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C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10002-2017 P J460-2017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 CodeforDesign onRailwayBridge andCulvert
2017-01-02发布2017-05-01实施 国家铁路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
CodeforDesign onRailwayBridgeand Culvert
TB 10002-2017 J460-2017
主编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部门:国家铁路局 施行日期:2017年05月01日
版本:1951年12月第1版1958年11月第2版 1974年12月第3版1985年8月第4版 1996年5月第5版1999年10月第6版 2005年6月第7版2017年5月第1版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7年北京
前言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发布以来,我国铁路尤其高速铁路建设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京沪、京广、郑西、哈大等高速铁路,宜万、太中银等客 货共线铁路,山西中南部通道、蒙华等重载铁路,珠三角及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等大批 铁路项目相继建成通车,完善了路网结构,增加了铁路运输服务的有效供给。
经过十多 年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我国铁路桥梁建造技术取得历史突破,实现重大跨越,已路 身世界先进行列。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等一批深水、大跨、特殊 地质条件、复杂结构形式桥梁的成功建设,自主研发的大吨位箱梁成套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进一步完善铁路桥梁技术标准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规范根据国家铁路局构建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要求,为满足铁路桥涵建设和发 展需要,统一铁路桥涵设计标准,提高铁路桥涵设计水平,保障铁路桥涵安全与质量, 在《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等规范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我国高速、城 际、客货共线和重载铁路桥涵建设、运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全面修订而成。
本规范贯彻落实了安全优先的原则,强化了质量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风 险防范、防灾减灾等技术要求,并结合我国国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环境条件等因素, 合理确定了不同运输性质类型、不同速度等级铁路桥梁的主要设计标准,进一步提升了 规范的科学性和技术经济合理性。
本规范由5章组成,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桥涵布置、设计荷载、桥涵设计,另 有5个附录。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修订了规范适用范围,适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货共线I级和Ⅱ级铁路、 重载铁路桥涵结构设计。
2.增加了桥梁结构设计的角度要求和相邻桥涵间路堤长度的原则规定。
3.删除了铁路桥和公路桥分、合建规定及温度跨度大于100m的钢梁设置温度调节 器的相关规定。
4.增加了桥梁同侧支座横向位移约束条件的相关规定。
5.增加了桥面外侧梁缝较大时梁端桥面板设置悬臂端等措施的要求。
6.删除了铁路桥上设置反向曲线的规定。
7.整合细化了桥面布置、桥上护轮轨铺设、人行道及栏杆、避车台设置的相关规定。
8.桥涵布置一章新增“铁路线路交叉跨越桥梁结构设计与安全防护”“高架车站桥 梁结构”、“系统接口设计”三节,明确了上跨或下穿公路、铁路的设计及安全防护要求, 规定了高架车站桥梁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提出了桥梁设计的接口工作要求。
9.修订了长钢轨纵向水平力(伸缩力和挠曲力),将其由主力活载调整为特殊力。
10.修订了桥涵结构设计采用的列车荷载图式,删除了铁路标准荷载换算均布活载 的相关内容,加载规定整合至第4章“设计荷载”中。
11.补充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重载铁路横向摇摆力的计算取值,增加了气动力、 支座摩阻力、波浪力、地震力计算的原则规定。
12.修订了客货共线I级和Ⅱ级铁路、重载铁路钢筋混凝土桥跨结构动力系数计算 所采用的相关参数α取值。
13.桥涵设计一章中新增“一般规定”一节,规定了适用范围及高速、城际、客货 共线I级和Ⅱ级铁路车桥耦合动力响应指标及耐久性要求,修订了桥梁适用跨度,增加 了桥梁适用高度。
14.整合修订了高速、城际、客货共线1级和Ⅱ级、重载铁路梁式桥的竖向变形限 值、墩台基础沉降限值、墩台顶纵向水平线刚度限值取值。
15.明确了涵洞基础工后沉降限值按是否在过渡段范围内作不同要求的规定。
16.明确了顶进桥涵的适用范围,即无确轨道区段以及高速铁路有轨道区段有可 能破坏地基加固效果的路基地段、各种过渡段路基不应顶进桥涵。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发 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 司(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10号,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