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光伏扶贫村级小电站建设项目
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写:
XXXXXXXXXXXX 日期:2017年x月x日
主体施工方案
第一节土建部分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1.场地平整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图确定场地位置和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桩及场地边沿灰线.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位和修整边坡坡度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
1)工艺流程
挖土:确定开挖的顺序→按图纸标高分段分层下挖→修边和清底
回填:地坪上清理→运土分层铺填→分层碾压密实→修整找平
2)施工方法
(a)施工前应根据核对无误的控制桩和水准点,完成测量放线工作.布设好现场方格网桩:并根据图纸算出的挖、填的土方量,制定土方平衡,调配计划,编制施工方案.
验收完开挖土方量后再整平. (b)对定位标准桩、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要留有余地不得撞碰,等
(c)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也应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如现场地面标高与图纸设计标高误差较大时,必须及时报总包单位施工管理人员到现场处理.
(d)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各自岗位的机械操作规程和土石方施工机械及运输的安全操作规程.
3)质量要求
长度、宽度允许偏差值正负100mm,用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a)场地平整表面标高允许偏差值正负25mm,检验方法用水准仪检查.
(b)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碾压密实.
2.光伏支架基础施工方案
光伏方阵基础是光伏组件安装支架的安装面,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基础立柱为预加工的预制桩,
桩径13cm,深度120cm~130cm,外露30cm,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现场多为山地,地势复杂,依据设计要求尽量维持原貌,施工时参照图纸,施工按照设计要求的深度及孔径控制.
1)工艺流程
测量定基础轴线→螺旋钻孔→下预制桩、浇筑混凝土→校正预制桩→养护
2)施工方法
A、测量定基础轴线:
根据施工平面图,采用GPS测量定点阵列平面四角点位置,并用铁钉标记定点位置:采用人工架水平带线抄出阵列中间四点.轴线准许偏差相邻基础间控制为土10mm.根据现场实际施工环境,对高差较大人工放线困难均采用GPS 定位放线.
B、螺旋钻孔
两人将钻机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施工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
陷,否则应找出原因,及时整改处理.钻头的中心轴和桩的中心在同一铅垂线 上.钻进过程中做好钻孔记录,注意地层变化情况.
钻孔完成后,必须检测孔深、直径和倾斜度,其中孔径和孔深达到设计要求.
目的是将孔内钻渣等清除干净,保证孔底土层为原土层及桩孔深度,清孔采用 清孔就是在放置钢筋笼之前,对孔内的浮土、杂质等进行必要的清理.其洛阳铲等工具清孔.
C、下锚桩、浇筑混凝土
下锚桩时预制桩就位稳放不能碰坏孔壁,锚桩露出地面30cm,垂直放置零误差,使用水平尺、钢尺保证南北锚桩间距控制土10mm.
混凝土搅拌中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严禁随意加减用水量:浇筑时注意锚桩的保护:混凝土的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 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实捣固,不得有空鼓: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
D、校正预制桩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及时修正,保证锚桩位置无误.
E、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 于14d: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湿度条件,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3)质量要求
(a)组件基础施工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不应有影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 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预制桩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序 一般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号 (m) 钢尺检查1 不同阵列之间基础设计中心线 同一阵列基础设计中心线距离 ±52 距离 ±30 钢尺检查3 预制桩表面标高 20 钢尺检查4 截面内部尺寸 ±3 钢尺检查经纬仪或吊线、钢5 垂直度(mm/m) 4 尺
1m靠尺和塞尺检6 表面平整度 2 查
(b)基础预制桩质量要求:
锚桩为600mm长Φ76×4热镀锌预制桩,由供应商加工成品提供.钢管、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焊接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连接采用 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少于6d:焊缝不得有夹渣、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镀锌层厚度不小于76um,并复检合格.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值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1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 ±10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3 箍筋内净尺寸 ±5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 一般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1 焊接钢 长 ±10 钢尺检查筋骨架宽、高 ±5 钢尺检查2 焊接箍筋、横向 钢筋间距 ±20 钢尺检查3 保护层厚度 ±10 钢尺检查
(c)基础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 分批检验评定.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 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法》JGJ52的规定.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基础预埋钢件下面混凝土必须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