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T 9015-2012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pdf

地理信息,测绘
文档页数:29
文档大小:1.15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测绘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07.040 A 75 备案号:37678-2012CH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 CH/T9015-2012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 Specificationsforthedigitalproducts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ongeographicinformation
2012-10-26发布2013-01-01实施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
CH/T9015-2012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基本规定 6三维模型表现方式及内容 三维模型表达. 8产品类级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地理要素不同等级模型表达参考示例15 附录B(资料性附录)建筑要素模型术语注释18 附录C(资料性附录)交通要素模型术语注释19 附录D(资料性附录)水系要素模型术语注释20 附录E(资料性附录)植被要素模型术语注释21 附录F(资料性附录)场地模型术语注释22 附录G(资料性附录)管线及地下空间设施要素模型术语注释23 附录H(资料性附录)其他要素模型术语注释24 附录I(资料性附录)纹理精细度术语注释26 参考文献.27
CH/T9015--2012
前言
规范》和CH/T9017一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库规范》对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的数据获取、加工处理 和生产建库等过程提出了具体技术要求,并作出了相应规范。

本标准涵盖了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的起草规则依据GB/T1.1一2009。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并归口。

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北京四维益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成名、赵珂、赵占杰、高丽萍、印洁、李治庆、刘晓丽、胡圣武、陶迎春、吴璇、孟勇飞、 林善红、黄坚、林苏靖。


CH/T 9015-2012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的内容、分类、分级以及可视化表达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三维地理信息模型及其数据产品的建模、生产、管理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J/T157-2010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理要素geographicfeature 与地球上位置相关的现实世界现象的表达。

[ISO 19125-2:2004] 3.2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three-dimensionalmodelongeographicinformation 能可视化反映相关地理要素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几何形态、表面纹理及其属性等信息,包括各种地 上主要地理信息的外部及地下空间,不含地上各建(构)筑物地理信息内部。

本标准中简称三维模型。

3.3 地形模型terrainmodel 用于表示地面起伏形态的三维模型。

[CJJ/T 157-2010,2.1.2] 3.4 建筑要素模型three-dimensionalmodel of buildingfeature 依据建筑测量数据或设计资料制作的三维模型,主要表达建(构)筑物的空间位置、几何形态及外观 效果等。

[CJJ/T 157-2010,2.1. 3] 3.5 交通要素模型three-dimensionalmodeloftrafficfeature 依据道路及其附属设施测量数据或设计资料制作的三维模型,主要表达道路、桥梁、地面上轨道交通 及道路附属设施的空间位置、几何形态及外观效果等。

3.6 水系要素模型three-dimensionalmodelofhydrologicalfeature 依据水系测量数据或水文资料制作的三维模型,主要表达江、河、湖、海、渠道、池塘及其附属地物的 空间位置、几何形态及外观效果等。

CH/T9015-2012 3.7 植被要素模型three-dimensionalmodelof vegetablefeature 依据植被的测量数据或模型演化数据制作的三维模型,主要表达人工绿地、花圃花坛、带状绿化树等 的空间位置、几何形态及外观效果等。

场地模型three-dimensionalmodelofsquare 依据场地区域的测量数据或设计资料制作的三维模型,主要表达除建筑、交通、水系、植被所占地面 以外的自然或人工修筑场地的空间位置、几何形态及外观效果。

3.9 管线及地下空间设施要素模型three-dimensionalmodel of pipeline an...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