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Z 21503-2018 数据链设备环境适应性设计指南.pdf

其他规范
文档页数:19
文档大小:9.03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规范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FL0109 SJ/Z21503-2018
数据链设备环境适应性设计指南 Guide of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design for data link equipment
2018-12-29发布2019-03-01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SJ/Z21503-2018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4.1数据链设备的分类,INEC 4.2环境适应性设计原则, 4.3环境适应性设计流程 5详细要求. 5.1环境要求.. 5.2设计措施. 5.3环境适应性表10 附录A(资料性某舰
SJ/Z21503-2018
前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四研究院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海、张欣、谭伟、马康平、高逸晖、贺永江、亢晓丹。

IⅡ1
SJ/Z 21503-2018
数据链设备环境适应性设计指南
1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数据链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环境适应性设计的设计要求,以及环 境适应性设计验证要求。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数据链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AND
RY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指导性技术 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于本指导性技术方 GJB150.10A-2009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法第10部分:霉菌试验 GJB150.1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第11部分盐雾试验 GJB150.16A2009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第16部分:振动试验 GJB367A-2001军用通信设备通用规范 GJB4239-2001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 GJB6117-2007装备环境工程术语
器件降额准则 3术语和定义 GJB4239-2001、GJB6117-2007和GJB/Z27-1992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 3.1 环境适应性environmentalworthiness 装备(产品)在其寿命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预定功能和性能和(或)不 被破坏的能力。

是装备(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

[GJB 4239-2001,定义 3.2] 3.2 环境适应性研制试验environmentalworthinessdevelopmenttest 为寻找设计和工艺缺陷,采取纠正措施,增强装备(产品)环境适应性,在工程研制阶段早期进行 的试验,是装备工程研制试验的组成部分。

[GJB 4239-2001,定义3.17]
SJ/Z 21503-2018 3.3 寿命期剖面life cycle profile 装备自出厂到寿命终结的过程中有关事件和条件的时间历程。

[GJB 4239-2001,定义3.8] 3.4 寿命期环境剖面lifecycleenvironmentalprofile 与装备寿命期剖面对应的环境种类及其时序的描述。

[GJB 4239-2001,定义3.9] 3.5 环境应力environmentalstress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振动和冲击等对产品单一或组合或综合的作用。

[GJB 6117-2007,定义2.2.1.4]
4一般要求
4.1数据链设备的分类 一般分为机载数据链设备、舰载数据链设备、车载数据链设备、地面固定数据链设备。

4.2环境适应性设计原则 数据链设备环境适应性设计原则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a)数据链设备应适应平台实际要求; 应通过寿命期剖面的环境因素调查分析,确定寿命期环境剖面和环境适应性要求,以此作为环 境项目和具体要求的输入,根据平台要求再确认; 环境适应性设计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采取改善环境和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二是选用耐环境 能力强的结构、材料、元器件和工艺等; b)环境适应性设计应贯彻相关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技术标准(规 范)及安装平台对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要求,环境适应性设计总体按照GJB4239-2001的要求开 展; c)环境适应性设计应优先采用成熟的、可靠性高的环境适应性技术,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利用新 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通过试验验证其有效性; d)在设计过程中采用“试验一分析一改进-验证"的方法提高设备的环境适应能力; e)环境适应性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f)环境适应性设计应充分利用先进的工程设计工具和试验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