、 刘咏梅、黄锦楼、冯君利、王小青、李云、陈文。

4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复垦设计 4.1一般规定 4.2临时用地选址 4.3临时用地复垦设计 5复垦施工 5.1一般规定 5.2表土剥离、维养及利用9 5.3土地平整及种植条件恢复01 6复垦质量控制与验收.11 6.1一般规定11 6.2复垦质量控制11 6.3验收..12 7复垦管理..13 7.1一般规定13 7.2管理职责13 附录A复垦工程重要工序影像资料留存要求16 附录B复垦工程施工质量记录表18 引用标准名录19 本规范用词说明20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规范》条文说明21
1总则
1.0.1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各项政 策,规范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工作,统一复垦技术要 求,加强复垦工作实施和管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 设计、施工及验收等工作。

1.0.3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的使用应贯彻落实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做到源头控制、全过程管理,最大程度减少土地资源的损毁面积、 减轻损毁程度。

地利用类型、规划,因地制宜,积极采用先进技术,科学合理进行土 地复垦。

1.0.5土地复垦应符合国家和项目建设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 护、水土保持和文明施工等要求。

1.0.6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政策和标准的规定。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