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类:中建八局-北京师范大学丽水实验学校技术标.docx
附件大小:310.98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docx
所属分类:施组方案
上传会员:匿名用户
上传时间:2025-05-07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第一章 初步设计优化
1.1 效果图
室外效果图
室内效果图
夜景效果图
1.2 设计重难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1.2.1 项目整体解读
1、项目概述
北京师范大学丽水实验学校位于丽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七百秧森林公园东北侧.项目用地面积约156667m2,总建筑面积约205729.91m2.
项目以“四象磁极”为规划策略,吸纳场地周围景观、生活、教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出两轴、一心、四象限的规划格局.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包含小学部、300米田径场、主席台、门房及全部地下工程;二期包含报告厅、综合楼、初中部、400米田径场、高中学生宿舍、创新中心、高中部、体育馆、教师宿舍;三期为初中学生宿舍.
2、技术工作出发点及目标
施工图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编制出完整、准确和详细的用于指导施工的设计文件.
当初步设计深度不足或存在不合理性,无法对各专业重大技术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时,应进行初步设计优化,通过与各专业的深入配合,综合技术分析,进而得出具有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的技术方案.
最终完成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建设单位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要求,应满足材料设备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应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预算文件的需要,应可以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施工图设计应做到全面、详尽、不漏项,图纸准确,造价可控,真正体现EPC工程的意义和价值.
对原建筑初步设计进行全面、深入解读是进行施工图设计的重要基础.
本项目为学校建筑,造型别致,功能复杂,空间多变,用地位置重要,建设背景特殊.工程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众多,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和设计方法.我方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暖通、给排水)、机电设计等多方面对工程进行实施方案设计和重难点分析.
1.2.2 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的重点、难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1、总图设计的重点难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本工程总图设计非常复杂,地上一、二期共包含了10个子项,11栋单体建筑,包括4栋教学建筑(小学教学楼、初中教学楼、高中教学楼2栋)、3栋宿舍建筑、4栋公共建筑,除高中学生宿舍及教师宿舍外,其余8个建筑单体均由2层平台相连,形成完整的风雨路径.
(1)日照、噪声间距要求对总图布局的影响
日照规范要求:根据《宿舍建筑设计规范》4.1.3 宿舍应满足自然采光、通风要求.宿舍半数及半数以上的居室应有良好朝向.4.1.3 宿舍半数及半数以上的居室应有良好朝向,并应具有住宅居室相同的日照标准.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4.0.9 住宅建筑的间距应符合表4.0.9 的规定;丽水地区为III气候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应满足大寒日2h;根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4.3.3 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少于2h.4.3.4 中小学校至少应有1间科学教室或生物实验室的室内能在冬季获得直射阳光.
噪声规范要求:4.3.7 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
本工程楼栋数量多,楼栋功能类型多,受用地及总图构图的限制,楼栋定位的局限性极大.故如何协调日照、噪声等多种限制因素,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使校园室外空间舒适美观是本工程初步设计优化的重点.
控制措施:施工图开始前校核初步设计日照计算成果,如有不满足情况需及时调整.初步设计优化过程中及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如有功能房间位置的调整及建筑外轮廓线的调整,应重新校核日照计算成果.最终满足规范相关要求.
(2)消防车道的设计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1.2 高层民用建筑,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占地面积大于3000m2 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等单、多层公共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7.1.1 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 或总长度大于220m 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本工程在校园内设置局部成环的贯穿型消防车道,多数楼栋均由2层平台相连,故创新中心周边、小学及初中教学楼之间,高中教学楼之间均存在消防车道穿越二层平台的情况,西侧消防车道也穿越主席台.
控制措施:在深化设计时,需着重考虑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的要求;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
(3)消防救援场地的设计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2.1 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l/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建筑高度不大于50m 的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确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但间隔距离不宜大于30m,且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总长度仍应符合上述规定.
本工程中的创新中心、初中、高中学生宿舍为建筑高度不大于50m 的高层建筑,其中初中、高中学生宿舍均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了消防登高场地,创新中心为圆型建筑,沿建筑外边设置大于周长1/4的消防登高场地.
控制措施:在深化设计时,需着重考虑消防登高场地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15m 和10m.创新中心的消防登高场地被二层连廊打断,故设置2段消防登高场地,间隔距离不大于30m ,总长度大于周长1/4.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对应的范围内,设置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入口. 还应在每层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
另外,初中、高中宿舍的消防登高场地及创新中心东侧的登高场地下方
为地下室,故应着重考虑消防登高场地下方的建筑结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
2、建筑平面功能设计的重点难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1)地下室净高控制
根据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