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 118-1983 鱼粉.pdf

118,1983,pdf,水池,鱼粉,水产
文档页数:9
文档大小:863.25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水产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SC 118-83

为原料,进行干燥、脱脂、粉碎或先经蒸煮、压榨、干燥、粉碎而制成的作为饲料用的鱼 本标准适用于以鱼、虾、蟹类等水产动物或在鱼品加工过程中所得的鱼头、尾、内脏等粉.

1技术要求

1.1鱼粉的物理、化学指标

鱼粉的物理、化学指标见下表:

等级→指标 一级品 二级品 三级品项目颜色 黄棕色 黄褐色 黄褐色气味 具有鱼粉正常气味,无异臭及焦灼味颗粒细度 至少98%能通过筛孔宽度为2.8mm的标准筛网蛋白质(%)不低于 55 50 45脂肪(%)不超过 10 12 14水分(%)不超过 12 12 12盐分(%)不超过 4 4 5砂分(%)不超过 4 4 5

注:①蛋白质系指粗蛋白质.鱼粉中不允许添加非鱼粉原料的含氮物质. ②脂肪系指粗脂肪.③盐分系指以氯化钠为代表的氯化物.④砂分系指酸不溶性炽灼残渣.

1.2鱼粉卫生要求

1.2.1鱼粉中不得有虫寄生及发霉现象.

1.2.2鱼粉中不得有沙门氏菌属或志贺氏菌属(本要求在需要检验时进行检验).

2检验规则

2.1取样

以最后一道工序能均匀混合一起而后装袋的一批成品,为一个生产批号.按每一个生产批号为基础进行抽取样品,以代表该批号的产品质量.

2.1.1取样工具

a.鱼粉取样器用不锈钢管或黄铜管制成,见下图:

鱼粉取样器

b.不锈钢匙容量5ml.

c.取样瓶1000ml具磨口瓶塞棕色广口瓶.

2.1.2取样方法及数量

物理、化学指标检验用样品,每批总数在50袋以下者每袋均抽取,每批总数在50袋以上者抽取袋数不少于50袋.可按堆袋桩脚以X形或形对各袋抽取.即从袋的侧面左上方开始斜向右下方,从左下方斜向右上方:或从左上方向右下斜,至底部往右上斜,至顶部再如此反 复,逐袋或隔袋抽取,并且正反两侧都应抽取到.

样品应从每袋中各处抽取,抽出取样器将槽中鱼粉倒入取样瓶,立即盖好瓶塞.

每批取样数量须足够供全部物理、化学指标检验及留样用,即不少于500g.

2.1.3取样记录

样品瓶标签上须写明品名、批号、取样日期及取样人姓名.另外在检验记录薄上还应增加记载取样地点、取样时天气、气温及仓贮情况等.

2.2留样

理、化学指标检验各两个数据的留样. 从每个生产批号取得的供物理、化学指标检验用样品,须留一份数量上足够做全部物

留样的样品瓶为棕色瓶,须装满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2.3检验方法

2.3.1待检样品的处理

抽取到的样品应尽快进行各项检验.

样品充分混和,堆成圆锥形小堆,而后摊平从中央划一十字均分成四份,任取对角两份作为即时检验用,其余对角两份作为留样保存,供观察及复检物理、化学指标用.

2.3.2颗粒细度的检验

2.3.2.1操作方法

精确称取样品100g(称准至0.1g),置于干净的烧杯中.取筛孔隙缝宽度等于2.80mm的过的试样小于0.1g时为止. 标准筛子,用毛刷将样品全部移入筛中,摊平,手工或机械往复振摇,直到每分钟从筛孔通

2.3.2.2计算

按式(1)计算样品的过筛通过率,以百分数表示:

过筛通过率=((m)/的)×100

-样品重量,g.

2.3.3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本检验方法适用于租蛋白质的定量.

2.3.3.1试剂

a.无水硫酸钾:化学纯;b.硫酸铜(CuS045H20):化学纯:c.浓硫酸:化学纯,比重1.84;

d.40%氢氧化钠溶液:以化学纯氢氧化钠配制:

e.锌屑:化学纯:

f.无釉瓷片或玻璃珠;

g.0.1N硫酸标准溶液:以分析纯硫酸配制,标定至四位有效数;

h.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以分析纯氢氧化钠配制,标定至四位有效数;

i.甲基红-次甲蓝混合指示剂:0.2g甲基红、0.1g次甲蓝溶解于95%乙醇100ml中.

