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产品表面缺陷自动检测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automatic inspection system forsurface defectof industrial product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福州大学、恒际通(广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汉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限公司、清华大学、内蒙古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武汉恒力华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红蜂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国器智雎(重庆)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之晨工业装备有限公司、北京哈工汇宇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易鸿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康视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广浩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腾励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屹纬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双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冠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辰氯光学有限公司、深圳市卓茂 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必清、武红强、郑相涵、王海丹、孙煜、杨洋、李秀、何剑、钟家新、吕志勇、刘涛、朱鹏、杨余久、汪祥、闫泽、王颖、般吴男、陆冰钰、李亮、郝睿阳、郝超凡、吴绍莉、翟爱亭、魏骏毅、聂子临、郭栋、黄麟、陈栋、徐松岩、王刚、王华茂、邓俊广、胡润民、张博、沈海、沈键、钟洪萍、谢亮华、夏玉龙、闻权.
工业产品表面缺陷自动检测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产品表面缺陷自动检测系统的架构与组成、系统功能要求、自动检测核心技术、检测流程以及部署与集成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工业产品表面缺陷自动检测系统构建与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表面缺陷surface imperfection在加工、存储或使用期间,非故意或偶然生成的实际表面的单元体、成组的单元体、不规则体.[来源:GB/T 40810.1-2021 3.12]
机器学习machinelearning
[来源:GB/T 5271.31-2006 2.31.01.02]
3.3
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
由加权路径且权值可调整连接的基本处理元素的网络,通过把非线性函数作用到其输人值上使每个单元产生一个值,并把它传送给其他单元或把它表示成输出值,
[来源:GB/T 5271.34-2006 34.01.06]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CCD: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 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ES: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5工业产品表面自动检测系统架构与工作流程
5.1系统架构
工业产品表面缺陷自动检测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