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技术评价报告编制要求
Requirements for piling green technology assessment reports
浙江省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术语和定义.. .23.1绿色技术 .23.2绿色技术评价. .24编制原则 25编制程序 N6评价报告内容.6.1概述..6.2前言.. 36.3绿色技术类别及绿色属性 46.4技术原理及工艺和设备 46.5绿色技术创新点.6.6主要技术指标.. .46.7技术成熟度. .46.8技术适用场景. .56.9综合效益 .56.10典型案例.. .56.11评价结论... .56.12 附件 .67报告章节构成及格式.附录A(资料性)绿色技术评价报告章节构成及格式参考文献. .10
前言
起草.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标准由浙江省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大学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国网浙江双创中心(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义乌市卓创节能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浙江贝斯特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慧宸节能环保科 技有限公司、杭州康利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同鑫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巨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钱江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万得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东方信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杭州森茂天谊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循环经济协会、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宁波市节能协会.
陈彬雅、杨梅、应天龙、叶建华、戴志猛、吴成志、葛海泉、李林林、胡庚、麻剑锋、胡通福、黄其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柯佳、贺沛宇、董力豪、李玲洁、应抒扬、童莹、周华峰、楼松青、吴兆斌、周晨、项勇、吴一庆、曹银、戎建华、戎阳、祖廷勇、邵海宝、王利霞、倪叶君、梁文阁、杨磊、梁正、孙维、李克泉、严冬青、陈斐韵、胡卜元、王会杰、张蕊蕊、章国灿、骆开谋、周飞龙.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绿色技术评价报告编制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技术评价报告的编制原则、编制程序、内容、章节构成及格式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化石能源降碳、清洁能源、储能、节能降碳、节水、温室气体捕集利用封存、循环利用、环保材料、污染控制与治理、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农业林业牧渔业、绿色管理与设计等领域绿色技术评价报告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绿色技术greentechnology
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规律,节约资源能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技术.
3. 2
绿色技术评价green technology assessment
通过相关信息的收集、确认与对比,对绿色技术进行客观描述,并对绿色技术的技术性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分析和预测,形成系统的、专业的、独立的评价报告的过程.
4编制原则
绿色技术评价报告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a)科学、客观相结合原则: b)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c)专业、严谨相结合原则.
5编制程序
绿色技术评价报告编制的程序包括:
a)收集相关资料:b)界定评价范围:c)确定评价依据: d)开展分析研究:e)测算综合效益:
f)形成评价报告.
编制程序见图1.
图1编制程序图
注1:范围包括化石能源降碳、清洁能源、储能、节能降碳、节水、温室气体捕集利用封存、循环利用、环保材料、污染控制与治理、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农业林业牧渔业、绿色管理与设计等.注2:综合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6评价报告内容
6.1概述
评价报告内容包括:前言、绿色技术类别及绿色属性、技术原理及工艺设备、绿色技术创新点、主要技术指标、技术成熟度、技术适用场景、综合效益、典型案例、评价结论、附件等11个部分.
6.2前言
前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b)技术持有单位情况: a)评价目的及意义:c)报告编制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