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2431-2018 水处理剂 阻垢缓蚀剂Ⅲ.pdf

石化规范
文档页数:10
文档大小:10.23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石化规范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G 77 ICS 71. 100. 40 备案号:65293~65294-2018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2430~2431-2018 代替HG/T2430~2431--2009
水处理剂 阻垢缓蚀剂Ⅱ和阻垢缓蚀剂Ⅲ (2018)
2018-10-22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3发布
G 77 ICS 71. 100.40 备案号:65294-2018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2431-2018 代替HG/T2431-2009
水处理剂 阻垢缓蚀剂Ⅲ
Water treatment chemicalsScale-corrosion inhibitors m
2018-10-22 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243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HG/T 2431-2009《水处理剂阻垢缓蚀剂Ⅲ》。

与HG/T 2431-2009 相比,除编 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固体含量的质量分数由“≥25.00%”修改为“≥28.0%”(见3.2表1,2009年版的3.2 表1); “%08~%0,裂%0~%0 '9,甲到卵(-0) (见3.2表1,2009年版的3.2表1); 删除了亚磷酸盐(以PO计)含量的技术指标和分析方法(见2009年版的3.2表1、 4.2); 6007“)“%0,%080,甲(NH) 3.2表1); 增加了“阻垢(碳酸钙)率”的技术要求(见3.2表1); 增加了“年平均腐蚀率(碳钢)”的技术要求(见3.2表1)。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 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泰和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长隆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水知音环 保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沃川水处理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鑫泰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嘉善绿野环保 材料厂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丽娜、王勤、朱传俊、齐晓婧、苑国栋、常春、杜昊、阮忠强、邵宏谦、 孙振宏、崔进、俞明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G/T 2431-1993; HG/T 2431-2009。

(13)I
HG/T 2431-2018
水处理剂 阻垢缓蚀剂Ⅲ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处理剂阻垢缓蚀剂Ⅲ产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和安全要求。

剂,该产品主要用作工业水处理的阻垢缓蚀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6944-2012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6632水处理剂阻垢性能的测定碳酸钙沉积法 GB/T 18175水处理剂缓蚀性能的测定旋转挂片法 HG/T3519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苯驴三氮唑测定
3要求
3.1外观: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

3.2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要求。

(15)1
HG/T 2431-2018
表1 项目指标 固体含量的质量分数/%28.0 总磷酸盐(以PO计)含量的质量分数/%5. 0~8. 0 唑类(以 C;Hs N计)含量的质量分数/%V1.0 密度(20°℃)/(g/cm²)1.15 pH值(10g/L水溶液)1. 5~5.0 阻垢(碳酸钙)率/%V95 年平均腐蚀率(碳钢)°/(mm/a)0.075 系统中存在有色金属设备如铜材时应测定此指标。

b对结垢型水质应评价其阻垢(碳酸钙)率。

对腐蚀型水质应评价其碳钢的年平均腐蚀率。

4试验方法
4.1通则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三级水的规 定。

试验中所需杂质标准溶液,在没有特殊注明时,按 GB/T 602 的规定制备。

4.2固体含量的测定
4.2.1方法提要 在一定温度下,将试样置于电热干燥箱内烘干至恒量。

4.2.2 仪器设备 4.2.2.1称量瓶:d60mm×30mm。

4. 2.2.2 恒温干燥箱。

4.2.3试验步骤 用预先于(120±2)°℃下干燥至恒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