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仓法施工技术 1技术名称 跳仓法是一种主动控制工程结构裂缝的设计和施工的原创施工方法.是一种 以“先放后抗、以放为主、抗放兼施”为基本思想的无缝分块放抗法浇筑综合技 术. 放,即释放,主要通过合理安排流水、进度、划分区块,将超长结构划分为 几个小块,相邻块混凝土浇筑间隔一定时间,释放混凝土前期大部分温度变形与 干燥收缩变形引起的约束应力,释放变形能. 抗,即抵抗,主要通过控制混凝土原材料性能、优化混凝土配合、控制混凝 土入模温度,以及规范混凝土浇筑工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均质性,提高混 凝土早期的抗拉强度来抵抗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 先浇块 后浇块 后浇块 先浇块 201481815 图1-1“对角”跳仓 图1-2“递推”跳仓 2技术特点 2.1消除多缝 以施工缝代替后浇带的混凝土施工方法,解决了后浇带施工存在结构多缝的 问题. 2.2加快工期 隔仓浇筑完成后即完成整个混凝土施工,取消了二次组织施工后浇带的工序, 加快了施工进度 2.3保证质量 按照要求把关混凝土材料,注重过程管控及后期养护,从而保证实体成型质 量,杜绝渗漏水隐患. 3适用范围 跳仓法应用需满足以下条件: 1年温度变化幅度不大的地下空间结构; 2混凝土强度等级C25~C40; 3后浇带位置为温度后浇带时满足应用条件,当后浇带为沉降后浇带时情 况较为复杂,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施工缝替代. 4技术流程 4.1施工工艺流程图 前期施工部署 合理划分区块、安排工期 混凝土搅拌站考察 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优选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施工缝处理 现场施工控制 混凝土进场验收与调控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及时覆盖薄膜与保温被 后期养护 温度监测(大体积) 4.2操作要点 4.2.1前期施工部署 根据图纸设计和原后浇带位置,结合现场实际,依照“仓块宜小不宜大”的 原则,按照每40m左右划分区块;合理安排进度、流水、各区块浇筑先后顺序, 相邻区块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不小于7天.先浇:I-1 I-3 Ⅱ-2,Ⅱ-4,Ⅲ-1, Ⅲ-3,后浇:I-2 I-4 Ⅱ-1,I-3 Ⅲ-2,Ⅲ-4. ...
推荐内容/By 规范库
-
T/CMEA 58-2024 叠合装配式综合管廊施工及验收规程.pdf
-
25CCS101-1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构造(与《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 55030-2022配套).pdf
-
A4版 办公用房 施工总承包技术标 80页(图文版).docx
-
团结隧道初期支护首件工程监理总结报告.doc
-
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doc
-
知名集团工程标准做法(307页).pdf
-
中建挂篮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2024年).pdf
-
2025年中天集团交付品质提升重点管控作业指导手册(地库工程)110页 .pdf
-
2024版中建七局项目降本增效标准化手册(第六期).pdf
-
住宅工程质量易发问题防控设计专篇示范图样(2025版).pdf
-
截至2025.10.20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标准)清单.pdf
-
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