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56 ICS 49.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450-2015
航空器救援设备顶升气囊组 Aircraftrescue equipmentHoisting airbags
2015-05-15发布2015-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1450--2015
航空器救援设备顶升气囊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航空器救援设备顶升气囊组的产品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使用说明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82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776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06标牌 HG/T2580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文件。
3.1 航空器救援顶升气囊组aircraftrescuehoisting airbags 由若干单体气囊垂直层叠组合,可将倾覆的航空器顶升恢复正常姿态的柔性气囊组。
3.2 单体气囊monomerairbag 由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制成的独立扁平盒状充气体。
4产品结构
顶升气囊组分为矩形气囊组和异型气囊组,典型结构见图1。
GB/T31450-2015
说明: 1-单体气囊; 2-拉手; 3--充气嘴; 4中心标志。
图1
5技术要求 5.1基本要求 顶升气囊组的外购件、外协件应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明。
5.2环境要求 顶升气囊在下列环境中应能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一40℃~60℃; b)海拔:≤4500m; 风速:≤75km/h; d)湿度:≤98%RH; e)腐蚀:低浓度酸碱盐及常用矿物油短时间污染。
5.3技术参数 5.3.1气囊的技术参数见表1。
GB/T 31450-2015
表1 序号名称单位标准系列值 1荷载面尺寸(L×W)cm X cm≥250×200≥300×200≥400×200≥400× 300 2单层气囊充气高度cm V20 3额定载荷t≥25≥30≥40M60 4最大顶升高度cm200300300380 5额定工作压力MPa0.05 6耐受压力MPa≥0.15 注:其他规格尺寸的顶升气囊可参照执行。
5.3.2囊体材料技术参数见表2。
表2 各率名称参数 1拉伸强度(经向、纬向)≥45 kN/m 2拉断伸长率(经向、纬向)≤25% 3脆性温度≤-43℃ 4耐臭氧龟裂。
≥120 min 臭氧浓度:1×10-;温度:40℃±2℃;拉伸:20%土2%;不龟裂。
5.4外观 5.4.1单体气囊充气至额定气压时,其上、下层面应平整,高度误差应不大于10mm;静置平放时平面 度误差应不大于50mm;单体矩形气囊对角线尺寸偏差应不大于50mm。
5.4.2单体气囊充气至额定气压,囊体外形长宽尺寸与设计尺寸偏差不大于土50mm。
5.4.3囊体颜色应统一均匀,表面不应出现明显起泡、开裂、缺胶、皱折及接缝处开胶等缺陷。
5.4.4每个单体气囊均应配备自闭式充气接头、拉手、中心标志等附件,其设置位置、规格应统一规范。
5.5性能要求 5.5.1气密性 将气囊充气至额定工作压力,闭气放置24h,剩余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85%。
5.5.2耐压性 气囊充气至3倍额定压力,稳压60min,结构应无损伤。
5.5.3负载稳定性 气囊组加载额定顶升质量,充气至额定压力,顶升至额定高度,关闭气源整体静置6h,气囊组应保 持外形均整,无侧滑、无倾倒现象,支撑稳定。
GB/T 31450-2015
5.5.4过载耐受性 单体气囊和气囊组分别充气至3倍额定压力,并均匀施加3倍额定载荷,负荷稳压10min,囊体结 构应无损伤,支撑稳定无异常现象。
5.6安全性 5.6.1单体气囊上下层外表面应有防滑措施。
气囊组顶升至额定载荷时,应有足够的抗侧滑能力,不 应出现囊体滑移或挤出现象。
5.6.2气囊组顶层应分隔成2个~3个独立气室或配有独立的充气稳定支撑部件,顶升作业时可调整 充气量以适应机体形状,防止机体偏移。
顶层气囊工作压力应不大于所接触机体表面的承受压力。
5.6.3气囊组底部和顶部都应配备不小于囊体支撑平面的柔性保护垫,以防地面杂物或机体突出部件 磨损、刺穿气囊。
5.6.4气囊组配备的充气控制装置应能为每个单体气囊独立充放气,并具备气压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