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3894-2014 伪短体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rat ylenchus fallax Seinhorst 1968 2014-01-13发布 2014-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SN/T3894-2014 伪短体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伪短体线虫的分离方法、永久玻片标本制作、形态学鉴定和样品保存等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花卉、观赏植物、蔬菜、果树等多种植物根部和土壤及栽培介质中伪短体线虫的检验 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828穿刺根腐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GB/T28061鳞球茎花卉检疫规程 SN/T1157进出境植物苗木检疫规程 SN/T1158进出境植物盆景检疫规程 SN/T2122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 3伪短体线虫的基本信息 学名:Pratylenchus fallax Seinhorst 1968 英文名:false root lesion nematode 分类地位:线虫门Nematoda、侧尾腺纲Secernentea、垫刃亚纲Tylenchia、垫刃目Tylenchida、垫刃 亚目Tylenchina、纽带总科,Hoplolaimoidea、短体线虫科Pratylenchidae、短体线虫亚科Pratylenchinae、 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 传播途径:寄主植物根、感虫土壤、介质土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短体线虫属全世界有效种共有7O多种,伪短体线虫近似种有穿刺短体线虫P.penetrans(Cobb 1917)Filipjev&Schuurmans Stekhoven 1941和铃兰短体线虫P.convallariae Seinhorst 1959. 伪短体线虫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 4方法原理 在现场采集伪短体线虫有可凝为害症状的寄主根及根围土,无症状时,按照GB/T28061、 SN/T1157、SN/T1158和SN/T2122中现场检疫规定的内容进行样品采集,按照GB/T24828实验 室检测规定的内容进行线虫分离,制作玻片进行镜检,以伪短体线虫成虫形态鉴定特征为主要的结果判 定依据,其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地理分布可作为辅助判定依据. 5符号和缩略语 L一虫体体长(mm或μm) 1 SN/T3894-2014 —体长/最大体宽 b ——体长/虫体前端至食道与肠连接处的距离 b’—体长/虫体前端至食道腺末端的距离 c —体长/尾长 c’—尾长/肛门处体宽 St.—口针长度(μm) Sp.一交合刺长度(μm) Gub.—引带长度(μm) V—虫体前端至阴门的距离×100/体长 6仪器设备和主要试剂 6.1仪器设备和用具 生物显微镜(40倍以上系列倍数)、体视显微镜(10倍以上,具透射光源)、电热恒温箱、载玻片和凹 玻片、盖玻片、分样筛(100目、500目)、烧杯(500mL、1000mL)、漏斗、漏斗架、乳胶管或硅胶管、止水 夹、小镊子、剪刀、挑针、浅盘、线虫滤纸或卫生纸、酒精灯、钟面皿或培养皿、加热板、干燥管、试管. 6.2主要试剂 4%甲醛、指甲油、乳酚油(苯酚20mL、乳酸20mL、甘油40mL和蒸馏水20mL混合而成)、石蜡. 7线虫鉴定 7.1症状检查 对花卉...
推荐内容/By 规范库
-
GB/T 46514-202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检测方法 晶体结构的测定 X射线衍射法.pdf
-
GB/T 26171-2025 电线电缆专用设备检测方法.pdf
-
GB/T 24300-2025 铜钨电触头缺陷检测方法.pdf
-
GB/T 23182-2025 饲料质量安全检测方法建立、确认、验证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实施指南.pdf
-
GB/T 21773-2025 化学品 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pdf
-
GB/T 18653-2025 胎儿弯曲杆菌的分离鉴定方法.pdf
-
GB/T 18652-2025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pdf
-
SN/T 4891-2017 出口食品中螺虫乙酯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pdf
-
SN/T 4889-2017 出口高盐食品中γ放射性核素的测定 无源效率刻度法.pdf
-
SN/T 4869-2017 斑翅果蝇检疫鉴定方法.pdf
-
SN/T 4864-2017 转基因玉米检测 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pdf
-
SN/T 4853.7-2017 转基因大米定量检测数字PCR法 第7部分:T1C-19品系.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