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1125-2002
欧洲大榆小蠹检疫鉴定方法
Method of 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for Scolytus scolytus Fabricius
2002-08-02发布2003-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 行业标准 欧洲大榆小囊检疫鉴定方法 SN/T 1125-2002 关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美 开本880×12301/16印张1/2字数10千字 2002年11月第-版2002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2000 ¥ 书号:-14743定价6.00元 网址
:(010)
SN/T1125-2002
前言
本标准附录A、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刁彩华、顾忠盈。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1125-2002
欧洲大榆小蠹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欧洲大榆小蠹(ScolytusscolytusFabricius)的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境木材及木质包装、铺垫材料检疫中欧洲大榆小蠹的鉴定。
2原理
2.1欧洲大榆小鑫属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危害白杨、山榆、黑杨、桦叶干金榆、胡 桃、榆属等植物。
该虫是荷兰榆枯萎病菌(Ceraticystisulmi)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
欧洲大榆小蠹与欧洲 榆小蠹营共生。
除森林外,在园林中也有发生。
以幼虫越冬。
2.2危害木材的小囊科害虫有多种,但欧洲大榆小囊成虫的形态特征具有独特性,根据其形态特征及 属内种间形态的比较和为害寄主情况进行欧洲大榆小囊虫种的鉴定。
2.3已报道的欧洲大榆小囊生物学特性、成虫形态特征及寄主情况为制定该虫检验鉴定方法的依据。
3仪器及试剂
3.1仪器 双目解剖镜、显微镜、剪刀、昆虫解剖针、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烧杯、玻片标签等。
3.2试剂 浸虫液(冰乙酸:福尔马林:95%酒精:蒸馏水=4:6:15:30)、70%酒精溶液。
4实验室鉴定
4.1准备 4.1.1欧洲大榆小囊主要在木材的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为害形成为害状,现场检查时注意对发现的小 囊虫以及小蠹虫为害症状进行取样,对发现的害虫进行收集。
4.1.2对发现小蠹虫为害症状的木样进行剖检,可用手工锯、电工起子等工具,小心地将小蠹虫取出。
4.1.3将待观察、鉴定的小囊虫成虫、幼虫等虫样进行清洁、整理,体表有污物或粉屑时,用70%的酒 精或配置的浸虫液进行浸泡。
4.2鉴定 4.2.1成虫鉴定特征(见附录A) 一体长3.5mm~5.5mm,短粗,常有光泽。
一头、口须末端、前胸背板、后胸为黑色;触角、口须基部、前胸背板前后缘、鞘翅、足、腹部盾片红 褐色。
触角鞭节七节,锤状部呈铲状,不分节。
前胸背板具有圆形刻点,靠近侧缘和顶部较密。
鞘翅有明显的刻点组成的条纹,间隔宽大,在间隔上的刻点比条纹里的刻点小。
鞘翅基缝深,末 端光滑无齿。
腹部第三和第四腹节后缘中央有一尖突起。
~雄虫腹板五的端部有一排长的刚毛,腹板二至四两侧无刺。
腹部多毛,腹部末节的长毛呈水平 1
SN/T1125-2002
分布,似小毛刷,在中央有-一凹窝,此毛刷两侧通常露出鞘翅外,好似两个赤黄色小穗。
4.2.2老熟幼虫的鉴定特征(见附录B) 幼虫体型拱曲,多皱。
头壳卵形,向胸收缩;冠缝的一边有一条狭窄的淡褐色带,在每一边有一 条较宽的横带。
前额心形盾着生六对刚毛,刚毛二、三和六与前感觉器排列在一条斜线上,前额感觉器位于第 二、三刚毛之间,刚毛四、五和后感觉器也排列在一斜线上。
触角区凸起,触角圆锥形;触角刚毛八根,其中五根位于侧面,一根在触角基部,二根在中间。
上唇宽约为长的二倍,前缘呈三叶状,每边有三根上唇刚毛排成三角形(中间的最长),三个上 唇感觉器排成一横线,有时中间的一个略偏后。
中叶有二对前中刚毛,里面-一对针形。
内唇有三对伸长的前侧内唇刚毛,排列成行与上唇缘平行,中刚毛在最前且最粗。
5结果评定 5.1成虫完全符合鉴定特征,可以鉴定为欧洲大榆小蠹。
5.2幼虫符合鉴定特征,可以作为欧洲大榆小囊鉴定的参考依据。
6样本和样品保存 害虫的虫样及重要的为害状标本均应妥善保存,害虫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