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类:中建七局-旌阳区龙凤村至泰康村农村道路工程技术标.docx

附件大小:39.83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docx
所属分类:施组方案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 编制依据、原则及工程简介
1.1.1 工程简介
1、项目简介
旌阳区龙凤村至泰康村农村道路工程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旌阳区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边缘,东西宽 32.21 公里,南北长 36.62公里;旌阳区龙凤村至泰康村农村道路工程其主体工程为华强沟水库环湖路的修建并配以生态拦蓄林、生态护坡、道路沟渠、防护栏等工程.
本工程起止桩号K8400~K19824.689,短链55.951m,路线全长11.369km、下坝路A线长1.121km、新建交通桥长0.306km,道路全长12.795km.本工程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道路设计宽度为8米,道路结构形式为:1米土路肩2×3米行车道1米土路肩;本工程共有涵洞55座,其中盖板涵1座,圆管涵54座,桥梁工程1座.
2、气象水文情况
旌阳区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旌阳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 1°C,最高气温36.5°C,最低气温-6. 7°C,无霜期271天.日照1251.5小时,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冷寒、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秋霜、寒潮等.多年平均降水量893. 4毫米,最多年1335.7毫米(1961 年) ,最少年531.8毫米(1986 年).7月份降雨最多,其次是8月份,降雨最少是12月份,平均4.5毫米.多年平均雨日137天,最多年177天,雨日相应集中在6一9月,也是暴雨频发时期.
旌阳境内有属沱江水系的绵远河、石亭江和属嘉陵江水系的凯江等河流.
凯江:属涪江水系,区境内河长13. 05千米,集雨面积68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0.5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6. 46亿米.
绵远河:属沱江水系,发源于龙门山脉九顶山南麓.境内河长42.23千米(其中城市防办管理市区段12. 02千米),集雨面积416千米,区境多年平均流量16.3米/秒,出境流量23.6米/秒.
较大支流为齐家埝(寿丰河),是旌阳区丘陵地区的一条主要山溪排洪河道,溪流纵多,正流河长29.0千米,集雨面积132千米.
石亭江:属沱江水系,发源于龙门山脉九顶山南麓,境内单岸长23. 697千米(其中石亭江14. 846千米,射水河5.46千米,马尾河3.391千米),集雨面积164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1.9米/秒,出境流量24. 8米/秒.
射水河:属石亭江支流,发源于绵竹三溪山,除源头为山地外,以下均为平原,主要承担平原水网洪涝排泄和人民渠部分分洪水量.区境内单岸长5.46千米(其中绵竹观鱼1.442千米),沿途有上、下茅包埝、欧家埝等取水埝头,集雨面积53.106千米,最大流量475米/秒.
马尾河:属石亭江支流,发源于绵竹九龙与天池交界的白云山,境内河长3. 391千米,集雨面积16.955千米,沿途有何家埝、母猪埝、囤子埝等取水埝头,河道弯多、洪水流向曲折,冲淤较大,最大洪峰流量347米/秒.
另有都江堰人民渠四、五、七期工程从区内穿过.配套人民渠干支渠12条,斗渠181条,大河民堰16条,泉堰145条,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17座,以及各类小型水利工程设施6447处.
1)地表水
拟建项目区内地表水主要为水库及道路沿线池塘、鱼塘等,地表水较贫乏.道路沿线分布的池塘、鱼塘等水体对道路设计和施工影响较大,下部多分布软弱路基土.建议在路基施工时,对相应软土层进行地基处理,对沿线分布地表水段做好临时排水系统建设.
2)地下水
据水文地质资料和本次勘察显示:本工程主要跨越了中低山坡地、洼地及沟谷等.项目区内地下水较贫乏,仅在雨季和丰水期主要来自于地表水补给,但补给量小,排放量大,因此存量小,埋藏深,施工期间影响较小.
3)水的腐蚀性评价
本场地按湿润区、II类环境、W≥20%条件进行判定.本次勘察于拟建道路不同地段在路旁水田、池塘中采取2件地表水及线路沿线水井及线路钻孔内取2件地下水进行室内水质分析,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判定.
3、工程地质地貌情况
1)地形地貌
德阳市地处龙门山脉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市域地貌分为西北山区,中部平原,西南低山丘陵.西北为龙门山区,海拔一般2000~3000米,最高峰为狮子王峰,海拔4984. 1米.中部属成都平原东北部,一般465~750米.东南地跨龙泉山脉为川中盆地丘陵区,海拔一般650~1000米,最低点在中江县普兴镇山川村二水口,海拔308米.市域内平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0.8%,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19.7%,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49.5%.
2)地层岩性
项目区基岩地层岩性主要为白垩系下统古店组泥岩岩、砂质泥岩及砂岩等组成.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崩坡积层、坡洪积层及坡残积层等组成.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 )
原路面层①1:灰色,既有道路路面,.上层 为混凝土,下层约为回填碎石砂砾等路面稳定层.主要分布于既有道路部分,属II级硬土,厚度一.般O.3~0.5m.
压实填土①2:杂色,既有未硬化道路及居民房屋附近分布,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经过反复碾压,结构较为紧密,稍湿~湿.属II级硬土,主要分布于既有土路,厚度一般0.3~0.8m.
杂填土①3:杂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粉质黏土及片碎石组成,含碎砖、瓦砾等,均匀性差.属II级普通土,主要分布于拆迁房屋地基部分及部分道路土建渣堆填处.厚度一般0.5~5.6m.
(2)第四系全新统植物层(Q4pd)
种植土②:褐色,结构松散,稍湿,主要由粉质黏土组成,含大量植物残骸及根系,属I级松土,全线皆有分布.厚度一般0. 3~0.5m.
(3)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4cdl)
块石土③:红褐~褐色,松散,块石粒径20~80cm,砾石、碎石、粉质粘土充填.块石母岩以泥岩、砂岩及砾岩为主.属II级硬土,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局部沟谷段.厚度一般1.0~2. 0m.
(4)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 )
粉质黏土④:褐黄色,可塑,稍湿~潮湿,含少量碎石、角砾,切面粗糙,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属II级普通土,主要分布于沿线缓坡,揭露层厚0. 5~1.0m.
(5)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
粉质黏土⑤:暗褐色和灰褐色,含铁锰质结核,切面光滑,光泽暗淡,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根据其可塑性分为2个亚层;软塑⑤1:潮湿^饱和,属I级松土,主要分布在沿线洼地、沟谷、水田处,揭露层厚约0.50~5.5m;可塑⑤2:稍湿^潮湿,属II级普通土,主要分布在沿线洼地、沟谷、水田等段落的中下部,根据钻探揭示,该层层厚约0.50~5.00m.
(6)白垩系下统古店组(K1g)
砾岩⑥:灰白色~灰黄色,厚层状,中细粒砾状结构,块状结构,分选性中到差,砾石大小2~20mm,磨圆度中等,多为次圆、棱角状,砾石含量约占70%, 填隙物约占3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