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山 西省地方标准
DB14/T1550-2025代替DB14/T1550-2017
公路避险车道设计指南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 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一般原则5几何线形6结构设计7排水8交通安全设施9监控、照明和应急设施10教援设施.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公路避险车道设计指南》(DB14/T1550-2017),与DB14/T1550-201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b)更改了避险车道设置原则(见4.1,2017版4.1):版4.2):e) ) 增加了避险车道设置位置的条文(见44)也 更改了第五章路线为几何线形见5.2017版5): 标f) 更改了避险车道从主线流出角度的条文(见5.1.4,2017版5.1.4)g) 增加了避险车道入日识别视距的条文(见5.1.5):h) 更改了制动坡床纵坡(见5.2.3,2017版5.2.3): 更改了制动坡床宽度(见5.3.2,2017版5.3.2):i) j) 更改了教援车道宽度(见5.3.3,2017版5.3.3)k) 更改了第六章路基路面为结构设计,排水单列为第七章(见6、7, 2017版6):1) 更改了教援车道的路面结构(见6.3.3,2017版6.2.3): 面m) 更改了制动坡床与救援车道间隔离设施的条文(见8.3.1,2017版7 增加了制动坡床与公路主线三角端端部护栏设置要求(见83.2)n) 更改了监控摄像机的条文(见9.1,2017版9.1).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a)更改了服务车道为救援车道,增加了消能设施的定义(见3.4、3.7,2017版3.4):
c)删除了避险车道组成的定义,增加了在已开通运营高速公路设置避险车道的原则(见4.2,2017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3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武建杰、范晓江、董建兴、罗兴宇、彰振字、李海喜、刘宇鹏、魏网民、闫鹏、宋磊、胡晋川、籍晓靖、游晓英、段伟宏、张琦、王永强、王志联、王建伟、吕钊、耿慧敏、王磊.
公路避险车道设计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公路避险车道设计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几何线形、结构设计、排水、交通安全设施、监控、照明和应急设施、教援设施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境内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它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886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T 28650公路防撞桶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JTGD2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30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D82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TD3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ANX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避险车道
在行车道外侧设置的、供制动失效车辆驶入、减速停车、自救的专用车道.
3. 2
引道
引导制动失效车辆驶离公路主线至避险车道制动坡床的连接道路.
3.3
制动坡床
由一定松散材料铺筑,供制动失效车辆减速停车的坡道.
DB14/T 1550-2025
3.4
救援车道
在制动坡床右侧设置的、供教援车辆使用的专用车道.
3.5
应急车道
当引道与主线切线方向的夹角大于5°,且引道长度不足150m时,在主线行车道右侧增设的专用车道,供失控车辆避险驶入.
3.6
坡床材料
由具有一定强度、滚动阻力系数较大、清洁、不易板结风化的粒径以2cm~4cm为宜的材料构成,利于车辆减速的路床铺筑物.
3.7
消能设施
设置于制动床端部、使驶入制动坡床的制动失效货车进一步消能减速的设施.
4一般原则
4.1在连续下坡路段,应根据车辆组成、坡度、坡长、平曲线等公路线形和交通特征以及交通事故等因素,在货车因长时间连续制动而制动失效风险高的路段结合交通安全性评价、路侧环境确定是否设置 避险车道及具体设置位置.
4.2在与已开通运营公路的连续下坡路段,应将与制动失灵有关的事故多发段(点)作为确定避险车道位置的首要考虑因素.分析连续长、陡下坡路段的货车制动失效事故特征,参考制动毅温度实测数据和货车运行速度实测数据,结合公路线形、路侧地形条件、桥隧结构物位置以及视认性要求等选择避险 车道的设置位置.
4.3高速公路应在制动坡床右侧设置救援车道:其他等级公路有条件时,宜设置教援车道.
4.4避险车道宜设置在连续下坡路段右侧视距良好、车辆不能安全转弯的主线平曲线之前或路侧人口稠密区之前的路段.
4.5避险车道与相邻互通、服务区等服务设施的出、入口间距一般不小于3km,条件受限时,不小于1km.
5几何线形
5.1平面
5.1.1避险车道平面主要由引道、制动坡床、救援车道组成,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