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3015-2024代替FZ/T13015-2014
篷盖用维纶本色帆布
Vinylongrey canvasfor awn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FZ/T13015-2014《篷盖用维纶本色帆布》,与FZ/T13015-201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术语和定义(见第1、3章,2014年版的第1、3章);内在质量删除了织物组织、幅宽偏差率考核项目,更改了密度偏差率、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断裂强力、撕破强力考核指标(见表1,2014年版的表1):一外观质量增加了织物组织、幅宽偏差率考核项目,布面藏点允许评分数更改为分每百平方米删除了布面点的检验、1m中累计评分、布面点的量计、疲点评分的说明、加工坯中疣点 并提升考核指标(见表2,2014年版的表2);的评分内容(见2014年版的第6章);
附录A保留了单位面积质量的计算公式,删除了附录B、附录C、附录D.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波天盾防水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浙江玉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占全、蒲建辉、左舒文、汤文联、郭占军.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9年首次发布为FZ/T13015-1999;-2005年第一次修订为FZ/T13015-2005,2014年第二次修订;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篷盖用维纶本色帆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篷盖用维纶本色帆布的分类和标记、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描述了相应的试验和检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机织生产的篷盖用维纶本色帆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本文件.
GB/T3917.2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GB/T4669-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43831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布检验、标志与包装GB/T17759本色布布面藏点检验方法FZ/T10003帆布织物试验方法FZ/T10025本色布技术要求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篷盖用维纶本色帆布vinylon grey canvas for awning 经、纬向使用维纶单纱或股线,制成的较粗厚机织物.
3.1
4分类和标记
执行. 篷盖用维纶本色帆布的产品品种、规格分类、标记,根据用户需要,按FZ/T10025、GB/T43831
5要求
5.1分等规定
5.1.1篷盖用维纶本色帆布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二等品,低于二等品的为等外品.5.1.2产品的质量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匹评等,以其中最低一项品等为该匹布的品等.
5.1.3成包后篷盖用维纶本色帆布的长度按供需双方买卖合同执行.
注:通常每匹布以100m计.
5.2内在质量
篷盖用维纶本色帆布的内在质量的分等规定按表1.
表1内在质量的分等规定
-等品 二等品项目 优等品密度偏差率*/% 按设计标称值 经 1. 2~1. 2 1. 5~1. 5纬向 1. 0~1. 5 1. 5~2.0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 率/% 按设计标称值 2.0~2 0 -3.0~3 0 -3.0~3.0经向280 g/m² 以L.上~300 g/m² 1 000纬向 700经向 1 500300 g/m² 以上~400 g/=² 纬向 850断裂强力/N400 g/m² 以L.上 ~500 g/m² 经向 2 000纬向 1 150经向 2 500500 g/m²以上纬向 1450经向 80280 g/m² 以上~300 g/m² 纬向 55经向 120300 g/m² 以上~400 g/m²撕破强力/N 纬向 65经向 160400 g/m² 以L.上~500 g/m² 90500 g/m² 以上 经向 200纬向 115注1:经纬向密度应保证成包后符合表中规定.注2:密度偏差率规定降到二等为止.注3:单位面积质量在280g/m²及以下的断裂强力、撕破强力按供需双方买卖合同执行.当幅宽偏差率超过十1.0%时,经密负偏差不超过一2.0%,
5.3外观质量
5.3.1外观质量要求
外观质量评等规定按表2.
表2外观质量评等规定
项目 优等品 二等品织物组织 按设计规定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幅宽偏差率/% 按设计标称值 1. 0~1.2 1. 0~1.5 1 5~2. 0布面疲点/(分/100m²) 18 28 40注1:织物组织按照供需双方确认样评定.注2:幅宽应保证成包后符合表中规定.
5.3.2每匹布布面疲点允许总评分
5.3.2.1每匹布允许总评分按式(1)计算,按GB/T8170修约至个数位.
式中:
A-每匹允许总评分,单位为分;a一布面疣点允许评分数,单位为分每百平方米(分/100m²);L--匹长,单位为米(m);W--幅宽,单位为米(m).
5.3.2.2一匹布中疵点评分加和累计超过允许总评分为降等品.
5.3.3布面疵点处理的规定
5.3.3.11.0cm以上的豁边、1cm及以上的破洞、1cm及以上的烂边、稀弄、不对接轧梭、2cm以上的跳花等六大疵点,应在织布厂剪去.5.3.3.2金属杂物织人,应在织布厂挑除.
5.3.3.3凡在织布厂能修好的疲点应修好后出厂,
5.3.4假开剪和拼件的规定
5.3.4.1假开剪的疲点应是评为4分或3分不可修织的点,假开剪后各段布都应是一等品.5.3.4.2凡用户允许假开剪和拼件的,可实行假开剪和拼件.假开剪按二联匹不允许超过二处,三联匹及以上不允许超过三处.5.3.4.3假开剪和拼件合计不允许超过20%,其中拼件率不得超过10%.
5.3.4.4假开剪布位置应作明显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