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编制目的
项目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慎重制定施工方案,加强施工过程安全控制,综合考虑各施工作业面的施工条件及各专业工程的施工特点,合理安排工期,充分考虑作业气候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生产安全顺利进行.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潜在的事件或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及时地对事件、事故和紧急事件进行有效的控制,实施有效的抢险救援,防止事故的进一步发展,对受到伤害的人员进行及时的救援,将人员受到的伤害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人员、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特制定项目部的应急救援预案.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第91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7)《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建设部令第161号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9)《建设部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11)《乌鲁木齐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要点》乌建发[2011]117号12)《乌鲁未齐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4)GB/T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15)本公司公司的《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中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TYJG/CX2020
3、适用范围
本应急救援预案适用于本项目施工过程中潜在的火灾、爆炸、坍塌、脚手架、起重设备倾覆、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伤害、重大突发事件等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应急救援.
4、工作原则
4.1加强对突发事故危险源进行检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突发性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惠,提高对突发性事故的防范和处
理能力,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突发性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突发性事故造成的影响,最大限度保护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项目部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密切配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突发事故造成的不同伤害,采取得力措施,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4.2积极做好应对突发事故的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及思想准备,加强培训及演练,充分利用专业救援力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预警、预防水平,采用先进的救援设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科学管理、科学地编排应急程序,确保应急预案的正常运行.
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等级划分
2.1危险源的辨识
1)辨识危险源应考虑活动存在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六个方面.三种状态:过去、现在、将来
六个方面: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里、生理:或机械和电气:6*或基于运动和能量.
2)危险源辨识考虑作业活动、使用机具、施工方法、作业、伤亡事件等方面的因素,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工作场所的设施.
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45001-2020要求及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针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特点、施工部位、施工环境、施工方法、劳动组织、作业方法、使用的机械设备和车辆、临时用电等识别出本工程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及评价,划定危险等级,确定本项目重大危险源,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编制各项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针对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按预案的要求做好人员、物资、技术的准备和应及演练
2.2风险评价
2.2.1风险评价方法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LEC法,L值一一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E值--表示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值-表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值-表示危险等级划分.
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具体分值见下表: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 完全可以预料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 极不可能0.1 实际不可能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 边续暴露6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3 每周一次暴露2 每月一次暴露1 每年几次暴露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001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 灾难,数人死亡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 严重,重伤3 较重,轻伤数人1 引人关注,需要救护
4.2风险等级划分
4.2.1将被评价的危险源通过L、E、C的分数值之积为D,值不同,其危险等级也不同,风险等级由低到高一次划分为一级、二级、四级,一级为最高风险等级.D≥300为极其危险,为(一级):200≤D<300为高度危险(二级):100≤D<200为显著危险(三级):D200重大危险源.
直接判断为重大危险源的情况:
2)曾发生的事件,现今无合理控制措施的:3)直接观测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
1)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
危险级别划分表(D)
D值 危险程度 风险级别D>30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一级200≤D<30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二级100≤D<20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三级D<10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四级 4.2.2风险控制 重大危险因素的确定从表中查出D值对应的分数值,D大于等于200时,确定为重大危害因素:D小于200时,确定为非重大危险因素. 4.2.3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原则 遵循“消除、预防、减小、隔离、个体防护”原则. 4.2.4重大风险点的控制要求 项目部及相关单位针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专项技能、防护设施和用品等必要的资源.通过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运行控制、应急与响应、绩效监测,落实和改进控制措施. 涉及的危险活动 LEC值序号 类别 危险源 或出现场合 (D值) 安全管理方案1、挖掘机、汽车泵、拖泵支腿距基坑边过近,坑边车辆碾压,有动荷载影响,坑边超荷载堆土堆料:深基坑退台放坡未按方案实施. 1、施工方案2、模板施工局部荷载过大,支撑不稳: 基础土石方 2、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3、模板支撑立柱间距、步距过大,立柱垂直度 钢筋工程 3、安全监督、检查管理、材料质量偏差大,立柱采用搭接、接头未错开设置,未 模板工程 检测坍塌 按构造要求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水平拉杆、竖 混凝土工程 270540 4、模板工程浇筑砼前的支撑体系验向剪刀撑. 脚手架工程 收4、外脚手架连墙件设置不足,设置位置不合理, 卸料平台 5、高大模板经总工批准、监理审核、架体一次搭设高度超过相邻连墙件两步以上. 专家论证后实施5、脚手架、型钢卸料平台预埋钢筋环未与主筋勾牢或锚固长度不够,架体荷载过大.2 高处 1、作业人员悬空、临边作业未系安全带. 高处临边、洞口 270-360 1、施工方案、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坠落 2、高处安装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边、高空作业 2、安全检查物体 1、拆模时未做防护措施,下方未设警戒区域: 汽车吊使用、脚 1、施工方案、安全交底、安全教育3 打击 2、汽车吊、外脚手架安装、拆除未设置警戒区 手架搭设拆除、 270 2、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