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V T/CAS 团 体 标 准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个案评估通用技术规范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ssessment of individual adverse reactionsfollowing immunization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中国标准化协会 联合发布
目次
前言.. II引言.. III1范...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预防接种不良事件个案评估准则 .34.1因果关系评估概述 4.2因果关系评估要点 3 -35预防接种不良事件个案评估 -45.1AEFI评估概述 -45.2AEFI评估应用场景. -45.3AEFI评估主要范围 5.4AEFI病例资料准备 .. -45.5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判定 -56预防接种不良事件个案判定流程 .56.1个案资料质量审查. .56.3AEFI可解释病因. 6.2有效诊断及发病时间 .. 66.4AEFI判定路径 66.5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评估分类及依据.参考文献. 8′图1AEFI个案因果关系评估..图2AEFI个案因果关系判定路径图3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个案判定分类及依据.
前言
起草.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疫苗行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中心、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供应链分会.
华、梁辉、王彦霞、祝小平、田晓灵、张丽、刘晓强、史如晶、蔡润、杨焕.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志科、詹思延、黄晓龙、李海峰、杨仁池、王玉华、潘红星、吕华坤、戚小
引言
和处理预防接种不良事件(尤其是严重不良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已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 预防性疫苗作为一级预防措施,主要用于健康人群,公众对疫苗安全风险的容忍度很低,及时监测法》(简称《疫苗管理法》).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的定义在上市前与上市后阶段严重妨碍了预防接种不良事件评估的科学性、公平性和透明性,这十分不利于公众疫苗安全信心树立, 存在差异,缺乏判定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无关情形的国家标准,也没有相关指南或规范性指导文件,这不利于药物警戒制度实施,不利于监管部门、企业和研究机构等相关方开展疫苗临床试验、上市后安全性评价与疫苗风险管理.
预防接种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 Following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原因很复杂,世界卫生组织(Morld HealthOrganazation,WHO)将AEFI分为5类,包括疫苗本身特性、疫苗质量缺陷、疫苗接种失误、偶合事件、心因性反应.《疫苗管理法》第六章第五十二条规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指 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但一般反应、疫苗质量问题、违反接种工作规范、偶合发病、禁忌症(未如实提供)、心因性反应的六种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显然,我国法规中疫苗安全性术语与WHO 指南不完全一致,须在遵循我国法律法规前提下,阐明这些术语和概念的联系和区别,促进我国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个案评估与WH0指南兼容并接轨,填补我国临床应用层面相关标准和指南文件领域的空白.
不良事件、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无关情形的联系与区别,利用循证医学方法制定“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个 本标准编制组拟:1)严格遵循我国《疫苗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科学借鉴WHO指南,厘清预防接种案评估通用技术规范”,即总体原则:2)参考布菜顿指南,结合特殊人群、特别关注不良事件等临床实践和科研需求,制定从总体原则、名词术语、资料收集、个案因果分析评价,到重点疾病和特殊人群 等一系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评估的团体标准体系,立足临床应用角度,从个体水平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评估提供系统、科学、合规的实践指引,为我国相关法律与规范提供进一步支持和参考.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个案评估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个案评估的术语定义、评估准则、评估流程、判定路径、分类及依据.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个案评估的实施,包括疫苗临床试验、上市后研究评价、大规件个案的资料收集、病例定义、有效诊断,疫苗接种与不良事件的时序关系、相关关系、关联关系等因 果联系的综合研判提供科学指导.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临床安全性术语和定义
3. 1. 1
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研究参与者/受种者接受药品(疫苗)后出现的任何不良医学事件,可以表现为症状体征、疾病或者实验室检查异常等,但不一定与药品(疫苗)有因果关系.
3.1.2
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Adverse Event
研究参与者/受种者接受药品(疫苗)后发生的死亡、危及生命、需要住院治疗或延长当前住院时间、永久或严重的残疾/功能丧失、先天性异常或出生缺陷的不良医学事件,以及如不及时干预或治疗 便可能出现上述情况的其他重要医学事件.
3. 1. 3
特别关注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of SpecialInterest
一类对药品(疫苗)或研究项目特有的在科学和医学上关注的事件(无论严重与否),且应采取持续性监测,进一步确定与药品(疫苗)的关系.
3. 1. 4
群体性不良事件Cluster Adverse Events
短时期内集中出现2例及以上相同或相似临床症状的不良事件,可呈现为预防接种的发生时间、地理位置或同一批号疫苗(或相邻批号)聚集性出现的特点.
3.1.5
安全性信号SafetySignal
一个或多个来源的安全性信息,提示药品(疫苗)与事件之间可能存在新的关联性或已知关联性出现变化,且有必要开展进一步评估.
3.1.6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Reaction
非期望的反应.或已上市的合格药品(疫苗)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上 在上市前新药/新用途的临床试验中,发生任何与试验用药品(疫苗)可能有关的对人体有害或者述药物/药品与不良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至少有一个合理的可能性,即不能排除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