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
目录
一、工作筒况.二、立项的必要性 3三、标准框架和主要内容四、与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等上位标准关系.5五、标准有何先进性或特色性. ..6六、标准调研、研讨情况 ..6七、与国际、国家、行业、其他省同类标准技术内容的对比情况八、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九、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十、贯彻地方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期和实施日期等建议..十一、条文中主要指标的数据来源、采用依据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指示,水利部提出通过数字李生水利建设,提升水利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能力和水平;自然资源部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实现政府决策、生产调度和生活规划可通过线上实景三维空间完成的目标.数字李生水利需要三维、多源的数据成果融入数据底板充当算据,实景三维中国需要开展新型基础测绘提供标准化产品作为空间基底,这些都离不开高效率、高精度的测绘生产方式,通过一次采集获取多种类、多维度的空间信息成果,机载激光雷达完美地契合了这一需求,由此在水利水电、自然资源等行业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虽然已被广泛应用,但是有关规范编制时间已久,水利水电行业缺少相关规范等问题却日益凸显.为规范无人机机载激光水利水电地形测量工作,广东省水利厅于2022年4月提出《无人机机载激光水利水电地形测量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本导则)编制计划,并于2022年8月获得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确定标准编制单位为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其中立项文件名称:《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下达2022年第一批广东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粤市监标准(2022)379号).
2.承担单位简介
本导则由广东省水利厅提出并组织实施,并由广东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139)归口.本导则起草单位为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标准起草单位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水珠江)是国务院确定的178家大型勘测设计单位之一,是珠江委控股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是广州市首批认定总部企业.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套齐全.
中水珠江立足珠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围绕水和可再生清洁能源两大业务主线,打造了一大批中水珠江品牌的精品工程,在水利枢纽、水电梯级开发、灯泡贯流式电站、航电枢纽、城市供水、城市防洪排涝、无基坑筑坝、生态调度、
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土保持、出海口门治理、近海水域测绘、风资源评估等领域积累了众多领先优劳.
中水珠江作为珠江委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和珠江防总的技术尖兵,承担了珠江流城综合规划、珠江河口综合治理规划、珠江流域防洪调度、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广东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海南三亚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珠江流域重要河道地形测量、珠江流域统一高程系统测量、广州南沙区灵山岛尖滨水景观带建设工程等珠江流城重要规划、重要项目、重点工作,为建设绿色珠江、确保流域安澜贡献力量.
在国内业务不断拓展的同时,海外业务也取得长足发展,公司先后承接了非洲、南美、东欧、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任务.
“四五”期间,中水珠江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全面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顺势而为,按照“聚焦主业、客户至上、创新驱动、共享多赢”的“四五”发展理念,在公司“四化”、“五新”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两个聚焦”、“一个服务”、“三个深化”的战略举措,建设国内一流的涉水工程咨询集团公司.
中水珠江一直积极参与国家、行业等标准编制工作,主、参编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50余项,包括主编国家标准《水利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水利行业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电统设计规范》等,参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内陆水域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程》、《水库枢纽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等,拥有扎实的标准化工作基础,培养了一批相关的人才.同时,中水珠江是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的技术支撑单位,装备了复合翼、固定翼、多旋翼等多套机载激光雷达航摄系统,深入参与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平陆运河、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积累了大量机载激光雷达航测经验,培养了专业的技术队伍,形成了规范化操作流程和企业标准,为编写本导则打下了坚实基础.
3.主要工作过程
2022年4月,广东省水利厅提出本导则的编制计划.
2022年8月,本导则编制方案获得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文件:《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下达2022年第一批广东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專市监标准(2022)379号).
2022年9月-2023年12月,编制组完成了导则草累编制.
2024年1月5日,广东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广州组织召开本导则的咨询会.2024年1月15日形成导则(征求意见稿).
二、立项的必要性
(1)数字中国建设、数字李生水利、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等任务需要高效可靠的地理信息采集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建设,水利部由此提出通过数字李生水利建设,提升水利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能力和水平;自然资源部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实现政府决策、生产调度和生活规划可通过线上实景三维空间完成的目标.这些建设都需要高效率、高精度、多维度的空间信息采集技术,通过一次采集获取多种类的地理信息成果.近年来,由于硬件设备和软件算法日益成熟可靠,机载激光雷达技术通过一次采集可以获得激光点云、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实景三维模型、数字线划图等多种成果,总体效率比传统的单点采集技术提高10倍以上,由此脱颖而出.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凭借其高效、稳定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实景三维建设、数字李生水利建设等领域,在许多地理信息成果的获取方面取得了无可替代的地位.新设备、新应用、新工法的出现,必然要求制定针对性的技术规范.
(2)现有规范陈旧,与无人机机载激光的应用需求严重脱节
目前,机载激光雷达相关的技术规范主要是CH/T8023和CH/T8024,两者编制时间都已有12年.12年间,无人机、激光雷达、相机和惯性导航装置等硬件设备都有了巨大改进,例如动力电池续航里程大幅提升,使得垂起固定翼、旋翼无人机大量应用,而有人机、油动固定翼由于空域条件和起飞场地要求苛刻等原因使用频率已经极大幅减少:例如激光雷达的重量、测程、频率等性能,都有了大幅提升,且进入了国产化研发应用进程.更为重要的是,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和内业测图应用程序,在这12年间几乎都是从0到1的突破.这样巨大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