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71.080.50 G1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676—2020 代替GB/T3676—2008 工业用顺丁烯二酸酐 Maleic anhydride for industrial use 2020-03-31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367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3676一2008《工业用顺丁烯二酸酐》,与GB/T3676一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 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一技术要求中将产品分为顺丁烯二酸酐(固态)和顺丁烯二酸酐(液态),取消了优等品和合格品 (见3.2 2008年版的3.2); 一顺丁烯二酸酐(固态)主含量修改为99.5%,顺丁烯二酸酐(液态)主含量修改为99.6%(见3.2, 2008年版的3.2); 一顺丁烯二酸酐(固态)I型加热后的熔融色度修改为70,顺丁烯二酸(液态)1型加热后的熔 融色度修改为60,Ⅱ型保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见3.2 2008年版的3.2); 铁的质量分数(以Fe计)修改为2μg/g(见3.2 2008年版的3.2); 一熔融色度、结晶点和灼烧残渣由原来的优等品指标值修改为1型和Ⅱ型的指标值(见3.2 2008 年版的3.2); —增加了气相色谱法测定顺丁烯二酸酐主含量的分析方法(见4.3.2); ——修改了熔融色度和加热后的熔融色度测定及结果判定方法(见4.4和4.8 2008年版的4.3和 4.7); —一熔融色度加热熔化方法由水浴加热修改为不规定加热方式(见4.4和4.5 2008年版的4.3和 4.4); ——增加了顺丁烯二酸酐(液态)的采样、包装、运输和贮存规定(见5.3、6.2.2、6.3.2和6.4.2);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安全”(见附录B).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浙铁江宁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淄博齐翔腾达化 工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华熠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濮阳市盛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 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金陵力联思树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丹瑜、陈志明、朱淑军、侯亚会、鲁红勇、高静、毛薛刚、朱晓晖、张春峰、 刘革芹、白璐、何天余、杨效军、童雷雷、祖向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代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676—1983、GB/T3676—2008. SAC GB/T3676—2020 工业用顺丁烯二酸酐 警示——本标准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 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顺丁烯二酸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
推荐内容/By 规范库
-
GB/T 46135.2-2025 有机发光电子/空穴功能材料测试方法 第2部分:光学性能.pdf
-
GB/T 9347-2025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乙酸乙烯酯的测定方法.pdf
-
GB/T 4699.8-2025 铬铁、硅铬合金、氮化铬铁和高氮铬铁 硅含量的测定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氟硅酸钾滴定法和高氯酸脱水重量法.pdf
-
GB/T 46399-2025 纤维级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粉体.pdf
-
GB/T 46386.2-2025 塑料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pdf
-
GB/T 46386.1-2025 塑料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pdf
-
GB/T 46327-2025 钕系丁二烯橡胶.pdf
-
GB/T 46228-2025 溴化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BIIR).pdf
-
GB/T 46191-2025 电子级五(二甲氨基)钽.pdf
-
GB/T 46069.2-2025 人工智能 算子接口 第2部分:神经网络类.pdf
-
GB/T 4086.5-2025 数据分析与决策 统计分布数值表 第5部分:二项分布.pdf
-
GB/T 3884.7-202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铅和锌含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