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 备案号14141-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
JY/T 0377--2004
解剖镜 Dsect mirror
2004-07-23发布2005-01-23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
JY/T0377-2004
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伯明、蔡玲、顾敏。
JY/T 0377-2004
解剖镜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解剖镜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合格证、使用说明、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教学使用的解剖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0987--1989光学系统参数的测定 JY0001一2003教学仪器设备产品一般质量要求 JY0002-2003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检验规则 JY0026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产品型号命名方法 JY0347一1996教学用光学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JB/T8230.5一1999显微镜目镜和镜筒的配合尺寸
3产品分类
3.1产品按照结构分为斜筒解剖镜和直筒解剖镜两种。
3.2产品以解剖镜的总放大倍数为主参数,以物方线视场为第二参数。
3.3产品型号的命名方法按JY0026的规定。
3.4型号表示形式
产品参数:物方线视场,单位mm 产品规格:总放大倍数 产品特征代号X、Z:X表示斜筒,Z表示直筒 产品名称汉语拼音字头:JP表示解剖镜 产品分类代号:G表示光学、原子物理学专用仪器 型号示例 示例1:G一JP-X-20/9.5表示物方线视场为9.5mm,总放大镜倍数为20倍的斜筒解剖镜。
示例2:G-JPX-20/7表示物方线视场为7mm,总放大镜倍数为20倍的斜简解剖镜。
示例3:GJP-Z--20/7表示物方线视场为7mm,总放大镜倍数为20倍的直筒解剖镜。
JY/T 0377-2004 4要求 4.1性能 4.1.1解剖镜应成正像。
4.1.2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解剖镜的主要技术参数 物镜目镜物方工作总放大 型号放大放大线视场距离倍数分辨率
倍数结构倍数结构mm mm线对/mm G-JP-X-20/9.52±0.1双胶合10±0.53片≥9.5≥50≥19≥60 G-JP-X-20/72±0.1双胶合10±0.52片≥7≥50≥19≥50 G-JPZ-20/72±0.1双胶合10±0.52片≥7≥50≥19≥50
4.1.3解剖镜目镜和镜筒的配合尺寸应符合JB/T8230.5一1999中第2章的规定。
4.1.4解剖镜的升降调节系统结构稳定,调节方便。
支架在滑座上的调节范围应不小于30 mm,滑座在立杆上的有效移动范围应不小于20mm。
4.2外观与结构 4.2.1斜筒解剖镜的光学成像系统能绕垂直轴旋转360°。
4.2.2其他应符合JY0001-2003中第6、7章的有关规定。
4.3环境适应性 4.3.1运输和贮存温度要求:低温应符合JY0347-1996中的3.5.2.2和3.5.2.3的规定, 高温应符合JY0347-1996中3.5.3.2和3.5.3.3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性能测量 5.1.1解剖镜物镜的放大倍数按GB10987-1989中5.2.1的方法测量。
5.1.2解剖镜目镜的放大倍数按GB10987~1989中3.1、5.2.2的方法测量。
5.1.3解剖镜的物方线视场按GB10987一1989中4.2的方法测量。
5.1.4工作距离的测量 解剖镜载物台用平板玻璃,将一标准刻度尺置于载物台中央,光源置于载物台下方并照明标准刻度 尺,调节解剖镜的手轮,对标准刻度尺调焦至清晰,用游标卡尺测量标准刻度尺到解剖镜物镜筒之间的 距离。
5.1.5总放大倍数的测量 解剖镜的总放大倍数按GB10987一1989中5.2.3的方法测量,也可用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 放大倍数的积直接计算出解剖镜的总放大倍数。
2
JY/T 0377-2004
5.1.6分辨率的测量
调节解剖镜的手轮,对鉴别率板调焦,观察到能分辨的最大线对数即为解剖镜的分辨率。
5.1.7目镜和镜筒的配合尺寸用千分尺测量。
5.1.8支架在滑座上调节范围的测量 用高度尺测量支架在滑座上移动的最大行程。
5.1.9滑座在立杆上有效移动范围的测量 支架与滑座的上端面对齐,在工作台上置一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