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抗病虫鉴定技术规程 咖啡炭疽病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to diseases and pests of-tropical cropsgermpalsm-Coffee anthracnose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农垦局提出.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英、易克贤、贺春萍、吴伟怀、梁艳琼、李锐.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抗病虫鉴定技术规程 咖啡炭疽病
1范围
性评价、鉴定有效性判定、重复鉴定和抗病性终评等要求. 本文件确立了咖啡种质资源抗炭疽病鉴定程序,规定了术语和定义、接种体制备、接种鉴定、田间抗病
本文件适用于咖啡种质抗炭疽病鉴定及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文件.
NY/T922咖啡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咖啡炭疯病coffee anthracnose
由胶孢炭疽菌复合群(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lex)的C.siamense,C.theobromicola,C.napharricola或喀斯特炭疽菌(Colletotrichamkarstii)侵染.在咖啡枝条、叶片和果实等部位产生褐 色病斑、灼烧回陷,造成咖啡的枝条干枯、落叶和落果等症状.
4接种体制备
4.1病原菌分离与保存
单孢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经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确认为胶孢炭疽菌或喀斯特炭疽菌,筛选强致病力菌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感染咖啡炭疽病的叶片、枝条、果实的病健交界处分离病原菌,对分离物进行株,低温保存备用.咖啡炭疽病田间症状、病原、分子鉴定用引物及代表菌株关键信息见附录A.
4.2接种体制备
将保存的供试菌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平板上,28C,暗培养3d,在超净工作台内用无菌牙签将菌落菌丝表面划破,继续培养3d.用无菌水将培养基表面孢子洗下,孢子悬浮液用4层灭0.02%(V/V)吐温20作为接种体,即配即用. 菌纱布过滤,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滤液中的孢子数,用无菌水调节孢子浓度为10个/mL,加人
5接种鉴定
5.1鉴定对照品种
设"Typica(铁皮卡)”为感病对照品种,"德热3号”为抗病对照品种.
5.2鉴定种质准备
鉴定种质在温室按同一方法和时间盆栽,日常管理期间不使用杀菌剂.接种前1d浇足水,在无病斑、完整幼嫩叶柄上挂标签,标明接种日期和接种体编号,每株苗选择2片~4片叶,每份种质重复3次,每重复5株苗.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
5.3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