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
陕西省地方标 准
公路隧道喷锚单层衬砌设计与施工 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hotcrete and bolt single-shell liningfor highway tunnel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建筑材料5设计6施工7施工质量检测,附录A (规范性) 隧道主洞和辅助通道(除竖井)喷锚单层衬砌设计参数附录B (规范性) 竖井喷锚单层衬砌设计参数 10附录C (规范性) 隧道内沿程摩擦阻力测试.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文件由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安大学、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万平、曹校勇、赫连超、毛金沙、董长松、苟超、张长胜. 本文件起草人:陈建助、罗彦斌、赵鹏宇、陈丽俊、王传武、刘伟伟、赵超志、件涛、韩常领、王
本文件由长安大学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邮编:710064
单位:长安大学
电话:
公路隧道喷锚单层衬砌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隧道喷锚单层衬砌建筑材料、设计(衬砌、防排水、耐久性和通风设计)、施工和施工质量检测的要求.
物的喷锚单层衬砌设计和施工. 本文件适用于以钻爆法为主要开挖手段的新建或改扩建公路隧道正洞、斜(竖)井等辅助通道构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6722爆破安全规程GB50086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T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T372喷射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TG/TD70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D70/2-02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366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3370.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土建工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喷锚单层衬砌shotcreteandboltsingle-shelllining由一层或多层喷锚支护组成的衬砌结构.
3. 2
钢纤维steelfiber
DB61/T
钢材料通过切断、薄钢片切削、钢锭铣削或由熔钢抽取等方法制成,并能随机分布于喷射混凝土中短面细的钢丝.
3. 3
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挤出、拉伸、改性等工艺制成的短细丝.
3. 4
纤维喷射混凝土fiber reinforce shotcrete
混凝土拌合物由胶凝材料、骨料、纤维等组成的喷射混凝土.
3. 5
沿程摩擦阻力frictionresistancealongthe way
风流与隧道周壁互相摩擦以及风流中空气分子间的扰动和摩擦面产生的阻力.
4建筑材料
4.1一般要求
4.1.1喷锚单层衬砌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b)当有侵蚀性水作用时,所用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均应采用具有抗侵蚀性能的水泥和集料配制,其 a)应符合衬砌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同时满足抗渗和抗侵蚀的需要:抗侵蚀性能要求视水的侵蚀特性确定.
4.1.2喷锚单层衬砌常用的喷射混凝土包括普通喷射混凝土和纤维喷射混凝土,纤维喷射混凝土可选用合成纤维喷射混凝土或钢纤维喷射混凝土.
4.1.3喷锚单层衬砌用锚杆宜为全长黏结型锚杆,锚杆孔内应注满水泥砂浆或树脂.变形较大的围岩 地段可采用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杆的锚固端必须锚固在稳定岩层内,预加力不应小于100kPa.
4.2原材料
4.2.1喷射混凝土用水泥、集料、水等基质材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a)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符合GB175-2023中第5、6和7章的规定.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级,用量不宜小于300kg/m²;b)粗集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不得使用碱活性材料:石子粒径不宜大于16mm,钢纤维喷射混凝土中的石子粒径不宜大于10mm;c)集料级配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集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租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5,砂的 含水率宜控制在5%~7%,砂率宜为50%~60%:d)水泥等胶凝材料与集料比宜为1:4~1:4.5:e)用水水质应符合JGJ63-2006中3.1条的规定.
4.2.2喷射混凝土用粉煤灰、硅粉等矿物掺合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a)粉煤灰的级别不宜低于ⅡI级,烧失量不应大于5%,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其他性能应符合GB/T1596-2017的有关规定:b)硅粉比表面积不应低于15000m/kg,二氧化硅含量不应小于85%,掺量宜为水泥重量的5%~10 %.