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7.060 A4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124-2011 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分类与编码 Data classifying and coding for atmospheric position observation 2011-04-07发布 2011-09-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124—2011 目 次 Ⅲ 前言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1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与编码 2 ....8 参考文献 .QX/T124-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春、周凌晞、孙俊英、徐晓斌、张小曳、靳军莉、赵鹏. QX/T124-2011 引言 为了做好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分类与编码工作,在QX/T102一2009《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基础上, 参照国内外相关技术材料,对温室气体、气溶胶、反应性气体、臭氧等主要大气成分观测资料的分类与编 码进行了深人、细化和扩展,以适应大气成分观测资料的存储、质量控制、加工处理、交换、存档和服务等 要求,提高大气成分观测资料科学管理、储存交换的效率. V QX/T124-2011 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分类与编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温室气体、气溶胶、反应性气体、臭氧等主要大气成分观测资料的分类与编码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温室气体、气溶胶、反应性气体、臭氧等主要大气成分地基观测资料及相关信息的采 集、传输、加工、存储、归档及应用服务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102一2009气象资料分类与编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 大气中能够吸收红外辐射的气体成分,主要包括水汽(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氧化亚 氮(N2O)、六氟化硫(SF)、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臭氧(O3)等. 3.2 大气气溶胶atmospheric aerosol 液体或固体微粒分散在大气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 注:大气中悬浮的固体和液体粒子. 3.3 反应性气体reactive gas 大气中化学反应活性较强、能发生较快的大气化学反应并转化为其他大气成分的气体. 3.4 干沉降dry deposition 悬浮于大气中的各种粒子通过重力作用以其自身末速度沉降,或与植被、地面土壤、建筑物表面等 相碰撞而被捕获的过程. 3.5 湿沉降wet deposition 悬浮于大气中的各种粒子在降水过程中被冲刷消除的过程. 3.6 同位素isotope 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3.7 稳定同位素stable isotope 1 ...
推荐内容/By 规范库
-
GB/T 46404-2025 水文化遗产资源分类与代码.pdf
-
T/CQAEPI 004-2025 陆上天然气生产场站污染类型分类指南.pdf
-
机械制造企业(机械厂)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doc
-
机械制造企业(机械厂)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pdf
-
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资料汇编(全套最新、最全、最专业、最易操作、最符合实际).pdf
-
T/AI 128.2-2024 信息技术 时空图形数据编码 第2部分:点云.pdf
-
T/AI 127.6-2024 信息技术 视觉特征编码 第6部分:结构点序列.pdf
-
T/AI 109.10-2024 信息技术 智能媒体编码 第10部分:实时通信语音编码.pdf
-
QX/T 214-2025 温室气体不锈钢罐采样方法.pdf
-
QX/T 770-2025 大气亚硝酸观测系统技术要求 湿式长光程吸光光度法.pdf
-
QX/T 761-2025 气象观测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技能要求.pdf
-
NY/T 2636-2014 温带水果分类和编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