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2297.2-2009 进出口石膏及石膏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有机物的测定灼烧减量法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imported and exported gypsum and gypsum products-Part 2: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content by the loss on ignition 2009-07-07发布 2010-01-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SN/T2297.2-2009 前言 SN/T2297《进出口石膏及石膏制品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4个部分: 一第1部分:锶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有机物的测定灼烧减量法;. ——第3部分:硫化物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第4部分:可挥发含硫化合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本部分为SN/T2297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魏红兵、陈广志、侯英涛、贾晓川、阳焰、张姝、周新、王素梅、梁鸣、刘绍从. 本部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I SN/T2297.2-2009 进出口石膏及石膏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有机物的测定灼烧减量法 1范围 SN/T2297的本部分规定了建筑用石膏及石膏制品中有机物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建筑用石膏及石膏制品中有机物含量的测定,含量范围为2%~10%(质量分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79.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 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3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分析试样放入马弗炉中,缓慢升温至800℃士10℃,灼烧到质量恒定,其质量的损失 是由于水分和有机物挥发造成的.以减少的质量占试样质量的质量分数,减去该试样的水分含量作为 试样的有机物含量. 4仪器 4.1超离心研磨仪:配置0.25mm筛网. 4.2鼓风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215℃~230℃范围内. 4.3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 高25mm 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 4.4马弗炉:炉膛具有足够的恒温区,能保持温度为800℃士10℃. 4.5灰皿:瓷质,长方形,底长45mm 底宽22mm 高14mm. 4.6电子天平:感量0.0001g. 5试样的制备 将石膏及石膏制品破碎至3mm以下,采用四分法缩分至约400g 经超离心研磨仪(4.1)研磨至粒 度小于0.15mm 转速选择14000r/min 将研磨后的样品充分混匀,缩分出20g 装入带有磨口塞的称 量瓶中并密封. 注:纸面石膏制品应先使纸面和膏体分离,弃去纸面后再将样品破碎. 6分析步骤 6.1水分的测定 6.1.1称取1g样品,精确至0.0001g 置于已称量并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4.3)中,均匀平摊. 1 ...
推荐内容/By 规范库
-
GB/T 5195.4-2025 萤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总硫、硫化物含量的测定.pdf
-
GB/T 5195.12-2025 萤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砷含量的测定.pdf
-
GB/T 46386.2-2025 塑料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pdf
-
GB/T 46386.1-2025 塑料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pdf
-
GB/T 3884.9-202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砷、锑和铋含量的测定.pdf
-
GB/T 3884.7-202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铅和锌含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pdf
-
GB/T 3884.4-202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铅、锌、镉、镍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
GB/T 3884.15-202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5部分:总铁和四氧化三铁含量的测定.pdf
-
GB/T 3781.9-2025 乙炔炭黑 第9部分:电阻率的测定.pdf
-
GB/T 3286.2-2025 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硅、铝含量的测定.pdf
-
GB/T 31379.2-2025 平板显示器偏光片测试方法 第2部分:光学性能.pdf
-
GB/T 31126.1-2025 纺织品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的测定 第1部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