2.3.3.2操作方法

使用凯氏(kjeldahl)定氮装置.

精确称取样品1g(称准至0.001g),置于800ml凯氏烧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钾15g、硫酸铜1g,而后小心地加入浓硫酸25ml,缓慢加热,尽量减少起泡,待泡沫消失后加大火力至沸腾,消化至溶液澄明无黑点,并呈蓝绿色,再继续加热2h,放冷,小心加入蒸馏水250ml,再 放冷.

将蒸馏装置中冷凝器的上端与氮气球出气端连接,下端插入已盛有精确量取100ml0.1N硫酸标准溶液及4滴甲基红-次甲蓝混合指示剂的500ml锥形瓶中液面下至少1cm(为保持此深度 可将锥形瓶斜放),并开启冷凝水.

屑约1.5g,无釉瓷片数小片或玻璃珠数粒,塞好瓶塞,检查蒸馏装置中各接口应密闭不漏 凯氏烧瓶口配以装置好分液漏斗并与氮气球进气端相连接的瓶塞,向凯氏烧瓶中加入锌气,而后加入40%氢氧化钠溶液120ml,轻轻摇动凯氏烧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加热蒸馏1~1.5h左右,至馏出的水汽明显冲击锥形瓶内液体(一般约馏出瓶内1/2左右的溶液),将冷凝 器离开液面继续蒸馏lmin,然后停止加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冷凝器下端外壁,洗液并入锥形瓶.过量的硫酸标准溶液用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恰好呈绿色为止.

同时做一空白试验,除不加样品外,从消化开始操作完全相同.

2.3.3.3计算

按式(2)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蛋白质的百分含量=((v一V2)XN×0..014×6.25/)×10.(2)V2-一样品所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量,ml: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W样品重量,g:0.014--氮的毫克当量:

6.25--氮与蛋白质的换算系数.

2.3.4水分含量的测定

页码,5/9

本项检验有常压干燥法与减压干燥法两种,两种方法均适用.如有争议,以减压干燥法为准.

2.3.4.1操作方法

称重(称准至0.001g). 将称量瓶连盖同时放入烘箱中,103土2C烘30min,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而后盖好

称时带盖.去盖(瓶盖仍放在干燥器中),将样品在瓶底摊开,移入普通烘箱中,103土2℃ 2.3.4.1.1常压干燥法:以上法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精确称取样品5g(称准至0.001g),下烘干3h,取出后迅速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一般需30~40min,视气温而定),加盖称重:再如以上条件烘1h,冷却,称重,重复此操作,直至前后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2g.含油脂高的样品后一次重量增加时,则应以前一次的重量计算.

2.3.4.1.2减压干燥法:精确称取样品及处理如上法,将去盖的样品称量瓶移入真空干燥除真空时放入的空气应通过浓硫酸洗气瓶干燥装置,并缓缓放入.干燥箱打开后样品称量瓶 箱中,在95~100℃真空度不低于660mmHg(即绝对气压为100mmHg以下)的条件下干燥6h,解迅速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一般需30min左右),加盖称重:再如以上条件真空干燥1h,冷却,称重:重复此操作,直至前后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2g.

2.3.4.2计算

按式(3)计算水分的含量:

水分的百分含量((一)(一)?10.(3)G一干燥前,称量瓶加样品重量,g:G2一干燥后,称量瓶加样品重量,g.

2.3.5脂肪含量的测定

本检验方法适用于租脂肪的定量.

2.3.5.1试剂

a.无水乙醚:分析纯,不含过氧化物及乙醇:

b.无釉瓷片.

2.3.5.2操作方法

使用索氏(Soxhlet)脂肪抽提器.盛样品的滤纸筒的高度应在放入抽提筒内时低于抽提简侧虹吸管顶部下方5m的高度线以下.

抽提脂肪前及回收溶剂后的烘干,常压干燥法及减压干燥法均适用.如有争议,以减压干燥法为准.

精确称取样品5g(称准至0.001g),将其移入预先在103土2C烘干1h的滤纸筒内,在普通烘箱中103土2C下烘干3h:或采用测定水分后的样品(记取其测定水分前的重量)置于干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